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5 6200听说在使用两个内存条时i56200u性能参数大减

08-2009-1408-0408-18
09-1609-1609-2509-16
也许你感兴趣
1. 2. 3. 4. 5. 6. 7. 8. 9. 10.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商品名称:
京&&东&&价:
商品评分:
评&&价&&数:新老状元大PK 两代酷睿i5应用性能测试|全文浏览<span itemprop="datePublished" content="T06:44:00+-02-24 06:44&&&&【 原创】 作者: | 责编:刘搏&&&&&
两代状元谁才是最强者?
&&& 在刚刚上市的时候,不少喜爱硬件的朋友提出了一个疑虑,如果新架构新工艺的 540与45nm工艺的酷睿E8400进行一次性能大PK的话,到底谁会占据上风呢?经过本站的深入测试,最终发现新一代架构的酷睿 540除了在多线程能力上有所提升外,其基本性能与酷睿E8400大体持平。如今,也遇到了与当年一样的问题。新Sandy Bridge(简称SNB)架构酷睿不仅工艺架构更新,而且售价也更便宜。相对的,老架构酷睿虽然偏贵一些,但实力依然不弱。如果两者进行一场大PK,谁才是最终的赢家呢?别急,笔者今天就通过测试为您给出答案。
&&& 是发布的最新Sandy Bridge架构,同时还采用了最先进的32nm工艺技术。按照以往的市场经验来看,新一代在上市之初价格应该是较高的。但 2300确实一个例外,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将这款产品定在高价位上。而是直接拉到了与老一代产品处理器一样的价位水平上。令两代产品直接来了一个大撞车。也正是如此,让不少消费者产生了疑虑,在两者价格相当的情况下,哪一个才值得购买呢?这也正是本次测试的初衷。
&&& 酷睿可以算作是Intel的状元级产品,除了没有提供超线程外,几乎涵盖了intel的全部新技术,也被消费者视为最值得买的一款产品。新一代架构酷睿的上市,也被视作为intel的新一代状元产品,虽然在缓存上相比被减至了6MB,但第二代睿频加速技术和AVX高级矢量扩展指令集一个也没有少。这两者之间的PK可以说是大有看头的。
&&& 相对于老一代酷睿i5一年时间狂轰滥炸般的宣传,新一代酷睿i5让人了解的地方并不算多,加之近期的问题,关注新状元的人就更少了。所以笔者在测试开始前还是有必要对新面孔进行一番介绍的。
Sandy Bridge架构处理器技术细节
&&& SNB架构处理器与前一代产品最大的不同是第一次将GPU与融入进了一个芯片之中。也是首款投放在市场中的融合架构处理器。其中GPU端也被Intel官方起了一个颇具特色的名字——“核芯”。SNB架构处理器的另外一大特色是采用了更为先进的32nm工艺技术生产。该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处理器融入更多晶体管的前提下,大幅降低功耗,而增强型的电气性能也有助于处理器的主频更进一步的提升。
32nm工艺生产的Sandy Bridge架构处理器核心照片(图片点击放大)
&&& 除了新的融合架构和32nm工艺外,SNB处理器还引入了一个新的指令集AVX(Advanced Vector Extensions高级矢量扩展指令集),该指令集有以下几大特点
  &&从扩展到的SIMD运算单元;  &&增强的数据重排,单个操作可同时处理8个32-bit共256bit数据   &&单条指令支持3操作数和4操作数  &&支持弹性的访存地址不对齐     &&AVX指令支持VEX前缀
AVX高级矢量扩展指令集
  SNB允许256-bit AVX指令借用128-bit的整数SIMD数据路径,这就使用最小的核心面积实现了双倍的浮点吞吐量,每个时钟可以进行两个256-bit AVX操作。另外执行硬件和路径的上位128-bit是受栅极(Power Gate)控制的,标准128-bit SSE操作不因为256-bit扩展增加功耗。
酷睿i5新状元可谓来者不善
&&& 前边我们所提到的都是的最新开发的技术,而接下来笔者要介绍的是在前一代上改进而来的技术。其中的代表便是第二代睿频加速技术。
  第二代睿频加速技术其实可以算作是第一代睿频加速技术的加强版,主要加强了在多核心情况下核心频率能够进一步提高。说的简单一些就是多核心下原有第一代可能提高1个倍频,在二代情况下有可能提高的是2个倍频甚至更多。这也就是说在第二代睿频加速技术的帮助下,无论是超线程还是多线程Sandy Bridge处理器都可以获得非常优秀的性能表现。
第二代睿频加速技术介绍
&&& SNB的另外一项第二代技术是性能大幅增强的核芯。与第一代核芯显卡相比,第二代核芯显卡不仅性能大幅增强,还首度与芯片进行了融合。不仅仅这样,SNB处理器的GPU和拥有共享的L3 Cache和控制器,并且都挂在高带宽的芯片内环形总线上。GPU将享受到独立型GPU都无法企望的与CPU最深级别的数据共享和响应速度。 2300便采用了以上这些技术。
&&& 如此上佳表现的SNB也有着比较让消费者头疼的地方。因为更改了针脚定义,SNB处理器的接口也进行了更换。新的LGA1155与LGA1156接口已经完全不能兼容,消费者要想升级到LGA1155平台的话,则需要重新更换才可。这无形中给消费者增加了升级成本。&
&酷睿 2300正反面照片
&&& 说过了SNB架构处理器的优点与缺点,我们再来谈一谈本次测试的主角 2300。在SNB产品线中,酷睿 2300属于中端级产品,在其之上还有酷睿i5 00K, K等。不过因新品刚刚上市,因此除了酷睿 K上市外,其他几款产品并没有向市场推出。
酷睿i5 2300处理器信息截图
&&& 酷睿i5 2300处理器默认主频为2.8GHz,开启睿频加速后可最高达到3.1GHz。外频较低仅为100,倍频较高为28X。该处理器融合了HD Graphics 2000核芯显卡,可实现如3D游戏等显示输出功能,核芯显卡默认频率为850MHz,睿频加速开启后最高可达到1100MHz。处理器拥有6MB三级缓存,并没有提供对超线程技术的支持。
&&& 目前酷睿i5 2300处理器的市场为1230元,而老一代的为1380元。新品比老产品反而还便宜了许多,这进一步给用户增添了疑虑。难道SNB的酷睿i5 2300性能不行?别急,我们这就给您答案。
新老状元比武擂台环境介绍
性能测试的硬件、软件平台状况
  ● 测试系统硬件环境
&&& 在了解了诸多关于SNB架构和 2300的信息后我们可以正式开始本次的评测了,首先来了解一下本次评测所使用的测试平台情况:
测 试 平 台 硬 件
(<FONT color=#nm/四核/100MHz*28/6MB三级缓存)
(<FONT color=#nm/四核/133MHz*21/8MB二级缓存)
宇瞻 黑豹2代&
Intel P55 Chipset
Intel H67 Chipset
迪兰恒进&HD6870
/ 核心:940MHz/ 显存:4400MHz)
Western Digital 鱼子酱 KS 640G SATA
( / 7200RPM&/ 16M缓存& / 80GB NTFS系统分区)
OCZ MODXSTREAM-PRO
(ATX12V 2.3 / 700W)
三星 P2450H
(24英寸LCD / 分辨率)
&软件环境:
操 作 系 统 及 驱 动
Microsoft Windows 7 Ultimate
(中文旗舰版)
Intel Chipset Device Software for Windows 7 64bit
(WHQL / 版本号 9.1.1.1014)
& for Windows 7 64bit
(版本:11.1a_whql)
3.2.3.11797
&&& 为保证系统平台具有最佳的稳定性,此次硬件评测中所使用的均为Microsoft Windows 7 正版授权。使用Windows 7正版软件能够获得最好的兼容性以及系统升级更新服务。
&&& 用户在体验或购买安装Windows 7的操作系统时请认准所装系统是否已经获得正版授权许可!未经授权的非正版软件将无法获得包括更新等功能在内的Windows 7服务。
  各类合成测试软件和直接测速软件都用得分来衡量性能,数值越高越好,以时间计算的几款测试软件则是用时越少越好。
  游戏测试帧数记录采用Fraps记录软件,全部测试场景均运行3遍,最终取最高值。
宇瞻 黑豹2代&2GB DDR3 1333
*本次测试所使用的内存由宇瞻科技提供。
第一回合PCmark比拼新状元获胜
  在正式开始测试前,我们先来检验一下这两款的理论性能,我们选用PCmark Vantage 版本检测平台的综合性能。使用wPrime和Fritz 10 Chess Benchmark检验处理器的理论性能。
● 综合效能考察
  Futuremark推出的PCmark系列是一个着重于考察综合效能的测试软件,通过对该软件的测试可以充分了解处理器在娱乐应用方面的性能。本次测试我们选用64bit版本测试软件,以检测整机的综合理论性能。测试成绩仅记录PCmark得分,不记录子项得分。
2300处理器PCmark Vantage测试结果成绩 9517
处理器PCmark Vantage测试结果成绩 8352
PCmark Vantage测试成绩
&&& 综合性能考察项目上,酷睿 2300以较大的优势战胜了老一代的状元酷睿。可见第二代睿频加速技术以及AVX指令集的功效。看来在众多新技术面前,老一代的有些显得力不从心了。
第二回合Prime老状元展现实力
● 理论性能考察
&&& 理论性能考察我们选用了两款多线程性能测试软件,分别是wPrime和Fritz Chess测试软件。
&&& wPrime是一款通过算质数来测试计算机运算能力等的软件(特别是并行能力),但与Super Pi只能支持单线程不同的是,wPrime最多可以支持八个线程,也就是说可以支持八核心,并且测试多核心处理器性能时比Super Pi更准确。我们使用这款软件来检测这四款处理器的多线程性能。测试脚本我们选择32M测试,最终从测试时间长短判定处理器性能,时间越短越好。
2300处理器测试结果14.304秒
处理器测试结果12.528秒
wPrime测试成绩
&&& 多线程科学运算方面,睿频加速技术与AVX指令集并用不上什么力量,反而是三级缓存更大的酷睿占据了上风。看来三级缓存被砍掉了2MB之后,酷睿 2300的性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第三回合国际象棋老状元再赢一盘
&&& 国际象棋(Fritz 10 Chess Benchmark)对多线程进行了很好的优化,完全依靠进行,因此并没有等方面的干扰,从而可以直观的看出这四款处理器的理论性能。我们通过这款测试软件可以进一步了解到这两款处理器在多线程任务上的性能。
酷睿 2300处理器测试结果成绩:8324
处理器测试结果成绩:8534
国际象棋测试
&&& 本次测试截图我们加入了任务管理器部分,从任务管理器中可以看到Fritz使用到了处理器的全部四核资源。四个核心都达到了100%的使用率。与前边的wPrime类似, 2300也受到了缓存容量较小的影响,在该项目上得分没有超过酷睿。
第四回合解压缩新状元惜败
  本次我们所有的测试都是围绕着应用端进行的,这样可以让读者朋友充分的了解到新技术在日常应用时所带来的好处,可以避免传统测试项目对分值上的误会。全部测试项目包括,Cinebench R11.5,视频转码, CS5,以及两部热门游戏《街霸4》和《英雄连》。
  第一个测试项目为WinRAR解压缩能力测试,我们选用了版本号为3.9的版本,从这一版本开始WinRAR加入了对多线程的支持,两款四核处理器都可以发挥较大的优势,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看这两款到底谁在解压缩能力上更强一些。测试脚本为WinRAR自带Benchmark。
2300处理器测试结果成绩:2959KB/s
酷睿 2300处理器测试结果成绩:3010KB/s
&&&Winrar解压缩测试成绩
&&& 在常用项目Winrar解压缩能力测试方面,两款处理器的表现都非常优秀,3000KB/s的成绩已经达到了高端级别。不过对比成绩上 2300还是偏弱了一些,不幸落败给了老一代的处理器。
第五回合Photoshop老状元败北
&&& 除了解压缩外,图片处理也是常用的应用软件之一,尤其是在数码照相设备兴起之后,图片处理几乎上升到了必备的程度。我们测试图片处理的软件选择了最为常用的和两个。其中Photoshop为最新版的CS5,这一版本针对进行了优化,大大降低了的压力。但即使是这样,像锐化,存储,打开以及批量处理等方面的任务依然还是由来完成的。接下来我们就对Photoshop进行性能测试。测试脚本比较简单,为100张7MB JPEG格式图片打开。
2300测试结果用时:24秒
处理器测试结果用时:26秒
Photoshop CS5图片打开测试
&&& 通过任务管理器我们可以了解到,打开全部100幅图片基本是靠单核心进行运算,偶尔会使用到多颗核心。这正是考察睿频加速功能的一项测试。从成绩中可以看出,采用第二代睿频加速技术的酷睿 2300在该项目上有这一定的优势。所以也很自然的战胜了上一代酷睿。
&&& 由于我们使用的时间记录软件需要手动操作,所以该项目测试会存在很小的误差,还请您谅解。
第六回合批量处理老状元再赢一局
&&& 一直是图片后期处理的主要工具,但由于应用繁琐,很多普通用户难以使用。相比之下则简单许多,虽然功能还不够强大,但进行批量的简单处理已经足够。接下来我们选用100张图片进行光影魔术手默认模式批量处理。以下为测试截图。测试脚本与Photoshop一样为100张7MB JPEG格式图片
2300光影魔术手批量处理测试成绩用时:3分20秒
光影魔术手批量处理测试成绩用时:3分13秒
光影魔术手批量100张处理测试
&&& 为了方便读者对比测试数据,我们将测试时间分转换成为了秒。新版本光影魔术手虽然针对多核心进行了优化,但并没有完全使用到的全部资源,这对性能发挥有一定影响。在该项目测试上,酷睿 2300比酷睿的用时多了7秒。
第七回合图形渲染新状元发威
&&& 图片的批处理还算是较为轻松的工作,相比之下图形渲染则是非常费时间的工作了,如果的性能不够强大的话。渲染一幅尺寸较大的图片能够用上数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接下来我们使用Cinebench R11.5来检测这两款处理器在工程级别图形渲染上的能力。
2300处处理器Cinebench R11.5测试成绩:4.42pts
处理器Cinebench R11.5测试成绩成绩:3.91pts
图形渲染能力测试
&&& 与和相比,Cinebench R11.5对多核的优化就相当优秀了,可以看到在渲染过程中使用率始终保持在100%状态。充分发挥了处理器的全部性能。在这种情况下,酷睿 2300发挥出了全部实力,以较大的优势战胜了酷睿。
第八回合视频转码新状元显神通
  接下来是一个实用性较大的测试,视频格式转码。随着各类移动播放设备的流行,单一格式影片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如何将各类格式影片转换成为播放设备的格式已经显得越发的重要,而格式转换所用时间的长短也与主机性能直接挂钩。当前较为热门的免费格式转换软件是,这款新软件不仅对多核进行优化,还加入了 CUDA技术,让也加入视频格式转换的角色,进一步提高了转换效率。当然本次测试由于我们选用的是的显卡,因此也涉及不到该技术,完全考察的是处理器性能。测试脚本为2.73GHz 1080i的太平洋战争片段,成绩截取开始后3分钟的预测时间。
暴风转码测试设置
  我们选用的是暴风转码1.2版本,因测试选用的是AMD核心显卡,所以并用不到CUDA技术,视频转码设置全部定为最高,相关设置可以参见上图。
2300处理器转码测试表现预计用时10分10秒
处理器转码测试表现预计用时13分39秒
视频转码能力测试成绩
&&& 与前边的测试一样,我们将测试成绩将分钟转换为了秒,以方便对比。在Sandy Bridge架构上,使用了一项新的视频转码技术Qucik Sync,该项技术不仅可以大幅提高视频转码速度,还可以提高转码后的视频画质。从两款处理器的最终成绩对比上可以看出。在同频率的情况下,酷睿 2300要比酷睿少用了将进3分30秒的时间。从成绩对比中可见该技术的进步之处。
第九回合DX9游戏新状元获全胜
  之前我们测试的都是日常应用软件,接下来要进行的是大多数用户都最为注重的游戏性能。本次游戏测试较为简单,我们仅选择了两款测试软件。分别是街霸4和英雄连。他们分别代表DX9特效和DX10特效。首先是DX9特效街霸4性能测试,该游戏设置为特效全开,关闭垂直同步与全屏抗锯齿,高清分辨率。以下为这两款的性能表现。
2300处理器游戏表现平均帧:222.74
处理器游戏表现平均帧:220.55
街霸4游戏性能测试成绩
&&& 两款处理器在应对DX9特效游戏方面已经非常轻松,再搭配HD6870这样的情况下,很轻松的就达到了200帧以上。可见DX9级别游戏对这类处理器已经完全够不上威胁了。
第十回合DX10游戏老状元败北
  接下来的是DX10特效英雄连游戏测试,测试脚本为游戏自带的Benchmark,我们将该游戏设置为开启全部特效,关闭全屏抗锯齿与垂直同步。游戏分辨率为24寸的。测试选择DX10特效模式。以下为这两款的性能表现。
2300处理器游戏性能表现平均帧:143.6
处理器游戏性能表现平均帧:126
英雄连游戏性能测试
  与前边的DX9游戏街霸4一样,Sandy Bridge架构的酷睿 2300凭借新AVX指令集取得了较大的优势,而且没有收到DX10特效的影响。从何表现来看,在游戏表现上和视频转码上, 2300都要比酷睿具有购买优势。
写在最后:
&&& SNB架构酷睿与上一代Nehalem架构在同频率的情况下占据了绝大部分优势。尤其是在图像渲染,游戏和视频解码项目上,取得了较大的领先。由此可见新加入的AVX指令集和Qucik Sync视频转码技术的功力。在对多线程能力要求较高的项目上,尤其是理论性能的表现上,SNB架构的酷睿 2300要稍弱于酷睿i5 760处理器。这恐怕与SNB酷睿i5被砍掉了2MB三级缓存有很大的关系。不过总体而言新的酷睿i5性能表现已经足够令人满意了。
&&& 综合性能和市场两个方面因素,新酷睿i5 2300不仅性能更高,且更低,已经具备了从老酷睿i5 760手中接过状元头衔的实力。如果在近期能够快速解决P67/问题的话,相信SNB酷睿i5 2300一定能够快速占领市场,给竞争对手的同级别,同价位四核,甚至是六核处理器足够的压力。
频道热词:&&&&&&
CPU评测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CPU排行榜
商家报价:
573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40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63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257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395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26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26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573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573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19用户点评价格差一倍性能差多少?i3i5性能大比拼_硬件_科技时代_新浪网
价格差一倍性能差多少?i3i5性能大比拼
-content begin-  【IT168 评测】Core i3 530和Core i5 750是日下最热门的CPU了,它是头一批上市的LGA1156,也许是先入为主的缘故,如今价格已经缓和下来的i3 540和i5 760也是刚刚被消费者所接受。Core i3 530 VS Core i5 750  两者的价格相差近一倍,所以很多追求性价比的朋友们毫不犹豫的选择了530,530不仅具备双核四线程,并且还带了一个GPU,搭配H55虽然仍可以看做&集成&平台,但无论是功耗还是性能,都比G41/G31之辈强的多了。作为新处理器,并且同一接口,相信没多少人用了530又升级去用750,媒体又只是拿Intel和AMD之间做比较。作为两款热门,价格差一倍的处理器,其性能又差多少呢?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去搭平台用数据说话吧。规格介绍Core i3 530&产品参数产品名称Intel 酷睿 i3 530(盒)[报价] [参数] [图片]功能参数三级缓存容量4MB二级缓存容量512KB一级指令缓存64一级数据缓存64环境参数其他功能集成GPU频率733MHz工作功率73.000额定电压0.65-1.4虚拟化技术支持超线程支持4线程基本参数CPU核心双核心4线程制程工艺32接口类型LGA1156技术参数CPU支持指令集MMX, SSE, SSE2, SSE3, SSSE3, SSE4.1, SSE4.2, EM64TQPI总线&内存控制器支持双通道DDR3-处理器外频133CPU频率2.93处理器倍频22Core i5 750 产品参数产品名称Intel 酷睿 i5 750(散)[报价] [参数] [图片]功能参数三级缓存容量8MB二级缓存容量1MB一级指令缓存128一级数据缓存128环境参数其他功能支持TurboBoost 集成PCI-E控制器工作功率95.000虚拟化技术Intel VT基本参数制程工艺45CPU针脚数目1156技术参数智能加速频率3.2CPU支持指令集MMX, SSE, SSE2, SSE3, SSSE3, SSE4.1, SSE4.2, EM64T处理器外频133内存控制器双通道DDR3-CPU频率2.66处理器倍频20  Core i3 530和Core i5 750的接口都是LGA1156,Core i3 530双核,支持超线程,不支持睿频,512K二级缓存,4M三级缓存,Core i5 750是四核心设计,不支持超线程,支持睿频技术,1M二级缓存和8M三级缓存。测试平台  测试平台可以通用,因为它们均支持P55以及双通道内存。处理器:Core i3 530/Core i5 750主板:&ASUS P7P55D-E Premium内存:G.skill F3-1GBNQ(使用两条组建双通道)硬盘:Intel X25-M 80G SSD显卡:AMD Radeon HD 5870 1GB电源:TT 1000WOS/驱动:Windows 7 64B/盒装自带测试软件:SYSMark 2007Adobe Photoshop C S4DivX 6.8.5x264 HD EncodeWindows Media Encoder 9*643dsmax r9Cinebench R10POV-Ray 3.7Beta 23Par2Blender 2.48a Character RenderMicrosoft Excel 2007 SP1Sony Vegas Pro 8_Blu-ray Disc ImageScorenson Squeeze Pro 5_Flash VideoWinrar 3.8Fallout 3Left 4 DeadFar Cry 2Crysis WarheadIdle Power ConsumpionLoad Power Consumptionx264 HD Benchmark7-zip BenchmarkSonar 8 Multi-track Audio ExportBatmanDragon Age OriginsDawn of War IIWorld of WarcraftLoad Power Consumption x264 HD  平台除了CPU之外,其余的配置是完全相同,操作系统为Windows 7 64位纯净版,加装P55主板驱动,为了能比较出两者之间的差异,我们选择了28种测试软件,其中包括多媒体,办公,应用,游戏等。为了排除干扰,将关闭睿频等类似功能。办公应用测试&  青色代表Core i3 530,黑色代表Core i5 750    从该7项的测试结果可以看的出,i5 750仅仅是依靠真四核和大容量缓存取得了领先,但领先幅度都不算太大,高主频,具备HT的i3表现的不错。影音多媒体:  影音方面差距就比较明显了,虽然750在四条线程上没有沾上光,但高缓存弥补了主频稍低的缺陷,反而平均有近40%的领先幅度。3dsmax r9渲染  3dsmax r9拥有强大的角色动画和建模功能,而成为游戏设计和电影效果领域中的专业选择,它可以考验处理器在多媒体方面的性能。  在3dsmax的测试中,i5 750平均领先i3 530达60%~80%,可以勉强的说跟价格呈正比,但这个领先是基于真四核VS双核四线程,还是8M三缓VS4M三缓,有待于找一个单线程的测试来说明。单线程的PK  Cinebench R10是一款支持多线程的软件,它的测试原理是靠CPU来模拟一张高精度的图,从而比较出性能的渲染性能。  我们选择的是单线程,单线程下750得分为4238,而530是仅有9%的领先。  结果已经出来了,&同样是&四线程&,750在单线程下成绩仅仅领先530约9%,而在多线程中却领先了近60%,证明i3 530的超线程是唬人的,每条线程也仅仅折合成真正的物理核心的30%性能而已,在游戏中,表现却非常相近,是游戏支持的核心少,仅仅用到了2个物理核心,还是在游戏中,逻辑核心(即超线程产生的Uncore)和物理核心起到了同样的效能?综合性对比  综合测试中包括7-zip这样的考验压缩性能的软件,有X264编码以及办公,多媒体方面综合测试。i5 750虽然全部都领先,但幅度不太稳定。测试点评:  从多款软件多次测试结果来看,两者的性能档次也基本明了,在价格相差一倍的情况下,综合性能只是相差30%左右,而且仅仅是在对缓存和物理核心敏感的情况下,才有近40%的领先幅度,而在目前大多数游戏以及多线程软件中差距仅仅为10~20%。  但可以肯定的是,四个物理核心明摆着,四条超线程而来的&四核&是绝对不可能代替真四核的效能的,但在软件的优化方面加强的话,是可以无限的接近的,另外在频繁读取内存的应用中,大缓存是优势,毕竟缓存就是两个高速设备之间的通信桥梁,这一点,多媒体和游戏可以很好的诠释这一点。  做这个对比,不是刻意的推荐哪一款,摒弃哪一款。测试的项目中一定有您一种或多种经常用的到的应用,做一个同台对比,鲜明的表现出两款处理器的差异,对于要入手,甚至已经入手了消费者,是一个不错的参考,以便对号入座。-content en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5 6200u性能咋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