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玉堂铅山连史纸纸壹号槽与四号槽有什么区别

美玉堂品牌故事_美玉堂连史纸_新浪博客
美玉堂品牌故事
&&&&&&&&&&&&&&&&&&&&&&&&&&&&&&&&&&&&&&&&&&&&&&&
美玉堂品牌故事
挖掘地方特色优势&创造自身品牌价值
(应连城县委宣传部的聘请,我成为连城县委宣传部业余讲师团成员)
今天我要讲的是有关本地的老品牌两件事:一是连城手工纸;二是连城清茶,这些我想当地人都知道的事。
先从手工纸说起,大家知道,连城手工纸历史悠久,从明代后期到清代初期连城手工纸就很有名了,出口东南亚地区,是海上丝绸之路大宗出口货物,清末及民国时期有1000个纸槽,是福建省及汀州府地区纸槽最多、产量最大、质量最好的手工纸产地,80年代还是福建省主要出口创汇基地,曾为地方经济做出过重大贡献。
2007年只剩下姑田镇的二家手工纸厂了&,现在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的只有“美玉堂”一家了,为什么?为什么会这么快就消失了?而安徽宣纸现在有200多家厂都还可以生存,重要的是我们的手工纸在80年代时期被外贸公司控制了,一律不能内销,没有一家手工纸厂有自己的品牌,后来纸不好销了,就把不好销的责任推给日本人,以及盲目的学习安徽宣纸,倒至当地人对姑田手工纸也没有信心,本身有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却没有人懂得用。
&自从我1998年接手姑田宣纸厂后立即申请具有百年历史的老纸号“美玉堂”为商标,调整市场策略,从出口型转内销型,对于我们来说纸能卖掉就好,但要走国内市场靠“连城宣纸”是不行的,因为有安徽宣纸在就没有“连城宣纸”的市场,还好,有“连城连史纸”这一清代及民国时期极具影响力的地方老品牌,足以让我把这一传统工艺传承下去,并走向国内外市场。
2006年开始挖掘地方造纸文化,通过2年的时间,2008年底出版了10万字的连城地方纸史《连城宣纸》一书。2008年获得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开始申请“连史纸”发明专利,2012年获得通过,2012年申报成功连史纸福建省地方标准,2012年成为杭州西泠印社产业合作单位。2012年成立连史纸研究所,并开始申报地理标志商标,其中发现“连史”商标被江西一家公司抢注了,同时对“连史”商标提出争议案。2014年12月30日,国家工商局商标局裁定“连史”商标无效,对方不能用这个商标了。凭着我个人的力量打赢了一个连城县地方品牌商标争议案,这和连城白鸭案是一样(连城白鸭商标争议是由连城县政府出面打官司的),因此打出了品牌,打出了影响,这是我人生炫耀的资本。现在我们的连史纸在逐步申报国家级非遗。目前连史纸得到古籍修复界、篆刻界、金石拓印界、佛教界、收藏界,线装印刷的广泛认可。
&自从我做连史纸后,有安徽、江西的过来学习技术,我的堂哥还被江西请去做师傅呢!而不是我们去安徽学造纸工艺。总之一句话,中国地大物博,各个地方生产的东西,有各自的特色,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适用而已。茶叶如此,酿酒如此,陶瓷如此,造纸如此,把自己的特色做出来,才是最重要的。
美玉堂是“抬着品牌的旗帜,走着文化的道路”。过去如此,今后如此。
美玉堂不单是做生产和销售,还收藏了手工连史纸、竹宣纸、竹纸、毛边纸、玉扣纸等2000多刀。将来提供给国内外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使用。
&第二说说连城清茶,&乾隆《连城县志》记载:“行货商、居货贾,熙来攘往,天下胥然,连之民岂能株守一隅哉?从乡生计,虽逊从前,然纸贩木商,浮梁买茶者犹是,游武夷,入百粤,而赣旅尤多”。
唐白居易诗《瑟琶行》中:“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说明唐代时期江西浮梁县就是一个全国的茶叶交易市场,当时就许多江西茶商来连城采购茶叶了&,说明连城茶叶曾经有一定的产量。
连城清茶产地之一曲溪乡白石村大坪杭自然村,手工制茶师傅李开明,我从小就认识他,他和我爸是朋友,他家的手工清茶每年都会送我家一些,还告诉我他曾祖父管理过70多个茶场,十年前,他的茶叶拿到姑田来卖的时候,许多人说他:“你的茶鬼都不喝”,意思是不好喝,这不是打击他的自信心吗?我当时对他说,你的茶叶是连城第一,他当时半信半疑。有一年曲溪乡木陂村来了一位安溪人做安溪茶,共有50亩茶山,李开明也做出了几十斤的安溪茶,拿到姑田来让我喝,我当时就告诉他,你如果要做安溪茶的话,以后你就不要来找我,我不会的你讲茶叶的事,当时他不以为然,那年他的手工清茶卖40元一斤,而木陂村的那个安溪人把茶叶拿到安溪市场去卖时,收购价9元一斤,李开明开始心动了。2012年赖源乡一位干部说:“赖源乡今年产安溪茶一万多斤,全部卖给安溪人,60元一斤”,这句话严重挑动我的神经,当时李开明的茶叶已经80元一斤了,60元卖出去有出路吗?有发展吗?
2014年我帮李开明注册了一个茶叶商标,名为“羞姑娘”,因为养在深闺无人知嘛!前几年宣和有个卖茶叶的小吴我也和他说过,不要做绿茶,要做清茶才有特色,才有出路,后来也没见他做出清茶来,现在李开明的连城清茶卖150元一斤,野山清茶卖500元一斤,每年产茶500多斤,已经不愁销售了,连城县东片都知道他的茶叶好,因为没有用农药和化肥,纯天然原生态,并坚持手工制作,这是他坚持做特色茶叶的结果。
今年10月份我和池开养、吴明尧等人在白石村李开明女婿家中喝到他做得最好的清茶,那素兰幽香,久久缠绕在我的心中,我想这下李开明的茶要起飞了。
要从姑田上堡到曲溪乡白石村大坪坑自然村还在走25分钟的山路,李开明常提到路不通啊!路不通,可是我告诉他,现在你的劣势变优势了,只有不通公路的地方环境才能保留得更好,无污染才能制作出好茶。
美玉堂连史纸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23,716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东南快报有关美玉堂连史纸的报道&&&&&&&&&&
发布者:&|&
浏览(2621) 评论
&|&发布时间: 10:14:35&最后更新时间: 10:14:35
本作品所属分类:
文章类型:普通
成古籍修复专用纸 连史纸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时间:   && 来源:东南快报 &&
凡东南快报、东快网原创的新闻稿,未经明确授权,谢绝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福建谨而信律师事务所、福建吴浩沛律师事务所。东快网热线:。
&&&&历史上,它曾在《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等赫赫有名的古籍上留下痕迹。民国时代,它活跃在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的新书上,“采用上等连史纸印制”的字样堪称当时招徕读者的绝佳利器。  时过境迁。当线装书逐渐淡出公众视野,连史纸不得不孤独面对海外市场,奋力求得一线生机。而近十年来海外市场逐渐凋敝,又迫使连史纸必须调转视线,重新杀回国内市场。  日前,连城县姑田镇的美玉堂连史纸被选为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专用纸。历史上,连史纸素有“寿纸千年”的美誉。现在,我们来看看“老纸”是如何“新生”的。  “长驻”国图的连史纸  被国家图书馆选定为古籍修复长期专用纸之前,连史纸在历史上已经留下足够多华丽的印记。美玉堂连史纸的“掌舵人”邓金坤对这些历史信手拈来:“明清时候的官刻本以及福建境内的建本古籍,很多均选用连史纸。”撇开大众耳熟能详的《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不谈,《台湾府志》(范志)等官修史料也喜好用连史纸印制。  连史纸究竟凭什么入国图的法眼?  “纸张好不好,白度变化值和寿命是关键。”邓金坤介绍,仅白度变化值一项,今年5月份国家专业质量部门发布的检测报告显示,连史纸远优于宣纸的国家标准,目前居冠。至于寿命,连史纸早有“纸寿千年”的美誉,能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变脆。至今在邓金坤手上还保存着一张200多年前的连史纸,纸缘虽微微泛黄,中间仍洁白温润。而留存下的上百年地契更有不少至今仍保存完好。  谈及长驻国图带来的机遇,邓金坤显得很淡然,称“这只是一件事儿”。但有意思的是,由于今年国家在古籍修复上发力,他的客户名单上也新添了天津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浙大图书馆和中山大学图书馆的身影。  “全国目前有50多个图书馆知道美玉堂。”随着名气的打开,不断有图书馆寻上门来,美玉堂连史纸也成功地在古籍修复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当家人的自信与忧虑  2007年,连城宣纸传统工艺被省政府列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较其他“非遗”传承人而言,邓金坤对于连史纸的市场培育并没有太多烦恼。之所以敢这么说,是因为这与他的市场理念有关系。  “除中国外,日本是拥有古籍最多的国家之一”。由于文化相近,日本还有很多研究篆刻的名家。上世纪90年代以前,邓金坤的美玉堂和镇上其他纸厂生产的连史纸几乎全部出口日本,对海外市场有很大依赖。  1997年席卷亚洲的金融危机,将邓金坤的连史纸带到了一个命运的拐点。与此同时,严重依赖日本市场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当时日本受到重创,不少钱款没法收回。”眼瞅着局势不太乐观,邓金坤的父亲当下决定关闭美玉堂。  “连史纸在连城已有400多年历史,家族的‘美玉堂’品牌也已历经上百年。”回忆起小时候在纸槽边给爷爷打下手的情景,邓金坤发现自己对连史纸的情感没法轻易割舍下。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位日本老客户拨通了邓金坤的电话,花了半个多小时尝试说服他。凭着这份可贵的信任,美玉堂在邓金坤手上重新开张。而经过这一场虚惊,邓金坤也开始思索着调整方向,逐步将市场重心由出口转移到内销上来。  “中国的市场足够大。”邓金坤的判断很快显示了它的价值。2006年底,姑田镇4家纸厂因为日本市场萎缩而相继倒闭。依靠国内市场的支撑,美玉堂笑到了最后,成为当地手工打造连史纸的唯一“幸存者”。  不同于面对市场竞争的乐观,邓金坤对技艺传承的断层显得焦虑不安。他解释,从挑选嫩竹开始直到最后成纸,前后至少需要八个月。这其中,连史纸独特的制浆工艺和“捞纸法”格外精细,对于力度、角度均有要求。堪称行业内“最难”的手艺也考验着艺人的手工和耐心极限。  “有3年才学到皮毛的,有60年还摸不到精髓的。”如此长的学艺周期吓退了不少年轻人。时至今日,姑田镇老艺人只剩下美玉堂的二十来号人,而在连史纸最鼎盛的清代和民国,这个数字在一万人以上。  “最大的已经八十多岁了,最年轻的也快四十岁了”。没有了面对市场的自信,邓金坤对此常常感到无奈:“连史纸已不单是盈利这么简单。”  转移,文化的根脉在中国!  去年8月份,杭州西泠印社与美玉堂签订了连史纸产业合作基地合同书。根据约定,美玉堂向西泠印社提供定制的印谱和纸张。产业基地的设立,或许可以看做邓金坤国内市场战略的一部分,但深究其中,邓金坤坦言,连史纸的文化根脉终究在国内,“它的价值在这里”。  “西泠印社(我们)很早就接触过。”邓金坤回忆,早年到西泠印社时,社方还专门请了一位八旬老专家为他讲解如何改进连史纸,以便更适应拓印的需求。  “西泠印社门槛奇高,全部社员才400多人。”邓金坤从这个严肃的文人社团里敏锐地捕捉到了机会。  如今在西泠印社的网店里,邓金坤的连史纸和印谱从来都是抢手货。除了网店,他的连史纸也在一些经销点售卖,“集中在北京、上海和杭州”。有意思的是,依托篆刻的浓厚氛围,全国40多个经销点里就有15个分布在杭州。更叫他得意的是,“中国的篆刻家基本都知道连史纸”。  与此同时,日本市场也发生着明显变化。“今年只订了几万元的货。”邓金坤坦言,连史纸的主要市场已成功转移到国内。  回看1997年之后的决定,他笑言,“走到这一步特别有味”。  探索,在路上  连史纸“入驻”国图,邓金坤所说的“这只是一件事儿”可以这样理解:在他的眼睛里,“还有很多事要继续做”。  除古籍和篆刻市场外,他尝试把目光对准有着丰富藏经的寺院。“鼓山涌泉寺是目前省内保存古雕版较多的地方。”邓金坤介绍,下一步,他打算将古雕版与连史纸这两种传统“老元素”结合起来,印制经书。邓金坤介绍,类似的前例已有不错的反响,扬州地区将《论语》的雕版印制在连史纸上,很受公众欢迎。  而关于连史纸历史、文化信息的整理也在继续。2008年,邓金坤写成《连城宣纸》一书,系统梳理了连城宣纸的历史沿革。“乾隆十六年的《连城县志》,这是地方志最早记录有关‘连史’的纸名称。”此外,他还梳理了嘉庆十七年汀州府《临汀汇考》里关于“连邑有连史”的记载,发现这是地方学者首次记录连史纸的质量及用途方面的信息。  “不少学者没能及时发现类似的资料。”邓金坤坦言,这种缺失造成社会对连史纸存在不少误读,连史纸更是长期以来附庸于连城宣纸之下,失去了它本该有的地位。2007年,连史纸以“连城宣纸”之名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邓金坤萌生了为其“正名”并以“连史纸”名义申报国家级非遗的念头。  “经过四五年的文献梳理,申报材料已经整理完毕。”就在本月的24日,邓金坤等来了期待已久的好消息:龙岩市政府正式推荐“连史纸”申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与此同时,他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能不能将连史纸纳入旅游的范畴?在他的想法里,连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7项国家级非遗、13项省级非遗各有看点。以连城的四堡雕版为例,现存大量印坊、雕版和印刷工具,若能与连史纸串联起来,不正好令游客重温古代制书业盛况?  前路仍长。包括对于造纸工人的吸纳,邓金坤坦言目前仍没有扭转的趋势。如他所言,连史纸已不单是盈利这么简单。  东南快报记者刘云鹏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400){this.width=400}' src="http://img..cn/jpg//15955_abe6.jpg" width=400 height=219>
:&( 17:12:58)&
:&( 09:27:59)&
400){this.width=400}' src="http://img..cn/jpg//1a6cc582050.jpg" width=446 height=236>
:&( 18:30:29)&
:&( 07:20:57)&
400){this.width=400}' src="http://img..cn/jpg//69cfa19fd.jpg" width=400 height=258>
:&( 00:17:47)&
问好邓厂长祝好纸天下传
:&( 19:02:28)&
探索,在路上;守护,在路上!
问好邓厂长!
:&( 20:26:44)&
7 篇, 1 页 1
(必填)&&&&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发表(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万万没想到,中国造纸界的工匠精神竟然隐藏在这里!!
我的图书馆
万万没想到,中国造纸界的工匠精神竟然隐藏在这里!!
本文转载于:美玉堂连史纸公众号智桥科技编辑整理在福建客家连城还有那么一群快要被社会遗忘的手工劳动者,一直致力于传统手工纸的保护。按理现在已经不具备生存下去的条件,因为已经千难万难了,难到”前有古人,后无来者“。在没有人员(造纸艺人),没有材料,没有市场,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这群人把”手工造纸“默默无闻的做到今天。 虽然这已经不能代表社会的发展趋势,但也抹灭不了他们在社会中留下的精神轨迹。至于纸匠还能走多久不是“你懂得”而是我真的不知道。这些人从小当造纸学徒,长大后成为当地手工造纸的顶梁柱,有的终其一生造纸,对地方连史纸业寄予情感,契而不舍,匠心不已。连史纸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元素,纸匠的精神感动不了中国也足以感动世界!!林师傅,今年68岁,在美玉堂连史纸作坊捞纸。从小学徒,一直做捞纸工作几十年。赖师傅,今年65岁,在美玉堂连史纸作坊捞纸,从小学徒,一直做焙纸工作至今。黄师傅,今年56岁,从小学徒,一直做捞纸工作至今,在美玉堂连史纸作坊2号槽捞纸师傅。江师傅,今年58岁,从小学徒,一直做焙纸手艺至今,是美玉堂连史纸作坊2号槽捞纸师傅。罗师傅,今年42岁,是美玉堂连史纸作坊最年轻的捞纸师傅,3号槽捞纸,做捞纸工作10多年了。罗师傅,今年67岁,从小学徒,一直做焙纸手艺至今,是美玉堂连史纸作坊3号槽焙纸师傅。华师傅,今年60岁,从小学徒,一直做捞纸工作,美玉堂连史纸作坊4号槽捞纸师傅。巫师傅,今年62岁,14岁学徒,一直到今天还是做焙纸工作,美玉堂连史纸作坊4号槽焙纸师傅。江师傅,今年63岁,美玉堂连史纸作坊5号槽焙纸师傅,从小当学徒,一直做焙纸工作至今。华立生师傅,这张照片是2015年拍的。原在美玉堂连史纸作坊5号槽捞纸师傅,每天来回步行8公里到连史纸作坊捞纸,每天喝5斤米酒。去年80岁时还在捞纸,去年十一月已经离开人世了,他从13岁学徒开始孜孜不倦整整做了67年的纸,如果每年捞1200刀纸的话,一辈子共计捞纸80400刀。我们造纸人永远怀念他,愿天堂不用造纸,如果有一天姑田蔡伦阁建成一定要把他放上去。温土忠师傅,今年86岁,13岁开始当学徒,无怨无悔整整做了69年的纸,按照每年1200刀计算,他一辈子做了82800刀纸,世界吉尼斯记录就是他了。现在已经不做纸了,82岁时还在美玉堂连史纸作坊教几个学徒和捞纸工作。在许多造纸作坊做过纸,在美玉堂作坊做了十几年,今后入姑田蔡伦阁。林友妹师傅,今年61岁,从小学习碓料手艺,兢兢业业,一直做了几十年。邓炎章,今年73岁,美玉堂第十代连史纸传人。9岁开始“扛尾”,就是当捞纸学徒,青年时期开始经营纸业,认认真真为连史纸事业付出一生的努力。
发表评论:
馆藏&357499
TA的最新馆藏自从我20前开始选择手工纸行业,就是意味着一条又小又孤独的路,社会发展越快,连城手工纸行业消失越快,行业在地方就越不起眼,要想办的事情就越难。似乎国家都在重视文化遗产,但是政策太高大,很难落地,我们这些一线的手工业者还是靠自己好好努力。还好,碰到我的性格“不信邪、不怕鬼”,硬是把连城连史纸扛到今天,在其他手工纸厂无利可图放弃的情况下,现在连城只有美玉堂一家在维持手工连史纸生产。随着连史纸文化遗产和老品牌美玉堂的利用,美玉堂连史纸可以走向全国,现在看来连史纸的“路很小、但很长”。
连史纸自明代后期形成后,就得到迅速的发展,其高端的品质也得到广泛的认可。明代是一个手工艺尽善尽美的时代,明代造纸匠人的伟大,到今天为止还没有超越,今天我们还是继承明人的衣钵往前走。如今,只剩下“美玉堂”经营的连史纸作坊在继续传承明代时期的造纸工艺,地点:福建连城姑田上堡。
“纸匠”进清华
& 等你一千年
其实你出生得很早很早
& & 最后的纸匠
在福建客家连城还有那么一群快要被社会遗忘的手工劳动者,一直致力于传统手工纸的保护。按理现在已经不具备生存下去的条件,因为已经千难万难了,难
美玉堂主的日本纸业考察记
(邓金坤2008年记录)
从古人心至末俗而必变所立纲纪,经废驰而必修,朔自国初以来巨商诸公裕经营三大各建纸纲之宏规,当初姑田十乡造纸三十六槽,蹈矩循规,无有敢面越者,无如今不古,若往往乘发逆之势,将各槽料已经发逆掠去者各私据为已有,即未掠去者胆敢盗而私售,纷纷滋扰商贾难安,因此援集同人各捐公项置田产复旧规,申严禁即将章程逐一具出,立公后务必遵行,秉公办理,各宜有始有终,毋得畏首畏尾,以归尽一以安纸商庶免委糜不振之请云尔。
一议槽纲公局设在公王庙,每月初一各至庙中,酌议集福公内贴集福银壹员。
& & & & & & & &
& & & & & & & & &
&小村庄、大文章、连史纸传承400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邓金坤
宋末元初时期,邓氏族人从永安安砂迁徙至连城姑田牛栏桥丰头开基,至今700多年,是老姑田七姓共用本土方言之一的纯姓村落,其生活习俗传承了典型的中原文化。在客家村落中应有水尾廊桥、水尾风水林、后龙山风水林、土地庙、镇武祖师庙等丰头都有。值得一提的事是建于乾隆年间的丰头水尾廊桥长40米、宽6米;由72根屋柱组成的双拱木结构廊桥,气势磅礴,为连城县东片姑田一带最为精致,最为宏伟的廊桥,可惜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场美丽的蜕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97年日本发生金融风波,日本一家经营文房四宝的龙头企业“雨宫株式会社”忽然倒闭了,原来连城、长汀一带有许多手工纸是通过该会社进口在日本销售的。由此,在销售方面受到影响,因为长期依赖出口的原因,造成暂时滞销,姑田宣纸厂处于半停产状态,那个时期连城手工纸厂在曲溪乡还有2家,姑田镇还有5家,主要市场在日本、韩国,这时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在1997年以前我在一家机制纸厂做销售工作,有一次日本客户到姑田来时,机缘巧合见了一面
自从美玉堂经营连史纸后,这么多年来受到各级领导、大学教授、媒体记者、文化名人接踵而来的访问,使美玉堂积累了许多人脉关系,从而学习很多知识,得到很多相关信息,销售好多连史纸,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起到实质的作用。连城连史纸这一地方老品牌引来天下宾客,使连史纸走得更远,走得更好!在此致谢大家的关心和支持!
& & & 现在将来访人员列在一起,作为保存:
2003年5月6日上海西泠印社顾锡洪一行到访美玉堂。
2006年8月上海复旦大学文博系陈刚副教授一行“江南竹纸调查组”对连城纸区深入调查研究。
2006年11月16日原中央组织部部长张全景在省人大副主任黄文麟和龙岩市委书记刘赐贵的陪同下到美玉堂参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连史纸和拷贝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