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被迫无奈向各位网友借钱,数目10800秒元人民币,借用一天,工作上的零时周转,希望有好心人能帮帮

[经济杂谈]benzhuzhu:下跌开始,很难反弹
  benzhuzhu__  12:38:08  感觉这个保障房的任务实在是很难完成,很可能要打折扣。比如建成变开工,其他类型的房子拿来充保障房什么的。  -----------------------------  现在又曝出来保障房的质量问题。  我觉得现在的房子已经过剩了,房子空着没人住,是很大的浪费。问题解决的关键是怎么把现有的房子合理分配,都尽量利用起来。可是政府没有这么做。政府选择了大规模继续建房,然后在经济衰退时,留下更多的空房子、烂房子。在地方政府本来已经巨大的财政窟窿上继续挖。
      《benzhuzhu:下跌开始,很难反弹》 好贴网整理版    /fs69Y0      
  上海遭遇养老危机:本级财政补贴亏空已破百亿  .cn
南方周末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我的养老金,也养不了我。      中国老龄化最严重的上海,现在是三个在职人员供养两个退休人员,早已遇上“老龄社会危机时点”。如果照此发展,20年后,上海的户籍人口中,每个在职人员都得供养一个退休人员。      即使是现在,每年养老金的巨额缺口,也已成为上海市本级财政的一个巨大负担。虽然各种改革方案正在陆续出台,却都无法根本解决问题。      由于上海生育水平已降至“极限中的极限”,过去十八年来,上海户籍人口持续负增长。即使大量新增的年轻移民,也不足以稀释这个城市的老龄化程度。 (CFP/图)      财政“黑洞”      上海市本级财政补贴当年养老亏空的钱,已突破百亿,而且还在继续增加。这已是财政支出项目里,仅次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的第二大项。      虽然人均GDP是全国平均的3倍,但占上海市退休人员89.12%的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已低于全国社会保障的平均水平。      上海,这个中国老龄化最严重的城市,正竭力填着一个迅速扩大,却怎么也填不满的财政窟窿。      这个窟窿是,从在职职工和所在公司收取的养老保险,远远不够支付当年退休人员的退休金。这个缺口在去年已经首破百亿关口。      2010年,上海市本级财政拿出107.43亿元,补贴当年上海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下称养老基金)的收支缺口。这个补贴额仅仅4年就翻了一番——2007年为49.81亿元。      此项补贴,目前已是上海市本级财政的支出项目里,仅次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的第二大项,其在年度财政支出里的比重,近几年均在8%以上,且仍在继续增加。      上海养老基金自2000年首次出现亏空后,近几年迅速飙升,从2007年的49.55亿元跃至去年的103.54亿元。根据上海人保局的测算,今年这个亏空将增至110亿元左右。      而在不久的将来——学界普遍认为上海老龄化将达到高峰期在2030年左右,那时每10个人中就有4个是老龄人,差不多1个在职人员养1个退休人员——上海的养老基金缺口预计将可能高达每平300亿元,这是今年年初在上海“两会”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原分管副市长胡延照在一场社会保障专题会议上透露的信息。      养老危机,已成为影响上海发展的最大难题。      早在2009年初的“两会”上,来沪就任市委书记一年多的俞正声(专栏),在和政协委员座谈上海施政难题时,第一个就谈到这个问题。“来上海之前,有若干同志对我讲,上海钱多得很,用不完,我很高兴。”他说,“来了之后发现,尽管看上去上海人均财力全国领先,但财政压力极大,主要原因正是社保的严重穿底。”而养老资金缺口,正是“穿底”主要成因。      为了堵上这个财政窟窿,上海市本级财政必须保持较快增长。然而,金融危机后正面临经济结构痛苦转型(摆脱房地产增长引擎)的上海,正饱受GDP增长乏力的困扰。最近几年在国内省份的GPD增速排名里,上海屡屡位列末端,2010年就是全国唯一一个GDP增速在10%以内的省级单位,这也必然对上海财政的增长能力形成制约。      其结果就是,上海虽然人均GDP是全国平均的3倍,但占上海市退休人员89.12%的302万企业退休人员所拿,养老金的社会保障程度其实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可以试想,上海一个退休工人,拿着不到两千元的工资,在通胀连绵的当下,要在这个消费水平国内领先的城市里生活,确实举步维艰。      年初上海“两会”时,人大代表、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副秘书长卢威曾向俞正声当面提出,2010年上海财政收入超过2800亿元……在提高退休职工收入方面可以做得更好。而俞正声只能苦笑着回答道:“社保是上海可持续发展最头疼的一个大问题,现在不敢涨得太猛,请你们理解,已是咬着牙往上涨。”         历年上海市人口抚养系数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补不上的窟窿?      让更多的人缴更多的养老保险,延长退休年龄等措施仍不足以解决问题,而让国企红利和土地出让金补充养老缺口,又将阻碍国企和土地财政的改革。      为了弥补缺口,根据上海市人保局2011年的工作安排,今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尽快把社保名下的一些土地等实物资产变现。据估测,这部分资产折现后,总计约80亿元。      不过在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彭希哲看来,这只是解决部分眼前的问题,对养老基金长期性缺口问题而言,“杯水车薪”。      上海是中国最早变老的城市,早在1979年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要早二十年左右。这种“领跑”基于多重因素:比如相对较高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下的低死亡率,以及紧张的住房状况和比较西化的思想观念下的低生育率。      由于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上海应对养老危机的对策尝试,其实也起步较早。      比如1993年社保改革之时,上海事业单位就被纳入缴费范畴,这比全国提早多年。此后若干年内,上海不断提高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目前上海30%的比例,也比全国的28%高。      基于这些制度设计,“上海养老基金的再分配能力其实是(比别的地区)更强的。”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教授封进表示。      不过,从1990年代中后期到本世纪早些年里,上海掌权者们,对社保问题的关注,更多是如何巧手运作,利用政策漏洞,让这些巨额资金入市投资。其间,上海社保资金被投入房地产、高速公路和股票市场等领域,而纷繁复杂的社保投资有亏有赢,而参与其中的各色人等,则能在相关的灰色交易中稳赚不赔。      直到2006年上海社保案的爆发,才揭开了上海社保的乱象。上海养老基金的收支缺口问题,急剧恶化。      2007年,上海社保领域的主题仍是对社保案“全面反思深刻剖析”以及改革内控机制等。直到2008年初,上海市委把“建立健全保障资金可持续发展机制”,定为了“重要调研课题”,并交由上海人保局落实。      南方周末记者获得的上海市政府文件显示,当年下半年,这个课题形成了几项政策建议──扩大新参保人群、适度延长领取养老金年龄、完善养老金增长机制、设立多渠道筹资的储备基金、建立保障资金的保值增值机制等。      这也是2009年来,上海陆续推出的养老制度改革措施的核心思路。      首当其冲的就是让更多的人缴纳养老保险。      2009年下半年,上海方面接连抛出三个“通知”,一下把包括外来从业人员、外籍人员、获得境外永久(长期)居留权人员和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和“灵活就业”的本市居民的外省市户籍配偶在内的主要几类在沪工作生活的非户籍人员,纳入了上海养老基金缴费范畴,这部分人口总数高达600万。      而在这之前,在上海需要缴纳社保费、享受“城保”待遇的外来人口,只有大约20万人才居住证持有者。      此外,过去上海独有的“镇保”(覆盖郊区失地农民和郊区户籍的工厂员工)和“综合保险”(外来务工人员)也将逐步纳入“城保”范畴,这意味着这两个总计超过200万人的群体,也将转至养老基金所辖范畴,上海人保局等方面正在制定相关实施细则。      胡延照曾公开解释称,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关键在于提高赡养比(即缴纳社保人与领取社保人之比),而扩大新参保人群是提高赡养比最现实、最有效的措施。      目前上海的赡养比为1.5∶1,既三个在职人员养两个退休人员,远低于2∶1 的“老龄社会危机时点”,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反考虑户藉人口的话20年后可能会接近1个在职人员养一个退休人员。      今年年初,俞正声曾在上海“两会”上羡慕地表示,“广东去年的社保结余是一千八九百亿,什么道理呢?外来务工的年轻人多,把大批的社保都缴纳在那里了,他不像上海老工人那么多,上海参加社保的人越来越少,户籍又卡得很死,收的越来越少,支出的越来越多。”      不过,“扩大参保人群”的政策,尚不能药到病除。因为上海养老基金缴费比例已经高于全国其他地区,全国企业和个人的总共缴费比例是28%,而上海是30%,其中个人应缴比例相同,都是8%,但上海企业应缴的比例是22%,比其他地区多两个百分点。这对企业而言,意味着大幅提高用工成本,而对并未打算长久定居上海的诸多外来人员来说,很多人更愿意多拿到现金。因此,政策刚一推出,就有企业找到记者,对此诸多抱怨。从上海人保局数据来看,上述政策推行后的2010年,上海新增缴费人数49.18 万人,只比过去两年的新增人数多了20多万。      在封进看来,官方亦应该考虑,通过适度下调缴费比例,来扩大缴费人群。      从2010年10月开始,上海开始实施企业柔性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符合一定条件的人员,男性可申请退休年龄延长到65周岁,女性可延长到60周岁,这也是全国第一个在延长劳动者退休年龄方面有所动作的城市。      “延迟退休的效果是双倍的,参与者一方面多缴一年社保,一方面少拿一年养老金。”彭希哲说。      延长退休年龄,中国尚有改革空间。现在美国的退休年龄已经到了67岁了,英国也刚刚取消了65岁的强制退休年龄。而中国目前法定的退休年龄,女性55岁,男性60岁。      但是,由于延迟退休可能引起最期望也最需要获得养老金的社会底层人士的抵触,去年在法国还引发了游行等抗议活动,所以这项动议在中国广为学界推崇,但官方极为谨慎。上海也仅仅是“柔性”尝试,因此很难在短期内大范围覆盖。      而在“设立多渠道筹资的储备基金”方面,据记者了解,上海市方面谋划的是转移部分国企和土地收益,来弥补养老基金的不足,并考虑以储备基金的形式,委托专业投资机构运作,以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      2010年年末公布的上海十二五规划中,已明文写出,将促进社保基金可持续发展,探索建立国资、财政和土地收益等多元投入的社保筹资机制。      据记者了解,2010年3月成立的上海国有资本管理公司,一项重要职能,就是为补充养老基金缺口,统筹国资收益。按照上海市国资委的计划,这家公司将“专司市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统筹管理和市场化运作”。      一位上海国资专家透露,上海市委打算,通过这个平台,通过一定程度的国有股权减持,以快速实现收益来补充养老基金缺口。      彭希哲认为,这个做法合乎情理,现在的养老基金缺口,一定程度是在替当年的国企改革“减负”,现在这些早已摆脱了亏损,乃至有强大盈利能力的国企,理应“还债”。      但这些计划,均因牵涉到上海国企改革、国资重组等诸多利益纠葛,而面临重重抵制,迟迟未有实质性进展。      至于土地收益方面,虽“土地出让金用于补充社保缺口”等内容今年年初已见诸报端,目前同样还未见明朗进展。      封进表示,这些措施,虽然在短期内有助于改善养老基金的现金流,但长远来看,这无异于是把社保和国企收益、土地收益相捆绑,这种共荣关系,可能将加大这两个领域的改革难度。      生育松绑      更长远更重要的“窟窿”其实是人口。      上述诸多措施,更主要是集中在眼下的“补窟窿”问题,但更长远更重要的“窟窿”其实是人口。      在上海社科院常务副院长左学金看来,虽然短期内能吸收大量外来年轻人缴纳社保缓解上海的问题,但这并不解决老龄化的问题,因为只是推迟了(社保)问题爆发的时间,因为这批人也有老去的一天,而这已不是社会保险的变革所能解决的问题,而是某种意义上的人口学的问题。      而且,按照上海市人口计生委主任谢玲丽的话来说,上海的生育水平已降至“极限中的极限”。她在2010年提供的数据称,2009年上海的总和生育率仅为0.83,已远远低于被学界认为过低的全国平均水平(1.4-1.5)。过去十八年来,由于生育率极低,上海户籍人口持续负增长。      也正是基于这些原因,上海近几年来一直在积极向上争取计划生育政策的开放。如今,上海将成为国内首批试点“单独二胎”的地区之一。      所谓“单独二胎”,是指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即可生育二胎。相比较上海现行的“双独二胎”的政策,进一步松绑。在官方字眼里,称之为“微调”。      学界对开放计划生育政策的呼吁已有数年,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去年启动这项试点政策的探索,有望年内宣布实施。目前初步敲定的试点地区,除了上海,还有东北三省、浙江和重庆。      对此,上海市计生委只是谨慎回应称,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事宜,是由中央统一宣布,在这之前地方无法作答。但由于计划生育问题历来敏感,北京方面一直没有正式公布。      不过按照彭希哲的观点,就上海的情况而言,开放“单独”的效用有限。      这主要是因为独生子女条件的限制,意味着这个政策主要覆盖的是计划生育政策实现以来出生的年轻人,大多在35岁以下。但这个群体,受制于高房价高物价等因素,生育二胎对他们而言,机会成本太高,因此意愿并不强烈。      社会的反应与彭的观点相印证,上海将迎来计划生育政策放松的消息,已在上海流传了一段时间。但很多年轻人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养不起”。      另外,丁克家庭、独身主义乃至同性恋爱等在这座观念比较西化的城市里,颇得年轻人欢心,并有愈演愈烈的势头。      左学金也认为,如果要以生育率达到1.8为目标,放“单独”是不太可能实现的,但改革只能一步步来。现在呼吁生育政策松绑,今后要面临的很可能是如何鼓励大家生育。      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彭希哲认为,目前所有的政策,都不足以阻挡老龄化的进程,也不可能彻底化解随之而来的养老基金危机。不过,和上一代低工资时代的人必须完全靠养老基金维持退休生活不同的是,对于未来即将老去的人们,只有把家庭资产积累和社会养老基金两块纳入通盘考虑,养老问题才有化解之道。      在上海,政府亦在鼓励发展企业年金和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等金融产品,推进“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建立,目的就是把压力分散到养老基金之外。
  目前上海的赡养比为1.5∶1,既三个在职人员养两个退休人员,远低于2∶1 的“老龄社会危机时点”,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反考虑户藉人口的话20年后可能会接近1个在职人员养一个退休人员。  ~~~~~~~~~~~~~~~~~~~~~~~~~~~~~~~~~~  不考虑意外死亡什么的,2个人生1个人,那赡养比就只能是1:2,按照可持续发展,2个人生2个,那赡养比就是1:1。要提高赡养比,要么一直保持人口增长,要么根据总寿命,相应提高退休年龄,延长工作年限。人口一直增长,地球肯定承受不了,要可持续发展,只能研究尽快提高退休年龄一个可行方案。
  北京四环内现二手房降价趋势  http://news..cn法制晚报作者:宋立伟 15:40:59  提要:目前,二手房降价的趋势已经逐渐从郊区蔓延到黄金地段的内城,可见房价下行趋势越发明显。21世纪不动产分析师汪丽认为,持续低迷的成交状况让部分业主终于“崩不住”了,故降价出售。    目前,二手房降价的趋势已经逐渐从郊区蔓延到黄金地段的内城,可见房价下行趋势越发明显。      房价骤降      部分区域房价月降两成      “51平米的开间,前段时间还27000元/平米的均价,现在降到了24000元/平米,直降3000元/平米,业主现在急需用钱才给出这样的价格,这种情况可是难得一遇。”记者从朝阳区百子湾一房屋中介了解到。      而这种降价情况绝不是个案,据记者了解,5月刚过,东四环的后现代城房源就出现集体降价,有的房主甚至一次性降价抛售四五套房子。      市场行情      二手房降价向内城蔓延      春节过后的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首先让通州等原先暴涨的区域房价泡沫逐渐消退。      据21世纪不动产统计显示,二手房降价现象已在北京四环内逐渐蔓延开来。而记者从东三环区域部分中介也了解到,珠江帝景二手房近两个月的时间内,均价已下调至34000元/平米,降幅达8%。      而西城区也不例外,部分楼盘的二手房价格已下调到目前的43200元/平米,下降幅度为8.5%。      原因分析      新盘大量上市冲击房价      受到融资渠道狭窄,银行收紧贷款等政策影响,开发商现金流被收紧,从而纷纷加快开盘步伐,其中大量低价的纯新盘将在本月冲击市场。      而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楼市存量新盘已经突破十万套,大量新盘滞销。      21世纪不动产分析师汪丽认为,持续低迷的成交状况让部分业主终于“崩不住”了,故降价出售。      改善型需求被遏制      虽然作为北漂一族购房主力的郊区房源在这场限购政策中备受打击,但是作为改善型需求集中的内城也受到影响。      “调控预期一直都没有松动的迹象,需要卖一买一的改善型业主以及着急用钱的业主,要想早日成交,就不得不在价格上作出适当的让步。”汪丽分析认为,摆在二手房业主面前的惨淡成交量已是不争的事实。      城区业主主动降价,已开始悄然预示着市场供需双方博弈天平的倾斜。      文/实习生 宋立伟
  北京楼市签约率走低库存高达10万套  .cn
中国经营报    作者: 李乐      尽管还没有到达2008年库存12万套的峰值,但在政府的严厉调控之下,作为全国房价标杆城市的北京,房地产库存已经开始迅速增加。      北京市住建委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7日,北京期房、现房库存总量为101912套。北京中原地产、亚豪经纪等第三方市场机构的监测则显示,3月以来,北京市期房销售签约率仅有47%,依据5月北京房地产平均价格计算,库存货值约在280亿元人民币。      为缓解未来可能出现的资金压力,北京楼市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始增加供应,以期通过增加销售回笼资金的额度。而开发企业大规模降价的趋势尚未出现,但已经有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始加大销售过程中的折扣幅度。作为曾经房价最为坚挺的“堡垒之一”,北京楼市正处在变革的前夜。      库存增加      “4个月的库存就多出了超过9000套,即便在楼市波动最大的2008年,也不过是这个水平。”6月9日上午,北京市住建委的一位官员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所谓库存,即是获得了预售行政许可但未签约销售的期房以及已经封顶但未签约销售的现房。      在北京市住建委的统计中,到6月7日,这两项科目的总量相加,已经达到了101912套。而在2011年2月,也就是第三轮严厉限购政策开始执行的当月,北京是商品期房、现房“批而未售”的库存总量,还只有92932套。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告诉记者,由于1~5月新申领预售许可证的楼盘较去年同期偏低50%以上,因此,在6月之前,入市销售的各类房源较少。“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库存还是上升的了10000多套,可以初步分析出,很多新批可售房源,刚刚入市,就变成了库存。”他说。      北京市住建委的数据统计证实了上述说法。2月16日~6月7日,北京市总计对48个商品住房项目授予了预售、销售许可,总计房源套数为16631套,截至6月7日,完成网络签约并报北京市住建委备案的成交记录为7859套。简单计算,2月16日后发放预售、销售许可证项目的平均销售率,约为47.3%。      另外53.7%的新增可售房源,在刚刚可售的情况下,迅疾变成了库存房源,调控力度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由此可窥见一斑。      前述北京市住建委官员告诉记者,从未出售房源的绝对数值上,目前北京还距离2008年的峰值有一定的距离。彼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先前调控的双重影响,北京楼市的库存总量一度超过12万套。      “但是,我们的感觉是从2月以后库存的增加速度甚至要超过2008年。”张大伟表示,达到2008年时的峰值,“不需要太长”的时间。      房企推货      一边是迅速增加的库存,另一边却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始在6月开始加大推货力度,由于预见到下半年的贷款政策继续收紧以及其他融资渠道的阻断,房企希望通过加大销售房源的力度,来增加资金回笼的额度,以备不时之需。      中原地产进行的监测显示,6月第一周,北京新增批准预售新建商品住房面积总量,比上一周环比上升了129%。而按照通常情况,进入6月之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推货量都会显著上升,因此中原地产认为,这一数据在接下来几周中,仍然会快速上升。      “我们现在甚至遇到了两个同区域的楼盘可能同时在同一天开盘的现象,这在我之前的从业经历中,还没有遇到。”万科股份的一位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记者了解到,5~6月,万科有2~3个项目集中开盘销售,已经或者即将获得批准预售房源,超过700套。      保利地产(9.62,0.32,3.44%)、首开集团、绿地集团等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京的销售进度与入市房源总量,亦在同一水平。      北京市住建委的官员则向记者证实,从5月中下旬开始,该部门的“收件”数量明显增加,审批预售许可的工作量,也在逐步加大。他表示,增加供应也是政府的意愿,因为供应加大后,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的压力,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释。      在存货逐步可能增加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的销售任务,却不容乐观。记者了解到,截至5月底,华润共完成销售额126亿,占全年目标的42%;绿城同期完成销售额152亿,仅占全年目标的约28%。万科股份、龙湖地产则是少数完成半年销售任务的全国性房地产开发企业。      “我提醒我们的销售部门,即便是蓄客(意向型客户积累)的数据情况比较满意,也不要太乐观,有购买意向的客户中,能够一半实际购买,都是一个很好的结果。”万科北京公司副总经理肖劲表示,市场总体存货的加大,对于所有的开发企业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价格缝隙      库存增长的压力之下,尽管房地产开发企业尚未就大规模的降价形成趋势与共识,但价格坚冰的缝隙已经出现。      记者获得的住建委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月16日后,北京商品住房总签约面积为847936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的签约均价为19693元,去年上半年签约的均价超过23000元。以此预售均价计算,总货值为446亿元人民币,截至6月7日,已签约的总货值为167亿元,库存总货值约在280亿元的水平。      这一点,开始促使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销售的过程中,开始考虑价格杠杆的效用。记者了解到,金融控股开发的金色麦香林项目,开始采用对购买该项目两居室的客户,通过各种方式实施打折优惠的办法,其减价额度,最高已经达到20万~30万元的水平。不过,这种幅度,在北京还属于个案。      “现在应用价格杠杆后,效果还是比较明显,另外一个位于昌平的新盘麦香苑项目,我们也基本上以区域均价持平的价格定价,在20000多元左右,目前得到的反馈也比较好。”金融街(6.98,0.07,1.01%)控股一位负责销售的高管表示。      万科即将入市的回龙观项目,目前的正常折扣也已经达到97折,房山窦店项目的定价则维持在总价不超过100万元的水平,万科内部人士坦言,如是定价之后,该项目的销售速度远远超出公司的预期。      这一点,很可能对现金流已经形成紧张预期的房地产开发商形成鼓励和刺激。链家地产报告显示,2011年一季度,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总量为19268亿元,同比2010年一季度的21990亿元,下降近12%。      21世纪不动产首席分析师常智认为,房企下半年销售前景仍不明朗,销售回款部分仍疲软。加之开发贷款收紧,未来仍有加息预期。在此背景下,开发商加大推盘力度、并适当运用价格杠杆以求资金周转,不失为明智之举。
  形势发展很快
  中国领跌,经济将急转直下,与2008年8月相似    @LonelyDriver  22:56:17  lmes铜和沪铜,不能直接比较,应考虑汇率的变化,粗算过,比价一直稳定在0.89~0.9之间。  -----------------------------  多谢提醒,我在考虑的时候忘记汇率因素了。08年和现在比汇率是差比较多,拿那个时候的铜价和现在比是不太合适。不过就现在短期来看,由于汇率变化较小,即使没有考虑汇率的变化也不太影响问题的解释。我以后在考虑问题时会更全面些。  
  我用了反问句,然后我就被踢了,这就是信奉自由主义的楼主的逻辑和表现。    你真有力量,可以踢我出群,当然,我也不该说你是家庭妇女,虽然你没有上班。    你要觉得自己是正确的,请你把聊天记录贴出来。看看是谁在靠暴力而活。
  最好是把你那段,房价高怪毛泽东的高论,也贴出来。    最好也能回答一下为什么苏联解体了,专制倒台了,莫斯科房价仍然高,解释一下莫斯科高房价与列宁的关系。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楼主无法回答我的反问,只好从物理上把我从群里消灭了。    我要庆幸这仅仅只是一个群,如果自由主义者掌权,那么反问句就将从汉语里消失了,我也要被人道毁灭了。    我对你的傲慢来自我的自信,这让你抓狂,你对我的暴力来自你的不自信,不过踢我还是让我抓狂了1分钟~
  想了想还是算了,不跟你计较了,好好带你的孩子吧,不要用对我的暴力来对她。    我也有错,不该对牛弹琴。。。相忘于天涯吧
  。。  忘记删QQ号了,对于因此受到影响的网友致歉。
  @八大处间谍    我踢你是因为你说话一点营养也没有。你的水平还是有的,不过不能与人分享。这是踢完你之后群里的对话。我对于偏激都可以接受,但是说话要有理有据。总是反问,总是否定,却总是不给出论据。活跃群是你的优点,但是如果说的都是废话,我宁可群里没那么热闹。      山外有山 12:42:28  没意义的话题、、  benzhuzhu 12:42:28  踢了  benzhuzhu 12:42:37  老是挑战我的底线  乘风 12:42:56  。。。群主来搞群内专制吗?  benzhuzhu 12:43:00  说大一堆废话  山外有山 12:43:06  专制好  benzhuzhu 12:43:17  这个群不搞专制  benzhuzhu 12:43:26  不过也不能搞得乱七八糟的  benzhuzhu 12:43:48  本来大家进来是讨论经济的  benzhuzhu 12:44:01  适当讨论政治,我觉得就现在的经济形势也可以理解  山外有山 12:44:07  有水平 就自己查资料 分析    然后 写个帖子来啊   benzhuzhu 12:44:16  但是不是政治群  benzhuzhu 12:44:30  而且我很反感这种一直提问题  benzhuzhu 12:44:44  不解释  benzhuzhu 12:44:49  的  benzhuzhu 12:45:02  一知半解就算了  benzhuzhu 12:45:08  还老是觉得自己最牛  benzhuzhu 12:45:16  被驳倒了  benzhuzhu 12:45:22  下次还把那些东西拿出来  benzhuzhu 12:46:04  还是只有疑问,没有解惑的  山外有山 12:46:38  我最怕人固执了、、、 只是固执 不去想想别人说法有没有正确的地方  benzhuzhu 12:47:37  说话一点营养也没有  山外有山 12:47:46  对   山外有山 12:48:03  他都是感觉 没有分析、、  山外有山 12:49:00  抓你一个病句 就缠个没完  山外有山 12:50:09  猪猪的美元观念是怎么样的? 开个贴让我看看  老李 12:51:09  说话一点营养也没有    山外有山 12:51:57  对
  你别贴你们骂的我,贴点我们之前讨论的呗
  我人都走了,在群里找几个人评价我,算什么呢?我又用反问句了    应该把观点的交锋贴出来,既然觉得自己正确,还怕拿出来晒晒吗
  山外有山 12:46:38    我最怕人固执了、、、 只是固执 不去想想别人说法有没有正确的地方    ~~~~~~~~~~~~~~~~~~~~~~~~~~~~~~  就事论事讨论问题的因为反问句被踢掉,搞人身攻击的最客观了,这个逻辑强大。没有因为你是家庭妇女终止与你的讨论,这是我的最大错误。
  谁只要不完全否定毛泽东,马上毛左的标签就贴上来了  谁敢说49年以前中国没有实现工业化,积贫积弱,马上你就不客观了    至于为什么苏联解体后莫斯科房价这么高之类的问题,理性派是不屑于回答的,这叫做扯远了,反正房价高就怪毛泽东,就怪列宁斯大林。    别人都是暴民,小资最客观,客观到容忍不下反问句。  
  亲爱的@八大处间谍    我是很欢迎不同意见交锋的,这也是我建群的目的。不过我实在不能接受你的态度。在你走后,也有人出来为你说话的,不过更多的是帮我说话的。你认为毛泽东是在中国完全没有工业基础的情况下接手的,没有任何理由,就是你认为,于是群里有人辛辛苦苦找来论据反驳你。你认为货币要统一,是的,也没道理,就是你认为,我也曾经费了很多口舌跟你解释这个观点有问题,还特别举过欧元区的例子反驳你。大家都在试图与你对话,可是你的问题实在太多,太跳跃,而且总是你认为,你认为,少有的理由也是简短的反问句,让人不明白其中的奥秘。于是,只要没有人能举例驳倒你,你就是对的。就是你这种讨论态度,大多数人都不能接受,我也是个普通人。辛苦打了很多字,也不指望你能反思,只希望能平息你的怒火吧。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个人缴费标准分10档  日12:50中国新闻网我要评论(9)  字号:T|T  中新网6月13日电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2011年起将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国务院日前发布指导意见,明确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个人缴费标准分10个档次。  《指导意见》指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构成。个人缴费。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城镇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0个档次,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国家依据经济发展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指导意见》规定,政府对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  地方人民政府应对参保人员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可给予适当鼓励,具体标准和办法由省(区、市)人民政府确定。对城镇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地方人民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  《指导意见》还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指导意见》指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一是从城镇居民的实际情况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二是个人(家庭)和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三是政府主导和居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城镇居民普遍参保;四是中央确定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地方制定具体办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实行属地管理。  《指导意见》规定,参保范围限定为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镇非从业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指导意见》进一步规定,国家为每个参保人员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支付终身。养老金待遇领取条件限定为年满60周岁、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城镇居民。国家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全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
大家还爱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080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