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交换质子膜燃料电池池的性能与膜湿润状况有怎样的关系

有关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问题_百度知道研究大功率高性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需解决什么问题_百度知道阳极加湿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年17期
阳极加湿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
【摘要】:建立一个三维直流道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体模型,运用数值方法计算了阳极入口气体不同加湿情况下,电池阴阳极侧水沿流道方向的分布,并得到不同工况下的燃料电池极化曲线。计算结果表明,有效的阳极加湿能提高电池性能,但阳极含水过高会使阴极反扩散受到抑制,从而使阴极含水量过多,甚至出现电极溢流现象,可见阳极加湿过量会加剧高电流密度下电池的浓差极化。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TM911.4【正文快照】:
0引言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是当今最受关注的燃料电池之一,由于其在功率密度以及体积、温度等方面的优势,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便携式电源,汽车、住宅电源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低温工作的PEMFC中,质子在高分子膜内传递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英;潘欢欢;周晓慧;;[J];现代化工;2008年05期
詹志刚;黎大勇;肖金生;潘牧;袁润章;;[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律翠萍,叶芳,郭航,马重芳;[J];节能;2005年08期
张亚;朱春玲;;[J];化工学报;2008年01期
张竹茜;于帆;张欣欣;;[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6年01期
王晓丽;张华民;张建鲁;徐海峰;衣宝廉;;[J];化学进展;2006年04期
苏晓声;;[J];铁道知识;2008年03期
;[J];技术与市场;2009年06期
关传弢,王铁,王艳龙;[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5年01期
何广利,丁信伟,由宏新,ABUDULA A[J];化工学报;2005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日清;何燕;周震涛;;[A];第二届国际氢能论坛青年氢能论坛论文集[C];2003年
韩佐青;郭红宇;陈延禧;粱宝臣;;[A];第二十五届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王振波;左朋建;尹鸽平;;[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新能源与能源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方军;齐冬辉;宋洪峰;沈培康;;[A];第二十六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王诚;毛宗强;谢晓峰;郭建伟;徐景明;;[A];第三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王恒秀;李莉;徐柏庆;李晋鲁;朱启明;毛宗强;;[A];第三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王恒秀;李莉;徐柏庆;李晋鲁;朱启明;毛宗强;;[A];中国太阳能学会2001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徐洪峰;董建华;侯向理;;[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王薇;杨代军;沈猛;马建新;;[A];2008 International Hydrogen Forum Programme and Abstract[C];2008年
蔡杭锋;李兰兰;李莉;魏子栋;曾少华;;[A];第二十六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刘昭青;[N];中国水运报;2005年
王静琳;[N];黄河报;2007年
徐富海;[N];中国社会报;2005年
吴冰 杜爱萍;[N];中国交通报;2007年
劳安;[N];市场报;2003年
谢崇宝;[N];中国水利报;2010年
徐锐;[N];河北科技报;2008年
李香云;[N];人民长江报;2009年
张田勘;[N];大众科技报;2006年
孙锋;[N];中国水利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涛;[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张建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5年
张学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吴金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4年
张云河;[D];中南大学;2004年
梁永民;[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年
王瑞敏;[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王瑛;[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刘建文;[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4年
胡经纬;[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薛坤;[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周玉霞;[D];武汉大学;2004年
张正伟;[D];浙江大学;2006年
张海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4年
杜伟;[D];武汉大学;2004年
汪浩;[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贾迎春;[D];吉林大学;2005年
李云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4年
陈聪;[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5年
甘全全;[D];大连交通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影响的分析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影响的分析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影响的分析
电池主要应用氢气作为原料,将氧化剂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发电装置。它的发电原理与普通的化学电池发电原理基本相同:都是利用正负极板上的电子的移动完成燃料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过程发生在正极也就是阳极,还原过程发生在负极也就是阴极。相对于内燃机而言电池,它的工作特点是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因此效率更高。又因为它是以氢气为燃料,最后作用的产生物是水,没有生成任何有害气体释放到空气中,是我们所需要的环保新能源。并且它的输出功率更高,无需充电。正是因为它具有这么突出的优点,所以燃料电池技术被认为是21 世纪首选的洁净、高效的发电技术,被世界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新能源。本文引用地址:一、燃料电池的原理电池主要由阳极流场板,膜电极和阴极流场板组成,其中膜电极又包含扩散层、催化层和质子交换膜。在工作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就相当于一个直流电源,直流电源的负极相当于燃料电池的阳极,正极相当于燃料电池的阴极。首先氢气通过质子交换膜到达阳极,在阳极催化剂的作用下,1 个氢分子解离为 2 个氢质子,并释放出 2 个电子,阳极反应为:阳极( 负极):2H2-4e- → 4H+.在电池的另一端,氧气(或空气)通过管道或导气板到达阴极,在阴极催化剂的作用下,氧分子和氢离子与通过外电路到达阴极的电子发生反应生成水,阴极反应为: 阴极( 正极):O2+4H++4e- → 2H2O总反应式: 2H2+1/2 O2 → H2O + 电能电子在外电路形成直流电。因此,只要源源不断地向燃料电池阳极和阴极供给氢气和氧气,就可以向外电路的负载连续地输出电能。二、膜电极扩散层变化分析为了防止气体泄漏和降低接触电阻,一般状态下,会施加适当的紧固作用将气体扩散层和流场板连接。并且施加的这种紧固作用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气体扩散层的渗透率、气体孔隙率、接触电阻以及最终的。工作过程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扩散层孔隙率的变化通过实验手段是很难测量的,评估不同紧固作用下扩散层性能的变化必须在电池外进行。研究人员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固定夹紧力的前提下,把不同条件下膜电极的变形用一个有限元模型来模拟,研究了扩散层的弹性形变。他们发现,双极板构造对扩散层孔隙率的分布以及紧固作用的变化有很大的因果关系。研究人员使用一个sin2n(x) 的函数来近似表示孔隙率的分布情况,该函数(sin2n(x))是由其他函数进行简化得出的。分析紧固作用的影响和扩散层形变不宜采用过于简单的函数,因此,分析变形后的扩散层的剖面常常使用有限元模型。三、紧固作用对扩散层影响从理论的角度分析,紧固作用的增大必然会减小扩散层中的孔隙率,那么电池的性能是因此而逐渐变好。究其原因,是由于随着扩散层的孔隙率的减小,接触电阻会有所减小,更有利于电子的传导过程。但是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来说,水分的传输过程也会受到扩散层中渗透率和孔隙率的影响。因为交换膜中的质子需要和水结合后才能传递燃料。故其电导率与含水量有一定的相关性,如果膜内水量的含量适中,不但电导率达到最佳值,而且其内阻也会随之降到最小。在燃料电池反应的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在催化层和扩散层中传输时也将对电池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水分的含量对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影响主要是影响质子交换膜的导电率和气体所发生的电化学反应。在燃料电池的组装过程中,扩散层会因为紧固螺栓的加紧力大小的而产生形变,而随着紧固作用的变化扩散层中孔隙率和渗透率也会变化,那么必将影响到水的传输作用,影响电池的性能。通常,人们认为扩散层中微孔的体积发生了改变就代表了扩散层发生了形变,较大的微孔体积方便水的传递。而在孔隙率减小的情况下,水分会产生堵塞毛细孔的现象,故有效孔隙率的分布受到阴极产生的水分的影响。因此,由迭代过程中水的生成量决定有效孔隙率的改变。由于紧固作用的变化导致扩散层变形,可能会产生对孔隙率的变化而导致水的生成以及接触电阻的变化所发生的影响。本文主要运用一个两相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型进行研究不同的紧固作用下扩散层的变形形状以及对的影响。四、CAE 模型分析条件与结果在模型中,研究电池极板的紧固作用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输出特性之间的关系,将燃料电池的进气温度设定为70℃,将阳极和阴极相对应的气体流量分别设定为0.4 和1.0 L/min,燃料电池的反应气体工作压力分别设定为1MPa,反应气体的相对湿度RH=1.0.扩散层的最初的厚度和孔隙率分别为0.38mm 和0.78mm.我们分别研究了2.0MPa,2.5MPa,3.5MPa和4.5MPa4 种不同紧固作用情况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变化。紧固作用越大,则导致的扩散层的厚度越小。因此,扩散层厚度的变化可以计算出孔隙率和渗透率的变化。扩散层中空隙处的体积以及其孔隙率就可以根据下列公式的厚度变化来计算出来, 是扩散层最初的厚度和孔隙率, 是压缩后的实际厚度。通过上述公式对数模进行模拟计算,在紧固作用下,当压力为 4.5MPa 时,脊部下方的平均孔隙率是原来的 61.22% ;当压力是 3.5Mpa 时,脊部下方的平均孔隙率是原来的77.17% ;当压力是2.5MPa 时,脊部下方的平均孔隙率是原来的86.98% ;当压力是2MPa 时,脊部下方的平均孔隙率是原来的89.92%.所以紧固压力越大,平均孔隙率越小。图2给出了4 种模型的极化曲线。它们分别表示了在不同的紧固作用下的电池的性能变化情况。由图中可以看出,在一定的范围内,燃料电池的性能先提高后降低。当夹紧力为3.5MPa 时,燃料电池的性能达到最佳状态。而4.5MPa 时则出现了明显的波动。根据我们之前的分析来判断,这显然是由于紧固作用加大了电导率,改善了性能,导致燃料电池的性能提高。而后的燃料下降则是因为阴极扩散层中水含量逐步增大,引起的有效孔隙率的降低所导致。五、结论本文章根据有限元理论,利用CATIA 软件和ANSYS 软件作为研究工具,具体研究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受到极板的紧固作用发生的弹性形变,以及由此引发的电池内部发生各种物理和化学的变化,对物质传输影响,以及对电池性能的影响。1)通过将ANSYS 软件计算后的结果与理论值进行分析对比,得出了紧固作用的增大和孔隙率的减小对于燃料电池的性能既有提高的影响也有降低的影响。孔隙率大的增加了传输通道,可以让反应物和生成物更轻松的通过。而孔隙率小的意味着通道比较狭小,会使得反应物和生成物堵塞。2)扩散层的孔隙率变小,会使传输质量变差,但是电池的内阻也会随之变小。另外,扩散层厚度的变小,电池的导电率变强,这样非常有利于电荷的传导。因此,最佳的孔隙率应取一个折中的方案。3)有限元模型可以对电池的装配参数和运行参数做更进一步的综合研究,并且可以对电池的优化研究提供有效的设计工具。由以上分析结果可知,随着夹紧力的增大, 孔隙率会逐渐减小, 并且会影响催化层和扩散层的水含量, 直接影响电池性能。
电化学工作站相关文章:
分享给小伙伴们:
我来说两句……
最新技术贴
微信公众号二
微信公众号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质子燃料电池汽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