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求精的名言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

“坚守”“创新”“精益求精”——将“工匠精神”注入企业之魂
第三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总决赛参赛选手在电子技术赛场比赛(4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今年两会期间,“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的一份研究资料显示,在500多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有220多种产量居世界第一,但在一些领域,一些“中国制造”成为“质次价廉”的代名词。提升产品品质、树立自主品牌,“工匠精神”正是中国迫切需要的。耐得住长时间研发的寂寞,经得起经济利益的诱惑,将“十年磨一剑”“终身做好一件事”作为自觉选择,做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正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选择。
[责任编辑: 刘芳宇]观念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现代管理科学》2002年11期
观念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
【摘要】:观念是支配人们行动的思想意识。观念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前提,也是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观念创新就是要从思想上摒弃不利于企业发展的陈旧概念,树立现代的市场经济观念、以人为中心的现念、敢于变革、追求卓越的现念以及宽容、勇于承担风险的观念。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建立学习型组织,为企业创新提供智力源泉,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F270【正文快照】:
进人ZI世纪以来,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成为每个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创新的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有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制度创新等,所有这些创新都是以人为主体的,而人的行为活动受其思想意识支配。思想意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观念。对于一个企业说来,从企业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开忠;[J];地理科学;1999年04期
柯荣;[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潘金刚;杜鹏程;;[J];科技与经济;2006年01期
李刚;陈昌柏;;[J];科技与经济;2006年01期
殷晓莉;王里克;;[J];生产力研究;2006年06期
吕群智;;[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02期
柳卸林;[J];中国科技论坛;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新农业;1980年14期
金山城;;[J];财会通讯(综合版);1980年05期
;[J];中国劳动;1981年10期
林苛步;;[J];上海金融;1981年06期
盛忆秋;;[J];科技导报;1981年03期
企泉;;[J];中国劳动;1981年01期
王恩平;[J];铁道运输与经济;1982年04期
王继唐;[J];中国统计;1982年05期
李华;[J];东南亚研究;1982年02期
宋松超;[J];中国医院管理;198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晓燕;;[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A];汽车催化净化技术产业化与发展战略研讨会专集[C];1999年
黄永铿;;[A];中国造纸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叶青;;[A];湖北抗战——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5年
刘德权;孙雪岩;;[A];海派商业文化论文集[C];1995年
许力为;;[A];中国烟草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1997年年会文件和论文汇编[C];1997年
;[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文集[C];1998年
包遵之;;[A];用户满意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詹姆斯·哈林顿;马克·B·海夫纳;田彤坤;;[A];全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20周年大会论文集[C];1999年
李培平;;[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上)[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赵苏来;[N];安徽经济报;2000年
郭敬梅;[N];北京日报;2000年
刘英;[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楼彧;[N];中国航空报;2000年
龙口矿务局局长
薛忠臻;[N];中国企业报;2000年
周继;[N];中国水利报;2000年
肖林;[N];中国质量报;2000年
李育波;[N];福建日报;2000年
邹清丽;[N];中国物资报;2000年
王一娟;[N];经济参考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翔鹏;[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钟瑛;[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李原;[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黄兰;[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吕晓俊;[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叶泽川;[D];重庆大学;2002年
崔凯;[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张强;[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彭平;[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余琛;[D];浙江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何毅;[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徐进;[D];暨南大学;2000年
刘蔚玲;[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黄敏;[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黄平;[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伍晓曦;[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弓灿;[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蔡康理;[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杨文彬;[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敬伟;[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柯桥企业精益求精升级创新 八年试产只为技术领军
记者:王秋莉
  一大块笨重的电解铜,通过高纯度精炼、连续挤压、高精度轧制及边部精整等工艺流程,最终&吐出&金灿灿的铜带。
  近日,记者在浙江力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铜带车间看到,一块生硬呆板的铜块&摇身一变&成了精细的铜带。&这其中的奥秘就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无氧铜带连续挤压技术。&力博集团开发部部长陈国权自豪地说,为该技术升级,集团边研发边试产,耗时长达8年。
  陈国权是力博集团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凭借着精湛的技术,2010年从下属铝业公司调入开发部。&我调入时,这项技术已小试成功,可成功生产140毫米宽的铜带。&陈国权回忆说,这项技术在当时已是国内领先水平。
  但力博人并不满足于此。加宽,加宽,再加宽!从140毫米加宽到325毫米,陈国权当时参与了该技术应用加宽试生产。10毫米、20毫米、50毫米&&一次次加宽、一次次的配套模具调试,凝聚了生产技术人员的心血与汗水,最终攀登到了无氧连续挤压技术的顶峰&&325毫米!
  这样的技术,除宽度外,厚度要求也相当苛刻:16毫米的厚度,误差率必须控制在0.1毫米,即6.25%。。
  &这项技术是&力博&开创国内铜带连续挤压技术的&升级版&,集团投入的人力财力难以估算,光试生产中模具开发试制报废的材料至少在上千万元。&陈国权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7月,在&无氧铜带连续挤压制造新技术及其产业化&项目成果鉴定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崇祺等国内有色金属专家们认为,该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位于平水的力博集团创建于1988年,是一家以电工材料、有色金属加工为主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也是国内首家把&连续挤压技术&应用于铜加工的企业,在国内铜加工行业中处于技术领军地位。
  &力博集团创建20多年来,一直处于行业龙头地位。&一直从事负责技术开发的力博集团常务副总裁姚幼甫自豪地告诉记者,这其中最核心的是依靠开创的连续挤压技术,不断精益求精地进行升级创新,克服了传统工艺技术的缺陷,达到无氧铜带集电气与机械性能的最佳值。
  正是&力博&这种为一项技术升级敢于沉淀8年的工匠精神,让它即使在国内外经济放缓及铜原料创20年来新低等不利因素的背景下,仍然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尤其是今年一直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来自西门子、阿尔斯通、正泰等国际国内电器巨头的订单排得满满当当。
  力求完美,博采众长。今年以来,力博集团年产1万吨无氧铜带连续挤压生产线根本满足不了当前市场需求,为此,他们新投入的2万吨年产能生产线正快马加鞭建设中。
凡注有"浙江在线·浙商网消息"的稿件,均为浙商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浙商网消息",并保留"浙江在线·浙商网消息"的电头。联系电话:7、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中国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持续收紧将是大概...…
杭州的公共自行车已经运行好几年了,很受市民欢迎,但也面临...…
24小时热点新闻
打开APP,自动获取位置后,附近车站的公交路线即刻显现,还会提醒距离下一班有多远。在搜索框输入始发站,还会跳出最近的公交站名以及周边公交路线。
北京的年终奖均值最高,为15846元;上海、深圳和杭州年终奖均值分别位列第二、第三和第四,为14640元、14605元和13765元。
进入一月以来,快递派件又呈直线递增态势,“可能是附近的小伙伴网购年货太嗨了,从去年双十一开始,派件数一直在高位运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沈东军 领航精益求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