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有公司做光伏电站公司

绿巨人成立初始,诚挚与各领域合作伙伴沟通合作,包括光伏电站项目合作、产品供应等,诚邀行业精英加盟。我们期望与行业各领域优秀合作伙伴和人才精诚合作、资源共享,共同开创光伏新纪元。
如何成为上海绿巨人爱爵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合格供应商?
正在起步的绿巨人能源正期待您的加盟,共同参与这个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通向辉煌的旅程刚刚开始……
欢迎与我们联系:
供应商管理邮箱:
人才招聘管理邮箱:
咨询热线:021-转分机8180
投诉热线:021-
投诉专用邮箱:
2014 GIANTENERGY.ALL RIGHTS RESERVED.
绿巨人能源 版权所有&&光伏电站上市公司有哪些?光伏电站概念股一览-热点概念股 - 南方财富网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光伏电站上市公司有哪些?光伏电站概念股一览
&&&南方财富网&&&
电站上市公司有哪些?光伏电站概念股一览
  自2011年8月以来,光伏行业兴起一拨扎堆投建光伏电站的热潮。拥趸者中,除了传统电企,还有深陷亏损泥淖的上游制造商,甚至还出现与光伏本是陌路的其他产业资本的身影。
  在他们眼里,相对于设备制造环节普遍告负的毛水平,光伏电站开发有着近10%的收益率,可谓是光伏寒冬下的独好风景。于是,趋之若鹜,时不我待。
  然而,翻开这些企业最新的会发现,斥巨资豪赌的“10%投资收益率”鲜有兑现者,只有高企不下的资产负债率赫赫在目,光伏电站开发已渐渐沦为资本的游戏。
  分析者指出,尽管有“”装机35吉瓦的愿景在引导,但在始终无法回避的产业瓶颈疏通之前,资本和企业均应当反思自身的发展战略,切勿再把光伏行业拖入下一个泥淖。
  投资规模超规划逾3倍
  “我们行动算晚的了,好的资源几乎都被瓜分了。”国内一家中型光伏上市公司证券事务代表如是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这番话的背景是:光伏行业在政策利好的撩拨下,正在掀起一场如火如荼的电站开发争夺战。其中,先入局者早两年前就已经在西部上网相对便利的区域圈好了优质资源,他们公司作为后来者不得已被挤到宁夏中卫市的沙漠边缘去建电站。刚刚过去的6月,公司与中卫市政府签订了300兆瓦的电站建设协议。
  但他也欣慰道:“虽然起得有点晚,但应该还能赶上个热闹的大集,因为电站开发是目前光伏行业的蓝海之地。”的确,自从2011年8月国家发改委启动光伏发电上网电价补贴以来,资本对于光伏行业的目光已经从过去的制造业转移到下游电站开发上。
  国内专业光伏市场研究机构Solarzoom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已披露的达成意向、签约以及正在开发建设的光伏项目达到130吉瓦,甚至比国家新拟定的到2015年装机达35吉瓦的“十二五”目标还要超出逾3倍之多。若按7.5元/瓦的平均投资成本计,未来几年将有万亿元资金投入到这场光伏电站的建设浪潮当中。
  而这场浪潮的参与者也可谓来路五花八门。据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目前国内光伏电站开发的第一梯队当属传统五大电力(行情 专区)集团以及中广核、机电(行情 股吧 )和招商等央企新贵。其中,中电投一家就囊下了目前全部光伏电站项目的1/10份额;而在资源最为丰富的西部地区,有60%的光伏电站项目开发权被央企稳握手中。
  第二梯队则多为向上游延伸过来的光伏制造业企业。A股光伏制造业板块数十家上市公司,近两年来几乎都开始涉足电站开发业务,其中雄心最大的当属海润光伏(行情 股吧 买卖点),其目前签订的国内光伏电站规模已近500兆瓦,而在其规划里,到2015年这一规模将达到1吉瓦(1000兆瓦)之巨。
  余下的参与者中,甚至还有从各个行业“半路出家”而来的投资者。就在刚刚过去的7-8月份,就有至少两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进军光伏电站的公告:来自研发制造的中天科技(行情 股吧 买卖点),拟投资2亿元在江苏如东开发光伏电站项目;而从汽车(行情 专区)零配件业务转型而来的松辽汽车(行情 股吧 买卖点),也拟定增募资23亿元用于进军光伏发电,雄心之大可见一斑。
  上述光伏企业证代对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即便是在他们公司投建项目的宁夏中卫,沙漠周边已经齐聚了国电、中冶恩菲、京能和航天集团等诸多“国”字号军团,“你能切身体会到这股热潮的无处不在”。
  回报预期仍在“画饼”阶段
  与日俱增的光伏电站投资热均指向一点――远高于光伏制造业的投资回报收益。
  根据理论测算,综合(行情 专区)各种因素,目前西部光伏电站投资回报的内部收益率可达8%-10%,如果投资方对下游的议价能力较强,甚至还有可能更高;只需要20%的自有资金,10%的净利润率便唾手可得,投资光伏电站的净资产收益率甚至高达50%左右。如此算来,光伏电站开发的确是一桩不错的买卖。
  但是,这一收益率水平要兑现是有前提条件的,即:光伏电站所在地区的光照资源优越,项目并网条件便利,更为重要的是,8%-10%的内部收益率是电站稳定运行25年的全寿命周期的平均水平。然而,这些前提条件,在当前国内光伏行业现状水平下,并不容易实现。因此,所谓的持续稳定的收益率实际上是投资方在自我“画饼”。
  中银国际证券一位分析师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事实上,当前众多资本尤其是“半路出家”的制造业企业积极投身开发电站,并非想长期持有电站来获得收益,更多的初衷,一是消化自身积压已久的电池组件库存,二是寄望于通过BT模式在电站建成后将电站转让给运营商以获得额外收入。“对于他们来说,以最快速度获得项目核准‘路条’,并顺利实现并网,然后及时脱手套现,是最现实的考虑。”该分析师说,理论上,当年建成的电站必须在当年内实现并网并转让,才可算成功的交易。
  根据该分析师的研究,从当前国内企业投建光伏电站的现状来看,能成功实现并网并售出的电站项目相对集中在国外,且售出率也仅为25%,国内实现成功转让的电站项目更是凤毛麟角,能数得出来的,只有航天机电和中利科技(行情 股吧 买卖点)两家。其中,中利科技于去年6月及今年8月两次向招商新能源转让共计400多兆瓦的光伏电站项目。
  而据Solarzoom统计的数据,2011年和2012年国内完工的光伏电站项目量共计近4000兆瓦,但实现成功售出的不足1000兆瓦,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光伏电站仍在苦等买主。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即便是成功实现售出的光伏电站,其转让之路也并非顺畅。中利科技去年5月23日公告公司成功向招商新能源转让位于甘肃和青海两地共计120兆瓦的电站项目,而就在同一天,公司另外宣布以4099万元认购招商新能源9.1%的。彼时,招商新能源正处于上市的前夜。这不能不让人猜想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交换关系。
  另一家A股上市公司海润光伏尽管制定了“十二五”建1吉瓦电站的计划,但根据公司最新公布的2013年中报,其目前正在建设的近500兆瓦国内电站项目,除与国电合作开发的20兆瓦外,其余绝大部分项目目前还未拿到核准开工的“路条”,建成、并网、出售均无从谈起。
  前述光伏企业证代也向中国证券报记者坦言,他们公司刚签下的300兆瓦电站建设协议,目前主要工作是争取尽快拿到当地政府的“路条”,至于后续的并网手续及寻找电站买家,还存在着不确定性。[1]&&& (南方财富网股票频道)
相关阅读:
&&&&南方财富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商务进行时
财经新闻24小时排行
关于南方财富网 - - - - --特此声明:广告商的言论与行为均与南方财富网无关 南方财富网 &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伏电站上市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