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轧机辊环磨床炸裂原因 2.辊箱烧毁会引起辊环磨床炸裂吗 3.一对配对使用的辊环磨床,重量允许偏差范围是多少

广告剩余8秒
文档加载中
摩根高线辊箱错辊问题的分析与改进,高线公园,纽约高线公园,美国高线公园,高线是什..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摩根高线辊箱错辊问题的分析与改进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您现在的位置:
& 科技文献
【保护视力色】
青钢精轧机辊箱装配精度对成品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测量;线材;轴承;公差;轧制;图;缓冲;备件;磨损;轧辊
  随着中国钢铁工业的迅猛发展,钢铁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市场对产品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青钢总公司对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的要求下,青钢珏尊线材厂通过技术改造,积极参加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主要产品由原来的焊丝钢(ER50-6E、ER50-C)、硬线系列(45#、60#、70#等)开始向高质量、高附加值的胎圈钢丝(C72DA、C82DA)方面转变。根据市场要求,珏尊线材厂生产胎圈钢丝系列产品过程按C级精度(按¢5.5-10mm线材产品来说,外径公差±0.15mm,椭圆度≤0.24)控制。2011年累计生产胎圈钢丝20多万吨。  青钢珏尊线材厂精轧机组(简称BGV)为DANIELI公司设计制造,采用10架连轧布置,是线材成型的重要设备。由于该设备无配套的减定径机组,对控制产品精度而言,不管从工艺控制角度还是辊箱装配精度及维护,都增加了很大困难。面对产品的质量反馈和成材率较低的问题,生产人员通过各种努力,提高了产品的精度等级。以下从精轧机辊箱装配及维护角度,探讨通过提高BGV辊箱装配精度,保证产品C级精度生产的问题。  1、BGV辊箱  BGV辊箱是精轧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线材最终的成型设备。主要由几部分组成:两根轧辊轴、两个偏心套、支承偏心套的箱体,辊缝调整装置。辊箱沿两辊轴中心线左右对称。见图1。轧辊轴2依靠上油膜轴承6、下油膜轴承3的支承来轧制线材产品,用一对E255角接触球轴承来实现轴向定位,靠调整丝杠带动一对偏心套的旋转来调整两轧辊轴的中心距。  &  图1:辊轴装配图  1-E255轴承;2-轧辊抽;3-下油膜轴承;4-偏心套;5-箱;6-上油膜轴承;7-辊环  2、辊箱的理论轧制状态与故障种类  在辊箱装配过程中,通过保证辊环7下端到箱体B面距离A,来获得辊环的轧制中心线位置的。(A值为480+0,1);两辊轴A尺寸的差值不超过0.01mm。理想的轧制状态为:(1)调料装置拉动偏心套旋转到一定位置,得到所需的辊缝后,两辊轴中心线恒定不变(即辊轴中心线位置在径向不发生改变)。(2)辊环7轧制中心线到箱体B面距离和位置均恒定不变(即轧制中心轴向恒定不变)。  实际情况是在轧制过程中,随着各零部件的受力失效及磨损现象的发生,轧槽位置在轴向及径向两方向均能发生改变,从而使调整好的辊缝尺寸发生改变,造成产品尺寸超差。  3、故障产生原因分析及处理  3.1、轴向定位的失效  3.1.1、轴承两端缓冲垫圈的失效  轴向定位依靠一对E255角接触高精度球轴承来实现,轴承安装形式为面对面安装,其上下两端均有一个中间充胶的缓冲垫圈,见图2。缓冲垫圈的失效是引起轴向蹿动的主要原因。  &  图2:E255轴承安装图  8-压盖;9-轴承座功;10-缓冲垫  失效形式:缓冲垫圈两端面磨损;缓冲垫圈中间橡胶被挤出或者完全裂开。  原因分析:装配尺寸不合适。要求装配前,压盖未压紧时压盖8与轴承座9两接触端面间有D1=0.1mm的间隙(可用深度千分尺检查)。当D1值过大时端盖在螺栓紧固力的作用下对缓冲垫圈过分挤压,长时间作用会出现橡胶被挤出,缓冲垫从中间裂开的现象。当D1值过小(或为负数)时,在轧钢过程中,辊轴在轴承座内产生轴向的微量蹿动,一方面易引起缓冲垫的端面磨损,另一方面轴承和缓冲垫在高频率轴向力的作用下更容易损坏,寿命大大缩减,造成轴向更大的蹿动量。  解决方法:(1)装配辊箱时严格保证D1的尺寸,用深度千分尺测量确保压盖8和轴承座9之间的间隙为0.1mm,通过加入垫片和加工调整压盖8的尺寸,以保证轴承的正确固定。(2)定期用百分表在线检测轴向窜动量。当轴向串动量超过0.1mm时,该辊箱就应离线维修。(3)固定压盖8的螺栓用定力矩扳手紧固,紧固力矩为43Nm,以保证获得均匀的压紧力。  3.1.2、偏心套轴向定位产生的间隙  通过8255轴承的轴向定位,将轧辊轴和偏心套固定在一起,通过滑块11将组装好的偏心套固定在箱体上(螺栓固定),见图3。压块11与偏心套滑槽之间的间隙合理范围为0.015mm~0.02mm,该数值小于0.015mm时会使偏心套转动困难,不利辊缝调节的操作。同时,在不断地辊缝调节操作中,压块11与偏心套滑槽之间会摩损,当间隙过大时也会引起轴向的蹿动。  &  图3:偏心套局部安装图  解决方法:下线维修的辊箱先用百分表测量偏心套的轴向串动量(表针接触压盖8端面,用撬杠撬动下偏心套9)。当间隙大于0.02mm时,拆下压块11,对压块厚度与滑槽尺寸进行测量。按表1所示,理论数据对压块和偏心套滑槽尺寸进行测量,参考理论间隙,通过测量滑块厚度选择合适的滑块进行配装。必要时可将尺寸超差的滑块上磨床进行修磨,使该间隙达到要求的理论值。  表1:偏心套滑道及压块的公差范围mm
  偏心套滑道理论宽度
  理论间隙
  偏心套滑道可用宽度
  备件压块的控制厚度
  250-0.05
  0.015-0.02
  250+0.1
  25-0.08-0.02
  3.1.3、尺寸值A的优化  设定理想的尺寸A值。由于辊轴、偏心套及箱体在长度上均存在一定的公差,导致随机装配48mm的变化范围可能会超出0-0.1mm的范围,此时可通过在件与箱体接触面之间加调整垫片的方式使A的公差调到0-0.1mm的合理范围内,见表2。可以根据近期所装箱体的实际尺寸来选择A的理想值,将A值设定在48.04mm。  表2:年在线各架次辊箱A尺寸的测量值
  精轧机架次
  平均值mm
  A值mm(2010年)
  A值mm(2011年)
  调整方法:(1)通过超薄调整垫片对A值进行微调,最薄垫片为0.02mm。再将厚压块上磨床进一步磨削加工。通过上述调整,将各架次尺寸A的值控制在48.04±0.02mm的范围内,这从10架轧机连轧的角度考虑,减小了轧制中心线的同轴度公差,更有利于轧制过程中产品形状公差的控制。(2)消除备件的加工公差引起的A值波动。精轧机辊箱在装配过程中,A值的测量使用一个厚度为330+0.04量块进行测量调整,而实际使用中则安装了一个内滑环和一个外滑环来取代量块的尺寸,而内、外滑环在加工过程中都存在尺寸偏差,这样势必引起上下辊A值的尺寸差的变化。(标准值要求不大于0.01mm)  表3:偏心套与辊箱配合尺寸检测表
  新备件测量值
  理论值
  使用一年离线后测量值
  处理意见
  辊箱内孔上(mm)
  Ф188+0.01
  Ф188H6
  Ф188+0.02
  继续使用
  前偏心套外径(mm)
  Ф188-0.06
  Ф188f6
  Ф188-0.08
  解决办法:(1)在组装辊箱的实践中,确定了内滑环的厚度值为13.50+0.04mm;外滑环的厚度值为19.50+0.04mm,作为备件的加工和验收依据。(2)在装配过程中通过对内、外滑环厚度值的测量,选配厚度和的差值符合要求的进行配对使用。(3)在辊箱装配检测中,不使用量块,直接将合格的内滑环、外滑环安装到位,进行A值的测量。  3.2、径向尺寸变化对线材成品尺寸的影响  通过轧辊轴2的高速旋转带动润滑油在上油膜轴承6、下油膜轴承3之间形成油膜支承轧辊轴来轧制线材产品。  3.2.1、径向定位失效表现  辊缝尺寸不稳定,成品架次辊缝尺寸不易控制,线材产品直径忽大忽小(俗称线材偏心)。  3.2.2、故障产生的类型  (1)油膜轴承内表面的巴氏合金,在轧机启动热车过程中易磨损,造成轴和油膜轴承之间间隙变大。  (2)在调料过程中,偏心套旋转,其外表面和箱体内表面磨损也造成两者间隙变大,影响辊轴的径向定位。  3.2.3、故障原因分析  (1)油膜轴承内表面巴氏合金厚度约为40μm-55μm,由于其厚度太薄,在油品污染、乳化、轧机不按正常启动程序启动的情况下,巴氏合金层会造成磨损。此情况容易引起油膜轴承处辊轴的抱死,引起油膜轴承的过度磨损,使径向间隙超差。在装配过程中应及时更换过度磨损的油膜轴承。  (2)由于DANIELI轧机为悬臂式轧机,且前偏心套(4上端部分)外表面为球面,在调料过程中,特别是在正常生产中因轧槽老化调整辊缝时,偏心套和箱体在负载情况下旋转,易磨损造成径向间隙过大。  3.2.4、故障处理方法  (1)当出现线材产品直径忽大忽小的情况时,可用百分表对其径向间隙进行测量,当径向综合间隙大于0.392mm时应下线检查。  (2)按表3所列的箱体内孔及偏心套外径的理论值测量偏心套和箱体的尺寸,决定零件是否可用。并按测量尺寸结合理论值选择所需尺寸的备件,匹配好新箱体与偏心套。  (3)在辊箱的装配过程中,要用内、外径千分尺测量油膜轴承和辊轴的配合面尺寸,同一个辊箱中要选择配合间隙接近的辊轴进行装配。  4、结语  2011年以来,通过对精轧机辊箱装配中轴向和径向间隙的检测及控制,使珏尊线材厂精轧机装配精度大为提高,大大减小了无减定径机组对轧制工艺造成的不利影响,为C级精度产品的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2011年C级产品合格率为97.85%。近年来,经过对在线辊箱全部检测,在两条线更换了11只按上述方法安装调整的辊箱,使生产过程控制更加容易,产品质量也上了一个新台阶,为精轧机备件国产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精轧换辊操作技术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精轧换辊操作技术
上传于||文档简介
&&精​轧​用​碳​化​钨​辊​环​,​在​实​际​使​用​装​配​技​术​上​要​求​比​较​高​,​极​易​造​成​大​的​损​失​,​规​范​辊​环​装​配​是​关​键​,​技​术​指​导​、​应​知​应​会​是​措​施​,​更​好​维​护​好​生​产​和​公​司​效​益​最​大​化​得​到​落​实​。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辊箱进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