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经济形势出现什么问题了?

李维森:我担心中国经济要出大问题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李维森
  -2日,由浙江大学科斯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由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和中信出版社协办的《经济解释》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召开。搜狐财经进行了媒体支持。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维森教授在会上发表了演讲。以下是演讲全文:
李维森: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今天用15分钟的时间跟大家分享一下读教授的最后一章第四卷的一点体会,最近我上个星期去讲课的时候读了一遍张教授的书,感觉影响很深。对我更深的感觉是张教授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楷模,每一个都要看别人是怎么使用的,都带着问号。大家都是经济学界的同仁,有教授有研究生,大家想想我们有多少是接受别人的问题,我们教授每个问题都要提出他的问号和他的解释,这点精神我觉得应该是我们要学习的。所以今天我就讲一个非常小的题目,读教授的书的一点感悟。
  先看卷四第389页教授是怎么说的?“我认为凯恩斯学派主张的宏观调控是基于一些错误得严重的理论基础,解释过时了,但说到花钱,政府永远高兴,也不难找到经济学者的支持。至于我的好朋友弗里德曼主张货币调控,尽管才高八斗,但因为电子科技的发达与货币国际化的发展,币量怎样量度出现了大麻烦,使弗老的推断从1982年就频频出错。”这个观察1988年就注意到了,我是在几年前注意货币时才发现,大家可能知道,货币思想史已经好多年了,但是还没有发现任何东西,我在这里就谈一点我的感悟。大家都知道,为什么弗老错了?当然货币数量,仍然到目前为止所有的经济学家大多认为“通货膨胀永远是、且在任何地方都是一个货币现象”,用一些通俗的话来讲,你通货膨胀就是央行发货币的结果?是不是呢?我觉得只是一个引人争论的问题而已。
  大家看一下广义货币的图就知道了,在我们2007年39万亿左右的我们通货膨胀超过10,但是我们现在看有通胀吗?我们一直到9月份还在减缩,连续4个季度在减缩,这么久一直在减缩。另一个,通货膨胀和广义货币没有任何的关系,尽管挪后12个月仍然没有关系,这个现象我们近距离思考过吗?这次我要问的,有一点可能是中国的广义货币增加,原来对房价和GDP相加非常吻合,实际上这是另外一个结果。我的判断这几年到底是发了广义货币导致了房价上升,还是反过来房价上升导致广义货币的增加,这一点恰恰又回到了凯恩斯的货币论上说去了,这两个互为因果非常清楚。
  通货膨胀不但在中国是这样,在美国大家看看,1950年代发了多少货币?这是它发的钱,但是比较有趣的美国的核心通胀和城市通胀一直没有超过2%,一直没超过2%,现在还在担心美国出现通货紧缩。当然有人说,美国没有通胀,不要急,以后美国发货币它不会流入全世界。但是这个推论想想也是错了,大家想想从2001年到现在每年回流,这个钱是到了中国,到了东南亚,到了石油国家,但是回流又回到美国买东西了,大量回去了,美国没有通胀,这个又怎么解释呢?这个现象大家思考过吗?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没通胀了?大家看一下美国发了这么多货币有用吗?大量的发了,银行不贷,企业信贷没用,所以没有通货膨胀,这些理论我觉得都是弗老都不能解释的现象。
  这些现象再看欧盟,欧盟这几年不得了,但是现在欧盟最担心的是通货紧缩,发货币不通胀还紧缩,全球的通缩面临着全球经济的东西,为什么?我们的教授想到了,看看教授怎么解释的?两点解释,“我认为这失灵起于两个原因,其一是电子科技的极速发展与早就国际化的银行变了操作程序,我们再不知道货币量要怎样量度才对。1988年我就看到了,我对弗里德曼提出质疑,他没有回答,“电子货币,货币是什么?货币怎么度量”变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第二个他就讲了,他说“我的师兄阿伦?梅尔泽(Alan Melttzer)说,如果一种货币能在国际上发挥强烈的作用,传统的货币要在改变之内,为什么增加风管的物运出险(音译),这是一个重要的观点。教授已经从两点上解释为什么弗里德曼错了,1982年以来频频错,这是有道理的。
  但是还有一点,通胀和广义货币没关系,中国货币增加的原因是什么?大家看一下,越是广义货币增加得越快,看一个图大家就知道了,大家看一下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非常清楚,大家看央行发货币,这个图可以看到银行的基础货币没有超发,但是为什么会变大呢?再看这个图,特别是2009年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广义货币当年增加的是33%,但是你看看央行基础货币的总投放简直要吓你一跳,它的基础货币只有2130亿,有人说这个好解释,传统的金融理论货币量能够解释,错。大家看一下流动速度在减缓,急剧减缓,但是国有货币在增加,这又是什么意思?非常稳定,货币乘数在集聚,这又怎么解释?我们的教授给了解释,他说“信贷膨胀不一定要有货币量的膨胀连带在一起,你借我借大家借,你信我我信她,一旦出现通缩或者通缩的预期威胁,费雪的负债+通缩理论就会应验了。”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书,费雪的书。中国经济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费雪效率,中国经济面临这些问题,先由信贷膨胀导致的,我们没有机会,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这才是大麻烦,这才我们央行应该听到的声音。我们企业界更清楚这一点。
  大家看凯恩斯也讲过在货币理论里面讲得非常清楚,他说“当一家银行在英格兰银行的准备金余额超出了通常的需要,他便能向工商界贷出一笔增量贷款,而这笔增量贷款就会在这家银行或者其他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创造一笔增量存款,相信英国工业资本的运营量取决于英格兰银行金库中的黄金储备量,无异于相信别人的鬼话。”这个不会超过。实际上你看上下两个货币类就会发现银行透支不是我们现在国有银行干的,很早就在干了。这一点实际上就是告诉了我们,还是货币内生理论在起作用。
  我讲一个例子,大家知道我们的货币是怎么出来的?去年年底浦东的行长说,说我还掉贷款指标了,贷给你8000万,一个月你给我还回来8000万,实际上商业银行可以大量创造基础货币,没有钱就可以贷出钱,现在钞票都可以不印了,非常危险的现象。我就不再具体解释这个过程了。所以根据这一点,你就会发现我们目前中国面临的一些问题。
  首先,在回到教授提出这个观点是什么呢?电子货币来了,我们都需要宏观经济学,凯恩斯创造的宏观经济学,第一个趋势是什么流动性偏好,大家看我们的什么是流动性?我们变成银行卡了,这个成本到北欧、挪威都没有货币了,只是一个银行卡了,它成立不成立?如果流动性偏好不成立,我们的宏观经济怎么讲?货币经济还怎么写?第二个,现在支付宝、余额宝、理财通纷纷到来的时代,哪些是货币资产,哪些是金融资产,你分得清吗?界限又在哪里?第三个,回到弗老的货币需求函数,前面的F、W、Y都是不确定的,三个最重要的变量如果都变了,它被细分了,那我们的货币需求函数用什么来解释所以哪些是货币,货币还有发行吗?大家看看还要发行吗?投放基础货币,就完全出来了。还有货币流通速度,货币存储这些理论还有什么意义?货币跟商业银行的关系又是什么?
  再往下看,大家看一下凯恩斯在《货币改革论》说了这么一句话:“要经常提醒人们的:要科学地对待货币问题是不可能的,因为连银行界也无法理解资产的问题。如果确实是融资,那么带来的社会资讯就会崩溃了。”这一块非常重要。再看费雪,“过度的投资和投机通常对经济有重要影响,但如果不是用借来的钱,它们所引起的不良后果要小得多,由于蜂拥清偿的规模效应,个人为减轻债务负担做出的每份努力反而都会加重负担,还得越多,欠得就越多,经济之舟越倾斜,就越容易倾倒。”他是在1933年的经济学会上讲这句话的,我相信。史正富请我们两个聊,聊到山东,聊到景宁,聊到阿尔巴斯,聊到山西。这里面就会出现什么?通货紧缩很重要的原因是会出现帕金森效应,大家都熟悉,帕金森效应是什么?通缩与紧缩,你的负债率会加重,这个费雪效应通过减出来再负债,中国经济要出大问题的。我们现在还在不断货币增值。
  我觉得最后,就是把所谓的负债通缩描述一下,我就讲完了,谢谢大家!
  点击进入参与讨论
(责任编辑:沈路)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回复:中国所有的问题都是政治问题,而不是经济问题_财经郎眼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2,772贴子:
回复:中国所有的问题都是政治问题,而不是经济问题收藏
投票的时候我投了政治和经济问题,不过看这边我知道LZ想表达的意思了,我同意LZ,是政治问题。
所谓政治问题就是 —— 我们无论怎么卖力赚钱,都喂不饱这帮“官二代”的胃口。如果我们是个像美国、日本一样的“小政府”,一切迎刃而解。人家的政府人员花几个钱,不够我们的仆人买卫生纸的。 赋税世界第二,收入倒数,我都奇怪为什么会有越南妹子愿意嫁到中国来?因为我知道的越南的工资都是我们的两倍啊!我们呢,没有福利保障,钱去哪了?那可不是为牲口了吗!利比亚再怎么差,再怎么非洲,总喜欢说别人差,可人家是终身免费医疗、教育。我们这号称世界第二GDP的有什么?我倒觉得我们最大的奇迹应该是证明了“新怒隶制度”也能创造出世界第二。 可不嘛,这960万平方公里,没有一平方厘米是我们的,一生出来就被户籍分成三六九等,“就算攻陷柏林,也拿不到北京户口。”包括这960万公里内的一切,都没有我的一件东西,所有的东西都是“租”的。我出生的意义,就是干活上税再干活再上税。想要房?做梦,理想?傻吧!
CCAV5上次不是有帝国兴亡的纪录片?说的是汉朝建立和衰落, 汉朝统一初期,国家把土地分给农民,有了一定经济发展,商人也赚了钱,赚钱到一定程度,商人把产业全卖了,改买土地,改买房子,把住宅搞的富丽堂皇,为什么呢?因为官方不允许有威胁到自己的商人出现,商人只能转而投资房地产,土地.. 几千年来都是如此,中国土地就出现不了资本主义,都被官僚打压了..解决不了经济问题,必然就是政治问题,中国对待商人从来都是打压为主,维护统治为主.. 日本是唯一一个东方商人转型的资本主义..明治维新,财团..
我们回家躺在被子里睡觉就没问题了?!
官2代为什么不能变成富2代?变成富2代为什么不能继续兴风作浪?摸多克窃听丑文没看到吗?财富到一定地步就可以同等权利。后面的问题还多的多。体制是关键,上面想不想改是关键。想闹的想翻的,都不经过脑子思考问题。既然威胁到权利稳定,为什么不能在你们闹之前,先卖国妥协???我们的好坏,美国又不会在乎。他们要的只是资源。
你以为二代把你当人看?或者你就是那贱格的二代?你以为他们当你是中国“人”吗?我只是要求我的生活不要这么悲催,吃饱穿好有套合适的房子。我的不满不应该吗?我们闹,我闹什么了?抢人东西的人还有道理了?还“为什么不能卖国妥协?”你这理论的基础就建立在道德缺失之上!你觉得就你这道德水准好意思批评别人吗? 没错,美国是不在乎我们的死活。希望你不要脑子不清醒到看到美国两个字就癫狂。每个国家每个人都是一样,不认识别人的优势自己的错误,永远都是落后的。很多地方我们就是不如发达国家就是落后,但是有些人就不喜欢听好听的,喜欢粉饰,喜欢掩耳盗铃,喜欢自欺欺人。就怕听到自己国家不行,就听不得说自己国家不行,好像一说美国就是美奸,其实你们这些对国家没点期望没点抱怨的人,才是我看不起,到最后比所有人卖国卖家卖的都快的人。当年我父母骂我崇洋媚外,不给我买索尼,硬是给我买个国产“TCL”,结果不用说了。国产电子产品都是些什么玩意大家也清楚。 腾讯有篇日志,大约叫《分清爱国者和爱国贼》,有些人,喜欢喊万岁,往往是汉奸,10多年前克林顿访华被一个女生提问难住,全国一片叫好;不久这个女生转身一变,变成美国太太,和你们这些曾经的同胞说拜拜了。所以说,倪萍、这些等等等等的,只会“锦上添花”只会怕麻烦不带脊梁去开会的人,真的不足为道。人格上,他们已经低人一等了。明星主持人移民也没什么奇怪的,戏子而已,把他们当偶像的人纯属思考能力没发育完全。 现在的官二代利用他们的爹地,世袭着、垄断着中国的资源;但是呢,中国每代都会有比他们杰出优秀的多的人涌现出来,这样,他们就挤占着优秀的年轻一代的资源和机会,拖垮中国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屁股指挥大脑”。 而阿斗们,胃口不大倒还好,谁叫你老子是“功臣”,但是胃口太大了,谁也宽容不到拿命去捐给他们的地步。有些人倒好,喜欢哄阿斗,从中捞点好处。中国的老百姓,其实是最容易奴役的民族。只要你不要逼得人无活路可走,都不会起来反抗,但是这些二代还好像你们吃了多大亏似的,所以说“阿斗”都是些脑残,而且是无耻的脑残。,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怎么会知道自己应得什么不应得什么? 其实我倒觉得文革是不是真的一无是处,现在如果再来一次文革,很多人是不是该死?我觉得他们真的该死,鱼肉别人的时候叫横跋扈,一旦背运了,就该他们偿还业障的时候了。其实就是这些没清除干净的人混进了国家管理者当中,我们的生活才又变回了变相世袭制的时代。 如果说你不懂,我就说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同学爹地是县长,他可以不用好好读书,读个中专然后塞进个单位给领导开车,然后他爹地一边给他搞野鸡文凭,一边给他安排当某某的助理,给领导当了几年司机以后开始当助理,安排领导的日程,然后再过几年调去一个偏一点的部门当主任,然后过两年再调回“肥缺”单位当主任。从此就是“退休般”的生活。这种事情太正常了。你在中学鄙视的“呆瓜”,最后成为你的父母官,用他那遭你鄙视的脑瓜子,来左右你的人生。你觉得这样的结局你很舒坦么? 如果我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得不到房子妻子孩子。对不起,我忍不住要抱怨。因为我只是个简单的老百姓,我没那么高觉悟,想得到的也只是最基本的人权。如果回到30年前,我不用担心踏实劳动得不到房,没房也有姑娘嫁给我,我也不会骂娘。这一切是谁造成的,我就骂谁的娘。
你说的和我说的完全不是一个意思。
不过打了这么多字也辛苦了。美国当然有好的地方,而且有很多,不然也不会是世界强国。只是你想在所想的,所选择的这条路上牵涉到的美国,不但对我们没任何帮助,反而会害我们更深。
我觉得对,我觉得这不是很难看懂的道理。
美国的经济问题就是经济的问题。
中国的经济问题本质上就是政治问题的延伸。
其实跟陈丹青先生说的一样,D什么都要管,管得好不好他都要管,现在弄的他自己也很难说话
哥们,你说了实话
如果大家接触过官二代,就会有体会他们的资源、他们的信息、他们的财富、他们的路子,比普通人家的孩子多很多,而且不仅仅是这样,这些没有体会过中国社会资源匮乏的现实的“长不大的孩子”。在现在还在变本加厉的侵害底层百姓的最基本的生存的权力。现在全世界的原材料都在上涨,我觉得这应该不是简单的价格上涨,现在大家应该都有数现在这个时代是你花钱也买不到货真价实的东西了。发现了没,西瓜不是以前的味道了,猪肉也不是以前的味道了。为什么,资源缺乏,靠工业产品代替部分农产品了。
其实我觉得郎咸平的理论很对,中国就是要拉动消费成为消费国。也许几十年后,全球就会爆发资源危机。到那时候。聪明的美国人,现在每年吸纳全球20%的资源,这种状态下去,几十年后他们就笑了。别说到那时候你不卖给他们,因为那时候你的资源已经卖的差不多了。
到时候十几亿中国人,就算别人不打你,也可以把你控制的死死的。
不是说美国什么都好,只是想说,一个能者上庸者下,同时能保护弱者的社会制度,才是好的,才是人性化而且是先进的制度,欧美虽然也有很大的贫富差距,但是起码他们失业不会饿死,而我们呢,就算你是个受过教育的人,只要失业了你也有可能饿死,大家都懂,因为我们真的没有保障,那那些文盲呢?残疾人呢?真的会饿死啊!我还没事,我只是在想给那么多的生活在死亡线上的人一点政策保证他们不能做到吗?贪官那么多只要下决心每年扫除一个省,这些人都能吃上安稳饭。我们怎么连资本主义的保障都做不到?我们应该更优越啊! 为什么德国、日本被打成一片废墟,只用几十年就成就新的帝国。不知道大家接触过德国人没有,他们的图纸是不允许我们“商量”的,你做得出来我就给你订单,做不出来我就找更有能力的供应商。中国人呢?只要钞票能进到自己的口袋,除了地球炸掉别的条件都是可以商量的。
德国人是世界上最较真的民族。但是人家也就这样成为了最值得尊敬的民族。
其实我们的GDP成为世界第二也没用多长时间,一个帝国崛起也需要不了多少时间。只要你够优秀。当然我鄙视这钢筋混凝土加放卫星堆砌起来的GDP,只是想说既然我们有这么多钱了,给老百姓吃好穿暖,给老百姓房住,给很多现在都还是文盲,受不到教育的孩子更好的教育不行吗?一定要强行征这么高的税然后建成公路桥梁大楼?大楼当然是不会给穷人住咯,那么这么多钱变成公路大桥了,难道叫老百姓没房住睡大街?
一个国家不兴教育,不兴科技,不兴理想,出路何在?全民做流水线?
中国的官场文化,中国一直以来的奴化思想,使得老百姓活着活着又变回奴隶。“公仆”当着当着又变回“老爷”。真正需要有思想有远见有能力的岗位,却是世袭着没有能力的人。这样我们的民族怎么可能能“跑起来”?
其实真的想自由说话,想在自己的国家自由迁徙,就是学美国?不是的,这是最基本的人权啊!民国时代都是法律保护人民的自由迁徙权力的。所以为什么现在有人说是“万恶的户籍制度”呢。真的是“即使你攻陷了柏林,也拿不到北京户口”。你就是二等人。而一等人呢?是在北京的官。北京的老北京人呢?没钱没势的,被赶到郊区,变成“假一等人”。其实就是被驱赶了。没户口,你就算是再大的贡献,再大的能耐,你也是“二等人”。所以为什么说是“万恶的户籍制度”呢。 说实话,回到内地老家,远离这些烦人的物价房价,虽然自由了许多。但内地实在太闭塞,太冷清了,我在公司都很难找到一个兴趣相投的年轻朋友,到内地岂不要成和尚了?大学毕业生90%都在沿海。在精神上和谁交流?很难想象那种憋闷。中国需要城市化,也必然要城市化。有人说过等30年,房价就会肯定会降下来了。那时候我都老了,难道生下来就注定这辈子是个悲剧?
很多时候,并不是什么都学美国,只是你会发现,我们如果一说真话,一负责任,就变成美国了,就“可能不稳定”了。为什么不能说真话?为什么不能承认自己的错误去改正呢?你确定一个正义对错都颠倒的做法最后能走到正确的结果?
比如南海石油泄漏,我们的中石油是什么态度,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呢?总统出来道歉。这是什么差距?美国一次矿难20多人遇难,美国总统参加葬礼。智利矿难,国内媒体本想渲染一下国外是多么的悲剧,其实别国矿井也会死人的,结果哪想人家被困两个月全员安全升井,没几天我们又矿难,悲剧的全员遇难。这个耳光扇的真叫响亮,国内“主流媒体”一贯的“绝不尿己,专门尿人”,真是被自己尿了个痛快。
最近也有一些事件,反正我都是不明真相的。因为看不到评论,最终是,我也不相信新闻。因为是一家之谈。其实老百姓很简单,如果你做的事情是得民心的,是符合大众的道德标准的,就会得到老百姓的支持。为什么这些新闻都要像新闻联播一样不给百姓评论?是怕听到支持的声音?还是怕听到别的?
其实总有人喜欢说中国人不适合搞民主,其实你想想自己,你如果一个月一万块,你会坐公交逃票吗?农民如果一个月一万他会吗?我相信他们也不会,有钱为什么不付钱?两元钱和尊严哪个重要?但是如果你一个月只是一千呢?你能逃的话,你逃票吗?尊严重要还是活命重要?我想会值得你心理斗争一下吧?
就像那前几年电视看到的一条脑残新闻,叫大家不要买盗版CD,买正版的。然后采访一个音乐制作人“现身说法”。这不是脑残吗?他什么收入,他对音质什么要求?普通人什么购买力?所以说,不给老百姓好的生活,收重税,没生活保障,贪官当道,社会风气败坏。老百姓吃喝都成问题。官员好意思嫌弃百姓的素质低?其实即使是这样的情况下。真是最素质低下的,还是官员。 鼓吹中国实现民主有障碍的人,恰恰就是障碍。
中国现在的问题不是“事”在作怪,而是“人”在作怪
你说的还是和我说的不是一吗事。
现在的ZZ体制是自掘坟墓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欢迎您, !|
|||||||||||||||||||||||||
&&&&>> &正文
和2014年中国经济有关的十大问题
新浪财经 介绍
字体:&&&&中金在线微博微信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朱海斌
  有关中国之十大问题:2014年中国的增长前景?官方增长目标是否真的重要?2014年政府的主要改革领域有哪些?投资周期将如何变化?消费增长的强劲程度如何?全球复苏将对中国产生哪些影响?2014年通货膨胀是否将会提高并成为政策首要目标?货币政策立场是什么?2014年人民币是否将会继续升值?美国QE退出将对中国产生哪些影响?房价是否仍将继续上涨?
  2014年中国经济十大问题。
  1. 2014年中国的增长前景?
  我们预计2014年中国的经济增速将从2013年的7.6%回落至7.4%。
  我们预计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对整体GDP增速的贡献将分别为3.7%、3.6%和0.1%。环比来看,预计2014年四季度GDP将从2013年四季度的季调折年环比增长7.8%降至季调折年环比增长7.2%,因此2014年上半年的平均同比增速将为7.7%,下半年平均同比增速将为7.2%。
  2013年三季度GDP增速强劲反弹,季调折年环比增长9.1%(同比增长7.8%),这是受益于7月份的财政刺激措施,2013年初强劲信贷增长的滞后效应以及全球经济的复苏。截至本季度迄今,高频数据表明GDP增速可能将略高于我们季调折年季环比增长7.8%的预测,归因于出口行业受益于全球经济的回暖、强劲的零售增长势头以及固定投资增长逐步放缓。
  我们预测基于的假设是,政策将从稳增长向促改革转变以及2014年信贷将继续放松的预期。
  我们预计行政改革(即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更大作用)、金融改革和财政改革将是2014年的重点改革领域。2014年财政赤字将约占GDP的1.9%。应会进一步扩大增值税改革在服务业的推广范围,以降低税负和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在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可能继续保持政策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存准率)不变,但信贷宽松将继续(更多细节参见问题8)。信用放松的速度和幅度取决于对金融市场波动和短期增长前景的影响。
  2. 官方增长目标是否真的重要?
  我们认为GDP增长目标将下调至7%有充分的理由支持。
  我们认为GDP增长目标将下调至7%有充分的理由支持。预计中国的2014年经济增长目标将从7.5%下调至7%,创2005年以来最低,而CPI(3.5%)和M2(13%)目标将与2013年相同。
  首先,这将为结构性改革提供更大的余地,因为许多改革可能会负面影响短期经济增长。其次,这与十二五规划(年间每年增速7%)确定的增长目标一致。第三,这是向地方政府和市场发出的明确信号,即新一届领导人更关心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而不是速度。
  尽管如此,我们不能排除该增长目标维持在7.5%的可能性。北京似乎对2014年的增长前景相当有信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即国家发改委预测:8%;中国社会科学院预测:7.8%)。因此,7.5%的可能仍然被视为是维持市场信心的较合理水平。此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7%是增长底线,而且认为如果失业率要控制在可容忍的水平上,增长速度必须高于7.2%(尽管这种经验论的有效性还值得商榷)。
  更重要的问题是:如果政府设定的2014年增长目标为7%(或7.5%),这是否表示推进经济改革的意愿更强烈(或减少)?
  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2014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差异并不能够体现政府究竟有多大决心致力于推进改革。相反,增长目标仅仅反映了在拟议改革对短期增长影响的评估方面,各方存在差异。这将取决于改革的推进顺序。
  我们认为,与信贷宽松和化解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相关的短期负面影响将超过行政改革和放开二胎政策等结构性改革的短期积极影响,而其他措施(例如金融、财政改革)对短期增长的影响可能偏中性。
  但不同政府部门的评判方法各有不同,具体而言,设置7.5%的增长目标是考虑到经济结构调整的拖累作用较小。这些评估是考虑了改革将在短期内提供新的增长点,例如促进民间资本投资,推动服务业快速扩张。
  风险在于,如果2014年增速不及预期(如我们所预测的),那么可能会进一步推后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去杠杆化和去产能),而为获得长期可持续增长,必须要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
  3. 2014年政府的主要改革领域有哪些?
  最近几周,我们看到多个政府部门已出台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很大程度上是证明这些政府部门及早践行他们的承诺。
  虽然我们对此次政府致力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决心充满信心,但需谨慎安排具体的贯彻实施工作,以管理对整体经济增长的净影响。决定改革先后顺序的两个因素是:短期经济影响以及政策制定者和市场参与者的支持。
  虽然结构性改革有利于实现长远持续、高质量的增长,但往往会带来不利的短期影响。行政改革和鼓励民间投资等改革措施可以迅速成为新的增长点。金融行业重组、资源价格改革、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等其他许多领域的改革在短期内的影响可能偏中性。而限制政府支出规模、减少国有企业冗余产能、更积极地去杠杆化可能将对短期增长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某些领域的改革获得了普遍的支持,而且决策层也进行了仔细的研究。这些改革可能会得到较早较快的执行。例如三中全会报告中进行较多讨论的财政改革,而且有关的纲领性政策也较为明确且具执行力。此外还有金融改革。市场可能会对报告一笔带过感到失望,但我们相信,这恰恰反映了这一领域基本不存在异议。相比之下,虽然有关土地改革的讨论很多,但有关土地所有权以及集体所有土地的转让的相关措施短期基本上不具有可操作性。
  最近几周,我们看到多个政府部门已出台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很大程度上是证明这些政府部门及早践行他们的承诺。
  12月10日,国务院宣布取消或下放82项行政审批项目。在金融领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于11月30日公布了新股发行制度的新规则,12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上海自由贸易区的金融改革方案,12月8日,发布了银行间同业市场的可转让定期存单管理办法(12月12日实现首次发行)。
  在未来几个月里,我们预计以下改革领域将取得进展:
  ·行政: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将继续向地方行政部门下放审批权限。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将在他第一个任期的五年内取消或下放三分之一的行政审批项目。
  ·金融:我们预计短期内将引入以下措施:(1)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基准利率和收益率曲线;(2)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建立金融机构退出机制(例如允许小银行破产);(3)批准成立民营银行;(4) 进一步扩大非银行融资(尤其是债券融资),并加强监管和实施更有力的风险监管;(5)重启IPO(自2012年11月开始暂停)使用新规则(从审核制转向注册制)。
  ·汇率:我们预计政府会将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日间交易区间从1%扩大至2%,并减少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从而逐渐由市场决定汇率。
  ·财政:我们认为财政领域的改革重点将是:(1) 简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责任,由中央政府负责更大部分的地方政府支出(如社会保障、公共安全、教育等);(2)扩大增值税改革在服务业的试点(如交通运输),以降低税负;(3)推出资源税,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4) 化解地方债务期限不匹配,探索发行地方债;(5) 向上海和重庆以外的城市扩大房产税试点。
  ·计划生育政策:三中全会的报告宣布将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此前父母双方均是独生子女才可生育两个孩子)。
  ·价格:政府将继续放开对电、水和汽油等资源价格的管控。
  ·土地和户籍制度:我们预计土地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将率先在地方层面展开,尤其是在中小城市。但是,我们预计短期内不会启动全国范围内的改革。
  ·国企:国企改革不会采取私有化方式,其重点应会是加强公司治理和提高经营效率。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这是中国促进高层次经济开放的一次试验,初期主要以服务业为主,未来将逐步扩大到其他领域。此外,中国将加快与世界其他地区建立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区的步伐。
  4.投资周期将如何变化?
  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回落。
  在2014年,我们预计,受政府调结构和信贷增长放缓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回落至19.0%(而2013年估算19.8%)。
  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三大要素:制造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2011年分别约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4%、17%和23%。2013年我们看到这三大部分的表现各不相同。
  截至2013年11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从2012年的同比增长22%回落至18.6%,成为拖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基础设施投资从2012年的同比增长14%加速至24.8%,这是政府促增长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行业没有直接从政府政策中受益。但在房价强劲上涨的背景下,截至2013年11月,房地产投资从2012年的同比增长16.2%上升至19.5%。
  我们预计2014年以上三大部分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放缓。近几个月制造业投资受三季度经济强劲复苏以及工业企业利润改善的推动而复苏。但这种复苏程度可能是有限的,因为产能过剩最为显著的是部分制造业行业(如钢铁、水泥、造船和电解铝)。
  我们预计2014年制造业投资将增长18.2%。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应会回落至20.8%,因为政府可能不会继续推出小范围的刺激措施,而且地方政府也难以保持基础设施投资的高速增长。在房地产行业,我们预计投资增速将回落至16%,归因于房价上涨速度放慢、信贷紧缩(特别是影子银行)以及区域差异化(更多细节参见问题10)。
  5.消费增长的强劲程度如何?
  出人意料的是,三中全会报告中却没有提到促进消费。
  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改革的重中之重是调整经济结构,即摆脱对出口和投资的过度依赖,将消费作为新的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而且官方文件中也曾多次强调这一点。不过出人意料的是,三中全会报告中却没有提到这一点。而且2013年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不降反升,2013年前三季度投资的贡献为55.8%(而2012年和2011年分别为47.1%和47.7%)。
  这只是一种巧合,还是政策重点转向的信号?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可能反映了中国新一届领导人面临左右为难的困境。如果要保持到2020年前7%的增长目标,那么将不得不继续将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净出口从2007年后就失去了增长引擎的地位。仅仅依靠消费也无法保证经济维持较高的增速,因此向消费驱动型增长模式的转变只能缓缓图之。
  转变之所以迟缓的原因有多个。首先,尽管中国的投资/GDP比率仍是全球最高的,但人均资本存量仍然较低。2011年中国的资本存量/ GDP比率约为245%,与日本类似。因此,中国仍然处于资本积累的过程。的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中国在基础设施、清洁能源、环保和医疗保健等领域仍有巨大的投资需求。中国高企的国内储蓄率为投资活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
  中国的家庭消费仅占GDP的36%,而上世纪80年代曾一度达到51%。但我们怀疑消费/GDP比率下降的水平可能被夸大。
  首先,房屋成交量的爆炸式增长导致官方统计数据失真。中国从1998年开始改革住房制度。新房成交量从几乎为零到2012年的人民币5.3万亿元,相当于GDP的10.1%。由于官方统计显著低估了设算租金,从而导致消费/GDP比率的时间序列的人为失真。事实上,消费/GDP比率的下降的确与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同处一个时期。
  第二,中国较高的个人税率导致许多民营企业家漏报瞒报收入,为了少纳税,他们将大部分的消费报告为企业投资。个人所得税在税收总额所占比例很小(2012年为6.7%, 2013年1月-10月为5.8%)也是收入漏报瞒报的另一佐证。
  第三,服务业也存在漏报瞒报现象,意味着服务消费也存在漏报瞒报。由于官方估算的消费数字过低,因此仅依靠消费代替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期望不太现实。
  更重要的是投资回报率下降。根据我们的计算,中国的增量资本产出比率(即新增投资对应产出增加的比率,比率越高,投资效率越低)自2007年以来大幅恶化,从2007年的2.9增加到2012年的6.3。
  因此,改革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上。如果政府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如三中全会报告中所述),那么尽管投资增长可能下降,但投资对增长的贡献不会下降太多。毕竟,2011年以来的经验表明,如果企业的表现不尽如人意,那么家庭收入增长(以及消费增长)也不可能持续。
  6.全球复苏将对中国产生哪些影响?
  明年全球经济将在发达经济体的带动下实现略微高于潜在增长率的增长。
  摩根大通全球团队对2014年的基础情景分析为明年全球经济将在发达经济体的带动下实现略微高于潜在增长率的增长。如可实现,这将为中国出口行业提供相对有利的环境。
  事实上最新贸易数据显示,中国向发达国家市场出口自第三季度以来实现显著回升,包括向美国(截至11月经季节调整的季度环比增长+44.0%)、欧盟(经季节调整的季度环比增长+23.0%)和日本(经季节调整的季度环比增长+30.2%)的出口量。
  然而在结构方面,生产成本普遍上涨仍然是中国出口和制造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例如,今年迄今截至第三季度,虽然城镇居民平均工资(名义额)涨幅温和地保持在同比8.9%,但农村平均收入涨幅更加迅速,达到13.0%,即代表制造业和出口行业的一般劳动力成本(超过同期涨幅为6.6%的商品出口增长速度,以人民币计算)。因此,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美国进口市场占比似乎已达顶峰,该比例在过去10年持续显著增长。
  鉴于上述因素、人民币升值及新兴市场增长前景不够强劲,我们预计虽然2014年中国出口将有所改善,但幅度较低。我们预测2014年出口增长有望回升至11.3%(2013年预计为8.0%),将实现自2011年以来的最快增速。
  7. 2014年通货膨胀是否将会提高并成为政策首要目标?
  今年大部分时间内工资增长步伐的放缓(名义和实际两方面)表明,进入2014年后普遍非食品CPI通胀压力或将缓解。
  2013年通货膨胀不是一个主要问题。我们预计全年整体CPI通胀率平均为2.7%(同比),大幅低于3.5%的政府目标。同时,随着制造业放缓以及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走低,PPI自2012年3月以来一直处于通缩(%同比),11月为同比-1.4%。
  进入2014年,保持稳定通胀趋势对于宏观经济前景至关重要。鉴于整体经济的杠杆(因此借款人的利息负担逐步上升)逐步增加,若政府为了应对逐步上升的通胀压力而不得不收紧货币和信贷政策并提高政策利率,实体经济的稳步复苏或将受到阻碍。
  我们预计CPI通胀率将在2014年逐步走高,但仍处于适度可控的范围。我们预测2014年CPI通胀率平均为同比3.3%(而政府可能会将通胀目标再次设定在3.5%)。因此,我们认为通胀不太可能成为决策者在2014年最关心的问题。
  关于粮食价格,蔬菜价格一直是近几个月驱动CPI中食品价格上扬的关键因素(11月同比上涨22.3%),蔬菜价格较易波动且相对于天气较为敏感。与此同时,其他食品价格一直比较稳定:例如,11月猪肉价格涨幅稳定在同比5.0%。
  此外,有关投入成本压力,虽然随着制造业已逐步实现改善导致生产者价格自8月以来并未下滑(%百分比,经季节调整月环比),但PPI自当时起也只是略有增加(11月和10月经季节调整月环比0.1%左右)。
  同样,虽然自8月以来PMI投入成本已增长至超过50大关,但整个11月一直保持该水平,而截至12月明显走低(至50.3)。上述发展趋势加之我们对进入2014年初经济增长势头将开始放缓的预测表明,成本推动压力不太可能成为一个主要的短期风险。此外,今年大部分时间内工资增长步伐的放缓(名义和实际两方面)表明,进入2014年后普遍非食品CPI通胀压力或将缓解。
  8.货币政策立场是什么?
  人行面临“单一工具、多重目标”的窘境。
  我们预计央行将保持当前的中性货币政策立场。
  中国人民银行或将在2014年保持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水平不变,并侧重利用逆回购操作和常设借贷便利等公开市场操作工具进行流动资金管理。我们预计2014年贷款新增总额将达到9.9万亿(对比2013年预测的9.1万亿),2014年社会融资总量将达到18.5万亿(对比2013年预测的17万亿)。
  自2013年中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以“信贷规模逐步缩减”的方式微调其信贷及流动性政策,银行间流动性压力是这一政策转变的表现。信贷规模逐步缩减的主要特点包括:
  (1) 减缓信贷增长(社会融资总量增长由4月同比增长21.9%的峰值放缓至11月同比增长18.6%),但信贷增长仍大大高于名义GDP增长(第三季度为同比9.5%),因此继续提高信贷/GDP比率(这就是为何我们将其定义为信贷规模逐步缩减而非信贷紧缩)。该现象将在2014年延续,表明人行不愿触发强制性去杠杆(近期目标为遏制信贷失衡的迅速增长)。
  (2)信贷放缓伴随着转变信贷结构所作出的努力:鼓励支持实体经济活动的信贷(中长期贷款)继续稳定增长,但遏制涉足可能投机性金融活动的部分影子银行业务。其目的是在信贷放缓过程中减轻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
  信贷规模逐步缩减有助于减少经济的短期下行风险,但同时却表明金融风险仍将持续。我们最担忧的问题是较高企业债规模(预计截至2012占GDP的124%)及影子银行业务规模逐步扩大。
  近几个月信贷规模逐步缩减已导致流动性收紧,银行同业拆息及长期债券收益率显著回升就是很好的证明。这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市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信贷正常化进程的一部分,因为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和债券收益率或有可能一直低于均衡水平。目前更大的问题是这是否会提高最终借款人的筹资成本。令人欣慰的消息是,银行贷款、信托贷款和民间借贷的贷款利率一直保持稳定。从高成本非银行融资转向低成本银行贷款也可以缓解这一担忧。
  然而,人行面临“单一工具、多重目标”的窘境。鉴于近期内政策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或将保持不变,公开市场操作是央行调整政策的主要工具。然而这一工具同时被用于实现维持银行间市场的稳定流动性、避免资本流向波动导致的基础货币变化并解决金融稳定性问题的多重目标。这一政策的困境,加之央行和市场参与者之间缺乏沟通,表明步入2014年后国内流动性或将出现波动。
  我们预期银行同业拆息将持续高企,且债券收益率将在2014年走高。但在存款大幅波动、银行对同业资金依存度不断上升、市场预防性现金需求上升及上述政策目标冲突的驱动下,资金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上升。
  这为经济前景增添了又一层不确定性因素。这是我们为何看淡后续增长率预期的原因,即从13年第三季度的9.1%(经季节调整后的季度环比年化增速)下调至2014年全年的6.8%-7.2%(经季节调整后的季度环比年化增速)。
  9. 2014年人民币是否将会继续升值?美国QE退出将对中国产生哪些影响?
  展望2014,我们预计人民币将继续适度升值,人民币/美元双边汇率或将升至6.0。
  普遍认为2013年人民币汇率已非常接近均衡水平。的确,全年日元显着减弱及主要新兴市场货币贬值致使名义贸易加权的人民币汇率自从年初已升值6.1%。
  深入观察前三季度国际收支余额账户的基本流向,中国经常账户盈余稳定在1382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480亿美元。同时,过去两年资本和金融账户已出现显著波动。特别是2012年,资本和金融账录得赤字168亿美元(即使不包括错误与遗漏账户下的798亿美元赤字),这是自1998年以来的资本和金融账首次出现逆差。
  鉴于在国内和全球经济走势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人民币单边升值的趋势减弱。这反映了这一背景下国内私营部门特别是企业部门对于2012年全年调整资产货币组合的倾向。因此,2012年国际收支余额收窄至965.5亿元,这是自2002年以来最低国际收支余额水平。
  2013年随着中国经济企稳,资本流入已恢复,第三季度资本和金融账(包括净错误与遗漏)盈余达到573亿美元,而前三个季度盈余总额达到1624亿美元。事实上,今年前三个季度的境外直接投资净额达到1183亿美元,投资性质大多为中长线,略低于去年同期的1285亿美元。因此,今年资本和金融账恢复盈余的显著变化是在资本账下非FDI部分的波动导致的,亦反映出较高在岸利率及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因素。
  展望2014,我们预计人民币将继续适度升值,人民币/美元双边汇率或将升至6.0。从根本上来说,预计全球经济复苏应该会带动中国出口行业,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在GDP中的占比将稳定在2.0%左右。在政策方面,作为金融改革一揽子计划的一部分,我们预计短期内美元/人民币每日交易波幅将从1%走宽至2%,或将增加货币的双向波动。
  有关预计QE退出对于中国的影响方面,主要通过贸易渠道和资本流动渠道的影响。
  在商品贸易方面,基于QE退出的前提是美国经济前景好转,量化宽松退出对中国出口行业的影响应该不大。
  在资本流动方面,年中市场预期美联储九月退出量化宽松导致的市场波动显示,最脆弱的经济体是那些经常账户持续赤字的和那些严重依赖境外资本流入支持国内经济增长的经济体。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对这一冲击有很强的抵御能力,因此美国QE退出对中国影响不大。但是,如果美联储QE退出导致美元走强和新兴市场货币普遍贬值,这将对2014年人民币/美元小幅贬值带来政策压力。
  10.房价是否仍将继续上涨?
  2013年房价上涨增速超过预期。据搜房统计,2013年11月全国房价同比上涨11.0%。房价上涨在一线城市尤为显著,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11月北京(同比21.1%)、上海(同比21.4%)、广州(同比20.7%)及深圳(同比20.6%)领涨。
  房价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住宅需求量反弹造成的(在城市化和可支配收入增长的带动下),而需求最近几年受到房地产紧缩政策人为压制,但紧缩政策的影响已在逐步减弱。信贷条件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普遍宽松,而且政府未出台进一步的楼市调控措施,也对房价上升起到一定支撑作用。
  此轮房价上涨的区域差异性较为显着,这与年的房价普遍上扬不同。由于过去几年的楼市调控政策,一线城市目前普遍面临供应不足的情况。相比之下,小城市新供应增长较快,而这些城市的房价涨幅非常温和。根据我们计算,11月三线城市房价(省会城市级别以下)同比上涨4%,且房价可负担程度保持在一个可接受的水平。
  我们对2014年中国住宅房地产市场相对乐观。我们预计2014年一线城市房价或将继续上涨10%,二线城市上涨5%-10%,而三线城市平均保持不变。信贷规模逐步缩减将有助于抑制房价通胀步伐,但供需状况仍是主要驱动因素:虽然房地产泡沫在一线城市更为显著,但供应短缺意味着市场调整尚需更长时间。在一些供应较为充裕的小城市,2014年房价或将开始下滑。
  我们的预测基于2014年住房政策将不会发生重大变化的假设。近几个月来,房价迅速上涨的一线城市和某些二线城市出台了新的调控措施,但主要集中在收紧限购令和房贷政策(例如,将二套房首付标准从60%提高至70%)。这些措施已执行多年,边际效应有限。此外,供应面措施总体滞后。2014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房地产税的可能性不大,而庞大的保障性住房计划对于私人住房市场的影响仍然很小。
  从长远来看,即使住房价格下调过程开始,也不太可能像许多其他国家一样演变成楼市危机(进而演变为金融危机)。这是因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主要分布在一线城市,而这个市场在全国市场只占一小部分。2012年,四个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人口数量仅占总人口的4.7%,而住房交易面积仅占3.8%。相比之下,其他城市的住房价格仍在可负担范围内。因此,全国住房市场回归正常周期的可能性较大,而不太可能像市场担心的那样陷入崩溃。
  (本文作者介绍: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好消息!还在为选择留学院校而苦恼吗?还在为复杂的移民申请流程而心烦吗?818出国网微信号汇聚最新的出国资讯,提供便捷的移民留学项目查询和免费权威的专家评估,为你的出国之路添能加油!
微信关注方法:1、扫描左侧二维码:2、搜索“818出国网”(chuguo818)关注818出国网微信。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频道文章精选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微信扫描二维码,体验微行情服务,速查股票、利率、贵金属行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年国内经济形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