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手机在待机状态下、数剧流量开着、流量你会不会突然的出线损失掉

平时手机在待机状态下、数剧流量开着、流量会不会损失掉_百度知道
平时手机在待机状态下、数剧流量开着、流量会不会损失掉
平时手机在待机状态下、数剧流量开着、流量会不会损失掉
该可以避免运行的软件消耗数据流量,就可以避免手机在待机状态下消耗用户的数据流量,也可以通过手机设备设置软件的联网权限用户只需要关闭所有运行的软件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待机状态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会的,比如手机qq和微信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小窍门:四招防手机流量“偷跑”
&&&&来源:&&&&
原标题:小窍门:四招防手机流量“偷跑”
  四招防手机流量“偷跑”
  在待机状态下,智能手机因网络不稳定断线、重复下载内容、软件工作不正常、应用程序或内置软件自动更新等,会消耗很多数据流量。中消协昨天向消费者支四招,以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因为手机流量大幅增加而买单。
  一、尽量选装流量监控软件,实时提醒流量使用情况。
  无需使用蜂窝数据网络时,特别是在夜间休息阶段,及时关闭蜂窝数据连接。
  二、退出应用程序软件要彻底。
  一些视频、定位服务、新闻推送以及社交类软件,通常会随着手机开机在后台自动运行,消费者应在暂时不使用相关应用程序时,通过任务管理器关闭应用程序,靠按“HOME”键返回桌面达不到退出应用程序的目的。
  三、定期优化手机程序软件设置。
  必要时可选择安装手机安全类软件,减少恶意病毒、恶意二维码、垃圾短信、诈骗电话等骚扰甚至个人隐私信息泄露、财产损失等问题的发生。
  四、不随意开启蜂窝数据及漫游功能。
  对于数据流量需求较大的情况,如更新手机应用软件、操作系统、在线播放音视频等操作,应尽量选择在WIFI环境下进行联网操作。特别是出境前,应关闭手机的蜂窝数据及数据漫游功能,或者选择合适的境外数据漫游套餐。
  本报记者 杨滨 D044
(责编:胡晓、毕磊)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数码前沿|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手机QQ24小时开着但没接受数据会不会被扣除流量_百度知道
手机QQ24小时开着但没接受数据会不会被扣除流量
会的。群信息、系统推送、好友的的状态通知等等都会有流量的的产生其中,群消息、好友消息,产生的流量比较大。如果群比较活跃,特别是频繁有图片信息,那么可以选择关闭自动接收群消息。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望采纳哈:QQ在挂着的时候,或者空间和邮箱信息提醒,如果有信息发来,你的手机就会产生流量,那么QQ即使是挂着也不会产生任何流量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24小时什么信息和提醒都没有!这么解释不知楼主明白了没有!因为要接受数据准确的说,谢谢
来自团队:
其他11条回答
会!很少的流量
只要开着就会联网,就有流量产生,就扣流量
会被扣除流量的。。。但是流量是非常的少的
只要有网络连接都会产生流量,如果不接收和发送数据的话其所消耗的流量很低
你好,会的,只要开着就会联网,就有流量产生,就扣流量 ,
没有登录不会产生流量,如果登录了就会。因为会实时更新好友动态。所以就会产生流量
后台在线的
那会产生流量。不过不会很多,最好调成不接收信息。这样会更省
一般的手机不会 但苹果是会走的,走的还不少
绝对不会,因为你没接收数据就不会产生GPRS流量!
会的,苹果的更费。
会,但是不会有多少流量的
会的,有后台链接。可以在安全中心里面的联网控制里面设置一下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有些手机里装有流量监控的程序,可以帮助用户知晓流量的消耗情况。山西日报记者 郭艳摄山西日报记者郭艳报道 随着央视对多款手机“偷跑”流量的曝光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不少人开玩笑地说,这控制不住的手机流量会不会导致“一觉醒来房子没了”。加上丢失的流量通常没有办法找回来,普通消费者又难以找到证据证明是谁的责任,因此不见的流量就成了一笔糊涂账,往往使人无所适从。手机流量你慢点“跑”家住在太原市西华苑的吴华亮本来办理了手机上网套餐,他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偶尔刷刷微博,并没有看视频等较耗费流量的行为,却还是会一不小心就产生超出流量套餐的费用。吴先生就此咨询了手机运营商,得到的答复是:手机的一些应用程序即使关掉,后台也会自动运行更新。比如微博,如果打开之后因为各种原因没有选择关闭,那么微博程序实际上仍然处于连接状态,一旦有评论、转发或新粉丝加入,微博便会自动连接,程序会提示有信息更新,这实际上已经产生了流量。“我在套餐超限后,并没有收到运营商方面的提示,直到月底查询时才发现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如此高的流量费用,这让我难以接受。”吴先生称。对此,记者致电客服,询问流量超限提示的事宜,对方表示,按正常情况来讲,如果办理套餐流量,超限了是会收到短信提示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手机都能确保收到,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办理一个短信提醒业务,才能收到关于流量超限的提示。“自己的流量用得很快”,使用智能手机的人普遍有这种感觉。在省城一家旅行社工作的李小玲也有手机无故跑流量的困扰。她曾经找过运营商,但是自己无法证明丢流量跟运营商有关系,李小玲说:“比如说,明明是关了机,开机后发现关机时段还在走流量,像这种情况就没有办法提供证据给运营商。”人在睡梦中,手机流量以每3秒20M的速度“溜”走,也不是传说。据媒体报道,福州市民刘依伯在8月3日如往常一般充值话费时,发现自己这个月竟然欠费1000多元,一查才知道在7月16日凌晨,自己的手机流量突然迅速“溜”走,两个小时之内竟然用了10G的流量,这令刘依伯郁闷不已。谁“偷”了我的手机流量很多消费者以为,只要不上网,就不应该消耗流量,实际上并非如此。据专家介绍,所谓“偷跑”流量,是指手机自动访问移动网络,既包括正常程序联网获取更新和通知等正常行为而产生的上网流量,也包括一些程序和恶意软件在后台下载及自动下载其他应用等有害行为。前段时间,上海市消保委从20款手机样品中选出10款进行模拟检测,这10款手机的品牌分别为海信、步步高、金立、小辣椒、三星、华为、联想、索尼、诺基亚和苹果。检测人员将这10款手机恢复为出厂设置后,插入相应运营商的SIM卡,放在同一环境中,在非人为开启任何第三方软件的待机状态下,每隔24小时记录手机的流量消耗情况。结果发现,竟然有多达9款手机都在开机注册入网及待机过程中偷跑了流量。其中,中国移动定制的索尼、华为和中国联通定制的小辣椒、诺基亚4款手机偷跑流量较为明显,分别为4113KB、1037KB、589KB、4281KB。而在这10款手机里,偷跑流量最多的是苹果手机,120小时内共偷跑了80MB(兆)流量。按照中国移动每110MB流量加油包收费15元的价格计算,消费者如果使用这款手机,每5天被偷掉的流量,就价值10.9元,消费者每个月要为偷跑的流量额外支付60多元。而真正造成用户流量白白损失的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手机出厂时就被安装在系统中而用户极少使用的预装软件;二是手机中的恶意软件和广告插件。网络安全专家表示,预装软件是个利益问题,现在已成为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至于恶意软件和广告插件,通常会不经用户允许,就在后台下载广告推广的应用。为了不被用户察觉耗电速度变快,一些恶意软件非常隐蔽,通常会选择用户在夜里给手机充电时偷偷下载;还有一些恶意软件会定期去云端下载要推广的应用。因而,这些被植入的恶意应用就成为“偷跑”流量的罪魁祸首。如何避免流量被“偷”当今信息化社会中,智能手机几乎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据CNNIC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手机网民达到5.94亿,手机上网使用率是88.9%。这些时刻联网的移动“电脑”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应用的同时,手机软件预装数量多、乱弹广告、后台偷跑流量往往让消费者无所适从。而且手机预装的应用程序有很多是不能删除掉的,手机厂商并没有给用户足够的选择权。其实,净化预装软件市场早有国外经验可循。自2014年4月起,韩国科学资讯通信技术和未来规划部要求,韩国所有智能手机的预装软件,须可由用户自由卸载,包括运营商在发售手机时原装的应用软件。此外,手机出厂时厂商必须向用户标明预装应用占用的存储空间。包括三星、LG等手机厂商都被主管部门要求在手机中减少预装应用软件。在目前还没有出台相关具体规范、法规的当下,消费者想要减少流量“偷跑”该怎么办?省城一通信公司的销售经理张梅表示,很多人都存在操作不当,致使流量流失的情况发生。一般建议在手机上选装流量监控软件,而这样的软件在应用市场里有很多,有的流量监控软件本身就是一个流量“窃贼”,所以一定要选用那些用户量大的正规流量监控软件。在现如今的手机软件中,后台自动运行都十分隐蔽,使用者大都不太容易发现,所以除了监控软件的流量消耗外,更保险的做法是设置软件的流量超限提醒。有些手机卫士的防偷跑工具,在进入界面后可设置软件的信任名单以及恶意耗流量提醒。信任名单是指在该名单下的软件将不在监控范围内。恶意耗流量提醒可以设置流量提醒限值,当超过限值时会有弹窗提醒。对于流量限值的设置,建议数值不要太高,根据自己每月流量消耗量的80%来设定即可。许多手机内置的软件都是定时或不定时推送内容,就算不用也会与服务器交换数据,虽然占用的数据非常少,但一个月下来也会跑掉不少流量。保护手机流量不被窃取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应用程序在wifi下更新、网络图片在wifi环境显示、蜂窝数据选择性开启,把导航地图等需要数据包的应用在wifi环境下提前下载好,只要使用时自己注意一点,流量一点都跑不掉。目前国内移动网络用户正在实现“井喷式”增长。数据显示,目前每月数据流量超过100M的用户已突破80%,每月流量超过400M的用户超过40%。随着云端概念的普及,未来智能手机对于流量的要求也只会越来越高,对于消费者来说,掌握智能手机上网流量的诸多窍门和省钱秘籍,十分必要。☆链接☆————流量“偷跑”五大陷阱很多原因都可能导致流量“偷跑”,但最常见的有5种。推送功能的实现必须建立在网络连接的基础上,才能检测软件更新以及消息提醒。因此即使没有主动上网,在网络连接的情况下也会在后台工作,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流量。一旦用户不慎将带病毒的恶意软件下载到手机中,木马程序便会开启Root权限进行后台联网,下载用于恶意推广的软件并同步消耗用户的流量,导致流量偷跑。智能手机在wifi信号不稳定和较弱时,有自动搜索并切换到2G/3G网络,继续提供上网服务的功能。如果用户没有注意到,继续使用需要耗费流量的服务时,就可能产生高额的流量费。现在很多手机都有云端同步功能,可以帮助使用者将联系人或短信甚至是照片等信息自动备份到云端,但是这样会耗费许多流量,特别是开启图片同步上传功能时,流量的消耗会更厉害。很多运行在用户手机中的游戏软件,功能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除了明面上为用户提供的游戏服务之外,往往还会在暗地里搜集用户的机型、地理位置等个人信息,此时,流量就这么悄悄地“逃走”了。(编辑:张海燕) 郭艳 山西日报微信
流量偷跑这个问题,自从有了智能机就有,可一直得不到解决。 手机应用权限混乱,就拿相机记事本、闹钟这些系统应用来说,我怎么也想不通,它要联网做什么??
正常的机器偷流量太常见了。内置软件多,流量蛮可怕的。
再算又怎样??还不是一样没有。不玩不就好了。手贱怪谁去。活该偷流量。下载那么多东西
不root别想拿权限
可以权限的。关闭网络应用连接
我手机是电信机装移动卡开不了流量
不用网络时关闭数据网络不就得了吗
小米手机连系统自带应用都可以禁止联网,还可以应用流量排行,一直开着流量,也没见偷跑流量,个人观点,不喜勿喷,可能有些手机偷跑流量是因为安装了一些未知来源的软件吧,正规软件这种行为很少吧
我的手机设置了后台流量超过5MB的提醒,然后好几个都有了提醒,要求关闭数据,而且我发现流量真的少了,现在我放下手机不关数据都心不安呐
我的诺基亚lumia520,联通定制的。两年多了,一兆流量没见跑过。
新闻传播 传媒理论 影视作品 网络舆情
媒体评价 服务用户
(C) 2016 今日头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公司名称: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流量费那么贵 怕被偷跑不如早堵漏|偷跑|流量费_凤凰科技
流量费那么贵 怕被偷跑不如早堵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将手机跑的所有流量不分青红皂白,一致判定为“偷”,这是持反对意见者批评此次试验和结论都不严谨的主要原因。
■王云涛/图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下称&上海消保委&)今年上半年做了一次手机预装软件情况调查,为了解手机在待机状态下内置预装软件的流量使用情况。测试结果显示,有多达9款机器在纯待机状态下&偷跑流量&,其中跑流量最多的是苹果iPhone6 plus,120小时跑了80MB流量,价值10.9元。 上海消保委根据试验结果,将OPPO和三星手机分别起诉至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其预装软件&偷跑流量&、&吃掉&手机容量和难卸载等问题,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由于该诉讼是消法修订后国内首例公益诉讼,又得到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的引用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不少用户&恍然大悟&认为总算找到了自己每个月多交了那么多流量费的根本原因。然而,还有许多资深手机用户,以及多位互联网安全专家都对此事大摇其头,认为这一结论下得未免太过草率,将这样的流量消耗现象盖棺定论为&偷跑流量&对厂家也不公平。
专家认为&偷跑&流量结论有待商榷 上海消保委将包括苹果、三星、华为、中兴、OPPO等10款手机恢复为出厂设置后,插入相应的SIM卡,放在同一环境中,在不人为开启任何第三方软件的待机状态下,每隔24小时记录手机的流量消耗情况。在进行120小时的待机试验后,发现即使是在待机状态下,&偷跑&流量也非常明显,有多达9款手机都在开机注册入网及待机过程中&偷跑&了流量。其中,中国移动定制的索尼、华为和中国联通定制的小辣椒、诺基亚4款手机&偷跑&流量较为明显,分别为4113KB、1037KB、589KB、4281KB。而&偷跑&流量最多的是苹果手机,120小时内共&偷跑&了80MB流量。 将手机跑的所有流量不分青红皂白,一致判定为&偷&,这是持反对意见者批评此次试验和结论都不严谨的主要原因。 在央视新闻出来的第二天,果粉集中地雷锋网就对苹果手机的&偷跑流量&进行拆解分析,主要有三:iCloud Drive自动同步、系统应用自动更新、某些应用的推送通知。前两种是苹果公司的官方行为,动机无非是让苹果用户更快享受到最新的服务,应用的推送通知则是方便用户有选择地了解最新资讯,节省不必要流量消耗的机制。另外,这些设定都是可以通过设置关闭的。 猎豹移动安全专家李铁军认为,判断&偷跑&的流量是否有罪,要看这个手机的使用者需要什么,&你需要手机看新闻吗?新闻APP会定时将最新的资讯推送给你,不连网,做不到;你需要微信和朋友们保持联络吗?不联网,没戏;同理,视频APP,会推送最热门的电影资讯&&手机系统还要升级修复BUG、安全漏洞,那些预装的应用软件同样如此。& 腾讯网络安全专家陆兆华表示,消保委模拟的是手机刚出厂第一次启动时的状态,基于手机安全性的需求,现在很多手机系统初次使用需要在线激活,如果用移动网络的话,流量消耗会比较高,所以建议手机初次激活时最好联接WiFi使用。 预装软件更大危害在于隐私泄露 一位手机业人士表示,上海消保委可能是担心这些品牌手机里的预装软件存在吸费病毒之类的,但这个问题在过去两年手机安全业界的共同致力打击下,已经得到很大改善,苹果手机渠道管理严格,更加不会存在此问题。在他看来,预装软件的最大危害,并不是偷跑流量,而是用户个人隐私泄露,以及银行资料等被盗造成的经济损失。 李铁军介绍说,偷跑流量并不是这类预装流氓软件的最大威胁,因为其权限较高,不打开状态亦可在后台不停窃取用户数据,比如说短信读写权限,就是一个很敏感的安全权限,&获得这个权限的APP就可以读取你的短信,包括银行验证码之类的,甚至获得你一整套支付信息&。 李铁军还表示,上述后门程序,后台下载其他应用的恶意软件,以及自动订购服务的扣费软件等真正有害的自动连网的软件,在安卓平台尽管数量不少,但感染比例仍然是非常低的,它们通常都会被手机安全软件当病毒杀掉的。 律师看法消费者购机后应有权自主支配手机 从法律规定来看,目前国内法律并未明文禁止不能预装软件,只有工信部2013年10月在《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进网管理的通知》中明确要求手机厂商预装软件需要通过工信部审核,但对预装数量、删除权限等问题并无具体规定。 知名IT业法律专家、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也认为,预装软件是否侵犯用户知情权、是否属于反垄断中的搭售,目前存在一定争议,因为预装软件的确提升了一部分用户的体验,但不能卸载的确侵犯用户选择权,&消费者购买手机后,有权自主支配手机。& 对于此次上海消保委发起这项公益起诉,赵占领认为,由于单个消费者维权处境尴尬,厂商违法成本低,相关部门也缺乏有效监管,此诉讼能够弥补消费者个人力量不足的缺陷,具有积极意义。 防止流量&偷跑& 的一些误传 目前,各方面对于&偷跑流量&的问题有着很多解读,相应也提出了不少预防的&妙招&。但据新快报记者收集后向安全专家逐一请教得知,其中一些根本就是想当然,还有一些甚至将本来没问题的手机置于巨大的安全危机之中。 误传一:发现自己手机流量异常时,取得ROOT权限(苹果手机的话就越狱)并将手机里日常不用的软件卸载、删除。 点评:多位安全专家强烈不建议这样做,ROOT层的APP理论上可以获得系统最高权限,这会让一些本来权限有限的流氓软件反而因此获得访问用户所有信息的机会。此外,手机软件不少是相互关联的,一般用户在不太了解每个软件具体作用的情况下胡乱卸载,很容易导致手机启动不了,并且很多手机厂商是不对ROOT过的手机提供保修的。 误传二:安卓手机必须用net接入点或者WiFi才能联网,把网络接入点改成wap上网之后,手机就不会偷流量了,包括系统更新。 点评:这种做法是典型的因噎废食,为了少跑流量,宁愿从4G智能时代倒退回去2G功能手机上移动梦网的年代。 误传三:刷入一些网友提供的纯净版系统,这类系统自带的软件很少,且没有广告。 点评:先不说刷机对很多小白用户来说实在太难,并且同样会有可能丧失官保。其实,正如PC时代曾经流行一时的番茄花园版操作系统一样,现在网上的一些所谓纯净版手机系统,同样暗藏流氓软件。 注意,重点来了! 针对性地,安全专家们给出了一些预防流量在不知不觉中流失的切实有效的建议: 1 用户最好安装一些手机管理应用,可以通过设置流量套餐额度,监控每日流量消耗情况,查看消耗流量的所有应用。 2 将应用更新、系统更新等大数据量操作设定在只有WiFi网络连接下进行。 3 退出应用软件要彻底。一些视频、定位服务、新闻推送以及社交类软件,在后台自动运行,且通常默认为自动更新。建议退出时通过任务管理器关闭,有时按&HOME&键并没有真正退出应用。 4 如果真的就是不喜欢看到手机在不用或者晚上睡觉时有流量产生,可以在此时关闭&数据连接&,安卓手机和iPhone都有这样的联网开关。
[责任编辑:杨旭]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336412
播放数:384630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dnf代币卷会不会清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