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校与宪兵差会计分几个等级级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少校少尉比较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区分。甚至许多电影里都搞不清楚。翻译很坑爹,一会儿是少校,一会儿又翻译成上校。有时电影里的将官也是少将上将的变来变去。真心求哪位大拿科普一下。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区分。甚至许多电影里都搞不清楚。翻译很坑爹,一会儿是少校,一会儿又翻译成上校。有时电影里的将官也是少将上将的变来变去。真心求哪位大拿科普一下。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颜色深的是少尉或者少校,银色的是中尉或者中校,电影里的翻译根本就不准确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因为黄色的是黄铜的。所以所有军官的都是黄色是少,银色是中。
黄杠是少尉,银杠是中尉,双银杠是上尉。
在低可视度里。少尉,少校,也是金色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另外。在BDU和DCU上, BDU上是绿地金色是少,黑色是中上,DCU上棕色是少,黑是中上。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声明:论坛言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立场
Powered by Discuz F1 &
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
京ICP备号 | 京公网安备61
最具影响力中文军事论坛 -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Military Forum惠通桥狙击战:堵路少校是否被枪决有两种说法
来源:综合
美军拍摄的1944年修复后的惠通桥。选自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章东磐主编的《国家记忆》
  本报记者 钟亮 卢大清 莫仁力
  前情提要 上回我们写到,第五军第二百师师长戴安澜牺牲后,遗骸运回国内,在广西全州举行隆重国葬。两党领袖撰挽词,万人空巷送将军。整个远征军乃至国民,都处在悲愤与痛惜之中。就在此时,日军趁着远征军败退,一路快速追击,兵锋直抵怒江边,昆明为之震动,形势万分危急。
  惠通桥狙击战
  惠通桥是滇缅公路横跨怒江大峡谷的必经之道。1942年5月初,我远征军入缅征战失利后,部分溃军、华侨、难民从滇缅路撤回国内,日军趁势追击。在惠通桥两端,中国阻截部队与日军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日上午,为防止日军快速跨越怒江天险,进逼我保山、昆明大后方,国军守桥部队果断将桥炸断,将日军的大量机械化追击部队阻隔在怒江一侧。
  时任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的宋希濂,曾如此评价惠通桥狙击战:“打击了日军继续东进的企图,保持了保山这个重要基地,造成以后一个时期在怒江对峙的形势,争得了准备反攻的时间。这一仗虽然是个小规模的局部战争,但就战略意义来说,却是很有价值的。”
  惠通桥狙击战中,最重要的3个环节当属守桥、炸桥、击退渡江敌人。这当中的前两项,都有广西人参与其中,值得后人铭记。70年后,记者辗转找到了这些广西人中的几位,通过他们的点滴回忆,那段历史的一些细节,得以揭开。
  广西人守惠通桥
  疏导交通保安全
  “不许动!”日上午8时许,来自广西桂平的宪兵刘赞琼在滇西怒江上的惠通桥西岸,对着一名气焰嚣张的军官驾驶员一声大吼。
  刘赞琼所在的远征军宪兵独立第二营五连第二排,原本是要开往缅甸同古的作战前线,固守盟国援华的抗战物资、整顿军队秩序的。可当运载宪兵连的车辆刚开到缅甸曼德勒附近时,就听到了前方街头传来密集的枪炮声,原来,日军绕过第五军第二百师等部队,急速北上,已经杀到了缅甸中部。
  刘赞琼说:“侦察员回来报告说,日本的坂垣师团已经攻进了城市街道。宪兵独立第二营的第四、第六两个连因战斗力弱,不敢跟日军交战,已经向印度方向撤退。听说那条路上没有人烟,需要翻山越岭。而我们也不敢跟日军交战,便调转车头回中国去。”
  第五连的特点是,有大量广西宪兵。比如第二排五班,班长李广贤就是贵港人。而后来顶替李广贤的,是刘赞琼的桂平老乡梁中英。仅仅他这一批入伍生中,就有30多人来自广西。
  第五连回到国内后,上级命令该连驻守惠通桥,与工兵一起保护过往人车安全通行。于是,宪兵们立即行动,在桥头桥尾、桥上桥下都布下了宪兵的岗哨。
  与此同时,他们面前的中国远征军败退如潮。畹町、芒市、龙陵相继失守,日军56师团步兵指挥官坂口静夫少将率领一支冲锋队,于5月3日午后跨过畹町桥后,其前锋直扑惠通桥。
  5月5日早晨,当怒江大峡谷展现在日军眼前时,在几十公里开外的惠通桥右岸约5公里处,一辆军用卡车却横在公路中间,造成后面车辆大批拥堵。10多名华侨及遍布公路的护路侦探先后前来设在桥头的指挥部报告情况,请求尽快疏通交通。谁知,一名工兵班长带领4个兵前去处理时,却被对方蛮横地缴了枪。刘赞琼和10多名战友就是奉守桥宪兵连长凌彦的命令,化装成便衣,携带短枪前来疏通交通的。
  刘赞琼回忆道:这是第五军一个少校,带领着10多人驾驶这辆大卡车,好像坏了,停在路中间修理。我们一同上前劝说他把要修的车推向山边,他硬是不听。这时,长官与我们都逼不得已,掏出枪指着他们10多个人,叫他们不要动,接着把这名不听指挥的少校军官押回指挥部。
  军方人员一致劝解他,多方说明在此非常时刻,理应以大局为重,可他硬是不听,还大声谩骂。见他如此蛮横,大家一致要求指挥官枪决他。
  于是,指挥部当即张贴布告,申明后即对此人实行枪决。
  工兵随后将这辆拦路军车上的货物卸下,交给路过车辆运往该军军部,后将此车推下山沟。刘赞琼说:“所有华侨听到这个消息后,无不欢天喜地。道路畅通后,遭受堵塞的车辆立即全速前行,争先恐后通过了惠通桥。看到道路恢复了畅通,我们也备感欣喜。”
  关于此事,另有两种广为流传的说法:
  其一:在疏通桥上交通的过程中,一名开着货车的商人何树鹏要开车过桥,却发生车祸,将桥上交通阻塞。由于情况紧急,工兵营长张祖武命手下将商人的汽车推下河去,却遭到商人大闹阻止,与守桥士兵发生冲突。张祖武大怒,命令士兵将何树鹏拉到江边枪毙,以警示过往车辆行人。
  其二:当时有一满载人员货物的地方部队、滇军“息峰旅”的车辆,从保山逆行而来,堵在东岸桥头,意欲过桥,宪兵不允,并令其掉头返回,车主不听,要强行通过。在这万分紧急关头,宪兵令人将车推入江中,车主又向前阻止,宪兵队长一时情急,以妨碍军务罪,将车主彭永松拉到江边乱枪打死。
  对此,刘赞琼表示,他没记错。宪兵是“部队中的警察,见官大一级”,主要是管理军队秩序,紧急时刻,可对违纪者军法从事。
  工兵营长张祖武
  临危受命埋炸药
  据史料记载,鉴于惠通桥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在1942年5月初,军委会参谋团少将高级参谋(原任国防工程处处长,留日工兵专家)马崇六,便令国防工程处保山分处主任姚仕基上校,立即带领一个工兵营,沿滇缅公路西进畹町执行任务。于是,姚便调张祖武的独立工兵第二十四营,领取了工兵器材后向西开进――本来,张营曾接到过命令,可以就地保存旧的工兵器材,等进入缅甸后再领取新器材,幸亏张祖武多了个心眼,请求携带包括炸药在内的全套原有工兵装备至缅甸更换,才免得重蹈芒市烧桥阻敌的现象再次发生(日军进占芒市时,工兵因偷懒没带够炸药,草草放火烧桥阻敌即撤退逃命,结果日军先头部队冒着大火冲进桥梁,以衣物及树枝扑灭了大火,后续部队得以全速前进,最终导致惠通桥守桥部队仓促炸桥。这一幕在此后腾冲与龙陵交界处腾龙桥阻敌时再度出现)。
  《保山市文史资料选辑》称张祖武为广西人,“身量短小,善使枪,勇猛机智”。(网络上有说法称,张祖武是钦州小董人,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还有人见过他。不过,最近网络上也出现了另一种说法,称张是湖南长沙人,1951年春去世。)
  据一些资料记载,日,军委会驻滇参谋团领导从缅甸退至惠通桥,便在此安排工兵营安置炸药,维持桥面通行秩序,并对张祖武面授机宜:着令他既要尽量放过撤退的军民车辆,又要在紧急时刻炸桥阻敌。
  从这一刻起,重任就落在了这名名不见经传的少校手中。
  张祖武率领工兵营赶到惠通桥后,立即布置人员安置炸药,准备万不得已时炸掉惠通桥。此外,还考虑了用汽油焚烧木质桥面及砍断钢缆等应急方案。亲历此事的刘赞琼说:“我和去推车的宪兵同事乘车撤退到桥边时,只见桥两边吊满了卷筒纸大小的炸药包,估计很快就要炸桥了。”
  果断炸桥阻日军
  怒江东岸暂安宁
  5月5日清晨,日军一路猛冲到惠通桥所在的怒江大峡谷。两岸蜿蜒盘旋70余公里的滇缅公路上,挤满了各色汽车和人群。当日军看到对岸的中国军队大量汽车,正如蜗牛般在曲折盘旋的公路上缓慢前行时,立即架起大炮,对准对面公路一通猛轰。
  日军野炮第三中队的曹长今泉利四郎也记录了当时的情景:
  一进入怒江,就看到了通过惠通桥犹如长蛇般的中国军队800多辆溃败大车队,缓慢地行走在对面的钵卷山(日军名称,因公路缠绕山头,类似布条盘头,遂如此命名。中方叫孩婆山)上,紧追上来的日军炮兵部队,立即在松山高出的北侧鞋面架起用改装后的三八式野炮,朝着对方开了火。一时,炮弹击中了对岸的车群,领头的车辆被击中后浓烟滚滚,道路立即被堵塞&&日军炮兵连续不断进行着炮击,每发炮弹都打在了车群中,被击中冒着滚滚浓烟的车辆,还掉下了山谷,没被击中的车辆都慌忙地想逃离现场。
  但日军的炮击,提醒了中国守桥官兵。
  日军第五十六师团野炮连第一大队老兵高村武人曾撰文称:“&&为此感到恐惧的敌人(指我远征军),在怒江右岸丢下了八十多部车辆而炸掉了惠通桥。其间,步兵第三大队急追到惠通桥附近,捕捉到了敌军的一部分。”
  刘赞琼回忆炸桥时的情形说:“负责观望的排长在望远镜里看到,敌人在对面山下开始布放10多门迫击炮,正在等待炮弹到来好朝我方射击。连长凌彦就马上大声喊口号,叫我们各人隐蔽于怒江左岸桥头边的战壕内。当我本人刚进入战壕,便听到一阵天崩地裂的轰隆声响。”
  抗战史研究专家戈叔亚1995年曾经采访过一位守桥的中国工兵军官,按照这名军官的回忆,他们在惠通桥并没有看见日军马上就要过来的情况――不管是化装的还是没有化装的,而是日军已经开始在松山那边打炮过来,这样,工兵就炸桥了&&
  ★★★桥没了,那些没及时过江的华侨、难民怎么办?桀骜不驯的怒江,能阻挡来势汹汹的日军吗?战事会就此停歇吗?欲知详情,请看下一回:《销毁军火物质 人群争相逃难》。
(责任编辑:UM004)
原标题:我们没有忘记从广西走出去的中国远征军
&&&&&&</div
军事热点推荐
令计划的独生子令谷在车祸中当场死亡…[]
军事历史精品
社区热帖推荐
新晋网红……[]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二战时期官衔、军衔如何设置_百度知道
二战时期官衔、军衔如何设置
提问者采纳
1933年的德国帝国国防军(当时德军的正式名称)军衔按军种区分为陆军、海军二类,按等级划分为:元帅、将官(大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上校、 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士官(上士、中士、一级下士、二级下士)、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列兵),共6等20级,各军种 基本相同,元帅分别称为陆军元帅、海军元帅,海军海勤士兵冠以“水兵”。 由于这时德国的“一战战败国”身份未变,还受到《凡尔赛和约》和法、英、美等“一战战胜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各种制约,其军官军衔也“深受其害”: 1、陆军元帅、海军元帅设而未授,任现职的仅有一战时晋升陆军元帅军衔的总统兴登堡,从1918年至1935年期间未晋升、授予过一位元帅;2、虽然设有 大将军衔,但除“帝国国防部部长兼帝国国防军总司令”外,其他人莫能染指这个军衔;3、各级军官的晋升期限显著增长,大名鼎鼎的隆美尔、古德里安都曾扛着 上尉肩章,一戴就是10余年…… 1934年兴登堡总统病势沉重,国会决定由希特勒代行总统职权。希特勒便迫不及待地开始“抢班夺权”,同时开始实施他野心勃勃的扩军计划,与此同时对武装力量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军衔制度)也开始进行“纳粹化的、为期十一年”的改革: 1934年,7月20日,希特勒宣布:鉴于党卫队在日事件中作出的巨大功绩,我将其升格为纳粹党内的一个独立组织……我批准党卫队建立 武装部队; 9月间,成立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组建“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等团级部队; 10月,整合党卫队衔级为:领袖——党卫队帝国领袖;高级长官——党卫队总指挥、党卫队地区总队长;上级长官——旅队长、区队长、旗队长;中级长官——党 卫队一级突击队大队长、党卫队二级突击队大队长;初级长官——党卫队一级突击队中队长、党卫队二级突击队中队长、党卫队三级突击队中队长;高级士官——党 卫队突击队小队长、党卫队一级小队长、党卫队二级小队长;初级士官——党卫队三级小队长、党卫队三级小队副;正式队员——党卫队组长、党卫队突击队队员、 党卫队队员;预备队员——党卫队候补队员、党卫队学员,共8等21级。 同年8月,希特勒自称“德国元首”(全称:德意志第三帝国领袖、政府总理兼国防军最高司令[后改称武装部队最高司令],纳粹党全国领袖,1941年12月 起兼陆军总司令),其不同场合称呼又有所不同:一般时称为“元首”,涉及到军务时称“元首兼武装部队最高司令”,涉及政务时称“元首兼帝国总理”。考虑到 它是整个二战时期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的正式官称,本文将其列为德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称号”; 1935年,3月1日,正式组建空军司令部;3月16日,帝国国防军改称国防军;在空军中设立“飞行勤务军衔”;在海军中恢复了一战时曾设立的“海军准 将”军衔;设立“总参勤务军衔”,这种军衔授予经过严格选拔和专门培训(如在军事学院接受过总参业务训练)、在帝国战争部或国防军局及以后的武装部队最高 统帅部工作的、从事参谋勤务的校官、尉官(在各军种总司令部工作的参谋军官不授予这种军衔);第一次调整士兵军衔:陆军取消一等兵军衔,将二等兵军衔区分 为“服役6年以上”和“服役不满6年”两级,增设上等列兵军衔,同时对军衔标志进行修订;海军增设一级上等水兵、海岸勤务一级上等兵等军衔;空军取消上等 兵军衔; 1936年,在陆军将官中增设“陆军元帅衔大将”军衔,高于大将半格,低于陆军元帅半格,计划授予担任国防军总参谋长、集团军群总司令、陆军参谋长等高级 职务的大将。其实早在十九世纪末的第二帝国期间就曾设过此衔,大名鼎鼎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就领有此衔,直到1898年去世才被追晋为陆军元帅; 1938年,2月4日,成立“德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德国国防军改称德国武装部队,并正式将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等武装力量纳入“德国武装部队”编制; 第二次调整士兵军衔:增设各军种的一级上士军衔;海军增设一级中士(海军一级中士、海岸勤务一级中士、海军步兵一级中士)和一级上等兵军衔(一级上等水 兵、海岸勤务一级上等兵、海军步兵一级上等兵等)军衔; 1939年,正式建立党卫队野战部队(或称党卫军、武装党卫队、W-SS)—— “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 党卫队第一装甲师(简称“元首师”)、“帝国师”党卫队第二装甲师、“骷髅师”党卫队第三装甲师、“警察师”党卫队第四装甲掷弹兵师(摩步师),开始设置 并使用党卫队野战部队军衔称号和标志,如党卫军准将(区队长)等; 1940年,取消“陆军元帅衔大将”军衔;在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内设立国防军宪兵司令部和宪兵司令官职务,将宪兵军衔提高到宪兵少将(海军、空军宪兵最高军衔仍为上校)——这也是陆军中将、少将军衔中唯一带兵种称号的; 1941年,4月3日更换陆军元帅的识别标志——帽徽、帽饰带、领章、肩章; 1942年,党卫队调整高级长官衔级,增设党卫队最高指挥(党卫军大将)级别,并修订了旗队长以上长官的衔级领章标志;第三次调整士兵军衔:陆军取消上等 兵军衔,原上等兵大部晋升二级下士,二级下士以上择优晋升,同时再次修订士兵军衔标志;将宪兵士官、军士、兵的军衔变更为“宪兵警长”、“宪兵警士” ; 1943年,武装党卫队中增设一等兵军衔,但在党卫队其他机关、部队中未设立相应的衔级,在党卫队衔级表上也未列出相应称号; 1944年,2月8日,第四次调整士兵军衔:增设空军上等兵军衔;将陆军宪兵部队扩编为第一、第二、第三宪兵总队,分别由一名宪兵少将任总队司令,撤销原设的国防军宪兵司令部和司令官职务;在海军、空军中增设海军宪兵少将、空军宪兵少将军衔 到1945年战败前,德国武装部队的军衔区分为陆军、空军、海军、武装党卫队和宪兵,党卫队衔级单独设置。其中陆军 军衔中另设总参勤务军衔,在海军中又分为海上部队军衔、海岸部队军衔。同时军政官、技术官、女军人另设有专门的级别(军衔)称谓。为便于读者对各种军衔、 衔称作横向比较,笔者在每一称号后均附编号,以“元首”为始,其他类推。 一、陆军军衔: 最高统帅——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1); 元帅——陆军元帅(3); 将官——大将(4)、兵种上将(5)(分步兵、骑兵、炮兵、装甲兵、装甲掷弹兵[摩步兵]、山地步兵、工程兵、通信兵等8种)、中将(6)、少将(7); 校官——上校(9)、中校(10)、少校(11); 尉官——上尉(12)、中尉(13)、少尉(14); 士官——一级上士(15)、二级上士(16)、中士(18); 军士——一级下士(19)、二级下士(20); 兵——二等兵(服役6年以上)(23)、二等兵(服役不满6年)(24)、三等兵(25)、上等列兵(26)、列兵(27)。 以上共8等22级。(另有一说:1944年增设大尉军衔,未证实。) 总参勤务军官军衔设:总参勤务上校(9)、总参勤务中校(10)、总参勤务少校(11)、总参勤务上尉(12)等2等4级。总参勤务军官的待遇、晋升等方 面均优于同级别的军官。据当时德国将军的回忆,一个总参勤务上校可以监督、参与集团军群级部队的作战指挥,颇有点“钦差”的味道。著名的“七二零狼穴爆炸 案”的主谋施陶芬贝格,在任后备军参谋长时就被改授总参勤务上校军衔。 二、空军军衔: 元帅——帝国元帅(2)、空军元帅(3); 将官——空军大将(4)、兵种上将(5)(分航空兵、高射炮兵、空降兵、航空技术兵、航空通信兵、空军等6种,其中“空军上将”只授予非空军出身而从其他军种、部队或地方调入的人员)、空军中将(6)、空军少将(7); 校官——空军上校(9)、空军中校(10)、空军少校(11); 尉官——空军上尉(12)、空军中尉(13)、空军少尉(14); 士官——空军一级上士(15)、空军二级上士(16)、空军中士(18); 军士——空军一级下士(19)、空军二级下士(20)、空军上等兵(22); 兵——空军一等兵(23)、空军二等兵(24)、空军三等兵(25)、空军列兵(27)。 以上共7等22级。飞行勤务军衔设飞行勤务上校至飞行勤务二级下士,共4等11级。 三、海军海上军衔: 元帅——海军元帅(3); 将官——海军大将(4)、海军上将(5)、海军中将(6)、海军少将(7)、海军准将(8); 校官——海军上校(9)、海军中校(10)、海军少校(11); 尉官——海军上尉(12)、海军中尉(13)、海军少尉(14); 士官——海军一级上士(15)、海军二级上士(16)、海军一级中士(17)、海军二级中士(18); 军士——海军一级下士(19)、海军二级下士(20)、一级上等水兵(21)、二级上等水兵(22); 水兵——一等水兵(23)、二等水兵(24)、三等水兵(25)、新水兵(27)。 以上共7等24级。 四、海军海岸军衔: 将官——海岸少将(7); 校官——海岸上校(9)、海岸中校(10)、海岸少校(11); 尉官——海岸上尉(12)、海岸中尉(13)、海岸少尉(14); 士官——海岸一级上士(15)、海岸二级上士(16)、海岸一级中士(17)、海岸二级中士(18); 军士——海岸一级下士(19)、海岸二级下士(20)、海岸一级上等兵(21)、海岸二级上等兵(22); 兵——海岸一等兵(23)、海岸二等兵(24)、海岸三等兵(25)、海岸列兵(27)。 以上共6等19级。 五、武装党卫队军衔: 将官——党卫军大将(4)、党卫军上将(5)、党卫军中将(6)、党卫军少将(7); 校官——党卫军准将8)、党卫军上校(9)、党卫军中校(10)、党卫军少校(11); 尉官——党卫军上尉(12)、党卫军中尉(13)、党卫军少尉(14); 士官——党卫军一级上士(15)、党卫军二级上士(16)、党卫军中士(18); 军士——党卫军一级下士(19)、党卫军二级下士(20); 兵——党卫军一等兵(23)、党卫军二等兵(24)、三等兵(25)、党卫军上等列兵(26)、党卫军列兵(27)。 以上共6等21级。 六、宪兵军衔: 将官——宪兵少将(7); 校官——宪兵上校(9)、宪兵中校 (10)、宪兵少校(11); 尉官——宪兵上尉(1 2)、宪兵中尉(13)、宪兵少尉(14); 警长——宪兵高级警长(15)、宪兵一级警长(16)、宪兵二级警长(18)、宪兵三级警长(19) 、宪兵候补警长(20); 警士——宪兵一级警士(23)、宪兵二级警士(24)、宪兵三级警士(25)。 以上共5等16级,海军、空军的宪兵军衔与陆军相同,在军衔称号前冠以“海军”、“空军”。武装党卫队宪兵军官的军衔多出“党卫军宪兵准将(党卫队区队长,8)”一级,宪兵士兵的军衔称号与普通武装党卫队士兵相同,但冠以“宪兵”。 七、党卫队衔级: 领袖——党卫队帝国领袖(3); 高级长官——党卫队最高指挥(4)、党卫队总指挥(5)、党卫队地区总队长(6); 上级长官——党卫队旅队长(7)、党卫队区队长(8)、党卫队旗队长(9); 中级长官——党卫队一级突击队大队长(10)、党卫队二级突击队大队长(11); 初级长官——党卫队一级突击队中队长(12)、党卫队二级突击队中队长(13)、党卫队三级突击队中队长(14); 高级士官——党卫队突击队小队长(15)、党卫队一级小队长(16)、党卫队二级小队长(18); 初级士官——党卫队三级小队长(19)、党卫队三级小队副(20); 正式队员——党卫队组长(24)、党卫队突击队队员(25)、党卫队队员(26); 预备队员——党卫队候补队员(27)、党卫队学员(28)。 以上共9等22级。 八、军政官专指军队中在后方单位、各级司令部、机关、院校中从事工程、技术、教育、新闻、通信、军医、兽医、军械、军需、军法、行政等勤务的军人(野战部队中的此类勤务由军官、技术官、士官担负),其级别分: 特级军政官——特级军政官(7); 高级军政官——一级军政官(9)、二级军政官(10)、三级军政官(11); 中级军政官——四级军政官(12)、五级军政官(13)、六级军政官(14); 初级军政官——七级军政官(15)、八级军政官(16)、九级军政官(18,在海军中相当于17)、十级军政官(海军单设,相当于18); 候补军政官——候补军政官(20)。 以上共5等12级。 九、技术官是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技能、未接受过军内外正规专业技术培训的士官、军士,其级别、职务仅在本单位有效。技术官的服役年龄战 前规定为不超过35岁,开战后放松了规定,这也是我们经常在有关二战的影视、历史资料中看到“德军辈子兵”的原因之一。在陆军中分为: 上级技术官——正营级技术官(11)、副营级技术官(12)、正连级技术官(13)、副连级技术官(14); 下级技术官——正排级技术官(15)、副排级技术官(16)、正班级技术官(18)、副班级技术官(19); 候补技术官——候补技术官(20)。 以上共3等9级。 十、女军人在当时的德国武装部队中数量不多,主要从事后勤辅助性工作。战争初期,她们着军便服,只佩带帽徽、军种胸标和兵种色带。到1943年前后,开始 给女军人授予军衔、配带军衔标志,并利用德语的词性变化专门使用“女性军衔称号”。在德国空军中为女军人设有如下军衔称谓:女空军少校(11)、女空军上 尉(12)、女空军中尉(13)、女空军少尉(14);女空军中士(18)、女空军一级下士(19)、女空军二级下士(20)、女空军一等兵(23)、女 空军二等兵(24)、女空军三等兵(25)等。(在党卫队系统中倒是一直实行“男女平等”——因为按照希姆莱之流的观点:入选党卫队的人都是日耳曼民族的 “精英”!早在1933年就为女队员设计了女性服装,并授予党卫队衔级、佩带党卫队衔级标志,但称谓上仍使用“词性变化”,如党卫队女三级小队长等——笔 者注。) 二、纳粹德国警察警衔的沿革 按照普鲁士——德意志的传统,警察是国家(以至于王国、公国、州)武装力量的当然组成部分。以穷兵黩武著称的纳粹德国当然不能例外,当时的德国警察拥有完整而复杂的既有别于军衔、军服但又有几分相似的警衔、警服。 1933年,纳粹刚掌权时的德国警察警衔区分为: 高级警官——警察总监(相当于少将)、一级警监(相当于上校)、二级警监(相当于中校)、三级警监(相当于少校); 初级警官——警督长(相当于上尉)、一级警督(相当于中尉)、二级警督(相当于少尉)、三级警督(军衔中无相当级别); 警长——一级警长(相当于中士)、二级警长(相当于一级下士)、三级警长(相当于二级下士); 警士——警士(相当于三等兵)、候补警士(相当于列兵)。 1935年,经戈林、希姆莱批准,更改德国警察的警衔,将高级警官的警衔改为与军队的将校相似,增加了警长、警士的等级,同时设立了专业技术警察警衔。此时一般警察的警衔为: 高级警官——帝国警察总监(相当于中将,由希姆莱兼任)、警察少将; 上级警官——警察上校、警察中校、警察少校; 初级警官——警督长、一级警督、二级警督、候补警督; 警长——高级警长(相当于上士)、一级警长(相当于中士)、二级警长(相当于一级下士)、候补警长(相当于二级下士); 警士——一级警士(相当于二等兵)、二级警士(相当于三等兵)、候补警士(相当于列兵)。 1942年,为适应战争的需要和纳粹党高层斗争的结果,德国警察完全并入党卫队序列,警衔作了较大调整,主要是警官警衔改与军官军衔完全相同,警察将官领章改与党卫队将官相似,同时设立了作为战争预备队使用的“野战警察”,警察在战区执勤也改着灰绿色野战服。 警察将官——警察大将(4)、警察上将(5)、警察中将(6)、警察少将(7); 警察校官——警察上校(9)、警察中校(10) 、警察少校(11); 警察尉官——警察上尉(12)、警察中尉(13) 、警察少尉(14); 警长——警督(候补警官,15)、一级警长(16)、二级警长(18)、三级警长(19) 、候补警长(20); 警士——一级警士(23)、二级警士(24)、三级警士(25)、候补警士(27憨龚封夹莩蝗凤伟脯连)。 以上区分为2类(警官、警长警士)5等19级,到战争结束再未变化。 德国秘密警察(即“盖世太保”、SD)原来隶属于警察序列,不穿警服,1934年被划入党卫队建制,全体人员授予党卫队衔级,但外勤人员仍不穿党卫队制 服。保安警察(类似于我国治安警、巡警、防暴警察、着装刑警的综合体)更于1942年将领章改与党卫队相同,只是以领章底版颜色区分.
那官衔是如何设定的呢,如文职一类,政府部门,谢谢啦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官衔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当时的文职部门,政府部门没有军衔,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造师分几个等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