关于宁海县岔路镇初级中学高山移民小区安置房两个人住在四楼105平方,储藏室12平方,需要付多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高山移民新年住进城镇新居 ――― 来自宁海县岔路镇的报道①
  宁波群众路线网  
  宁海县岔路镇作为宁波市经济欠发达地区之一,近年来大力建设宁西生态工业园,着力发展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并依托白溪流域生态资源,打造天河国际度假区,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2010年被列入&省级中心镇&,2014年被评为&国家重点镇&,成为宁波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的缩影。昨天,本报记者随市委宣传部组织的采访团走进岔路镇,感受这里乡村经济发展、村民生活改善、精神文化提升的全新面貌,今起推出一组报道。
  13幢崭新的六层住宅楼整齐排列,宽大的间距,簇新的墙面、锃亮的塑钢窗、通透的阳台&&昨天下午,在宁海县岔路镇中心地带,记者来到大岩村高山移民整体搬迁、由镇里统一建造的安置房时,立刻被这一&高大上&的小区吸引。居民脸上露出的喜悦之情,更让记者深受感染。
  67岁的村民葛家荣正在新装修的90平方米的两房两厅内打扫卫生。这次他和三个儿子共分到了四套房。回忆起高山生活,葛家荣连连摇头,&大岩村地处白溪水库上游,只有一条路通往外界,看病、买东西十分不便。而且山里没有学校,小孩读书只能住到镇里。为此,村民还得专门到镇里租房。&葛家荣掰着指头说,&现在好了,出门四通八达,到县城骑电动车也就20分钟,太方便了。&说起住新居的心情,葛家荣笑眯眯地说:&相当满意!&
  和葛家荣一样满心欢喜的还有刚搬进93平方米新居的58岁村民葛家角,他用&一个天、一个地&来形容高山搬迁的前后生活。他告诉记者,村里和外界联系不便,村民们基本自给自足,没有经济作物、没有收入来源。为了撑起生活的重担,村民纷纷出外打工。&为了赶上一天两班的公交车,每天要步行40分钟到山路口乘车,如果赶不上公交车,只好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了。&
  虽然山区生活十分不便,但拆迁那天,看着村里600多间木房夷为平地,大家还是有一种无家可归的悲伤。直到住进了新居,葛家角才转悲为喜,他由衷地表示:&现在好了,不仅有了这么好的新家,原来的村庄退宅还耕,土地将集中流转,生活有了更多的盼头。&
  住进新居的大岩村村长葛林勇则用&百感交集&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从2009年宁海县政府颁布&高山移民&政策,到2011年下半年动迁,再到如今全村303户村民全部入住这片占地50亩的小区,作为宁波市唯一的建制村整体搬迁的亲历者,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葛林勇向记者透露,高山上的原村庄集中流转并公开招标承包,现在已经成为一片集度假、休闲、农业观光为一体的新土地,不仅种植了樱桃、草莓等经济作物,还能解决村民就业问题。&明年春节,村民就可以分红了。可以说,现在村集体收入增加了,村民的资产也成倍增加了。&他指着小区的一处空地,对记者说:&按照规划,明年下半年这里将建起一座文化礼堂。届时,村民住着新家,享受着文化熏陶,生活和城里居民没啥两样了。&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要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珍惜这一光荣称号,保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灵,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这段写在工作笔记上的话,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吴革新的生命定格在7月19日。那天早晨,41岁的他在警衔培训的训练中,突然倒地,再也没有醒过来。......
宁波群众教育路线办公室  版权所有 |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幸福生活“搬”出来——走进岔路镇大岩村移民安置小区发布日期: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岔路镇字号:[
]我最满意的就是这个小区的地理位置,就在镇中心上,道路宽敞,出行方便,房子间距大,户型好,每幢还有太阳能供热,住进这么好的房子,以前想都没有想过。&日前,在岔路镇下山移民安置小区现场,大岩村村民葛志荣一家分到安置套房后,心里乐开花,这意味着他们结束了&在外过渡&的生活,说起即将入住新房的感受,葛志荣笑得合不拢嘴。
  &以前住在山上,下山到镇里买个东西,看个病,光走个来回就要一整天。&葛志荣回忆起以前的生活,向记者介绍,由于山上的条件差,交通也不方便,住的房子都是泥砖堆的,一下雨满地泥泞,一家人日子过得很是辛苦,基本都是靠自己种种地,勉强过过日子。为了改善伙食,基本是一个月下一次山,去镇里的市场买些肉给家人吃。由于从山上自己的村子到镇里足足有20多公里,再加上山路不好走,光这样一个来回就得一天,所以平时他们很少下山,生个小病什么的,都是咬咬牙熬过去的。有一次,葛志荣的孙女发高烧,病得不轻,实在熬不住了,家里人立马背着她下山,前往镇里的医院,经过一路上的奔波,到岔路镇中心卫生院已经是凌晨了,看了医生,打了针,葛志荣的孙女才有所好转。
  &移民政策出来后,政府就补贴我们,暂时在镇里租房子过渡一下,现在安置房建好,我们就不用再租房子了。&葛志荣高兴地告诉记者,以前住在20多公里远的山村里,公路没有通到自然村,出来一趟都很不方便。现在搬迁出来,年轻人出去打工了,老人带着小孩住在这里,不但小孩上学方便了,平时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一想到从此告别了深山土坯房及泞泥不堪的小道,住进了有卫生间和太阳能供水等现代生活设施的房子,葛志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岔路镇大岩村移民户数为303户,748人。目前,共完成了296户老房子拆除工作,宅基地复垦工程开发前居民点用地140.8亩,开发后新增耕地面积137.5亩,其中田间道路占地面积3.3亩。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将增加耕地100多亩,直接为该村增加集体收入2625万元,大大降低了农民购房压力。
  高山上、深山里的农民,行路难、看病难、小孩读书难、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受制约。因此,移民迁出、下山脱贫成为大多数大岩村村民的迫切要求。&做好移民下山工作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岔路镇大岩村村支书葛爱国告诉记者,高山移民工程不仅关系到搬迁村的经济发展,新居住点的人口集聚,还直接影响本辖区的社会进步和农村稳定,更关系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和推进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记者王劲通讯员王魁)
Copyright 2012 宁海县岔路镇人民政府 cl.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浙江省宁海县岔路镇霞客路27号 值班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装机兵3岔路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