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城区地图城区绿化用品专买店的位置?

登录四川在线通行证
新闻24小时排行乐山林业“十二五”中长期发展规划(下)
第六章&&规划内容
6.1&林业生态体系建设
6.1.1退耕还林工程建设
“十二五”期间,争取退耕地还林面积15万亩,主要解决金口河区、峨边县、马边县三个彝族居住区和沐川县、峨眉山市、夹江县、沙湾区的山区部分坡度在25°以上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同时争取配套荒山造林&10万亩,主要用于竹木和生物质工业原料林造林;封山育林5万亩。(见附表1)
6.1.2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
继续禁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开展中幼林抚育和公益林建设,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积极推进森工企业和国有林场改革,探索建立国有森林资源管理新体制,完善工程区林业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林区社会和谐稳定。加大天保工程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工程区国有和地方公益林的常年有效管护,完成中幼林抚育和公益林建设任务50万亩。
6.1.3城乡绿化工程建设
(1)乐山市中心城区绿化
根据2008年《乐山市城乡绿化总体规划》,到2015年底,乐山市中心城区人口达到75万人以上,城市用地面积达到15.84万亩,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达到10.95万亩,城市绿地面积达到4.89万亩,绿化覆盖面积将达到4.25万亩,城市绿化覆盖率将达到41.0%,城市绿地率达到39%,城市人均绿地面积将达到10.9平方米。
(2)县级城区绿化
到2015年,10个县级城市人口将达到66.52万人以上,县级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达到10.26万亩,城市绿化用地面积将达到4.59万亩,绿化覆盖面积将达到5.10万亩,城市绿化覆盖率将达到40%,城市人均绿地面积将达到12平方米。
(3)乡镇绿化
到2015年,全市200个乡镇建成区将达到10.66万亩,完成绿地建设面积达到8.28万亩,达到绿地率42.1%,绿化覆盖率达到33%,集镇常住人口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6平方米以上。
(4)农村新村绿化
到2015年,全市新农村集中建成区将达到12.32万亩,绿化面积4.62万亩,新村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7.5%,绿化覆盖率达到45.5%,农村庭院绿化户平达到22.9平方米。
6.1.4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1)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工程建设已经完工正在验收阶段。“十二五”期间,着重抓好保护站基础设施建设,让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比较好的条件下,切实维护保护区45.3万亩森林资源和以大熊猫为主的珍稀野生动物资源、以珙桐为主的珍稀植物资源的安全;并抓紧做好第三期工程建设规划,争取国家三期工程建设项目;逐步改造大熊猫食用竹低质和开花竹林地,有效改善大熊猫生存、繁育、栖息环境。
(2)峨边黑竹沟省级自然保护区
峨边黑竹沟省级自然保护区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已通过国家环保部组织的专家评审,“十二五”期间争取国家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并抓好保护区管理机构、保护站点的基础设施、基础设备建设,认真开展44.4万亩保护区内大熊猫数量、活动范围及其栖息地、食物竹林资源调查,逐步改造大熊猫食用竹林质量,切实保护好保护区内的珍稀野生动物和珍稀野生植物资源。
(3)金口河八月林县级自然保护区
金口河八月林县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在抓好保护区管理机构、保护站点基础设施建设、查清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好17.25万亩森林资源的同时,积极申报,争取在“十二五”期末晋升为市、省级自然保护区。
(4)沐川芹菜坪四川山鹧鸪市级自然保护区
沐川芹菜坪四川山鹧鸪市级自然保护区,面积2.77万亩。主要保护对象为:国家一级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四川山鹧鸪,国家二级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百腹锦鸡、白鹇、红腹锦鸡等雉类以及大量珙桐、莲香等珍稀野生植物。“十二五”期间,一是按照《总体规划》抓好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建设,落实保护区管理责任制,确保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二是积极申请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5)金口河大瓦山国家湿地公园
金口河大瓦山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金口河区永胜乡境内,海拔2000多米,面积3.92万亩,由5个高山湖泊组成,拥有丰富的泥炭资源和水生生物资源。陆地系统有天鹅、猕猴、小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和珙桐、莲香、桫椤等珍稀原生植物,目前晋升国家湿地公园已通过国家林业局专家组评审并已公示。“十二五”期内着重加强大瓦山湿地公园生态保护和能力建设,并纳入国家“十二五”工程建设项目规划;在保护好公园内地下资源、水生资源、陆地野生动植物资源,又不破坏自然景观、自然资源的同时,逐步开发风景区,建设游览区和旅游、休闲服务区,把大瓦山湿地公园建设成集野生水生、陆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科考、旅游、休闲、疗养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6)四川犍为桫椤湖省级湿地公园
四川犍为桫椤湖省级湿地公园位于犍为县西南部,包括同兴、马庙、芭沟三个乡镇及清溪镇一部分。该公园属于马边河流域中下游,湿地保护区面积2万亩,公园及周边共生长着五十多万株桫椤树。&“十二五”期间,一是按照《总体规划》抓好湿地公园的管理机构建设,落实公园管理责任制,确保公园内野生植物资源安全;二是争取晋升为国家湿地公园。
6.1.5绿色通道工程
(1)铁路绿化
到2015年,完成成昆铁路尚未绿化的17.6公里,平均两侧各绿化12米,绿化面积达到633亩;同时完成成贵铁路和成乐轻轨铁路两侧绿化规划。
(2)公路绿化
到2015年,完成现有国道8.3公里、省道87.4公里、县道332.8公里、乡道282.5公里、专用道79.1公里绿化。按照国、省道两侧10米、县、乡、专用道两侧各5米,共实施绿化面积1.33万亩。同时完成乐山-自贡、乐山-宜宾、乐山-雅安三条高速公路的绿化规划。
(3)江河、库区绿化
到2015年,完成市境内江、河、水库库区、主要干渠两侧绿化,江河、库渠两侧绿化总长度为410.14公里,绿化面积达到3.33万亩。
6.1.6名优园林绿化花木培育基地
以国家扶持珍贵树木培育为契机,充分发挥五通桥区花木协会、市中区三江花木园区的龙头作用,全市建成10万亩优质园林花木基地;主要培育乡土珍贵园林绿化树种银杏、黄角树、峨眉白兰花、罗汉松、白玉兰、黄角兰、桂花、紫薇、摇钱树等,引种栽培红花继木、三叶树、小叶榕、假宾榔、蒲葵、热带棕榈、雪松等绿化树种,培育观赏灌木、花卉等,打造川西南地区一流园林绿化花木园区。
6.1.7森林资源培育(见附表2)
(1)森林抚育
“十二五”期间,分年完成全市现有中幼林125.85万亩,未成林造林地20.63万亩森林抚育。
(2)低产低效木质商品林改造
“十二五”期间,采取丰产措施、抚育间伐、树种更替等方式,分年完成现有木质低质低效林改造52万亩。
(3)低产低效竹质林分改造
“十二五”期间,采取丰产措施、水肥管理、换种、有效防治病虫害等措施,分年度完成现有40万亩低产慈竹林改造。
6.1.8扎实推进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根据《四川省绿化条列》、《乐山市全民义务植树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结合省绿委对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方式的调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重点是:围绕县、市中心城区的绿化、美化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开展由绿委办组织的大型义务植树活动,结合机关、单位、厂矿、学校、部队营区的绿化美化工作,发动干部、职工、学生、士兵积极开展单位植树、栽花种草,阳台、屋面、墙体绿化等;乡村绿化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小集镇建设,结合四川省绿化模范单位、绿化示范村创建活动,开展一村一品、一镇一式的绿化美化活动;同时,交通部门、水利部门结合通道建设、水源涵养、防止水土流失等工程开展专项绿化活动;农村村民则着重搞好居住区庭院绿化美化并结合经济林栽培,做到户户有绿茵、家家飘花香、水果枝头挂,既绿化美化了生活环境,又增加了人均水果占有量和经济收益。
6.2林业产业体系建设
6.2.1林(竹)板工业和木质原料林基地建设
(1)林板工业规划
以省级龙头企业乐山吉象木业,县级龙头企业夹江盛林木业、马边中天地、井研华象、沐川开源木业为龙头,带领全市林板工业健康发展。到2015年,全市人造板年产量达到65万立方米以上(其中:中纤板50万立方米、竹胶合板10万立方米、其他人造板5万立方米),木竹地板1200万平方米以上。(见附表3)
(2)木质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规划
我市现有木质工业原料林296万亩,规划到2015年达到315万亩,增加19万亩。(见附表3、4、5)
6.2.2林纸工业和竹质原料林基地建设
(1)林纸工业规划
全市现有制浆、造纸企业年产纸(浆)38万吨。“十二五”期间,以四川永丰、犍为玖龙、犍为凤生、沙湾福华等企业为林纸业龙头,全市制浆、成品纸年产量将提高到60万吨。(见附表3)
(2)竹质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
全市现有竹质工业原料林120万亩,规划到2015年达到145万亩。“十二五”期间,全市规划营造竹质林25万亩,实施低产低效竹林改造40万亩。(见附表3、4、5)
6.2.3林化工业及原料林基地建设
(1)林化工业规划(见附表4)
①以乐山三江生化为市级林化产业龙头。培植金口河祥光农业开发公司、森宝野生植物开发公司,提高现有林化工产品数量和质量。到“十二五”期末,三江生化没食子酸由现有生产能力600吨提高到1000吨以上;金口河森宝野生植物开发公司天麻制品由现有生产能力100吨,提高到150吨以上;金口河祥光农业开发公司紫杉醇浸膏由现有生产能力1000公斤提高到2000公斤。
②规划在峨边建立紫杉醇浸膏生产企业一个,紫杉醇浸膏年生产能力1000公斤。
③改建马边现有紫杉醇加工厂,到“十二五”期末时紫杉醇浸膏年生产能力达到1000公斤。
④在金口河区新建一条生产能力10000公斤的紫杉醇浸膏生产线。
⑤规划峨眉山市建立白蜡基地一个,白蜡年生产能力达到300吨。
(2)林化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规划(见附表4、6)
①利用峨眉山市、峨边县、马边县、沐川县、沙湾区现有五倍子林,通过清除林内非目的树种、杂灌、藤蔓,人工引进和培育苔藓等措施进行林分改造,提高现有五倍子林单产。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培育2万亩高产五倍子林化工原料基地林。
②扩大金口河区人工室内栽培天麻规模达到5000平方米。
③培育现有金口河、峨边、马边三区县红豆杉基地,适当扩大种植规模。到2015年末,金口河红豆杉基地林达到1万亩(现有0.5万亩),峨边达到0.5万亩(现有0.3万亩)、马边达到0.2万亩(现有0.12万亩)。
④在峨眉山市、金口河区、沙湾区和峨边县,依靠现有田边地坎的白蜡树、女贞树资源进行低改和扩大造林,全市建立3万亩白蜡基地林。
6.2.4特色经果林基地建设(见附表4、7)
(1)优质核桃基地
“十二五”期间,以马边县、峨边县、沙湾区为核心区,辐射金口河区、沐川县、夹江县、峨眉山市的部分区域,发挥四川金凉山农业开发公司等龙头企业作用,建立核桃苗木生产、核桃基地建设、带动农民栽培、产品冻库、核桃产品加工等,采取公司+加工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建成35万亩优质核桃基地,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生产流水作业,打造川西南核桃品牌,创建川西南核桃交易市场。
(2)森林食品基地建设
①笋用林基地
“十二五”期间,在市中区、金口河区、夹江、峨眉山市、沐川县、犍为县、峨边县、马边县等区、市、县,利用自然优势,分别培育改建苦竹、麻竹、白竹、天然三月竹、八月竹、罗汉竹等笋用竹基地:
市中区、夹江县、峨眉山市苦笋、麻竹笋基地8万亩;
马边县、峨边县白竹笋用林基地10万亩;
金口河区、沐川县、马边县、峨边县三月竹、八月竹、罗汉竹笋用林基地35万亩;
分别在峨边县、马边县、沐川县建立或改建完善笋制品加工企业3个;
形成年产苦竹鲜笋3万吨、麻竹鲜笋1万吨、白竹鲜笋10万吨,三月竹和八月竹、罗汉竹鲜笋30万吨的生产规模。
②林下种植基地
以四川金凉山农业开发公司为龙头企业,带动林农林下种植。
③林下养殖基地
到2015年,林下规模养殖以四川金凉山农业开发公司为龙头企业,带动周边农户以及市中区、五通桥区、犍为县、沐川县、沙湾区、峨边县等地林农开展林下养殖,达到年出栏生态猪6万头,生态鸡100万只。
6.2.5林产品深加工规划
规划到2015年,扶持和引进林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创立乐山高级、精工家具品牌。条件、时机成熟,可建立乐山林产品加工园区。
6.2.6生物质能源项目
生物质能源项目建设,依托武汉凯迪,充分利用乐山的商品林资源、农业秸秆、森林采伐剩余物、养殖业粪便等,作为生物质原料,进行发电、制造有机肥料、培育有机农作物等。
(1)生物质发电厂及生物质原料基地
规划在沙湾区、井研县、沐川县、峨边县、马边县5个区县建立5个生物质能源发电厂,每个电厂年发电量2亿度以上;在5个发电厂所在区县,各建立能源林基地5万亩以上,作为生物质原料林基地。(见附表4、6)
(2)生物质燃料燃气加工项目
有机肥加工项目拟在生物质能源基地、生物质电厂项目建设完成后,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确定规模和布点建设。
6.2.7林产品交易市场建设与管理
乐山市规划的“两航五铁八高速”全面建成通车通航后,将成为西南地区重要交通枢杻。乐山生产的林板、林浆纸、家具、林化工等产品就会通江达海,面向全国、全世界。规划在“十二五”期末,建成乐山林产品交易市场和林业物流服务体系。
6.3森林文化及生态旅游开发规划
我市森林文化和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依托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双遗产,充分利用峨眉山——乐山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品牌以及峨眉河自然田园风光带、金口河大峡谷、金口河大瓦山湿地公园、峨边黑竹沟国家级森林公园、黑竹沟温泉、乐山平羌小三峡风光、乐山乌木博物馆、五通桥小西湖风光、五通桥石林桫椤峡谷、五通桥园林花木科技苑、沙湾美女峰国家级森林公园、犍为蒸汽小火车、沐川凉风坳森林公园和四川山鹧鸪自然保护区、以及遍布城乡的农家乐、休闲山庄等森林文化和森林旅游资源,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建成东南片以竹海、蒸汽小火车、桫椤、珍稀野生雉鸡为主题的原始动力加自然风光的森林文化、生态旅游线,同时办好沐川生态旅游文化节;西南部建成以金口河大峡谷地质公园、大瓦山湿地公园、黑竹沟森林公园为主的地质文化、生态旅游线;中部以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级风景名胜区为依托,同时办好市中区悦来荔枝节、夹江界牌桃花节,以乌木文化欣赏、田园风光享受和农家乐生态游为补充。全市形成东南部、西南部、中部各具特色的森林文化和生态旅游区。“十二五”末生态旅游产值达到70亿元。(见附表8)
6.4林业保障体系建设
6.4.1林木种苗培育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林木种苗是绿化造林的基础,要打造现代林业,必须从种苗和良种繁育入手。
(1)市中心苗圃
以市中心苗圃现有巨桉系列组培苗为基础,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有条件地扩大中心苗圃,逐步更新和增加组培设备设施,培育更多品种的组培苗,保障绿化造林全部使用优质苗;同时引进、选育其他林竹良种,建立林木无性繁育采穗圃。争取把市中心苗圃建成省级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并且打造成全市的林木种苗培育、良种繁育基地。
(2)园林绿化花木基地
完善和扩大五通桥区园林花木场,增加培育花木、花草品种,培育乡土珍贵园林绿化树竹种和引进培育省内外、国外优质适生的园林绿化树竹品牌种、花草品牌种;依托五通桥花木协会,发展会员,扩大园林绿化树竹种栽培面积,打造乐山园林花木培育旗舰。
建立市中区三江园林花木培育场和市中区园林花木协会,培育、选育本土优质园林绿化树种、花木品牌树种,引进培育省内外、国外适生园林绿化花木品牌树种,成为市内的又一园林绿化花木培育基地。
(3)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及综合利用开发
对我市现有珍稀名贵优良树种基因实行异地集中保护,建立全市优树收集区;对有开展价值的名、优、特、新树种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6.4.2森林防火体系建设
根据《四川省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年)》的相关内容,结合乐山实际,确定全市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建设内容与规模。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程、森林火险预警监测系统、林火阻隔系统、通信与信息指挥系统、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及装备、物资储备库、森林火灾损失评估和火案勘查系统、科技支撑系统、培训基地建设等。
(1)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程
改善宣传教育设施条件,加强森林防火的宣传教育,提高民众防火意识,消除火灾隐患,是森林防火的基础性工作和长期性任务。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程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在重点林区的县林业局和林业企业局建立森林防火宣传展览室,在林区乡、镇和林场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室,增加林区防火宣传碑牌和防火检查站数量等。
规划为重点火险县配备宣传设备各1套共4套,为重点火险县配发防火宣传车各1辆共5辆,修建宣传碑156座、防火检查站20座(详见附表9)。
(2)森林火险预警监测系统
建立健全森林火险预警体系,合理布局和改造了望监测设施,增强地面巡护能力,减少直至消除林火监测盲区,降低森林火灾发生频率。
a森林火险预警系统由预警中心、森林火险要素监测站和可燃物因子采集站构成,分为国家级和省级两个子系统。其中国家级子系统包括国家在我市辖区的森林火险要素监测站和可燃物因子采集站;省级子系统由森林火险预警分中心、森林火险要素监测站和可燃物因子采集站组成。
森林火险要素监测站分为国家级:在充分利用气象部门现有气象站的基础上,在全市5个一级火险单位的林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补充建立国家级森林火险要素监测站共7个,每日定时向国家、省森林火险预警监测中心报送火险要素监测数据。省级:在国家级森林火险要素监测站的基础上加密,各火险县(市/区)共建18个。并为各重点治理和常规治理的火险县以及重点林业企业局配备手持气象仪共65个,作为火险要素监测站的补充,实时提供重点林区或火场气候信息。
森林火险要素监测站原则上按气候带和森林分布设定,同时考虑与国家气象观测网的平面互补性。具体地点选择在火源较多、GSM/GPRS或CDMA移动通信网覆盖范围内的林缘地带或林中空地。
可燃物因子采集站与森林火险要素监测站同步建设,在火险要素监测站中,选择重点林区具有代表性的重点位置设立可燃物因子采集站,主要监测因子包括可燃物含水率、可燃物载量、可燃物燃点、地表温度等,通过森林火险要素监测站向省级系统传输观测数据。
具体分级规划为:国家级3个、省级3个。
b了望监测系统。在重点与常规治理的火险县(市、区)按照森林资源分布情况合理布局了望台,配置林火视频监控系统、定位仪、望远镜等设备,提高监测技术含量,扩大了望监测范围。
根据《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以及乐山森林资源分布特点,全市应建了望塔17余座。
规划新建了望台17座,配置林火视频监控系统共5套,购置定位仪11台、望远镜11架。
c地面巡护系统。我市高山区存在卫星林火监测与了望监测的死角和盲区,必须依靠地面巡护进行补充,同时也可起到监督野外用火安全,加强林区火源管理,排除火灾隐患的作用。
规划为川南林业局马匹共5匹(租用),为重点治理的县(市、区)配备定位仪共2台,为重点火险县(市/区)配备摩托车42辆、望远镜11架。
森林火险预警监测系统建设内容与规模详见附表10。
(3)森林防火阻隔系统
以生物防火带为主,包括林内防火带和山脚田边防火带。规划在全市营造生物防火带2000公里,其中林内防火带1100公里,山脚田边等防火带900公里(详见附表11)。
根据《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森林防火阻隔系统还应包括防火道路建设,且重点林区特别是原始林区对该部分的需求十分迫切,但因林区公路已被纳入“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为避免重复建设,林区公路建设不列入本规划。
(4)森林防火通信和信息指挥系统
在利用好公众通讯网络资源和现有设备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无线短波、超短波、有线与卫星等多种手段,建立完善以固定通信网为基础,以车载、机载、移动通信设备为支撑,以便携式应用通信系统为补充的防火通信与信息指挥系统,确保火场指挥通信畅通。
a无线通信系统。以超短波基础通信网络建设为主,以便携应急通信建设为辅,包括基础通信网络建设、应急通讯系统建设、常规通信设备建设。重点解决火场扑火队与前指、基指以及扑火队之间的语音通信联络,同时实现前指与基指、市、省和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之间的语音和数据(包括文件、图片和图像)传输,保证森林火灾预防、监测和补救过程中基本话音通信联络畅通。
超短波基础通信网络包括超短波中继系统(含中继设备、中继链路机、链路机和无线交换中心)、综合通信塔、有无线转接设备(由超短波基地台、网络接驳器、计算机和配套软件组成)、扑火队伍GPS定位跟踪系统(含手持机、车载台、县级中心台、省级服务器和应用软件)。
规划为重点火险县配备中继设备7套、中级链路机7套、链路机3台、无线交换中心3套,综合通信塔3套、有无线转接设备3套,手持机24台、车载台12台、县级中心台6台,应用软件1套。
应急通信系统主要用于火场应急通讯,包括便携式超短波应急中继系统(含150M中继台、400M中继台、手持对讲机、车载台、供电系统、天线系统和包装箱)、背负式短波系统(含2个背负式短波电台和手摇发电机)和卫星通信系统(含便携式海事卫星通信系统、便携式VSAT卫星通信系统和卫星电话)等。
规划为市级防火办共配备海事卫星1套、卫星电话1部、VSAT卫星地面站2套。
常规通信设备包括背负式对讲机、超短波基地台、车载台、手持对讲机、太阳能供电设备和发电机等,用于保障专业扑火队伍与火场的通讯,减少因设备故障造成的损失。规划为全市重点火险县共配备背负式对讲机20套,超短波基地台11套、车载台18套,手持对讲机38台,太阳能供电设备11套,发电机3台。
通信车和应急指挥车用于保障森林火灾发生时指挥员能够立即出发、尽快到达火场,指挥和协调基础通信网络,并利用车内集成的通信设备完成火场到前指、前指到县级指挥部之间的语音和数据传输。
规划为市森林防火指挥中心配发市级指挥车1辆,为各县(市、区)以及重点林业企业配发县级通信车共12辆。
森林防火通信系统建设内容与规模详见附表12。
b信息指挥系统主要由网络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和指挥室构成,结合应急卫星通信网络系统和应急移动指挥中心,可实现由国家到省、市、县级数据通信网络畅通,保证火场音频、视频和图像等数据信息及时准确地向各级指挥机构传递。
网络基础设施借助已经建立的全国林业信息专网,建立省、市、县三级森林防火信息指挥网络平台,省、市级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和数据分中心。
规划在市防火办建立市级网络平台、信息安全系统以及数据中心各1套共3套,在各区(县)建立县级网络平台各1套共12套。
应用系统包括森林防火视讯调度指挥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
规划在市防火办建立市级森林防火视频调度指挥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各1套,在各区县建立县级森林防火视讯调度指挥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各1套共24套。
指挥室及设备改造和完善市级及县级防火指挥室;重点解决各级指挥室的设备配备。
规划为市防火办配备指挥室设备1套,在各火险县以及重点林业企业防火办配备指挥室设备各1套共12套。
森林信息指挥系统建设内容与规模详见附表13。
c人员培训与应急通信系统专用频道
建立健全森林防火通信及信息指挥系统培训机制,大力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各级相关岗位人员专业培训,提高设备维护保养、管理操作技能,确保通信网络与信息指挥系统的管理和应用效能。为保证应急通信系统及时、快速、不受任何干扰地完成扑救森林火灾时的通信联络,须申请中继专用频道,并逐步规范使用。
(5)&森林消防队伍能力与装备建设
a森林消防队伍及能力建设
加强森林消防专业、半专业队伍建设,以县为单位组建专业扑火队,以重点林区乡(或片区)为单位组建半专业扑火队。建立军警地森林防火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专业、半专业队伍的技术培训与实战演练,提高扑火队伍的战斗力。
重点和常规治理的火险县以及重点林业企业局至少建立1支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和2支半专业队伍,一般治理的火险县至少建立1支森林消防半专业队伍,并配备数量充足的扑火机具与装备。专业队伍按《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设相应规模的营房和附属设施(20-30m2/人、600-900m2/座)。
规划在全市组建森林消防专业队伍11支共330人,半专业队伍38支共1140人,新修专业队营房11座。
b扑火机具与装备建设
坚持实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因地制宜配备风水灭火机、灭火水枪和扑火服装等中小型扑火机具与装备。为全市各火险县和重点林业企业配发森林消防车、水罐车与接力水泵等大型扑火装备,为重点和常规治理的火险县配发越野型、普通型运兵车和保障车。
规划为全市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配备灭火机、风速仪、扑火服装等各类小型扑火机具及装备共9471套(台、个),配发运兵车、接力水泵等各类大型扑火装备共60辆。
森林防火队伍能力及装备建设内容与规模详见附表14。
(6)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建设
根据森林防火区域划分和重点与常规治理火险县布局,按照“重点突出、辐射周边、就近增援、分级保障”的原则,建设市、县两级物资储备库,以便能够在火情紧急时,对重特大火灾扑救实施及时、有力的增援。
根据《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以及乐山森林资源分布特点,全市应建县级物质储备库5座。(详见附表9)。
(7)森林火灾损失评估和火案勘查系统
a森林火灾损失评估是指利用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手段,开展对灾后森林资源损失、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并建立森林植被恢复模拟和森林火灾损失档案系统。森林火灾评估系统主要包括服务器和输入输出设备、高容量磁盘阵列和数据软件等。
b火案勘查系统
为提高森林火灾案件侦办和查处力度,为各级森林火灾案件勘查刑侦机构配备刑事勘查车和刑事勘查箱。
规划为全市重点火险县配发刑事勘查车7辆、刑事勘察箱7套(详见附表6)。
6.4.3森林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建设
林业有害生物防止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建立健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检疫和预测预报系统建设,采用先进科学的防治技术,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力争“十二五”期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5%以上,灾害测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95%以上。
(1)林业有害生物检疫御灾体系建设
完善市、县两级林业有害生物检疫执法、监管和检验鉴定能力,加强检疫御灾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配备快速检验检疫设备、应急处置设备和统一标识的检疫执法车。
(2)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体系建设
以国家级和省级中心测报点为重点,整体提高市、县监测预警能力,加强预测预报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更新完善调查监测和信息传输设备,配备监测防治作业车、GIS&野外调查记录仪、诱捕器等现代化信息采集和交通通讯工具。
(3)重点区域防治体系建设
将峨眉山-乐山大佛、马边大风顶等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纳入国家林业有害生物重点防控区域,全面加强该市、县两级的监测预报、检疫御灾、应急防治、检疫检查站、药剂药械储备设施等建设,开展松材线虫病等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工作。
(4)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工程治理
开展巨桉、竹类和经济林木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施松毛虫、松褐天牛、油桐尺蠖、桉树焦枯病、竹蝗、长足大竹象等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工程治理项目。
6.4.4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建设
“十二五”期间,在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峨眉山,建立“四川省峨眉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1个,开展定位研究站基础设施、观测场(样)地建设。生态站包括主站点1个,辅助观测点1个。生态站主站点位于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林管所内,主站区及其附属观测点分别布设生活、办公用房、实验室、标本室、会议室、固定样地、综合观测塔、径流场、气象观测场等各类试验观测场等;生态定位监测研究站主要任务是:对峨眉山所有天然、人工栽培植物资源,野生动物资源进行定点、定时监测,采取科学手段研究研究各动植物种群在不同海拔、不同坡位、不同坡度、不同坡向的生物学特性变异和表现现象,为国家森林科研提供基础数据等。
6.4.5森林公安建设
建立健全内设机构,加大队伍正规化建设与管理,增加警力配备,调整设置布局,扩大基层覆盖面;切实加强森林公安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森林公安林区派出所的达标建设;对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重点区域加强综合治理,有效预防破坏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对森林违法案件的查处;加强“金盾工程”建设,建立现代化森林公安信息网络,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快速反应能力,使全市林区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得到进一步遏制。
6.4.6资源林政管理
全市资源林政管理工作要紧紧围绕我市林业发展的奋斗目标,深入贯彻《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等林业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行政,严格执法,认真完成省、市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把我市资源林政管理工作再推上一个新台阶。
(1)切实加强林木采伐管理,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一是继续推进森林资源消长目标任期责任制,把执行森林采伐限额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定期考核。二是对森林资源管理机构实行上管一级的双重领导制度,定期不定期对森林资源管理机构负责人进行述职评议,对工作不称职的提出戒免建议。三是推行林木采伐指标公示制度,坚持依法办证、依法发证、凭证采伐、伐中监督、伐后检查制度。三是认真抓好林木采伐改革试点工作。在沐川县试点的基础上,争取省厅扩大试点范围,分别在平丘地区、中山地带和民族地区开展林木采伐试点,进一步简化采伐手续审批程序,降低采伐成本,通过试点探索一套林木采伐的管理办法,做到既保护好森林资源,又有效杜绝乱砍滥伐林木的行为。力争“十二五”期间在全市推广。四是加大采伐限额执行情况检查力度,严厉查处超限额采伐和挤占、挪用分项限额的违法、违规案件。五是开展采伐管理人员和伐区作业设计人员培训,提高林木采伐管理整体水平。
(2)强化林地征占用管理,严格审批,依法办证。一是严格林地征占用审批程序,严把林地征占用审核、审批关,搞好项目征占用林地的可行行论证,坚持少占林地或不占林地,依法足额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专款储存,专款专用;二是要掌握本地区各项工程建设基本动态,对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建设,凡涉及林地征占用的,林业部门要提前介入,做好基础工作,积极服务,实行网上申报,依法办理有关审批手续,把林地征占用初审率提高到95%以上。三是要严厉查处非法征占用林地行为,特别是要加强重点工程建设的监管,坚决杜绝不批也占,少批多占的违法行为。四是完成“十二五”期间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征占用林地定额编制、上报工作,严格执行林地使用定额管理制度。
(3)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基础工作。“十二五”期间各县(区、市)全面完成本经理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任务,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汇总全市二类调查成果。加强森林分类区划成果管理和应用,完善修订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成果_,对公益林和商品林实行分区施策,分类管理。在国有林场开展森林分类经营方案编制,在林业大户或林农联合体试行开展编制简易森林经营方案。
(4)规范和加强木材流通管理。严格木材经营加工企业、市场的审批和监管,加强监督检查,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木材流通秩序,严厉打击乱收乱购、偷拉盗运、无证经营木材的行为。积极争取省人大出台木材加工准入退出机制有关规定,逐步淘汰原料浪费大,环境污染重的粗加工企业。开展木材运输证核发整顿,规范核发管理,实行木材运输证联网办理。加大木材检查站建设和管理力度,开展木材检查站长培训,争取乐山水陆木材检查站,峨眉山市高桥木材检查站,井研三江木材检查站,犍为县木材检查站,马边雷打石木材检查站,峨边木材检查站纳入国家标准化建设规划,同时做好地方资金配套工作。认真开展林业治理公路“三乱”工作,进一步规范木材检查站执法行为。
(5)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认真受理群众来信、来访、举报,做到有报必查,有案必查,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加强执法检查和监督,规范文明执法,及时纠正违法行为。执法人员法律法规培训率、合格率、持证率亮证率要达到100%,案件办结率达到95%以上,错案责任追究率达到100%。
6.4.7林区道路建设
林区道路作为林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是实现林业现代化,林业经营集约化的基础,也是森林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十二五”期间,我市规划建设林区道路1000公里,维修改造林区道路500公路,硬化路面100公里,切实改变林区交通运输条件,降低林业生产成本,提高林区群众、职工生活水平。基本做到商品林区的森林资源纳入可采范围,公益林区的护林防火道路通畅。到2020年,规划建设林区道路2000公里,维修改造林区道路1000公路,硬化路面500公里.&
6.4.8抓好安全工作,是构建和谐林业的重要保证
乐山林业安全工作在省林业厅和市政府安委会的领导下,继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立足防范、治理隐患、依法行政、强化管理、加强整治、综合治理”为总体思路,抓好林业安全工作,使安全工作为林业生产服好务。力争林业生产每年都不发生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一般安全责任事故不突破上级下达指标。
6.5林业服务体系建设
6.5.1林业信息化建设
市和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借助互联网,建立健全林业综合信息系统。分别建立林业重点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森林资源林政管理信息系统、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信息系统、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生态公益林管理信息系统、林业产业管理信息系统、森林文化和森林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林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
6.5.2林业技术人才培育及培训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市林业科技人才培训体系。即:市级与市人事局联合建立林业工程师晋升制度,每两年进行一次林业专业技术培训。县级林业部门单独或与其他部门合作建立林业助理工程师、林业技术员每年一次的专业技术培训班,为林业工作者创造职业技术再学习条件,为职工晋升技术职称打好基础。
每年对符合晋升林业高级工程师的人员组织培训,鼓励申报和参加技术职称晋升考试,不断增加我市林业高级中青年技术骨干力量。
采取办培训班、自学、以会代训等形式,抓好职工继续教育,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教育,根据市县林业发展的需要,“十二五”期间,在人员编制空缺的前提下,公开招考本硕学历人员充实林业队伍。
6.5.3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林业工作站作为林业部门最基层职能机构,肩负着政策、资源管护、林政执法、生产、推广和社会化等重要职能,在林业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推广体系是全市林业落实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支撑指导和带动林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科技推广体系的建立健全将为未来全市林业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森林公安机关建设是国家林业司法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护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林区社会稳定、保障林业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使命。
森林资源监管体系建设主要在于对木材检查站的建设,木材检查站是基层森林资源监管的第一道“关口”和“防线”,为林政资源管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及交通运输管理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本着“科技兴林、科技富林、科技强林”的基本原则,科教兴林建设将成为全市林业科技推广和发展的核心,建设主要重点在于通过人才队伍建设,新技术的引进、研究和开发工作,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现代化办公、试验推广设备设施建设实现和提高林业科技成果转化,达到林业科技发展的目的。
第七章&&保障措施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林业建设将面临重大的历史性转变,这一时期,林业建设工作任务艰巨复杂,必须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认识,落实措施,扎扎实实地按规划目标做好各项工作。
7.1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林业队伍建设
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林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抓好林业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自觉把林业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要认真落实林业发展的各项领导目标责任制,必须重申各级政府是本地区林业建设的责任主体,各级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是林业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林业建设的主要责任人。要实事求是地建立健全林业工作目标考核体系,着重考核领导干部在落实林业方针政策、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等方面的工作。各部门和各行业都要把支持林业建设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关心林业、服务林业,不断把“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提高到新水平。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党的十七大中央、省委、市委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现代林业建设实际,切实加强自身的思想、作风、组织、业务、制度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林业干部职工队伍,扎扎实实地做好服务工作。
7.2以重点工程为依托,带动林业的快速发展
在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巩固成果,提高成效的同时,坚持不懈地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绿色通道建设、四旁植树和城市绿化工作,要按照城市园林化、道路林荫化、乡村森林化、庭院花园化、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加快城乡绿化步伐,提高绿化水平,创造安全、优美、自然、舒适的人居环境。
7.3深化林业改革
要消除我市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一是认真抓好县级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自查自纠工作,通过自查自纠做到林权证、申请表、勘验表等基础资料相关内容填写准确、无误,符合政策规定;图、表、册一致,人、地、证相符,面积准确,图形吻合,四至清楚,档案资料完善规范。林权勘验率达90%以上,林权发证率达95%以上。二是进一步做好集体统一经营山林的确权到户工作,尽量把集体统一经营的山林确权到户或均股均利到户,把林改政策落到实处,保障林农的合法权益。三是规范承包合同,明确规定并落实承包方、发包方的造林育林、保护管理、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责任,同时加强对承包合同的规范化管理。四是加大林权纠纷调处力度,主动及早解决林改中出现的问题,力争做到林权纠纷“户与户不出社,社与社不出村,村与村不出乡,乡与乡不出县”,确保林区稳定;五是完善林改配套政策措施,建立和规范林权流转市场,提供信息发布、资产评估、市场交易、法律服务、政策咨询等综合服务。探索林业融资、森林政策性保险、林农养老保险、林业发展扶持政策等,最大限度地保护好林农利益。六是积极探索国有林场改革。国有林场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仍然处于生存难、发展难、稳定难的状况。必须靠改革找出路,向机制要活力,大胆开拓,深化改革,大力创新企业管理体系,完善内部运行机制、竞争机制和分配机制,增强发展活力。
7.4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增强林业综合生产能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坚定不移地打造林板、林纸、林化工、生物质能源四大支柱;要遵循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高林业产业的优势和竞争力;要坚持保护和节约使用资源的原则,进行生产设备的技术改造升级,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率;要优化林业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提升林业产业的整体水平,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资源节约、效益良好,具有竞争能力的林业产业体系。以此带动各类产业基地的建设,增强林业综合生产能力。
7.5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林业建设效益
在“十二五”期间,要加强林业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尽快突破生态建设、森林资源保护、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等技术难题,重点加强应用技术如造林、森林灾害防治、沙化土地治理、林木良种选育等方面的研究攻关,争取有突破性进展。加强科技推广和试点示范工作,筛选一批技术成熟、适用面广、见效快、效益好的科技成果,通过组装配套和优势集成,加以重点推广。在不同类型区有选择地建立一批科技兴林示范点、示范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到林业建设第一线,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和试验示范。要积极开展低产低效林分改造和森林抚育,提高林地效益。
7.6加强森防体系建设,维护森林资源安全
要认真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的“五条标准”,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位。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加强森林防火预测预报系统的建设,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加大重点火险区的综合治理力度,不断提高防火、扑火能力。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健全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出现火情,就要及时扑救,做到“打早、打小、打了”,确保不发生重、特大火灾。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森林病虫害测报网络,及时准确掌握病虫害发生的趋势和动态。针对危害大、影响面广的重点病虫害,开展工程治理,把病虫害控制在成灾之前,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加强检疫检验和执法监督,坚决杜绝重大疫情的人为传播。加强对外来生物的检疫工作,防止有害生物的入侵。
7.7走依法治林道路,保护生态建设成果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把林业建设的全过程纳入法治轨道,依靠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维护林业生产秩序,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林业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生态建设成果。要在依法行政、科学行政的前提下,加强林业综合执法,整合执法力量,提升林业执法权威。要充分发挥森林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加大对破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种专项整治,坚决刹住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征滥占林地的歪风。加强林业法制队伍的建设,提高队伍素质和执法水平。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促进依法行政,确保依法治林目标的实现。
7.8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林业建设投入
一是建立支持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尽快建立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逐步提高补偿标准;将林业部门事业费纳入财政预算,将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及林业执法体系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规划。二是开展林业投融资改革。要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协调合作,积极开展森林资源评估、抵押贷款,开办林农小额信用贷款和林农联保贷款等业务,适当降低贷款利率、延长期限,为集体林业发展提供信贷支持。三要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多种筹集资金渠道,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吸纳社会资金,加快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和投资方式多样化的稳定的林业经济政策体系,吸引和鼓励投资主体积极参与林业建设。林业重点工程建设资金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资金,采取“向国家和省争取,市县育林基金、森林植被恢复费列支,原料使用企业投资,造林业主或造林户投资”相结合的办法;基层林业工作站、国有林场建设费用,除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外,市县财政要列入预算,对国家项目资金不足部分予以补贴;政府扶持鼓励营造商品林,积极争取中幼林抚育和低产低效林改造、林业科技推广项目资金。
地址:乐山市市中区柏杨中路528号国昇大厦5楼 邮政编码:614000 电话:2446713
传真:2443410
版权所有:四川省乐山市林业局 蜀ICP备号 公安备案编号是:4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允许不到转载信息内容、建议镜像 技术支持:好易通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乐山城区地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