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战舰三级战舰世界舰队抽奖奖在哪里

为什么同是抄袭【模仿】舰队collection,玩家对刀剑乱舞,战舰少女,炮妹的反应差别那么大?
DMM的每个游戏都有自己的工作室,而刀剑乱舞确实是抄袭【模仿】舰队colle的,舰c工作组对这个也表示有些不满,但是为什么刀剑乱舞却能没多少黑子去黑抄袭呢, 为什么刀剑乱舞跟舰c的关系不像lol跟dota那样呢?舰n作为一个抄袭【模仿】的游戏为什么游戏内测的时候一群人黑,现在却很受欢迎呢?
按时间排序
刀剑乱舞并没有像某n去搅和贴吧,至于炮女的原因不知道
因为我们都是同一批玩家啊(???`?)
艦娘和刀男不是一家公司嗎?一個男性向一個女性向而已啊別的我就不知道啦
玩家群不同,玩舰c的不玩刀剑,玩刀剑的不玩舰c。男人玩舰,女人玩剑,各玩各的。舰n火 = 人设更符合国人口味 + 70万事件 + 人品
为什么刀男人和舰女人玩家不会掐起来?因为玩家在微博转发抽奖求RP的时候,送的是DMM点卡两!个!游!戏!都!能!冲!
个人认为最大原因是舰少的素质还不错,运营虽然有些小问题但这一段时间还是值得信赖的。最近空闲时间在玩kancolle,客观的说这两个游戏在设定上真的是有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kancolle的任务和补给系统是比较不人性化的,一次只能接5个任务,并且补给要回母港补给,挺不方便的(舰少见下图,全部补给之后自动关闭这个对话窗),最近舰少的实装技能系统也是非常有理有据的,还有就是撤退/沉船设定,kancolle里面沉一艘船沉了的话可以从头再练,舰少的沉船有连坐惩罚(船坞里的船等级高的都会扣一定的好感度),从敦促提督爱护自己的角度来说舰少做的要更好。(俾斯麦服,提督名 Karma,演习遇见的话不要怕,航母装的全部是战斗机)除去这些细节上的因素之外,给舰少加分的最大因素有两个,第一个是本身立绘是购买画师独立制作的,和私服有本质的区别,并且舰少的这些立绘里面素质还是很不错的。这一点直接拉开了和国服以及其他盗图游戏的差距,如果没有国服和其他盗版游戏来给舰少垫底,可能部分比较极端一点的人会认为舰少是直接复制kancolle的,然而实际上和那类游戏一比,舰少的素质要好出很多。国服和盗图游戏之所以受到玩家不满和方案,其实也并不完全在于他们解包、盗图,而是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会带来整个行业向着急坏的情况发展:没有公司安心做游戏,大家都在紧盯着对手;不去思考改善,不去重视版权,只是捞一波就走。这样对于国内游戏环境是不可能有一点好处的。而舰少的运营过程中虽然有一些坎坷,但每次出现问题后官方的态度是比较诚恳的,我是后妈服并且是50钢受害者,几次回档事件基本都经历过,我个人认为派趣的事后处理还是可以的,但如果可以防微杜渐,是不是更好一些?这是舰少里面普通的一只驱逐舰沙利文号(DD-537 'The Sullivans' ),这个驱逐舰很有名,如今本体还在,舰名被阿利伯克级的DDG-68继承。之所以叫名字是纪念在瓜岛海战中被日军的I-26击沉的朱诺号轻巡洋舰(CL-52 'Juneau'舰少里有这艘船,是个傲娇)上的一起阵亡的沙利文五兄弟。此事之后美军就再也不把亲属分配在同一战舰上,而沙利文的台词是“请您牢记那些牺牲的英雄们”,说的就是这件事情,可以看出这个游戏的制作方还是非常用心的。这种neta在舰少里面是很多的,比如布吕歇尔和罗德尼改,有些玩家说舰少的人设只追求萌而不顾及历史,可能是太不认真或者浅尝辄止了。舰少这个游戏,在当时70w那个环境下,加上立绘,真的可以是说在国产游戏中非常出类拔萃了,并且舰少对氪金玩家并不友好,6元就送突击者是可有可无的船,氪金也毫无保底,脸黑一样大建125,一改许多人对国产手游充值就是爹的看法。第二就是与kancolle目前只有轴心国的战舰不一样,舰少的舰娘是大部分国家都有的。目前英美日德法荷中的军舰都有,个人对于海军,尤其是战舰兴趣比较大,战舰少女提供了纳尔逊、乔治五世、内华达、胡德、声望、阿拉斯加等很多,kancolle开始的时候就有听说但一直没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只有日本的船可以获得,所以后来被玩kancolle的朋友(平常是玩钢普拉和船模的)安利舰少的时候就决定去舰少当&del/&咸鱼&del/&提督了。这部分用户对于舰少的评价也还不错,主要就是因为kancolle严格来说舰队指的是联合舰队,其实也不应该有德国的船的,而二战期间各个国家都有很优秀或者有一段传奇的军舰的,比如面对沙恩姐妹以一敌二的声望、承载着海军光辉的胡德、努力奋战的大黄蜂、支撑困难的海伦娜、战功彪炳的内华达。所以在选择的时候,也有些用户会选择有更多船的舰少,毕竟海军爱好者不大可能只喜欢IJN。很多玩家在玩游戏的时候不太在意到底是谁模仿了谁谁抄袭了谁,只要玩的高兴就可以,那样去的话也就是毫无意义地引战了,内测的时候黑的人跟风的居多,甚至有很多人说舰娘的名字是抄袭kancolle的。舰少目前还在发展中,大样本容量下样本均值会依概率收敛于期望,舰少如果保持良好的状态,坚持过初期的困难,我相信时间和大众会给舰少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的。- end -
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毕竟舰C要玩是有一定门槛,玩起来是页游也不方便,而且是日语虽然很多都能看的懂。这些零零碎碎加起来使得一群人被舰N吸引过去了,而且是相当一大批人。你要知道当玩 的人多了,人多势众了,就算是抄袭是山寨也不会被怎么喷,LOL是如此,舰N也是如此。换句话说,舰娘国服失败如今并不是因为它70万买吧主(虽然这也很蠢),而是因为它原本就没有培养起相当数量的玩家,当出事的时候,没人洗地没人维护,自然就死了。而舰N,我就笑笑,说到底它从头到尾就是靠着抄袭的产物,但如今玩的人多了,抄袭自然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最后一句不对啊,明明是你朋友瞧不起舰n然后在人家主场被nuke了,怎么成舰n瞧不起舰c了舰n游戏模式的确是山寨舰c,但是立绘都是原创,也开创了自己的东西,比如技能系统,历史梗也玩得不亦乐乎,能看出还是很用心的,不能说超越原作,但也不是该被鄙视的
刀剑乱舞本来就是DMM的东西,内部怎么撕玩家也没啥好扯的,更何况目标受众就不同……舰C和舰N嘛,舰C我13年夏在吴镇守府开的号,但是没坚持多久,手机不能玩是硬伤,加上flash低下的运行效率……舰N的话目前的感受主要还是自身质量并不差且寨味没那么浓,保留了核心玩法的同时改进了不少舰C让人不爽的地方(如疲劳系统),同时也有自己的创意(技能系统,好感系统),系统上也较为方便(如海图界面可直接补给),毕竟玩游戏图个愉快所以也就肝着了。真要对比的话,立绘质量因为两边各自上限和下限差都挺远的所以没太大差……UI,卡面效果的话恐怕还是舰C胜,CV和台词舰C完胜。但是作为游戏单从“玩”上而言,我觉得还是舰N要强点。因为各有千秋,且双修提督不在少数,所以现在这两直接撕逼还是很少见的(可参见当时的70w事件),至于你朋友,我觉得恐怕还是语气说话方式之类让人不爽才会被踢吧……
怎么又多了个刀男人刀男人是DMM在搞小动作,角川都没多大意见(有意见早就撕起来了,现在这么和平说明角川不会为了这点就和DMM肛),玩家能有什么意见。至于舰N跟舰C玩家之间的矛盾,很简单。大多数人都只钟情其中一个游戏,所以互相不理解很正常。至于去舰N吧说舰N不如舰C,你哪天去哪个亲戚家做客,看到人家的小孩子,会说:“你这娃不如我二舅妈的孙子长的乖巧”这种话吗?没被打出来说明人家脾气好。
《刀剑乱舞》抄袭的仅仅是《舰队collection》的游戏模式。两者一样的是游戏模式,而界面、人设、角色、卡牌设计都不同。其实我觉得双方不会撕起来的原因是:1.双方的玩家群体基本是错开的,舰队collection是面向宅男推出的美少女游戏,虽然也有很多女提督但主力还是男性玩家,而刀剑乱舞是面向乙女腐女推出的池面游戏,加上大部分中国人并不熟悉日本刀剑历史典故,估计没几个宅男会玩。宅男宅女两个群体基本是属于井水不犯河水各玩各的(因为大部分人都有异性恐惧症(笑))自然撕不起来。2.虽然舰C和刀郎是不同制作方出品的,但是好歹还是同一个运营公司,运营自然不希望自己手下的两个用户群内斗,因此舆论导向肯定会合拢。而且大部分不太熟悉公司运作的玩家都认为这两款游戏是公司用同样的方式制作的面向不同客户群的姐妹作品,自然也就撕不起来(我真的见过不少这么认为的)而《战舰少女》抄袭的是《舰队collection》的角色创意和游戏框架。游戏模式也是一样的:赌船、捞船、练级、刷图、推图、改造游戏框架上,都是以油蛋钢铝为资源,游戏界面虽然不同但是大多数按钮和称呼都是一样的。角色创意都是对二战军舰的拟人萌化,舰队collection的主体是旧日本帝国海军和纳粹德国海军,而战舰少女是万国船只,英美德法意苏日中的都有(似乎还有个荷兰的)更能吸引中国的军宅。不同点在于,战舰少女的立绘是完全原创而且拥有自我版权的,而舰队collection的自我版权所属基本上就是立绘、美工、台词。战舰少女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触犯到了舰队collection的版权,因此只是山寨模仿而并非盗版。这也是某些舰N提督理直气壮的原因。而且战舰少女最近也努力开创一些舰C里面没有的东西,除了最开始的不会沉之外从最近的几个版本就能看得出来的新特色:1.大量中国(国..共.两..党)船只的实装 2.改造后的技能系统 3.好感度系统战舰少女的游戏系统比较亲民(比如把分路条件写明),加上是手游而且对配置要求很低(中国的这类ACG产品主要用户群还是学生,手机比电脑更加方便,100多M的安装包啥破手机都能玩),不用翻墙不用抢号,制作也算精良,因此迅速积攒了很多用户。但是因为舰C和舰N的玩家群体重叠,自然碰面的机会就多所以自然也就容易撕起來了 _(:з」∠)_至于说炮妹,这货的立绘是盗用的。本身,制作一个坦克拟人这种事是完全没问题的,其实日本那边也是有这种游戏:Yahoo Japan Mobage的 《ミリ姫大戦》就是著名陆军指挥官娘化,其中大部分卡牌都是坦克,游戏模式和舰C基本相同。但是炮妹作为卡牌游戏,最重要的卡牌立绘是从网络上盗图的——这就属于侵权了,也是大家一直黑的一个点。其实还是蛮可惜的,假如炮妹认认真真以幻萌做战舰少女的态度做游戏,认认真真去请画师,或许现在受到的褒奖会比舰N还多……刀剑是模仿,战舰少女是山寨,而炮妹是盗版如果说舰C是苹果,那么刀剑就类似三星,舰N就是小米,炮妹则是NOKLA …【非黑
所有半条命之后的FPS全部抄袭半条命,嗯,一定是这样。话说半条命抄袭谁来着?
非引战→_→看那边的LoL,DotA,DotA2,HoN你就明白了…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微信:doyo_game
舰队战出击《战舰世界》全新版本来袭
-- & 评论:
《》全新舰队战版本(0.5.3.1版)将在明日凌晨3:00正式更新,本次全新版本将首次加入舰队战模式,根据玩家自行组队来组成强悍的舰队来共同争夺海域巅峰舰队的荣耀。同时此次版本还进行大刀阔斧的平衡性改版,包括船舰属性、指挥官系统大改、给养系统全新改版。进过不断的调整相信2016年的《战舰世界》将更加精彩。
  【新增舰队战模式,你的团队国服第几?】
  新版舰队战排位玩法是本次更新的重点内容,玩家可以花费30W银币即可创建自己的舰队,每个舰队可以支持10名成员,游戏支持7V7战斗,胜负结算已积分的形式展现。初始积分4000分随着胜利与失败以25分左右上下浮动。
  舰队排位和单人排位赛一样,是天梯RANK形式,但以《战舰世界》团队竞技游戏的角度,组成舰队组队作战乐趣会成倍增长。呼朋唤友组成征战《战舰世界》茫茫大洋,全新舰队战模式你的战友在哪里?争夺巅峰团队荣耀不在需要等待。
  【指挥官系统补给系统改动】
  本次更新指挥官系统的大改也是非常令人兴奋的消息,增加若干全新技能,更多选择更多战术玩法将在新版中体现。同时玩家所诟病的等级过高和数值不合理等方面也得到了优化。同样补给玩法也进行了相应调整,日系驱逐舰全新增加鱼雷补给品,能降低鱼雷填装时间,整体游戏节奏因此被加快,更激烈刺激的海战战斗即将打响。
  【船舰收益属性在调整更平衡】
  本次平衡性调整包括多项内容,首先船舰收益调整,继续增加高等级船只的银币收益,减亏钱情况,个别船只属性进行削弱,进一步平衡战斗体验。地图减少岛屿以便于平衡双方优劣势。游戏成就系统全新增加,更多挑战等你来战。详细改动关注官网,官方微博,微信将带来第一手资讯。
  【全球顶级硬件厂商 电竞潮流全新体验】
  联想PC子品牌“拯救者”专为战舰爱好者打造
  全球专业游戏装备的领军品牌SteelSeries赛睿引领战舰电竞新潮流
  影驰GTX970黑将显卡采用最新的NVIDIAMaxwell架构,为战舰体验而生
  全球电脑与数位科技领域领导品牌“华硕”打造战舰专属游戏主板
/article/244027
阅读本文后,您的心情是:(选择后可查看结果)
= &发表点评
人气:21977
今日关注游戏海上歌利亚传奇――浅谈风帆时代的三层甲板战舰 -五星文库
免费文档下载
海上歌利亚传奇――浅谈风帆时代的三层甲板战舰
导读:随着风帆时代的到来,风帆战舰在海战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英国1610年下水的世界上第一艘装备有三层甲板的战舰“皇家亲王”号吹响了大型战列,本文将通过对三层甲板战舰发展史的介绍对这一舰种进行浅析,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层甲板战舰实际上就是指拥有三层全炮甲板的三桅大帆船,从而真正步入了“三层甲板战舰”的行列,世界上首艘配备超过100门舰炮的“海上君王”号也建成服役,英国首次对风帆战舰的等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
十六世纪,随着风帆时代的到来,风帆战舰在海战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1588年英西英吉利海峡之战后,以炮战为主的海战模式逐渐为各国所接受,在此背景下,战列舰作为一个全新的舰种诞生了。英国1610年下水的世界上第一艘装备有三层甲板的战舰“皇家亲王”号吹响了大型战列舰崛起的号角。此后的200多年里,三层甲板的大型战列舰成为了各国海军的核心力量。本文将通过对三层甲板战舰发展史的介绍对这一舰种进行浅析。
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层甲板战舰实际上就是指拥有三层全炮甲板的三桅大帆船。在此定义下,事实上建造伊始的“皇家亲王”号并不符合这个要求:它所配备的56门舰炮尽管分装在三层甲板上,但是最上层甲板并不是全炮层甲板;而且在设计上它采用十六世纪老式帆船的四桅布局――这是进入十七世纪已明显落后的盖伦船所具备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因此将其认为是一艘“过渡型战列舰”也不为之过。不过这一切在1641年该舰重建后得到了改变。重建后的“皇家亲王”号舰炮装载数量增加到90门并且去掉了已没有存在必要的尾桅,从而真正步入了“三层甲板战舰”的行列。与此同时,令日后荷兰对手闻风丧胆的“金色魔鬼”,世界上首艘配备超过100门舰炮的“海上君王”号也建成服役,与“皇家亲王”号一起被称为英国皇家海军的象征。
(初期的“皇家亲王”号)
十七世纪中叶英荷战争爆发之际,英国首次对风帆战舰的等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划分,其中前三级被称作战列舰,包括:
一级舰――三层炮甲板,火炮90门以上,排水量1200吨以上。
二级舰――三层炮甲板,火炮80-90门,排水量吨。
三级舰――两层炮甲板,火炮50-80门,排水量600-1000吨。
其中一级舰和二级舰在当时属于三层甲板战舰。不过在实际制.造过程中,由于更偏向于90门炮和100门炮级别的主力舰,英国的二级舰并不太多――倒是它的对手荷兰制.造了一批80门炮级别的优秀三层甲板战舰,其中最有名的要数荷兰海军名将德-鲁伊特的旗舰“七省”号了。日到4日的英吉利海峡四天之战中,坐镇“七省”号的德-鲁伊特俘获了前文提到的皇家海军的象征之一“皇家亲王”号,并将该舰付之一炬。这无疑是英军在此次战役中遭受的最惨重的损失以及“七省”号最辉煌的战绩。
十七世纪后期,路易十四统治下的鼎盛时期的法国显然已有与英国一较高下的决心。从年的这十年间,法国海军的战列舰总吨位甚至超过了英国,1658年,法国首艘装备100门火炮的战列舰“皇太子”号建成服役。不过我们所更熟知的无疑是法国海军伟大将领图尔维尔的旗舰“皇家太阳”号。这艘全长77m(包括首斜桅长度),排水量超过1500吨的巨舰是与“海上君王”号齐名的十七世纪最伟大的三层甲板战舰。
(“皇家太阳”号)
纵观十七世纪三层甲板战舰的早期发展,我们也许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其在战争中所发挥出的威慑力远远大于其在战场上的实际作用。这从之前文中提到的两艘历史名舰“海上君王”号和“皇家太阳”号身上便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尽管是当时最强大的战舰,英国海军将领们还是认为“海上君王”号体型过大,吃水过深,航速过慢,不适合参与舰队作战。在英荷战争中,它所起到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皇家太阳”号的命运则要悲惨得多――在拉乌格海战中,它不仅遭到同样是三层甲板战舰的英军旗舰“不列颠尼亚”号的炮击,几乎失去了战斗力,更在随后的撤退中搁浅,最终被英军焚毁。
由于十七世纪造船技术的局限,三层甲板战舰尚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其中最严重的便是船身缺乏稳定性。由于三层全炮甲板的布置,十七世纪的三层甲板战舰都显得异常高大――船高与船宽比例上的不协调使它们貌似在走因此而被淘汰掉的卡拉克船的老路。一个惨痛的案例发生在1628年――瑞典王国的豪华战舰“瓦萨”号在出航后不久即因上层建筑过高导致的重心不稳而倾覆,而它只不过是一艘装备了两层炮甲板和64门火炮的三级战舰罢了。事实上由于十七世纪大多数三层甲板战舰都是当时王公贵族们富贵和权力的象征,船尾采用了大量华丽复杂的雕塑,使得本来就已令人头痛的稳定性问题更加严峻。而由此带来的船体操控等一系列问题更是为水手们所诟病。
(“瓦萨”号线图)
不过进入十八世纪后,这些问题在造船水平得到普遍提高的情况下有了很大的改进。巨舰们的黄金时代来临了――从十八世纪初到十九世纪初的这100年里,三层甲板战舰无论在实际作战中的表现还是对敌人的威慑力上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在这一时期,英国也对风帆战舰的等级进行了重新划分,其中前四级均为战列舰,包括:
一级舰――三层炮甲板,火炮100门以上,排水量吨。
二级舰――三层炮甲板,火炮90-98门,排水量吨。
三级舰――二至三层炮甲板,火炮64-80门,排水量吨。
四级舰――两层炮甲板,火炮50-56门,排水量吨。
在这四个级别的战列舰中,无容置疑,一级舰和二级舰是地地道道的三层炮甲板战舰,三级舰里的所谓“三层炮甲板战舰”实际上就是指80门炮战舰,它们是三级舰里火力最强劲的舰种。但需要注意的是,十七世纪的二级战舰里,80门炮战舰通常被认为是三层甲板战舰――这是由于那时候战舰形体相较于十八世纪战舰来说明显小一些,80门炮已经能做到三层全炮甲板。不过到了十八世纪――尤其是1750年之后的七年战争时,由于风帆战舰的船体明显增大,80门炮已经无法完全覆盖战舰的三层甲板――通常来说80门炮战舰的下两层甲板有28-29门火炮,除去尾炮2-4门,最上层甲板只有10门火炮,显然不能构成一条完整的炮列。在此我们以法国参加特拉法尔加海战的“布辰陶尔”号为例,该舰是一艘法式标准80门炮战舰,最上层甲板在靠近舰首部位每侧5门炮,在舰尾每侧亦5门炮,但中部甲板是露天且没有火炮的。所以将这种战舰划归为拥有三层全炮甲板的战舰是不妥当也是不准确的――至少在十八世纪之后是如此。
在两种典型的三层甲板战舰中,一级舰是18世纪海上绝对的霸主,当时的海上强国,如英国,法国以及西班牙都建造了一些此种战舰,但由于体型庞大,装饰奢华,建造一艘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相当惊人,所以即使是综合国力最强的英国无论在何时但都不会超过7艘一级舰在同时服役,相比较昂贵的一级舰而言,形体稍小,装饰不算太华丽的二级舰则明显要便宜一些。(当然比那些两层甲板的战舰还是要贵得多)这使得它们比一级舰更加适合做一般舰队的旗舰。
(三层甲板战舰横切图)
“胜利”号可以算是十八世纪最有名的三层甲板战舰了。于1759年开工建造的“胜利”号直到1765年才完工服役。船体长约68m(包括首斜桅约96m),宽15.8m,吃水6.6m,排水量2650吨。舰上载炮100门,是一艘标准的一级舰。在这里我们不妨以两个世纪三层甲板战舰的代表,“胜利”号和“海上君王”号进行比较,来探求一下十八世纪战舰与十七
世纪战舰相比有哪些改进之处。“海上君王”号船体长约53m(包括首斜桅约70m),宽14.3m,吃水5.8m。排水量为1683吨。相比较上文提到的“胜利”号技术参数,“海上君王”号在尺寸上明显比前者小了一圈,排水量也少了将近1000吨。但是在人员配置上,“海上君王”号上额定的850人却和“胜利”号的875人相差无几。在人数几乎不变的情况下船体明显增大,带来的首当其冲的好处无疑是大大提高了空间舒适度,缓解了水手疲劳度,从而提升了全舰的整体战斗力――这在战斗中是非常重要的。此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变化:首先,“胜利”号取消了船尾沉重华丽的雕塑,取而代之的是三层视野相当开阔的三面大型玻璃窗。这样的改进不仅减少了船尾重量,降低了船尾重心,而且为舰长对船体侧后方的观察提供了便利。其次,“胜利”号少许降低了每层甲板之间的高度,并且由于舰体更宽,舰壁内倾更明显,从而大大降低了全船的重心。再次,十八世纪战舰开始在水线下包裹铜皮,减缓船底被腐蚀,延长了战舰的使用寿命――“胜利”号在其50年的服役生涯里没有经历过大的重建,而前后服役了60年的“皇家君王”号却经历了三次重建工作,平均寿命实际只有20年。最后,以“胜利”号为代表的大多数十八世纪新式三层甲板战舰都修改了首斜桅的样式,取消了十七世纪三层甲板战舰首斜桅上的观望台,增加了飞剪型首桅帆。使得战舰的航速与过去相比有了明显提高。
(“胜利”号)
(“海上君王”号)
在十八世纪,标准的一级舰装备有100门炮(如“胜利”号),二级舰中最常见的则是90门炮战舰,这也差不多是最小的三层全炮甲板战舰了,其技术参数大致如下:船长不短于60m(包括首斜桅大约85-90m),宽约15m,吃水约6m。装备90-98门火炮(绝大多数都是90门),额定船员不少于720人。尽管是形体较小的三层甲板战舰,但二级舰相对于其余装炮50-80门的三,四级舰来说也足够庞大,且具有火力上的绝对优势。船身操纵虽然不如三,四级舰灵活,但也绝对超过了笨重的一级舰。这样看来,十八世纪的二级舰是帆船性能的一个很好的平衡。而90门炮战舰也成为舰队司令们出航最热选的战舰之一。不仅如此,在实战中它的表现也令人满意――1782年的圣徒岛海战中,胡德指挥装备有90门炮的二级战舰“巴弗勒尔”号就成功俘获了比它更加庞大的装备有120门炮的德-格拉瑟的旗舰,“巴黎城”号。之前它甚至还追上了一艘法国74门炮的三级战舰并将其俘获。
(“巴黎城”号)
在这里还有一艘战舰不能不提,它便是风帆时代唯一一艘四层甲板战舰,西班牙的“至圣三位一体”号。这艘海上巨无霸本是一艘三层甲板的一级舰,西班牙人在改装它时增加了一层全炮甲板并相应扩大了船身尺寸。完工后的“至圣三位一体”号的四层全炮甲板上竟然安置了130门舰炮!这样猛烈的火力在风帆时代绝对无船能出其右。在尺寸上,改装后的该舰船长约71m(包括首斜桅约99m),宽19.2m,吃水7.2m,竟然也比同为一级舰的“胜利”号大了一圈。排水量更是超过了3500吨。请大家注意一下“至圣三位一体”号的宽度――19.2m――这个宽度甚至超过了100年后排水量更大的铁甲舰的标准船宽。这使得如此一艘相当高大的战舰的稳定性仍然令人满意。当然,“至圣三位一体”号只不过是个极端的例子罢了,其在战场上能发挥的作用并不比那些三层甲板战舰更大。
(“至圣三位一体”号)
虽然英西英吉利海峡一役使英国取代西班牙成为新的海上霸主,但它的身边却从来不缺乏挑战者。从荷兰到法国,从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挑战海上霸主的战争连绵不断。荷兰受制于船坞与国力,不可能造出像“海上君王”号那样庞大的战舰(当时荷兰最大的战舰恐怕
就是80门炮的“七省”号了)。而在数量上,荷兰舰队显然也无法与庞大的英国舰队相抗衡――好在他们还有一批相当优秀的舰队指挥官,如大小特罗姆普,德-鲁伊特等等。在英荷战争中,他们为荷兰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随着他们的相继死去,荷兰海军迅速没落了,以至于进入十八世纪之后他们完全成为了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
法国则不然。上述关于荷兰“船坞与国力”的两个问题在法国身上都不存在――甚至在这两点上还要优于它的对手。但身处欧洲大陆的法国注定了它不可能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海军建设上――这直接导致了法国海军的规模始终落后于它的对手。不过尽管在大部分时间里舰船的数量不及它的对手,甚至相差甚远,但法国人总是努力在质量上超越英国。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法国人在舰船的设计上可能确实略胜一筹,十七世纪晚期,法国人最先在战舰上装备了轮舵,他们设计的船只比英国船更宽,更稳,流线更好,船舱的设计也更加合理和人性化。七年战争期间法国装备90或94门火炮的二级战舰除了火力处于劣势之外,其余性能配置甚至优于同期的英国一级战舰:它们的炮位比英国战舰高,使得最下层甲板的火炮在恶劣天气下无法使用的情况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同时甲板与甲板的高度被适当降低,船体更宽且内倾更加明显,这些举措抵消了炮位抬高后带来的船身稳定性下降的问题。良好的流线型使得它们拥有比英国同级别战舰更高的航速。我们不可否认英国在十八世纪拥有一批素质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一流海军官兵,但是在船舶的设计上,他们并非一流。当然,要想打赢一场海战,人员的素质高低比武器的精良程度显然更重要一些。
同时代的西班牙也是如此――缺乏优秀的海军将领是整个风帆时代法国和西班牙的致命伤――事实证明仅凭设计优秀,威力强大的三层甲板战舰无法挽回两国在海上失败的命运。发生在号的特拉法尔加海战可以说是风帆时代海战的巅峰之作和绝唱――参战双方投入的三层甲板战舰多达10艘(包括唯一的四甲板巨舰“至圣三位一体”号),其中一级舰7艘(英国3艘,西班牙4艘),二级舰3艘(全为英国战舰)。从交战双方的实力对比来看,无论是在战舰质量还是数量上法西联合舰队并不处于下风。关于此次战役的过程,相信读者们都已十分熟悉,在此不再赘述。凭借着双方统帅,维尔纳夫和纳尔逊在临战指挥能力以及判断力上的差距,联合舰队最终一败涂地。这也充分映证了法国和西班牙在风帆时代的悲剧。
(特拉法尔加之战)
此役之后,随着蒸汽船的兴起,风帆时代的暮年悄然而至。三层甲板战舰的地位也随之开始急剧下降,到十九世纪中期铁甲舰开始出现之时,它们终于把海上霸主的地位拱手相让,并悄然无声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今天,三层甲板战舰中最杰出的代表“胜利”号仍然静静地卧在它的出生地朴茨茅斯,向人门诉说着它那段令人回味无穷的历史。
作为风帆时代海上舰船的最高水平的代表,三层甲板战舰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从十七世纪诞生到十九世纪消亡的200多年里,三层甲板战舰给对手带来的不仅是实力上,更是心理上的威慑力。它们象征着海军的荣耀。无论何时何地,它们那庞大威武的身影都会赢得包括来自对手的尊敬,这也许就是对它们存在价值的最好肯定。
包含总结汇报、资格考试、word文档、专业文献、办公文档、文档下载、考试资料、应用文书、教学研究、教程攻略以及海上歌利亚传奇――浅谈风帆时代的三层甲板战舰 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舰少女r深海舰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