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军138师414团团三连八班老山防御

您的位置:
1985年老山9?23拔点战斗
发贴人:61.233.145.*发贴时间:【】[]
&& ()&& ()&& 1985年夏天,老山前线。&& ()&& ()&& ()&& ()&& ()&& ()&& () &&  中越之间老山地区的边界战争已经进入第二个年头&&  9月8日,67军199师597团的原明带领17名队员,对211高地突袭,一举全歼211高地上的守敌,越军随即组织兵力反扑,在付出300多人伤亡的代价后,最终无奈地放弃了211高地老山方向相对沉寂下来,遭受惨重打击的越军并没有因此放弃对我军防线的军事行动&&  在东山方向,越军防线与我军防线犬牙交错,而且部分在地形上居高临下对我构成了极大的压力尤其在盘龙江以东的395高地,其上满布天然洞穴,地形复杂越军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盘踞其中,修筑了坚固的工事,并且囤积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同时与侧翼的436高地、-23号以及周边的三个无名高地相互呼应,构成了立体交叉的防御体系利用地形上的优势,牢牢地控制着我军防线上的几个,只要我军上有任何异动,这几个高地上的越军火力就有反应,对我军附近的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有鉴于此,我军决定拔除395及其周边的几个高地,以减轻我军防线的压力经初步研究后,138师决定以步兵414团7连为主,同时配以师直属侦察连、师直属防化连、工兵、沈阳军区无线电通信/干扰营、机枪连、炮兵、军工共计8个兵种参与今次的拔点行动&&  接受任务后,414团7连立即制定计划,同时派出核心人员配合138师侦察连对395、436、-23等周边高地前沿多次的潜伏侦察,查明395及其周边高地上约有越军80余人;屯兵洞22个;掩蔽部、火力点等约有13个根据侦察返回的信息,7连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按照计划组织班、排了30多次的沙盘推演,50余次的合练以及2次协同演练后勤部队也为这次拔点囤积了大量的武器弹药以及充足的装备补给根据计划,414团7连7班负责-23南侧的无名高地;2班负责436高地;5班担任主攻,负责395高地;1班负责436东南侧无名高地;4班负责-23;3班作为预备队,担任第二突击队炮兵将派人员跟随突击队出发,与炮兵保持联络,提供及时的火力支援;师直属防化连也将派喷火兵、40火箭筒手随同前进;沈阳军区的无线电通讯/干扰营将对越军的步兵、炮兵指挥枢纽电子干扰;同时在那拉口、黄泥坝佯攻,迷惑越军的判断方向,时间定在9月23日清晨&&  出击前夕,每个参战队员都获得了充分的休息放松,同时派发了崭新的军装,拍照,连同写好的遗书一起封存到每个人的档案之中&&  拔点&&  日拂晓,414团7连分成搜索队、两翼警戒分队、攻击分队、连基层指挥、预指几个单位秘密进入进攻出发集结为了捕俘,师直属的侦察连也随后进入了待机,但在进入运动过程中被越军发现,越军立即向侦察连所在的位置开炮,无奈之下,侦察连立即撤退,越军的炮火向侦察连撤退的方向穷追,由于撤退及时,无一人伤亡7连由于位置靠前而且隐蔽良好,退路也被越军炮火封锁,决定留在原地待机随后越军向该地域了长时间的炮击,隐蔽其中的414团7连受尽折磨但由于隐蔽得好,没有造***员的伤亡随后,越军见我军没有什么动静,炮击逐渐平息&&  9月22日夜间,天空漆黑一团,下着阵雨师直属侦察连再次进入进攻出发待机22:30分,各个单位开始向冲击出发运动,每个队员平均负重30多公斤,在泥泞、崎岖的山路上,一步步向前爬行,很多队员的衣服被乱石锋利的边角刮得破破烂烂,部分人身上甚至被刮得鲜血淋漓,班长杨荣伟从7米高的悬崖失足掉进石缝间,为怕暴露,强忍着剧痛不吭一声,爬上来继续前行7连战士童培友甚至不惜冒死在雷区以身开辟通路15米……六小时以后,所有的单位全部秘密占领距越军仅几十米的冲击出发并且顺利展开,突击分队与穿插分队按照预定分配的任务分五路继续向前摸进,秘密接敌负责436东南无名高地的1班,在距离越军屯兵洞前五米的地方潜伏下来,担任主攻395高地任务的5班,摸进到与越军仅隔一条堑壕处……&&  9月23日清晨5:00,各个单位已经全部就位,静静地等候进攻时间的到来&&  9月23日清晨6:15分,随着火箭炮的呼啸,战斗准时打响我军的大口径炮群、火箭炮群对395及其周边的高地狂轰滥炸,炮火掀起的泥土、工事碎片、人体残肢漫天飞舞,然后再重重地砸下来,隐蔽在出击位置的突击队员把脸死死地贴近地面,感受着因炮弹剧烈爆炸引起的地表剧烈震动!数分钟后,我军炮火开始延伸,连指“泰山”发出命令:“天鹅”出击!隐蔽的突击队猛地一跃而起,跟着延伸的炮火往上冲负责-23南侧无名高地的侦察兵、工兵把越军的6条通讯线路截断,同时迅速夺占了-23南侧无名高地的表面,将大部分的越军全部堵在屯兵洞里,部分拼死冲出来的越军刚出到洞口,马上就被密集的弹雨打成马蜂窝在395高地方向,5班的突击队员不顾一切地向上冲击,这时,越军的炮火开始猛烈的还击,由于沈阳军区的无线电通讯营对越军的457炮团指挥网实施了压制性干扰,给该团的通信指挥造成了极大的麻烦,始终无法有效地对395及其周边的高地精确炮击,只能根据大概位置炮火覆盖,尽管还击猛烈,但真正命中395及其周边高地的炮弹并不多尽管如此,越军的炮火还是给主攻的5班造成了麻烦,在冲击过程中,数发炮弹在战士曹阳秋附近爆炸,瞬间把曹阳秋炸伤30多处,曹阳秋小跑数步后终因伤势过重倒在395的峰顶上,越军布置在汉阳上的高射机枪也以凶狠的火力不间断地向395高地射击,串串如萤火虫般的高机子弹挟带着刺破空气的呼啸将395高地打得尘土飞扬,数度将5班压制着动弹不得,面对越军的猛烈还击,5班不再对越军的火力点短兵相接的强攻,不断地趁越军换弹的空隙,利用40火箭筒、火焰喷射器逐一将越军顽抗的火力点一一摧毁;在436高地,2班与高地上的越军了激烈的战斗,喷火兵的火龙不时向顽抗的越军火力点喷射,使大量的越军在凄厉的呼号中变成焦炭,经过15分钟的激战,436高地上的越军放弃地表,全部退入洞中,436上的地表已全被我军控制经过50余分钟的激烈战斗,5个进攻方向上的地表基本被我军控制,整个395及其周边高地上的越军伤亡惨重,越军精心布置的工事、火力点大部分被摧毁,残缺不全的尸体、***弹药散落周围,面对我军强大攻势,残余的越军无法再作正面的抗击,被迫全部转退入洞中继续与我军对抗&&  占领地表后,突击队随即转入第二阶段的搜剿打洞根据要求,必须将395及其周边高地上所有的屯兵洞、工事、掩蔽部全部摧毁各高地上的突击队互相配合,用爆破筒、***块逐洞清剿,对特别难对付的洞穴用40火箭筒在远距离予以摧毁,1班战士孙志玉,用40火箭筒多次击发,摧毁3个越军洞穴,数名侥幸生还的越军冲出洞穴,随即被淹没在冲锋枪的弹雨之中;师直属防化队的喷火手吴珍彪、熊常武,背着火焰喷火器在高地上到处跑,火龙不时地舔向越军的洞穴,刚才正猛烈射击的工事立即被一团烈火淹没,伴随着惨叫与弹药的殉爆,随即一切归于沉寂……越军的排指(后来判定为越军983团5营5连前指)也葬身于剧烈的爆炸中,在395高地-23号一个结合部,414团7连7班副班长与战士李荣亮、王道斌成功捕获越军一名上等兵&&  9:40分,距战斗打响3个半小时后,395、436、-23以及三个无名高地上除了越军并不算猛烈的还击炮火外,再无任何还击的有生力量,86名越军被击毙;1名被俘拔点的任务达到预期目标随即,突击队占领了部分山洞、有利地形转入防御,防止越军趁我立足未稳之际反冲击&&  其后不久,越军20多人在炮火的掩护下从432高地向436高地摸过来,突击队立即开火,双方打成一团,在激烈的战斗中,一发越军发射的火箭炮弹在师直属防化队的喷火手吴珍彪身旁爆炸,吴珍彪被炸成两段当场阵亡!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越军第一次反冲击被瓦解,其后,越军再次从-28号、432高地、907高地等方向连续组织二次排级规模的反冲击,均被瓦解,10:20分,在付出阵亡34名,伤33名的代价后,越军停止了对395及其周边高地的进攻&&  中午12:00,连指根据突击队已经全部完成任务,将原定于16:00分批撤出的计划提前执行突击队在互相掩护下分批从6个高地后撤,至14:00,所有突击队全部撤回我方防线&&  晚上,恢复通信联络后的越军才得悉395及其周边的共计6个高地被我军全歼,457炮团发射的炮火没有打中几个中国兵,作为报复,越军对我防线的前沿步兵了整整一个晚上的狂轰滥炸,使防守前沿的兄弟部队受足了折磨&&  后记&&  此战,我军共击毙越军119名,伤34名,俘虏越军983团5营5连1排上等兵陈文勇(越南河内市东英县玉茴乡人,1963年1月生,1982年2月入伍)其中在拔点阶段击毙86名,俘1名;防御阶段击毙33名,伤34名;摧毁395及其周边高地上的屯兵洞22个;掩蔽部、火力点等约13个;缴获高射机枪1挺;重机枪3挺;轻机枪5挺;60迫击炮2门;冲锋枪52支;40火箭筒2具;掷弹筒1具;手榴弹1000枚;子弹一万余发;电话机3部;硅2瓦电台1部;军用物资一批;摧毁越军大口径火炮4门;迫击炮6门我军参战的突击队阵亡10人,伤16人,共发射炮弹10462发战后,参战的414团7连被中央军委授予“攻坚英雄连”;414团7连5班战士童培友因表现突出,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414团3营部副班长王刚在这次战斗中双眼被炸瞎,双腿被炸伤,右手掌被炸穿,四个牙齿被击碎,全身30多处负伤,仍强忍剧痛,向指挥所报告3个重要情况,荣立一等功,被成都军区授予“英雄通信兵”称号;10名阵亡人员全部追记一等功&&  沈阳军区参战的无线电通信营在此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其对越军457炮团指挥网实施了压制性干扰,致使改团始终无法有效地对395及其周边的高地精确炮击,只能根据大概位置炮火覆盖,该炮团共向我发射炮弹3231发,命中我军仅781发,占耗弹总数24%,且绝大多数没有命中我步兵攻击的395高地,直接指挥这次的138师政委对该营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由于通信干扰营参加,9?23我军的伤亡人数比战前预料的减少四分之三!”9?23拔点战斗创造了我军在老山地区转入防御以来最成功的出击战例,打破了在山岳丛林地带难以打歼灭战的传统观点,中央军委、军区首长对这次战斗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极大地鼓舞了前线官兵的士气!向好友推荐本贴:&&&& 标题:《1985年老山9?23拔点战斗》&&&& 地址: .cn/Article/200801/showp1.html
& Re: 1985年老山9?23拔点战斗
本人当时在东山,此战确实打的漂亮。
作者:一兵&&&
& Re: 1985年老山9?23拔点战斗
本人曾参加过9.23战斗 侦察连工兵班长,文章对侦察连提的很少,
作者:苏胜红&&&
& Re: 1985年老山9?23拔点战斗
fvgggrtuhughghfghf
作者:6465&&&
& Re: 1985年老山9?23拔点战斗
继续向前摸进,秘密接敌。负责436东南无名高地的1班,在距离越军屯兵洞前五米的地方潜伏下来,担任主攻395高地任务的5班,摸 ...
作者:456&&&
发表您的评论
点评字数 0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间接导致的民事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共同建立健康的网络社区,请向管理员举报不良帖子
?举报邮箱: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97
威望6813 金钱95 积分6813精华0帖子阅读权限80注册时间
原138师师长成都军区原副司令员金仁燮逝世
原138师师长成都军区原副司令员金仁燮逝世
日 01:43:46 作者: 老山荣军
原138师师长成都军区原副司令员金仁燮逝世& && &
&&金仁燮同志遗像新华社发
& && &&&新华网北京10月13日电 成都军区原副司令员金仁燮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0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9岁。
& && & 张高丽、徐才厚、郭伯雄、李建国、梁光烈等,分别以不同方式对金仁燮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对其亲属表示慰问。
& && & 金仁燮是吉林省延吉市人,朝鲜族,1958年入伍,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9月前,他历任战士、班长、副排长、排长、参谋、科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兼参谋长、处长、师参谋长、师长、副军长等职。1988年9月至12月,入国防大学进修学习。1990年2月,他任武警部队参谋长,在推进武警部队制度建设、正规化建设、院校建设与训练管理等方面作出了贡献。1993年6月起,他历任北京军区副参谋长、天津警备区司令员等职,在抓班子自身建设、机关思想作风建设、基层建设和后备力量建设等方面都有建树。1998年3月起,他历任成都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等职,坚持以军事理论创新牵引训练改革,狠抓质量建军、科技强军,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作出了贡献。
& && & 金仁燮是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他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8年晋升中将军衔。
图文:金仁燮委员:在建设新农村和和谐社会方面发挥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金仁燮说,要对政协在建设新农村和和谐社会方面发挥作用问题多研究。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乌苏里雄师138师鏖战八里河东山
原创:南疆风雨
在老山前线参加轮战的陆军第67军所辖的两个步兵师中,步兵第138师是也是一支历史悠久的部队。该部成军于抗日战争时期,是以我冀东地区的抗日武装为班底发起来的一个部队。1946年该部改编为冀热辽军区独立第13旅,1947年8月又改为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22旅。1948年11月正式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45军133师,1952年8月调归第46军建制序列。该师随第4野战军先后参加了辽沈、平津、湘赣、衡宝、广西等重要战役。 该部于1952年入朝参战,参加了著名的金城反击战,1955年10月回国,驻防于吉林省。该部曾参加了1969年3月爆发在乌苏里江岸畔的珍宝岛之战,闻名全军的战斗英雄杨林和陈绍光当年就是出自于该师 397团的班长和副班长。3师改称步兵第138师,1975年4月第46军与第68军对调防务该师随军南调济南军区山东境内。1979年该师曾抽调输送了一千多名指战员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为保卫边疆安宁做出了巨大贡献 。
1985年10月陆军第46军撤消后,138师划归陆军第26集团军建制。该部轮战结束归建后,于1986年10月开始进行整编,原46军坦克团和高炮团改为138师坦克团和高炮团,原3个步兵团改为摩托化步兵团。原营属机枪连增加1个高射机枪排,炮兵连增加1个82无后坐力炮排。炮兵营下辖5个连,原100迫击炮连改为122榴弹炮1连;原107火箭炮连改为122榴弹炮2连,新组建了122榴弹炮3连。原高射机枪连改为双37高炮连,105反坦克炮兵连保持原编不变。师属炮兵团下辖4个营,1营为122榴弹炮营,2营为152加榴炮营,3营为130火箭炮营,4营为反坦克营(1个100反坦克滑膛炮连和4个反坦克导弹连)。师高炮营调归26集团军高炮旅建制,师警卫连改为警卫调整连,原46军技术侦察大队归该师建制。整编后,全师共编有3个步兵团和3个兵种团,直属通信、工兵、汽车营、警卫调整、侦察、防化、炮兵指挥连共计12394人。师机关和部分直属分队由安丘移防至潍坊原46军军部,414团移驻原师部营房,1987年2月该师完成整编。
1989年5月,138师还参加过首都平暴戒严行动。该师于5月22日7时至24日9时30分,全师共计5000余人携带武器装备搭乘各型运输机,分69架次安全空运抵达北京南苑机场集结。6月3日受领任务在永定门、木樨园立交桥、大红门区域一带组织戒严,7月22日形势稳定后该师3个兵种团先期返回,另三个步兵团于8月16至20日分批返回驻地,圆满完成了首都戒严任务。
师长金仁燮慰问拔点归来战士
在老山前线轮战期间,加入陆军第67军战斗序列作战的138师,在师长金仁燮的率领指挥下坚守在八里河东山一线防御阵地,与越军在此展开了斗智斗勇的激战,演绎了一曲曲动人的战地之歌。这里是云南老山战区中的两个主要方向上的防御阵地前沿地段之一。
八里河东山位于云南麻栗坡县船头东北三公里处,以南北走向一字排列着七个阵地,正面宽约1300米,纵深约400米.地势呈显南北两端较低,中间高凸,西陡东缓的地貌。坡度平均约40度左右.七个高地除34号(战时编号)高地的地幅较大以外,其余高地均在20多米以上宽度,对敌观察和部队运动及保障都十分困难,可以说这一带阵地都具有易守难攻的特点..
八里河东山与老山隔江(我方境内叫盘龙江,越方境内则叫红河)相望.盘龙江由西向东流向,最终流入越境.盘龙江以南为老山战区,盘龙江以北为八里河东山战区.两段统称为老山地区防御作战。
在我14军收复老山662.6高地和那位地区之后,驻守在八里河东山的越军,在各高地上构筑了以隐蔽土木质和钢筋水泥工事为主,以堑壕与交通壕相连接、形成能打、能藏、能生活的环形永备坚固阵地。在阵地前沿和翼侧地带还布设了十二个个大小不一的防步兵雷场,并设置了大量的定向地雷和列桩铁丝网以保障阵地安全。越军利用有利地形和坚固工事为依托,不断对我国境内边境山寨村庄开枪开炮,炸毁群众房屋,枪杀我村寨边民,并不断对我边境防御阵地和哨所进行袭扰挑衅。我军于1984年将其攻占,并与越军在此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老山地区防御作战.
八里河东山阵地远景
当年驻守在八里河东山一带的当面之敌系越军第138师.该师在历史上曾参加过抗法与抗美战争,被誉为&胜利师&,该师原在首都河内驻防,又被称作&首都师&.该师于1979年曾与我军交手遭到我军重创,在有关文章中笔者曾重点系列介绍过我军与其作战的情况,这是一支较有战斗力的部队。该部的主要作战任务是防御我军对其纵深的进攻行动.以确保其首都河内的安全。
越军在河江地区兵力部署有2个步兵师。但步兵团由原来的6个团增加到11个团。新调入的步兵团有:981团982团(均从越南第一军区调入,981团配属356师)983团(配属313师)754团(从山罗省军指调入),另314师881团亦可支援河江西南的方善(2195)。 1个炮兵旅(168旅)1个高炮旅。1个特工团(系821特工团,其中406营已转移至决进乡,在16号--19号界碑地区活动)另一个特工营(198团1B营),1个侦察营(总部的20B营)和军区20侦察营一部。 越军一线部队布暑:在老山至八里河东山12公里正面,5公里正面纵深内展开5个步兵团,18个步兵营,其中在清水河以北及汉扬,黄泥坝一线直接与我军保持接触的部队就达到12个营。 二线部队有981团,982团,983团,754团,881团。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军138师防御阵地对面的大小青山阵地上越军还部署了部分越军女兵部队.我军戏称其为&寡妇连&,她们大多是从事炮兵专业或是执行侦察任务的特工队。如果说199师与越军进行的是规模较大的攻防战,那么138师进行的则是以偷袭与反偷袭、渗透与反渗透的特攻战和炮战为主。
在八里河东山防御区域最著名的阵地有&八十年代的上甘岭&阵地和八里河东山主峰阵地,还有一些阵地象34号、35号、36号、33号、32号和21号高地等,在老山战区也是小有名气。八里河东山主峰与上甘岭主峰两山相连对望.上甘岭主峰的底部山腿延伸至步兵199师防御的挪拉口子一线防御阵地下方。
步兵138师于日奉中央军委命令加入陆军第67军战斗序列执行老山轮战任务后,军区从步兵136、137师、坦克第8师和烟威警备区等单位抽调了252名军政干部和880名战士对该部进行战前补充。3月11日,该师分为18个列车梯队采用铁路输送方式向云南方向开进。该师于3月30日到达云南省文山州马塘、平坝、德厚一带集结,进行了短期临战训练。日正式接手南京军区陆军第1军步兵36师、偏马方向边防部队和马家湾方向侦察分队一线的防御阵地。该师在战区被临时赋予番号为:陆军第14军(乙)41师(乙)。全师参战人员共计9890人,担负着13.9公里的防御正面和93个大小阵地的防御任务,我军炮群亦奉命加强该师协同作战(我营群主要协同该师和侦察第六大队越境侦察作战),该师参战时间长达335天。作战期间,全体指战员同仇敌忾团结奋战与越军斗智斗勇,前后粉碎了越军不同规模的进攻和偷袭共达530余次,取得了对越老山地区防御作战和“9.23”、“1.28”两次出击拔点作战的胜利,创造了我军在老山前线的经典战例,乌苏里雄师138南疆逞威,圆满完成了中央军委赋予的轮战任务。该师于日至26日将阵地防务移交给接防的兰州军区陆军第47军步兵61师,回撤至战区休整地。该师在老山作战期间,步炮紧密协同,共计歼敌2100余人,俘敌1人;缴获枪75支(挺),电台5部,摧毁越军火炮29门、机枪154挺、汽车15辆;全师在作战期间共牺牲106人,伤314人。日由云南战区休整地凯旋回归山东驻地,受到山东人民的热烈欢迎和慰问。
向参加我军老山防御作战的乌苏里雄师138师全体官兵致敬!
老师长金仁燮同志永垂不朽!
威望6813 金钱95 积分6813精华0帖子阅读权限80注册时间
RE:原138师师长成都军区原副司令员金仁燮逝世[转帖]
沉痛悼念老师长金仁燮同志!老师长金仁燮同志永垂不朽!
(15.7 KB, 下载次数: 0)
22:22 上传
下载次数: 0
威望6813 金钱95 积分6813精华0帖子阅读权限80注册时间
RE:原138师师长成都军区原副司令员金仁燮逝世[转帖]
沉痛悼念老师长金仁燮同志!老师长金仁燮同志永垂不朽!
(44.78 KB, 下载次数: 1)
22:24 上传
下载次数: 1
威望6813 金钱95 积分6813精华0帖子阅读权限80注册时间
RE:原138师师长成都军区原副司令员金仁燮逝世[转帖]
沉痛悼念老师长金仁燮同志!老师长金仁燮同志永垂不朽!
(27.77 KB, 下载次数: 2)
22:38 上传
下载次数: 2
威望6813 金钱95 积分6813精华0帖子阅读权限80注册时间
RE:原138师师长成都军区原副司令员金仁燮逝世[转帖]
沉痛悼念老师长金仁燮同志!老师长金仁燮同志永垂不朽!
(41.68 KB, 下载次数: 0)
22:40 上传
下载次数: 0
威望6813 金钱95 积分6813精华0帖子阅读权限80注册时间
RE:原138师师长成都军区原副司令员金仁燮逝世[转帖]
八里河东山阵地远景
(31.25 KB, 下载次数: 1)
22:41 上传
下载次数: 1
威望6813 金钱95 积分6813精华0帖子阅读权限80注册时间
RE:原138师师长成都军区原副司令员金仁燮逝世[转帖]
沉痛悼念老师长金仁燮同志!老师长金仁燮同志永垂不朽!
(42.26 KB, 下载次数: 1)
23:11 上传
下载次数: 1CopyRight &[史海追踪] 桂军138师414团2营5连:上尉和战友寂寞地
共 6627 浏览 170 回帖&&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史海追踪] 桂军138师414团2营5连:上尉和战友寂寞地
2008年,半个月前的7月7日,在上海书城四楼淘书,无意看见这本《桂林晚报》于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到来时,汇集出版的《民间记忆:桂林》,不仅马上买下,就在书城的四楼,当即打电话给合肥市的朋友,请他们利用地理环境的熟悉,希望能够到当年的旧战场去寻访一次,走访当地老人,将此书提供的线索,实地考察清楚,以慰藉抗战阵亡桂军的家属后人,牵挂了六十八年的思绪,同时,告慰抗战英雄们的在天之灵,六十八年过去了,太晚太晚了。
22:56:10 被【
恭喜!本帖被搁浅雨夜@0Wnrv 加为精华。系统奖励10分!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回望被遗忘篡改的历史,再看被漠视粉饰的现实:CCTV从来没有悍卫真实,官媒报道永不会是求证真相的渠道。
boboHtml = '';
html += boboH
NTES(".bobo-list").attr("innerHTML", function() {
return this.innerHTML +
}, "utf-8");
发帖: 2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当我看到这一页时,心里很难过,心酸地的思绪久久地,挥之不去,我们还可以为死于国难的英雄做点什么?
发帖: 3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合肥市的朋友,经过实地走访,询问当地老人,138师414团二营五连上尉连长陈汉强的墓葬地找到了。 他和他的战友们长眠在一起。
发帖: 4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赶到合肥己经是第二天了,火车票没有买到,转到汽车站也没有买到,第二天在沪宁高速上一想,对了,周五嘛,回家的人很多,票就订了。
于是,车到合肥,立马赶到光明路汽车站。就坐这种16座的小中巴去----肥东县-----马湖,民国时期叫:马家湖(乡)。
发帖: 5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没有等到去马(家)湖的车,立即上了去三官镇的车,然后再想方法过去。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那死而复苏的杜鹃,又将山岗映红,故乡静静地庭院,还留着你们离去的笑声,魂归啊魂归,那年那月的八桂英儿。
发帖: 6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小中巴过了肥东县,这肥东县是包公故里,进入三官镇的地境后,看见正在修水泥路,现在都2008年了,正在修水泥路?可想象地方的经济还是那么八十年代。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那死而复苏的杜鹃,又将山岗映红,故乡静静地庭院,还留着你们离去的笑声,魂归啊魂归,那年那月的八桂英儿。
发帖: 7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马湖乡的街上,当然路上全路是泥沙,找到梁老先生,他住在这街上一辈子,今年78岁,他家后院的空墓,他开了一个雕刻出售石碑的店,门前堆放有一些石版。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那死而复苏的杜鹃,又将山岗映红,故乡静静地庭院,还留着你们离去的笑声,魂归啊魂归,那年那月的八桂英儿。
发帖: 8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在乡间租了一辆没有牌照的红色“的士”。这车只敢在全乡境内做生意。底盘低,遇到这种路面,只好全部下车,刘先生跑到前面去看路状。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那死而复苏的杜鹃,又将山岗映红,故乡静静地庭院,还留着你们离去的笑声,魂归啊魂归,那年那月的八桂英儿。
发帖: 9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车行一段路,遇到乡政法委书记,梁老先生下车和他聊二起来,我们也下了车,当得知我们的来意后,书记好心地告诉我们乡政府于2005年,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也收集过马(家)湖抗战战役的文字收集工作,并且告诉我们,乡政府党史办也有抗战记录,也可以到乡政府去查阅。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那死而复苏的杜鹃,又将山岗映红,故乡静静地庭院,还留着你们离去的笑声,魂归啊魂归,那年那月的八桂英儿。
发帖: 10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这是庙?是的,中原有一些省的乡村,村民修的庙都是这模样,一间小平房,只要你把门一推开,就会看见,中间坐着就是那几个西方极乐世界的仙,大乘佛教宣传的。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那死而复苏的杜鹃,又将山岗映红,故乡静静地庭院,还留着你们离去的笑声,魂归啊魂归,那年那月的八桂英儿。
发帖: 1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这里不久前,曾经有人向观音还过愿?这里的香火还是有人信的。愿望都是美好的。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那死而复苏的杜鹃,又将山岗映红,故乡静静地庭院,还留着你们离去的笑声,魂归啊魂归,那年那月的八桂英儿。
发帖: 12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向乡干部打听何处还有古乡庙的地方,然后乘车赶过去。一个一个地找寻。
这个村叫:尖山李村。桂军在安徽抗日时期,驻防在马(家)湖乡尖山李村的广西兵,就在村落傍的尖山嘴高地阻击日军进攻。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那死而复苏的杜鹃,又将山岗映红,故乡静静地庭院,还留着你们离去的笑声,魂归啊魂归,那年那月的八桂英儿。
发帖: 13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通过梁老先生的了解、打听,“尖山李村”这里有座古庙,而且抗战桂军的战场就在山坡的另一面,“尖山嘴”高地,这是个好消息。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那死而复苏的杜鹃,又将山岗映红,故乡静静地庭院,还留着你们离去的笑声,魂归啊魂归,那年那月的八桂英儿。
发帖: 14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从这个自然村落中的土路向上走去,大坡平缓而向上伸延,抗战桂军的战场就在上面。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那死而复苏的杜鹃,又将山岗映红,故乡静静地庭院,还留着你们离去的笑声,魂归啊魂归,那年那月的八桂英儿。
发帖: 15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梁老先生一路与村民打着招呼,熟人熟面的。后面开始有老年村民跟上来了。
这个老太太后来跟我们讲过一个桂军副官的故事,她柱着一根竹杆,静静地走上高地。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那死而复苏的杜鹃,又将山岗映红,故乡静静地庭院,还留着你们离去的笑声,魂归啊魂归,那年那月的八桂英儿。
发帖: 16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在这贫瘠的土地上,我注意到了有几处的院落前种着仙人掌,不由得想起,抗战时期限,驻守在安徽各地的抗战桂军士兵,就象这仙人掌一样,清贫地坚守着贫瘠的地方。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那死而复苏的杜鹃,又将山岗映红,故乡静静地庭院,还留着你们离去的笑声,魂归啊魂归,那年那月的八桂英儿。
发帖: 17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这条小路上面就是高地,地名叫:尖山咀,这里是一个平缓而高出地面50米的高坡。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那死而复苏的杜鹃,又将山岗映红,故乡静静地庭院,还留着你们离去的笑声,魂归啊魂归,那年那月的八桂英儿。
发帖: 18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梁老先生正在前面带路,“的士”司机刘先生,一路上听我们的谈话后,要了资料看后,也有了兴趣,干脆一路上也跟着走。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那死而复苏的杜鹃,又将山岗映红,故乡静静地庭院,还留着你们离去的笑声,魂归啊魂归,那年那月的八桂英儿。
发帖: 19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有松树的地方,也是这高坡的最高处,就是当年抗战桂军的一连人阻击日军的战壕。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那死而复苏的杜鹃,又将山岗映红,故乡静静地庭院,还留着你们离去的笑声,魂归啊魂归,那年那月的八桂英儿。
发帖: 20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这是从最高处看下坡处,前面有树的后面,就是当年日军进攻的方向。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那死而复苏的杜鹃,又将山岗映红,故乡静静地庭院,还留着你们离去的笑声,魂归啊魂归,那年那月的八桂英儿。
发帖: 2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马湖乡(马家湖)尖山咀抗日阻击战简介》
战役时间:号(农历二月初七)早上8—10点
参战部队:桂系138师414团二营5连
天气状况:晚上下过小雨,地上有些泥泞。
战役地点:安徽省,肥东县,马甲湖东南尖沙咀高地
战役经过:阻击战,日军从前后两路夹击高地,有山炮等重武器,桂军一个连伤亡惨重,最后一个班弹尽后,在掩体内被敌军汽油弹活活烧死。
战损情况:桂军阵亡46名,其中尖山咀42名,马家湖4名。
毙敌情况:毙敌13名。
战役价值:阻挡日寇向合肥进攻,为几日后梁园保卫战赢得战机。
见证人员:
1.李发贵,男,77岁本村人
2.马金星,男,87岁本村人
3.朱子成,男,87岁本村人
4.李瑞能,男,78岁本村人
5.李瑞明,男,78岁本村人
6.付世强,男,81岁本村人
7.梁华柱,男,78岁,马湖人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那死而复苏的杜鹃,又将山岗映红,故乡静静地庭院,还留着你们离去的笑声,魂归啊魂归,那年那月的八桂英儿。
发帖: 22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当年桂军一个连阻击日军的战壕,现在种满了花生。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那死而复苏的杜鹃,又将山岗映红,故乡静静地庭院,还留着你们离去的笑声,魂归啊魂归,那年那月的八桂英儿。
发帖: 23 篇
在线时长: 1 小时
这条小路在桂军的左侧坡下,当年日军偷袭桂军就是从这边冲上来的。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那死而复苏的杜鹃,又将山岗映红,故乡静静地庭院,还留着你们离去的笑声,魂归啊魂归,那年那月的八桂英儿。
发帖: 24 篇
在线时长: 1 小时
这个老太太就是刚才讲的,一个人柱着竹杆,静静地走上高地来,她几时站在我身旁,都没有注意,当我转过身时,她伸出三个手指,不断地说:三个鬼、三支枪。
当时,左侧坡后的树后,藏着一个桂军副官,用手枪三枪打死三个日本鬼子,缴获了三支三八枪,背起就跑,跑到一个水塘就丢了进去。战后桂军论功行赏,副官报告说自己干掉三个日本鬼子,长官不信,带着一队人来到水塘,副官跳进水塘,捞起了三支三八枪。
当地老年村民有人讲,过去村子的大人都讲,“广西猴子”(桂军)的枪法都很准。
因为时间,我向老太太挥挥手就赶下跟着老人走了,没有来得及与老人多讲几句话。
下次再去时,希望能看到这老太太,陪她多讲几句话。老太太祝你健康长寿。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那死而复苏的杜鹃,又将山岗映红,故乡静静地庭院,还留着你们离去的笑声,魂归啊魂归,那年那月的八桂英儿。
发帖: 25 篇
在线时长: 1 小时
从桂军138师414团二营五连的当年战壕内,向四周拍照。到现在,可以确实无误的是:日的上午,桂军138师414团二营五连的全体官兵阻击日军全部阵亡于此地。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那死而复苏的杜鹃,又将山岗映红,故乡静静地庭院,还留着你们离去的笑声,魂归啊魂归,那年那月的八桂英儿。
发帖: 26 篇
在线时长: 1 小时
“尖山李村”的“尖山嘴”高地上,桂军战壕前的高坡下,现在都是花生地,而在这一面花生地的两端,现在还埋着抗战桂军138师414团二营五连的士兵遗骨,不,是忠骨。整整六十八年了,一个甲子又过了八年,家族后人、后代可曾前往此地拜祭过?左侧花生地下面埋着20名桂军士兵遗骨,右侧花生地下面埋着22名桂军士兵遗骨,两处直线距离约20米。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那死而复苏的杜鹃,又将山岗映红,故乡静静地庭院,还留着你们离去的笑声,魂归啊魂归,那年那月的八桂英儿。
发帖: 27 篇
在线时长: 1 小时
“尖山李村”的“尖山嘴”高地下,梁老先生指向右侧,右侧花生地下面埋着22名桂军士兵遗骨,这里下面的泥土深处,两处直线距离约20米。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那死而复苏的杜鹃,又将山岗映红,故乡静静地庭院,还留着你们离去的笑声,魂归啊魂归,那年那月的八桂英儿。
发帖: 28 篇
在线时长: 1 小时
这是一条旱河,即下雨积水成河,天旱抽干水成大沟,这条河今天成了一个象河一样的水库。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那死而复苏的杜鹃,又将山岗映红,故乡静静地庭院,还留着你们离去的笑声,魂归啊魂归,那年那月的八桂英儿。
发帖: 29 篇
在线时长: 1 小时
日,桂军138师414团二亚营五连的旧战场找到了,阵亡地点,埋葬地点也找到了。现在根据史料的记录,寻找该连陈汉强上尉的埋葬地了。向“尖山李村”的村子的老人们了解民国时期就建有的庙宇。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那死而复苏的杜鹃,又将山岗映红,故乡静静地庭院,还留着你们离去的笑声,魂归啊魂归,那年那月的八桂英儿。
发帖: 30 篇
在线时长: 1 小时
“尖山李村”这个自然村落,村民住很较散,我估计有一百多户吧,一样的村子没有年青人,只有四十岁以上的妇女,要么是老年人,年青、中年人都到哪里了?长三角、珠三角打工去了。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那死而复苏的杜鹃,又将山岗映红,故乡静静地庭院,还留着你们离去的笑声,魂归啊魂归,那年那月的八桂英儿。
发帖: 31 篇
在线时长: 1 小时
史料上记录的庙宇终于找到了,原来,这庙叫“八角寺”,的确是座古庙,历史很久了。但是,守庙宇的中年人,却不知道附近埋有抗战阵亡者,安徽很多当地人说的“广西猴子”的桂军。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那死而复苏的杜鹃,又将山岗映红,故乡静静地庭院,还留着你们离去的笑声,魂归啊魂归,那年那月的八桂英儿。
发帖: 32 篇
在线时长: 1 小时
这时,我信步进入“八角寺”内,果然是座古庙,延续到今天。
仔细地看这块寺匾写着的字就明自了。搁置在台上的木匾,刻着“古八角庙”。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那死而复苏的杜鹃,又将山岗映红,故乡静静地庭院,还留着你们离去的笑声,魂归啊魂归,那年那月的八桂英儿。
发帖: 33 篇
在线时长: 1 小时
到此,史料记录的内容,与今天地理中找寻到的方位,全部对上了,当然,指南针也多次校对过啦。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那死而复苏的杜鹃,又将山岗映红,故乡静静地庭院,还留着你们离去的笑声,魂归啊魂归,那年那月的八桂英儿。
发帖: 34 篇
在线时长: 1 小时
守“八角寺”的村民,告诉了几个年龄过了七、八十岁的村民地址。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那死而复苏的杜鹃,又将山岗映红,故乡静静地庭院,还留着你们离去的笑声,魂归啊魂归,那年那月的八桂英儿。
发帖: 35 篇
在线时长: 1 小时
马上开车去找寻这些知情的老人们,这是一个。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那死而复苏的杜鹃,又将山岗映红,故乡静静地庭院,还留着你们离去的笑声,魂归啊魂归,那年那月的八桂英儿。
发帖: 36 篇
在线时长: 1 小时
包租的这辆“的士”,一个下午直到晚上就在这一带的村落之间到处转,最后,找到了最清楚的老人之一。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那死而复苏的杜鹃,又将山岗映红,故乡静静地庭院,还留着你们离去的笑声,魂归啊魂归,那年那月的八桂英儿。
发帖: 37 篇
在线时长: 1 小时
地形图,从地理上来看,就清楚了全部地形。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那死而复苏的杜鹃,又将山岗映红,故乡静静地庭院,还留着你们离去的笑声,魂归啊魂归,那年那月的八桂英儿。
发帖: 38 篇
在线时长: 1 小时
在与村民做进一步的历史细节了解,听到了“广西猴子”(桂军)的很多故事。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那死而复苏的杜鹃,又将山岗映红,故乡静静地庭院,还留着你们离去的笑声,魂归啊魂归,那年那月的八桂英儿。
发帖: 39 篇
在线时长: 1 小时
在多名老人的互相印证中,埋葬在这一带的桂军上尉不只一个陈汉强上尉,是两个桂军上尉。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那死而复苏的杜鹃,又将山岗映红,故乡静静地庭院,还留着你们离去的笑声,魂归啊魂归,那年那月的八桂英儿。
发帖: 40 篇
在线时长: 1 小时
两个桂军上尉?这有可能的,当年桂军是驻防在这一带村子,是监视合肥县方面日军的。民国时期,合肥是县,省会是安庆。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那死而复苏的杜鹃,又将山岗映红,故乡静静地庭院,还留着你们离去的笑声,魂归啊魂归,那年那月的八桂英儿。
下次自动登录
每30秒自动保存一次内容
我眼中的似水流年作品征集
24小时热帖榜
下次自动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山地区防御作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