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赛尔登登拳击

饮水思源 - District1精华区文章阅读
发信人: kll (歧路), 信区: HumanSociety
题: 《读书》2004目录及编者后记
发信站: 饮水思源 (日12:40:25 星期一), 站内信件
2004年《读书》目录及编者后记
《读书》2004年12期目录
永远的契诃夫――纪念契诃夫逝世一百周年----3
座谈纪要◆两座“樱桃园”(刘文飞)◆误读契诃夫札记(废川) ◆找到樱桃园(李亦男)◆天边外的契诃夫(所思)◆契诃夫和我们(童道明)
刘正爱 “恢复”赫图阿拉城----38
沈 洁  许多时间,像烟----48
李 零  中国历史上的恐怖主义:刺杀和劫持(下)----55
张 宁  德里达的遗产----65
黄 旦  手拉手还是心连心:什么是交流?----73
短长书----81
洪水与水坝(汪永晨)◆从拳击角力到太极拳(阮炜)◆沙耆的意义(张应生)◆内发的力量(新望)◆五十年后,再次小城之春(娜斯)
赵京华  文本解读的政治----98
章文峰  新媒介世界中的社会----105
肖开愚  我看“新诗的传统”----111
李 皖  雅:古雅?媚雅?高雅 听者有心----116
刘 源  使君元是此中人----123
林 春  劳动重组:参与、尊严及小康社会主义----130
何怀宏  现代伦理学:在康德与卢梭之间----141
夏 勇  我这十年的权利思考 著译者言----151
是“钢铁”,不是“铸铁”(王铁,140)
二○○四年总目----160
编辑手记----166
丁 聪 漫画----110
赵汀阳 漫画----159
陈四益文 诗画话 丁聪配画----封二
  今年十月二十六日,《读书》杂志的创办者、首任主编陈原先生悄悄地离开了我们。在《读书》创刊二十五周年之际,编辑部的同事们深深地怀念这位前辈和先行者。
  陈原先生是广东人,生于一九一八年五月二十三日,一九三八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工学院。从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八年,他先后在广州、桂林、重庆、上海、香港等地的新知书店、生活书店、三联书店任编辑,参与《世界知识》《读书与出版》《国际英文选》等杂志与书籍的编辑工作
。解放后曾在人民出版社、三联书店、世界知识出版社、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文字改革出版社、文化部出版局、国家出版局、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担任过领导职务。七十年代末期,陈原先生全面主持商务印书馆的工作,他提出继续出版三、四十年代商务印书馆推出的“汉译世界
学术名著丛书”,这套丛书规模浩大,至今已经数百种之多,选题、翻译和编辑工作均属上乘,可以说是新时期汉译学术名著的典范作品。
  一九九六年初春,我受董秀玉总编辑的邀请参与《读书》的编辑工作。《读书》在知识界影响广泛,新老交替,难免引起广泛关注,而我自己又缺乏编辑经验,心中正惴惴不安。大概是为了缓解我的心理压力,也让老一代放心,有一天董秀玉约我去拜访陈原先生。在《读书》的历史
中,陈先生的影响并不限于他担任主编的时期,除了他所坚持的“读书无禁区”的原则之外,他倡导的那种平易和明理的风气也是后来的编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在八十年代的文化氛围中,他的特殊角色和影响对于《读书》这个思想空间的生存和发展都起过重要作用。陈原先生长期担任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的职务,但毫无架子、谈吐风趣和蔼,这是我在《读书》活动的场合见到他时留下的印象。这次情况有所不同,我好像是去面试,想到尚未接任,已然千头万绪,正不知见面时从何说起。在我的记忆中,陈原先生的住处距离前门不远,房子并不那么宽敞,沿
墙的旧书架上放满了书。我们登门之时,他大病初愈,但精神矍铄,思维之敏捷,毫不让人想到他已经是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他微笑着问我在做什么研究,我简要地回答之后,他说:你要做好准备,当编辑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自己的研究一定会受影响的。但旋即又补充说:这样也有好
处,不断地学习,能够接触不同的思想和各种问题,我的那些社会语言学研究也就是在这些生活实践中慢慢积累起来的。他开始回忆:许许多多的会议,没完没了的电话,还有各种必须应对的事情,只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能做一点自己的研究。《语言与社会生活》就是在一篇篇札记
的基础上形成的。他的语调是舒缓的,夹杂着笑声;他的言谈中包含了多年编辑工作的经验,在谦虚的态度里,我能够体会到他的自信和坚持。
  在拜访他之前,我读到过他撰写的《语言与社会生活》、《社会语言学》、《在语词的密林里》等书,知道他是中国社会语言学这一学科的创始者之一,却从未有机会请教。即使在《读书》的活动中偶尔遇见,也由于参与者众而无缘单独交谈。我是语言学的门外汉,但碰巧不久前刚
刚买到商务印书馆重印的高本汉的《中国音韵学研究》,译者是三位中国语言学的重镇: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我买到的是一九九五年第一次印刷的一九九四年缩印版,除了原译本前的《译者提纲》外,还附有商务印书馆编辑部一九八七年的出版说明,这份说明不但对全书的贡献做
了扼要的概括,也对原本和译本出版后的一些变化加以说明。陈先生说:这部著作不是普通的译作,因为作者、译者都是这个领域的顶尖人物,故这个译本是真正的经典。他由此书谈到了一点古音与方言的研究,也引起我对现代文学史上有关方言与地方形式问题的联想。那时我刚刚完成
了一篇有关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形式”讨论的论文,其中也涉及方言、地方形式、拉丁化运动等问题,而陈原先生从三十年代起即从事拉丁化和世界语运动,不但是语言学问题的专家,而且也是这场伟大的历史运动的见证者和实践者。我们的话题自然集中到这些问题上,陈原先生兴致勃
勃,侃侃而谈,我登门之初的拘谨也因此一扫而空。在后来的岁月中,偶尔见到陈原先生,他总是面带微笑,随意而谈,即使在围绕《读书》的各种争论风起云涌之时,他也从不运用自己的影响加以干预。陈原先生用自己的方式实践着“读书无禁区”这一口号所体现的思想自由的原则。
  《读书》创刊至今已经二十五年,时代的变化深深地烙在它的足迹中。对于刊物而言,传统是重要的,变化是必然的,没有传统也就没有根基,没有变化则意味着失去了对于时代变迁的反应能力。传统不应是僵化的教条,而应是创新的资源;变化不应是屈从或者顺从,而应是批判性
的回应。这是我们从陈原先生等老一代《读书》的编辑者那里学到的。
《读书》11期目录
崔之元 郎咸平风波,所有者掠夺与“好的市场经济”----3
李 零 中国历史上的恐怖主义:刺杀和劫持(上)----9
王铭铭 “水利社会”的类型----18
柳冬妩 在城市里跳跃----24
聂华苓 小说家是个骗子----34
扬之水 定名与相知----37
方 拥 埃菲尔铁塔的花边----47
王 蒙 悲情的思想者----52
李 皖 风:风花雪月?乡土风?国风 听者有心----63
高山杉 欧洲人佛书翻译丛谈----73
张西平 传教士汉学的重要著作----84
倪梁康 译者的尴尬----90
短长书----98
再说“中国威胁”(杭之)◆想起了《死水微澜》(郜元宝)◆仍然继续着的战争(张鸣)◆反对快乐,支持悲伤(汪静)◆再从《无字》说开(荒林)◆美国郊区的“诗意”与隐私霸权(王斑) ◆法律移植问题三议(周S 黄金兰)
强世功 图施耐特和“大众宪法”----122
陈心想 知识的传承创新与知识分子社区----132
陈维纲 文化?边缘正义?马克思主义的公共霸权理论(二)----138
张永胜 精神不死,是谓不朽----145
金文兵 岑寂之中见性情----154
潘 维 高贵的精神----160
缺乏这样的勇气(舒芜,46)◆此魁阁非彼状元楼(杨春阳,137)
编辑手记----166
丁 聪 漫画----121
赵汀阳 漫画----159
陈四益文 诗画话 丁聪配画----封二
  想来有些欣慰:无论是多么激烈的争论,也无论有多少有意无意的误解,那些真诚关心社会命运的作者仍然会毫不犹豫地卷入新的讨论。好些年前,正当若干争论展开之际,我曾经将《读书》比做一张圆桌,一个可以围坐着展开辩论的空间――其实,在更多的时候,这个空间毋宁是
思考、学习和轻声对话的场所。
  大约十年前,崔之元先生在香港的《二十一世纪》上发表《制度创新与第二次思想解放》及《以俄为鉴看中国》(与昂格尔合作)等文,对俄罗斯正在实行的“自发私有化”过程进行批评性的思考,希望中国通过制度创新走出一条自己的改革之路。这大概是中国知识界对“自发私有
化”及其后果的最早反应之一。去年春天,正当有关私有产权入宪的讨论最为热烈之际,他在《读书》杂志发表文章,通过对不同国家有关私有财产的条款进行比较,对有些学者提出的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写入宪法的意见提出批评。这些文章由于与主流的看法意见相左,在知识
界引发了持续的讨论。
  如果说崔之元的文章引起的争议主要局限于知识界的话,那么,郎咸平教授有关格林科尔公司在“国退民进”中狂欢盛宴的论文和演说,不但引发了“郎顾之争”,而且也在经济学家和一般公众中产生了激烈的回应。崔之元发表于本期的文章试图在理论上厘清这场争论的意义,我也
相信,正像他以往的文章一样,这篇文章也一定会有许多的赞成者和反对者。如同“三农”问题一样,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改革进程中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对于这一问题的不同解释和回答势必触及改革的目标和思路等更为根本的问题。正由于此,《读书》杂志愿意以此为开端,邀请持
不同见解的朋友们对此展开理性的讨论。
  半个月前,著名的理论家德里达告别人世,在他的身后,有关“解构”和他的一系列著作仍将是许多理论工作者争论的话题。德里达先生曾经访问《读书》,并与中国的学者们座谈,他有关大学、人文学科和无条件追问的讨论至今仍然留在我的脑海里。在这里,让我引述他最后的遗
言以作纪念:
  “那个不久前的‘辉煌’时代诚然也并不是歌舞升平的。差异与分歧如狂风暴雨,它什么都有,就是没有那种人们用以整合它的同质性。”
  过去如此,以后还将如此。
《读书》2004年10期目录
李小江 白元淡 阶级、性别与民族国家----3
贺 欣 自由市场和普选民主中的民族仇恨----15
颜 峻 十年--中国新音乐快照----24
林 鹤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29
张朝晖 艺术的文脉----40
袁筱一 跨越不知边界的回归----47
黄 梅 寓意与“擦抹”----55
董炳月 “国民时代”的作家----63
刘晓峰 书名的漂流----71
短长书----80
雎鸠?苇莺?聒聒雎(裴伟)◆“桃花扇”是折扇还是团扇 (包铭新 沈雁)◆披风非斗篷(永宁)
赵汀阳 可可西里的最后一枪----90
陈晓明 张艺谋的还童术----95
孙 斌 完美的时代----103
王赓武 无以解脱的困境?----110
王苍柏 也谈华人----121
陈维纲 文化?边缘正义?马克思主义的公共霸权理论----130
孔诰烽 非典型肺炎“黄祸论”与全球管治----136
唐际根 被感知的历史与被阅读的历史----144
缪 哲 傅山的世界----150
黄 裳 读《红楼梦》札记----157
读书平台----164
点燃绝望为自己照明(李锐)◆《说君》及其他(朱铭) ◆今人少识吴保初(童岭)
该有一份神圣之心(许石林,163)
编辑手记----166
丁 聪 漫画----120
陈四益文 诗画话 丁聪配画----封二
  编辑这一期的《读书》时,别斯兰中学人质劫持的惨剧刚刚结束;也就在同时,莫斯科国立青年艺术剧院来到北京演出契诃夫的名剧《樱桃园》。导演在阐述这部剧作时说:这部写于作者生命晚年的戏剧“折射出强烈的生的欲望”。走投无路的情境越发体现了人的炽烈的要求,但“
在这部戏剧里,没有人将自己的要求强加于别人”。在契诃夫的时代,当没落的贵族不得不离开樱桃园的时候,斧头砍伐樱桃树的声音曾经震颤了多少人的心。别了,旧生活!你好,新生活!――这句台词中的诀别和期待,连同契诃夫剧作中的那种“诗意的潜流”,展现的是怎样一种对
于“生活”的理解和信念!不用说别斯兰那样的惨剧了,就是面对我们所处的这个“乱七八糟、生机勃勃”的时代,我们还会像契诃夫那样坦然地说出“你好,新生活!”那样的语句吗?在天桥剧场的三楼,一位编剧问道:经历了两次大战的血腥,目睹着一次又一次的恐怖和暴力,我们
的心还会再为这砍伐樱桃树的斧头之声而颤动吗?
  这是一个问题,一个与生活的热情和艺术的感受力密切相关的问题。但契诃夫的意义也许正在这里:在灰暗的生活中,一股深藏在人物活动背后的潜流在奔涌,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内在的诗意,一种对于新生活的渴望,一种对人及其无法确定的命运的关怀,一种深刻的人道主义。
  林兆华导演几年前曾排演《三姐妹?等待戈多》,《读书》为此发表了余华、童道明等撰写的评论。这个用“等待”的主题拼接起来的作品,把旧俄时代的情绪与对人生的高度的哲学概括综合在一种精致的形式之中。我还记得有一天在人艺门口偶遇林导演,他兴奋地告诉我,那一期
的《读书》出版之后,他收到了许多没有看过戏的读者的来信。契诃夫是现代中国戏剧传统的一个内在要素――从曹禺的《日出》、尤其是《北京人》,到五十年代北京人艺对斯坦尼传统的全面的继承,再到林兆华的《三姐妹?等待戈多》,契诃夫要素以差异极大、取向各异的方式在中
国戏剧中表达自身。林兆华的内心里深藏着一种契诃夫情结,一种通过对契诃夫的诠释来重建自己与这个戏剧传统的关系的激情,这是我在讨论《三姐妹?等待戈多》的时候终于意识到的。因此,去年秋天他来电话邀请《读书》参与他和国家话剧院发起的契诃夫戏剧节的时候,我没有一
  在这次题为“永远的契诃夫”的戏剧节中,国家话剧院的《普拉东诺夫》和俄罗斯国立青年艺术剧院的《樱桃园》是两部力图接近契诃夫原作和情绪的作品。没有天使也没有魔鬼,充满了内在的嘲讽和喜剧性而又饱含着内在的同情,诗意的潜流在宛如散文般推进的叙事中展开。“这
个戏是美妙的,它有着花的一切娇美。折断了茎,花便枯萎了,花的芬芳也消失了。只有在导演和美术家挖掘深入得足以到达那隐藏着戏的主要神经的人类精神宝库时,戏与角色才会有生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语)这两部戏都要求导演和舞台设计创造出一种情绪,让演员沉浸在一种
寂静的美之中完成他们的角色塑造。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新形式的实验之后,这种庄重、平淡的叙述和沉思的调子本身显示了一种勇气和反思的态度,而观众对于这种庄重和平淡的叙述的认可表明我们这个时代还有心灵颤动的能力。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以色列卡美尔剧院的《安魂曲》,这
是一个根据契诃夫的三个故事改编而成的作品,一个关于死亡的寓言。演员的精湛表演,让一个抽象的寓言式故事充满了最为真切的现实感;那些舞台上由人扮演的房子、月亮和马车既像是仪式性的表现,又像是故事的最为内在和真实的道具。简洁的叙事、敏锐的心理洞察力、残酷的幽
默和深刻的悲悯贯穿着整个戏剧表演的始终。在实验性话剧日渐陷于危机境地的时代,这部戏不但赢得了观众,而且也让我们对戏剧形式的开放性和可能性重新燃起了信心。
  我期盼着即将上演的林兆华导演的新版《樱桃园》。在戏剧节结束的时候,《读书》将再次邀请导演和评论家座谈,也将发表他们有关契诃夫戏剧的诠释和理解。对契诃夫的诠释和理解中必定渗透了我们对于自身所处时代的态度的诠释,对于生活进程的理解――我们还能像契诃夫那
样嘲讽而又真诚地笑吗?
《读书》2004年9期目录
《城记》 座谈会讨论纪要――――3
高桥润二郎 北京,东京,全球城市――――28
钱理群 我读《一个人的安顺》――――35
陈方正 气壮山河,虎虎生风――――42
刘浩明 从夕土到旦邦――――49
邓正来 信与中国传统医学――――56
傅 谨 我们如何失去了瓯剧――――61
苏 炜 以笔墨悟道――――68
高尔泰 画事琐记(二) ――――75
藤 威 承诺的诗学――――84
张桃洲 黑暗中的肖邦――――91
蔡天新 第四维、立体主义和相对论――――98
温铁军 农地制度安排与交易成本――――105
贺达水 日本的农地制度――――113
张晓唯 无奈的结局――――119
李 零 为什么说曹刿和曹沫是同一人――――129
短长书――――135
环境经济学(靳敏)◆人情练达无文章(东方龙吟)◆扬州:选择与遗忘(李立玮)◆关于张荫麟(散木)◆慎重对待身体(魏天真)◆此三国已非彼三国(李浩栽) 读书短札也谈台湾语文的若干问题(苏仔果,27)◆研究生的论文(余杞, 55)◆“跑步进入共产主义”(黄珍德,60
编辑手记――――165
丁 聪 漫画――――111
陈四益文 诗画话 丁聪配画――――封二
  今年六月十一日的早晨,阳光和雨水交替地照临滇西北的其茨顶村。讨论会休息的时候,在那个宽大的藏式建筑的二楼走道上,一个头上扎着红色的带子、穿着很像当地人而又透出山外的气息的年轻人向我打招呼。他自我介绍说曾和诗人萧开愚一道来三联书店二楼咖啡馆与《读书》
的朋友们聊天,现在德钦附近的明永村做小学老师,已经快两年了。也许是高原日照的缘故,他的脸色和表情渐渐地融入当地人的世界,我无法从这张充满高原气息的脸上找回咖啡馆里的记忆。我问他来这里的感受和所做的工作,他的回答是:度过了开始阶段的心理危机之后,慢慢地进
入了村民们的世界;他一边教书一边读一些藏传佛教的资料和著作。最难的,他说,是心理的适应。
  他的名字叫马骅。
  六月十二日上午,我们一行人分乘两辆车往梅里雪山方向驶去。中途,马骅从另一辆车上下来,坐到我的旁边,详细地给我介绍窗外一一掠过的地方。回想起来,在他的讲述中,有三件事情让我记忆最深。第一件事情是对藏民转山的描述,他显然被那个壮阔的场景震慑了――在叙述
一望无际、起伏不断的转山人流时,我们正穿过海拔接近四千四百米的白茫雪山山口,群山被升腾的雾气缠绕,而他的眼神发亮、神情亢奋。“每一个转山的人都见到过一个人,他转了三十六圈,每圈至少要十来天!”那叹服的语气中有一种神秘感,仿佛在召唤对于卡瓦格博神山的敬畏
。我不由得想:这个在上海求学、在北京工作,而后辗转来到雪域高原的诗人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呢?第二件事情是他对当地教育状况的关心。行至某一段山道,我们看见另一侧的山腰上有一个孤零零的建筑,他告诉我说,这是一对藏族兄弟自己出资为附近的村民们办起的学校;他们缺乏
支持和资金,但已经支撑了几年了。那个干涸的山腰上没有别的植物,唯有一根细长的管道从极深的河道中探出头来,象征着某种渴望,也预示着某种命运。他没有介绍自己任职的学校,我后来从报道中得知,那个学校仅有两位老师,他是其中之一。第三件事情是关于在虎跳峡可能兴建
水坝的事情。那会儿我们正路过一个规模不小的镇子,看着那些参差不齐的建筑群,他说:如果虎跳峡真的修了水坝,这个镇和周边的地区也将被淹没。他神色黯然,而语调仍然是平静的。
  抵达德钦的当晚,我沿着县城的主街道闲逛。在一个街心的空地,一群藏族的小伙子和姑娘在弹琴跳舞,周围渐渐地有一些欢乐的人群。这是个周末。我在人群中见到了马骅:他还是头上扎着红色的带子,略长的头发随着他的舞步在暮霭和街灯中晃动,身体在节奏分明地起伏。我也
跟着试了试,找不到步点,从两边闪动的善意的笑脸上,我知道自己的动作是多么笨拙。这个节奏、步点和身体的晃动提示着舞蹈的参与者与这个世界的生活的距离。我退到路边的暗影里,看着这个舞动的人群和那个头系红带子的年轻人的快乐的身姿,忽而想到他前一天所说的初来时的
心理危机――从那时至今,他已经穿过一个长长的隧道。“穿过那长长的隧道,就是雪国了。”――这是川端康成的著名小说的开头。
  也许就是在那时,我的职业习惯抬头了:他以后能不能给《读书》写点文章,写点有关这个离我们既近又远的世界的故事呢?在休息的时候,我问他能否通电子邮件,他回答说:去年村里接了电话线,现在能够上网了,只是速度极慢。第二天,他没有和我们一道去冰川,我们回来的
时候,他匆匆离去――回他的村子去了。
  几天之后,我回到北京,给他写了一个电子邮件,希望他有空记着为我们写点东西。但几天过去了却没有回音。又过了两天,我接到一个朋友从中甸打来的电话,说那个虎跳峡大坝的计划仍在进行之中;这个工程一旦上马,当地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文化遗存都将淹没在滔滔江水之中。
高速发展的经济导致电力的过度需求,而水电开发又是解决电荒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修筑大坝对生态造成的长久破坏已经为无数的经验所证明,从鱼类到植物、从河床到气候、从水质到疾病传播、从引发地震到安置移民,其中的灾难性影响不胜枚举。一九九六年,美国学者P.麦卡利(
P. McCully)出版过一部题为《沉默的河流》的著作,在许多朋友的努力下,这部著作以《大坝经济学》为题在中文世界出版(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年),我真是希望许多关心生态问题的朋友们读一读这部著作。根据作者提供的截至一九八六年的数据,中国的大型水坝拥有量高居世界第一
,为一万八千八百二十座,而位居第二的美国的大型水坝拥有量仅为五千四百五十九座。在此之后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中国修筑水坝的数量、规模、资金投入和牵涉的移民数量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比拟的。这位朋友的焦虑让我想起了第一个告诉我有关虎跳峡水坝的马骅和那个人口稠密
的、可能被淹没的小镇的命运。
  于是,我问这位朋友是否和马骅谈过这件事情,因为他一定会关心的。电话中先是片刻的停顿,而后是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一天前的傍晚,马骅到城里询问有无可能将宽带网接到村里去,在搭车回村的路上,他随车翻入湍急的澜沧江中,从路面到江面的垂直距离有八十多米。一位
目击者曾在一瞬间见到过江面上晃动的一只手,那是马骅向这个世界做最后的召唤。
  那是在我们分别之后的第五天。从那时至今一个多月过去了,我的那封短信至今没有消息。此刻,我又坐在灯下编着新一期的《读书》――这一期的《读书》有几篇讨论城市的文字,与这里所说的边远乡村相距遥远。但在这个潮湿的夜里,我总想在这两个世界之间寻找联系,就像那
个头上扎着红色带子的年轻人要把网线接到他的村子里一样。有谁能够否认,反复拆建的古都与沉默的河流面临着同样的挑战,这就是:如何对待发展?为什么要讨论生态?我还依稀记得:这两个问题正是几年前一群知识分子在《南山纪要》中提出的问题――它依然是一个问题。
《读书》2004年8期目录
强世功等 知识产权与法律移植----3
胡水君 法律疏密与社会治乱----15
高尔泰 画事琐记(一)----20
徐 晓 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孩子----32
上野千鹤子 李小江“主义”与性别----39
陈光兴 从派兵伊拉克到迈克尔?乔丹----50
张汝伦 康德二百年祭----57
刘慧儒 俄狄浦斯的眼睛----67
赖德霖 阅读吕彦直----75
孙 郁 孤桐老影----82
杨立华 获麟绝笔以后----88
短长书----94
何不读读张伯苓(王昊)◆首任教育总长的影响(叶隽)◆ 五十八年前的论争(冯皓)◆陈寅恪先生的外文庋藏(唐均) ◆还是要把顾准还给顾准(旷新年)
傅 荣 解读变革中的欧洲联盟部长理事会----112
韩东育 儒学的宗教化与帝国日本----118
阮 炜 拉什迪事件与“文明的冲突”----126
王 炎 “纽伦堡”与大屠杀的话语建构----135
周保松 宽容及爱----145
吴文光 黑暗中的肉身----153
杨燕迪 我们为何聆听音乐新作?----158
关于“戴笠”之一说(朱小贤,31)
编辑手记----165
丁 聪 漫画----38
赵汀阳 漫画----152
陈四益文 诗画话 丁聪配画----封二
  天气渐热的时候,在北大与清华之间的咖啡馆里,一群法学学者应《读书》之邀讨论“知识产权与法律移植”。若没有这样的讨论,像我这样的外行还真是对有关部门落实知识产权的巨大努力缺乏真切的了解。以现在法律移植的速度和规模,我们实实在在地知道所谓“全球化”及其
规则体系是如何重构我们的生活世界的。同样是立法,执行的力度可能完全不一样。比如说劳动法十年前即已颁布,除了个别的条款(如禁止童工)之外,在各地的实践中几乎均未落实。为什么呢?
  类似的情况不独法律实践领域如此,知识界的情况也经常是相似的。比如说,在天气大热之际,一些朋友聚在一起讨论劳动产权问题,那些久违的政治经济学术语似乎重新获得了与当代生活的相关性。但是,与有关私产入宪的热烈讨论相比,有关劳动产权的讨论简直就是大河中的微
澜,激不起浪花。为什么呢?
  回答这些“为什么”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去面对这些“为什么”之后的为什么。社会的转型既能够激发人们逐浪前行的弄潮激情,也能够激发另一些人们难以遏止的危机意识。在观望那些一往无前的潮流之余,这些满怀疑虑的人们重新开始追问有关“目的”――也就是“为什么”之
后的为什么――的问题:我们的各种努力的最终意义究竟是什么?
  在思想文化史上,追问目的的方式各式各样,其中之一是重新诠释经典,从而对“最终问题”的追问总是与“如何正确地诠释”的问题纠缠在一起。张汝伦为康德逝世二百年所写的纪念文章重提目的论问题,他对康德的诠释与对现代虚无主义的质疑纠缠在一起。因此,重提目的论问
题本身比能否解决这个目的论问题更具有现实性。杨立华对“正确诠释”儒学经典的诉求将他引向对“颂”的追索――这个追索是对“颂声绝响、风雅失正的境况”的拒绝和批判。我毫不怀疑,这些追问本身必定会遭致或深或浅的怀疑。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这种怀疑的力量远远大于
上述追问的力量。这是我们的幸运,还是不幸?
  雨后的夜仍然闷热。在我的窗外,是一条僻静的马路;在马路的北侧是平坦的人行道;在人行道上,躺满了住在附近简易房中的来自各地农村的建筑工人。这会儿已是深夜,陆续地有人站起来,往闷热的房子里走去。望着他们被路灯照亮的背影,忽而想起傍晚时分路过工地附近,刚
刚下班的工人们正在往简易房的方向走去,他们互相交谈、嬉笑,辛苦和快乐全都写在他们的身体和脸上。
  一切都安静下来了,是一样的夜。
《读书》第7期目录
麦克尔?哈特、安东尼奥?奈格里等 帝国、全球化与后社会主义政治----3
蔡爱眉 起火的世界 ----16
崔勇列 大国力量与大国之道----27
胡晴舫 我们这一代人----37
赵川、王墨林 艺术与身体的政治----45
朱国华 合法趣味、美学性情与阶级区隔 ----52
李政亮 媒体、文本与文化工业----62
张英进 神话背后:国际电影节与中国电影----69
翟永明 新媒介,新经验 ----75
张宇燕 “科学的历史也就是能者的错误史”----82
梁小民 拯救亚当?斯密----90
短长书----97
乡土教育与人文素质(乐黛云)◆法国“文化例外”主张的衰亡(单万里)◆有趣的“平均数”渲染(王则柯)◆做乘法的凯尔泰斯(王威廉)◆缺乏理论的实践(吴玉章)◆沪申画廊落成感言(陈嘉映)◆作家的“苦旅”(邹蓝)
林少阳 “文”的思想史 ----124
旷新年 “不屈不挠的博学”----132
岳健勇 不容乐观的工业化前景----140
吴 毅 农地征用中基层政府的角色----144
高山杉 从维也纳学派看古印度逻辑学派 ----151
荒川正晴 道路、国家与商人----160
还有两种《赵氏孤儿》(张芳,74)◆“犹是开元全盛年”(杨竹剑,89)
编辑手记----166
丁 聪 漫画----96
陈四益文 诗画话 丁聪配画----封二
  见到安东尼奥?内格瑞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几年前在北京引起轰动的达里奥?福的作品《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黄纪苏改编、孟京辉导演)。这不仅因为内格瑞身系冤狱之时,达里奥?福曾经为之奔走,而且也因为内格瑞早年的确是一位具有无政府主义倾向的理论
家和活动家――一位从未卷入任何恐怖活动,却由于自己的思想而被国家和政治集团指为恐怖主义者的人。他在流亡巴黎之后许多年终于决心重返祖国,投身终身监禁的命运,以证明这场政治判决的荒谬。就是在狱中,他与年轻的合作者麦克尔?哈特完成了这部篇幅浩大的著作《帝国》
。短短几年,《帝国》一书被翻译为近二十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各种各样的回应和争鸣。
  在《读书》的座谈中,哈特和内格瑞回应了过去几年来对《帝国》一书的种种讨论和批评,他们的阐述集中在两个问题上:第一,当代世界出现了一种趋势,即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帝国主义逻辑正在让位于一种新的主权或统治权,这就是他们所说没有中心的、没有外部的权力网络
――帝国。第二,当代资本主义体系也出现了一种趋势,即物质生产的霸权正在让位于非物质生产的霸权,从而传统的剥削概念已经无法概括今天的剥削形式。例如,在加入WTO之后,知识产权所保护的权利关系和形成的剥削形式与传统的阶级剥削的概念有着重要的区别。两位作者都强调
:无论是帝国的权力网络还是非物质生产的霸权都是一种正在形成之中的趋势,这两个命题并不意味着民族―国家、帝国主义和物质生产及其剥削形式已经不具有重要性。然而,着重阐明这些趋势的政治暗示是明显的:针对这些传统的权力关系的斗争模式――民族解放运动、阶级斗争等
等――均已过时,帝国内部的新的斗争主体是“诸众”――一个混杂的、包含着不同取向的群体及其运动。
  两位作者提供了对于当代世界的新的权力关系的新的解释,也引起了知识界的激烈争议,这在《读书》的座谈中也表现得同样明显。这些争议首先涉及美国的国际角色:由美国推动的反恐战争是帝国主义的行径,还是帝国时代维持治安的国际警察的行为?以国家和区域为主要根据的
社会斗争已经失去意义了吗?在物质性的剥削形式仍然盛行的时代,如何理解非物质性生产的霸权地位?一种针对新的世界关系的理论叙述是否忽略了各个社会内部――尤其是非西方世界――的各种可能性?在所有这些问题背后真正的疑虑是:如果传统的社会斗争形式均已失效,那么,
这个“诸众”概念能够提供怎样的方向和形式?内格瑞和哈特对于所有这些问题做出了耐心和详细的解释。无论参与讨论的人之间的差别有多大,“全球思考,在地行动”这一口号的确正在成为许多社会运动的新的取向。
  送别他们之后,我按照原定的计划,旋即奔赴滇西北藏区。在深山大泽、雪域高原之中,也能遇见那些络绎不绝的、来自世界各地的访客、研究者和非政府组织的人士。在梅里雪山的脚下,几位藏族朋友谈论着他们的忧虑:年轻一代之中懂藏语的人数日益减少,市场化的大潮正在销
蚀着他们的传统文化,喇嘛和僧侣之中不守清规戒律者经常发生,生态的多样性受到威胁……但这并不只是一个族群的忧虑,而是整个社会发生变化的征兆。一位纳西族的朋友对于络绎不绝的访客和高原上正在失去的宁静,满怀了期待和不安,他给我讲述了这个地区不同族群间和谐相处
而又保持各自特色和认同的历史和故事。在透明的夜色中,在金沙江和澜沧江之间,我眺望着茫茫的雪山和奔流的河水,转过头去问同行的朋友:若虎跳峡真的筑起了新的大坝,这里将是怎样的景观?
  离开中甸的那个晚上,一个年轻的藏族朋友给我讲述了他们在自己的村庄中推进的保护生态、保护传统文化和保护集体所有制的故事。在黯淡的灯光中,我能够感受到他的激情、欢欣和忧虑。如今,香格里拉、茶马古道、卡瓦格博的字样在各种旅游手册、纪念品、饭店招牌和文化活
动之间闪现,我不可救药地想起了北京的讨论:帝国、非物质生产、NGO的角色和新的秩序、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那个难以理解的概念――“诸众”。在这个日常的生活世界与这些抽象的理论概念之间,我们能够找到真实的联系吗?
  卡瓦格博峰在云雾中闪现,你看不清他的面容。巨大的冰川从山顶蔓延而下,上层的积雪消融之后,裸露出黑色的石块和泥土,散落在冰川的表层。今年的冰川比往昔短了几百米,明年呢?远来的活佛在神山前匍匐着深深地朝拜,而上山的路上疲惫的马匹驮着好奇的男女络绎而来。
这是两个世界,还是一个世界?
《读书》2004年6期目录
赛尔登等 战争与国家恐怖主义――――3
品书录――――16
反省大事件,复活小细节(王丽丽)◆“无边的典型”(赵勇)◆ 文学史的难题(钱文亮)◆关于“造反有理”(俞润生)◆构建学术与思想之间的历史(张仲民)
武春生 寻找梁生宝――――28
刘皓明 作为发育不全的成长教育小说的《站台》――――38
祁进玉 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46
沈 洁 寻找回来的世界――――53
李欧梵 三生事,费思量――――59
彭小妍 文化认同和创作语言――――65
董炳月 “满洲记忆”与历史认识――――73
周建高 日本对外扩张中的人民――――78
短长书――――86
取消农业税将引发一系列深刻变革(李昌平)◆小岗村的悖论(王晓毅)◆第一位关注环保的经济学家(秦胜军)◆三只眼睛看英语(颜治强)◆心里的琴弦是怎样拨响的(刘亚丁)
孙 波 由人而圣而希天――――104
刘 东 舞蛇者说――――113
胡宝国 在题无剩义之处追索――――125
周小庄 “另一种世界是可能的”――――133
宫敬才 凯恩斯革命的真与假――――140
郑广怀 钱币流动的网络――――146
李 零 一个考古读者的希望――――152
袁 靖 高科技与手铲――――160
关于魁阁(黄恽,37)◆以恶致善还是以善致善?(陈嘉映,45) ◆钱钟书的两首佚诗(秦和平,145)
编辑手记――――165
丁 聪 漫画――――112
陈四益文 诗画话 丁聪配画――――封二
  先是关塔那摩,而后是阿布格莱布,非法关押和虐待战俘一再成为全世界媒体关注的焦点。一位朋友不解地问:为什么有些媒体对虐俘事件大加报道,却对导致大规模的平民伤亡的战争本身持支持态度?关于虐俘事件的起因,各方说法不一,但这一事件已经将“反恐”行动与恐怖本
身联系在一起,在美国和英国国内进一步瓦解着“反恐战争”的基础。在新近公布的几幅新发现的虐俘照片中,让我最为震惊的不是那些正在施虐的画面,而是那个在被折磨致死的伊拉克俘虏旁边灿烂微笑的美军女兵的照片。如果把那个欢乐的微笑与伤痕斑斑的尸体从照片上的狭小空间
中分割开来,你不可能找到它们之间的任何联系。这一残忍的关联足以让人感到极深的黑暗――恐怖和死亡可以如此轻易地转化为欢乐和满足!这就是所谓人性的残忍吗?我毋宁视之为国家恐怖主义的产物,因为在当今的世界里,惟有国家恐怖主义可以用“反恐”或“人道主义干预”等
高尚的言辞将暴力和残忍正当化――这也正如当年在侵略战争中为帝国政府效忠的士兵从杀人中感到幸福和荣耀一般。
  其实,从其他社会的眼光来看,虐俘行动虽然令人震惊,但并不比用巨型炸弹对科索沃、阿富汗、伊拉克狂轰滥炸更为严重,它们不过是一连串事件中的一个事件。本期有关国家恐怖主义的讨论提出的就是国家、战争与恐怖主义的关系。赛尔登教授是《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和
《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合作)等书的作者,一位资深的中国学家。过去许多年,他一直在研究东亚的战争及相关问题。就《读书》而言,这次讨论也是早先的“战争与革命”的专题及去年十二期刊载的小森阳一有关日本天皇制的研究的继续。在“九一一”之后,媒体和社会将关
注的中心从以往的国家战争,转向了新的全球现象,即恐怖主义。然而,赛尔登教授提醒我们:在整个二十世纪,恐怖主义的主导形式是国家恐怖主义,它导致了上亿人的死亡,这还没有算上那些目标对内的国家恐怖主义所造成的种族清洗、政治迫害等。在二十一世纪的所谓“反恐”战
争中,战争的主导方面仍然发生在国家之间:从阿富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大量的平民和并未参与侵略战争的军事人员死于轰炸和有组织的迫害及谋杀。从二次大战后的东京审判,到今天有关南斯拉夫战犯的审判,每一次审判都是胜利者在国际法名义下对失败者的审判。若以杀伤平民为
准则,那么东京审判并未触及美国在广岛和长崎的核打击。霸权的逻辑能够审判霸权吗?美国的准则能够审判美国吗?究竟怎样的规则和法律,能够实现“普遍的正义”,而不只是“胜利者的正义”?
  正是从这样的追问出发,赛尔登教授也试图指出中国学者和读者经常忽略的问题,即在中国公众谴责日本的侵略罪行的时候,对于美国主导的战后法律审判体系缺乏深入的讨论,从而也很少涉及美国及其盟国在对日、德作战中对平民进行的轰炸。正如在讨论中人们思考的:一种公正
的国际法和战争法是可能的吗?消除导致战争的动力是可能的吗?
  所有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思考和探讨。但没有疑问的是:在“反恐”战争成为世界的主要话题和强权的实际行动之时,重新提出国家恐怖主义这一问题,有着特别的尖锐性。
《读书》2004年5期目录
项 飙 跨国华人----3
陈丽娟 华侨?华人?中国民族主义----13
苏福忠 说说朱生豪的翻译----23
刘 宁 翻译王维有几种方式?----32
罗桑瓦朗等 乌托邦是否仍为可能?----40
李泽厚 思想史的意义----50
刘慧儒 宋江这个人----59
黄 裳 来燕榭书跋----67
张清平 一钩新月天如水----73
傅丰村、朱子泉 关于《读书与出版》和"学习合作"的回忆----81
短长书----86
传播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王富仁)◆群像的言说(张玲霞) ◆顾准与卢森堡(靳树鹏)
马翠军 边缘化的“三农”问题----99
温铁军 市场化改革与小农经济的矛盾----106
曹卫东 在雅典与耶路撒冷之间----111
陈剑澜 康德的启蒙之问----119
倪梁康 心有其理----128
王纪潮 追寻一己之福----134
沈睿文 宝光下的道踪----144
杨弋枢 岔路上的特吕弗----152
徐葆耕 被殖民者的谵妄和绝望----158
“倒霉”与“王帽子”(张鸣,98)◆偷得半联(公输鲁,143)
编辑手记----165
丁 聪 漫画----80
陈四益文 诗画话 丁聪配画----封二
  初春的时候,终于到了印度。在加尔各答,查特吉教授带我去一家中餐馆,这才注意到印度社会的华人华侨,注意到印度也有唐人街。饭店里很少见到华人后裔,据说是因为华人家族比较有钱,不再靠跑堂营生,许多移民后代又移民去了澳大利亚、加拿大或是东南亚国家。他们也可
以纳入项飚文章中提及的“再次移民者”的行列。其实,除了经济的原因外,两国于一九六二年发生的边界战争也是一个历史因素:在战争之后,印度华侨遭受逮捕、迫害和排斥,许多人或他们的后代渐生去意,寻找更能容纳他们的地方。
  二次大战后,民族国家体制最终确立,中国认同自然地与这个政治实体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对于生活在中国的人们而言,华人、华侨的称谓也包含了一种复杂的内外之别,我们很少从一个跨国的视野理解“中国”问题。一九八九年之后,“文化中国”的概念逐渐活跃,杜维明教授将
这个概念区分为三个范畴,即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等华人社会,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华人社会,以及那些在族群上并非华人但却参与了形塑中国文化的知识分子。“文化中国”的概念是对早期的文化民族主义的扩展和超越,它试图在一种超越民族国家的世界框架中、在一种动态
的关系之中重新界定“中国”的意义。其实,华人华侨群体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原来认为的至关重要的‘华侨’、‘华人’的分界日益模糊,联用的‘华侨华人’已经在媒体报道、学术研究和政策语言中成为固定用语”(项飚),在民族国家的传统模式发生重要转变的时候,海内海
外、境内境外的严格区分正在淡化。在分析跨国华人群体时,刘宏将跨国华人群体区分为 “再次移民者”、早期移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新移民,而项飚又进一步追问那些服务于跨国公司的群体的认同问题:跨国性本身超越了地域的界限。这是后民族国家时代的征兆吗?
  在加尔各答,除了探访唐人街,也访问了泰戈尔的故居(现为泰戈尔大学)。在二楼的房间里,除了他生前的用具之外,也陈列着许多照片和绘画,其中就有徐悲鸿为他画的那幅著名的肖像,这不禁让我想起他对中国的两次访问。一九二四年四月,诗人在中国度过了他的六十四岁生
日,梁启超为此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做“竺震旦”,却引得鲁迅大为不满。在鲁迅的文字中,前后有八次提及这位东方诗圣,多与他对中国的访问有关,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写于泰戈尔访问同年十一月的杂文《论照相之类》。鲁迅说:“印度的诗圣泰戈尔先生光临中国之际,像一大瓶好香
水似地很熏上了几位先生们以文气和玄气,然而够到陪坐祝寿的程度的却只有一位梅兰芳君:两国的艺术家的握手。待到这位老诗人改姓换名,化为‘竺震旦’,离开了近于他的理想境的这震旦之后,震旦诗贤头上的印度帽也不大看见了,报章上也很少记他的消息,而装饰这近于理想境
的震旦者,也仍旧只有那巍然地挂在照相馆玻璃窗里的一张‘天女散花图’或‘黛玉葬花图’。”再接下来就是那句颇有点心理分析味道的“男人看见‘扮女人’,女人看见‘男人扮’,所以这就永远挂在照相馆的玻璃里,挂在国民的心中”的议论。我们都知道鲁迅对京剧的贬斥态度,
他那时追求的是要将无声的中国变为有声的中国,对于“两国艺术家的握手”心怀疑虑。至少从表面看,尊重东方传统的泰戈尔和激烈批判传统的鲁迅之间隔着一道思想的鸿沟。
  离开唐人街的时候,我问查特吉教授是否知道鲁迅对于泰戈尔的批评?得到的回答是:印度知识分子对鲁迅的批评很熟悉。他接着告诉我:泰戈尔也曾写下对中国的观感,其中之一是对中国年轻一代过于西化的不满,比如他在中国的学校演讲,学生们完全西式装扮,传统的装束荡然
无存,而即使在作为殖民地的印度,学生们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传统服装。泰戈尔曾经五次访问日本,他为日本“在一夜之间冲破它那旧习惯的壁垒,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显示了成熟的有信心的力量,又显示了新生活的那种新的和无限的潜力”而激动。像孙文、鲁迅等中国的革命者
和知识分子一样,泰戈尔为亚洲可能从日本的崛起中获得灵感而兴奋。他对西化的批评源于一种对于生命的理解,即“我不能相信日本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是由于模仿西方。我们不能模仿生命,我们不能假装有力量。”他对日本的担心也在于此:“对日本来说,危险不在于模仿西方的外表
,而在于以西方民族主义的动力作为自己的动力。”(泰戈尔《民族主义?日本的民族主义》)在这个意义上,泰戈尔对东方文化的推崇与鲁迅的思考未必截然相反。在《花边文学?骂杀与捧杀》中,鲁迅记载了泰戈尔访华时的设坛讲演的场景:“人给他摆出一张琴,烧上一炉香,左有
林长民,右有徐志摩,各个头戴印度帽。”言谈之间,充满了讽刺的意味。但鲁迅接着说:“我今年看见他论苏联的文章,自己声明道:‘我是一个英国治下的印度人。’他自己知道得明明白白。大约他到中国来的时候,决不至于还糊涂,如果我们的诗人诸公不将他制成一个活神仙,青
年们对于他是不至于如此隔膜的。”鲁迅曾经将那些追新逐异而发不出自己的声音的人称之为“伪士”,这个想法与泰戈尔对于生命的定义若相桴鼓。因此,泰戈尔与鲁迅的差异也许还应该放置在印度的殖民地处境与中国尚未完全殖民的处境之中进行解释。
  在泰戈尔和鲁迅的时代,殖民主义和民族主义是两个最为重要的政治力量。鲁迅和泰戈尔以各自的方式寻求抵抗西方殖民主义、赢得自身解放的道路。泰戈尔说:“每当西方议论一个东方种族可能兴起的时候,你们一定会听到强烈的恐惧声音,因为西方赖以兴旺的力量是一种邪恶的
力量;只要它自己抱有这种力量,它就能够得到安全,而世界其他地方则吓得发抖。欧洲现代文明的主要野心,是独占这种恶魔。它的全部武装力量和外交都是针对这个目的。……西方放手让恐惧的风暴在上帝的世界上肆虐,它却回过头来威胁西方自己,并且驱使西方制造越来越多的恐
惧。这使西方不得安宁,使西方除了给别人造成灾难和自己招致灾难以外,忘掉了一切。”在这个意义上,那些在当代世界不断出现的、针对别国发展的“威胁论”其实根源于自身的黑暗记忆。泰戈尔对“民族主义”持有坚定的批判态度,其核心的思想就是要寻求一种不再复制这种“西
方逻辑”的道路。他对民族主义的批判因此也绝不会向着反对一个特定民族的方向发展。在他的心目中,他所要反对的是“一切民族的一般概念”,这个概念将多样性的社会化约为单一性的构造,其典型的例子就是西方殖民者通过对于“异族”或“土著”的种族清洗而获得的“民族单一
性”。在鲁迅和泰戈尔的著作中,我们都能够找到对于这种单一性的拒绝。
  正如印度社会一样,中国社会不但包含了内部的多样性,而且也有大量的华人华侨散居世界各地,欧洲民族主义的框架只能限制我们的自我认识和世界视野。在这个意义上,从各种边缘视野观察我们自身的社会,也是保持我们社会的多样性和活力的必要途径吧。
《读书》2004年4期目录
3 为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杜润生)◆公平性与中国教育问题追问(晏廷俊)◆哪里是家园(赵川)◆晚清女性死亡的叙事(杜新艳)◆感受行为诗(杜青纲)◆发展是对人的全面自由的追求(林光彬) 熊秉明你的诞生已经诞生 27 杜小真你的死已经不死 36
农民、乡村社会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之路 41 巴战龙文化多样性 裕固族 文化研究 52
57 迈向公共化超越后威权
王歌、吕乐后视镜中的公路 61 陈映芳变中之痛 68
刘皓明从好言到好智 77 曹 聪 DNA结构中的第三个男性 86
万俊人道德谱系与知识
永 宁 珠帘秀记事珠 107
余英时治史自反录 著译者言 115 盛 洪在儒学中发现永久和平之道 123
董炳月 “肉弹”伦理学 130 陈世旺无遮的光芒 141
王德威历史的忧郁,小说的内爆 细读 148 舒 芜学鲁迅,读红楼 153 田晓菲半把剪刀的锐锋
金圣叹“诗在字前”说文抄(杨竹剑,152)◆两处翻译问题(兰强,158)
丁 聪漫画 114
陈四益文 诗画话 丁聪配画封二编辑手记
  维姆?文德斯因病未能出席他在中国举办的摄影展,《读书》杂志的座谈也因此推迟了。他的摄影展题为《地球表面的图画》,城市与荒漠是它的两大主题。我不懂摄影,但在他的规模巨大的照片跟前,也直觉地感到作为观察者的自己已经置身于画面内部。摄影是瞬间的艺术,但文
德斯的“瞬间”却有极强的叙事性:不仅由于照片的巨大规模,我们对照片的注视包含了一个从一端逐渐转到另一端的过程,而且也由于这些多半有些空寂的画面背后所凸现出的摄影者的追踪过程。文德斯被视为新德国电影的代表者,他将德语当作“他的语言”――“我的语言也是我的
态度,我与世界的关系,我的‘视角’”。但是,对这位长期生活在美国的导演而言,密西西比河比莱茵河更为亲切,他将自己界定为“世界公民”实在并不奇怪。文德斯是小津安二郎的崇拜者,他也以自己的照相机拍摄了他心目中的日本:不是东京繁华的街头,不是京都典雅的城市,
而是奈良的唐昭提寺的有铭文的石头、色彩斑驳的老墙、在地板上穿行的螳螂、长满苍苔的地面、空寂的内厅。在这些有关日本的照片中,我没有见到人,惟一的人像也不是日本人,而是六次东渡、双目失明的鉴真和尚的真身做成的塑像――一个长途跋涉而后终老于斯的唐朝僧人。我忍
不住地想:作为世界漫游者的文德斯究竟从鉴真身上看到了什么呢?
  在题为《德州巴黎的墙》的照片中,画面的中央除了一扇紧闭的小窗之外,就是一块脱落表皮、裸露出内层图案的墙壁,文德斯想:“要是有把铁锤/我会尝试/砸掉更多灰泥/揭开那下面整幅/从前的壁画。/ 可惜我只有一架照相机。”这个墙的意象因此也似乎成了对于不同时代、不
同的人留下的痕迹的追寻。时间的划痕深深地烙在瞬间的凝视之中,让我们通过时间之流想到历史的深处。文化或者文明总是布满了“它者”的痕迹。在文德斯的摄影中,德国或是柏林的场景并不多见,这次展出的照片中惟一的一幅拍摄于柏林的照片是一九九二年的亚历山大广场。同样
,画面上的主角不是德国人:在雾气弥漫的清晨,一群并无武器的苏联士兵聚集在广场。文德斯解说道:“那时/大多数前苏联士兵/已撤出前东德。/这一群显得那样迷失/在时间里。/你能否感到/那些大衣显得多么寂寥?”在他的照片中,我找不到柏林墙的痕迹,却到处感受到“墙”的
存在。在《从锡案山看耶路撒冷》中,从荒废的犹太人墓地看过去,遥远的地方伫立着寺庙山上的厄尔阿扎清真寺,而在它们之间,隐隐约约地,我们可以看到横亘其间的隔离墙。《戈兰高地》中并无墙的画面,但在空寂的山头和山头下公路关卡构成的画面中,你能够感觉到无形的隔离
正弥漫其间。
  文德斯摄影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对比也许就是废墟与荒原了:从甲壳虫轿车的墓地,到南澳大利亚库柏佩蒂的废车场;从锡安山的犹太人墓地,到蒙大拿州荒芜的印第安人墓地,以至“九一一”后曼哈顿的Ground Zero――这些由墓地构成的意象也正是文明的痕迹吧,而这些痕迹是由暴
力、遗忘、隔绝和抛弃构成的。从这些墓地的画面中,我不由得想到了隐含在照片中的主题:宗教、种族和它们的历史关系。在那幅拍摄德州敖德萨的公共汽车停车场的照片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汽车上的标志全部源于《圣经》中的名字,以致文德斯将这幅照片命名为《约书亚和约翰》
。除了废弃的墓地之外,颓败的城市也是这些摄影的主题:布特城内已经撤空了的二手书店,亚利桑那州的已经废弃不用的旅店,德州巴黎的如同废墟一般的墙……颓败的城市和文明的意象让我们想起现代艺术史中对于都市荒漠的描绘。而与这些颓败的意象构成对比的,是西澳大利亚的
陨石坑、“嘣咯嘣咯山”的黄昏、南澳大利亚的“蜥蜴岩”:它们规模巨大,无声无息,除了隐伏在我们这一侧的镜头之外,惟一能够找到的人的痕迹是无比辽阔的荒野上的由辙印造成的土路。所有这些都汇入了这个“新巨石时代”,汇入了这个“地球表面的图画”之中。望着窗外一片
片崛起的高楼,我不由得想:这个“新巨石时代”究竟会给我们的文明留下什么痕迹,又会和别的文明的痕迹构成怎样的一种关系?
  文德斯喜欢古巴的摇滚。在他的摄影中,多少透露出生命活力的部分几乎全部来自哈瓦那的有些破败的街头:无论是那个位于特殊位置上的擦鞋铺,还是站在屋顶往上吊东西的男子;无论是当地商店,还是持棒球的男孩,生命在流动着。“在哈瓦那电力始终是个问题。/冰箱总是不运
转,/门铃和电话也没用。/当然,电梯也一样。/把东西从房子外面拉上去/似乎是更可靠的办法。”然而,“他们非常热衷于棒球。所有古巴人都是。他们是最棒的球手。”那两个站在马路边的孩子“用一根木棍当球棒,/玩着破布做的球”。可惜我没有看过他的纪录片《乐满哈瓦那》,
体会他的电影中的美洲音乐的魅力。
  彼得-克劳斯?舒斯特在评论文德斯的时候说:“维姆?文德斯同时也在追随洪堡的理念:只有亲历遥远的世界并近观之,才能即便身在遥远,也看得见它近在咫尺的模样。”果真如此,我们就一定会在空寂的画面中感受到一种凝视的目光――一个世界公民凝视自己的故乡的目光?
《读书》2004年3期目录
崔之元如何认识今日中国:“小康社会”解读 3 曹天予小康、小资与市场社会主义 10 李欧梵《弦裂》:一个音乐家的流亡故事 16 聂华苓踽踽独行--陈映真 22 吴敬琏等 “法治与市场经济”座谈纪要 30 李陀、阎连科《受活》:超现实写作的新尝试 44 程 凯被放逐的主体与批评的
位置 55 姜 纬似曾相识的敛财大亨们 61 程 巍 “赞助行动”及其法律问题 70 短长书
79 曾经有过的高教大跃进(张鸣)◆芳草萋萋亿仙洲(曾昭奋)◆俄罗斯前外经部长反思改革教训(杨斌)◆逝去的杯与剑(张薇薇)◆读夏承焘先生的日记(散木) 苏 炜灵魂的舞蹈 99 单
壁存进入历史之轻 104 翟永明像路易斯?布尔乔亚一样长寿 112 萧亮中车轴村家族二题 田野札记 119 邓文初 “失语”的中医 127 程志敏西方思想中的“新天方夜谭” 135 张兴成东方主义的全球化逻辑 143 萧 武身体政治的乌托邦 150 胡 成殖民暴力与顺民旗下的灰色生存 159
清华法学重建考(胡夏冰,15)◆读《政法界右派分子谬论汇集》(张群,43)◆苏格拉底的鸡(荣司平,69)◆不是"上帝"是"龙王"(刘,149) 编辑手记
166 丁 聪漫画 126 陈四益文诗画话 丁聪配画 封二编辑手记
  编完这一期,初春的气息已经在窗外盘旋。忽然记起这是《读书》第三百期了,也是我参与《读书》编辑工作之后的第八个春天。"究竟如何认识今日中国",进而如何认识中国最近之二十年、五十年、一百五十年乃至更为久远的历史,始终是这份杂志的灵魂。欢乐与焦虑、爱与恨、
对话与纷争、反省与展望,一切一切都与这个躁动的灵魂有关。"认识"这个词多少有些抽象的意味,但用在这里绝不限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理论分析,那些在记忆、摹写之中呈现出的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的性格和命运,也为理解我们的社会和我们自身提供了历史视野。聂华苓说,她的野
心就是通过对她所认识、交往的人的记忆,写出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她笔下的雷震、胡适都已是历史深处的人物,而陈映真却是仍然活跃在今日舞台上的知识分子和文学家。十年前,他访问韩国后路过到北京,约我见面。我依稀记得"如何认识今日中国"就是那时他谈话的主题。此后我
到台湾访问,在一家小酒馆里与他见面时,谈话的中心仍然如此,而台湾的变化和命运也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他的小说,他曾被捕的经历,连同他总是认真而诚挚的谈话方式,以及独行者的寂寞,总会为谈话创造出一种特殊的气氛。与聂华苓笔下的陈映真截然不同。李欧梵评述
的《弦裂》的作者斯特恩则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个人,但也是那种能够给谈话创造出特殊氛围的人。这位柏林爱乐乐团的首席小提琴喜欢讲故事,而且总能让你从幽默的氛围中思考更为深刻的问题。去年夏天在柏林又见到他和他的老朋友莱布尼兹基金会主席斯普莱茨先生,我们边喝酒边听
他聊天--人与音乐,以及他所理解的中国--一个曾经在中国流亡、在中国学习小提琴并在七十年代重访中国的犹太音乐家记忆中的中国。他曾经历的那个时代似乎远去了,又似乎就在我们身边。这一期的《读书》有两组有关如何"认识今日中国"的讨论,参与者的视角、观点各不相同。崔
之元在重新发掘"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思想资源,关注的中心问题是能否在"一次分配"的前提下解决社会公正的问题,而他提出的核心的理论概念是"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社会化资产"。曹天予的商榷不仅涉及对当代中国现实的估价,也重新提出了阶级、社会集团和剥削等范畴。吴敬琏
、曹远征、秦晖、李风圣的讨论是在《读书》举行的"法制与市场经济"座谈会的整理稿,针对权钱交易、官商不分,学者们重新讨论市场与法治问题。事实上,李陀、阎连科关于小说《受活》的对话,也同样是对如何认识今日中国这一问题的回应:从"小人文学时代"的提法到重提"愤怒是
一种文学品质"的观点,无一不联系着对当代社会的判断。如同崔之元在文章开头所说:"究竟如何认识今日中国,这是一个令人困惑的智力和道德难题",讨论和对话、分歧与争吵因此也一定会持续地发生。一周以前,一群朋友不约而同地谈起久违了的"历史观"问题--在认识今日中国和今
日世界的过程中,人们迫切地感到了一种需要,一种重新审视我们自身的历史视野的需要。《读书》杂志愿意将这个微小的空间提供给那些真诚探索中国问题、中国道路和人类未来的人们。不久前从媒体中知道"云门舞集"的创办人林怀民和另外两位台湾的著名人士一道对台湾政治提出"沉
重告白"。苏炜将"'云门'提供给我们思考的这一独特角度"概括为:在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上,艺术的"进入"的、"参与"的姿态,同样可以是超越的、典范的、永恒的姿态。我至今还记得上一次观看"云门"的现代舞《金陵十二钗》,在那绚丽的舞台和动人的身体语言背后,蕴藏的是怎样的激
《读书》2004年2期目录
林兆华、田沁鑫等多少春秋,总上心头 李纪祥时间?历史?叙事 王 诺 “生态整体主义”辨 陈映芳 “城市化”质疑 周质平台湾语文发展的歧路 是“母语化”,还是“孤岛化”? 臧 棣出自固执的记忆 苏 炜历史的肉身 短长书
关于身体书写的一则思考(陈令山)◆无药可医的
病痛(李锐)◆《三家村札记》版本小考(荆帆) 王铭铭魁阁的过客 刘宗迪惟有大地上歌声如风 刘浦江正视陈寅恪 聂华苓再见雷震 张 宁死刑:历史与理论之间 汪丁丁何谓“直面现象”的经济学? 秦 朵恩格尔与戈兰杰:二○○三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刘剑梅影像的书写 李政
亮十字路口的台湾电影 丁 林汉娜的手提箱 程 巍伯林的地方主义
  不久之前,与几个朋友一起去了黔南、黔西南以及平坝一代的苗族、布衣族、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翻山越岭之间,不但在都匀、荔波、凯里、镇远等城市停留,而且也沿着古代的驿道寻访传统的踪迹。在平坝附近的屯堡见到一群衣着有些特别的老乡,便问当地的朋友这些老
乡是哪个民族的,不想得到的答案竟是六百年前被明朝政府从应天府派来此地戍边的军人和家属的后代,这才知道像我这样的汉人早已经是“夷”人了。
   屯堡的后面有一座矗立在山顶的城堡,据说吴三桂曾经在那里居住过,山下是屯垦的土地。深山老林,交通不便,在整整六百年间,这些从我的故乡附近迁徙到这里的人们竟然保留着明代的穿着打扮,居住在那个时代流传下来的建筑风格的院落里。当地人将那样的院落称之为“歪门
斜道”,因为大门不对正厅,而是斜着伸展出去,门侧的墙上有一个可供观察的小洞,我想也许是戍边者为了适应军事或防卫的需要而设计出来的吧,如今却成为一种建筑的格式了。在屯堡的中心部分有不大的场子,一侧的房子下坐着几个老者,他们在晒太阳。老者们之中有一位戴着墨
镜,在这个地方显得有些特别。我走过去搭讪,他们听说我的老家也在应天府(南京)附近,显得很热情。那位戴墨镜的老人说他最年长,大概快九十了吧。从他的神色,一望而知就是这个屯堡中见过世面的人:抗日战争时期,这位老者曾经是时在四川的黄埔军校的第十七期学员。聊了
一会之后,他说起解放战争时期的经历,抱怨他的长官没有及时投诚,弄得他在很长历史时期里有“历史问题”。我问他是哪个兵团的,他说是黄维兵团的,战败后从淮海战场辗转回到贵州高原的老家,从此再没有出山。
  如今的深山之中,高速公路正以惊人的速度伸展。几年前到过赤水,沿途道路颠簸,行路艰难,但偶阅报纸知道国庆期间的游客流量已经每天超过两万人,足见公路交通发展的速度。这些数百年间与外界甚少交通的地方一次次地接待着像我这样远道而来的访客,明朝的服饰、旧式的
建筑和少数民族风情正在成为旅游的资源。我不知道王铭铭先生是如何抵达魁星阁的,但一定与当年陶云逵、吴文藻、费孝通等人类学家的寻访有所不同了。离开屯堡的时候,我忽然想到那几位老者中唯一走出屯堡而又回来的人的经历。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让这个当年的年轻人走出大山
的呢?说来有趣:抗日战争所造成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动员让许多北京、上海等都市知识分子深入后方,也让这位戴墨镜的老者、当年的年轻人走出了深山。哪个显眼的墨镜也许就是那趟远行在一个屯堡人的身上留下的痕迹,而中国的人类学、民俗学的发展也深深打上了那个时代的印记。
王铭铭说:“‘魁阁’所表达的,与伦敦经济学院人类学‘席明纳’还是有所不同” ,这个不同之中除了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多读一点历史之外”,也与这些当年还年轻的学者们在战争年代深入后方的经历有些关系吧。“只有生活于乡村大地上的人们,才知道风对于生活的意义”(刘宗
迪),但这个几千年来乡民们就知道的“意义”也只是在一些特定的时代契机下才能让书斋中的学者真正地把握。
  但今天的动力截然不同了。如今横贯云贵的公路连接着上海、广州和许多经济发达地区,它们已经是这个市场社会的一部分了。当交通、媒体、市场和国家组织体制遍布山川大泽的时候,“自然”本身也在退化和消失的过程之中。那些为脱贫和发展而做出的努力艰苦卓绝,但如何让
这样的努力不蹈许多国家的发展主义覆辙,也应该成为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陈映芳在她的文章中质疑这个媒体中大张旗鼓的“城市化”,并把当代中国的三农危机与这个“城市化”及其发展主义策略联系起来。王诺的文章评述了“生态整体主义”的理论,并从生态主义的立场对于人类
中心主义这一现代的核心价值提出了质疑。在各种人类自身造成的生态灾难频仍的时代,我们不能回避这个问题的迫切性和严重性。在反思各种学科和知识的氛围中,我们如何才能将这样的问题带入反思的视野呢?
5区 Maxims(格言)板期待你的加入......
1区 HumanSociety(人文学院)板欢迎你的驻足......
A区 LoveAround(爱心点滴)新板开板啦....
※ 来源:?饮水思源 bbs.?[FROM: 211.80.9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艾克赛尔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