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委对养老产业优惠政策有什么优惠政策

三问养老产业:传统养老模式难以应对老龄化压力-中新网
三问养老产业:传统养老模式难以应对老龄化压力
日 07:24 来源:人民日报  
  传统养老模式难以应对老龄化压力
  养老产业,供给侧如何发力(民生三问)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发展养老、健康、家政、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
  据预测,本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超过4亿,达到峰值。养老问题是社会热点,更是现实需求。居家、社区养老如何完善,民营养老院如何做优做强,医养结合如何避免成为养老院和医院的简单叠加……各界相关人士给出了建议。
  ――编 者
  居家养老
  如何升级
  服务精准,老人才会买买买
  在家颐养天年,既符合我们的传统价值观,又是现实的需求。“我国庞大的老年人口,依靠机构养老不现实。”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认为,“今后,90%的老人要通过家庭养老,7%的老人要通过社区照顾实现养老。”
  但在向晓梅看来,由于中国家庭趋于核心化和小型化,家庭规模平均只有3人多一点,老年家庭空巢率快速上升,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难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压力。
  对此,向晓梅建议,“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搭建全国统一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支持企业和养老机构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快捷地为居家老人提供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等适合老年人的服务项目。”
  在广东省侨联副主席李崴眼中,所有还没去养老院的老人都是社区养老服务的对象。他认为,提高社区养老保障水平最关键的一环,是做到精准服务。
  “社区有多少老人,独居还是与子女在一起,有什么慢性疾病……只有将这些统计到位了,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社区公共服务,才能将专门的信息化养老设备装进老年人家中。” 李崴认为,应该采取恰当的办法把这些老人组织起来,白天集中在社区老人活动中心或“日托”中心,组织一些文娱活动,中午可以在活动中心简单吃个饭,医生也可以在现场测量血压血糖、进行医疗保健咨询。
  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建民认为,居家、社区养老,可以在养老消费上多琢磨:“老年群体也拥有强大的消费能力,关键就在于能否提供优质的服务,充分挖掘出其中的潜力。老人出门时口袋里揣了10元钱,社区里溜达一圈,没花一分钱就回来了。可如果社区里能建设一些为老人精心打造的设施场所,比如影院、茶社等,老人就可能有消费的冲动,生活也将更丰富。”
  机构养老
  怎样发展
  政策帮扶,设法缓解经营难
  尽管机构养老不是养老的主要依靠,但面对老龄化程度加剧、独生子女一代养老负担加重等问题,社会对于机构养老的需求越来越大。
  “我们养老院现在有100张床位,基本没有空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诚信失能老人护理院院长易连军介绍,自己经营的养老院主要为失能老人提供起居照料、医疗护理服务,“政府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比如税收减免、提供床位补贴。我们养老院的三层楼,是政府购买、我们无偿使用的。”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民营养老机构都能得到如此优惠的政策。“我知道不少民营养老院,如果床位少于30张,是享受不到补贴的。大部分租用的是别人的房子,租金高不说,好些人一听说都是老年人抬进抬出的,还不愿意租。”易连军说,“我们齐齐哈尔市90%以上的民办养老机构都是租房开办,运营成本高,加之近几年人工费翻倍增长,很多养老机构在经营上存在困难。”
  此外,和公办养老院或者福利院相比,民营养老院在招聘人才上也有着不小的劣势。易连军表示:“医务人员、管理人员更愿意去公办的,因为有编制,说出去好听。”
  易连军还建议:“我们希望国家在支持地方的养老服务业发展上,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特别是要改变投资方式,把支持地方养老项目建设转变为支持地方拉动养老市场,真正通过市场化手段来应对老龄化问题。”
  谈及养老机构的场地问题,朱建民说道:“我并不赞同将老年人集中起来,在远离市区的地方营建高端的民营养老机构。这种‘养老城’会严重损害老人的身心健康,使其产生‘被社会抛弃’的感觉。民营养老院还是要和社区、居家、医疗机构进行合作,通过社区提供的平台,将服务辐射到有需求的居家老人。如果离家不远,老人平时可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有需要的时候可以说一句‘我回宿舍了’,回养老机构接受更专业化的服务。这样能真正实现愉快养老。”
  医养结合
  如何爬坡
  医保覆盖,请进社会资本来
  “现在对于梅州这样的城市而言,有康复设备的养老机构才有20%,符合开展医养结合条件的养老机构不到10%。”广东梅州市政府健康产业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林新华坦言,对全国而言,医养结合处于起步阶段。
  谈及目前医养结合遇到的难题,易连军觉得最大的困难就是招不来人,一是专业的医务人员招不来,二是护工招不来。“我们养老院,就我一个医生。护理专业毕业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干这一行,不少人觉得这份工作不体面,说出去不好听。”
  易连军建议,希望从政府层面上推动建立养老护理人才培训体系,并投入一些资金建立相应的薪酬待遇政策。或者是在现有的对养老机构的补贴资金中,拿出一块专门用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待遇,并且对护理型养老机构给予重点扶持。
  在林新华看来,医养结合并不仅仅是医院和养老机构的结合,还包括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与医疗机构结合,形成更加广泛的医养结合。但各地在探索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阶段的医养结合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居家养老医生必须上门,出了医疗事故等如何界定责任?”林新华说,“还比如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的医养结合,必然涉及一些慢性病人的‘家庭病床’问题,但现在医保报销上还存在一定困难。”
  林新华建议:“国家应适时推出类似‘长期照顾险’‘医养结合险’等险种,将长期卧病老人纳入医保范畴,这样不仅能降低他们的医疗负担,也有利于推动医养结合发展。”
  林新华认为,引进社会资本办医是推动医养结合的一个思路,目前一些地方二甲、三甲医院工作异常繁忙,根本无暇顾及与社区医养结合。促进民营医院的发展壮大,可以走出一条新路。
  唐山市人民医院院长胡万宁则认为,从供给侧而言,大型公立医院拥有更充裕的资金、医疗设施、人才、技术等资源,在医养结合方面拥有先天的优势,可以通过建设医疗养老联合体等多种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
  “另一方面,一些小型医院或者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可以拓展业务范围,和养老服务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胡万宁建议。
【编辑:王硕】
>相关新闻:
>国内新闻精选: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1 什么是养老产业
2 养老产业的特点
3 养老产业的分类
4 养老产业的发展
5 养老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6 养老产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7 发展养老产业的必要性
什么是养老产业
  养老产业是指为老年人提供设施、特殊商品、服务,满足老年人特殊需要的,包括老年人衣、食、住、行、用、医、娱、学等物质精神文化方面构成的一个产业链,是多个产业相互交叉的综合性产业。
养老产业的特点
  1、特殊性
  养老产业的特殊性是指养老产业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即从年龄阶段上划分,养老产业的目标对象锁定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尽管养老产业提供的产品、劳务或就业机会并不排斥非老人,但是,养老产业的经济实体在市场中竞争时,将主要考虑老年人口的需求,并根据老人的特征进行具体的运作。
  2、综合性
  养老产业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它是一个横跨第一、二、三次产业的综合产业体系。换言之,养老产业所包含的经济实体有的属于第一产业,如农业部门中专门为老人提供副食的企业;有的隶属第二产业,如主要为老人生产日用品的老年服装公司、老人助听器公司等;有的归属第三产业,如老人婚姻介绍所等。
  第二,养老产业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市场体系,在这个市场体系中包含众多专门为老人服务的子市场。具体地说,养老产业的市场体系涵盖老人日用品市场、老年服务市场和老龄经济实体等众多领域。
  3、微利性
  养老产业的微利性是指从事养老产业的企业在老龄市场的单项产品或单项服务中获得的平均利润率与从事其他产业相比相对较小。需要指出两点,首先,养老产业的微利性是就单项产品或服务的平均利润率而言,但这与从事养老产业的企业的较高的总利润并不矛盾,原因在于老龄市场容量巨大;第二,微利性并不排斥养老产业的市场性,也并不等于主张养老产业的福利性,恰恰表明了养老产业在市场中不同于其他产业的特殊性。
养老产业的分类
  养老产业按需求属性的不同,可以分为医疗保健业、日常生活用品业、家政服务业、房地产业、保险业、业、娱乐文化产业、旅游业、咨询服务业、其它特殊产业等十个细分产业。
  1、老年医疗保健业
  老年医疗保健业是指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药品和医疗器械,主要涉及到药品、保健品、医疗器具、健身器材、康复器材、老年人常用的辅助医疗设备、疗养休养、住院陪床伺候等产品的生产与服务。
  2、老年生活用品业
  老年生活用品业是为老年人提供诸如手杖、服装鞋帽、饮食、餐具、防滑器具、放大镜、助听器、拐杖、轮椅、成人尿布以及其它方便老人的专用品,比如,座椅式便桶,升降式轮椅或床,呼叫器或警报器等。
  3、老年(家政)服务业
  老年服务业是高年龄段老人尤其需要发展的项目,主要以家庭护理、日常家庭照顾、家庭修缮以及各种用品修理等为主。主要包括家务服务,包括家务、购物、打扫卫生、整洁环境、洗衣等事务;活动服务,包括用餐、洗澡、淋浴、上厕所、陪同上街、逛商店、换衣服等;友爱服务,包括电话交谈、上门交谈、聊天、代写书信、生活谈话、网上聊天等。
  4、老年公寓(房地产)业
  老年公寓(房地产)业主要为老年人提供建筑设施,如老年公寓、托老所、护理医院、敬老院等。住房对于老年人来说是养老和安身之处,拥有住房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但是,如果住房不能根据老年人的特点设计修建,那就会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比如,老年人由于年老体弱,楼层不宜住得太高;由于视力衰退,要求房间透光好;由于行动不便,要求有防滑防跌设施等。
  5、老年保险业
  老年保险业是为老年人提供人身保险、健康保险、养老保险等。人们都希望健康、长寿、晚年生活幸福,希望在遇到疾病、特别是重大疾病时能够得到医治,在年老体弱,没有经济收入时,生活能得到保障。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制度的改革,以及与家庭变迁相联系的家庭保障功能的弱化,人们特别是老年人的保险意识增强,对保险的需求增大,保险业在老年人中将会有一个很大的市场。
  6、老年业
  老年金融业是指随着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继续推行和保障面的不断扩大,以后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将会越来越好,会有一些理财观念很强的老年人购买金融产品,储蓄、证券投资、期货投资、理财咨询等。
  7、老年娱乐文化产业
  很多老年人在退居、赋闲时,有了大量的空闲时间开展娱乐文化活动,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娱乐方面包括老年活动中心、老年茶园、老年棋牌室、阅览室、歌舞厅、游乐场等,文化教育方面包括老年大学、老年职业培训、各种学习班等老龄教育产业。
  8、老年旅游业
  老年人对旅游也情有独钟。他们在度过了繁忙紧张的职业生活之后,希望晚年生活能够过得轻松、和谐、愉快而有意义,游览名山大川,尽享旅游之乐,成为许多老年人休闲活动的一种重要选择。在当今,外出旅游已开始成为许多老年人追求的一种时尚,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国家更是如此。
  9、老年咨询服务业
  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的原因,在老年生活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社会给予帮助解决。以老年人为对象的咨询服务将会受到老年人的欢迎,如解决老年人心理障碍的心理咨询,为老年人健康提供帮助的健康咨询,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帮助的法律咨询,以及为老年人日常生活提供帮助的家政咨询等。
  10、其它特殊产业
  其它特殊产业是指有些老年人有着自己特殊的喜好,这些需求不具有普遍性和通常意义上的不可或缺的特点,如古玩等老年消费品、老年特殊需要品,花卉种植、老年表演、老年交谊、老年气功、书报影视等。
养老产业的发展
  第一阶段:18世纪后期至二战前,三代同堂的传统养老方式较为普遍,养老产业并未兴起
  18世纪后期,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兴起和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大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从而推动了世界人口的第二次快速增长,引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二次&人口革命&。这次革命使得出生率下降,世界人口进入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阶段。在这个阶段,三代同堂传统的养老方式较为普遍,祖孙三代共聚一堂,由家人为老人提供经济、生活、精神上的照顾,养老产业在这个阶段并未兴起。
  第二阶段: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各国都趋于老龄化,社会福利性质养老机构开始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生儿数量明显减少,人均寿命则上升到目前的66岁。这种双向发展使老龄化发展越来越快,全球几乎所有国家的人口结构都趋于老龄化。据联合国有关规定,一个国家6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超过7%,或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10%,使被称为&老年型&国家。全球已有72个国家进入&老年型&。
  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有关老年人的政策有所变化,法国、英国、联邦德国、意大利、瑞典、荷兰等国采取的做法是将老年人安置在专业化的或由福利机构照顾的场所、收容院等,并以此作为满足老年人对住房需求和社会需求的一剂灵丹妙药。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社区养老服务业逐渐发展,并形成多种业态的服务业和配套服务业
  20世纪70年代,人口老龄化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冲击明显增大,使其用于老年人的财政支出更加沉重,严重影响了其经济的发展。因此,西方国家纷纷建立了社区照顾服务政策,在不同的法定框架和资金来源下,为老年人所提供的养老金、住房供给、医疗保健、社区服务等在西方各国独立发展起来。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因素成为影响老年人养老保障和社区服务政策倾向的最重要因素,西方国家的老年人政策出现了以下趋向:一是从机构照顾服务转移到以社会形式、社区为基础的照顾服务;二是转为降低政府的直接作用并发展商业的、非盈利的和非正规的提供老年服务的部门;三是促进具有更为灵活的服务和具有更大选择机会的、个性化的照顾服务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倾向于社区服务的进一步改革,提倡人文主义的养老保险、医疗卫生服务、社区服务和住房供给等服务的整合。这时候人口老龄化对西方国家的财政影响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西方国家在制定政策时,将开发老年市场看做是解决老龄化的重要途径。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西方国家的养老产业市场才得以新兴并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包括老年用品、老年医疗、老年文化、老年休闲、老年公寓等多种业态的服务业和配套产业。
养老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1、体制性障碍
  养老产业的性质徘徊在事业和产业之间,养老产业中的非竞争性行业和竞争性行业区分不明确,缺乏政府介入还是市场介入的边界划分。尤其在养老服务行业,民营资本在服务、财政支持、土地使用、医保定点等方面先天不足,享受不到公办机构的优惠政策,无法平等参与竞争。另外,我国政府职能部门在养老产业的管理上处于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局面,易造成管理上的真空和职权的交叉,缺乏相互协调,政策制定和执行效率低下。
  2、传统观念的影响
  一是长期形成的福利化养老的认识误区影响了养老服务社会化、产业化的进程。有关老年产业的性质究竟是盈利还是福利,抑或兼而有之,仍是个长期争论的话题。二是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错误认识影响了养老服务社会化、产业化的进程。害怕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养老产业领域会损害老年人的利益。三是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影响养老产业市场的形成。老年人重积累、轻消费,重子女、轻自己的传统观念很难在短期内改变,直接影响老年人的消费增长。
  3、和国外相比,我国老年人消费能力还是有限,虽然老年人口数量巨大,但实际有效需求受到多方面因素削弱。
  首先,我国的老年人现在消费主要靠退休工资,退休职工处于相对&贫困&境地。其次,广大农村老人原先没有养老金,现在逐步实现&农保&,保障水平低,制约了消费。再次,传统的&勤俭节约&思想在老年人心中根深蒂固,他们往往把有限的养老钱和房产留给子女或给第三代消费,转移了老年人的有效需求。
  4、缺乏总体规划和宏观指导
  政府在发展为老服务产业战略中职能的缺失。政府对老龄服务产业的双重属性定位认识缺失,没有制定养老产业发展规划及推动产业发展的制度体系。养老产业管理滞后,缺少有力的行业监管机构,缺乏统一的市场规范和行业标准,市场处于无序运行状态。
  5、现有养老产业的产品质量不高,许多劣质产品和服务严重打击了老年人消费的积极性。
  6、专业服务人员缺乏,服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老龄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7、养老产业缺乏相应政策支撑,养老产业投资动力不足
  养老产业资金投入大、盈利低、回收期长,缺乏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有利于养老产业发展的政策难以落实、环境尚未形成。
养老产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1、必须将养老产业放到国家战略高度
  产业转型不仅要向高科技产业转型,在老龄化社会,也要有一部分产业向养老产业转型,这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表现。制定养老产业发展规划。将养老产业纳入新兴产业发展序列、国家产业发展规划,提升养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力发展以高品质实用性为主的老龄制造业、以自动化可及性为主的老龄高新科技产业、以专业化便利性为主的老龄服务业,扩展老龄关联产业、延伸养老产业链。
  2、正确区分老龄事业与养老产业、竞争性养老产业与非竞争性养老产业的政策界限
  老龄事业与非竞争性养老产业应由政府提供或政府购买。养老产业应在政府支持引导下,主要由市场配置资源。从政策上引导民间资本流入养老产业发展,一是制定老年产品税收减免政策,非公有制养老服务机构税负减免政策。二是出台养老机构、老年产业用地优惠政策,非公有制养老服务机构用水、用电、燃气、电信的优惠政策。全国公共交通、旅游景点对老年人的统一优惠标准。三是补贴政策。采取技改贴息、贷款担保、资本金注入和政府采购等措施。四是鼓励社会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捐助。
  3、加快养老设施建设
  一要加快机构养老设施建设,鼓励各类资金(包括保险资金)投资养老服务机构。培育一批有资质、有能力、有品牌的养老设施专业运营机构。政府应尽快研究出台相关的法规制度,明确养老实体产业土地性质、行业标准和经营模式标准。政府应适当给予商业养老实体产业一定的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二要加快实施无障碍化改造工程。制定适合国情的国家通用标准,着力打造老年人宜居社区。居家养老与老年住宅改造维修相结合,配以家庭福利服务和紧急呼叫系统等社会支持。
  三要积极发展老年公寓、两代居、电梯房。鼓励子女与父母就近居住,凡是子女与父母住房买在一起的,政府交易税免征或至少减征50%,与70岁以上老人同住或就近住的子女,可减免个人所得税或优先购买经适房等。将已有的多层房改成电梯房,既启动内需,又造福于民,欧洲大多数国家都将多层房改成了电梯房。
  4、规范老龄市场秩序
  建立养老产业市场准入制度、老年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严格规范市场管理与运作,加强产品的检查与认证,构建老龄产品和服务的诚信体系,严厉打击危害老年人权益和利益的行为。
  5、积极拓宽养老资金筹划渠道
  目前养老产业政策性包括国家和各省市专项资金、政策性银行融资和各种融资担保平台资金;市场化融资包括股权融资(吸收直接投资)、债券融资(商业银行贷款融资、非正规民间借贷融资、融资租赁、典当融资等)。要积极创新市场化融资新渠道,引入ABS(资产证券化)、BOT(私人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融资模式以及住房抵押养老、联贷联保贷款等债权融资模式,如发展住房抵押养老。金融机构的运作资金来源充足,为发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创造了制度条件。国外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已有成熟的经验,我国发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条件也日趋成熟。
  6、加大老年管理人才培养
  在国外,设有老年学硕士、博士学位的大学和研究所越来越多。早在1976年,美国开设老年学课程的学校就达1275所,其中27%是大学。上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社区学院中有三分之一至一半开设一门或数门老年学课程。而我国目前只有个别院校设有老年学专业,远不能适应实际需要。老年服务涉及多个专业,应该鼓励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公共管理、经济学等相关专业的人才从事老年产业的管理和研究。增设老年护理专业,培养高技能的医师和高级医护人员。
发展养老产业的必要性
  1、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战略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是世界人口发展的普遍规律。进入21世纪,我国开始步入人口老龄化时代。根据国家统计局日发表的《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6.96%,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上升了1.39个百分点。&&据联合国预测数据,中国65岁老年人口比例1980年为4.7%,2000年上升到6.96%,仅用了20年,再演化到峰值22.4%也仅需50年,而发达国家则需要80-100年。&1这说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来势猛。&截至日零时,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居世界首位,约相当于整个欧洲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总和。且老龄化增长速度快,年均增长率高达3.2%,几近总人口增长速度的5倍。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百年预测》结果,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1.74亿,占总人口的12.8%,2020年进一步增至2.48亿,占17.2%,呈加速增长之势。&2老年人口数量剧增必然要对养老保障制度和为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加速的趋势,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是巨大的,特别是2030年以后将进入最严峻的时期。那时人口红利期也将结束,人口总抚养比和老年人口抚养比双双冲高。&预计2030年到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这一阶段将迎来老年人口规模的高峰,中国人口总抚养比和老年人口抚养比将分别保持在60%-70%、40%-50%。&3届时,经济和社会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我们不得不正视高龄老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病残老人的日趋增加以及两代人同时老化的严酷现实。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人口老龄化向社会养老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服务提出的严峻挑战。由人口年龄结构老化而引起的市场变动已成为养老产业应运而生的先决条件和发展的必然。
  2、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要求
  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不断为我国原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驱动力和机遇,同时也为新产业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内在的驱动力和机遇。我国养老产业的兴起、发展与下面四个要素是紧密相关的:
  其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迫切需要用社会化、产业化的新思路、新机制、新模式推进老龄事业的整体发展,其中养老产业的启动和发展是满足转型时期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的重要保证。因为在转型时期内,过去单靠政府福利性的老龄事业发展模式已难以适应转型时期老龄工作的客观需要,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化、产业化的老龄事业发展模式,来推动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
  其二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与完善,微观层面的商家逐步培养了市场营销的意识,部分企业开始关注老年市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市场运行体制已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这促使企业在设计、开发、生产和经营产品时必须认真研究者的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由于老年市场的需求特征与其它群体市场有着明显的差异,从而带动了商家对养老产业研究的兴趣。
  其三是老年人口购买力的不断增加全面带动了老年市场由潜在的需求转向现实的,因此研究老年人的消费模式也是养老产业研究兴起的迫切需要。
  其四是长期以来支撑社会保障的政府,现在再也无力承担面临大规模扩张的老年保障支出。以90年代中期开始建立的、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构筑的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为例,目前已经入不敷出,2000年的基金缺口约为357亿元;个人养老保险基金空帐已达1990亿元。本已捉襟见肘的政府还需每年多支出千亿元以上的财政资金,以弥补养老保险的不足。因此,再依靠政府财力扩大对养老产业的投入,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样,发展以养老为重要内容的养老产业,使部分养老功能社会化、产业化,有利于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同时这也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不断满足养老需求的多样化。
  3、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这对及时化解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消除由社会发展滞后所产生的各种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地在保障效率的前提下实现社会公平,具有划时代的战略意义。老年人群越来越成为社会最庞大的弱势群体,其养老保障和多种需求的满足理应成为构建和谐社会重点关注和着力解决的课题。发展养老产业,为老年人提供特殊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形式多样的精神慰籍,营造一个敬老、尊老的社会氛围,让他们感受到老年生活的温馨与幸福,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真正为实现家庭和谐、代际和谐、社会和谐助推添力,为建立人人共享、和睦共荣的社会奠定基础。社会和谐首先是人的和谐,只有老年人群和谐,家庭和谐,社会才会安定、和谐、充满活力。只有大力发展养老产业,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老年人群的需求,才能创造一个代际和谐、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和谐社会。
  4、是我国参与世界市场竞争的需要
  我国加入WTO后,许多产品、市场和产业都要在一个平台上同国外竞争,中国的经济要与世界经济接轨,参与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就目前而言,无论是市场、产品还是科技、管理水平等,西方发达国家总体上处于强势地位。&大多数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早已完成,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很深,养老产业发展已经达到相当的程度。居民消费中,老龄市场已经成为一个亮点,如日本的银色市场1980年占消费市场的13%,到2000年增长为24%。美国早在1985年老年消费市场份额就高达8000亿美元。&4中国的老龄化进程之快、老龄消费市场潜力之大是西方发达国家所深知的,中国加入WTO给他们延伸开拓老龄市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尽管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尚未在中国大规模地启动老龄市场,但可以肯定这只是一个因酝酿而产生的时滞而已,不久的将来外国的老龄企业一定会蜂拥而入,争吃这块蛋糕的。我国必须加快发展自己的养老产业,同世界老龄市场接轨,积极参与世界养老产业的竞争。
相关热词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养老产业优惠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