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朋友圈里的朋友说黑户手机可以贷款手机贷款黑户银行背债是真的吗吗?会不会被骗

警惕“朋友圈”里的传销陷阱_网易新闻
警惕“朋友圈”里的传销陷阱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警惕“朋友圈”里的传销陷阱)
目前的法律法规对微商并没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大部分个人注册的微商属于无实体店、无营业执照、无信用担保、无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小店,进入的门槛很低。有关部门在加大对网络传销打击力度的同时,需参考相关行业的监管模式,尽快出台管理办法,对微商的微信号予以认证,对微商实行牌照式管理,逐渐把微商从游击队转化为正规军。
国家工商总局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工商、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做好查处网络传销工作。近年来,网络传销违法活动日益突出,打着所谓“微商”“电商”“多层分销”“消费投资”“爱心互助”等名义从事传销活动屡见不鲜。网络传销因其主体和标的虚拟性、行为跨地域性等特点,与传统传销相比更具隐蔽性、欺骗性和社会危害性。
随着移动互联网、网购、跨境电商等营销方式的兴起,近年来,网络传销违法活动也日益突出。网络传销案件往往蔓延速度快、涉及人员多、波及地域广,严重损害公众利益,影响社会稳定。网络传销作为一种新型传销活动,虽然相比传统传销更具欺骗性,但也是万变不离其宗,简单地说只要交纳或变相交纳入门费、“拉人头”以及组成层级团队,具备这些特征基本都可以断定涉嫌传销。
凭借强大的“朋友圈”,近年来微商的规模迅速膨胀,与此同时,微商行业也已成为网络传销的重灾区。曾几何时,微信、微博“朋友圈”的一些好友纷纷成为代理面膜、营养保健品之类的微商,另外不时有莫名其妙的人请求成为你的朋友,“朋友圈”逐渐沦为生意场。
而且不止于此,一些微商不时晒着每天的订单、收入,并发出一些极富诱惑力的信息,“月入10万,1年买别墅”,“有个手机就能创业”,“10年前错过了淘宝,今天不能错过微商”等等。在各种一夜暴富的鼓噪声中,许多人难以把持并投身其中,“朋友圈”逐渐成为网络传销的温床。
对微商当然不能一棍子打死,但这个新兴行业的问题确实很严重。有业内专家表示,“百分之七八十的微商的货不是用来卖的,是用来拉人头的”。而这些不以终端零售为目的的微商,搞传销的嫌疑很大。“朋友圈”里隐藏着如此多的陷阱不是偶然的,所谓“萝卜快了不洗泥”,近年来微商发展迅猛难免良莠不齐。微商是市场自发形成的一个细分行业,其借助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在短时间里即获得了爆发式发展。
2013年是微商元年,2015年微商行业总体市场规模就超过了1800亿元,2016年翻番至3600亿元,目前全国微商从业规模超过1200万人。微商行业呈几何级数增长,进入的人员越来越多,但产品同质化严重,钱越来越难赚,在一些不法之徒的引诱下,一些微商开始通过造假和炫富的手段发展下级代理商。于是有了这样的经验之谈,“成功的微商不在于卖出多少东西,而是发展了几个代理”。
跑得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裸奔”,微商行业之所以成为传销团伙聚集之地,是因为监管严重缺失。目前的法律法规对微商并没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微商不需缴税,所销售产品缺乏质量保障,其经营方式也容易沦为传销。
目前大部分个人注册的微商属于无实体店、无营业执照、无信用担保、无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小店,进入的门槛很低。有关部门在加大对网络传销打击力度的同时,需参考相关行业的监管模式,尽快出台管理办法,对微商的微信号予以认证,对微商实行牌照式管理,逐渐把微商从游击队转化为正规军。
包括微商在内的各种新型电子商务不断涌现,这些共享经济形式已成为实现大众创业的重要载体。有关部门针对新型业态的监管必须及时跟进,如果放纵其野蛮生长,这些行业一旦步入歧途,在危害社会的同时,最终自身也只能走向穷途末路。
本报评论员 樊大彧(来源:北京青年报)
本文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大学生轻信朋友圈里的“朋友” 辛苦攒下的5万块被骗走 | 北晚新视觉
大学生轻信朋友圈里的“朋友” 辛苦攒下的5万块被骗走
编辑:TF001
日讯,小张是一名刚毕业一年的大学生,急于想多赚钱的他不想却落入了骗子的陷阱,把自己工作后好不容易攒的五万元全都扔给了骗子。
十多天前,小张发现朋友圈里,有个人总喜欢贴一些投资项目,虽然没有明白项目具体是干什么的,但是当小张看到回报率高达20%,甚至有的回报率可以达到50%,他颇为心动。发布消息的人是小张在一个聊天群里认识的,他跟那个网友并不熟,只有对方的联系电话。小张给网友发私信,表示自己对投资很感兴趣,想约网友见面详聊。不过对方却拒绝了小张的邀请,让他先投5000元试试。于是,3月22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小张第一次给对方转了5000元钱,很快,就收到了5500元,其中的500元是投资回报。看到赚钱这么轻松,小张很动心。这一次网友说,为了正规些,他介绍了投资公司的一名客服人员给小张,让小张加了对方的微信。第二天,客服让小张再次投资一万元,没有怀疑,小张直接给对方转了钱。但是,这一次客服却说,两万元以下的投资,每个月只能做一次,要想多赚钱,小张还得再投一万元。在对方的说服下,小张又转了一万元给对方。但是到了晚上,钱依然没有回来。“后来我看微信,看到客服给我发了条信息,说给我申请了金卡会员,但是投资金额必须要在三万元以上,如果5分钟之内我不回复消息,那么就是同意了。”小张说,发现信息的时候已经过了5分钟,他只好又给对方转了1万元。这时候,小张觉得有点不对劲了。第三天,客服又主动给小张发信息说,他又再次给小张申请了白金卡会员,但是会费要5万元,如果小张拒绝投资的话,那么之前投入的三万元也不能退了。担心自己的钱就这样不见了,小张只好就范,不过这一次,他让客服把公司的银行账户给他。“他给的是一个私人的账户,说是公司以个人名义开的,没有对公的账户。”小张通过银行ATM机,给对方汇去了16000多元。这一回,对方再也没有联系小张,等小张回过味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已经被拉黑了。而原先朋友圈里的那位网友的电话再也打不通了。通过当初投资项目上的公司印章,小张找到了投资公司,不过他却被告知这家公司没有投资业务,而且也不会有所谓的微信客服。发现上当后,小张如梦初醒,他急忙查询对方的手机号,却发现手机号也不是实名认证的。“我也想给大家提个醒,对于朋友圈里发的那些高回报的投资,更多的是陷阱。”&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 李环宇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网页至朋友圈(点击二维码隐藏)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
北晚新视觉微博
北晚新视觉微信
北晚新视觉手机版
北京晚报APP
地址:北京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0号北京日报社新闻采编中心205室
电话:010-
邮箱:takefoto(at)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09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提交,由微讯啦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黑户背债是真的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