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思助手官方下载下载帖撒罗尼迦前书第五章解经

帖撒罗尼迦前书查经资料
帖撒罗尼迦前书查经资料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撒罗尼迦前书查经资料
零、背景:
一、作者:
(一)保罗。很少有人质疑这個立论。
新约书信21封中有13封是他所写。
1.旅行传道共写『帖前后』、『加』、『林前后』、『罗』
2.监狱中写了『弗』、『西』、『门』、『腓』
3.囚禁后亦写『提前后』、『多』
(二)保罗在問候语中提到第二次巡回布道時的同伴西拉与提摩太。
虽然保罗才是作者,但信中大部分的「我们」指的是他们三人。
只有在提摩太回帖撒罗尼迦期间,「我们」单单指保罗和西拉
。保罗之所以用复数第一人称,是因为书信的完成有
赖同伴全力支持。
(三)基於下列四点,最激进的批评家也无法动摇保罗的作者地位:
1.在本信一開头保罗就直接声明自己是作者
2.本信的记载与
保罗的旅程相符;
3.本信提到许多保罗的私人琐事;
4.经西元后一百四十年马吉安经典以降的早期历史文献确认。
二、收信人:帖撒罗尼迦教会。
(一)此城位於查士的半岛的西端,是马其顿省的重要海港,也是马其
顿省的首府。此城有罗马大道贯穿,商业繁盛。此城是西元前315
年由亚历山大大帝手下的大将军所建,并以大将军的妻子(亚历山
大大帝同父异母的妹妹)名字命名。西元前168年,此城成为马其
顿第二区的首府,西元前146年成为马其顿的省会。西元前42年变
成自由城,是马其顿省最繁荣的城市。由於位居主要公路上,也成
为政商活动的中心,有「全马其顿之母」的封号。
(二)这個城市不论是在希腊或是罗马時代,此城市都相当风光,是著名
的港口。在昔日波斯王薛西攻打欧洲時,就以这個海港当作海军基
(三)有人称它为「罗马帝国宠爱」的一個城市。
(四)这座城市的原名是帖米(Thermai),意即温泉,被建立在帖米湾(Thermaic
Gulf)海岬的最北端,此湾现称为撒罗尼迦湾(the Gulf of Saloniki)。
(五)保罗時代,当地人口大约有20万人,包含一群犹太人。
记录保罗、西拉、提摩太在第二次宣教旅程(约西元五十年)時,
於此处建立教会的经過。
(六)此城於西元904年被撒尔逊人侵占、西元1180年被诺尔曼人侵占、
西元1430年被土耳其人占领。目前还是希腊的一個都市。现在这
个城市名叫「撒罗尼迦」(Salonica),是希腊第二大城,人口大
约一百万人。参考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ssaloniki
三、写作時间地点:
(一)一般认为大约是西元五十年,可能是保罗书信最早写成的一卷。
(二)在考古学上已由哥林多附近的阿波罗神庙的碑文证实为西元后
五十一年,該碑文确定迦流作亚該亚方伯的年代是西元后五十
一至五十二年
(三)写作地点应該在哥林多。因为按照使徒行传的记载,从保罗離開
帖撒罗尼迦到保罗重返希腊,保罗、西拉、提摩太同在一处,只
有在哥林多。
四、写作动机:
(一)帖撒罗尼迦人因为信福音而遭受逼迫,保罗曾经多次尝试要回到
該城探望刚刚成立的教会,但总是不能成功。因此只好差提摩太
代替他去,又写信给教会以补足其无法亲身到访的遗憾。
(二)澄清对保罗的指控,以免帖撒罗尼迦人对保罗及其同工的品格与
动机產生怀疑,以致对他们所传的福音失去信心。
(三)提摩太拜访帖撒罗尼迦教会回来之后,提及一些引起保罗注意的
事情。保罗特别劝告那些由异教背景归向基督的信徒要持守圣洁
的生活,并且对於主再来的真理做了些澄清与教导。也趁机缓和
一下教会中的人际关系张力。
(四)「帖撒罗尼迦书」为何有前书和后书:
1.前书和后书有许多相似之处,前后可能隔了幾星期或只有幾天。
2.保罗写第一封书信(前书)時刚从提摩太得知帖撒罗尼迦教会因
著他短暂的停留仍保有爱心并在信仰上站立得稳,但是同時也听
到一些他们的状况令他忧虑,因此提笔写书。
3.我们不确定为何要分两封书信,可能的原因是在第一封信里强调
要儆醒因主的日子会悄悄地降临(
帖撒罗尼迦人似乎有所误解变成除了等待之外什么事情都不做,
因此第二封信针对基督第二次降临进行更多的澄清,强调会有一
), 保罗的第二封信似乎是为了矫正他们
错误的观念,希望平息和安抚他们癫狂的情绪。
五、特点:
(一)帖撒罗尼迦前书被收录进西元140的马吉安正典(Marcion's canon)
中,也出现在西元190年左右的穆拉多利残卷(Muratorian fragment
(二)帖撒罗尼迦前后书向来称为「末世论书信」。然而因为本信的
焦点比较是放在教会,称之为教牧书信是更合宜的。
(三)「基督再来」的劝勉贯串帖撒罗尼迦前书
,可以视为本信主题。
(四)这卷书是保罗书信中最亲切的一封,里面充满了牧者的心肠,对这群
初信者充满关怀、辅导、忠告之情,因为这個教会座落在异教大城,
在信仰上这些信徒所面对的挑战和逼迫以及社会压力对他们来说都是
很大的试探。因此保罗用简单并充满爱心的方式劝告帖撒罗尼迦教会的
受信者,期盼他们能在神面前全然成圣。
(五)保罗欲透過这卷书提醒帖撒罗尼迦教会的受信者,他们从他所听的
福音真理将可以使他们面对生活中的挣扎和疑惑彼此相爱会把他们
凝聚在一起。
(六)保罗提醒帖撒罗尼迦教会:神所做的工必须等到基督再来才能完成
,所以他们要時刻警醒满怀盼望等候,每一時刻的生活都要在神面
(七)绝大多数的保罗书信都在問候语之后加上感恩的话(例如
),但是帖撒罗尼迦前后书却各有两段的感
而且帖前甚至有第三段类似的感恩词句(
)。因此,有些
学者会认为会用「形式批判」的作法,将书信主体和感恩段落对调,或
认为应該要将帖前视为两封信的合并,将帖前的前面三章抽離出来。
但是大部分人认为保罗三次的感恩只是纯粹因他想到当初在帖撒罗尼迦
的工作而禁不住为他们献上感谢比较合理。
六、帖撒罗尼迦教会的成立背景:
(一)保罗领受马其顿的异象(
):保罗当時到了特罗亚
,他不知道下一步要去哪,在当晚他领受了异象,前往马其顿,
遂将福音传到后来的欧洲。
(二)保罗至马其顿的第一站腓立比(
):使徒行传只记
载此处有吕底亚归主和保罗赶鬼,但是因恶人的贪婪而被囚禁,
随后保罗和西拉被迫離開腓立比。
(三)保罗至马其顿的第二站帖撒罗尼迦(
):離開腓立
比后,保罗和西拉沿著伊格拿丢大道来到帖撒罗尼迦。此時他们
的传福音行动多半在犹太会堂里面进行,主要是要用犹太人的圣
经向他们证明耶稣是弥赛亚(
)。看起来保罗的讲道
收到一定的效果,因此激怒了反对保罗的人,使得保罗不得不離
(四)保罗来到庇哩亚(
):離開帖撒罗尼迦后,帖撒罗
尼迦的犹太人却尾随而至在那重施故技,因此保罗只能先行離去
前往雅典,留西拉和提摩太在那里。
(五)保罗在雅典传扬福音(
):離開庇哩亚后,保罗看
到满城偶像心焦如焚,差人叫西拉和提摩太来会合(可见保罗待在
雅典的時间不算短),而且随后又立刻差提摩太往帖撒罗尼迦去(
),自己随后前往哥林多。
☆参考资料:
1.「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帖撒罗尼迦前后书」,莫理斯著,杨传裕译,校园
2.「天道圣经注释--帖撒罗尼迦前书」,冯荫坤著,天道书楼。
3.「圣经通识丛书--加拉太书、帖撒罗尼迦前后书析读」,张达民、郭汉成、
黄锡木著,基道出版社。
4.「天道生命信息系列--帖撒罗尼迦书信--末世风情话」,萧楚辉著,天道书
5.「中文圣经注释--帖撒罗尼迦前后书、提摩太前后书、提多书、腓利门书」
石清州、周天和合著,基督教文艺出版社。
6.「新国际版研读本圣经」,更新传道会。
7.「启导本圣经」,海天书楼。
8.「活泉新约希腊文解经卷八--帖撒罗尼迦前后书、提摩太前后书、提多书、
腓利门书」,潘秋松、陈一萍编译,美国活泉出版社,基道总代理。
9.「巴克莱每日研经丛书—腓立比书、歌罗西书、帖撒罗尼迦前后书注释」,
巴克莱著,文国伟译,基督教文艺出版社。
10.「灵修版圣经」,国际圣经协会。
11.「圣经新释(合订本)」,得维逊、斯提比、克凡编,福音证主协会证道出
☆代号说明:
「●」:经文注释
「◎」:個人感想与应用
「○」:相关经文
「☆」:特殊注意事项经文:
保罗、西拉、提摩太写信给帖撒罗尼迦在父神和主耶稣基督里的教会。願恩惠、平安归与你们!
注释:壹、問安
●帖撒罗尼迦前书是保罗写给这個教会的书信,所以内容依循了希腊罗马時代
来往信件格式,一般会包括了開头的「引言」、书信内容的「主体」和结尾
的「结语」三大部分,而「引言」部分幾乎不外乎写信人、受信人和問候语。
帖撒罗尼迦前书这卷书的引言是目前保罗书信中引言最短最简洁的一封。
●这封信一開头就開宗明义说明写信者有三個人:保罗、西拉、提摩太,表达
这封信是由三個人一同经過交通后由保罗执笔,因此整封书信中虽然偶而用
单数的「我」字(
),但绝大多数还是用「我们」。
●「保罗」:参。
●「西拉」:学者们对此人是否为保罗的同工西拉看法并不一致,
因为使徒行传 (
原文和这里西拉很类似但并非完全相同的字。不過,大部分学者
仍认为应为同一個人,因为帖前是使用拉丁文字形,而使徒行传
则可能是亚蘭文的音译或缩写昵称(因为使徒行传比较用不拘礼节
的名字,但保罗书信因保罗惯用别人的正式名称)。如果是使徒
行传的西拉,是保罗第二次布道旅行的重要同工。保罗与巴拿巴
为马可分手后,保罗就选择西拉为同工。西拉是耶路撒冷会议后
被选为与保罗、巴拿巴同往安提阿报告的人之一。他是耶路撒冷
教会的领袖、也是先知
,后来也与彼得器重
。西拉也拥有罗马公民身份
●「提摩太」:字义是「荣耀神」的意思。很可能是保罗第一次宣教旅程時信耶
)。他是路司得人,父亲是希腊人、
母亲是犹太人
。保罗第二次、第三次宣教旅程
中,陪在保罗身旁。坐過牢
。在以弗所牧会
时,保罗给他的第一封信上提醒他注意教会生活 (参
,第二封信则要他刚强
,忠心传道
●「给帖撒罗尼迦....的教会」:此处以间接受格表达写信的对象,其中「帖撒
罗尼迦的」是個未带冠词的专有名词,所以直译
应为「帖撒罗尼迦人的教会」,这种用法很特别。
因为通常保罗书信会表达「某地」的教会,而
少用「某地人」的教会,仅用於此和称呼「老
底嘉人」的教会(
●「在父神和主耶稣基督里」:此处将耶稣基督与父神相提并论,两個名词都
未带冠词,而是专有名词,而且保罗更加大胆
将「主」与「耶稣基督」放在一起,「主」字
是皇帝崇拜中使用的称号。
●「恩惠」:指神向不配之人白白的赐予。
●「平安」:指一种健全的状态,而不是一种关系或态度。也就是全人在末世
所获得终极拯救的状态。也指信徒因为进入健全状态以致享受心
中的平安。
●「恩惠」是根,「平安」是果,两者皆来自按自己旨意计画救恩的父神,与舍
己成就救恩的耶稣基督。
●「願恩惠、平安归与你们」:直译应为「恩惠归与你们及平安」(Grace to you
and peace)。所以表达我们需先有神赐的恩惠,
才能将经历主所赐的平安。
●保罗书信中,只有帖撒罗尼迦前后书、腓立比书、腓利门书没有介绍自己使徒
的身份。腓利门书因为是传递個人请求的书信,所以不提使徒的身份。腓立比
书和帖撒罗尼迦前后书则应該是保罗与这些教会的关系深厚,或者没有人质疑
保罗的使徒身份,因此不需要特别指出自己使徒的身份。
●在希腊文圣经UBS4,問安只有「願恩惠平安归於你们。」而不是像这里所列的
「願恩惠平安从神我们的父和主耶稣基督归於你们」,TEXTUAL COMMENTAR说:
「委员会认为:『原文应該是较短的問安.因为亚历山大和西方经文都支持较
短的問安,代表的抄本有B(梵谛冈抄本)G PSI等.较长的問安可能是文士在
抄写時加上去的,以配合保罗在其他书信中的問安形式。若原稿是长的問安不
太可能把它删成短的。』」
我们为你们众人常常感谢神,祷告的時候提到你们,在神我们的父面前,不住的记念你们因信心所做的工夫,因爱心所受的劳苦,因盼望我们主耶稣基督所存的忍耐。
注释:贰、为帖撒罗尼迦教会感恩
一、直接的原因:帖撒罗尼迦信徒在「信、望、爱」三方面的美好表现。
●「我们」:应該是指「保罗」、「西拉」与「提摩太」三人。
●「我们....祷告」:本信除了劝勉以外,还提出三個祷告
,充分展现属灵父亲的关怀之情。
●「你们」:此字在帖撒罗尼迦前后书中出现频繁,前书出现84次、后书
出现40次。
原文直译是我们常常为著你们向上帝献上感谢,在我们祷告的時候记
念,不停的。
●「不住的」:在蒲纸文件中形容百日咳,这個词在新约圣经中仅保罗使用,
且都是与祷告有关,不是「毫无间断」之意,而是表达「经常
不断」。这個字在希腊文原文中, 属於第二节尾,应該是修饰
「祷告」而非修饰「记念」。
●「祷告的時候提到你们」:直译为「在我们的诸祷告中作提到」,因为「祷
告」在此为复数。
●「记念」:由古动词的形容词「留心的」而来。
●「所做的工夫」:意义是「表现出来的行为」。
●「因信心所作的工夫」:指「发自信心的工夫」或说「信心所激发出的行
为」,这是使用修辞学上的矛盾修饰法,因为信
心和行为是看似矛盾的字,将两個强烈的对比字
放在一起。
●「劳苦」:在保罗的辞汇中,这個词特指「身体的劳动」,尤其是指「
在福音事工上的劳苦」。
●「忍耐」:「坚忍」,指对事情或环境的忍耐。由介词「在底下」和「停留
」复合而成,这個字在古典希腊文中并不常见,一般指忍受自己
所不願意的劳苦,但还有個非常有趣的用法,用来指植物在不利
的环境中仍有生长的能耐。
●「信心....爱心....盼望」:这三合一组的德性,亦见於
那节著名的
●从原文结构看来,重点不在「信心...爱心...盼望」,而在「功夫、劳苦
...忍耐」。经文:
被神所爱的弟兄啊,我知道你们是蒙拣选的;因为我们的福音传到你们那里,不独在乎言语,也在乎权能和圣灵,并充足的信心,正如你们知道、我们在你们那里,为你们的缘故是怎样为人。并且你们在大难之中,蒙了圣灵所赐的喜乐,领受真道就效法我们,也效法了主;甚至你们作了马其顿和亚該亚所有信主之人的榜样。因为主的道从你们那里已经传扬出来。你们向神的信心不但在马其顿和亚該亚,就是在各处也都传開了;所以不用我们说甚么话。因为他们自己已经报明我们是怎样进到你们那里,你们是怎样離弃偶像,归向神,要服事那又真又活的神,等候他儿子从天降临,就是他从死里复活的―那位救我们脱離将来忿怒的耶稣。
二、终极的原因:因为帖撒罗尼迦信徒是蒙神拣选的,而且活出被拣选的生命,
成为其他基督徒的榜样。
●「被神所爱的弟兄」:保罗惯常用「弟兄」来称呼基督徒,但是加上「神
所爱的」仅有在称呼帖撒罗尼迦的信徒時使用。「
弟兄这一词在帖撒罗尼迦书信中出现二十一次。
●「我知道」:应該翻译为「我们知道」。
●「蒙拣选的」:教会通常称为「选民」、「蒙神拣选的」
。之所以会有救恩,是神
的旨意,而不是人的努力。除了神的拣选,人的意志也参
与在救恩之中,帖撒罗尼迦人「领受真道」、「離弃偶像
证明了这点。
●「我们的福音传到你们那里」:原文的重点是「福音传過去」而不是「我
们把福音传過去」,保罗谨慎的把自己的
工作放在神的拣选之后。
●「不独在乎言语」:「不只在言语上」。
●「在乎权能」:较合宜的翻译是「带著能力」。
●「权能」:「权势」、「能力」、「力量」。在保罗的用法中多指著「超
自然的力量」。不過这個字是「单数」,所以并非特指「神迹
异能」(圣经中都是复数的能力),而是泛指伴随福音工作的圣
灵大能(可能包含人心的改变或者是神迹等)。
●「权能和圣灵」:可能解释为「能力和圣灵」或「圣灵的能力」。
●「圣灵,并充足的信心」:也可以翻译为「从圣灵而来的充足的信心」
。原文结构中「圣灵」和「充足的信心」是放
在一起的。
●「怎样为人」:信息好坏与否、有没有说服力,可以从传讲者的生命中一
●「大难」:参
●「蒙了圣灵所赐的喜乐」:新译本作「带著圣灵所赐的喜乐」。
●「效法」:原文是名词「效法者」,也就是「你们...是我们和主的效法
者」,保罗的用意是强调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
●「甚至」:原文没有「更加」的意思,只是「这样」、「於是」的意思。
●「马其顿和亚該亚」:指整個希腊地区,当時希腊就分为这两個省。
●「榜样」:希腊原文的意思是在蜡上盖印的印章或用来铸造钱币的印模。
在此是用来夸奖帖撒罗尼迦人在别人生命中留下深遠影响,就
像印章印模留下记号一样。原文型态是单数,指整個帖撒罗尼
迦教会是希腊地区信徒的榜样。这是保罗唯一一次把一個教会
当成是其他信徒的模范。
●「传扬」:「响起」、「响遍」。这里的意思是不管帖撒罗尼迦人走到哪
里,那里就听得到救恩的福音。
●「报明」:「报告」、「宣布」、「公開表示」。
表明帖撒罗尼迦信徒多半是由异教信仰直接变成基督徒,因此保
罗在会堂中的工作效果遠小於会堂外的传福音效果。
●「服事」:「以奴隶的身份,像奴隶一样服事」的意思。
●「等候」:劝勉人积极等候耶稣再来,是帖撒罗尼迦前书再三出现的主题
●「归向」:描绘人心回转,離弃罪恶和假神,转而信靠又真又活的神,相
当於圣经其他地方称之为「悔改」的动作。
●「复活」:并不是说耶稣主动复活,而是神使之复活的意思。
●「等候他儿子从天降临,就是他从死?奡_活的」:从保罗提醒帖撒罗尼迦
人如何皈主的言论中,
使我们看出当時所传给
他们的信息,完全遵照
使徒最初传道時那种典
型的格式。这一类的讲
道,将基督的复活与他
的再临紧接在一起,可
使徒在帖撒罗尼迦讲道
之時,论到基督再来,
显然占居讲章中很卓越
的地位,这在基督教初
期,为传道者所讲的要
旨,即在别处所讲者亦
●「忿怒」:有人认为这是末日的审判,也有人认为这是指将来的某一個大
●「救我们脱離将来忿怒」:按照末日审判的观点来看,凡相信的人就蒙基
督拯救脱離罪恶,不用在地狱承受神的忿怒。
前半提到「福音怎样传给你们」,后半提到「在你们中间怎样为人」
,都表明神确实与宣教士同在,赋予他们能力,使他们的生命有见证,他
的恩典同样也要临到帖撒罗尼迦人,在他们的生命中动工。
◎我们领受神的话语,是否流露相对应的信心,且有生命的改变呢?
说「言语」、「能力」、「圣灵」与「信心」是传福音者的必备条
件,现在福音传扬困难,到底是缺乏了哪一個因素呢?
◎信心在苦难试炼時受考验,帖撒罗尼迦人在危难中有喜乐,证明他们确实
有圣灵内住。
◎当我们在苦难中谨记我们是在「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
效法主了。
◎这段清晰的说明了耶稣的身份就是「神的儿子」、「死里复活的」、「
救我们脱離将来愤怒」。经文:
弟兄们,你们自己原晓得我们进到你们那里并不是徒然的。我们从前在腓立比被害受辱,这是你们知道的;然而还是靠我们的神放開胆量,在大争战中把神的福音传给你们。
注释:参、回想以往在帖撒罗尼迦传道的经 过
  ◎可能是保罗由提摩太的报告中知道有犹太人攻击保罗在帖撒罗尼迦传道的
动机,使得他必须提出辩白。
 一、在帖撒罗尼迦传道的開始
●「徒然」:「虚空的」、「没有效果的」、「虚有其表的」。
一開始有個连接词「相反的」合和本没有翻译出来。这個「相反的
」用来解释为什么「不是徒然的」。
●「被害」:「遭受痛苦」。
●「受辱」:指「对人粗鲁无理的举动」。
●「在腓立比被害受辱」:参考
●「放開胆量」:指「无所顾忌的说话」。
●「争战」:指「运动竞赛」或「战争」、「格斗」。经文:
我们的劝勉不是出於错误,不是出於污秽,也不是用诡诈。但神既然验中了我们,把福音托付我们,我们就照样讲,不是要讨人喜欢,乃是要讨那察验我们心的神喜欢。
二、传福音的基础和原则
●「劝勉」:在此保罗是指他「传福音的工作」。
●「污秽」:可能指「不良的动机」或「不道德的行为」。
●「诡诈」:「诡计」。
●「不是出於错误,不是出於污秽,也不是用诡诈」:当時罗马统治的各
地方有许多走游四方的宗教骗子,叫卖他们所谓宗教或是哲学的秘方,
所以使徒们需要郑重地声明他们传道的动机与手段都是纯洁的。
直译为「因为我们的劝勉,不是出於错误/欺骗,也不是出於不道
德/不纯洁,更不是出於诡诈/撒谎」。
●「验中」:「试验」、「检验」。
◎「不是出於错误」:保罗自己说他传福音的内容是
◎「不是出於污秽/不良动机」:
◎「也不是用诡诈」:
◎我们自己所传的福音是不是出於错误的教导?不良的动机以及使用各项
心理骗术?我们是否修改了福音的内容,希望讨人喜欢?经文:
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用過谄媚的话,这是你们知道的;也没有藏著贪心,这是神可以作见证的。我们作基督的使徒,虽然可以叫人尊重,却没有向你们,或向别人求荣耀;只在你们中间存心温柔,如同母亲乳养自己的孩子。我们既是这样爱你们,不但願意将神的福音给你们,连自己的性命也願意给你们,因你们是我们所疼爱的。弟兄们,你们记念我们的辛苦劳碌,昼夜做工,传神的福音给你们,免得叫你们一人受累。我们向你们信主的人,是何等圣洁、公义、无可指摘,有你们作见证,也有神作见证。你们也晓得我们怎样劝勉你们,安慰你们,嘱咐你们各人,好像父亲待自己的儿女一样,要叫你们行事对得起那召你们进他国、得他荣耀的神。
三、保罗一行人在帖撒罗尼迦传道的实际表现。
●「谄媚」:「巴结」、「奉承」。
原文直译是「我们不是寻求人的荣耀,也不是你们的,或者其他
原文直译是「我们是基督的使徒,(虽)有权力加重担,然而却
存心温柔,如同保姆照顾自己的孩子」。
●「使徒」:原文是复数,应該是指保罗和西拉。
●「叫人尊重」:意思可能是「加给人重担」(经济重担)或「叫人尊重」
,后者比较可能。
●「温柔」:用来与「叫人尊重」相对,就是「不用权柄」、「不摆架子
」的意思。这個字在不同的抄本间有「婴孩」与「温柔」两
种形式(只差一個字母),「温柔」比较可能。
●「母亲」:原文是「保姆」、「奶妈」的意思,而非「母亲」。
●「乳养」:「珍惜」、「安慰」、「照顾」。
●「自己的性命」:原文意义不只是「性命」,而是包含「整個人的一切
●昼夜「做工」:应該是指「工作」。参
●「圣洁」:表达人对神的正确态度和責任。
●「公义」:表达人对人的正确态度和責任。
直译是「目的是要你们行事为人配得過呼召你们进入国度和荣耀
的上帝」。新约的基督徒如在旧约的以色列选民一样,必须要在他们身
上,彰显神的品性。基督徒虽然已经藉著信心进入了神的国,但必须到
未来才能看见完全的荣耀,不過,基督徒有资格承受那荣耀,所以生活
必须要与这身分相称。因此保罗在此把激励信徒成为圣洁之最高的目标
放在帖撒罗尼迦信徒面前。
◎我们的服事是否用了奉承、巴结的手段?是不是为了贪得别人的奉献或
礼物?或者只是希望别人尊重我们?其实,有時候我们服事的心态都不
是非常纯正,保罗这里所说的,真是一個很重要的提醒。经文:
为此,我们也不住的感谢神,因你们听见;我们所传神的道就领受了;不以为是人的道,乃以为是神的道。这道实在是神的,并且运行在你们信主的人心中。弟兄们,你们曾效法犹太中在基督耶稣里神的各教会;因为你们也受了本地人的苦害,像他们受了犹太人的苦害一样。
注释:肆、保罗再次为帖撒罗尼迦教会感恩
一、保罗为帖撒罗尼迦教会领受保罗一行所传的道,并且效法犹太教会忍受苦
害感谢神。
●「本地人」:可以翻译为「自己的同乡」。逼迫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人应
該也包括犹太人,所以这個词不应該翻译为「同族人」。
●「犹太中在基督耶稣里神的各教会」:这是指耶路撒冷原始的教会,今
已分散而说的。参
◎即使传道人正确的传达神的道,听众也可能把这道当成是「人的道」。
因此保罗为帖撒罗尼迦人把神的道当神的道感谢神。经文:
这犹太人杀了主耶稣和先知,又把我们赶出去。他们不得神的喜悦,且与众人为敌;不许我们传道给外邦人使外邦人得救,常常充满自己的罪恶。神的忿怒临在他们身上已经到了极处。
二、保罗陈明犹太人迫害基督,又与福音为敌,使神的忿怒临到他们身上。
●「先知」:应該是指旧约的先知。
●「犹太人杀了主耶稣和先知」:保罗可能想到
●「这犹太人杀了主耶稣和先知」:在保罗的著作中,很少对犹太人有如
此剧烈的反感(如:
故有人猜測此处是经窜改的字句。不
過这样的猜測并无原文根据,且此处
对犹太人行为的论述,与使徒行传的
叙事非常一致
●「不许我们传道给外邦人」:参考
●「忿怒临在他们身上已经到了极处」:可能暗指耶稣预言的耶路撒冷毁
灭(西元七十年)。
弟兄们,我们暂時与你们離别,是面目離别,心里却不離别;我们极力的想法子很願意见你们的面。所以我们有意到你们那里;我保罗有一两次要去,只是撒但阻挡了我们。我们的盼望和喜乐,并所夸的冠冕是甚么呢?岂不是我们主耶稣来的時候,你们在他面前站立得住么?因为你们就是我们的荣耀,我们的喜乐。
注释:伍、保罗说明自己为何一直没有回去帖撒罗尼迦,并说明他的解决方案与结果。
一、保罗解释自己很希望回去见帖撒罗尼迦教会,但一直无法成行。
●「離别」:原文是「使成为孤儿」。指保罗離開帖撒罗尼迦教会之后有
如失去母亲的孤儿一般失落。
应該译为「在我们主耶稣面前,当他再来的時候,我们的盼望或
喜乐或所夸的冠冕是什么呢?不就是你们吗?」。
说明保罗一行极力要返回帖撒罗尼迦的原因就是:帖撒罗尼迦
信徒是保罗在主面前的盼望、喜乐与冠冕。 中也有类似的用词。
◎这里无法知道保罗所谓「撒但阻挡了我们」的正确涵意,不過即使有阻
挡,保罗还是想办法越過这個障碍,派提摩太回去探视。经文:
我们既不能再忍,就願意独自等在雅典,打发我们的兄弟在基督福音上作神执事的(有古卷作:与神同工的)提摩太前去,坚固你们,并在你们所信的道上劝慰你们,免得有人被诸般患难摇动。因为你们自己知道我们受患难原是命定的。我们在你们那里的時候,预先告诉你们,我们必受患难,以后果然应验了,你们也知道。为此,我既不能再忍,就打发人去,要晓得你们的信心如何,恐怕那誘惑人的到底誘惑了你们,叫我们的劳苦归於徒然。
二、保罗一行派遣提摩太回帖撒罗尼迦,去坚固、劝慰信徒。
开始有個「因此」,合和本没有翻译出来。表达出保罗如何解决
想去看帖撒罗尼迦信徒却又无法成行的状况。
●「忍」:古动词「遮盖、隐藏、隔離」的现在式主动语态分词,来自名词
「屋顶」(可参考
),这里 作「忍受」的意思,而
且是用「我们」复数当主词。
●「願意」:「认为是好的而选择」、「决定」、「决意」。这里用第一人
●「独自」:「孤独的」、「被遗弃的」。原文的型态是复数。
●「执事」:「仆役」。并非指特定的职位。
●「作神执事的」:有些古卷是「与神同工的」。有些抄写者可能觉得这样
形容提摩太過於大胆,因此合并两种读法。
●「摇动」:原意是「摇动尾巴」(狗),引申为「拍马屁」、「奉承」、
「誘骗」。这里是指保罗怕在患难的压迫下,帖撒罗尼迦的基
督徒的心志被动摇。
●「是命定的」:原文是「被指派要」。原文是被动语态。可见保罗不认为
教会所受的患难是暂時的,患难乃是常态(
,为神所预定的(
●「我们被命定」:是第一人称复数动词。表明使徒也不能幸免於苦难。
●「预先告诉」:原文是「未完成時态」,代表一個连续或重覆的行动。
●「为此」:指保罗担心帖撒罗尼迦信徒遭患难的处境而差派提摩太前去的
●「忍」:
已经出现,但此時改为单数,指保罗本人。
●「打发」:也出现在
,但此也改为第一人称单数。
●这里提到差派提摩太前往的第二個目的是:要晓得他们在患难中是否仍对主
●「信心」:也可以译为「忠诚」。
●「恐怕…」:这是一個期待否定回答的問句
●「誘惑」:此动词含意甚广,有「试验」、「证实」的意思,不過此处
应該是比较狭隘的解释:「试探」、「誘惑」。指撒旦的「
试探」人,意在摧毁人,好破坏神的工作。(和神「试验」
人,目的在接纳受试验的人,是不一样的。)
●「那誘惑人的」:指「撒但」、「魔鬼」。
◎基督徒受苦是弥赛亚再来之前必有的现象(
),我们是否能
体认这是神拯救计画的部分,视苦难为必然的现象?
◎「我们受患难原是命定的」这是保罗的宣告,那我们是否也受了患难呢
?是否能甘之如饴的面对患难呢?我们的信仰经得起患难的挑战吗?
◎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人虽已是被拣选的,但保罗仍担心他们被誘惑,此
对他而言仍是一個未知数.由此可见,尽管神已拣选,人的回应和努
力也是不可少的.因此,人的努力与神的拣选并非互相排斥。经文:
但提摩太刚才从你们那里回来,将你们信心和爱心的好消息报给我们,又说你们常常记念我们,切切的想见我们,如同我们想见你们一样。所以弟兄们,我们在一切困苦患难之中,因著你们的信心就得了安慰。你们若靠主站立得稳,我们就活了。我们在神面前,因著你们甚是喜乐,为这一切喜乐,可用何等的感谢为你们报答神呢?我们昼夜切切的祈求,要见你们的面,补满你们信心的不足。
三、提摩太回来报告帖撒罗尼迦信徒状况稳固,使得保罗一行人充满喜乐。
●「刚才」:「现在这時候」、「现在这一刻」。表示保罗刚刚听完提摩
太的报告就写了帖撒罗尼迦前书。
●「回来」:直译为「回到我们这里」。
●「困苦患难」:有人认为「困苦」是指缺乏身体所需之物,而「患难」是
泛指外在的痛苦(如逼迫),不過希腊文圣经并不支持
这样的严格区分,因为这两個词语经常成对出现,幾乎
可以视为同义词,指全人所经历的内外艰难。
●「站立得稳」:这是一個较罕用的字,意在强调「稳固」,不只是「站立」
●「活了」:「活過来了」的意思。比喻作者因帖撒罗尼迦人的坚立深受激
励,得以重新得力面对艰难的传福音工场。
●「祈求」:「要求」、「请求」。
●「补满」:指补网(
)或指人的重建、复兴(
●「不足」:源自於动词「落后」,可能指物质上的欠缺(
),此处指属灵上的不足(
),且使用
复数字,显示不只一项的不足。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保罗的激情,他用「我们就活了」来描写自己的心情
。我们是否也曾为弟兄姊妹这样的快乐满心過?
◎此处保罗的喜乐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由於帖撒罗尼迦教会来的好消息所
触发,但喜乐不尽是顺境所引发的快乐,因此保罗提到「在神面前」,
因为一切的喜乐源自神。经文:
願神我们的父和我们的主耶稣一直引领我们到你们那里去。又願主叫你们彼此相爱的心,并爱众人的心都能增长、充足,如同我们爱你们一样;好使你们当我们主耶稣同他众圣徒来的時候,在我们父神面前,心里坚固,成为圣洁,无可責备。
四、保罗的願望与祷告
●本小段是一個願望的代祷,以结束这一整個段落。这一段包括三個祈求:
(1)期望重返帖撒罗尼迦
(2)希望帖撒罗尼迦的信徒爱心增长、充足,如同作者们对他们的爱一样
(3)希望帖撒罗尼迦的信徒保守信仰坚定、圣洁,直到主的再来
其中后两個祈求隐含劝勉性质,以引出下一大段的两個主题
●「願神我们的父」:其中「神」和「父」两個名词共用一個冠词,指同一
位。因此连接词在此可以译作「就是」。
●「引领」:「带领」、「引导」。此动词是「单数型态」。
●本句的两個主词「神」和「主」各自带冠词,表父神和主耶稣单独的位
格,但是两個主词连用却共用一個单数动词「引领」,因此有些人认为
此处经文是三一神论真理的证明。不過新约圣经中,两個主词之后使用
一個单数动词的例子并不少见(例如
等),因此不適合当作三一神论的直接证据,
但是我们仍可以肯定作者心目中认为主耶稣和父神有极密切的关连。
●「一直引领我们」:可直译为「修直我们的道路」。
●「增长、充足」:这两個字应为同义字,其分别在於:在新约圣经中,
「增长」总是表达一個在数量上的生长繁衍或增多
的過程,而「充足」则是表达一种极其丰富的性质。
●「彼此相爱的心,并爱众人的心」:直译为「对於彼此、以及与对於
所有人的爱」。分别指对教会
内部和对外面的人。
●「众圣徒」原文只是「圣」,可能可以指「圣徒」或「天使」。
●「成为圣洁」:直译为「在圣洁中」。「圣洁」是神的本性。
◎多少以往的基督徒现在已经信心冷淡?保罗的祷告与願望也应該是我
们许多人的心願。
◎保罗认为:基督再来之日,要检查他百姓的成绩。经文:
弟兄们,我还有话说:我们靠著主耶稣求你们,劝你们,你们既然受了我们的教训,知道該怎样行可以讨神的喜悦,就要照你们现在所行的更加勉励。你们原晓得我们凭主耶稣传给你们甚么命令。
注释:陆、对帖撒罗尼迦教会信徒的劝勉 4:1-5:24|
◎接续上一章保罗表达身为牧者对所悬念的教会的关心、感激和祷告后,
保罗接下来把焦点放在教会的需要上面,针对他们在真理和实际行为上
的不足提出劝勉和教导。总共可分为两個劝勉和一個教导:
(1)劝勉一:圣洁与相爱的生活(
1a主要焦点是关於性行为的伦理教导。
(2)教导一:基督再来的問题(
2a关於睡了的人(
2b关於主在来的時候与日期(
(3)劝勉二:一般性的劝勉(
3a如何对待不同的人(
3b要行神的旨意(
3c如何面对圣灵的工作(
保罗的目的是要他们行事为人讨神的喜悦(
一、对於基督徒生活的劝勉 4:1-12|
◎保罗在圣洁和相爱两個议题上特别花了篇幅著墨,因为希望帖撒罗尼迦
信徒能在生活上活出主的见证,然而因为他知道帖撒罗尼迦信徒所处的
社会,是不知贞洁为何物,所以尽管「圣洁」在
已提出,关於「爱」
也有提到,但是保罗在此还是特地劝勉他们要圣洁与相爱。
(一)一般性的原则:既然知道如何讨神喜悦,就要更加努力的讨神喜悦。
●本句開头有一個過渡性的连接词无须译出,或者当作推论性的连接词
「所以」。
●「求」:这并不是「询問」之意,而是(在同辈间)提出恳切要求時
用的字眼,在新约圣经中很常见(
),亦常见於蒲纸文献。
●「劝」:比「求」更正式的用字,语气也较为强烈,原文有「我们提出
呼吁」的意思。保罗常在书信的转折处(尤其是劝勉部分開始
时)很常使用此动词。(可参考
●「既然受了我们的教训」:直译为「正如你们从我们所领受的」。
●「照你们现在所行的」:直译为「正如你们现在也持续在行的」。
●更加「勉励」:「使丰满」、「使充足」。
●「更加勉励」:「更加努力」、「更加向前迈进」。
开头有「因为」未译出,表示本节是上一节(
●「命令」:是一個军事术语,指受自高层并传给他们的命令。
◎保罗肯定帖撒罗尼迦信徒已经活出讨神喜悦的生活,但是他进一步
勉励他们要更加努力、更进一步的活。我们是否能够比现状多走一
步?是否还能不断的更努力?还是就是满足於现况?经文:
神的旨意就是要你们成为圣洁,遠避淫行;要你们各人晓得怎样用圣洁、尊贵守著自己的身体。不放纵私欲的邪情,像那不认识神的外邦人。不要一個人在这事上越分,欺负他的弟兄;因为这一类的事,主必报应,正如我预先对你们说過,又切切嘱咐你们的。神召我们,本不是要我们沾染污秽,乃是要我们成为圣洁。所以那弃绝的,不是弃绝人,乃是弃绝那赐圣灵给你们的神。
(二)要维系身体的圣洁,遠避淫行。
前面有一個「因为」和合本没有翻译出来。
●「遠避」:「自绝於」、「禁戒」、「戒绝」。
●「淫行」:保罗书信中用来泛指一切「婚外性行为」。
●「你们各人」:指「每一個读者」。
●守著自己的「身体」:原文是「器皿」,七十士译本这個希腊字
,意义是「性器官」。
●「用圣洁、尊贵」:直译是「在圣洁与尊贵中」。
●「守著自己的身体」:原文是「获得(或持守)自己的器皿」,
因此有两個可能的含意,一個是「持守自
己的身体」,一個就是「取得自己的妻子
」、「与自己的妻子相处」(就是把妻子
当器皿)。这里应用該是指「持守自己的
身体」,或者是「控制自己的性器官(性
●「像那不认识神的外邦人」:试与
●「私欲」:「渴望」、「向往」、「贪欲」。
●「邪情」:「不道德的激情欲望」、「堕落的情欲」。
●「不放纵私欲的邪情」:直译为「不在私欲的邪情中」,与上一
节的「在圣洁与尊贵中」相对。
●「不要一個人」:「谁也不要」的意思。
●「越分」:「越過既定的界线」。此字是「超越」和「行」复合
而成的字。「越過」如跨越门槛,河流越過堤岸,超
過界线(犯罪)。这個字在新约仅见於此。
●「欺负」:「占便宜」。此字由「更多的数额」和「拥有」复合
而成。指取得不应取的、占便宜。与贪婪、贪婪者同
●「不要....越份,欺负」:「不要」在古希腊文中指避免、预防
。因此整句直译为「免得在这事上越
份并占他弟兄的便宜」。
●「主必报应」:原文是「主是报应者」,可能是指末日的审判,
也可能指箴言里所提到的后果,如丧失财富,虚
耗精力,受良心谴責,名誉扫地,性命不保(
●「预先..说過」「切切嘱咐」:这里原文的两個动词皆为第一人
称复数,所以应該用「我们」。
前半段意义是指「不可以在性这件事方面逾越份际,让弟兄
吃亏」。意思就是指「与弟兄的妻子发生婚外性行为」。
开头有「因为」未译出,表示解释整個
●「神召我们,本不是要我们沾染污秽,乃是要我们成为圣洁」:从
一方面的意义来说,信徒是神所分别出来归於他自己的人,所以他
们已经都是「圣徒」了;但从另一方面的意义来说,他们必须在日
常生活中,将此种成圣的身分表彰出来。也可参考
开头的「所以」原文是一個很不寻常的古语助词,新约
圣经中仅见於此处与
●「弃绝」:「视为无用」、「不认可」。这里的意思是指「拒绝
遠離淫亂这教训的人就是拒绝神」。
●弃绝「人」:原文是单数阳性,且没有定冠词,所以是指保罗,而
非泛指「人类」。
●「赐」圣灵:这里是用简单過去式,所以并不是指神继续不断赐
下圣灵,而是圣灵不断在我们的生活中动工。
◎当時的社会对性关系采取相当随便的态度(情妇与妾侍是普遍被
接受的事情),当時一些宗教更是有「圣娼妓」、「庙妓」这类
的淫亂礼仪,因此保罗先提这一件罪恶当成是「圣洁」的第一個
◎这個社会对性关系的看法越来越開放,但基督徒是不是能够坚持
唯有在婚姻中的性行为才合乎神的心意?保罗在此用这样强烈的
字眼来攻击这样罪恶,我们听得见吗?经文:
论到弟兄们相爱,不用人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自己蒙了神的教训,叫你们彼此相爱。你们向马其顿全地的众弟兄固然是这样行,但我劝弟兄们要更加勉励。又要立志作安静人,办自己的事,亲手做工,正如我们从前所吩咐你们的,叫你们可以向外人行事端正,自己也就没有甚么缺乏了。
(三)关於弟兄相爱与自食其力的劝勉。
●「弟兄们相爱」:原文就只有一個希腊字 Philadelphia,指「
兄弟姊妹之间的爱」。希腊文献中原本是指「
亲生弟兄间的爱」,新约圣经大概是第一個用
来指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的爱。
●「彼此相爱」:『相爱』的原文是「圣爱」(agape)的动词型式。
●「不用人写信给你们」:原文因假设语法省略了「任何人」,直译为
「你们没有需要(任何人)写信给你们」,
这种文法是是古代道德劝勉的典型语法。
●「你们自己蒙了神的教训」:直译为「你们是蒙神教训的」。这里
「蒙神教训的」是一個特别的字,圣
经仅见於此处, 可能是保罗所造
●「这样」行:指
的「彼此相爱」。表示保罗称赞他们目前
所为,并要他们以此为根基继续下去。
●「劝」:原文是「在旁」和「召唤」复合而成的字。表示叫到身旁
为要劝勉安慰鼓励。在这個动词「劝」之后有四個不定词
附属的不定词,分别是
「更加勉励」、
志作安静人」、「办自己的事」、「亲手作工」。
●「勉励」:同
的「充足」、
●「更加勉励」:「更加努力」、「更加向前迈进」。
●「立志」:「立定個人的目标」或「竭力」、「务求」。在新约圣
经中仅出现三次(
),都是用在好的方面。
●「作安静人」:「静默不语」、「安息」、「休息」。在此应該是
接近「安分守己」的意思。
●「办自己的事」:「专务己业」、「不专管别人的闲事」、「安分
●「亲手做工」:「用自己的手干活」、「亲手劳动」。意思是「自
己工作维持自己的生活」。
●「没有甚么缺乏」:也可以翻译为「不必仰赖任何人」,这個翻译
比较可能。
可能反映当時帖撒罗尼迦教会因为主的日子将近而怠惰的社
会問题,也可能反应当時有些人在教会中受帮助就不自食其力。
这样的人不但自己闲懒无事倚赖他人维持生计,而且对别人的事
却過份的有兴趣(游手好闲),因此保罗在此劝勉他们。
的意思大概有两种意思
A.信徒本身既蒙上帝恩典,就有上帝的律法在心中。自己知道从神而
来的教导,就不用别人再来教导他们应該怎么做。
B.保罗可能在与他们同在的時候,就已经将弟兄相爱的道理教导他们。
所以不用在信中再次教导。
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信徒已经用上帝的爱来彼此相爱,但保罗鼓励他们
更加彼此相爱。
◎当教会内切实彼此相爱時,当然经济上也会互通有无,彼此的重担
也会互相分担。但这就让人可能会在经济上完全依赖教会的帮助,
藉由关心之名亂管别人闲事。因此保罗在这里的劝告,是非常实际
的。我们自己也該適当的分辨什么是「关心」,什么是「管闲事」
◎彼此相爱与做安静人,亲手做工有何关系呢?当時希腊文化普遍
对劳力工作不屑一顾(与现在的工作文化类似?),而当時也有
很多奴隶或仆人信主,很有可能一部份的基督徒過份倚赖当時较
富有的基督徒,因此保罗提出如此的劝勉.无论当時背景如何,
值得我们省思的是,我们是否有時也滥用教会的爱,不願负起自
己該负的責任,而没有好的见证呢?
◎「亲手作工,就不致缺乏了」:今天我们仍有这样的工作观吗?还
是常常眼红别人赚得多?抱怨自己
的不足呢?
◎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若能在生活中
活出基督徒的见证与生活,遠比任何传福音的方式都有用。因此
无论作什么都要忠心去行,为主而活。经文:
论到睡了的人,我们不願意弟兄们不知道,恐怕你们忧伤,像那些没有指望的人一样。我们若信耶稣死而复活了,那已经在耶稣里睡了的人,神也必将他与耶稣一同带来。我们现在照主的话告诉你们一件事:我们这活著还存留到主降临的人,断不能在那已经睡了的人之先。因为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神的号吹响;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以后我们这活著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遠同在。所以,你们当用这些话彼此劝慰。
二、对於基督再来与死里复活真理的教导 4:13-5:11|
(一)保罗厘清去世圣徒与活著的基督徒复活的先后次序,并藉此要求基督
徒不要過份为死去的亲人忧伤。
●可能是因为帖撒罗尼迦信徒不是很清楚掌握已经死亡的信徒是否能
被提升天(可能保罗还没有時间对这部份教义作清楚的说明),而
犹太著作中提到升天被提,只限於当時活著的人(次经以斯德拉二
书7章25-44节)。因此信徒就认为已经死去的亲人可能无法获得进
入天国的机会,所以過份忧伤。
●「睡了」:当時希腊人和罗马人都用「睡」作为「死」的婉转语法,
) 和新约圣经(
这样使用。
●「恐怕」:「免得」。
●「没有指望的人」:直译为「其余的人,就是那些没有指望的人」。
其中原文「其余的人」(
「他人」)并没
●像那些「没有指望的人」:指「非基督徒」,参
●「我们若信」:直译为「我们既然相信」。因为「信」是现在式主动
语态直说语气,与「若」构成第一类条件式的假设子
句,表示假设作者和读者都确实相信耶稣死而复活了
●「那已经在耶稣里睡了的人,神也必将他与耶稣一同带来」:这句首
有一個推论的副词「照样」,修饰最后面的动词「带来」。所以整句
直译为「神也必照样将那些已经藉著耶稣睡了的人与他一同带来」。
也有可能是用省略语法,省却了结束子句的动词「相信」,而将整句
用「我们既然相信....也当照样相信....」。
●「在耶稣里」:直译应作「藉著耶稣」。
●「带来」:「带领」、「领来」。
●「那已经在耶稣里睡了的人,神也必将他与耶稣一同带来」:也可
以翻译为「那些靠著耶稣已经睡了的人,神也必将他带来」。
●「那已经在耶稣里睡了的人,神也必将他与耶稣一同带来」:死亡
的信徒藉著复活,死而复生与耶稣一同活過来,虽然日期要等到后
来,但他们必在主的复活有份。参
●「在..以先」:「先来、预期」,此字在古典希腊文的意思是「在
别人之前来或作」,但有学者认为这里的意思指:
在某人之前做某事,好得著较有利的地位。
●「照主的话」:在圣经中并没有记载耶稣说過这段话,因此这可能
是没记在圣经中的耶稣教训,或者是耶稣对保罗独
特的启示或者是耶稣对其他先知的启示。保罗说这
话的意思是表示自己的教训是确实可靠的。
●「呼叫」的声音:由动词「军事命令」而来的古名词,在新约圣经
中仅见於此;表示将以征服者、得胜者的身份再
来,如同将军一般发出命令。
●「天使长的声音」:「天使长」和「声音」都没有冠词,所以未指明
是哪一位天使长。犹太传统认为有七位天使长,
包括米迦勒,加百列和耶利米勒。
●「神的号」:常出现在与神显现或末后审判有关的经文中。(
●「呼叫的声音....天使长的声音....神的号吹响」:其意义应該是
「有号令的声音,就是天使长的声音和神的号筒响声」。天使长的
呼声,可能是宣告主的再来;而神的号声,呼唤死人从坟墓中出。
一個是末日的信号,一個则是复活的信号。参考:
●「被提」:「抓住」、「争夺」、「突然取走」。
●「云」:参考
●「在空中」:直译为「到空中」,用来修饰动词「被提」而不是修饰
「与主相遇」。在犹太人的宇宙观中,「空中」介於
天上和地下之间的部分。
●与主「相遇」:此字是专门指「城里的领导者出城迎接重要人物,
然后迎接他进城」。
◎所以这里要表达在主里已经去世的基督徒与仍活著的基督徒相较,
绝对不会处於较不利的地位,所以为那些已经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忧虑
是毫无理由的。事实上
说到复活的死人是跟活著的信徒一同被
提到空中。
◎「死亡」,永遠是個难以面对的剥夺。所爱的人死亡,更是让人难
以接受。「复活」是基督徒可以擦去眼淚的因素。经文:
弟兄们,论到時候、日期,不用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自己明明晓得,主的日子来到,好像夜间的贼一样。人正说平安稳妥的時候,灾祸忽然临到他们,如同產难临到怀胎的妇人一样。他们绝不能逃脱。弟兄们,你们却不在黑暗里,叫那日子临到你们像贼一样。你们都是光明之子,都是白昼之子。我们不是属黑夜的,也不是属幽暗的。所以我们不要睡觉像别人一样,总要儆醒谨守。因为睡了的人是在夜间睡,醉了的人是在夜间醉。但我们既然属乎白昼,就应当谨守,把信和爱当作护心镜遮胸,把得救的盼望当作头盔戴上。因为神不是预定我们受刑,乃是预定我们藉著我们主耶稣基督得救。他替我们死,叫我们无论醒著、睡著,都与他同活。所以,你们該彼此劝慰,互相建立,正如你们素常所行的。
(二)保罗论及主再来的日子如同贼临到般难以预測,要信徒谨守儆醒。
●「時候」:「一段時间」。多半是指著時间的「量」,这里是指「
末日来之前的時间量」。
●「日期」:「時间」、「時段」。多半是用来指時间的「质」,表明
在这些時间中之重要的纪元或日期,这里用来指「耶稣再
来的時间点」。
●「明明」:「确实地」、「精确地」、「仔细地」。
●「你们自己明明晓得」:原文内容直译「你们自己准确地知道」。
●「主的日子」:源自旧约「耶和华的日子」的观念
,指上帝施行最后审判,消灭邪恶
、复兴万物的日子。
●「夜间的贼」:指「主再临的不可预測」。新约有五次用类似的比
喻来形容耶稣再临的不可预測
●「稳妥」:「安全」、「稳固」。
●「灾祸忽然临到他们」:这句句首有「那時」这個字没有译出。
●「產难」:「妇女生產時的阵痛」。 、
●「如同產难临到怀胎的妇人一样」:在犹太人的文献中,将弥赛亚時
代降临之先所有的灾祸,称为「
弥赛亚临盆之痛苦」;参
●「叫」那日子:「以致」。
●叫那日子「临到」:「掌握」、「捕捉」、「得到」。和
「临到」不同,是由「向下」和「拿、接受」复
句首有「因为」未译出,表示解释上一节。
●「光明之子」和「白昼之子」:是同义字,由希伯来文直译而来,表达
一個人或物所具有的特质,七十士译本
●「所以」:用两個表推论的语助词,表达强而有力的推论,这种语法
新约圣经中仅保罗使用。(例如
●我们不要「睡觉」:指「麻木」、「没有知觉」。 的「睡」
都是这样的意思。
●「总」要儆醒:「然而」、「反倒」。
●「谨守」:原为「不受毒素侵害」这個古动词,在新约圣经仅出现在
喻义用法「冷静的」(与
醉酒的隐喻相对)、
「清醒的」 (
●「把信和爱当作护心镜遮胸,把得救的盼望当作头盔戴上」这句只有
一個动词,直译作「戴上信和爱的护心镜,以及头盔-得救的盼望」,
(不過此处是指上帝),类似的用词出现在
提到信徒必须穿戴信望爱三美德以面对随時可能临到的末日。
●「受刑」:「承受愤怒」、「承受审判」。此处指神在主的日子所要
施行的审判。
●「替」我们死:「为了」我们死。
●「醒著、睡著」:指「活著、死了」。 的「睡」意义与
的睡不同。
◎保罗陈明基督徒是一群「不一样的族类」,所以不应該跟一般人一
样醉生梦死,而应該披带信望爱三美德,随時准备耶稣再来。我们
在人群中久了,有時也会觉得自己不過是一般人,追求一般人所追
求的,失去了儆醒的心。保罗这里的教训实在值得常常拿来提醒自
己。经文:
弟兄们,我们劝你们敬重那在你们中间劳苦的人,就是在主里面治理你们、劝戒你们的。又因他们所做的工,用爱心格外尊重他们。你们也要彼此和睦。我们又劝弟兄们,要警戒不守规矩的人,勉励灰心的人,扶助软弱的人,也要向众人忍耐。你们要谨慎,无论是谁都不可以恶报恶;或是彼此相待,或是待众人,常要追求良善。要常常喜乐,不住的祷告,凡事谢恩;因为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不要消灭圣灵的感动;不要藐视先知的讲论。但要凡事察验,善美的要持守,各样的恶事要禁戒不做。
三、最后的劝勉
(一)保罗勉励帖撒罗尼迦信徒要尽上其他当尽的本分。
有不少相似之处。
●「劝」你们:原文是「请求」、「要求」。
●「敬重」:原文是「看见」、「注意到」、「照顾」的意思。
●「格外尊重」:「非常重视」之意。
●「治理的」:直译是「那站在前面的」,引伸为「治理」、「管理」
所提到的,应該是教会领袖,有可能就是长老群。我们对
於教会领袖是否心存尊敬?还是批判多於敬重?
保罗认为「警戒」、「勉励」、「扶助」这三项工作并非是传
道人的专利,也是每個信徒的职責。
●「不守规矩」:「混亂失序」、「没有纪律」,在军事上用来指「
脱队的士兵」。
●「要警戒不守规矩的人」:这里是指「游手好闲者」,他们疏忽本人
日常的职責,而過著懒惰的生活。可以以
「立志作安静人,办自己的事,
亲手做工」作为对照,也可以和
●「扶助」:「帮助」。
●「无论是谁都不可以恶报恶」:参考
●向「众人」忍耐:「每一個人」。
●「凡事」谢恩:「每一件事」,包含好事和坏事。
●「谢恩」:「感谢」。
●「喜乐....祷告....谢恩」:基督徒的理应活在常常喜乐、祷告,向神感恩
的状态下。因为「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
所定的旨意」。也可以看
「在指望中
要喜乐,在患难中要忍耐,祷告要恒切」。
●「销灭」:「熄灭」、「灭尽」、「压制」。
●「圣灵的感动」:原文仅仅是「灵」,不過这里的意思应該是「圣
灵的恩赐」或「圣灵的感动」之意。这里保罗所
面对的問题大概跟
所遇到的相近。
●先知的「讲论」:原文是「预言」,不過实际的意义的确是「讲论
」,「替神发言」是先知的职責,包含预言与其
他劝诫教训的言论。
●「察验」:「试验」、「验证」、「检视」。
●「持守」:「拥有」、「坚守」。
●「善美的要持守,各样的恶事要禁戒不做」:这两句是作为互相补充
的训词。「各样的恶事
」的字义解为「各种各
类的恶事」。
●「善美的要持守」:参考
「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
◎保罗的书信最后总是落实到生活的实踐,这些规范很容易了解,但
基督徒能活出多少呢?
願赐平安的神亲自使你们全然成圣!又願你们的灵与魂与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稣基督降临的時候完全无可指摘!那召你们的本是信实的,他必成就这事。请弟兄们为我们祷告。与众弟兄亲嘴問安,务要圣洁。我指著主嘱咐你们,要把这信念给众弟兄听。願我主耶稣基督的恩常与你们同在!
(二)保罗祝福帖撒罗尼迦信徒得以完全直到主再来,并要求他们为保罗祷
告,传递此信给信徒们。
1.保罗祝福信徒蒙神的保守,全然成圣,直到主再来。
●「赐平安的神」:原文是「平安的神」。与
对神的称呼一
致。这里的「平安」与旧约中「弥赛亚的平安」
●「全然」:「完全的」、「面面俱到的」。
●「使你们全然成圣」:即将业已開始的成圣之工使其告成之意,参
◎「灵与魂与身子」:这是保罗书信中唯一一次使用三分法来形容人
,其他多数是用「灵魂」与「身体」来描述。
这里也把身体包括在救赎范围之中,与当時希
腊人认为灵魂比较高超的想法有相当的差异。
●「保守」:「照顾」、「看守」。
◎基督徒成圣的把握,不在於自己的能力,而在於选召的神是可信赖
的,他一定会让基督徒成圣。
2.保罗请弟兄们为他祷告,并要求把信念给信徒听。
●「与众弟兄亲嘴問安,务要圣洁」:「你们要以圣吻問候所有的弟
●「亲嘴問安」:当時的亲嘴有三类,对情人是吻嘴唇、对亲人吻脸
颊或额头、对於尊敬的人是吻手或脚。这里指的「
亲吻」,应該是指同性间亲吻脸颊的仪式(使徒宪
●「众」弟兄:「每一個」、「所有」。
中显出保罗很在意要让所有的帖撒罗尼迦信徒知道他的信内
容,所以郑重的要求要把信件念给所有的弟兄听。我们是否也会
注意每個信徒是否能听懂我们的信息?
发表评论:
馆藏&11567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思助手苹果版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