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苏轼书 前赤壁赋赋的烦恼是什么

英语口译节目
可可背单词
可可英语官方微信(微信号:ikekenet)
每天向大家推送短小精悍的英语学习资料.
添加方式1.扫描上方可可官方微信二维码。
添加方式2.搜索微信号ikekenet添加即可。本人大三学生,最近一直咋想不知道人活着有啥意思? 因为我听说了一个祖师爷的故事(是我老家的)。有个人到六岁时问他爷爷:人活着就是吃饭,睡觉,在做点其他的事情吗? 爷爷说是这样,然后他就自杀了,投胎之后他又问了这个问题,反反复复,别人活了一世而他却活了好多世。(简单的描述) 个人目前的想法有点类似客人说的那段话 对于苏子的想法还是有点不太能理解,希望各位知友指教!--------------------------------------------------------------------------------------------------------------------补充:感谢前面几位前辈的回答。为什么补充问题呢?因为我刚刚在宿舍里读苏轼的赤壁赋(因为还没有太理解)。舍友过来问我干什么我说没什么他说你有病啊,好像作业做完了,傻逼一样我不怪他不知道这里面的大学问只怪自己愚钝不能取而用之我本人是学室内设计专业的,平时作业都是用软件作图,可是我有些反感(我是一个懒的人),但是我最近没有浪费一分一秒,我在读一些美学与简单哲学的东西。可在外界看来,尤其是与专业的同学看来,我是多么傻逼。我提问过关于专业的问题,但是相比我这个问题,我看回答的时候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每当我看到美学哲学的一些好的话语,我实在是激动的要死要死。可是这真的有用吗?最近实在是心有点累,我找不到一个人可以聊天,我享受这自己的孤独是很舒服的,可是毕竟逃脱不了某些东西。有时也在怀疑自己是钻了牛角尖了吗,这个牛角尖怎么钻的我心里好自在好爽!
谢邀。其实我不是很喜欢回答这种有点儿哲学感觉的题目,因为总是把自己也绕进去_(:_」∠)_好吧,我承认是我蠢辣!言归正传。我不知道题主是单纯的无法理解苏轼这段话的意思,还是无法从这段话中得到启示。这段话是苏轼作品里我最喜欢的一段,感觉理解起来也没有太大的难度。中国传统审美的极致是"境界",境界又分为"有我境界"和"无我境界",而"无我"更胜"有我"。所谓"无我"其实就是"天人合一",这种审美倾向在中国园林中也得到了体现。无论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写的再凄美,终究是"有我",在境界上逊了一筹。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才算做到了"无我"。而苏轼的这段话就将"无我"体现的淋漓尽致。从小处看,世间万事万物无不在随时随地的变化。但是若是把视线放到整个世界,那万事万物的变化都自有其规律。江水奔腾,却不曾断绝;月有圆缺,却没有增减;人有生死,新陈代谢,不过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其实回头看来,这个天地还是那个天地,万事万物都不过轮回罢了。有生有死,有增有减,有来有往,有盈有缺,生于天地而又归于天地,一切都是永恒的。而人活一世,有些东西是不该强求的,比如千秋万世的尊荣,比如取之不尽的财富,比如超越生死的身躯。若是非要强求,也不过是营营一生。唯有江上的清风,山间的明月,是我们不用强求就可以拥有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是大自然的馈赠。不如乘一叶扁舟,于夜晚江上,尽情享受吧。苏轼那时候不知道什么叫水分子,不知道什么叫卫星。但他却知道:水流入海,天降甘霖;月缺如弓,十五而圆。而我们这些了解科学的现代人应该知道,无论天地间怎样演化,都要遵守能量守恒, 我们由能量成人,那么死后回归天地,无论是成花成草,其实都是永恒的。其实我觉得,题主你之所以觉得苏轼这段话不能解决你的困惑,是因为你跟《前赤壁赋》中的客问的问题并不一样。客只是在伤怀辉煌逝去,万事万物都会归于尘土,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在茫茫的天地间如此渺小,为什么我们不能像神仙一样获得永生呢? 也就是说,客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要活着,为什么我们不去死。 所以苏轼告诉他,你其实已经是永恒了,而且不属于你的不要去妄求,不如寄情天地,享受大自然的馈赠。但是题主你不是希望永生,而是想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活着。我听过很多种说法,印象最深的是《活着》里的说法,为了充实灵魂。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我没有那么大的追求。我之所以活着是因为我怕死。我不知道死后会发生什么,我对未知充满了恐惧,而活着的感觉又恰巧不错。当然,我也舍不得去死,舍不得看不开生死的父母和朋友为我难过,舍不得未来给我的惊喜,舍不得可口的美食,舍不得得到的快感,舍不得给予的满足,所以我活着。如果哪一天,活着给我的痛苦大于这个世界给我的爱,给我的期待,给我的责任,那我估计会选择一了百了。但是现在,我完全没有理由选择自己走向死亡,可能以后也不会有。最近很不喜欢“连死都不怕了还怕什么”这句话,因为真的有比死更可怕的事情。但是我们大多数承压能力正常的人都不会走到那一步。其实我想问问题主说的那个祖师爷,他死的理由又是什么呢?难道就是因为找不到活着的理由吗?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因为不知道为什么去死而选择活着呢?而且对现在的我来说,活着的理由千千万万,却找不到一个让自己去死的理由。以上。
先贴上一段原文吧,为我接下来码字看起来方便些。&br&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br&&br&我就不翻译了。&br&大致就是说,先举了两个例子,你知道水和月亮吗,水一直在流,可水还是在那里,月亮每月有盈亏,可是月亮还是那样。这就引出了后面的理。以变的角度,水无时不刻不在流淌,月亮一直在变化,万物每一瞬间都不是他上一个瞬间的存在了;可是以不变的角度呢,水还在那里,月亮也还在那里,根本没动啊。&br&&br&由此我联想到一句禅诗:人从桥上走,桥流水不流。&br&&br&很多人就奇怪,桥怎么会流呢,明明是水在流啊。&br&&br&这就是一个相对的问题。&br&&br&水的确一直在流,可是你以不变的角度去看,水流了千年,他还是在那里,未曾变过。而桥总会有损毁,老旧的那一天。&br&&br&苏轼看到了自然界的无穷和永恒,也看到了万物变动的短暂与永恒的关系。由此他联想到人生。人生的短暂和江月的变动是同样的。江月不因变动失去永恒,人生也不因“逝者”而失去人的存在和人延续的永恒。江月和人生一样,既是短暂、变动不居的,又是永恒无穷的。所以,人与物“皆无尽也。”既然自然界的永恒和人的永恒是同样的,那么还有什么可羡慕的呢?因此人应该把“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等类同看,这些都是造物者的宝藏。&br&&br&《道德经》里说,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br&&br&所以,我读《前赤壁赋》深深感受到了苏子的老庄哲学思想。&br&&br&前赤壁赋是苏子在最困难时期所创作,被贬,限制去留,和犯人相差不多。但是苏轼借用眼前的东西和主客问答的方式,阐述了,事物是没有一成不变的,不需要为因为眼前的变动而羡慕或怨恨什么。&br&&br&阐述的就是庄子中“齐物论”的一番理论:在承认事物的特性在于变与不变之间的同时,强调了不变的方面,从而得出“万物皆齐”的结论。佛家历来主张世间万物皆由因缘而生,本无自性可言,不必执着于自我,无端寻取烦恼。老庄、佛家思想都让人在无论遭遇何种变故的情境之中心安理得、寻得心理平衡。&br&&br&所以苏轼的生活态度中是积极的,这就是苏轼进取而又豁达的人生哲学。苏轼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既然如此,他的喜也好,悲也罢,都不会走极端,而只会喜中有悲、悲中有喜,因为悲和喜,是相伴而生的。《道德经》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事物本身就是同时存在两面性的,也就是不同角度看问题。&br&&br&《前赤壁赋》是苏轼散文中的代表作。我想代表的原因并不是文辞优美,借景寓情,而是他在老庄哲学思想影响下的超现实主义的人生态度。他的哲学思想。
题主说总是想着不知道人活着什么意思,那请问一下,想这种问题有意思吗?&br&&br&千万别考虑太多,君不见多少哲学家成了精神病,为何?钻牛角尖所致。&br&&br&大三了咋还想这种无聊的问题呢。想的通又如何,想不通又如何。&br&&br&一个不小心,天才成疯子。&br&&br&一个不小心,哲学家成了精神病。
先贴上一段原文吧,为我接下来码字看起来方便些。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
苏轼(醉眼朦胧):你咋突然忧郁了呢&br&&br&基友(含情脉脉):哎(叹气),你看这原来是曹操赤壁之战的地方,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他曹操,敢想敢干(重音),这么牛逼的人都死了,成了历史的一粒尘埃,无影无踪,我们呢?整天玩个小鱼小虾,跟你大半夜的摇个破船,吹着冷风,月亮底下吃撸串,太low了。要是咱俩能跟这月亮和长江一样永恒,一辈子就好了(偷看)&br&&br&苏轼(头上冒汗,抓紧裤子):哎呀,这这这,,,你看(灵光一现),不是这么一回事。谁说月亮是永恒,咱是短暂的。要唯物主义辩证法来看嘛!月亮总是阴晴圆缺,就像咱有生老病死,长久与否,道理一样一样的。况且命格缘份有数,不是你的不要强求(严肃正视)。但是你看,江山如此多娇,人生如此可爱,要走心去看,去听,感受到的就是你的。咱身边的这些景和物,可是大宝藏啊!嗨起来!!&br&&br&基友(狂笑,一手酒,一手肉):搞起搞起。&br&&br&,,,,,,,,&br&船身一起一伏,江水拍打山脚‘啪啪啪啪啪啪’,卷起千堆雪,东方鱼肚白,只见船上一片狼藉,苏客俩人互相枕借,紧抱一起,永不分离,,,,,,&br&&br&(搏大家一笑,拜个早年,如有亵渎抱拳一躬)
苏轼(醉眼朦胧):你咋突然忧郁了呢基友(含情脉脉):哎(叹气),你看这原来是曹操赤壁之战的地方,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他曹操,敢想敢干(重音),这么牛逼的人都死了,成了历史的一粒尘埃,无影无踪,我们呢?整天玩个小鱼小虾,跟你大半夜的摇个破船…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人类社会的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存在着无谓流逝的漫长岁月。2014年专升本大学语文:《前赤壁赋》考点精读_中大网校
2014年专升本大学语文:《前赤壁赋》考点精读
发表时间:日10:53 来源:中大网校
点击关注微信:
《前赤壁赋》苏轼课文知识要点提示1.作家作品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着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2.写作背景本文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写的一篇有名的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三年前,作者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虽免一死,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生活窘迫,没有自由。他在政治失意,思想苦闷的情况下,寄情诗酒,放浪山水,曾两次泛游赤壁,写了两篇文赋,此为前一篇。赋中表现了他对人生的达观看法。3.情感变化线索全文共五个自然段,以作者感情由乐到悲,再由悲到乐的变化为线索,可看作三个层次:第一段为第一个层次,写作者因泛舟江上而产生的自由快乐之感,仿佛“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第二段、第三段为第二个层次,写作者因客人所吹洞箫的呜咽之声而引出客人关于人生无常的议论;表现了作者对人生态度悲观的一面。第四段、第五段为第三个层次,是对前一种态度的否定,引入庄子齐物的思想,阐述“变”与“不变”的道理,主张应采取一种委运自然,尽量享受大自然的生活态度。4.作者的思想矛盾本文虽然设了主客问答,其实反映了作者内心矛盾的两个方面。客人的观点,表现了内心悲观的一面,而主人的观点反映了作者思想乐观的一面。客人说的是他内心的烦恼,而主人所说的是对这种烦恼的超越。最后客人欣然接受了主人的观点,说明了他内心的矛盾得到了疏解。5.景物与抒情、说理的关系这篇文章成功地描写了清风、明月、江水三种景物,对抒情和说理都起了重要的作用。第一段是借景物描写抒情。如“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清风、明月、江水构成一个优美的意境,使人们置于这种意境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感受,从而抒发了作者与自然合而为一的快乐心情。第四段是借景说理。如“江上之秋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自然之美,是人们天然的朋友,是造物者对人的恩赐,人们可以尽情地享用它。谁也无法否认这是人类的幸福,从而使主人所主张的人们应该快乐地生活的观点有了无可辩驳的力量。6.主客问答主客问答是汉大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其中往往是客人说出一套,有理有据,显得很雄辩,而主人则后发制人,说出一套更玄妙的道理。这种主客对话,互相补充,互相生发,妙趣横生。本文也采用了这一方式,设主客问答。其中客人所说的代表了作者思想的一面,而主人所说的代表了其思想的另一面。其中主人说服了客人,客人对主人的议论表示心悦诚服的接受,表明其思想上的矛盾达到了统一。7.骈散相间《前赤壁赋》是苏轼散文的代表作,语言骈丽、押韵,用韵时疏时密,却又极尽变化之能事,骈散结合,流畅婉转,用韵自由,疏密相问,极见艺术功力。相关链接:&
(责任编辑:pgl)
共2页,当前第1页&&&&&&苏轼的前赤壁赋中第一段写自己的情绪是饮酒乐甚最后一段写喜而笑洗盏更酌这两种情绪是不是一回事
苏轼的前赤壁赋中第一段写自己的情绪是“饮酒乐甚”,最后一段写&喜而笑,洗盏更酌”,这两种情绪是不是一回事
09-11-26 &匿名提问
各指一个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悦目、灰心、畅神和超越——苏轼《赤壁赋》自然审美心理过程管窥  四川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 杨 桦   自然美是现实美中最易为一般人所感知、最易打动人的一种美的形态,这是因为自然美主要是以它的感性特征直接引起人们的美感。无论是千里冰封的北国雪原,婆娑起舞的南岛椰林,还是清澈明净的高原湖泊,雄奇险幽的名山深谷,都无不以它独具的魁力深深地吸引着人们不远千里地前去领略它的风姿,获得美的享受。  不过就一般人——尤其是现代人而言,大部分人对自然美的审美观照仅止于“游山玩水”而已。自然美的优势首先在于其形式美诸要素能先声夺人地使人“感动”,当人们一旦面对一片或奇谲、或壮阔、或秀丽、或朦胧、或明净的美景时,视听感官会受到审美对象形式感“第一波”的强烈冲击:“眼睛一看到形状,耳朵一听到声音,就立刻认识到美、秀雅与和谐”①。从而迅速被征服,获得感官的满足与喜悦。也许正是由于这个缘故,人们才往往容易满足于此。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才会在面对大海、登临绝顶时在潜意识里进入更深层次的心理活动,获得更深的感悟。至于能够在山水美中达到“物我两忘”、“陶醉”状态的恐怕就更成指可数了。因为那需要有良好的审美心境,需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需要时间,需要驻足,需要排列各种功利杂念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固然,以直觉为特征的美感形态,也能使我们获得身心愉快,使精神得到放松,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志。但它毕竟还不是对自然美的最高审美境界。我们说自然美对人有陶冶情操的作用,完善人格的作用,这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追求。在实践中,具体到某一个人而言,能够达到何种高度,却因主客体的种种差异而不同。而苏轼的《赤壁赋》正好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杰出的范例。  愈是优秀的作品,给人们提供的解读空间愈是广阔。像《赤壁赋》这样的脍炙人口的名篇,对其题旨的探求个能说已经到了终点。而且,出现见仁见智的看法也完全不奇怪。但我认为,从作品本文出发,从艺术本体出发,应当是接近作品的第一步。跳越这一步,我们很可能得出同作品原初题旨相去甚远的结论,我们离作家和作品就远了!苏轼被贬黄州,处于逆境,他的思想矛盾、内心冲突不可能不在作品中反映出来、但有不少论者不是首先从作品本身出发,而是从作品写作的大背景(“乌台诗案”)。作者当时的心情出发,依据文中的答问,把这篇作品定为“借题发挥”、“借古讽今”之作,这种过分的“观念形态”化的观点,不但同作品本身实际不符,目.容易导致一种误读:似乎本文是为厂抒发胸中种种郁闷或解脱而刻意为之的,而不是从作者胸臆中自然流淌出来的。至于个别论者详细考证列举文中提到人、事、物有何暗指,有何隐喻,有何象征,有何微言大义,不但前后自相矛盾,难圆其说,且已去作品本文及题旨甚远矣!   我认为首先应当把《赤壁赋》作为一个艺术品来解读,在我看来,《赤壁赋》是一篇以赋的形式创作的优秀的记游散文,是作者直观自然美的心理过程的生动写照,也观自然美过程中直接显示其心灵过程的生动写照。当然这决不是说这是一篇完全纪实的游记 散文(尽管文章一开始始就标明了具体的时间地点)。它是作者在多次游览赤壁江面之后所获得的强烈审美感受的一次高度浓缩和典型化。我们相信,《赤壁赋》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关于时间、空间的形而上的思考,关于宇宙本体意义的思考,对于生命意义的体悟以及那种旷达的胸怀和人生态度,既不是关起门来“内省”的结果,也不是在一次畅游长江赤壁之后所能完成的。如果说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高尔基)的话,那么,这种经验和暗示也决不止是一次。据记载,苏轼因“乌台诗案”于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贬往黄州,自这年起至元丰五年的三年间,游赤壁有案可稽者凡七次②。有些学者认为这反映了苏轼逃避现实,寄情山水的消极人生态度。我恰恰认为正是蓄天地之灵气、化万物之精魂,潮涨潮落、涌动不息的大自然一次又一次暗示给作者以生命的真谛,给了他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培育了他旷达的胸怀和高远的情志。他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同宇宙的对话中完成这种伟大而艰难的超越的。《赤壁赋》不过是这种审美经验的一个杰出的物化形态罢了,这应当是我们解读《赤壁赋》的起点。  “艺术作品是作者审美体验的物态化,是保存作家审美体验的精神化石,也是我们借以分析考察作者审美体验的美学标本。因为,凡是优秀文艺作品的审美信息,都与其审美主体(作者)的审美体验具有一种微妙的同构对应关系,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再度体验’去‘还原’作家的原初体验过程(感物、起兴、神思、灵感,最后体验的结果产牛审美意象),解剖作家心理奥秘”③。那么,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去探寻他的心路历程吧。总体上讲,《赤壁赋》所表现的对自然美的审美体验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审美初感阶是作者在直段,神与物游的会心阶段,畅神与超越阶段。  在审美初感阶段,作者面对的是一幅如诗如画月夜秋江美景。他用极其精练的犹如水墨画般的笔调描绘了这一迷人的景色: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漾漾的微波,一轮明月从东山冉冉升起,月光下的薄雾如轻纱般笼罩在江面上,水天一色,浩浩渺渺,茫无际涯。作者所感受到的大自然美的第一印象便弥漫着和谐、柔丽的色彩。在这里,客体的一切形式要素带给主体的是视、听、触(金风送爽)觉的全面的愉悦,并使主体迅速进人一种强烈的感情活动。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放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于是便情个自禁地“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并进而“扣舷而歌之”。这种最初的审美愉快顷刻间使作者忘却了人间的一切烦恼、个人的不幸遭遇,进人了一种飘飘欲仙的陶醉状态,“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作者忘情地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获得了一种情与物初步相契的类似于超越的审美体验。  应当指出的是,作者在这一阶段的审美愉快,主要还是停留在悦耳悦目的感官层次,所以我们说它是审美初感阶段。  接下来的一小段,从写作角度讲,是审美体验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重要过渡。正当作者“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的时候,出现了“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的箫声,这箫声“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多数人认为,作者感情脉络由喜转悲,是从箫声出现 开始的。我觉得似可商榷。既然是“依歌而和 之”,不可能以悲凋和乐音,其实是歌的基调本身带有浓重的悲怆意味,善奏悲调的洞箫只不过强化了这种情绪,赋予这种情绪以更强烈鲜明的音乐形象而已!歌声和箫声都是当时作者心灵状态的直接显现。并且,由于移情作用,在审美主体和客体(大自然美景)之间产生了共感共振现象,原先优美的景色被涂上了一层淡淡的悲哀色彩,以至于萧声竞能感动潜蛟嫠妇!作者的心灵和着自然的节奏,共同奏响了一支哀婉、凄切的乐曲。  作者的思想感情何以会有此转变?它是一种突如其来的转变吗?不,它已是作者在对自然美审美观照进入第二阶段时自然发生的变化。 而这一变化的心理过程在接下来的一段中通过“客曰”的大段描写和叙述已清楚地告诉我们了。因此我们不妨认为,从写作角度讲,第二段是“果”,第三段是“因’,是先果后因的写法。  正如许多论者所指出的,《赤壁赋》中的主客实为一人,是一种自问自答,都是作者内心的剖白。但这一方式的运用,我认为不仅仅是为了行文的生动,更不是纯粹的为发议论而发议论,而是真实地记录了审美心理活动的过程。《赤壁赋》所表现出的对自然美审美所达到的最高层次,是作者在审美活动中由感情和理解参与,对宇宙人生不断穷究追问的结果,主客问答则是这种穷究追问的生动表现。同时,这种追问也可以说是由审美主体同宇宙本体的直接对话中完成的。“中国美学的‘兴’的感物起情,与移情说主体将生命灌注对象而情感化有某种相似之处;审美移情的主体生活在对象里,大有‘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的味道”④。这种特点表现在对自然美审美过程中,尤其鲜明。当主体情感被激发到一定程度时,他所面对的不再是一个无生命的自然,而是一个人化的自然,勃勃有生气的自然。“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主客体之间的“心灵”交流由此可见。对于《赤壁赋》中的主客问答,似亦应从这一角度去理解。  在审美激情的推动下,作者的审美活动进入了第二阶段——神与物游的会兴阶段。这时主体的精神世界已突破了眼前实在物象的“视窗”,进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领域,在时间上悠游至过去、现在和未来,在空间上额四荒八极,“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张开想像的翅膀,借助情感的强大动力,他“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当然,首先是从眼前开始的,经过二次接近联想,从眼前的赤壁,联想到三国赤壁,又从三国赤壁联想到历史上有名的赤壁大战,再联想到“固一世之雄”的曹孟德及其建立的功绩……可谓浮想联翩,意象纷呈。但是这种审美想像受制于主体审美心理结构模式,后者为前者确定了方向。因之,作者并没有向无边的时空作无限制的神游,当他的“神”终于从遥远的古代回到眼前的现实和执著的自身时,他的审美活动便进人了一个新的层次——审美探求层次。在这一层次上,主体追求的不再是初级形态的感性愉悦,而是一种心思意向的满足。其特点是,“由主体到对象、深刻地挖掘隐含在形象内部的新颖独特的意蕴内容,用这些意蕴内容来满足主体心灵的渴求、企盼、预见、推测”⑤,获得一种“心意”层次上的审美愉快。作者把曹操的业绩同自身的现实状况相比较、体察、辨析,从而寻找出某种相似的对应关系,进而萌发美感共鸣:无论是建立过伟业的曹操还是报国无门的自我,同永恒的宇宙相比,都是渺小的。不过曹操是“伟大” 的渺小,而自己至今尚说不上建功立业,只是沧海之一粟,更加微不足道了。  “人生短促,天地永存”,这是苏轼在审美探求这一阶段的初步感悟。而这一人生感悟,对于一个极有理想与抱负而不得施展反遭贬斥软禁的人来说,只能加深其内心的焦渴:“渺渺兮子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对于一个已经四十四岁的人来说,时间是多么宝贵,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摆脱这种困境,“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写出了在有所悟得之后的惆怅。他是多么想使自己同大自然融为一体,使人生永驻,岁月常在,甚至获得永恒:“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然而,“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这是理想与现实之冲突的悲哀,是主客观矛盾的惆怅,是“心”与“物”尚不能完全相契的苦闷,于是便有了第二小段的悲歌。  值得注意的是,这还不是苏轼的终极审美体验,不是审美探求的最终结果,而只是一个阶段而已。在这一阶段,生命主体与自然客体处于一种若即若离状态,一方面,是接近的,“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人是自然、宇宙中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是间离的,主体生命形式与对象形式尚存在某种不契合、不一致,这是“悲”产生的原因。然而,在审美探求中,正是这种“不一致”,成为推动审美活动向更高阶段深化的强大动力。“探求所诱发的是求异效应。即主体以自身的经验为参照数,推己及物,去挖掘审美对象深层的那种还不十分了解的意蕴内容。正是后者,成为美感运动中审美经验阶段向审美创造阶段转化的重要环节”⑥。   在审美探求内驱力的推动下,作者的审美活动进人了第三阶段——畅神与超越阶段。“作为悦神的审美经验,在西方经常是与对上帝的皈依感相联系的;在中国则常常是在欣赏大自然的广阔的场景上时,感到自己和自然和整个宇宙合二为一,似乎达到某种超道德的本体高度”⑦。由于作者并没有满足和停止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和追问,他需要获得更高层次的再创造的审美愉悦,而这只有对客体凝神观照,进行深层体验才能获得。过去不少论者都把“苏子曰”这一段看成是单纯的抽象议论,这正是没有从文本意义上去理解的原因。在我看来,这一小节正是作者深层审美体验的结果,是一种形象思维的心理过程。在审美活动中,任何认识和理解都离不开具体的感性形象。“我们总是不假思索地让自己的感知、想像和情感循着对象的指引和规范,自由地和谐地活动起来,而在最终获得的审美愉快中,蕴涵着对于对象所具有的社会理性内容的认识”⑧。这正是审美认识活动和科学认识活动的区别。  故而这一段开头仍然离不开眼前的客观对象:“客亦知夫水与月平?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正是在对水与月——大自然、宇宙本体的观照、深刻体验过程中,作者从有限的具体形象中捕捉到了生活的本质的无限。“真正的精神潜沉(深层体验)敢于打碎它的现实性,以便在破碎的现实中重建精神的完整。能够这样携带着向将来开放的视野和不可重复的过去而前进。这正是我们称之为体验的本质”(德·伽达默尔)⑨。作者把自己的审美体验推向了极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其实我与万物一样,也都是永恒的。既然如此,“长江之无穷” 也就不值得羡慕了,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悲哀!至此,主客体之间的对峙和疏远完全消失,实现了真正的彻底的心物相契,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身与物化的境界,亦即畅神的境界,也是实现个体生命自由的境界。  在这种状况下,主体不再感到渺小、感到压抑,他甚至在对象身上直观到主体自身的力量和本质,在客体上注入了自己的人格和生命——“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是一种对生命本真意义的顿悟,也正是在这种顿悟中,主体完成了伟大的超越。“它不追求超越时空的存在,而追求就在时间之中达到超越和不朽……它也不离开现实的空间,而就在以大自然为永恒标志的感性空间中达到超越和不朽”⑩。质言之,这种超越的结果和形式也就是人与自然、与宇宙的“天人合一”。“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苏轼),主体由是获得高度的精神上的大自由。大解脱和大超越,达到一种感悟宇宙、人生真谛的“至乐”之境。故而“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这是何等惬意!何等平静!这是大彻大悟之后的真正的极致状态的内心平静,“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故而能“相与杭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评论者多认为《赤壁赋》的感情线索是乐-悲-乐。我想指出的是,审美初感阶段的“乐”和最高阶段的“乐”有质的不同。由乐到悲再到乐,不是一个“圆周运动”,而是层次逐次上升的审美心理运动。第一阶段的乐是一种审美初感的愉悦,偏重于感官的愉悦,也是作者暂时忘忧,主观上力图避开内心烦扰而获得的暂时的陶醉;而在最后阶段的乐,是一种畅神之乐,是对生命真谛、宇宙真谛大彻大悟之后的至乐,是一种勇于直面现实而经过深刻体悟之后的乐。无可置疑的是,这后一种审美体验远比前一种更稳定,更持久,更深刻,因而它是一种指向未来及永恒的超现实的审美体验,无疑地,这也是一种真正意义上能够升华人格、完善人性的审美感受。  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谪黄州,是他人生征途上所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打击。处于逆境之中的苏轼之所以能够及时调适心境,完成艰苦而难能的超越,以一种旷达的乐观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处境,以积极的人世的态度继续自己的人生追求,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不知疲惫地跋涉前进,始终保持自己的高尚人格,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他所受的儒、释、道哲学的影响,有他经世济时的政治抱负的支撑,也有他个人独特的修身养性的方法……但更主要的是同他的生活实践密切相关。其中也包括对自然美的审美活动在内。正是天地之浩然正气,山水之勃勃生气,培育了他开阔的胸襟、高尚的情操,给了他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使他在此后人生路上,虽多次升沉、迭遭坎坷而仍能不改其志,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赤壁赋》正是作者对自然美进行深层次体验的一个艺术结晶,也是自然美熏陶提升作者人格的最直观最生动的写照。它虽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但我们似不应把它看作一篇纪实性的游记,而应看成是一篇依据作者多次对自然美审美体验创作的具有巨大概括力的优秀艺术品。其中所描写的景物,并非是客观对象的简单再现,而是经过作家提炼加工改造而形成的具有独创性的审美意象。当他把这种审美意象用完美的艺术形式传达出来,就成了具有独特审美体验的艺术品。毫无疑问,作为一件优秀的艺术品,当我们循着作家的笔触去“再度体验”时,获得的就不仅仅是对作家心灵过程的了解,同时也受到了一次灵魂的涤荡和洗礼。————————————————   ①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 《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②饶学刚《前后&赤壁赋&游踪考》,《东坡文论丛》 第四辑,四川: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版。  ③④⑨ 胡经之《文艺美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⑤⑥ 皮朝纲等《审美心理学导引》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⑦⑩李泽厚《李泽厚哲学美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⑧刘叔成等《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轼前赤壁赋的人生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