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性支出预算账务处理

  概念应该说的比较清楚..    但如果有实际列子就更好了...哪位达人 可以帮忙呢..    谢谢!!!!!!!!!!!!!!!!!!!!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购进固定资产,会给企业带来长期的收益,属资本性支出。  支付职工工资,只能为当期带来收益,属收益性支出。
  【例题】在下列各项支出中,属于资本性支出的有( )(多选题)  A、生产经营期间生产工人工资支出 B、在建工程人员工资支出  C、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D、购买专利权支出    【例题】企业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发生的下列支出中,不属于收益性支出的有( )(多选题)  A、购入时发生的保险费 B、购入时发生的运杂费  C、购入后发生的日常修理费用 D、购入时发生的安装费    【例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生产经营期间资本性支出的是( )。(2004年单选题)  A、聘请中介机构费 B、生产工人劳动保险费  C、矿产资源补偿费 D、在建工程人员福利费      也许通过做题目,效果会更好。。。    哪 位 热心人。。可以为我解答呢&&&万分感谢!!!!    
  别砸我!仅供参考    my answer is    1、BCD  2、ABD  3、D  
  答案 1、BCD
  像支付某些人工成本、营业费用、办公费用等只是做为当期的耗费,明显表现为先进流的流出,并且只是为当期服务,所以叫收益性支出。但是像购建固定资产、购买专利等虽然也表现为现金流的流出,但是这种现金流的流出换回的是可以为公司较长时间服务的资源(既资本),所以这种支出就是资本性支出。  第一题中为什么要选B呢?不是说人工成本属收益性支出吗?  解释:这就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虽然B说的也是工资支出,但是B中所说的是在建工程工人的工资支出,在建工程工人的工资支出在在建工程完工转入固定资产时要一并转入固定资产。    
  区别在于:  1.收益性支出所产生的效益只惠及到本会计年度.(即不用跨年分摊的费用).  2.资本性支出所产生的效益惠及到若干个会计年度.(也就是需跨年放入各个受益期内分摊的费用).  故答案:  1、BCD
  2、ABD  3、D  其实,简单地说,也就是用配比原则(会计期间配比/因果关系配比)来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只要把握好配比原则,然后再定位在“是否跨会计年度分摊费用“来区分收益性与资本性,这样子就好理解多了......    
  1.BCD  2.ABD  3D
  请小妞喝茶时:  如果话不投机三句多,以后不往来.......收益性支出  如果一见倾情,言无不尽,留下电话......资本性支出
  樓上仁兄的解析方向的確非凡!  俺倒!!!  呵......把抽象概念如此生動化,便於理解記憶!!!  賜教了!!!
  第一题怎么没选A,个人认为,工人工资最后不是也到成本了到存货了吗?所以我觉得A要选啊,其他都一样
  1.BCD   2.ABD   3.D
  to:坦诚的人  
好好看看书,会对你有好处
  作者:吊销会计证
回复日期: 11:02:00
      请小妞喝茶时:    如果话不投机三句多,以后不往来.......收益性支出    如果一见倾情,言无不尽,留下电话......资本性支出        pei!!!!!
  作者:坦诚的人
回复日期: 11:30:00
      第一题怎么没选A,个人认为,工人工资最后不是也到成本了到存货了吗?所以我觉得A要选啊,其他都一样      存货是企业的流动资产,不属于长期资产,只有构成长期资产的支出才能属于资本性支出。所以虽然生产工人工资成为企业产品成本的一部分,成为存货价值的一部分,但仍然不是资本性支出,而是收益性支出。    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是我上课时经常跟学生强调的问题,如果是初学者很容易混淆。  我之前四年的工作经验就是在大学的会计学专业课(财务会计,基础会计和银行会计)老师。  世通公司的审计丑闻就是在这方面做文章被查出来的。  某些企业通过调整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达到调整企业会计利润的目的。因为收益性支出是在经营期直接计入企业当年损益的。  而资本性支出要通过折旧或者摊销分期计入企业损益。
  MY god!!!!!!!!!!  NO敢相信!!!居然那么多人回答偶...  我以前发的几个帖子..最多只有10个回复了  会计区咋变的有人情味了...    55555555555
  作者:hutucc
回复日期: 23:26:00    *************************    请问YOU是老师吗。。老师大大。。。。你好。。。 @_@  我能否再多问您一两个问题呢。。55555~~~~        01待摊费用也是资本性支出吗??        02 利润是6大会计要素的其中一种。利润=收入-费用    但是请看书上内容—    利润的组成包括:1.营业利润 2.投资收益3.补贴收入4.营业外收入5. 营业外支出6.所得税    利润总额=1+2+3+4-5    但是问题就是,5.营业外支出不是说并不是属于会计要素中的费用一类吗?怎么现在又成了费用了呢??(详见书中这句话:任何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经营活动无关的支出,如营业外支出等,都不属于“费用”这一会计要素。        03.这一问题也是关于会计要素的,营业外收入可算入“收入”这一会计要素,那么为什么营业外支出就不行了呢。。根据配比原则,也说不通呀。。不然营业外收入怎么和不是“费用”一类的营业外支出配比呢??而且营业外支出如果不能算入“费用”一类的会计要素,那么算在哪一个会计要素里呢??            04.这一问题是关于会计科目的,应如何理解损益类科目??它和成本类会计科目有什么区别呢????            05.主营业务成本与营业费用,和生产成本有什么区别呢。。能否举例说明呢???          
  我也回去看看书了,A是不用选,谢谢各位啊,大家共同努力吧
  我也菜,只发表个人意见,对与不对,还请各位前辈和老师指点。    1待摊费用是一个会计期间的,不算吧,我想长期待摊费用才算资本性支出。  2利润表上还有经营费用管理费用等费用栏的。营业利润里面就已经减掉一些费用了。工式你这样理解有点错误,我个人认为,营业外支出可以放在收入里面的,利润=收入-费用 可以理解为收入是减掉营业外支出后的收入再减去费用。  嘿嘿,后面的我也不会讲。就此打住,哈哈,看老师们如何回答。我也想理解一下,以前都是只知道怎么做,却不知为什么要这样做。  
  作者:littlezzjun
回复日期: 9:53:00    泪喷。。。  GG,对不住你了呀。。我咋总觉得你这么说是错的咧。。。  偶的直觉告诉偶!!!!
  【例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生产经营期间资本性支出的是( )。(2004年单选题)    A、聘请中介机构费 B、生产工人劳动保险费    C、矿产资源补偿费 D、在建工程人员福利费  ***********************************************************      这道题,我还是不理解为什么选D,不选B呢?  
  再补充一点,收益性支出是要列入利润表(损益表)的,而资本性支出示列入资产负债表的。  
  作者:忧郁的小甜甜
回复日期: 16:40:00
      【例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生产经营期间资本性支出的是( )。(2004年单选题)      A、聘请中介机构费 B、生产工人劳动保险费      C、矿产资源补偿费 D、在建工程人员福利费    ***********************************************************            这道题,我还是不理解为什么选D,不选B呢?    因为在建人员的福利费是按照工资数计提的,并且在建人员的工资计入在建工程的建造成本中,同理其福利费也计入在建工程的建造成本中,  也就是说通过计提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企业的在建工程的成本增加,而在建工程是企业的长期资产,所以,该部分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  
  而生产工人的劳动保险费仍然是和产品生产相关的,形成企业存货价值的一部分,所以仍然是收益性支出。
  有一点小小的要更正,在最新的一些权威注解中有说,生产工人的劳动保险费虽然是收益性支出,不过在企业记账的时候不是计入到存货成本中,也就是不是记录生产成本的增加,而是计入管理费用。
  我也菜,只发表个人意见,对与不对,还请各位前辈和老师指点。        1待摊费用是一个会计期间的,不算吧,我想长期待摊费用才算资本性支出。    我赞成上面所说的,比如说企业的报刊征订费是待摊费用的范畴,但是它不属于资本性支出。  
  者:西北流氓
回复日期: 22:06:00
      我也菜,只发表个人意见,对与不对,还请各位前辈和老师指点。            1待摊费用是一个会计期间的,不算吧,我想长期待摊费用才算资本性支出。      ********************************************************      我是菜中之菜。。。  不解,會計期間到底是以“年”以單位還是“月”呀。。  報刊訂閱應該是每月訂到年底付清吧。。。。  
  还有就是请问各位老师,同学!  如果将资本性支出误作为收益性支出,为什么会导致本期费用增加,利润减少呢????能否举个例子呢。。?  
  作者:hutucc
回复日期: 20:00:00    ******************************************************      还有哦。。在这里一定要特别感谢HUTTUCC MM的帮助,我的两个帖子里都有她的回复哦。。真的非常感谢。。刚刚一直忙于摘录你的回答。。竟忘了说声谢了。。。  嘿嘿。。而且回答的蛮简明的。。像我这样理解力一般的初者学,多看一遍就能理解了~~~
  作者:忧郁的小甜甜
回复日期: 22:27:00
          我是菜中之菜。。。    不解,會計期間到底是以“年”以單位還是“月”呀。。    報刊訂閱應該是每月訂到年底付清吧。。。。    mm不用客气:)  会计期间都是以年为单位的。  昨晚本来还回答了你的那几个问题,打了好长一段,结果天涯竟然给吃掉了,郁闷,后来就没打了。  我们慢慢讨论吧。
  作者:忧郁的小甜甜
回复日期: 22:34:00
      如果将资本性支出误作为收益性支出,为什么会导致本期费用增加,利润减少呢????能否举个例子呢。。?    因为收益性支出是要列入损益表的,支出发生时计入费用类科目。  而资本性支出不列入损益表,支出发生列入资产负债表。  假设某企业购进一台办公设备,价值2万元,本应做固定资产增加2万元。  另外假设这个企业除了刚才的业务,当月在损益表上正常的数字应该是收入5万,支出3万(为举例简略不做具体收入支出分类),那么利润总额是不是应该是2万?这是正确的做法。  但是如果将购买固定资产的资本性支出作为收益性支出,也就是说将计入固定资产帐户的2万,记到了管理费用账户,增加管理费用2万。  这个时候损益表的支出就从原来正确的3万变成3+2 =5万,于是当月利润总额为0。  这不就是因为将资本性支出记为收益性支出导致本期费用(管理费用增加),利润减少么?    
  还有报刊费如果是2005年初或者2004年底订2005年全年的,并且是预定时一次性付款,那么应该是待摊费用。  如果是到2005年底或者06年初再付05年全年的款项,那么其实在05年每月拿到报刊时应该是做预提费用的。  但是就我所知,现在中国的报刊杂志发行应该都是先付款,后有书的。所以报刊订阅费当然也都是待摊费用了。
  主营业务成本与营业费用,和生产成本有什么区别呢。。能否举例说明呢???    生产成本帐户上记录的是在产品和未完工产品的成本,  已完工产品的成本每月底是要转入库存商品帐户。  而主营业务成本记录的是每月已销售产品的成本(与什么时候生产的产品无关)。  比如某企业本月初没有未完工产品,本月投入人力成本1000元,材料成本500元,机器损耗400元,生产了2000件产品,其中1600件已完工,400件未完工。  (假设人力成本只在已完工产品中摊销,而材料成本与机器损耗折旧费由完工产品与在产品平摊。  这是企业选择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成本摊销的一种方法)  那么完工的400件产品成本应该是人力成本1000+材料成本(500/2000)*1600+机器折旧成本(400/2000)*元  而未完工产品成本是180元。  那么会计分录是1:借:生产成本
贷:应付工资
500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400  这时候生产成本借方有 1900元,表示当月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转出则为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1720    这时我们知道本月完工产品单位成本是.075  库存商品帐原有余额10750(完工产品10000件,单位成本均为1.075)    再假设本月卖出产品2500件,那么本月的主营业务成本就是=2687.5  分录为:借:主营业务成本
2687.5  
贷:库存商品
  营业费用是企业发生的与经营活动相关的支出,比如广告费,业务宣传费,门市部的办公费用和固定资产折旧,都是与营销部门相关的。  我们经常在一些公共场所看到有商家搞促销或者厂家搞活动,那些活动都需要投入人力物力,比如临时请人,要做海报,要制作印刷品,甚至请明星宣传,那么这些支出都记入营业费用里。
  作者:忧郁的小甜甜
回复日期: 22:34:00
      还有就是请问各位老师,同学!    如果将资本性支出误作为收益性支出,为什么会导致本期费用增加,利润减少呢????能否举个例子呢。。?    收益性支出就是要做为当期费用,这样即定的收入不变的话费用增加了利润就减少,而资本性支出的话只是在若干个期间内计提折旧或分摊费用,这样所有的现金流出不直接计入当期费用。/
  用笨办法:做分录,不管是直接计入固定资产还是转入固定资产的,记入资本性支出,记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损益类科目的是收益性支出,你做分录就知道了,很明白,不用死记.  
  作者:hutucc
回复日期: 16:54:00    **********************************************      555~~~~HUTUCC gg/MM..偶对不住你。。打了那么多。。竟然现在才来顶。。前几天一直在忙于玩游戏。。偶真是太不认真了。。该打!!    赶紧含泪慢慢 看。。。~~~    希望HUTUCC MM一如既往的支持!!!!!!  
  作者:hutucc
回复日期: 17:09:00
      还有报刊费如果是2005年初或者2004年底订2005年全年的,并且是预定时一次性付款,那么应该是待摊费用。    如果是到2005年底或者06年初再付05年全年的款项,那么其实在05年每月拿到报刊时应该是做预提费用的。    但是就我所知,现在中国的报刊杂志发行应该都是先付款,后有书的。所以报刊订阅费当然也都是待摊费用了。      *********************************************************      非常感谢HUTUCC MM提供这一小知识。。。  但素,这不能不说。。看到这里的时候。勾起了偶最近一直蛮困扰的一个问题。。。我自己查网站的时候。。好像看到一个网页上写着“待摊费用”是写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一列的,当然是资产    这样的一句话。。感觉很莫名。。。因为他后来又说--“待摊费用“是根据权责发生制的要求不能一次计入当期费用的支出,也叫应付费用。这些支出已经发生,也肯定是费用~~    你说气不气人呀。。。那么待摊费用到底是资产还是费用呢??    难道会计里也有中性科目吗??-____-!!!!!  
  ding !!!
  那么待摊费用到底是资产还是费用呢??    资产类!!!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目录什么是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后续支出(Subsequent Expenditure)是固定资产经初始计量并入账后又发生的与固定资产相关的支出,在核算过程中;  首先应根据其具体内容作出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会计确认;  其次应依据支出效用是否有利于固定资产寿命和经营的原则进行相应的核算。其核算内容包括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的改建扩建、改良支出以及修理、装修支出,核算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列入资本性收入的有关科目和当期费用。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确认原则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如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则应将其予以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但增计后的金额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在其他情况下,后续支出应在发生时。  (1)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应直接计入当期费用。  (2)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其增计后的金额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增计后的金额超过该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部分,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3)如不能区分固定资产修理或改良,或修理和改良结合在一起,则应根据以上(1)和(2)的原则将相关支出费用化或资本化。  (4)固定资产装修费用,如符合资本化条件,应确认为固定资产,并在两次装修期间与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下次装修时,原资本化的装修费用余额减去相关折旧后的差额,一次全部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5)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比照上述原则处理。对其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装修费用,应在两次装修期间、剩余租赁期和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三者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  (6)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予资本化,并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  (7) Costs of "day-to-day" servicing/ maintenance of the asset&not capitalised. This is charged to the P/L Account in the period it is incurred.原则  企业因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对的核算方法由原采用预提或待摊方式改为一次性计入发生当期费用的,其原为固定资产大修理发生的预提或待摊费用余额,应继续采用原有的会计政策,直至冲减或摊销完毕为止;自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后新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再按上述原则处理。
百科名片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租入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在1年以上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等。应当由本期负担的借款利息、租金等,不得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  简介  长期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长期待摊费用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具体包括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及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根据新会计准则规定,开办费和修理费均一次性。其中开办费计入当期,修理费计入销售费用或管理费用(即修理费一律费用化)。其中开办费是指企业在筹建期间内所发生的费用,包括员工薪酬、办公费用、培训支出、、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价值的借款费用等。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待摊费用,都在本科目按规定进行摊销。其在中的数额,反映的是企业各项尚未摊销完的长期待摊费用的摊余价值。  主要特征  (1)长期待摊费用属于;  (2)长期待摊费用是企业已经支出的各项费用;  (3)长期待摊费用应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  账户设置  “长期待摊费用”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包括固定资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在“长期待摊费用”账户下,企业应按费用的种类设置,进行明细核算,并在中按照费用项目披露其摊余价值,摊销期限、摊销方式等。  核算原则  (1)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除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以外,应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期的损益。  (2)应当在租赁期限与预计可使用年限两者孰短的期限内平均摊销。  (3)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采取待摊方法的,实际发生的大修理支出应当在大修理间隔期内平均摊销。  (4)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其他单位发行股票支付的手续费或佣金减去发行股票冻结期间的利息收入后的相关费用,从发行股票的溢价中不够抵销的,或者无溢价的,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在不超过2年的期限内平均摊销,计入管理费用。  (5)应当在受益期内平均摊销。  以上是2001年《》和旧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2006年实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筹建期间属于本期发生的开办费,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属于本期发生不需由以后各期摊销的的开办费,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等在实际发生时,借记“管理费用(开办费)”科目,贷记“”等科目。  补充  1.放在中的费用化科目;  2.由于是费用,几乎没有交换和变现价值,额度越高,企业质量、变现能力越差。  按照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长期待摊费用的解释如下:  1801 长期待摊费用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1 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如以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等。  二、本科目应按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摊销长期待摊费用,借记"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反映企业尚未摊销完毕的长期待摊费用的摊余价值。  核算实例  [例1]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开办费48 000元,其中应付相关人员的工资20 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其他各项开办费28 000元。 设以上费用合并一次作分录,分录如下:  借: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 48 000  贷: 20 000  银行存款 28 000  [例2]企业本月正式投入生产经营,一次摊销上述开办费48 000元,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 48 000  贷: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 48 000  [例3]企业自行对经营租入发电设备进行大修理,经核算共发生大修理支出24 000元,修理间隔期为4年。分录如下:  借:长期待摊费用──大修理支出 24 000  贷:银行存款 24 000  [例4]上述大修理费用按修理间隔期4年平均摊销,每月摊销500元。分录如下:  借: 500  贷:长期待摊费用──大修理支出 500[1]
根据[87]财税地字第028号文的有关规定,新建房屋交付使用时,如中央空调设备已计算在房产原值之中,则财产原值应包括中央空调设备;如中央空调设备作单项固定资产入账,单独核算并提取折旧,则房产原值不应包括中央空调设备。关于旧房安装空调设备,一般都作单项固定资产入账,不应计入房产原值。
百科名片开办费(Organization cost\Organization expense\organization costs)指企业在企业批准筹建之日起,到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止的期间(即筹建期间)发生的。包括筹建期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购建成本的汇兑损益和利息支出。目录展开开办费的列支范围开办费的具体内容  1,筹建人员开支的  (1)筹建人员的劳务费用:具体包括筹办人员的工资奖金等工资性支出,以及应交纳的各种社会保险。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如医疗费等福利性费用,如果筹建期较短可据实列支,筹建期较长的,可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予以解决。  (2):包括市内交通费和外埠差旅费。  (3)和联合委员会费  2,企业登记、公证的费用:主要包括登记费、验资费、税务登记费、公证费等。  3,筹措资本的费用:主要是指筹资支付的手续费以及不计入和无形资产的汇兑损益和利息等。  4,人员培训费: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引进设备和技术需要消化吸收,选派一些职工在筹建期间外出进修学习的费用。  (2)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的劳务费及相关费用费用。  5,的摊销、报废和毁损  6,其他费用  (1)筹建期间发生的办公费、广告费、交际应酬费。  (2)  (3)经投资人确认由企业负担的进行可行性研究所发生的费用  (4)其他与筹建有关的费用,例如资讯调查费、诉讼费、文件印刷费、通讯费以及庆典礼品费等支出。不列入开办费范围的支出  1,取得各项资产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购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时支付的运输费、安装费、保险费和购建时发生的相关人工费用。  2,规定应由投资各方负担的费用。如投资各方为筹建企业进行了调查、洽谈发生的差旅费、咨询费、招待费等支出。我国政府还规定,中外合资进行谈判时,要求外商洽谈业务所发生的招待费用不得列作企业开办费,由提出邀请的企业负担。  3,为培训职工而购建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支出不得列作开办费。  4,投资方因投入资本自行筹措款项所支付的利息,不得计入开办费,应由出资方自行负担。  5,以外币现金存入银行而支付的手续费,该费用应由投资者负担。筹建期的确定  企业筹建期的确定在我国受税法影响较大。例如《外资所得税法实施细则》中规定,“外资企业筹建期为企业被批准筹办之日起至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之日止的期间”。以上所称“被批准筹办之日”,具体是指企业所签订的投资协议后和合同被我国政府批准之日。以上所称“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之日”,具体是指从企业设备开始运作,开始投料制造产品或卖出同第一宗商品之日起,为企业筹建期结束。其他企业可参照该规定。开办费的摊销  开办费一般按五年摊销,新企业规定开办费一次摊销开办费的会计处理开办费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0]25号)对开办费的规定以及《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四条规定对开办费的相关规定已经失效。已经于日实施。  国税函[2009]98号文件第九条规定: 新税法中开(筹)办费未明确列作长期待摊费用,企业可以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新税法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规定处理,但一经选定,不得改变。  企业在新税法实施以前年度的未摊销完的开办费,也可根据上述规定处理。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七十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四)项所称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于3年。开办费会计处理实例  因此开办费的会计处理较2008年以前有较大变化,企业可以选择以下两种方法进行会计处理。  一、将开办费作为长期待摊费用,自支出发生月的次月,不低于3年分期摊销。  例如:  某股份公司2011年7月份开始生产经营,6月份发生的开办费总额96万元,公司按照5年分期摊销,  每月摊销金额为96万元÷5年÷12个月=1.6(万元)  7月份摊销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开办费摊销 96万元  贷: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 96万元  开办费纳税调整台账设置如下:  开办费税前扣除台账  单位:万元  台账填写说明:  1.年度:摊销日期,指开始生产经营的年度和月份,以后年度按顺序类推。  2.会计摊销额:指会计上一次性摊销的开办费总金额。  3.税收扣除额:指按税法规定允许在本年度税前扣除的金额。  4.纳税调整额:纳税调整额=会计摊销额-税前扣除额。结果是正数为调增所得额,负数为调减所得额。  5.尚未扣除额:指允许在以后年度税前扣除的金额。第一年尚未扣除额按本年度纳税调整额填写,以后年度的尚未扣除额=上期尚未扣除额-本年税前扣除额。  二、 费用发生时,直接计入管理费用既可。  借:管理费用--开办费  贷:银行存款/现金  需要注意的是,筹建(开办)期间,需要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借款费用,以及需要计入在建工程的材料费用,不能做此分录。开办费的核算理论  开办费是指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包括筹建期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购建成本的汇兑损益和利息支出。筹建期是指企业被批准筹建之日起至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的期间。  企业发生的下列费用,不得计入开办费:  (1)由投资者负担的;  (2)由取得各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所发生的支出;  (3)筹建期间应当计入资产价值的汇兑损益、利息支出等。  《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0]25号)对开办费的摊销期限作了重大调整。原行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发生的开办费应当从生产经营的当月起在不超过五年的期限内分期平均摊销。《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条规定:“除购建固定资产以外,所有筹建期间所发生的费用,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如果企业长期待摊的费用项目不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的,应当将尚未摊销的该项目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由此可见,对开办费的会计处理,无论从会计科目的设置还是摊销的期限都与原行业财务制度有较大改变。这一新规定与现行所得税法规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开办费的财税处理实物  例: ABC公司股东日签署协议筹办一家加工企业,2004年9月开始建厂,同年11月取得法人营业执照,日部分厂房开始使用,试生产产品并销售,但仍有部分厂房在建,而且已使用厂房与在建厂房是一个整体,属同一项工程。2006年4月厂房全部建造完毕,正式开始生产销售。从日至日期间发生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等共计600万元整。假设该企业未来所得税保持33%不变,每年实现的为1000万元(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公司采用递延法。  签署协议 开始建厂 取得法人营业执照 部分厂房开始使用并试生产销售 厂房全部建造完毕  并正式生产销售  
  1、ABC公司开办费的界定  根据上文论述可知,ABC公司筹建期是从日至日。开办费用是在上述期间发生的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等共计600万元整  2、ABC公司开办费的会计摊销  按会计制度规定,ABC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9月份开始生产经营,当月需一次性摊销开办费。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开办费摊销 600万元  贷: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 600万元  3、对开办费的税务处理  ABC股份有限公司开办费纳税调整台账设置如下(单位:万元):  项 目 开办费实际发生或扣除年度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会计摊销额 600 0 0 0 0 0  税收扣除额 30 120 120 120 120 90  纳税调整额 570 -120 -120 -120 -120 -90  尚未扣除额 570 450 330 210 90 0  ①ABC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度税务处理  2005年允许税前扣除额=600万元÷5年÷12个月×3个月(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为10、11、12月)=30(万元)。  2005年应调增应税所得额=600-30=570(万元)。  2005年可抵减的时间性差异所得税影响金额=570×33%=188.1(万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 330万元  递延税款 188.1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518.1万元  ②ABC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至2009年度税务处理  每年应调减应税所得额=600÷5=120(万元)。  转回的可抵减的时间性差异所得税影响金额=120×33%=39.6(万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 330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90.4万元  递延税款 39.6万元  ③ABC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税务处理  2010年应调减所得额=600万元÷5年÷12个月×9个月=90(万元)。  2010年转回的可抵减的时间性差异所得税影响金额=90×33%=29.7(万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 330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00.3万元  递延税款 29.7万元  综上所述,对开办费用的正确处理,关键是对筹建期和开办费用支出内容的正确界定。对费用内容应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正确归集。严禁将应当由本期负担的借款利息、租金等费用和应当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费用计入开办费用。同时,在对开办费用的年度纳税调整中要正确调整时间性差异的的影响。有关开办费的规定新准则下开办费的会计处理  从日开始,新会计准则体系(以下简称新准则)在我国的上市公司执行,许多企业(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中央国营企业、深圳市的企业等)也执行了新准则。新准则对开办费的会计处理相对于行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而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从《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与主要帐务处理”(“财会[2006]18号”)中关于“管理费用”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与主要帐务处理可以看出,开办费的会计处理有以下特点:  1、改变了过去将开办费作为资产处理的作法。开办费不再是“长期待摊费用”或“”,而是直接将费用化。  2、新的没有反映“开办费”的项目,也就是说不再披露开办费信息。  3、明确规定,开办费在“管理费用”会计科目核算。  4、统一了开办费的核算范围,即开办费包括筹办人员职工薪酬、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等。  5、规范了开办费的帐务处理程序,即开办费首先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然后,不再按照摊销处理。  实施新准则后,新设立的应该严格按照新准则的规定进行开办费的帐务处理。这样不仅简化了会计核算,更准确反映了。对筹建期间的界定,房地产企业应该以从被批准筹建之日起至取得营业执照上标明的设立日期为止较为妥当。新税法下开办费的税务处理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09]98号  颁布时间:发文单位:国家税务总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方税务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自日正式实施,按照新税法第六十条规定,《》和《》(以下简称原税法)同时废止。为便于各地汇算清缴工作的开展,现就新税法实施前企业发生的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通知如下:??  九、关于开(筹)办费的处理?  新税法中开(筹)办费未明确列作长期待摊费用,企业可以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新税法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规定处理,但一经选定,不得改变。?  企业在新税法实施以前年度的未摊销完的开办费,也可根据上述规定处理。  国家税务总局  二○○九年二月二十七日
百科名片折旧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各类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实际计提的折旧费;不计提折旧的政府机关、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居民住房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按照统一规定的折旧率和计算的虚拟折旧。目录展开历史发展  在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期内对固定资产成本进行系统 事理分配的过程。  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基础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前,会计上几乎没有折旧概念,此后,由于大机器、大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铁路的发展和股份公司的出现,使人们产生了的概念,并要求区分“资本”和“收益”,因此而确立了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费用。固定资产模拟卡片式管理折旧概念的产生及是企业由收付实现制向转变的重要标志,其概念基础是权责发生制以及体现这一制度要求的配比原则。按照配比原则,固定资产的成本不仅仅是为取得当期收入而发生的成本,也是为取得以后各项收入而发生的成本,即固定资产成本是为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期内取得收入而发生的成本,自然与收入相配比。分析  折旧仅仅是成本分析,折旧不是对资产进行计价,其本身既不是资金来源,也不是资金运用,因此,固定资产折旧并不承担固定资产的更新。但是,由于会影响企业的,从而也会对现金流量产生一定影响。  可折旧固定资产并不是所有固定资产都计提折旧,可折旧固定资产应具备条件是:使用年限有限而且要以合理估计,也就是说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被逐渐损耗直到没有使用价值,土地就是典型的不可折旧固定资产。范围示例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1)房屋建筑物;  (2)在用的机器设备、食品仪表、运输车辆、工具器具;  (3)季节性停用及修理停用的设备;  (4)以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和以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适用的的固定资产;  (2)以前年度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   (3)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4)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5)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不管是否达到预期可使用状态)四要素计提折旧基数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数是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或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一般以固定资产的原值作为计提折旧的依据,选用的企业,以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作为计提折旧的依据.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企业在固定资产的预计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该固定资产的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  (2)该固定资产的,如因设备使用中发生磨损,房屋建筑物受到自然侵蚀等.  (3)该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如因新技术的进步而使现有的资产技术水平相对陈旧、市场需求变化使产品过时等。  (4)有关固定资产使用的法律或者类似的限制.折旧方法  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多种,基本上即可以分为两类,即(包括直线法和)和(包括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含预期实现方式选择不同的方法.企业折旧方法不同,计提折旧额相差很大.  企业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提足折旧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直线法  设备入账帐面价值为X,预计使用N年,为Y,每年提折旧为(X-Y)/N。工作量法  设备入账帐面价值为X,以及工作量为H(小时),残值为Y,单位工作量计提折旧为(X-Y)/H。年数总和法  设备入账帐面价值为X,预计使用N年,残值为Y,则第M年计提折旧为(X-Y)*(N-M+1)/[(N+1)*N/2]。双倍余额递减法  设备入账帐面价值为X,预计使用N(N足够大)年,残值为Y。  则第一年折旧C&1&=X*2/N;  第二年折旧 C&2&=(X-C&1&)*2/N  第三年折旧 C&3&=(X-C&1&-C&2&)*2/N  ··· ···  最后两年需改为直线法折旧。固定资产折旧的办法  固定资产折旧的办法折旧办法适用范围计算公式平均年限法适用于各期的适合程度&比较接近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额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2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00%固定资产原值或,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净残值率×100%折旧年限固定资产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2工作量法适用于各个使用期内提供的收益&较不均衡, 适用强度差别较大单位工作〓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量折旧额预计使用年限内完成的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实际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加速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100%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年度总和法某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固定资产净残值定义  由预计固定资产清理报废时可以收回的净残值扣除预计清理费用得出.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值,并根据科技发展、环境及其他因素,选择合理的,即合理的。按照管理权限,折旧政策需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同时,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须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备置于企业所在地 ,以供投资者等有关各方查阅。企业已经确定并对外报送或备置于企业所在地的有关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和、折旧方法等,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仍然按照上述程序,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在中予以说明。折旧的范围  企业在用的固定资产,包括生产经营用的固定资产、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等,一般均应计提折旧。但是,房屋和建筑物,不管是否使用,都要计提。因此,需要计提折旧懂得固定资产具体范围包括:房屋和建筑物,在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工具、工具器具、季节性停用、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和以经营租借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如果尚未办理,应当按照估计价值暂估入帐,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照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当期计提的折旧作为当期的成本、费用处理。  企业因更新改造等原因而调整固定资产价值的,应当根据调整后的价值、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和净残值,按选定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对于接受捐赠的旧固定资产,应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固定资产入帐价值、预计尚可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以及企业所选用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当采用与自有应计折旧资产相一致的折旧政策。能够合理确定租借期届满时将会取得租借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借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无法合理确定租借期届满时能够取得租借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借与租借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  加大折旧会减少利润,从而使所得税减少。所以,如果某一年度某企业多提了折旧,需然从表面上看利润会减少,但实际上企业少交了所得税。我们把折旧起到的减少税赋的作用,叫做“折旧抵税”或“税收挡板”。影响因素  1.,即固定资产的账面成本。  2.固定资产的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以后的金额。由于在计算折旧时,对固定资产的残余价值和清理费用是人为估计的,所以净残值的确定有一定的主观性。  3.,是指固定资产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4.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长短直接影响各期应计提的折旧额。在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时,主要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1)该项资产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  (2)该项资产预计有形损耗,如设备使用中发生磨损、房屋建筑物受到自然侵蚀等;  (3)该项资产预计无形损耗,如因新技术的出现而使现有的资产技术水平相对陈旧、市场需求变化使产品过时等;  (4)法律或者类似规定对该项资产使用的限制。  为此,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并根据科技发展、环境及其他因素,选择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作为计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人的固定资产,不应当计提折旧。折旧的时间范围简介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一般应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企业在实际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注意  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照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处于更新改造过程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将其账面价值转入,不再计提折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为固定资产后,再按照重新确定的折旧方法和该项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计提折旧。  因进行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应当照提折旧,计提的折旧额应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最新固定资产计算折旧年限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释义」本条是对固定资产最低折旧年限的规定。  虽然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长短,只是涉及缴纳税款的时序问题,但是国家每年财政收入的要求、通货膨胀或者紧缩等情况的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决定了,若不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作一个基本要求,仍然会影响到国家的税收利益。所以,国家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的共有特性,对不同类别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作一个最基本的强制规定,以避免国家税收利益受到大的冲击。原内资及其实施细则并未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作直接的规定,而是笼统的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参照国家其他有关规定执行。原外资税法实施细则则对固定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作了规定: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短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二)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三)电子设备和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业务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本条基本沿用了外资税法实施细则的规定,但也作了小的调整:首先,增加授予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可以作除外规定的权力;其次,将飞机的折旧年限从5年改为10年;再其次,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的最低折旧年限从5年改为4年;最后,将电子设备的最低折旧年限从5年改为3年。  本条的规定,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一)房屋、建筑物的最低折旧年限为20年。  房屋和建筑物作为最主要的固定资产,其构造、属性等方面相对较为特殊,使用寿命相对较长,价值相对较高,其使用价值的体现也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根据收入与支出配比原则等要求,其折旧年限也应相对较长,所以本条规定,房屋、建筑物的最低折旧年限为20年,这基本能反映房屋、建筑物的现实使用情况。本条所说的房屋、建筑物,是指供生产、经营使用和为职工生活、福利服务的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其中房屋,包括厂房、营业用房、办公用房、库房、住宿用房、食堂及其他房屋等;建筑物,包括塔、池、槽、井、架、棚(不包括临时工棚、车棚等简易设施)、场、路、桥、平台、码头、船坞、涵洞、加油站以及独立于房屋和机器设备之外的管道、烟囱、围墙等;房屋、建筑物的附属设施,是指同房屋、建筑物不可分割的、不单独计算价值的配套设施,包括房屋、建筑物内的通气、通水、通油管道,通信、,电梯,卫生设备等。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最低折旧年限为10年。  飞机、火车、轮船作为交通工具,与其他交通工具相比,其性能较强,价值较高,使用期限相对较长,折旧年限也相应较长;机器、机械及其他生产设备等,也具有使用年限较长等特性,折旧年限也应相对较长。所以本条规定,此类固定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为10年,其中火车,包括各种机车、客车、货车以及不单独计算价值的车上配套设施;轮船,包括各种机动船舶以及不单独计算价值的船上配套设施;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包括各种机器、机械、机组、生产线及其配套设备,各种动力、输送、传导设备等。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最低折旧年限为5年。  此类固定资产,是除机械、机器和其他生产设备之外,但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即不是直接的,而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的器具、工具、家具等,它们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其最低折旧年限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最低折旧年限为4年。  除了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其他运输工具,相对而言价值较低、使用年限较短,其折旧年限也就应相应较短,所以本条规定,此类固定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为4年。此类固定资产包括汽车、电车、拖拉机、摩托车(艇)、机帆船、帆船以及其他运输工具。  (五)电子设备,最低折旧年限为3年。  原外资税法实施细则规定,电子设备的最低折旧年限为5年,考虑到现在科技日新月异,技术更新换代较快、电子设备的使用年限相对缩短等各种现实因素,本条将电子设备的最低折旧年限从5年改为3年,使企业的折旧扣除额向前提前。本条所称的电子设备,是指由集成电路、晶体管、电子管等电子元器件组成,(包括软件)发挥作用的设备,包括电子计算机以及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数控或者程控系统等。  (六)企业在确定折旧年限上的自主权。  前述所规定的折旧年限,只是各项固定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只是一个基本要求,它并不排除企业自己规定对资产采用比最低折旧年限更长的折旧时限。也就是说,企业可以根据固定资产的属性和使用情况,在比本条规定的相关资产最低折旧年限更长的时限内计提折旧。  (七)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折旧年限的权力。  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可以作出不同于本条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的规定。因为考虑到现实情况非常复杂,各种固定资产的属性、使用情况等也会发生变化,若不授权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而适时调整的权力,容易造成僵化、机械,难以适应实践的需要。所以,根据本条的授权,可以在不修改条例的情况下,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可以作出不同于本条所原则确定的各种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的规定。[1]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2]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  如何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最优方案  新《》第三十二条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八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二条所称可以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固定资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  (二)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  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本条例第六十条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五)电子设备,为3年。  根据税收规定,试举例分析如下:  宏大公司,企业逐年盈利,未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008年拟购进一项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该项固定资产原值500万元,预计净残值2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5年,与税法规定的折旧最低年限相同。根据税法规定,该项固定资产在折旧方面可享受。假定按年复利利率10%计算,第1年~第5年的系数分别为:0.909、0.826、0.751、0.683、0.621.平均年限法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案一:采取通常折旧方法。企业不考虑税收优惠政策而按通常折旧方法计提折旧,以计提折旧,即将固定资产的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固定资产折旧年限5年,年折旧额为(500―20)÷5=96万元,现值合计为 96×0.909+96×0.826+96×0.751+96×0.683+96×0.621=363.84万元,因折旧可税前扣除,相应抵税363.84×25%=90.96万元。  方案二: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企业选择最低折旧年限为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的60%,则该固定资产最低折旧年限为5×60%=3年,按年限平均法分析,年折旧额为(500-20)÷3=160万元,累计折旧现值合计为160×0.909+160×0.826+160×0.751=397.76万元,因折旧可税前扣除,相应抵税397.76×25%=99.44万元。  方案三:采取双倍递减法。即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第1年折旧额为500×2÷5=200万元,第2年折旧额为(500-200)×2÷5=120万元,第3年折旧额为(500-200-120)×2÷5=72万元,第4年、第5年折旧额为(500-200-120-72-20)/2=44万元。累计折旧现值合计为 200×0.909+120×0.826+72×0.751+44×0.683+44×0.621=392.368万元,因折旧可税前扣除,相应抵税 392.368×25%=98.092万元。  方案四:采取年数总和法。即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固定资产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第1年折旧额为(500-20)×5÷15=160万元,第2年折旧额为(500-20)×4÷15=128万元,第3年折旧额为(500-20)×3÷15=96万元,第4年折旧额为(500-20)×2÷15=64万元,第5年折旧额为(500-20)×1÷15=32万元,累计折旧现值合计为 160×0.909+128×0.826+96×0.751+64×0.683+32×0.621=386.848万元,因折旧可税前扣除,相应抵税 386.848×25%=96.712万元。  对上述4种方案比较分析,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方法,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前期计提的折旧较多,因效应,较采取通常折旧方法抵税效益明显。在上述4种方案中,方案一采取通常折旧方法抵税最少,方案二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抵税最多,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较正常折旧方法多抵税99.44-90.96=8.48万元;方案三双倍余额递减法次之,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较正常折旧方法多抵税98.092-90.96=7.132万元;采取方案四年数总和法,较正常折旧方法多抵税96.712-90.96=5.752万元。  上例中,如果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所选用的最低折旧年限为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的80%,即折旧年限按5×80%=4年计算,则累计折旧现值合计为 380.28万元,因折旧可税前扣除,相应抵税380.28×25%=95.07万元,较通常折旧方法多抵税95.07-90.96=4.11万元,则四种方案中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效果最好。  再以上例分析,如果该项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5万元,预计使用寿命5年,按年复利利率10%计算,采取正常折旧方法抵税304.128万元,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抵税359.205万元,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抵税339.121万元,采取年数总和法抵税346.914万元,也是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抵税最多。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设定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与税法所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不一定相同,对此,企业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将计提的折旧与税法规定不一致的进行纳税调整,并据此选择合理有效的折旧方法。  总之,企业在未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期间,如购置的固定资产符合税法规定可以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方法条件,应依法合理进行比较筹划,从中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以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会计分录  1、取得 价值构成(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 价款(含)+运杂费+包装费+安装成本+税金+(资本化的)借款利息+外币借款折合差价+分摊的工程人员++专业人员服务费+其他间接费用(契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等  A、外购不需安装的  借:固定资产  [3]贷:  B、外购需安装的 (1)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支付的买价、运杂费等)  (2)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支付的安装费等)  (3)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结转  C、自行建造 (1)购买借:工程物资(含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2)领用工程物资 借:在建工程  贷:工程物资  (3)领用该企业产成品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帐面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4)领用该企业外购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等)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5)工程物资转做企业存货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工程物资  (6)联合试车发生费用 借:……………………一年内  贷:银行存款………………支付的费用  原材料…………使用该企业外购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应付工资……………应支付的工资  (7)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 借:在建工程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8)完工交付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9)改扩建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等)  (10)改扩建变价收入 借:营业外收入  贷:在建工程  (11)参照预计可收回净额①与改扩建+(原成本-累计折旧)②熟低确认新的投资成本  借:固定资产  ………②&;①时  贷:在建工程  D、投资者投入(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  借:固定资产  贷:实收资本(股本)  E、(1)收到补价 借:银行存款……………收到的补价  固定资产  贷:  (2)支付补价 借:固定资产  贷:应收账款  银行存款………..支付的补价  F、换入(举例)  (1)收到补价  确认的收益=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 *(换出资产)帐面价+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  *应交税金和  借:银行存款  固定资产  贷: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交易收益  (2)支付补价 借:固定资产  贷: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银行存款  G、接受捐赠 (1)借:固定资产  贷: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  (2)借:待转资产价值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资本公积-接受非现金资产准备  H、无偿调入(按调出单位帐面价值+相关) 借:固定资产  贷:资本公积  银行存款  I、通过“”  入帐价值:1)市价-依新旧程度估计的损耗  2)预计未来现金流量(1不可使用情况下)  (1)借:固定资产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2)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  J、(1)付款或补付工程款 借:在建工程-x 工程  贷:银行存款  (2)完工交付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K、租入(暂略)  L、融资租赁 (1)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需安装的先入在  建工程  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2)分期付融资租赁款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贷:银行存款  (3)期满,资产产权转入企业 借: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融资租赁费用暂略  2、固定资产折旧  借:(管理费用等)  贷:累计折旧  A、年限平均法(略)  B、工作量发(略)  C、双倍余额递减法  第一年=固定资产价值* 2/使用年限  第二年=(固定资产价值-已提折旧)*2/使用年限  依此类推  倒数第二年=(固定资产价值-已提折旧-净残值)/2=最后一年  D、年数总和法  总年数(即分母数)=n+(n-1)+(n-2)+………+2+1 n 为可使用年限  分子:第一年=n;第二年=n-1………依此类推 倒数第二年=2;最后一年=1  举例:  (1)可使用年限为 8 年  分母=8+7+6+5+4+3+2+1=36 第一年比例=8/36  (2)可使用年限为 5 年  分母=5+4+3+2+1=15 第二年比例=4/15  3、后续支出 注意:(1)汽车修理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2)固定资产装修入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装修 (两次装修之间  提完折旧,未提完,一次全部记入营业外支出)  4、处置  第一步: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银行存款(应交税金等)…………………支付的费用  A、投资转出 借:xx投资  贷:固定资产清理  B、捐赠转出 借:营业外支出-捐赠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C、债务重组 借:应付账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D、非货币性交易换出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  贷:固定资产处理  C、D参照前例,双方均可能涉及“营业外收入-xx 收益 (或支出-xx 损失) ”  E、无偿调出 借:资本公积-无偿调出固定资产  贷:固定资产清理  F、盘亏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G、出售、报废  (1)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银行存款{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税率 5%) }……………发生的清理费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资本性支出预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