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国与图示区域能源国家发展能源贸易的积极意义 地理

201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3部分-区域分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戴氏教育仁寿总校高中地理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第三部分区域分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九 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1) 专题十&&&& 热点区域(12) 专题十一 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27)专题九考情实录 年份 考点 不同区域自然环 境、人类活动的差异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2011 年 天津卷 t6, 北京卷 t36,山东卷 t32,全 国卷 t39, 广东卷 t412012 年2013 年四川卷 t3~5、8、 新课标全国卷ⅰ 9,北京卷 t1~3、6、 t37, 全国卷 t36、 39, 7,海南卷 t5~7,天 重庆卷 t9~12, 浙江 津卷 t8、9 卷 t36,江苏卷 t4, 福建卷 t3~5、37, 北京卷 t41(1),山东 卷 t34,广东卷 t40 未考 山东卷 t1~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 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 活方式的影响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 调发展 3s 技术的特点与 应用天津卷 t7, 全国卷 t3、4、5 江苏卷 t28安徽卷 t28、29安徽卷 t23~25, 江苏卷 t23、24,浙 江卷 t37, 天津卷 t12 浙江卷 t6, 江苏卷 t3,重庆卷 t7北京卷 t10、11, 山东卷 t1,浙江卷 t7、8广东卷 t8, 北京卷 t40(3)专题概览命题点一 区域环境与区域差异第 1 页 戴氏教育仁寿总校高中地理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例1【2013浙江卷】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图 9–1)图 9–1 材料二 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甲(37°48′n) 1 月气温(℃) 7 月气温(℃) 9.3 17.1 乙(36°54′n) 4.7 25.7(1)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和美国棉花带相比,两者相似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与美 国棉花带相比,制约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发展的主要农业经济因素有__、__。 (2)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3)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以下几点突破: (1)棉花生产的区位条件。 (2)美国气候特点及成因。 (3)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答案] (1)光照充足 地形平坦 生长期长 交通运输 技术装备 (2)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成因:西部南北走 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 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3)甲城比乙城冬季(1 月)气温高,夏季(7 月)气温低。甲城气温年较差小。 冬季:甲城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北冰洋的寒冷空气影响较弱,气温较高。美国东部为 低缓山地,乙城易受北方寒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夏季:甲城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乙 城受暖流和东南暖湿气流影响,气温较高。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美国的棉花带主要位于美国的东南部地区,纬度较低,光照 充足,热量条件好,生长期长;且位于河流下游,地形平坦。我国新疆棉区为温带大陆性气 候,气候干旱,降水少,光照充足,热量条件好,生长期长,且多位于地形平坦的盆地地区。 新疆棉区距我国棉花消费市场较远, 科技和机械化水平低, 故与美国相比制约其发展的主要 经济因素是交通运输和技术装备等。第(2)题,读图可知,美国西部地区等降水量线数值整 体上由沿海向内陆变小,西北部等值线分布密集。又由所学知识可知,美国西海岸有高大的 落基山脉,山脉西侧地处来自太平洋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山脉东侧为美国西部山间 高原盆地,由于受山脉的阻挡,水汽难以到达,降水量少。第(3)题,读表可知甲地气温年第 2 页 戴氏教育仁寿总校高中地理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较差小于乙地,冬季气温高于乙地,夏季气温低于乙地。又由图可知,甲、乙两地大致处于 同一纬度,分属北美大陆东西两侧。甲地附近有寒流经过,且其东部有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北 冰洋的冷空气。乙地附近有暖流经过且地势低缓无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 【考点透析】 1.区域定位的方法 (1)地理坐标定位法 定位步骤: ①直接从(区域)经纬网图中读出经、纬度。 ②根据纬度确定南北半球,再根据纬度的高低确定大体位置。 ③根据经度确定东西半球,一般西经度穿过的陆地为南北美洲;东经度以 30°、60°、 90°、120°作为参照线,分别穿过西欧、非洲,东欧、西亚,中亚、南亚、北亚,东亚、 东南亚、澳大利亚。 (2)海陆位置定位法 有的地理事物位于大陆内部, 有的地理事物位于大陆东部或西部(临海), 有的被海洋包 围(如岛屿),利用这一特性可以确定地理事物的大致位置。如某大陆西部为太平洋、东部为 大西洋,且位于北半球,则可确定该大陆为北美大陆。 (3)面积、轮廓、形状定位法 不同地理事物的面积大小或长短不同。 有的地理事物还有独特的轮廓和形状, 我们可以 通过其面积、突出的轮廓和形状特点确定它的区域位置。如通过河流水系形态、湖泊形状、 山脉的走向、大洲轮廓、世界主要国家轮廓、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面积等来确定某地的区域 位置。 (4)典型区域特征定位法 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 自然带特征等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或特殊性, 这些特征是判断区 域的重要线索。如据降水和气温情况可以判断是低纬还是高纬,是内陆还是沿海,是大陆东 海岸还是大陆西海岸。 (5)特殊地理事物定位法 代表性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现代建筑物、文化现象等往往是定位的重要线索。如法国 巴黎的艾菲尔铁塔、凯旋门,广州的五羊雕塑,洛阳的龙门石窟,云南西双版纳的竹楼、泼 水节,等等。 (6)用图例、注记、比例尺等图中信息辅助判断 如图中的河流、湖泊、山脉、等高线、沙漠等图例、注记往往是重要的提示信息;根据 比例尺的大小往往可以初步确定区域范围的大小, 有利于定位; 特别是考题中一些特殊地名 信息对定位是有帮助的,如太白山、神农顶、小五台山、神女峰、青海湖、开普敦等。 2. 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方法 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应从区位入手,从整体上把握,具体思路和程序如图 9–2 所 示:第 3 页 戴氏教育仁寿总校高中地理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图 9–2 3.区域差异的比较方法 在分析区域差异时,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分析比较其气候、地形、水文、植被 等自然地理方面的差异性, 以及在这些自然条件基础上的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 并能对这些 地区的国土开发和国土整治工作进行恰当的评价,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1)适合比较的区域 ①地理位置相似或差异性明显的地区 a.60°n 的亚欧大陆东岸和西岸,可从气候类型、特点及其成因等方面进行比较。 b.印度河和恒河入海口都位于 23°26′n 附近,可从气候类型、农产品、城市、宗教 等方面进行比较。 c.长江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和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均位于 30°n 附近,可从河流注入 的海洋、地形成因、气候类型、人口分布、主要城市、发展农业的条件与主要的农产品、农 业带等方面进行比较。 ②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相似或差异性明显的地区 a.秦岭南北两侧地区的气候、水文特征比较。 b.喜马拉雅山南坡与阿尔卑斯山南坡冬夏季雪线变化及其成因比较。 c.中亚与同纬度的西欧地区的气候特征和水文特征的差异比较。 ③经济特征相似或差异性明显的地区 a.日本和英国在自然条件、工业分布和经济特点等方面的异同。 b.德国鲁尔区与中国辽中南工业区在区位条件、工业部门结构、整改措施等方面的异 同。 c.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气候、资源、人口、经济特点等方面的差异比较。 (2)步骤:确定区域位置,列出比较要素,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以免答题混乱。 (3)内容:包括自然条件、经济条件、限制性因素等。 (4)分析:深层次分析各差异条件产生的原因,探求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的措施。 4.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分析 (1)确定区域发展阶段 ①根据产业特点判断:产业规模小,部门少, 为初期阶段; 产业规模扩大, 为成长阶段; 产业结构单一,产业衰退,为转型阶段;产业升级,为再生阶段。 ②根据环境因素判断: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为转型阶段;环境质量改善,为再 生阶段。第 4 页 戴氏教育仁寿总校高中地理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2)转型阶段的发展问题及策略 ①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地价上升,区域经济衰落、萎缩。 ②策略:可迁移德国鲁尔区的整治措施,即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拓展交通,治理环境。 【新题巩固】 读图 9–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图 9–3 (1)简述该区域地理位置特点及降水时空分布特点。 (2)比较该区域与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自然条件的差异。 (3)a 国处在区域发展的哪个阶段分析该国今后经济发展的策略。 [答案] (1)地理位置:低纬度,热带地区;地处海上交通的“十字路口”,东西沟通太 平洋和印度洋,南北连接亚洲和大洋洲。降水时空分布:北部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 多雨,冬季少雨,夏秋季节多台风雨;南部全年多雨,降水量大。 (2)我国东北: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集中连片;黑土广布,土壤肥沃;雨热同期,但纬 度高,热量条件差。该区域:地形崎岖,耕地少;土壤较贫瘠;常年高温多雨,热量条件好, 作物生长期长;生物种类丰富。 (3)再生阶段。措施: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出口工业;加强科研力度,大力发展高新技 术产业;利用交通优势大力发展造船业和转口贸易;大力发展旅游业。 [解析] 第(1)题, 从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交通位置等方面分析该区域的地理位置特点; 根据气候类型分布特征,分析该区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南部为热 带雨林气候。第(2)题,自然条件差异从气候、地形、土壤等角度分析。第(3)题,新加坡已 完成产业升级,属再生阶段;今后经济发展应该充分利用交通、技术、资源等优势。
命题点二 区域联系 例 2 【2013江苏卷】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 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图 9–4 所示。读图回答(1)~(2)题。(双 选)第 5 页 戴氏教育仁寿总校高中地理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图 9–4 (1) “滇池水脏” 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 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 ) a.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 b.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 c.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 d.全年高温,湖水蒸发量大 (2)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 ) a.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 b.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 c.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 d.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状况 【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以下几点突破: (1)影响水体自净能力的因素。 (2)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地的影响。 [解析] (1)ac (2)bd 第(1)题,题目设问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也就是其更新慢的原 因。联系所学的水循环相关知识,水体更新慢即水循环速度较慢。a、c 两选项,入水和出 水量小,更新慢,周期长;b 选项,该地为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对于水体更新周期 影响不大;d 选项,“全年高温”有误,昆明四季如春,且蒸发量大,应为更新快、周期短 的原因,故选 ac。 第(2)题, 跨流域调水会对水循环中地表径流产生影响, 不会影响到该区域的降水状况, 故排除 a;也并不能减少昆明污染物的排放量, 故排除 c;本题关键在于材料中 “为缓解‘昆 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的叙述,跨流域调水能增加来水量,加快水体更新,解决滇池 水脏问题,故选 b;跨流域调水,可以解决昆明水少的问题,故选 d。 【考点透析】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分析 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地区需求不平衡,所以主要围绕供需两个方面的矛盾进行探讨。调 出地资源丰富,消耗量小,开发利用不足;调入地资源少,消耗量大,不能满足其对资源的 需求,资源问题制约了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2.调配路径的选择 路径的选择要考虑自然条件(如南水北调线路地形的选择)、社会经济因素(西气东输工第 6 页 戴氏教育仁寿总校高中地理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程沿线经过较多城市)、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等。 3.资源调配的影响分析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输出区、输入区和沿线分别产生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1)能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 ①对输出地的影响: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 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②对输入地的影响:缓解输入地能源紧缺的状况,优化其能源消费结构。 ③对资源的影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输出地与输入地协调发展。 ④对环境的影响 有利:从输出地输来的天然气,可部分替代煤炭,有利于改善输入地的大气质量;在沿 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 可减少农民对薪柴的需求, 从而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 压力。 不利:建设过程中,可能对沿线地区的环境造成破坏。 (2)跨流域调水的影响 ①对输入地: 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 满足工农业用水需求, 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水循环, 减轻水体污染;调节大气湿度,改善局地小气候。 ②对输出地:水资源储量下降,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 ③不利影响:建设过程中,可能对沿线地区的环境造成破坏;地表水下渗,可能会使土 壤出现盐渍化现象;沿线排污,可能出现二次污染。 【知识链接】 (1)我国西电东送线路可分为三路:北路将山西煤电输往华北平原,中路将长江中上游 水电输往长江三角洲,南路将西江上游水电输往珠江三角洲。 (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除了一些调配工程的建设外,还包括煤炭、木材等各种物资的调 配,如我国北煤南运、南磷北运等。 【新题巩固】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宣布:要力争 2013 年前完成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主 体工程,确保 2014 年实现汛后通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过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由汉江 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自流引水到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四省市,重点解决北京、天津、石 家庄、郑州等沿线 20 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问题,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图 9–5 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北两段的线路走向及沿线区域图。读图,完成(1)~(3)题。图 9–5 (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需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 但水库大坝加高, 也会带来诸多不利影第 7 页 戴氏教育仁寿总校高中地理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响。分析加高水库大坝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2)有人建议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全部采用地下管道输水,你认为是否可行为什么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的线路大致沿着平原西部的山麓地带分布,这种分布对调 水有何有利影响 [答案](1)水库大坝加高,蓄水量增加,导致洪水期上游会淹没部分土地,溯源侵蚀加 剧,产生部分移民安置问题;库区蓄水调沙压力增大;下游径流量减小,泥沙淤积,河床抬 高,河流生态环境改变;阻断鱼类洄游路线,影响鱼类繁殖。 (2)不可行。原因:成本高,建设困难大;开挖土方,破坏沿线的生态环境;南段地势 北高南低,提水不方便;沿线地区用水不便。 (3)地形平坦,便于施工;地势南高北低,可实现自流输送;多高产田,利于当地农业 发展。 [解析] 第(1)题,大坝加高的影响可迁移三峡工程的不利影响,从对上游、库区、下游 及生物的影响进行分析。第(2)题,与原有建设线路的优势进行对比回答。第(3)题,从自然 条件和经济发展角度回答。
命题点三 3s 技术的特点与应用 例3【2013江苏卷】2013 年 4 月 20 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 7.0 级地震。在震后救灾 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bds 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 短文通信系统, 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 熟的卫星导航系统。据此回答(1)~(2)题。 (1)bds 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 ①提供灾区的影像 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 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 ④提供短文联 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芦山地震与 2008 年汶川 8.0 级地震震中位置同处龙门山断裂带, 但芦山地震造成的 损失较小,主要原因有( ) ①震级较低 ②提前预报 ③防震意识强 ④救援及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以下几点突破: (1)遥感、卫星导航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2)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 [解析] (1)d (2)b 第(1)题,材料中“bds 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 通信系统”,故选择③④两项,而①项为遥感的主要作用;统计灾区经济损失,需要 gis 的参与。第(2)题,芦山地震 7.0 级相比汶川地震 8.0 级震级较小;地震的发生具有突发性, 预报较为困难,未能提前预报,故排除;在汶川地震以后,无论政府还是个人,抗震意识增 强、反应及时,可有效降低损失。 【考点透析】 1. “3s”技术的比较 项目 功能 特点 遥感(rs) 获取信息 探测范围大、速度快、 限制小、信息量大等 全球定位系统(gps) 定位、导航 全天候、连续性、实 时性 地理信息系统(gis) 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分 析、加工、模拟 图形化、可视化、更新快、 内容更丰富灵活等第 8 页 戴氏教育 应用仁寿总校高中地理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资源普查、灾害监测、 广泛应用于军事、航 广泛应用于测绘、资源管 环境监测、工程建设及规 空、航海等高科技领域, 理、环境保护、灾害监测、 划、军事侦察、 海上交通、 并拓展到交通、探险等 城乡规划、 市场分析等领域, 海上渔业等 领域 其中城市管理是应用最早的 领域之一 资源调查,环境监测, 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农 业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调 查,农作物长势监测 在野外调查时确定考 察点的地理位置和高 程,为飞机、轮船和汽 车导航 对区域内各种条件进行精 确分析、评价,对环境和自 然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 预测举例2.“3s”技术的关系图 9–6 3.rs 和 gis 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项目 rs 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①监测灾害性天气,如台风、暴雨、沙尘暴等 ②监测突发性灾害,如森林火灾、赤潮等 ③监测人难以到达区域的灾害 ④监测灾害发生的规模、速度以及是否复发 ①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成因与规律分析、损失调查、 灾情评估等 ②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①灾前:圈定危险区,对危险程度作出评价,指导防灾活动 ②灾中:实况监测并指导抗灾活动 ③灾后:评价损失,指导救灾活动gisrs 和 gis 结合4.数字地球的应用 (1)含义:数字地球是一个把地球信息数字化后而形成的技术系统,其信息源自地理信 息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管理。 (2)特点:具有交互功能;信息查询和空间分析功能强,数据更新更快,信息共享好。 (3)数字地球与“3s”技术的关系图 9–7第 9 页 戴氏教育仁寿总校高中地理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新题巩固】 交通运输部 2013 年 1 月 14 日要求 9 个示范省市(江苏、安徽、河北、陕西、山东、湖 南、宁夏、贵州、天津)的大客车、旅游包车和危险品运输车辆,2013 年 3 月底前 80%以上 安装上“北斗”车载终端。“北斗”导航属于地理信息技术的( ) a.rs 技术 b.gps 技术 c.gis 技术 d.数字地球技术 [解析] b “北斗”导航的主要功能是导航,属于 gps 技术。 突破九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图 考图展示图 9–82011北京文综 t10~11图 9–92010山东文综 t7~8图形突破 1.常见的信息技术应用图:遥感图、航拍图等。 2.判读标志:地物的形状、大小、色调、阴影、图案等,部分图片有图例。 3.判读方法 (1)看形状 ①耕地:影像呈现规则或不规则的矩形斑块。 ②居民区:城镇建设用地影像呈棋盘格状;农村居民区影像特征是规模小而分散,居民 点之间有道路相连。 ③交通线:多属于线状地物,多连接居民区,线条平滑。 如:2011北京文综 t10~11,据图可确定中间为交通环线,交通事故多位于环线与交 通干线的交会处。第 10 页 戴氏教育仁寿总校高中地理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④河流:呈线状,向某一方向逐渐变宽或变窄;水渠则呈整齐的直线。 如:2010山东文综 t7~8 图中白色线状地物为河流。 (2)看颜色:河流多呈白色;湖泊、海洋影像色调较深,呈蓝色或黑色,而且水越深, 色调越黑;植被一般呈绿色或红色。 (3)看变化:根据图中地理事物的形状和颜色变化确定地理事物的变化。如水体颜色变 深,可能污染加剧;水域面积扩大,可能代表洪水泛滥;植被面积减小,可能是由于毁林开 荒。 如:2010山东文综 t7~8 三角洲形状发生明显变化,与河流改道有关。 模拟提升 读我国某地发生自然灾害前后的两幅遥感地图, 根据图中信息,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图 9–10 a.图中白色的线状地物表示公路 b.该地出现洪涝灾害 c.图(a)为灾后影像 d.图(b)为灾前影像 [解析] b 图中白色线状地物宽窄有变化,方向曲折无规则,应为河流;图(b)出现多 处块状白色区域,应为洪水汇集区域,判断该地出现了洪涝灾害,图(a)为灾前影像,图(b) 为灾后影像。第 11 页 戴氏教育仁寿总校高中地理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专题十考情实录 年份 考点 世界各 大洲的自 然地理特 征 世界重 要国家和 重要地区 的自然和 人文特征 我国区 域自然地 理特征和 人文特征 2011 年 北京卷 t5、6,四川卷 t3、4、36,重庆卷 t6~ 9,上海卷 t12~14,天 津卷 t13,江苏卷 t27 新课标全国卷 t36,全 国卷 t36,山东卷 t26, 福建卷 t37,浙江卷 t36热点区域2012 年2013 年北京卷 t6、7,天津卷 全国卷 t39,江苏 t8~11,四川卷 t8、9、36, 卷 t17、18,广东卷 新课标全国卷 t37,上海卷 t40 t47~49,江苏卷 t27 北京卷 t1~3,上海卷 北京卷 t36,安徽 t16~20、38~40,海南卷 卷 t26、27,重庆卷 t5~7,浙江卷 t5、6,重 t4、5,江苏卷 t29 庆卷 t5~7, 四川卷 t3~5, 安徽卷 t28、 29, 广东卷 t40 全国卷 t36,新课标全国 卷 t6、7,北京卷 t36,天 津卷 t12,山东卷 t26,江 苏卷 t1、2、19、20、23、 24 北京卷 t1~3,江 苏卷 t9、10、15、 16、21、22、27,新 课标全国卷ⅱt6~ 8,全国卷 t36,福 建卷 t37,广东卷 t41,山东卷 t26, 四川卷 t13,天津卷 t12、13,新课标全 国卷ⅱt37北京卷 t2、4、36,安 徽卷 t31、32,新课标全 国卷 t37,全国卷 t9~ 11、39,天津卷 t6、7, 重庆卷 t36, 广东卷 t41, 江苏卷 t29专题概览命题点一 世界各大洲地理特征 例1【2013安徽卷】图 10–1 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2) 题。第 12 页 戴氏教育仁寿总校高中地理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图 10–1 (1)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 环 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2)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 ) 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 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 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 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往西欧 【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以下几点突破: (1)伏尔加河所处的区域位置、水系特征及气候特征。 (2)石油、天然气的成因与利用。 [解析] (1)c (2)c 第(1)题,伏尔加河流域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作用弱,①错; 因欧洲西部平原宽广,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带来一定降水形成补给水源,②对;伏尔加河注入 里海,里海是世界最大的内陆湖泊,所以伏尔加河属内流河,故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③对;流水作用属于外力作用,对地表主要有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 平坦,④错;伏尔加河促进了里海水热平衡,⑤对;故选 c 项。 第(2)题,油气和水能从能量来源来看都属太阳能,故 a 错;石油、天然气资源来自于 沉积岩,均为非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的形成贯穿成岩直至变质作用的始终,石油是古代海洋 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沉积作用之后经历漫长的地质时期演化形成的, 故 b 错; 伏尔加河主要 分布在东欧平原,油气主要依靠管道输往欧洲西部,故 d 错;故 c 项正确。 【考点透析】 1.各大洲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 (1)欧洲: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冰川地貌广布;温带气候为主,海洋性特征典型;河 湖众多,水量充沛,水流平稳;温带植被为主。 (2)非洲:高原大陆;热带气候具有对称性;河湖少;草原植被为主;断裂下陷地貌显 著。 (3)北美洲:纵向地形区,跨热、温、寒三带,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河湖多,森林、 草原植被广布。第 13 页 戴氏教育仁寿总校高中地理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4)南美洲:山地、高原、平原地形完整,热带气候为主,水源丰富,森林、草原植被 广布。 (5)大洋洲(澳大利亚大陆):三大地形区纵列分布;气候、自然带呈半环状分布,以热 带气候为主,干旱;河湖少,集中于东南部;草原广布。 (6)南极洲:海拔高,冰盖广布;酷寒,干燥;淡水资源丰富。 (7)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高原为主,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气候类型复杂,季风 气候显著;水系呈放射状,内流区域面积大;自然环境复杂,植被类型多样,兼有赤道到两 极、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2.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方法 在描述一个区域的特征时, 我们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还要根据区域的特点以及题 目的具体要求进行合理取舍,以突出重点,真正把一个区域的“特点”表现出来。 (1)地形特点:包括地形类型是否复杂多样,以哪种地形为主,地势特点以及典型地貌, 有时也要描述主要地貌单元的分布状况。 有些题目通过给出一个小区域的等高线分布图或地 形剖面图让读者进行分析, 此时应根据图中给出的高度、 坡度等信息具体分析该地地形类型、 地势特点等。 (2)气候特征:包括气候的复杂程度,以什么气候为主,气候的分布特点以及典型的气 候类型及其成因。 (3)河湖状况:需要描述河流、湖泊的分布密度和类型(内流湖或外流湖),河流的水文、 水系特征(如水量大小、含沙量高低、有无结冰期及结冰期的长短)。 (4)生物、土壤特点:描述主要植被、土壤类型及其分布状况,代表性的植物、动物的 名称或典型土壤。 3.区域人文地理特征的描述方法 (1)人口、城市特征:包括人口的数量,增长快慢及分布;城市化水平、城市分布等。 (2)农业生产特点:包括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生产水平、农业商品率的高低、主要 农作物及其分布状况、农业生产结构等。 (3)工业生产特点:包括工业生产水平、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分布、主要工业区的分布与 地域联系特点等。 【知识链接】 一个大洲的自然地理要素具有整体性特征, 气候特征、 地形特征往往是分析其自然地理 特征的突破点,可以以这两个特征推断河流、植被特征。 【新题巩固】 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 虚拟水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水, 而 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的“看不见”的水。图 10–2 为
年世界农产 品交易中地区间虚拟水资源的流动图(单位:109m3/a)。读图回答(1)~(2)。图 10–2 (1)虚拟水资源流动量最多的地区是( )第 14 页 戴氏教育仁寿总校高中地理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a.a 地区 b.b 地区 c.c 地区 d.d 地区 (2)图中信息表明( ) a.d 地区虚拟水资源进口多的原因是干旱缺水 b.c 地区虚拟水资源进口多的原因是农产品总产量少 c.总体上说,通过国际间农产品的交易可以节省水资源 d.虚拟水资源都是从生产效率高的国家出口到生产效率低的国家 [解析] (1)d (2)c 第(1)题,从图中可以计算出四地虚拟水资源流动量分别是: 26.0、19.2、142.7、144.4,故选 d。第(2)题,西欧气候并不干旱,故 a 选项错;东亚、 东南亚农产品产量很大, 故 b 选项错; 从图中可以看出虚拟水资源并不是从生产效率高的国 家出口到生产效率低的国家,故 d 选项错。
命题点二 世界重要国家和地区 例 2 【2013重庆卷】图 10–3 为美国与巴西两国城市的土地、淡水、能源产出效益图。 读图回答(1)~(2)题。图 10–3 (1)两国相比( ) a.淡水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 b.淡水产出效益相等 c.能源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 d.能源产出效益相等 (2)与巴西相比,形成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特点的原因可能是( ) a.国土面积大 b.城市绿地面积大 c.城市人口比重高 d.科技发展水平高 【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以下几点突破: (1)准确读图。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差异。 [解析] (1)a (2)d 第(1)题,对比美国和巴西的柱状图,很明显淡水产出效益美国 低于巴西。第(2)题,美国属于发达国家,科技发达,土地利用集约程度高,单位土地产出 效益高于巴西。 【考点透析】 1.重要的国家和地区 (1)五个地区:包括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南极。通常各个区 域的陆上结合部、海陆结合部是考查重点。 (2)六个主要国家:日本、印度、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2.国家和地区地理特征分析思路 (1)区域位置——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和战略位置等方面分析,理解区域地 理位置的重要性。 (2)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从地形、气候、水文、生物(植被)、土壤等方面分析和概括。第 15 页 戴氏教育仁寿总校高中地理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3)社会经济发展概况——从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人口、城市、科技等方面分析和 概括。 如:日本的地理特征,见图 10–4、图 10–5。图 10–4 图 10–5 【知识链接】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往往成为其人文地理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如日本 农业特点与其气候、地形的关系。 【新题巩固】 读某岛略图,回答(1)~(2)题。图 10–6 (1)该岛屿自然特点是( ) a.终年受高气压控制,沙漠广布,炎热干燥 b.西部干旱,东部降水丰富 c.冬温夏凉,四季湿润 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2)关于该岛屿的正确叙述是( ) a.此时所处的时节可能是我国长江流域伏旱时期 b.该岛所在国的首都是全国最大的城市 c.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与台湾岛的形成原因相同,属于火山岛 [解析] (1)c (2)a 第(1)题,从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岛是塔斯马尼亚岛,属于温带海 洋性气候,冬温夏凉,四季湿润;从等高线分布看,该岛地势起伏较大。第(2)题,从等温 线看,此时南半球处在冬季,北半球为夏季,我国长江流域可能处在伏旱时期;澳大利亚首 都是堪培拉,而最大城市却是悉尼;该岛处于印度洋板块内部,属大陆岛。
命题点三 我国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例3【2013北京卷】读图 10–7,回答(1)~(3)题。第 16 页 戴氏教育仁寿总校高中地理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图 10–7 (1)图中( ) a.甲地是我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 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2)东北平原( )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3)20 世纪 50~70 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 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以下几点突破: (1)日出时间与昼夜长短相关,极昼、极夜现象只出现在极圈及其内部区域。 (2)东北平原河流流向。 (3)人口迁移的时间背景。 [解析] (1)d (2)a (3)d 第(1)题,甲地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是我国日出最早的地 方,但冬季该地昼短夜长,我国南部部分区域日出时间早于该地;漠河在北极圈外,没有极 昼极夜现象;大兴安岭是我国内、外流区的分界线,而大兴安岭北部西侧的河流也向东流入 海洋,所以大兴安岭不是绝对的内、外流区分水岭;松花江干流自西南流向东北(低纬度流 向高纬度),上下游结冰期不一致,故有凌汛现象。 第(2)题, 题目设问针对“东北平原”, 由辽河和松花江的流向可知,东北平原中间高, 南北低;东北平原夏热冬冷,但是并不出现伏旱,伏旱现象主要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7、 8 月份);东北地区的农业实行国营大农场经营,机械化程度高;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 品粮基地。第(3)题,20 世纪 50~70 年代,人口迁移到东北应为建设东北重工业基地的需 要,外加“上山下乡”的中央政策号召所致。 【考点透析】第 17 页 戴氏教育仁寿总校高中地理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中国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方法 (1)地形分析:主要地形类型和地势起伏特征。图 10–8 (2)气候分析:气候成因、类型、特点。图 10–9 (3)河流、湖泊分析:河流流域面积、流域类型、流向、水文特点、流经区域等。如图 10–10 黄河流经区域:图 10–10 【知识链接】 我国主要的地理界线: 地势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地势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一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大致是秦岭—淮河一线(相当于 1 月 0℃等温 线) 大致是秦岭—淮河一线(相当于 800 毫米年等降 水量线) 大致为大兴安岭西坡—张家口—兰州—拉萨附第 18 页 戴氏教育仁寿总校高中地理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近—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相当于 400 毫米年等降 水量线)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分界线 东部地区南方和北方分界线 耕地以水田为主和以旱地为主分界线 冬小麦和春小麦种植地区分界线 读图 10–11,完成(1)~(2)题。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 斯山一线 北段大致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 东端一线,南段大致接近 2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一线 长城一线 【新题巩固】图 10–11 (1)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 a.1 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b.1 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c.7 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d.7 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2)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 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 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 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 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 [解析] (1)a (2)c 依据图中信息(经纬度位置、河流、铁路)可判断,甲城位于秦岭 (34°n)以南的河谷地区,应是汉水谷地;乙城所在流域河流众多,应是淮河流域。由于甲 城市北部是高大的秦岭山脉,1 月份受北方冷空气影响较小,故其 1 月平均气温高于同纬度 的乙城市;而 7 月甲、乙两城市的平均气温均较高。
命题点四 我国不同尺度区域综合分析 例4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 图 10–12 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 读图, 完成(1)~(3) 题。第 19 页 戴氏教育仁寿总校高中地理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图 10–12 (1)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台风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 (2)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3)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 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以下几点突破: (1)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2)①地位于背风坡位置。 (3)樟树分布于亚热带山区。 [解析] (1)c (2)a (3)b 第(1)题,从图中经纬度可确定该地区位于我国台湾,图 中年均温是中部低、两侧较高,其地形分布中部为台湾山脉,两侧为平原,则影响该地区年 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第(2)题,台湾降水主要受东侧海洋季风以及沿岸暖流影 响,而台湾山脉在台湾中部,地势相对较高,阻碍季风与洋流对西侧平原地区的影响,使得 西侧平原的降水量较少。第(3)题,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对于地处热带、 亚热带地区的台湾岛来说,②③位于亚热带,且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适合樟树生长,但③ 处于山脊位置,地势较为陡峭,②处于山坡位置,利于樟树集中分布。 【考点透析】 1.中国四大地区的区域特征分析 (1)对比分析北方与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 北方与南方在自然与人文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综合分析时可以以气候方面的差异为切入 点,逐步展开分析。如图 10–13 所示:第 20 页 戴氏教育仁寿总校高中地理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图 10–13 (2)西北地区的区域特征分析 西北地区的突出特征是“干旱”,在分析区域地理特征时要抓住该点,围绕该点展开。图 10–14 (3)青藏地区的区域特征分析 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并因此形成独特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分析时要特别抓 住“高”“寒”两个方面。第 21 页 戴氏教育仁寿总校高中地理 图 10–15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2.我国不同尺度区域的综合分析 结合我国不同区域类型, 按照自然特征→发展条件→区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的思路进 行分析。下面就我国典型区域列表分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区域类型 自然特征 省级区域 山脉与盆地相间分布, 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夏季高温,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有天山、昆 仑山等山区的降水和冰雪 融水,能源丰富,西部大 开发的政策 绿洲农业,棉花、甜菜、 瓜果为特色农产品,能源 开发的潜力巨大,有望成 为石油及天然气工业基地 荒漠化问题,生态环境 脆弱 西双版纳 省内区域 热带季风气候,原始 热带雨林,热带动植物 王国 多样的雨林动植物 资源,茂密的雨林,少 数民族民俗文化 长江沿江地带 跨省区域 地形多样,亚热带 季风气候, 河湖密布, 长江东流 自然资源丰富,水 热条件优越,“黄金 水道”横贯东西,承 东启西的纽带 重要的农业区,沿 江工业和城市带,我 国的沿江经济地带 上游毁林开荒、水 土流失,中下游洪涝 灾害、环境污染日益 严重发展条件区域 发展蓬勃发展的旅游业生态 环境 问题旅游开发与自然保 护区建设【知识链接】 根据自然条件差异, 将我国划分成了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 自然区。 【新题巩固】 图 10–16 是我国某区域风能资源(有效风功率,w/m2)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图 10–16 (1)图中有效风功率低于 50 瓦/平方米的地区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主要原因是( a.深居内陆,季风无法到达 b.深居内陆,受西风带影响弱 c.地势高,空气稀薄 d.周围有山脉阻挡)第 22 页 戴氏教育仁寿总校高中地理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2)图中有效风功率低于 100 瓦/平方米的地区( ) a.有丰富的石油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b.是我国冬小麦、长绒棉的主产区 c.水源和交通对聚落分布影响明显 d.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以雨水补给为主 [解析] (1)d (2)c 第(1)题,有效风功率低于 50 瓦/平方米的地区位于塔里木盆 地,周围有山脉阻挡,地势低洼。第(2)题,石油不是清洁能源,a 错;该区不是冬小麦主 产区,b 错;该地位于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聚落主要沿水源地和交通线分布,c 对;该 地气候干旱,降水少,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d 错。 突破十 区域图 考图展示图 10–17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ⅱt6~82013安徽文综 t26~27 图 10–182013北京文综 t36 图 10–19第 23 页 戴氏教育仁寿总校高中地理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ⅱt9~11 图 10–202013大纲全国文综 t39 图 10–212013海南地理 t1~3 图 10–22图 10–23 2013山东文综 t26 图形突破 1. 区域图类型:大尺度区域图(大洲)、中尺度区域图(国家、地区)、 小尺度区域图(省、 区等局部图)。第 24 页 戴氏教育仁寿总校高中地理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2.区域图的组成:图名、图例、经纬网、辅图。 3.区域图判读方法:判断区域地图时,最关键的是要能够对图中的信息进行准确的定 位,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先读图名。图名是一幅地图的“眼睛”,它常常概要地表明地图所示的区域和主题 内容。 如:2013安徽文综 t26~27,图名为“伏尔加河流经地区图”,可推知该地自然地理 特征,从而能确定其水循环类型。 (2)细辨图例。当地图上出现多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时,首先可从图例中找出各项地 理事物的名称,然后分门别类地辨识它们的分布特点。 如:2013北京文综 t36,表示新西兰交通空间分布图,依据图例能直观地反映出新西 兰对外交通运输方式为海运和航空运输。 (3)重视主要地理分界线。地理分界线是判断地理事物分布的重要依据。如我国地势阶 梯分界线、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我国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分界线、我国东部暖温 带与亚热带分界线等。另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分界线、国界线等也不可忽视。 如: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t6~8,根据回归线确定热带和亚热带的范围,可知樟树的种 植区域。 (4)抓住位置或形象特征。可通过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形象特征来认识其分布。如,大连 位于辽东半岛的南端,深圳位于珠江口东岸,珠海位于珠江口西岸。再如,法国的轮廓近似 “六边形”,意大利、新西兰的轮廓貌似“靴子”,智利的轮廓形似“长剑”。 如:2013北京文综 t36,根据图中事物呈靴子形,直接确定为新西兰。 (5)跟踪空间轨迹。寻找一个比较熟悉的,或有一定意义的地理事物,如城市、铁路、 公路、河道、边界线等,再沿某一顺序去阅读。 如:2013海南地理 t1~3,根据海岸线轮廓,确定该地为堪察加半岛。 (6)分析判断。在地图上了解某一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时,可以从整体到局部作层 层剖析,找出规律,最后进一步分析成因。 如:2013安徽文综 t26~27,从整体看,该地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较少,但 其西部地区临近波罗的海,可受到西风影响,带来较多降水。 (7)注意辅图。有些地图配有辅图,如地图册和课本中的日本地理概况图都有主图和辅 图两部分,阅读时就要注意主图与辅图的关系及相对位置。 如:2013山东文综 t26,辅图是对主图的补充和解释,通过辅图可知箭头所指方向为 冲积扇地形。 模拟提升 读我国某区域≥10℃的年等积温线图(图 10–24),完成(1)~(2)题。图 10–24第 25 页 戴氏教育仁寿总校高中地理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1) m 处有一瀑布, 此瀑布 “激流翻滚, 惊涛怒吼, 其声方圆十里可闻, 场面极为壮观” 。 判断该瀑布景观最为壮观的季节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 图中 n 处≥10℃的年等积温线明显向北凸的原因是( ) a.位于河谷地带,气温高 b.位于黄土高原,太阳辐射强 c.河流的调节作用 d.冬季风影响小 [解析] (1)b (2)a 第(1)题,读图可知,m 处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河流主要补给水 源上游为高山冰雪融水, 中下游为雨水补给。 该地降水集中在夏季, 径流量大, 瀑布最壮观。 第(2)题。此地位于汾河谷地,地势较低,气温较同纬度其他地区高,导致积温线向北弯曲。第 26 页 戴氏教育仁寿总校高中地理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专题十一考情实录 年份 考点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 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 危害,以及有关的治 理保护措施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 件,开发建设的基本 内容,综合治理的对 策措施 区域能源、矿产资 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 续发展的关系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2011 年2012 年2013 年 海南卷 t13、14, 重庆卷 t9~11, 广东 卷 t41,江苏卷 t23、 24 山东卷 t1、2,重 庆卷 t12北京卷 t36(1)、 浙江卷 t1, 海南卷 40(2), 天津卷 t6、 7、 t14、 15, 重庆卷 t5~ 13,广东卷 t4、5, 7,四川卷 t4 山东卷 t32 福建卷 t37 浙江卷 t5、6全国卷 t3~5,四 川卷 t39(3),重庆卷 t39(3)(4),广东卷 t40(3)(4)(5)安徽卷 t28、29山东卷 t27,海南 卷 t6、 7, 重庆卷 t4、 5,江苏卷 t29 福建卷 t1、2,江 苏卷 t11、12,海南 卷 t18~20,安徽卷 t35,山东卷 t26(3)区域农业生产的条 全国卷 t39(2)(3), 广东卷 t40,重庆 件、布局特点、 问题, 浙江卷 t5、 6、 37(1), 卷 t36,新课标全国 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 广东卷 t41(4) 卷 t37 与途径 专题概览命题点一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和途径 例1【2013江苏卷】《2013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 统。报告以 1995 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 100,图 11–1 表示 2010 年五大支持系统的 能力指数。读图回答(1)~(2)题。(双选)第 27 页 戴氏教育仁寿总校高中地理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图 11–1 (1) 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 ) a.大量消耗资源 b.大量排放污染物 c.科教投入不足 d.人口增长缓慢 (2)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大力加强( ) a. 社会保障建设 b. 经济基础建设 c. 农业基础建设 d.生态与环境建设 【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以下要点突破: 图中环境支持系统和生存支持系统能力指数较低。 [解析] (1)ab (2)cd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经济增长最快,环境支持最小,说明 这段时间的发展是高耗资源、高污染的发展方式,因此 a、b 两项正确。第(2)题,为保障各 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该加大环境的支持力度,故 c、d 两项正确。 【考点透析】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图 11–2 2.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分析 (1)控制人口规模: 控制人口规模是实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 控制人口增长, 尤其强调把各个地区的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从而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协调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2)转变经济模式,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 手段 核心 资源利用方式 原则 目的 环境效益 经济效益 环境无害化技术 提高生态效益 环境友好方式 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经济活动生态化 资源持续利用,减少工业污染来源 改造技术,调整工业结构第 28 页 戴氏教育仁寿总校 原理 方式 目的 典型代表高中地理 生态系统原理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调整生产结构,发展大农业,协调经济和环境效益 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 留民营的生态农业 要求(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途径 适度开发 利益兼顾 环境保护 公众参与 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 人类要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充分考虑 到子孙后代的利益 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力争达到在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享有更好的生存环境的目标 应充分调动公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公众参与是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 的关键(4)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分析图 11–3 【知识链接】 (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其中,“公平性” 侧重的是“权利”,“共同性”侧重的是“义务”,“持续性”侧重的是“发展”。 (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时,重点理解公平性原则,不要把公平性原则、共同性 原则混为一谈。前者强调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而后者强调全球一个整体。 【新题巩固】 2010 年 5 月 1 日至 10 月 31 日的上海世博会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本届世博会大力倡 导“生态世博”“绿色世博”“低碳世博”等环保理念,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引领下,努力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据此回答(1)~(2)题。 (1)上海世博会提出的这些环保理念,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哪一原则( ) a.共同性 b.公平性 c.持续性 d.阶段性 (2)为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普通居民应该( ) a.将城市动物园的动物全部放回野生环境,以解决生态破坏问题 b.严格限制私家车的购买和运行,以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第 29 页 戴氏教育仁寿总校高中地理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c.垃圾分类处理,以实现资源再利用 d.企业废水达标排放,改善城市水质 [解析] (1)c (2)c 第(1)题,强调生态、绿色、低碳等环保理念,强调“城市,让生 活更美好”,都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第(2)题,a、b 两项明显错误,d 项叙述 正确,但不是普通居民的行为,而是工业企业的行为。
命题点二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应对措施 例 2 【2013大纲全国卷】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 现象。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据此完成(1)~(3)题。 (1)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 ) a.重金属盐 b.氮、磷营养物 c.固体废弃物 d.泄露的石油 (2)赤潮暴发的海域一般( ) a.水温偏高、风力偏大 b.水温偏低、风力偏大 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 d.水温偏低、风力偏小 (3)赤潮多发的海域位于( ) a.赤道附近 b.大洋中部 c.中、低纬近海 d.高纬近海 【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以下几点突破: (1)富营养化导致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 (2)温度和营养物质是浮游生物繁殖的条件。 [解析] (1)b (2)c (3)c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赤潮的形成原因。赤潮是由于城 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海中,使营养物质在水体中富集,水域中氮、磷等营养盐类 含量大大增加,造成海域富营养化的现象。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赤潮发生的重要环境因 子。20~30℃是赤潮发生的适宜温度范围,可促使赤潮生物大量繁殖。一般水温偏高、风力 较弱,或者潮流缓慢等水域环境利于赤潮的形成。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赤潮发生的主要 海域。 赤潮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 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温度较高的中、 低纬近海海域。 【考点透析】 1.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 (1)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思路 ①地形原因:海拔、地势起伏状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山地陡坡易发生水土流失、滑 坡、泥石流等。 ②气候原因:热量、降水、风力、风向等对环境的影响。如荒漠化与气候干燥、风力大 有关,水土流失与降水集中、多暴雨有关。 ③土壤条件:土壤特性会影响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如黄土高原土壤的直立性特点,使水 土流失更加严重。 ④植被原因:植被破坏会引发多种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荒漠化、气候变暖、地 下水位下降、滑坡、泥石流、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⑤河流原因:河流流量大小、侵蚀强度等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如泥石流、水土流失的发 生等。 ⑥人为原因: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等。农业结构单一或不合理,会第 30 页 戴氏教育仁寿总校高中地理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导致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等遭受破坏; 居民能源结构不合理, 如柴草的使用会导致植被破坏、 秸秆不能还田、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 (2)解决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一个区域的环境与发展, 常与该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 如水土流失、 荒漠化的形成和发展就与不合理开发利用森林、 草地等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 只有通过分析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资源利用中的不合理问题, 把造成环境问题的各方面因素联 系起来,才能发现其症结所在,从而找到环境综合整治的有效对策。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 一般思路与方法,如图 11–4 所示:图 11–4 ①针对自然因素的措施: 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 从减弱或消除自然因素对环境 问题的影响角度分析对策。如:水土流失的产生与地形坡度有关,坡度大小不能人为改变, 但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修筑梯田、平整土地等措施减轻水土流失的发生。 ②针对不合理人类活动的对策:改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如:毁林 开荒——退耕还林;围湖造田——退耕还湖;陡坡垦荒——立体农业;农业结构单一——多 种经营。 ③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把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才能从根本上治理环境 问题。如我国南方丘陵山区,要治理水土流失,最好的措施就是发展立体农业;我国牧区荒 漠化治理,除了规定合理载畜量外,还要加强人工草场建设;我国东北林区,除了保护森林 外,还要加强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等。 2. 我国典型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问题 东北地 区 ①黑土开垦后,引起 土壤冲刷,黑土层日渐 变薄;②沼泽地的开垦 导致湿地萎缩;③森林 生态和森林资源严重 破坏 形成原因 ①黑土被开垦后, 自然平衡 受到破坏, 引起土壤冲刷; ② 林木超采、 采育脱节、 毁林开 荒、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 整治措施 ①停止对沼泽地的开 垦;②植树造林,土壤培 肥;③合理采伐,营造人 工林;④森林的综合利 用;⑤建设自然保护区 ①低湿地治理:鱼塘— 台田模式;②盐碱地治 理:调节、控制水盐运动黄淮海 平原旱涝、盐碱、风沙是 ①气候具有春旱多发、 多风 农业发展的三大障碍。 沙、 气温年较差大、 降水集中 冲积低平原、滨海平原 且变率大等特点; ②片面扩大 是中低产田集中地区 灌溉面积, 大水漫灌、 只灌不 排以及不合理开垦土地第 31 页 戴氏教育 南方丘陵 山区仁寿总校 水土流失高中地理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①夏季多暴雨;②地势起 伏大;③能源短缺,农村薪 柴匮乏,乱砍滥伐;④陡坡 开垦 ①生态脆弱,人地矛盾尖 锐;②植被的破坏,不合理 耕作,开矿;③土质疏松, 夏季多暴雨 ①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多 大风;②原生沙质荒漠、砾 质荒漠;③过度樵采、过度 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 用不当、工矿开发、居民点 和道路建设①发展立体农业;②解决生 活用能问题、发展沼气、营造 薪炭林、炉灶革新、推广生活 用煤 ①小流域综合治理,保塬、 护坡、固沟;②调整农业结构, 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存放表 土,矿区复垦 ①消除贫困;②早期预警; ③生物固沙、沙障固沙;④保 护植被,植树种草;⑤合理载 畜,建设人工草场;⑥合理利 用水资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自然灾害频发西北干旱 半干旱地 区土地荒漠化【知识链接】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概括起来是对立统一的,该关系可用下面人类与环境相关模式图 (图 11–5)来表示,图中各箭头分别表示以下含义:图 11–5 ①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②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释放到环境中去。 ③人类通过生活和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遵循自然规 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二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 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使环境质 量下降。 ④环境把它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反作用,一种是良性的,可使人 类与环境得到协调发展; 一种是恶性的, 会影响人类生产、 生活和健康, 甚至危及人类生存。 (2)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可用关系图(图 11–6)表示:第 32 页 戴氏教育仁寿总校高中地理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图 11–6 【新题巩固】 在风力较小、逆温、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随着悬浮颗粒物的增多而导致大气能见度 小于 10 千米的现象叫霾。图 11–7 显示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各月霾日数变化。读图完 成(1)~(2)题。图 11–7 (1)下列关于霾时空分布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三省市夏季多于冬季 b.三省市冬季多于夏季 c.三省市一年内夏季差异最大 d.北京全年皆高于其他两省市 (2)造成河北霾日数季节差异的原因,可能有( ) a.春季降水多,霾日数少 b.夏季多大风,霾日数多 c.秋季晴朗天气多,霾日数少 d.冬季燃煤取暖,霾日数多 [解析] (1)c (2)d 第(1)题,读图可知三省市中的霾,北京夏季多于冬季,天津、 河北冬季多于夏季,冬季北京少于天津,三省市夏季日数差异最大。第(2)题,河北春季降 水少,多大风,a、b 错;秋季晴天多,空气中悬浮颗粒多,霾日数增多,c 错;冬季燃煤取 暖,空气悬浮颗粒多,霾日数多,d 对。
命题点三 资源问题的产生及应对措施 例 3 【2013海南卷】巴西东南部 s 州甘蔗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其甘蔗主要用来生产 燃料乙醇。该州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燃料乙醇厂。随着国内外对燃料乙醇需求的增加,该 州和巴西中南部地区更多的土地被开发为甘蔗田。据此完成(1)~(2)题。 (1)燃料乙醇厂相对集中在 s 州的主要原因是( )第 33 页 戴氏教育仁寿总校高中地理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a.接近原料地 b.接近消费市场 c.利用廉价劳动力 d.方便产品运输 (2)燃料乙醇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巴西( ) ①碳排放量增加 ②能源消费结构改变 ③热带草原面积减少 ④蔗糖消费量下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以下几点突破: (1)乙醇厂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 (2)乙醇属于清洁能源,但甘蔗生产需要大量耕地。 [解析] (1)a (2)b 第(1)题,从文字材料中可以看出 s 州有丰富的甘蔗作为原料, 燃料乙醇厂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需要接近原料产地,因此选 a。第(2)题,乙醇的大量使 用可以减少矿物能源的比重,改变能源的消费结构,减少碳的排放。由于燃料乙醇需要甘蔗 做为原料,从而使甘蔗种植面积扩大,可导致过度开垦而致使热带草原面积减少。因此,正 确答案为 b。 【考点透析】 1.淡水资源短缺问题 (1)产生原因:淡水资源数量有限;地区分布不均;人口增长、工农业的不断发展对淡 水需求量增加;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污染、浪费严重。 (2)应对措施:跨流域调水;提高水价;节约用水;水资源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 率;保护水源,治理污染。 2.耕地减少问题 (1)产生原因: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酸化、土壤盐碱化、土壤污染使耕地失去 肥力,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生态退耕。 (2)应对措施: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合理规划,城市、工业、 交通等建设少占耕地;开发利用后备土地资源;治理各种土地问题,恢复土地生产力;通过 立法加强监管,保护耕地资源。 3.部分矿产资源面临耗竭问题 (1)产生原因:储量有限;矿产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一旦破坏,恢复相当困难;随着 经济的发展,矿产资源消耗量急剧增加;开发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浪费现象严重。 (2)应对措施: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发展科学技术,寻 找新的替代品。 4.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1)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个地区内的资源状况影响着区域的发展方向, 而对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则事关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状况不同, 其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也不 同,因而其开发利用的方式和方向也不相同。 项目 开发条件 德国鲁尔区 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发达, 煤炭资源丰富,离铁矿区近,水源丰 富 以重化工业为主,其中煤炭和钢铁 工业是其主导产业 山西能源基地 煤炭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位置适 中,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煤炭是其主导产业,产业结构正在逐 步向多元化发展第 34 页生产结构 戴氏教育 存在问题仁寿总校高中地理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煤炭开采成本提高,煤炭能源地位 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传统产业衰 落,环境问题明显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运力不足,环境 问题突出综合整治 措施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 扩大煤炭开采量;发展交通,提高煤 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治理环境污染, 炭外运能力;加强煤炭加工转换;调整 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 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治理环境污染(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分析思路 ①湿地资源的功能解析图 11–8 ②湿地减少的原因分析 a.自然原因: 气候变干,降水减少使湿地逐年消失;海岸侵蚀使滩涂湿地不断损失。 b.人为原因:人口急剧增加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土壤侵蚀导致进入河流的泥沙增加, 减小了湿地的面积;大量引水灌溉和河道截流改向;围湖、围海造田;湿地植被破坏;过度 利用湿地动植物资源; 环境污染; 引入外来物种的干扰; 城市化和旅游业的发展与道路建设; 等等。 ③湿地的保护措施: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防治水污染;保护野生动 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等等。 (3)流域开发、建设与治理的分析思路 ①流域开发利用条件评价: 分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一般要考虑流域位置、 自然环境(气 候、地形、水系特征)、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条件和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人文地理条件。 分析思路类似于区域经济发展区位的评价,既要评价优势,又要评价存在的制约因素。 ②流域开发利用方向的评价:明确区域优势和问题,开发方向就是要发挥优势,解决问 题。 ③河流水能资源的判断方法图 11–9 ④河流航运价值的分析判断第 35 页 戴氏教育仁寿总校高中地理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图 11–10 ⑤河流治理的措施图 11–11 【新题巩固】 读下图,回答(1)~(2)题。(a) (b) 图 11–12 (1)图(a)和图(b)所示区域进行区域开发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 a.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b.都有便利的水上运输条件 c.水能资源丰富 d.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所示区域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新建的企业有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第 36 页 戴氏教育仁寿总校高中地理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b.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西电东送北线工程和西气东输工程都经过图(b)所示区域 c. 图(b)①地和⑤地春季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有沙尘天气和寒潮等, ④山地以南地区受其 影响较小 d.图(b)中,②和③两地的气候类型及地质构造相同 [解析] (1)a (2)c 第(1)题,图(a)为鲁尔区,图(b)为陕西省,从图例可以看出, 两地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a 对;陕西省河流少,水运不发达,b 错;鲁尔区地势平坦,水 能不丰富,c 错;鲁尔区科技发达,陕西省劳动力丰富,d 错。第(2)题, 鲁尔区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进入转型阶段,新建的企业主要是新兴产业,a 错;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没有通过 陕西省,b 错;图(b)①地和⑤地位于黄土高原北部,春季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有沙尘天气和 寒潮等,④山地以南地区由于秦岭阻挡,受其影响较小;②③地分别位于秦岭北部和南部, 气候类型不同;②是渭河平原,为地堑构造,③是汉水谷地,为流水侵蚀地貌,d 错。
命题点四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例 4 【2013福建卷】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图 11–13 示意某循环农 业模式。读图回答(1)~(2)题。图 11–13 (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 a.河套平原 b.黄淮平原 c.辽东丘陵 d.闽浙丘陵 (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以下几点突破: (1)水稻、甘蔗主要分布于亚热带。 (2)沼气池的建立是该循环农业的关键。 [解析] (1)d (2)b 第(1)题,从图中看出,该地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和甘蔗。水稻种 植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甘蔗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福建、台湾等热 带和亚热带气候分布区, 结合两者可以得出该地位于闽浙丘陵。 第(2)题, 结合题干要求 “对 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 “加快城镇发展”不符合题干要求,首先排除。该模式有渔业养殖、 种植业等多种经营方式,农民收入多元化,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该模式也利用沼气池提供 沼气这种清洁能源。 模式中既有渔业养殖还有种植业, 所以促使民居转向鱼塘等水域和耕地 面积较集中的区域发展,可能促使民居走向分散。 【考点透析】 1.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1)农耕区第 37 页 戴氏教育仁寿总校高中地理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图 11–14 (2)牧区、林区 农业区 牧区 典型地区 内蒙古高原、 青海 牧区 东北大、 小兴安岭 林区 化 单一木材生产,只采 不育、资源衰竭、生态 环境恶化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过度放牧引起草场退 可持续发展方向 保护草地、建人工草地, 创 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对畜牧产 品进行深加工 采育结合, 对林木产品进行 深加工, 森林资源综合开发利 用林区2.区域农业发展方向的分析步骤 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一般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 种植哪些作物。 (2)综合考虑该区社会经济条件,如区位、交通、市场等方面,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 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 (3)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3.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1)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 ①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绿色农业,因地制宜,根据 市场需求,合理布局农业生产。②促进农业全面发展,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二、三 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产。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①加强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②促 进农业生产基地与龙头企业共同发展。③健全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改良不利于农业耕作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盐碱威胁的土地,改善灌溉条件,营造高产、 稳产的基本农田。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 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耕地建设和保护,坚持用养结合,严禁破坏,通过一系列措施,治理土地污染、水 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等现象,实现土地的永续利用,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 优良的生态环境。 【知识链接】第 38 页 戴氏教育仁寿总校高中地理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1)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要素主要有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 (2)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是种植业所占比重较大,林业、渔业所占比重较 小。这与我国人口众多,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的国情明显不相符,因此就引起了过 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等一系列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行为的出现,从而导致农业生态被 严重破坏。 【新题巩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浙江西部山区某水库对降水量的影响图(图 11–15)。图 11–15 材料二 水库地区地形图(图 11–16)。图 11–16 (1)请根据图 1115 和图 1116,描述该库区南北方向上, 年平均降水量的 空间变化特征,并解释冬季南岸比北岸降水多的原因。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说出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 [答案] (1)变化特征:自水库向南北两侧递增,且南部地区降水量较大。原因:该地冬 季盛行偏北风,风经水库增湿,携带大量水汽;南岸位于迎风坡,多地形雨。 (2)发展立体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林果业和淡水养殖;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 生产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发展观光农业。 [解析] 第(1)题, 读图可知该库区年平均降水量自水库向南北两侧递增。 该地位于浙江 西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偏北风,根据图可知,南岸位于迎风坡,冬季降水多。 第(2)题,当地多丘陵山地,适于发展立体农业;多湖泊水库,发展淡水养殖;结合经济发 展与农民增收,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发展特色农业,等等。 突破十一 区域景观图 考图展示第 39 页 戴氏教育仁寿总校高中地理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2013山东文综 t26 图 11–172013天津文综 t12 图 11–182013江苏地理 t9~10 图 11–192013山东文综 t26 图 11–20图 11–21 2012江苏地理 t19~20第 40 页 戴氏教育仁寿总校高中地理教师:肖锋电话:加油,加油,加油!积累,过滤,沉淀,收获的将是成功。图形突破 1.常见区域景观图:区域景观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主要有地质、地貌 景观(海岸、黄土、冰川、风沙、喀斯特等地貌类型)、气象景观、水文景观、生物景观等; 人文景观有人种、城乡风貌、名胜古迹、古今建筑、 工农业生产情景等, 具有明显的空间性、 时代性、功能性特征。 2.区域景观图的组成:景观图片和图名。 3.区域景观图的判读技巧 (1)结合材料和题干读图名: 准确判读景观图表示何种地理要素或要说明哪种地理现象。 根据表示的景观性质,将景观图进行归类,并与区域特征相联系。 如:2013山东文综 t26 景观图反映的是银川地区山麓冲积扇地貌景观,从而可以推断 其对当地农业发展的影响;2013天津文综 t12 景观图反映的是黄山云海气象景观,可由此 联系当地的气候特征; 2013江苏地理 t9~10 景观图反映的是月牙泉地貌景观, 可联系当地 的气候特征。 (2)解读图中信息的地理意义:细心观察景观图中各地理因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 如:2012江苏地理 t19~20 交通景观图反映的是地形因素对交通建设的影响;2013 江苏地理 t9~10 景观图中月牙泉与周围沙漠形成对比,月牙泉的逐渐干涸与补给水源的减 少有关。 (3)根据设问用地理知识作答:根据景观图中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的部分,联系景观 图所反映的区域知识,挖掘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景观图中反映的地理现象, 用地理概念、规律作出合理的解释。 如:2012山东文综 t26 景观图反映的是辽河“丁坝”景观,“丁坝”是治理辽河的常 用工程措施。联系辽河的主要问题,可知“丁坝”的主要作用是蓄水拦沙,便于通航。 模拟提升 读某地景观图(图 11–22),回答(1)~(2)题。 (1)形成图示水沟的地理作用,主要是( ) a.地质作用 b.内力作用 c.外力作用 d.流水作用 (2)图示水沟对当地所 产生的影响是( ) a.灌溉农田 b.水土流失 c.调节气候 d.破坏植被图 11–22 [解析] (1)d (2)b 第(1)题,图示水沟是流水侵蚀的结果。第(2)题,流水侵蚀,产 生水土流失。第 41 页 &&&&
13:12:24 13:12:19 12:52:33 12:38:06 08:39:21 08:06:52 07:22:10 06:54:33 06:54:20 06:31:4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区域供冷供热能源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