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县和南部县火车站战地面积那个大

张公山公园 -
景区特点张公山公园张公山风景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冬暖夏凉,以其山清水秀,一览蚌埠自然风光而独具特色。张公山风景区位于蚌埠市西南部,占地面积110.6公顷,其中,水面面积39.3公顷,山顶海拔71.2米,整个景区山水相映,景色秀丽,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张公山风景区划分为九大功能区:堤坝滨水景观区、北入口景观区、综合配套区、游乐园区、滨水景观区、生态培育区、岩石园、花田观赏区、特色主题文化园区、南入口景观区。主要景点望淮塔张公山公园蚌埠市标志性建筑之一。塔高35.33米,七层八角,建筑面积820平方米,塔名由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题写,登塔可鸟瞰珠城全貌,观淮河两岸风景。园中园是我国江南古典园林风格的建筑群体。位于风景区东南部,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园内规划有序,布局合理,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融为一体。玉兰堂飞檐斗角,画窗雕门,楹联匾额悬挂其中,整个园区素雅幽静,古朴清新。以颂禹咏淮为主题思想的淮河碑林——园中园碑廊,引人注目。游人至此,无不心旷神怡。水榭长廊位于风景区东部,南与游船码头连接,北与湖滨餐厅相连,宛延起伏,曲径通幽,三座建筑有机连为一体,显得美观、协调、好似一条卧龙横贯南北。半山茶社半山茶社掩映在绿树环抱之中,造型新颖,构思巧妙,建筑主体气势宏伟,宽敞明亮,前有花径,后有竹林,登堂入楼,仰可观山景,俯可揽湖光,游客此处品茶,更增雅兴,令人陶醉。南入口雕塑“珠蚌迎宾”该设计借鉴了蚌埠“珍珠城”的美称。蚌壳为全钢结构,高19.8米。张开的蚌壳犹如热情的蚌埠人民张开双臂去迎接四方来客。中间的珍珠玉女为汉白玉加工而成,高5.8米,重约32吨,充满青春气息,该雕塑造型新颖、动态优美,珍珠女双手捧持珍珠,站在形似水浪的底盘上,突出了珍珠玉女的特征。展示了蚌埠市丰厚、美丽的历史文化,同时体现出现代蚌埠人奋进、和谐、创造、务实的城市精神。“珠蚌迎宾”雕塑边上是5个花鼓造型,上刻“张公山公园"LOG0,充分展现蚌埠独特的地方文化与现代、生态的开发理念的结合。姊妹桥日正式开放,“姊妹桥”是以水面栈道形式呈现景观效果,一条连接张公岛和张公山公园,另一条连着亲水广场、游船码头的两头,把两侧连成一个完整的人行系统,扩大了游人活动区域,提升了风景区品位和形象。张公岛廉洁文化主题园张公山公园位于张公湖中心位置,占地138亩,于2008年开工建设,日正式建成启用。张公岛功能定位以生态休闲和科普教育为主,设计要素以植物为主,适当点缀休闲及服务设施,是集花卉苗木生产、园林生态景观、旅游、休闲游乐为一体的新型城市公共生态园。景区种植乌桕、香樟、银杏、桂花、栾树、水杉、月季、无患子、荷花、垂柳、碧桃等植物。2011年5月被市政府命名为张公岛廉洁文化主题园,以蚌埠城市精神“禹风厚德”为主导思想,在园中设置了大禹听五音治国、三过家门而不入、朱元璋造字倡廉、井水论、钟馗塑像等勤政廉洁景观,把廉洁文化融合在优美的自然风光之中。张公岛廉洁文化园荣获2012年度全省人居范例奖荣誉称号。张公湖休闲绿地张公湖周边休闲绿地于2008年7月开工,其定位为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城市街头绿地游园,主要满足广大市民观赏游览的需要。休闲绿地根据地块的特殊位置来安排视线和角度,把富有人性化的广场、艺术雕塑、奇石等景观点缀在整个绿地里,力求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园内种植近60多种植物,注重高低、疏密搭配,采用乔木、灌木、球形植物、地被植物相结合的方式配置,形成完整的植物群落。
张公山公园 -
张公山公园张公山系涂山山脉,涂山一带曾是原始社会后期涂山氏居住的地方。涂山脚下的禹会村,传说是当年治水英雄大禹会诸侯之地,作为行政村村名属全国唯一,这里至今流传着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动人故事。张公山是历史文化名山涂山山脉的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怀远县志》记载:明朝嘉靖年间此山就叫张公山,山下一湖,名化陂湖,现更名为张公湖。相传,明朝有个张姓战将,解甲归田,隐居山下,由于他德高望重,当地百姓尊称张公,张公山因此得名。清朝,张公山顶建有寺庙,每年还有一次初春庙会。该庙原名“寺山庙”,后改名“中岳庙”,又改为“观音庙”。由于庙的基础南高北洼,庙门朝北,当地百姓又称之为“倒座观音庙”。民国27年(1938年)日军侵占蚌埠后,寺山庙遭到彻底毁坏。1973年,蚌埠市政府决定利用张公山与化陂湖的自然风景和优美环境,将此山辟为公园,1975年建园工程全面开工。日,张公山公园正式对外开放。从1986年以来,张公山公园各项基础设施和景点建设日益完善。先后建成了湖滨餐厅、水榭长廊、园中园、望淮塔、儿童乐园、月季园、动物园等。2009年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AAAA级风景区称号。2012年,经蚌埠市政府会议研究,对张公山景区进行提升改造。
张公山公园 -
张公山公园针对山林树木老化,树种单一的现状,先后进行了多次大规模植树绿化和山林改造,建成了“春园”、紫薇林和棕榈林,共栽植红叶李、广玉兰、雪松、棕榈、紫薇、龙柏等乔、灌木68000余株,植草坪2200平方米。景区绿化覆盖率达92.05%,绿地率91.55%。
张公山公园 -
乘坐111路与120路至张公山公园站下车即到;乘坐102路或104路至张公山公园站(与111路和120路的张公山路站是一个车站)下车,沿张公山路步行至张公山公园。乘坐123路至张公山公园南门下车即到102路中医院&十二中纺织厂火柴厂张公山公园第一医院门诊部红旗一路机电总公司一中天洋购物中心百货大楼中荣街(南山宾馆)体育场104路电子41所张公山八村第四医院张公山新村张公山二村火柴厂张公山公园第一人民医院红旗一路机电总公司二十三中天洋购物中心百货大楼延安路火车站财院成教部地方海事局111路张公山新村张公山公园张公山路第一医院门诊部第一人民医院涂山路红旗一路前进路南山宾馆儿童公园延安路光明街肿瘤医院治淮路交通路解放一路解放二路120路东海路南首-山南新村-迎河碧水湾-张公山八村-东海路-电子41所-华光大道-第四人民医院-吴湾路-张公山公园-张公山路-第一人民医院门诊部-第一人民医院-涂山路-工农路-淮河文化广场西-淮河文化广场东-新新家苑-二实小-蚌医二附院门诊部-航华路-龙子湖区政府-解放路-凤阳路-现代物流-解[1]放路公交停车场123路体育场-财富广场-财富广场中信银行-会展中心-沁雅花园-方兴假日-工农路东海大道-光彩市场-张公湖-张公山公园南门-锦江大酒店-第三实验小学-电子41所–华光大道-友谊路-长青南路-如意嘉园-大庆路-中粮大道长征路-燕山路-山香村-绿地世纪城-天河路。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7次
参与编辑人数:5位
最近更新时间: 10:38:50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翻译“攀枝花位于四川省的南部,占地7434平方公里。”_百度知道
翻译“攀枝花位于四川省的南部,占地7434平方公里。”
我有更好的答案
Located in sichuan province in southern of panzhihua, covers an area of 7434 square kilometers.
Panzhihua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Sichuan Province, covers an area of 7434 square kilometers.
Panzhihua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Sichuan Province, covers an area of 7434 km2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平方公里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苏区的地下交通站--秋林驿
三台县秋林镇中街----曾经的川陕苏区地下交通站
备注:此标题由本版主命名
原标题:盐亭地下党对川陕苏区建立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一、川陕苏区概述
川陕苏区,是我党领导的红四方面军,于1932年底到1933年初从鄂豫皖战略转移
进占陕南宁强、西乡和川北通、南、巴后创建的“川陕革命根据地”而成立的“川
陕省苏维埃政府”和县、区、乡、村各级党的组织和苏维埃政权的总称。是“中华
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大区域,控制面积仅次于中央苏区,人口则居各苏区之首。其
鼎盛时期,根据地已扩大到川陕边的二十多个县,最大疆域北起南江桃源,南达营
山南部的观音桥,西至昭化嘉陵江东岸,东止万源城口边境。直线距离纵约400余
里,横广约500余里,控制人口约500万,占全川当时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同时迅速
发展壮大了红军,到1933年11月,红四方面军主力由原入川时的4个师1.5万人,扩
大为5个军8万余人。由于红四方面军在创建根据地和武装斗争方面的节节胜利,鼓
舞了四川革命人民,拥苏、拥红积极发展地下党组织,特别是地处潼(川)、保
(宁)马路线区,即驻三台的二十九军反共设防区最前沿的盐亭县革命斗争风起云
涌,各种革命组织如雨后春笋。这对全国红军从南到北的战略大转移,具有特别重
大的战略意义。
二、拥护红军,保卫苏区,巩固和扩大根据地
19世纪二十年代,盐亭去上海、成都、三台、阆中、南充、射洪、合川等地读
书和工作加入我党、团组织的一些教师、学生、军人、工人回县开展党的工作。
1929年5月建立了“中共盐亭特支”,1933年7月建立了“中共盐亭县委”,9月建
立了“中共龙潭区委”,11月三台中心县委迁来盐亭龙潭,年底省委决定将阆南县
委领导的“富驿区委”划属三台中心县委领导。并先后在龙潭、玉龙、三元、麻
秧、三星、城厢、毛公、章帮等地建立了支部27个,其中学校支部3个,县保安大
队军支部1个,潼保马路支部1个,共有党员129人。同时还建立了共青团盐亭县团
特支及其下属三个支部、4个团小组。在党的领导下,为了支援红军、保卫苏区、
巩固和扩大川陕革命根据地,以龙潭为中心,波及到全县20多个乡镇。参加地下党
及其领导下的各种外围组织达数千人,在斗争中尽管经历了左倾错误的挫折,但在
当时对于动摇反动势力的政治基础,唤起民众,配合和支援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和发展起了较大的作用。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党内同志紧密联系群众,积极开展反
压迫、反剥削的革命宣传,革命热情日趋高涨。党领导的各种外围组织,如雨后春
笋,在学校,如玉龙小学的“小阳社”、“青年励学社”,龙潭小学的“今天
社”,后来改为“学术研究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改为“反日大同
盟”,“反帝大同盟”。三元宏济小学的“青年学行励进社”,盐亭中学的“磨滩
社”等;在农村、龙潭地区(包括高灯、龙泉、黄溪、天垣、三河、三元)和玉
龙、麻秧、巨龙、毛公、章帮等地建立了农民协会。各地的农民协会组织,大都制
定了《农会章程》,龙凤乡大马山下农会的《农会章程》规定:农会的宗旨是“反
对官绅财主,抵制苛捐杂税,扩大农民组织,争取贫苦农民多数,团结革命,迎接
红军”。并规定农会的组织原则是“设主席一人掌管全面,设组织组长一人管组织
的发展状大,设宣传组长一人管宣传教育和学习。”该农会选举赵育彬任主席。到
1934年夏秋之间,友连友,亲连亲,先后在龙凤、玉龙、高灯以及射洪的天仙、大
佛寺等盐射边境一带,发展农会小组20余个,会员60余人。1931年4月—7月,“红
四方面军”即将进入川北之前,“盐亭特区行动委员会”,根据四川省委“关于组
织工农武装暴动计划”和“关于工农运动的决议”精神,组织发动了潼保马路三千
多人的几次大罢工,还组织了600余人的青工队,准备拉上山去打游击,震惊了29
军头目及国民党官府。以上这些重要革命斗争,是在面临29军的前沿阵地筑起一道
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人精其业,人乐其群。
开展革命宣传的歌曲,如《难民》、《当兵苦》、《反围剿》、《可怜的小
学教师》等等,以及脍炙人口的快板:说红军,道红军,红军就要取保宁。苍溪仪
陇占领了,再从南部到盐亭。打土豪,分田地,工农当家作主人。兄弟们,团结
紧,组织起来迎红军。另外还有一首《剿不灭的红军》歌词是:南京有个蒋介石,
他打红军背了时,怕兵变,不敢兴师;江西有个鲁胖娃,听到红军就害怕,狼狈
得,就像狗爬;勾心斗角打内战,可怜最是穷光蛋,既出力,又要出钱;工农手中
拿枪杆,红色政权推不翻,狗军阀,一定要垮杆;几次围剿比屁蛋;工农红军是铁
汉,受欢迎,人民支援;工人农民大团结,反围剿前仆后继,红军一定要胜利。这
些歌谣很多人都会唱。通过这些形式和方法,充分发动了群众,推动了农民运动的
迅速发展。
&&&&1933年底,汪克明参加了四川省委召开的会议,传达了“赤化全川”的战略计
划。会议预计,1934年9月、10月间,红四方面军将突破嘉陵江,在嘉陵江和涪江
之间的夹缝地带,包括梓潼、盐亭、西充、南部、蓬溪,直至合川,全歼田颂尧二
十九军和杨森二十八军之主力,发展扩大游击区,造成夺成都,攻重庆的态势。预
计在这种情况下,川西北敌人将以嘉陵江为屏障,固守川西平原;川东地区敌人亦
可能撤去防守长江南岸之兵力,转而防守渠河中下游和嘉陵江下游一带,以固守重
庆。鉴于斗争的需要,省委决定把三台所辖的中江县划归省直接领导,将阆南县委
所辖之富村驿划与三台中心县委领导,并决定三台中心县委迁盐亭,以地理条件优
越,进可攻,退可守,群众基础好的龙潭地区为中心,开展抗捐、抗粮、抗债,破
仓分粮,组织农民暴动,开展游击战争,支援红军,迎接红军。三台地下党在红军
渡江以后,要担负配合红军行动和引路的任务,并率领游击队,迅速向顺蓬山地西
山疾进,占领那一带高地和敌人后方,以造成直下合川的条件。这次会议,责成三
台中心县委一定要按计划和时间完成。这项布置系绝密,不许传达,只能在暴动时
作行动方针。
1934年春天,三台中心县委办理中江、南部富村驿的交接手续。4月,中心县
委书记汪克明刚抵盐亭县城欲去龙潭,赵济舟(中心县委成员,县委秘书)去北街
联络站被捕后出卖了汪同时被捕。汪被押送绵阳后,6月择机逃走,重返龙潭,继
续工作。当时中心县委因计划9、10月间支援红军渡江甚为迫切,为强化斗争的需
要,遂着手整顿游击队,避开一些动摇分子,以贫雇农为基础,成立了农民武装
“工农前卫团”。组织发展很快,不到两个月,即发展300余人,汪克明任团长,
王明寿任副团长,何光明、何登甲任大队长。宣布纪律,严守机密,并用红布以棉
花胶粘镰刀斧头图案作为旗帜,打制了刀、矛、梭标等武器100余件。“工农前卫
团”成立后,由邓象舆组织训练,汪克明亲自带队演习,并讲授了“化整为零,化
零为整,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略战术。强调要有“枪
弹战斗,人亡枪亡”的战斗精神,大家昼伏夜出,实地加紧训练。8月,“川西北
抗捐大同盟”在龙潭积极筹建。这个组织与农协会不同,只要愿意抗捐抗粮的,都
可以参加。当时它是农协会的外围组织,并刻制了“川西北抗捐大同盟”的方形木
质大印一颗。计划以这里为根据地,在川西北地区展开抗捐抗粮的农民武装斗争。
“工农前卫团”的成立和“川西北抗捐大同盟”的筹建,更加鼓舞了党内同志和穷
苦农民的革命斗志,党组织逐渐扩大。这时,全县计有党员一百余人,参加党领导
下的各种外围组织约二千余人。龙潭地区因党、团员多,农民协会及其武装组织普
遍建立,使纵横二十华里,成了党领导下的赤色地带,成为了盐亭的革命中心。盐
亭农民武装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在全县范围内轰轰烈烈的展开展了一场以反封建军
阀、反土豪劣绅、反贪官污吏为主要内容的农民运动。高利贷者日日夜夜贪婪地吸
吮着农民的血液。麻秧乡的地头蛇孙雅安、何发春、吴家义、张星枢与街上的“万
盛源”、“广盛守”两家大字号,组成高利贷网。每年放债、收债有两个时节,一
是年冬腊月,一是4、5月农民新丝上市,强力逼债,不少农民落得无吃无穿,饥寒
交迫。抗债团发动群众,在1932年5月新丝上市时,积极开展抗债斗争,主要是说
理斗争和拖债不还。麻秧抗债斗争取得胜利后,接着玉龙斗争了刘汉升。玉龙场镇
陕西财主开的“万盛源”、“广盛守”、“兴盛守”三个钱庄,因抗债团发动群众
拖贷不还,加上物价高涨,货币贬值,使三个字号相继倒台。永太场斗争恶霸何炳
文,场内场外,贴标语,发传单,群众高呼:“中国人民团结起来,打倒帝国主
义”、“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把永太场的恶霸吃人虫何炳文驱
逐出境”、“青年们团结起来,担起救国救民的重担”等口号,在农村喧赫轰动一
时。章帮二房岩、水洞沟、毛公罗家坝、双碑母家井等地的农民协会,也取得斗争
胜利,使一些疯狂吸人血汗的地主豪绅不得不有所收敛。
1933年,三台中心县委的工作重心向盐亭方向发展,当时的游击队,后为“工
农前卫团”的农民武装,一次又一次地打击了社会上的各种反动势力。1933年10
月,县委决定打击民愤极大的土豪杨寿堂,先派胥伯安去查看地形,探明路径。到
了约定的晚上,由邓象舆、何登甲带领30多名“游击队”队员。齐集保安场(现三
元乡境内)的杨寿堂家外,并马上派人卡住通往黄甸和三元方向的交通要道,以迅
雷不及掩耳之势,用马刀劈开大门,疾步冲进内房,将杨寿堂捉住,捆在柱头上,
搜缴出大洋一百五十元。并将搜出的放高利贷和租佃的各种契约踩入水田里,然后
把事先写好了的杨寿堂的罪状贴在墙上。这次斗争取得胜利,地下党把缴获的钱,
全部作了革命经费,买了油印机、腊纸和电筒等物,并计划购置枪支弹药,装备自
己。群众热情高涨,斗争如火如荼。1933年11月上旬的一天晚上,伸手不见五指,
雨后的田沟路又不好走。“游击队”在踏泥坝(即高灯)执行“打狗法”(指打土
豪劣绅)未成,决定这晚在大松垭召开队员会,组织规定:不许打灯笼,不许打火
把,滚了岩也不许叫唤,参加会议人员以“山那边”为口令,答对者方能进入。会
议中心议题是:抗捐抗粮,迎接红军到来,并部署在第二天石狗场逢场时,一定要
有行动。要求行动时,游击队员以前大襟的门扣不扣为识别标记,自带武器、顽石
均可。到了石狗场逢场这天,恰逢29军的提款委员吴慎修来收伙饷款,游击队员陈
朝发趁人多拥挤之际,将藏在身上的铁锤取出,把吴头部打得鲜血直流。这时,全
街的人拥来了,团丁闻讯赶来,陈朝发被抓,当时游击队派人营救。因团丁荷枪实
弹,警戒甚严,营救未遂。从打杨寿堂和提款委员,游击队士气高昂,派了坚强的
战士深入国民党的各团防和保安队中,以便收集情报,掌握武装。同时党组织还派
了何光清、杜有云、赵明训到三台去参加军阀田颂尧的军队,准备打通关系,好夺
武器,组织兵变暴动,与通南巴红军接头。
1934年,龙凤,高灯、三河一带的农民运动,也连战连捷,声势很大。大约是
6、7月间,龙凤农会汇同大佛寺农会,在夜深人静时,派出武装人员化装袭击了高
利贷盘剥者胥顺的家,焚毁了他世代剥削佃贫农的地契和高利贷借据,并搜缴了他
部分财产,狠狠打击了财主的嚣张气焰,大长了农民的志气,群众皆大欢喜。同年
7月的又一天,龙凤财主王廷国,派出狗腿子到佃户家去收买蚕茧,茧子装走后,
却分文不给,声称要扣租抵债。农会得到消息后,派人找王廷国进行说理斗争,结
果斗得王廷国理屈词穷,被迫交出应付的茧价款,农会将款转交了售茧佃户。以
“工农前卫团”为主体的农民武装,相机四处出击,打击官绅财主,消息迅速传
开,受压迫受剥削的群众,深受鼓舞,军阀官府惶恐不安,这一时期,全县参加农
会计数千人,其中农民武装1000余人。极大的打击和削弱了反动势力的气焰,打乱
了二十九军实施《剿赤纲要》的战略部署,支持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
三、川陕秘密交通线的建立
(1)陕南——苏区线。1933年秋,在川陕根据地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党利用国
民党驻陕西17路军总指挥,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和蒋介石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
矛盾、通过与杨极为亲近的共产党员,进步人士做工作,使杨驻陕南的35军军长孙
蔚如与红四方面军订立了“互不侵犯,共同反蒋”的密约。中共陕南党组织依据协
议精神,派人开辟了由陕南通往苏区的三条秘密交通线:北起南郑(今汉中)经大
河坝、牟家坝、回军坝,越过川陕边境的羊圈关抵达川陕根据地边缘,全长200余
里,设置了若干交通站和交通员。南郑往西,经西乡县钟家弯、大河坝,通往楼房
坪,作为预备站。南郑新线。1934年春夏反六路围剿紧张阶段,陕西党组织又开辟
了由南郑城经镇巴线、鱼肚坝至万源北端滚龙坡,全长500余里的新线。
& (2)川陕、成渝三条秘密交通线:
1933年3月,四川省委为配合通南巴苏区红军的斗争,派人到田颂尧军部所在地三
台,加强县委领导工作。任务是加强省委与川陕苏区的联系,为红四方面军提供军
事情报;发动三台北区及盐亭龙潭子地区群众斗争,组织暴动和游击战。7、8月
间,中央通过阆南中心县委,恢复了四川省委同红四方面军中断近一年的联系后,
省委指示三台中心县委“收集国民党二十九军进攻川陕苏区的一切军事情报,及时
向红四方面军提供”。三台中心县委由李文俊(汪克明)直接负责。在三台与南部
之间设置了这条秘密交通线,并建立了以下秘密交通联络站:
1、盐亭城内联络站:
“恒丰泰”绸缎铺联络站。联络人喻殿臣,三岔河人,其时在盐亭北街“恒丰
泰”绸缎铺当管帐先生,与富村驿区委(1933年底省委决定划归三台中心县委领
导)联络站赵济舟是同乡关系。而且上有范洪先(第一任特支书记,1928年3月入
党)的家。
赵家祠联络站。南街,联络人赵婆婆(实名杜弟贞)与其夫王子臣在此开设的
茶旅馆。另一边是秘密农会会员(1930年—1931年曾担任过盐亭地下党组织的传信
人)顾义全开的酒店。虞先诚铁匠铺军事交通站。地点在赵家祠对面(虞先诚1929
年入党,盐亭特支第二任成员),与时任特支委员保安大队军支书记虞永清是叔侄
关系,一切活动均通过虞永清领导的士兵委员会7人代行。
南街导渠书店联络站。南门内,联络人刘子湘(三星刘家坝支部成员,盐亭中
学进步学生组织青年社成员,导渠书店售货员),何紫峰(系潼保汽车公司车站管
理员,地点人民银行旧址),负责收集转递县境内巨龙福家沟青平寨李和尚处、麻
秧、玉龙龙潭子的情报。
龙潭大水磨联络站。联络人胥伯安(胥三娃,龙潭区委成员,光中坝支部书
记),有时胥外出由何建华(何林章)化名代行。
白塔沟联络站。主要是护送重要人员往来,这里距县城3公里,是刘仰高私人
的宅院。此地后山山高林茂,有小路可绕开城区,直达大兴场潼保马路。
2、富村驿联络站。联络人赵济舟,三岔河人,富村驿地下党组织负责人,公
开身份是南部县禁烟委员。带着女人罗继荣(广汉人)和小女儿,住在郑家庙,分
管建兴、伏虎、石泉、老观等十多个场的禁烟事务。其时,年仅十三岁,以乞讨为
生的贾仕荣(女),南部县人,亦随父母寄宿在庙内关帝殿,赵济舟收养贾仕荣帮
做家务,后作为南部——盐亭的主要情报交通员。成人后经赵介绍与陈燮和(曾任
富村驿地下党支部书记)的亲弟陈开同结了婚。
&3、三台秋林中街“存仁药店”联络站。联络人邹成章(共青团员,三台中学
读书入团),家住秋林场外二里多的杨家垭下(即现秋林乡秋锋村一组),来往送
信的人是陈型,药店是他哥陈裔栋开的。
4、三台县城联络站。照像馆郭德康(1931年加入共青团)的哥郭德寿,因病
瘫痪在床,初中文化,博览群书,思想进步,此地僻静,住户又少,又是独院,空
房多,由他负责情报收发工作。汪克明将情报及文件交与他后,即由指定的人凭暗
号来取。三台与南部的联络站。据汪克明称“到通南巴这条情报交通线是我在管。
主要是文件和情报,我将收集到的文件和情报交给郭德康的哥(一个瘫痪的青
年),由他转给秋林场的邹成章,由邹转给富驿村的赵兴正再由一个小女子送去南
&&&&5、南部石泉垭联络站。联络人是石泉垭区公所何永良处(公开身份是区公所
秘书)和建兴刘洪模处(又叫刘石荣、陈加模,大桥万年场人,阆南中心县委秘
书,曾作过三台中学稽查员。1931年受组织派往南部,曾在阆中城里拉过黄包
车)。后因建兴情报站不可靠,即由大桥直送南部。
四、护送中央、委省领导赴川陕苏区
1933年,中共中央通过阆中县委、四川省委恢复了同红四方面军中断近一年的
联系后,派遣廖承志同志前往川陕苏区传达中央指示。8月,廖承志(化名何柳
华)带着中央给红四方面军的指示信和一本敌军密码电报破译法,同中央交通员杨
德安(化名王志齐)一道,从上海出发,月底到成都,同四川省委取得联系。省委
决定他们先到三台,由省委通知阆南中心县委将他们送到川陕苏区。时值省委书记
罗世文奉调川陕苏区工作。三人扮成商人,同行到达三台。三台县城濒临涪江南
岸,是田颂尧二十九军军部驻地(三台一阆中均属29军防区),我党在军部内秘密
建立了一个军事小组,由军部政治宣传处长、机要秘书长兼潼川高中校长袁奉樵负
责,过去同地方党不发生横的关系,直属罗世文领导。廖承志一行就住在戒备森严
的军部内袁奉樵同志家中(今三台县委党校外面)。罗世文因为自己调离省委,顺
便向三台中心县委书记文俊(即汪克明)转交了这个军事小组的组织关系,指示他
们收集二十九军进攻川陕苏区的一切军事情报,及时向红四方面军提供。两天过去
了,还不见阆南中心县委派人来接。这里不能停留太久,三台中心县委通过在军部
任监印书记官的中共军事小组成员卿鑫搞到了二十九军防区的特别通行证,由文俊
护送,将廖承志等人送过敌人封锁严密的涪江,前往南部。先后曾在三台秋林党组
织负责人邹成章和和盐亭白塔沟刘仰高家各歇宿一夜,再由刘仰高派人护送,步行
60华里,到南部县富村驿(今盐亭富驿镇),住在阆南县委(辖南部和阆中徐垭口
区委,县委机关设南部县城)属下富村驿区委的地下交通联络站陈燮和家(富村驿
区委下属富村驿支部书记,1933年冬,省委决定将富村驿区委划归三台中心县委领
导,已迁盐亭龙潭)准备与南部党组织联系。与此同时,中共阆南县委书记何芗收
到一封南充来信,说是成都方面有个亲戚要来南部经商,道路不熟,希望能到三台
县城东门外李沙罐厂李辉(女)家去接一下。何芗在信的空白处用药水一涂,便显
出南充中心县委通知阆南县委去三台迎接上级领导同志并护送到川陕苏区,先找李
辉,若联系不上,就于次日上午到三台公园里专搞银元、铜元交易的钱摊一带接
头。信上还交代了接头的暗号和暗语。第二天早上,何芗身着普通农民服装,步行
两天到达三台县城,下午,他来到李家沙罐厂,但李辉不在。到三台公园,见钱摊
里边坐着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钱的摆法与接头规定的暗号相同。何芗装着洽商
生意,与他对上了接头暗语,约好下午在城郊一个大操坝边碰头后,就匆匆分手
了。下午三时,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向操坝走来,告诉何芗,上级领导已去盐
亭白塔沟刘仰高家。何芗按照这位同志的指定的路线,连夜兼程赶到刘处,听说又
到富村驿了。何芗又星夜赶路,终于在陈燮和家接到了何柳华(廖承高)、王志齐
(杨德安)和罗世文三位同志。何柳华、罗世文向何芗了解这一带的地势、党的组
织情况和敌人布防的情况。何柳华还特别询问了当地的风土人情,群众疾苦。他的
广东话何芗一时听不懂,罗世文便作翻译。根据敌我双方情况,他们周密研究了行
动计划,决定利用我党的上层统战关系为掩护,抄小道经南部寒坡岭到接近嘉陵江
边的阆中徐垭口,再设法渡江东进苏区。与富村驿相距约90华里的南部流马区寒坡
岭蒲家大院子,居住着四户人家。院前是一条小河,后面紧靠山梁。中共阆南县黄
金垭区委委员蒲善全、共产党员蒲良全兄弟俩就住在这里。蒲善全的公开身份是南
部第五区(区公所设流马场,辖十一个乡)区长,掌管着一个常备连和二十九个团
正,进进出出都有几个卫兵(均系地下党员)随行。蒲良全则是南部县立高等小学
校长,同社会名流颇有交往。家中上、下楼房共有11间,时常人来人往,号称大
户。离蒲家大院子约1华里的玉池寺,是黄金垭区所设,由游击队的神枪手谢昌林
负责地下交通联络站。附近还住着大绅谢芳回,他受地下党影响,支持革命活动,
可以掩护同志。天刚刚蒙蒙亮,高高的山顶上还远远闪现着残星,何芗带着几位领
导上路了,陈燮和把他们送出很远,就择路返回富村驿。
五、战斗在地下交通线上的女秘密情报交通员贾仕荣
贾仕荣,南部县富驿村人,家贫,十岁就随父母走村串户讨口度日,住在镇家
庙关帝殿内。1933年冬,她12岁那年,富驿地下党负责人赵济舟,一家三口住进镇
家庙,请贾世荣帮他家带小孩做家务,她经常接触一些地下党和进步青年,渐渐受
到进步思想的熏陶和革命道理的启发。她虽年幼却心明眼快,诚实可靠,赵济舟就
安排她去送信,开始只送富村驿雷伯川茶馆和陈进武纸火铺。又经常对她进行阶级
教育,后来就让她当上了正式交通员。她还是原来讨口要饭那身装束,躲着敌人的
军事封锁,躲过军警的岗哨查缉,机警地把情报送到各个交通联络站。她避开大路
抄小路,翻山越岭走捷路,讨口要饭走熟路,情报紧急摸夜路。盛夏炎天,霜晨雾
月,沐雨顶风,倦了就在密林深处、山窝崖谷中打个盹,渴了就喝几口山泉。她善
于隐蔽和伪装,使狡诈的敌人也难找出她的破绽。冷天把情报藏在烂衣襟夹层里,
藏在衣领里、扎在棉裤里,或埋在火笼里(上放明火、下装冷灰);热天夹在扇把
里、烂草帽圈里、破打狗棍里、饭篮子竹壳里。大风大雨,浓雾大雪,跋山涉水,
总是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情报资料安全可靠,万无一失。
据贾仕荣两次回忆说:“我在赵济舟家帮做一些家务和带娃娃,不久赵济舟
叫我送信。开始是送富村驿雷伯川茶馆处,后来又送富村驿纸火铺的陈进武处。这
以后,赵济舟叫我送盐亭城头喻殿臣处有三次,赵给我第一次接头暗号是欠“30块
钱”,喻说“我自己要回来”。第二次暗号:“拿书回来”,喻说“我亲自送回
来”。第三次是:“赵到那里去了,现没有音信,请你帮我问一问”。除喻殿臣
外,我还送给盐亭赵家祠的赵婆婆处有两次。有一次我送信到南部县石泉垭何永良
处去,他们正在开会。晚上何永良和我一道,我拿三个手榴弹,他拿二只手枪,连
夜赶到赵济舟家,当时赵的家里来了个李文俊,第二天他们将武器送到盐亭”。她
还善于观察形势,随机应变。有一次送南部建兴联络站,她凭着丰富经验形成的敏
锐直觉,发现这个联络站已经暴露了,她若无其事的走着,暗暗揣摩着,到了街口
转弯处,便机警地离开建兴,走山路直接送到南部城南茶馆那个备用联络站去。
日喻殿回忆说:“在盐亭接头的是王巨清(此人未查实,盐亭裁缝铺
工人),王负责送三台,第一次接头暗号是把茶杯盖子放在桌上,来人把盖移向自
己走来的一方,就算接头暗号对上。我负责送富驿至南部方向。有时也送过三台陈
文清(即陈型),还有一个姓杨的叫杨巨五(成都人,在二十九军当兵),接头地
点在茶馆,接头时间一般都是星期天,多数是晚上送,送的东西有信和文件、钱
等。送南部一般是晚上,走的路线是从大桥到南部”。虞国正回忆说:“夏天,秋
林来信叫我去拿东西,我亲自去的,拿了有第三国际的指示、红军纪律、土地法
令、十大政纲、晓报等。我因忙于赶回,取了就走,记得送我的人说,他是三台初
中毕业的”。日,蒋介石急电四川剿总刘湘,“迅速剿匪,并限令三
个月将赤匪肃清”。由于护送了廖承志、罗世文走这条线去川陕苏区后,敌人有所
察觉,加之后来南部县委遭到破坏,组织部长王灵山及刘洪模等人叛变,交出了这
条交通线。在三台方面,由于邹成章、江兴榜、陈型、陈裔祥、冯衡等人打了金玉
山庙内菩萨,团总刘培钊的儿子刘德儒向县府密报说:“秋林有共党活动。”县府
派来50余人到秋林杨家垭抓了邹成章。邹被解到三台审问时,交出了交通联络站全
部经过。陈型闻风潜往南部碑院寺帮人。约在1934年4月、5月间,整个情报交通线
全部中断。
&(作者系八届盐亭县政协特约文史研究员、原县委党史办主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部县教育局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