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一步步地怎么培养自己的能力理财能力?

怎样一步步地培养自己的理财能力?
本题来自知乎圆桌 - ,更多相关话题欢迎关注讨论我是刚毕业的学生,预期年薪在10w+,未来面对的生活压力很大,想通过理财提升自己的财务水平,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一步步的从入门到精通呢?大家又是如何逐步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的?
按投票排序
363 个回答
谢邀。认识自己+投资自己+善用杠杆。讲以下几点,当分享,当自勉。亦可参考我之前对另一个问题的回答(好像快11K赞了(*^__^*) ),结合起来看,效果更好哦么么哒~1,更好地认识自己(Know Yourself)一些时候,人们讨论问题往往喜欢单刀直入,“就事论事”,会忽略问题后面发生的背景、假设、前提、条件、边界、逻辑等。离开理财的主体,去论述如何培养理财能力,意义有限。王思聪的理财和一个月薪四千块的大学毕业生的理财,不可比。不少人在学习巴菲特的投资之道,但少有人知道其关于“最重要的投资”的观点。有人问巴菲特,如果这一辈子,你只能投资一样东西,你会投资什么?巴菲特的回答是:Myself(我自己)。他举了一个非常精彩的例子来说明。人们对待自己新买的轿车并不会特别在意,所以时常出现刮擦,碰撞,甚至严重的毁伤。这是因为,人们知道轿车用旧之后可以换新,所以并不会在某一辆车上倾注特别的心思。但假设有一天,上帝告诉你,你一辈子只能使用这辆车子,没有第二辆了。这个时候大家对待车就会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爱护备至。我们自己就像那辆一辈子不能再更换的汽车。培养自己的理财能力,第一步是要对这辆车有着全面、客观、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投资,并且狠狠下注。不少人整天都在网上查阅各种致富之道,但却连最基本的自我认知都没有完成,更不用提投资自己,这样的做法显得有些本末倒置。更好地认识自己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你要把自己当做一个第三者,进行深刻的解剖:你的性格是什么?你对风险的态度是什么?你未来期望过上怎样的生活?短中长期的目标为何?你想要找怎样的对象?组建何种家庭?你对财富的渴望有多强烈?你对财富渴望的动力来自哪里?你自律吗?你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愿意做出哪些牺牲?你的知识、能力、人脉等资源的状况如何?如何改善?......不要觉得对自己的认识很空洞,没有意义。恰恰是这些“空洞”,“没有意义”的问题决定了最终的理财能力,而不是所谓的理财计划和资产配置知识这些。举个栗子,我是小明(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你抄我的),我的性格是比较内向,不善言谈。我不希望冒险,比较希望稳当踏实的生活。我未来希望可以财富自由,5年内在上海买房,十年内可以存款过千万。我非常渴望财富,我对财富渴望的最大动力来自于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消费。我并不是很自律,似乎不是一个可以下狠心牺牲很多自我的人。我的知识就是大学里学习的电气工程,另外业余懂一些动画制作,人脉主要是同学。这样的小明,虽为虚构,但在现实当中一定大量存在。显然,小明的自我认知里存在诸多矛盾和冲突的地方,这些冲突不予以解决,就算看一万本理财书籍,也实现不了存款千万的目标。2,更好地投资自己(Invest in Yourself)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就可以按照巴菲特说的,去投资自己了。很多人对于理财观念大概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开源节流。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过分死板地固守这个规则的后半部分(节流),特别是年轻的时候,会遏制长远理财能力的提升。又举个虚构的例子,还是小明好了。小明从西部一个小县城考上了清华,普通工薪家庭一直灌输给他的理念是,要勤俭节约,不可铺张浪费。上了大学的小明一直谨记这个教诲,每每同学聚会,需要花钱的场所能推则推,例如相对高档的聚餐,娱乐项目,旅游,更别提出国出境。后来小明毕业了,找到一份还不错的工作,继续贯彻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单位同事的高端娱乐节目从不参加,聚餐如果是牛排,海鲜自助,也是能推就推。小明每天早早下班,就到网上学习各种K线,基金,工资定投的方案,希望可以找到风险低,但是收益还不错的理财方案,最后投了P2P。这样的小明,在你我身边,也一定并不鲜见,不出意外,大概他会过上普通工薪阶层的生活,但是财富自由,基本没有希望。我对开源节流的观念一直都是要更重视开源,而非节流。过分的节流会限制一个人的成长,会让人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年轻的时候,丧失很多蜕变的机会。有人讲究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甚至有十分能力办八分事。还有人讲究“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先想自己要办多大事,然后再去调动自己的资源,以及补足自己的能力,我个人比较欣赏后一种人,而那些实现财务自由的,往往也是后一种人。更好地投资自己,简单来说,包括以下方面,身体。母亲常说,身体是1,事业是后面的0,没有1,0再多,无用。不知道你发现没有,总有那么一些人,钱特别多,而且还能活得特别久,特别健康,这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巴菲特和查理芒格算是典型例子。知识。在大学里的年轻人,不要再被书本知识无用的鬼话蒙骗了,要相信市场和进化,真正没用的知识早就被淘汰,哪里还能进入大学课堂?具体地,如果对于理财来说,我建议每个人都要去读一读任何大学的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公司金融)这些学科的教材。同时,总要选择一两个方向(可以是股票,可以是行业,可以是一些特定的主题)深入的跟踪,去培养自己的商业思维,和对其的敏感度。习惯。这是最容易被忽略,但是却又能长期决定你投资回报(理财能力)的东西。查理芒格形容巴菲特说,The only secret of his success is that he is a learning machine。把自己变成一个学习机器,保持学习习惯,关注市场,关注财经要闻,关注行业和国家经济动态,这些都不是花几天几个月就可以结束的,它们存在于每天的生活细节当中。有些人每天花两三个小时刷娱乐八卦,有些人花两三个小时看企业分析,日累月积,差异显现。3. 善用杠杆思维(Utilize Leverage)前面已经提到,有两种人,一种是有多少能力资源办多少事。另外一种是,我要做多大事,然后想办法聚集资源提升能力。这里面其实是利用了杠杆的思维。还是举小明的例子。小明清华毕业的时候,本来有机会到MIT继续攻读金融硕士学位,该项目在华尔街有非常多的校友资源,未来前景和钱景都非常可观,可是学费不菲,小明家庭无法负担。没有多加考虑,小明放弃了。另一位同学,小东,情况和小明类似,家庭同样无法负担硕士学位的费用,但小东看重项目的潜力价值,想尽办法,七大姑八大姨,上铺嫂子下铺兄弟,总算借了几十万,去了美利坚。五年之后,小东的收入水平和小明,已不具备可比意义。例子虽然抽掉了很多相关因素,但是不妨碍大家理解。杠杆的意思就是,你自己只有100块钱,但你想办法聚集了200块钱的资源来办事。当然,如果事情未能办好,你亦需面临放大的负面后果。但就如同大家常说的那样,努力了不一定能成功,但是不努力是一定不可能成功的一样,用了杠杆不一定会财务自由,但是不善用杠杠,财务自由的概率几乎为零。大家不要狭隘地理解杠杆,不是说让你买股票加杠杆,炒外汇加杠杆。广义的杠杆是,想办法调动超过你自己拥有的资源来为你所用,这里的资源包括钱等物的要素,也包括关系等人的要素。创业是一种利用杠杆最综合的体现。还是说到巴菲特,大家知道吗,他老人家也一直使用杠杆,数据显示,如果他完全使用自有资金,不使用杠杆,其投资回报率,将变为现在的一半。如果再考虑复利,根本就不可能成就“股神”的神话。4,一个具体的框架(A Practical Framework)最后,花比较少的篇幅讲一下理财直接相关的部分。因为已有答案 很多都已经提及了,所以我只讲一个框架。RRLLTTU。这是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CFAI)指定的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者分析框架。什么意思呢,就是作为一个专业的投资人,你面对任何一个客户,都必须要从这几点做全面的分析,再能给出相对应的资产配置建议。风险和收益预期(Risk-Return Profile)。任何人在做你的理财计划时,都必须首先弄清楚自己的风险偏好是什么,你的预期收益情况为何?记住,永远不存在高收益,低风险的资产类别(在公开市场上,极个别的利用信息优势的套利机会除外,这类机会也没有普遍讨论的价值),如果有人和你鼓吹这一点,那想都不用想,骗子。你需要搞明白,你愿意承担多少风险,由此确定你的预期收益。Make sure you can afford your loss。对流动性的需求(Liquidity)。任何个人和公司,在可预见的时期内都会有现金的需求,所以,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把全部资金投入到高风险资产,或者流动性非常差的资产,如房子。要做好流动性的预期和头寸管理。法律法规(Legal)。高利贷,地下钱庄,民间借贷,这些资产类别,的确收益会比同类型的银行理财产品更具吸引力,但请注意它们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是否存在违法交易的情况。任何时候,请不要触碰法律的底线。投资期限(Term)。你能承担的这笔投资期限是一个月、一年、三年还是十年,对应的预期收益也是有显著差异的。资产配置里,需要对自己短中长期的资产偏好有清楚的计划。期限长会给予一定流动性的溢价补偿,提高预期收益率。税收(Tax)。当然啦,这个因素是需要等到你的资产已经到了相当规模了再考虑的问题,大部分工薪阶层,毋需过多考虑。等你到了那个阶段,找个专业的会计师或者律师,付些钱,自然有人为你设计。其他因素(Unique)。你自己特殊的偏好,比如你就特别喜欢比特币,对它抱有特别强的信心,也做了很多功课,研究得特别深入,那么,你需要把这些和你自己相关的特殊因素考虑到你的理财规划当中。最后,理财能力的提升,没有速成的方法。它的提升,和很多其他能力一样,存在于你每天刷的每条微博每条朋友圈当中,存在于每天你看的书看的电视节目当中,亦存在于你每天对自己的要求当中。提高理财能力的第一步是,摒弃寻找捷径和秘方的想法,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才会水到渠成。以上-来自灵魂写手秦小明。照例一个么么哒(づ ̄ 3 ̄)づ
邀请我…这是让差生现身说法么… 牺牲我一个,挽救后来人 T_T&&& "知识点比较浅,土豪请绕行。"长话短说 最重要核心是:规划。有了规划之后,开源节流,设置保险,财生财都是自然发生。我一直没有理财概念,下个月不会饿死,这个月就敢背包去流浪,经常月光,这样非常不好。而且没有规划会导致一系列后果,包括换工作,薪水会随便开。有时候对方听到数字会惊喜一下,觉得我好便宜~( ⊙o⊙ )~
真相就是:如果你不好好规划,财务这事儿只会更糟,不会自动变好。而且会越来越糟。旅行可以没有线路图,兴之所至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发现风景。但如果事先研究知乎、豆瓣、穷游评论,能高效率避免被污染的景区,旅行更愉快。唔,不要觉得不公平。在商言商,职场不是交朋友的地方。一起打拼到上市,啥都没拿到的苦逼创始团队也不少,用规划来避免毁约,比用鸡汤、道德观约束更靠谱。猎头挖人,因为利益相关,才会特地帮你薪水提升,帮你规划。你不替自己规划,就等着死掉吧。明星如果没有经纪人替自己喊价、选本、炒话题,等着冷板凳慢慢热吧。1)学会存钱,分析自己财务报表,找出能省钱 和 需要花钱的地方。2)薪水是唯一来源时,努力做职业规划。3)将省下的钱,按照投资自己,未来应急,保险,理财几个板块去区分。4)将收入由单一变成多元。5)人生规划 /
学习投资。1)学会存钱,分析自己财务报表,找出能省钱 和 需要花钱的地方。不需要每一笔都持续记录,每天,或者每周记录一次就好。大致分析自己主要消耗。我主要消耗在食物、培训上面。可以控制餐饮费用,减少付费培训多利用网络。然后发现服饰费用太低了!不爱逛街,这样会是一个损失。西毒欧阳峰带着杀手洪七去见村民前特意给他买了双鞋,穿鞋的杀手比不穿鞋的杀手价钱贵很多。《东邪西毒》分析钱用到哪里去了,减少无用消耗(少吃东西绝对能减肥),提升有用投入(要当穿鞋的杀手嗯嗯)。工程师攒钱把电脑换成mac, 绝对逼格飙升。2)薪水是唯一来源的时候,努力做职业规划。比如在知乎、豆瓣、微博 变成大账户。多分享相关信息,尝试给相关博客、媒体投稿。或者多参加线下活动,混人脉(::&_&:: 答主天然呆,去了也混不熟,大哭)。如果薪水是3K,5K那些,好的职业培训,能让你薪水翻倍。这个绝对靠谱。英文、会计、设计、编程等等培训可以考虑(一定要事先查评论)。其他,可以跟猎头保持联络,并建立自己项目记录。请朋友留意靠谱机会。最重要的一条是,努力工作,不是为了薪水而工作,而是那些技能,未来会对你有用。3)将省下的钱,按照投资自己,未来应急,保险,理财几个板块去区分。投资自己:唔,每天琢磨,怎么做才能薪水翻倍呢?按照这个想法去做所有的项目。不会的去学,做的很赞的就拿出来分享,也许有人会注意到你,提供新机会:持续在一个社交账号上发言,下次遇到陌生人,能直接给社交账号,方便他了解你。嗯,适合简历不牛叉的人。简历牛叉,直接给金光闪闪的简历,直接亮瞎双眼秒杀所有人,直接就足够了。最初简历不牛叉,人生经历牛叉的也很多的~~ 作业本、罗永浩等等~应急、保险:往死里帮助有潜力的朋友,这是成本最低的天使投资行为,也是另一种保险形式。查一次自己的社保,能否覆盖应急需要。重大疾病会怎样?需不需要再用商业保险(非分红型)覆盖?一定要办理信用卡,按时还钱,在急需用钱时候,用自己信用卡比贷款、抵押好多了。不能自控的话,可以设定小额度,几千块,急需用钱时候,电话通知调整额度。理财:从最安全的货币基金开始,银行理财,国债都可以考虑。记得考虑流动性,留出一部分自己需要的现金为活期(余额宝、华夏基金等,一分钟到账的不错)以备不时之需。4)将收入由单一变成多元。比如我曾经超爱旅行,拍了一堆照片丢网络,自己开心而已。有规划的人,会拉赞助,出书,开贴持续更新做旅行账号,或者旅行代购,美食评论家等等,多种方式让人边旅行边赚钱。后者更好,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还能养活自己。即使没有收入,也做几个不同项目,累积更多经验。帮朋友做项目,做自己项目,或者去回答其他人做项目遇到的问题。如果哪天你有机会做自己的事情,之前所有试错和经验,能帮助你少走弯路。5)人生规划 /
学习投资。人生规划:比如:1年后买房,2年后买车,3年开始养小孩等等…每房贷、车贷、小孩教育经费、自己、父母保险费用等等。理财规划师能帮助到,有免费也有少量收费的。适合低风险爱好者。高风险爱好者可以另一种规划,无论是哪一种,有方向走路会更快。学习投资:每个人都必须学会理财,这是肯定的。理财收益一般5%左右,也就跟通胀持平,这样下去,还是很难财务自由。投资才能跳出死循环。但投资是最难学的地方。很多人爱问,推荐靠谱高收益的吧,给大涨股票吧,我给你分红。代客理财,基金,信托,理财师等等,是按照收益分红。干嘛不要相信专业人才,而要相信网络无法拿到佣金的陌生推荐?当然即使这样,也难于保证绝对赚钱无赔本记录。⊙﹏⊙ 投资我不会,继续学习中…… 可以多关注知乎投资大户~~他们都有一流信息来源渠道。并且分析问题时候看整个趋势、行业、格局。最后,写给曾经的文艺青年:我知道规划不是最重要的动力,“爱”才是。但只有自己强大,才能帮助自己喜欢的人。也许Ta喜欢当流浪海边看花看云,写诗描述湿润的海风~如果这样,大家还不会饿死晒成鱼干~嗯嗯,这是学理财的最大动力~~不成熟意见,抛砖引玉,供参考嗯 ⊙﹏⊙-------------------这是多年前老答案,信息供参考。留下不删,供了解之前人类想法。
日更新,前阵子忙着考职称好久没上了,回来一看发现好多留言,先统一更新下吧,再慢慢回。想了想好像该说的也都说了,说多了省钱的方法,反而没体现我个人的核心观点,我再重复下吧:对于一些非生活必需品,甚至奢侈品,怎样的消费观念,决定了你的财富多少。PS.个人情况更新下。去年到手大概小10w吧,终于没那么苦逼了。去年年初入了大众的高尔夫,今年办了房子的按揭,25年的。今年希望顺利通过中级职称,改卷老师请手下留情。另,答主7年没当单身汪了。。哦,还要说的是,买车、买房、装修、筹办婚礼,已经把答主的积蓄花光了。。可以重新上路了。==========================================================更新,评论里有人问是什么公司呢,两年怎么攒这么多钱的。统一回复下吧,我的前公司是当地较大的民办企业,投资也不少。工资真的不高,我们一周工作6天。福利确实不错,一年4套工作服,早餐2元,午餐免费,晚餐5元,包住宿(跟大学宿舍差不多)。所以,再解释存钱的问题,因为就没怎么花钱啊。工作6天,好不容易休息一天都躺着睡觉了;早出晚归,应酬很少;本人不爱好烟酒,又少了一笔;服装也基本工作服,没多少支出。上下班有班车,加班有专车送,路费微乎其微…我看了下,买书差不多是我前两年最大的支出了。还有人关注现金宝的问题,我之前说的是众禄现金宝,现在宝宝们很多了,大家看喜好选择。吐糟下余额宝,真的是被银行们整惨了,工行建行什么的月额度才5万,农行更是只有1万,地方银行更是直接不支持了,简直不能用了。相比华夏基金1000万的限额。哎…另外补充些省钱的小方法吧:一.定居在一个城市,要善用市民卡,比如我们这,搭公交9折,打的减2元,办健身卡、游泳卡8折,还可以租自行车。另外问过药店的人,市民卡(医保卡)里的历年账户是可以买非医保的药哦。二.善用支付宝,用付款码付款在便利店9折优惠,朋友聚会aa收款(这个功能我还没用过…),转账,还信用卡,交水电,都很方便。另外新出的记帐本功能真的很方便,搭配随身记,大致让自己的收入支出有个数。三.学着用信用卡,为什么呢?其一,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比如同样100元,存活期,明年是100.3元;存一年定期,明年是103元;存宝宝们,明年是104元;做银行理财,明年是105元;存p2p,明年可能是115,也有可能收不回来…而信用卡有一个免息期,就比如我有张卡是13号账单日,次月2号还款,然后我8月14号花5000元办了健身卡,9月13日才出账单,10月2号我才真正付出了这5000元。这里差不多50天,甚至可以去做个30天的理财了(当然我一般是存宝宝们里)。所以,我现在付款的优先级顺序是:信用卡〉银行卡〉余额宝。当然这省得并不多,1万元1天也就1元多,但是只是改改付款方式就有钱滚滚而来,想想我还是有点小激动的。其二,信用卡有很多活动,比如2元看电影、交行的周五超市或者加油返5%刷卡金、建行的积分兑换飞机里程、工行/招行分12/24期iphone/ipad是免息的、还有建行/工行最近有个关于装修的贷款,也是信用卡刷的,我了解到建行最高20万,利率3.9%左右,也是相当划算了、另外还有积分乐园什么的。最后,我自己也是今年才大量开始用信用卡的,有三点建议:1.信用卡不是免费的提款机,钱迟早要还的,量力而购,保证还款,尽量别信用卡提现和还款只还最低还款额(这俩我个人是列为禁止使用功能的)2.开卡的时候让银行直接开张绑定的借记卡吧,还款方便也安全。3.啰嗦一句,千万别刷爆卡,做了卡奴,万分之五的日利息哭死你。诶,要吃饭了,就先这样啦。=============================毕业2年了,资产从小1w,现在8w+。年薪5w,感觉自己弱爆了。恬不知耻的分享下吧:1,找家好公司。本人的上家,早餐1~2块(三四个配菜+粥+馒头、肉包),包午餐(4菜一汤)、包住宿,上下班有班车接送,加班还有专车送回家,工作装两套夏天衬衫、秋天西装。你看,餐费、住宿费、路费、服装费全省了,专心上班就行了。除了偶尔应酬,开销接近于0。2,自我增值。毕业两年买书花了3000多,有几本书改变了我很多。比如《你早该这么玩excel》为我打开了excel大门,提升了职业技能;比如《富爸爸,穷爸爸》教会我要有理财意识,我才开始去关注理财,不然我的工资还躺银行吃活期利息呢。也正因为这本书,引出了下以下两点。3,理财方面。个人也试过每月存500定期,大概存了小半年,感觉太没数字感了,用手机银行查定期存款还比较麻烦。直到今年出了现金宝和余额宝,真心赞。现在的结构是,6w银行理财,1w+现金宝,1w+余额宝,银行4k左右,还做了张表比较收益。目前来看:余额宝的优点是,简单方便,手机支付宝查询方便,网购东西跟存银行一样,而且最重要的是收益稳定、利息略高。现金宝的优点是,购买很多基金可以免手续费或者手续费折扣(但也因为这样老被我整来整去买各种基金,收益反而低了),而且当你存的钱超过5K的时候就有专门的理财人员电话跟你交流了,会不时推荐些理财产品,不懂的都可以问,当是学习吧。另外呢,关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一方面是要抓好时间点,季末,半年的利率都比较高;另方面是小银行的利率也比较高,我买的就是当地银行的,利率高1%。4,消费观念。记得快毕业的前,老师问过一个问题,将来工资存起来是先买房啊还是先买车?我的回答是买房,汽车从买来开始就在贬值,而房子不但可住可租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所以,明白什么是资产,会给你带来很多收益。看了《富爸爸》里说作者的妻子并不是用资产去买豪车,而是通过用资产炒房得来的收益给自己买了辆豪车。于是我也依葫芦画瓢,拿6w买了3个月的理财,赚了800,屁颠屁颠去买了个psp,总算圆了童年梦想了。此处没有砖头。对于一些非生活必需品,甚至奢侈品,怎么样的消费观念,也决定了你的财富多少。5,身体健康。过去两年,算是经历不少伤病了,让我觉得有个好身体才是最重要的。拼命赚钱,最后把自己整到医院里去了,那真哭笑不得了。有钱还得命来花不是么?
一步一步告诉你如何做好个人理财——关于理财需要明确的一些理念和方法前半部分吹牛——谈理念,后半部分干货——谈方法。本文主要是针对普通老百姓提的一些建议,应该对大部分人来说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难免不适应于具有独到眼光和巧妙方法的投资理财人士,欢迎大家提建议和补充!第一部分,理财之前我们需要明白的几个道理理财思维能帮助一个人从消费端节省资金和从投资端积累资金:消费变得理性了——减少了不必要消费,资产增值了——投资获得了回报。其实一个人一旦有了理财的意识,并开始着手理财的时候,他自然就会改掉无序挥霍的习惯。这点我自己感受太深了,在做理财之前购物、吃饭时对价格根本不敏感,上下100元都觉得不是事情,多点少点无所谓。但做起理财以后,就大大收敛了,为何?因为自己会算账了:5万元,6%的年收益率,一个月下来赚回250元,再去花钱时就会觉得2、3百元也不是小钱了,那可是5万块钱一个月的收益啊!于是再上淘宝、京东时自然不会想买就买随意挥霍了,会选择自己真正有需要的东西,其实反而简化了生活方式,提升了生活质量。具备理财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谈如何理财之前我认为还有几个非常重要的理念需要明确,因为理财不是生活的全部,但很多人忽略了这点。第一,理财永远只有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的作用,手头没钱的时候关键是努力工作积累原始资本。手头也就几万块钱,想靠理财来一夜暴富那是不现实的。风险可控的理财产品、基金、债券什么的的最多也不能给你超过年8%的收益水平;股票能赚50%你已经是股神了,但亏损50%是轻轻松松的事情;炒期货什么的有机会能翻个好几倍,但小散户经常摆脱不了强制平仓的厄运。手头没钱的时候要获得财富增长,最好的办法就是好好工作,拼命工作,积累原始资本!试想就算把你放到2005年以前,如果你连买个小房子的资金都拿不出来,即使判断对了房价行情那也必然会错失房地产的投资机会。所以先得积累原始资本,等积累到一定程度了,通过理财、投资是有可能带来比工资更高的收益,那个时候可以获得锦上添花的体验了,所以有必要清醒地认识一个人在不同阶段需要关注的重点。第二,一定不要沉迷于理财,对大部分人来说花同样的时间学习比花同样的时间理财收获要大得多。主要是针对还未获得原始资本积累的人群,其实也是大部分人的状况。我经常发现周围有人在上班时间看股票,在休息时间讨论股市,特别是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比如工程师、老师、程序员等等,至少我认为是很不值得花这些时间的,除非有人真的能从中获得乐趣,但事实上不少人都是抱着一种赌博的心态参与其中,期望能够有朝一日搞到内幕消息拿到一支大牛股赚一大笔钱。能赚多少钱呢?没多少,亏钱的偏多。影响工作和生活吗?影响,涨了激动,跌了失落,一个跌停能影响一周心情。但是很多人却不愿在工作和生活中花时间学习和提升,花100个小时盯着大盘和花100个小时学习一门新技能或者把工作做到极致,哪个效用更大?除非你以后就想从事证券投资的工作,否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后者的效用要大得多,能够带来长期的超预期的回报!第三,理财不等于投资,理财包含的范围要广得多。大家有时候容易把理财理解得过于狭隘,认为资产的保值增值——投资就是理财的全部,但理财规划远不止如此。一个人的理财规划应该匹配自己对未来生活的规划,利用合适的产品将资金保值增值的同时逐步实现生活规划,比如旅行计划、买房买车计划、子女教育和自身再教育计划等等。第二部分,理财之时要不断提醒自己的几个理念明确了上面三条理念就可以开始谈谈如何理财了。这里我还是从理念谈起,我认为如果理念不明确就去做规划和执行,很容易迷失方向,耗费时间和经历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第一,理财要与生活规划结合起来,不要盲目理财。你要时时明白,你不是为了理财而理财,你是为了实现更好的生活而理财!所以理财之前你至少要有一个大概的生活规划,然后按照生活规划来制定自己的理财计划。比如何时买车,买什么价位的车;何时买房,计划买多大的房;何时婚育;何时想做大额的投资;何时想出来创业等等。有了规划你才能最有效地为自己理财,记住理财是为生活服务的!第二,选择符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理财方式。一个刚踏上工作岗位一年多的未婚小伙和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大叔必然适合不同的理财模式,因为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同:未婚小伙没有太多生活压力,可能家里还有一定支持,可以冲一冲收益较高的产品,反正还年轻,输了可以重来;中年大叔需要考虑家庭的稳定,不可能允许理财失败影响家庭安定,所以更倾向于稳健性的理财手段。生活中我们也常见一些不顾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卖车卖房子去放高利贷、炒期货、投一些收益高风险高的项目,最终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引以为戒!第三,理财贵在坚持。在确定了自己的理财规划以后,要坚持下去,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比如购买大金额奢侈消费品等)而打破了原有的计划。在坚持一段时间以后,你一定能够看到自身财务状况的改变,也能够因此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样你就更有动力坚持下去。第三部分,如何做好理财规划——五步曲前面谈了那么多,现在终于可以开始讨论如何具体操作了,干货!理财可以分五步走,具体阐述如下:第一步,认清自身状况。认清自己是最基本的要求,自身资产负债情况主要考虑以下问题:1、目前有多少资产,各类固定资产(如房产、汽车等)、金融资产(存款、证券、理财产品等)的存量;2、未来的预期收入如何,正常情况下收入会以何种趋势增长;3、负债情况如何,有多少房贷、分期付款、其他借款等;4、自己的合理消费需求如何。把这四点理清楚了就大概能算出自己能拿出来进行理财的资金了:每月产生的可理财资金=劳动收入+资产收入-个人消费-债务清偿。总的可理财资金=已持有的金融资产+每月可产生的理财资金。第二步,评估个人风险偏好。很多人会忽略这一步,但不可否认评估风险偏好是必须。严格讲,个人风险偏好不等于个人风险喜好,在考虑风险喜好的同时还要考虑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网上有一些测试风险偏好的工具,大家可以作为参考,比如宜信财富的()。当然,最重要的是做好自我评估,做到心中有数,下面我列几条对风险承受能力有明显影响的特点,供参考。承受更高风险的:年轻、未婚未育、父母收入稳定有保障、自己收入较高、已有一定财富积累、具备较强投资能力;承受更低风险的:中年、已婚已育、父母无保障、收入偏低、财富积累较少、投资能力较差。确定好风险偏好才能明确哪些理财手段是适合自己的。第三步,明确理财目标。有目标了你才知道自己需要如何行动。要根据自己对于生活的规划制定理财的目标,而且目标最好要能够比较明确或者量化。举个例子,一个不好执行的理财目标:30岁前买房买车。虽然时间、物质等要素都包含了,但太笼统,不具有指导性。一个好执行的理财目标:28-30岁时,能买一套100平米的商品房,首付30%左右;30-31岁时,能买一辆16万左右的车;有一定教育基金供小孩读书用,同时家庭还能保持一定的流动资产以备不时之需。总之确定一个比较明确而且可行的目标,然后朝着目标努力,同时不要忘记,大部分时候理财只是达到目标的辅助手段,努力工作赚钱才是王道。第四步,进行资产配置。资产配置是实现理财目标和控制风险的关键。这里谈两个问题,一是有哪些可以选择的资产,二是我们如何做到合理配置资产。普通大众都能选择的产品很多,按风险大致可以分类如下:低风险:国债、保险、存款、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基金。一般来说国债、存款、货币基金基本没什么风险,放心把钱投进去就行了。保险类产品分为投资连接型(分红型)的和纯保障型的,建议不要想着利用保险赚太多钱,保险的收益一定低于理财收益,要买就买纯保障型的。保险产品容易被很多人忽略,但是在一个合理的理财计划中保险一定是不能少的,他能为你有效避免“黑天鹅”事件的发生。银行理财产品有保本、非保本、浮动收益、保证收益,开放式的、半开放式的,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一般风险较低。中低风险:债券型基金、基金定投。基金定投在目前整体估值偏低的情况下可以适当介入,长期定投一是可以强制将资金积少成多,二是能够平滑收益的波动,享受股市整体上升的红利。对于每月有固定收益的人群,可以多考虑基金定投。中等风险:股票型基金、P2P理财、信托理财、黄金、房地产。股票型基金具有有一定的市场波动性,适合具有市场投资经验的人参与。P2P理财等互联网金融可以适当参与以获得较高的收益,但一定要寻找正规的、有保障的平台,切忌盲目追求高收益!信托理财之前一直是刚性兑付,而且收益较高,年收益9%上下的都有,但是信托动辄上百万的投资门槛还是比较高的,且最近几起违约事件打破了刚性兑付,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炒黄金,有投资基础的能看懂世界经济走势特别是美国经济和美元走势的人,可以做一做,一般人不建议投资。房地产在中国曾经是一类高收益低风险的资产,但是时过境迁了,在一些泡沫比较大的城市,其风险不可忽视。高风险:股票、外汇、期货、股权类投资。这四类投资都需要较高的市场水平,一般人切忌配置过大的比例在这上面。股票、外汇相对来说风险还稍低一点,期货和股权类投资则风险很高,如果行情没看准或企业看错了,很可能本金一分不剩。但不可否认,高水平的投资人也完全可以靠这个赚到第一桶金,能力不同。这里再给互联网金融打个广告,有些类似于股权众筹的项目,有一点闲钱的可以适当参与。了解了可以选择的资产池子,现在就可以配置资产了。在做资产配置的时候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自身的特定需求,比如买房、教育、保险等。第二,自身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第三,自身投资能力和经验。第四,所投资资产的收益、风险和流动性。在以上四点的基础上再做资产配置决策。简单概括一下:我们根据一个人的综合状况,可评定为激进型(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强)、稳健增长型(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追求资产增值)、保守型(厌恶风险或风险承受能力低,追求稳定)。以下数据只是举个例子,实操是需要考虑具体情况:激进型:高风险45%,中等风险30%,中低和低风险20%,最后5%存款、货币基金保证流动性。稳健增长型:高风险20%,中等风险20%,中低和低风险50%,存款、货币基金10%。保守型:高风险0%,中等风险20%,中低和低风险70%,存款、货币基金10%。第五步,根据变化做出调整。理财计划不可能一成不变,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需要你用钱摆平,或者有在理财计划执行一段时间以后你可能会发现对自己的认识存在偏差,以前的规划做得并不合适;亦或你的股票操作并不理想,遭受了损失,打乱了原有的计划,等等。这其实就是一个对原有计划的检验过程,检验之后如果发现了问题需要及时调整,最终目标是让自己的理财规划匹配自身状况和生活规划。最后,案例分析:简单的案例,做了一些简单的假设,后面算账的时候写得有点复杂,可以忽略,但思路基本上是如此。在真实的理财规划中,随着外界环境和自身想法的变化,是存在比较大调整的空间。案例主角不是本人,本人已婚。男,26岁,未婚未育,研究生毕业1年,二线城市,月收入1万,未来预期收入会逐年稳步增加15%;无房无车无债务,有金融资产20万,懂金融有过股票投资经历,风险偏好型;生活月开销4000。父母健在,农民出生收入较低,无养老保障。计划1年后买车(12万),4年后买房(全价150万)。自身情况上面表述比较明确,已有20万金融资产,每月结余6000,一年7.2万。无债务负担,但父母需要养老保障。综合上述情况,自身属于风险偏好型,收入较高,具有一定的投资经验,但考虑到父母的因素,其能够承担的风险有限,可定位为稳健增长型-激进型之间。再来看理财目标:27岁买车,4年以后买房,短期内资金压力较大。所以理财计划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给自己和父母做好保障。第二,资金增值,一年后能有12万左右资金买车;4年后拿出45万首付。第三,为成家做一定的准备。给出的理财规划如下:第一,以保险的方式为父母提供保障(养老保险、意外伤害、疾病保险等,预计每年支出10000),避免父母的一些意外给家庭造成过大的压力。第二,为自己购买额外的意外、疾病等险种,消除后顾之忧,预计年支出3000。第三,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投资一定比重的股票、股票型基金等高收益产品,博取较高的收益,配置6万左右资产(看情况增减,保持在20%-30%水平)。第四,配置一些中等风险的比如P2P产品等2万(10%左右的比例),收益保障。第五,配置较高比例的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基金,10万左右(保持50%左右的比例,收益5-6%)。最后,手头预留3000左右流动资金以备不时之需,流动资金不需太多,一是货币基金可以随时转换,二是可以有效利用信用卡。按上述计划:工资收入12万-消费支出4.8万=7.2万的工资收入+工资收入的增值部分(大概0.25万);一年后保险支出1.3万;理财和货币基金收入0.5万,P2P收入0.2万,股票收入乐观估计0.6万-1.2万。一年后有27.5万-28万的资产。完全可以拿出12万购车,剩余16万资产。工资每年保持15%左右的增长水平,后3年共拿到48万左右工资,考虑到买车后,3年总消费增至15万左右,共有33万净增收入,平均下来3年能有3.5万增值。原有16万资金投入理财,平均下来3年能有3.4万增值;另年付保险费1.3万每年共3.9万,最终积累55万左右金融资产。买房45万首付完全没问题,首付以后剩余金融资产10万,且第5年月薪超过2万,房贷无压力,生活已然走上了稳步上升通道。总结:再次强调,理财只有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的作用,在资本积累的初期,通过努力工作赚钱才是真正的出路。等资本具有一定的积累以后则可以选择不同的理财路径,高手可以通过资本投资来获得高额回报,走向财务自由;我等不具备此能力的普通大众也可以在理财的帮助下早日过上幸福生活。(转载请与本人联系,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新增内容:先回答一个问题:如何增加眼界:套用知乎某人(吴永泽?)的答案,当你看到别人的答案,不要急着质疑、扣帽子和挑刺,试着找出其中有益的部分消化吸收…以下补充今年新增的投资:1. 固定收益产品:回报率12%,这个产品有门槛,我不想投太多,解决方案是我约了两个朋友一起出钱用我的名义投…2. 打新股:年回报率20-30%3. 新三板:当年收益100%,将来收益无法估算,但投得不多因为额度有限…4. 投资回收业新兴小企业:我出一半资金占30%,按初步预计一年回本(国家补贴政策+免费仓储+低成本购入+稳定下家等优势),我个人回报率在60%…以上1.2条是我一直借助的私募平台,乏善可陈,针对3.4条捡了大便宜的投资,我要补充一个之前没有提到的重要技能——为什么别人会给你机会让你捡便宜?新三板投资,对方完全可以吃下全部额度,之所以出让一部分给我,是因为他的理想是做天使投资人,但他暂时没能力集合到足够大的资金量,所以通过这种方式培养自己的种子基金,至于为什么选择我?交情?信任?相近的价值观?回收企业:情形如上,对方可以自己全投,如果要找他人投,身边也有大把人早就虎视眈眈,对方之所以选择我:1) 敬重我;2) 我出的条件好,主动要求30-70;3) 我的人脉有助她走向更大规模;很多人以为有了钱就是大爷,想投什么就投什么,不会考虑被投资方的真正需求——好的产品根本不愁没人投,凭什么偏偏选择你?——留给大家思考…——————旧文一篇,供有志者参考~先举一个发生在我朋友身上的真实例子,为此我开玩笑地称她的财商为零~·不理不睬:她手上最多的时候有几百万的资金,却放在活期账户里,不做任何打理~·2009年房市最低点的时候,她因为某小区房价比初开盘时贵了一千元/平方,竟然嫌贵不买,之后房价一直升她一直没买,最后忍不住在2010年四月的时候以差不多两倍的价格入了另外一处房子,地段和居住环境都不如当初看中的小区,从短期来看,她简直就是冲进去接最后一棒的人~·明明可以只付首付三成,她付了五成,而且一有闲钱就提前还贷~·喜欢买奢侈品,花很多钱在度假上(这个我倒是不反对,我只是反对她没有规划地花钱);·听信银行业务人员的忽悠,买入很多基金和理财产品,结果都是亏的;·对未来没有任何规划,只是走一步算一步~很多人以为赚钱才是最难的,其实守财做好了也不容易,以上所说的这位朋友,如果持续以这种零财商方式打理她的财产,即使她的收入比普通人高得多,想要达到财务自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下为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理财方式,这些方法大多数理财书上都有介绍:A、为自己留足够三到六个月生活的备用金(这笔钱可以部分存活期,部分买货币基金)。我比较爱冒险,所以通常只为自己留两个月的备用金,因为我相信金钱会源源不断进入我的户头。B、为自己和家人买充足的保险。重点是保有赚钱能力的人,很多人为小孩保大额险,其实是没必要的;为了做保险,我曾多方请专业人士为自己策划,所以你们有保险行业的朋友,不涉及到利益关系的,完全可以请他们为你做一下规划,当然是站在你的角度而不是站在保险公司的角度。C、剩下的按比例进行不同的投资:你可以测算一下自己的风险偏好、对回报率的期望值等,然后将资金投入到诸如基金、参股公司和房产中,并严格按照投资纪律进行操作,不要随便改变自己的策略。关于理财的几个基本原则:1)OTM原则:不管是买房自住还是投资,都是以最少的首付款,最大比例的贷款和最优利率为努力方向,当然,每月还贷须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不要超过自己收入的50%。我所说这条针对的是那些明明有能力还贷,却不愿意贷款的人。拿我另外一个朋友做例子,她于2004年以全款45万的价格,买入某小区一座一百平方的商品房,假如她以3、3、4成的比例,分别买入三套,到2009年底,每套房子至少增值一百多万,除去自住房,另外两套除掉利息她至少可以赚取超过两百多万的差价,而这样的机会她至少错过了两轮,我帮她算了一笔账:她至少错过了五六百万的发财机会。2)懒人原则:你懒你没有时间去管,也不懂得任何原理,怎么办?可以一有闲钱存入余额宝,年利达到4%以上,比存活期划算得多。3)控制消费:我常常梳理自己的梦想,假如说我的梦想是在两年后退休,然后环游世界,那么我就会把钱花在与财务自由(譬如投资和学习)和旅游上,而其它如名牌奢侈品,除了在短时间内为我添光增财外,对我目标毫无帮助,就不应该成为我花钱的重点。所以在我身边,有很多女性朋友,明明赚得比我少得多,却大把为自己添置一些不必要的奢侈品,经常做一些不理性的冲动消费行为,使得财务自由离她们越来越远。4)财要常理:一个人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像专家一样理财的,所以要经常检验自己的手段和配置,一旦发现不合理,就要及时调整。或者当大环境变化时,也要随之而变化。5)目标明确:这个应该是放在第一条来说的,譬如说你希望在多少年内拥有多少财富,根据这个目标来配置你的投资方案。6)资产配置:不能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里,像我一个朋友,把所有钱都投在炒权证上,结果有了从六十万变三万的“光辉业绩”。但也不能因为房地产有前景就把所有钱都买房子,因为它存在一个变现的问题。实现财务自由的捷径——这是我为一个朋友设计的,可惜他不领情,看看大家有没有感兴趣的,可以不妨一试:1)假如你有二十万,当然你要连二十万都没有,就得想办法去挣,或者去借(建议不需要在短期内还掉),先以付首付的方式买一套你认为值得投资的房产;2)当差价有三十万的时候(譬如买一套一百平方的房子,每平方涨了三千多元,还要考虑还贷的费用),卖掉,这样二十万就变五十万。3)我这个朋友说他只要一年有十万的被动收入(每个人的要求不一样,可以自己倒推),就可以退休了。于是问题变得很简单,只要找一个私募,保证他每年有百分之二十的收益率,他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玩乐和生活了。当然,你要问我怎么样能挣到第一个二十万(或借到),如何选择有投资价值的房子,以及要等多久在什么时机卖掉,还有如何找到可靠的私募,我恐怕不能回答(主要是因为我的个案未必适用于全体),但这确实是我目前想到的最简单的,变百万富翁和获取财务自由最快的方法。除了前面挣到二十万,对有些人来说有些小难度外,后面基本上是不需要怎么特别努力的(完全可以利用吸引力法则,吸引你要的投资机会和人脉),除此之外,我也想不出更好的发财的方法了。谨与有兴趣的亲们共勉~————————————补充说明:我说了这是篇旧帖,具体写的时间不大记得了,应该是在年间,当时中国的房价正面临从2008年的最低点到2010年一个相对高点的涨幅,而我刚刚开始接触私募。针对理财除了一些基本常识外,本来就有很多个案的特殊性,譬如说买房买在什么城市的什么地段,在什么时候入手什么时候出手,占用资金多少以及银行贷款利率多少,很难有规律可循。我朋友年初卖掉他所有房子后,发现除了成交量不活跃外,房价半年左右又有了新的增长;广州的朋友去年卖掉了一套房子,今年发现涨幅较去年每平方多了7-8千元,所以悔得肠子青。另一个朋友(打工阶层,月入也就五六千)听我的话2009年末入了二线城市郊区一套商品房,首付十几万,今年年初卖掉已净赚二十多万,如果现在卖,还能多赚五万到十万。最近很多唱空房产的文章,但基本上一二线城市的一二线楼盘(不仅指的是地段,还包括开发商的选择,好楼盘永远不愁卖)不会有大的问题。至于私募的回报率问题,如果你们了解诺亚的,知道他们和上投合作的基金产品一般年回报率在11-13%(税后,如果用公司名义投还可以避税),他们帮万通做的产品,五年三番(前者比较稳健后者风险较大),当然诺亚的起点比较高,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有人问风险控制,通常我们看一个产品,不光看是谁在做这个产品,还要看质押和劣后。我自己不经营私募,只是一个跟投者,所以提供不了太多的细节,只能从个人投资中总结回报率。其实我提供的思路就是一个:1)如何赚取第一桶金(如果你觉得房地产不妥,也可以选择其它方式);2)如果确定财务自由的概念(被动年收入达到XX万);3)通过什么方式来达到财务自由(不一定非得是私募);还有很多人认为只要赚的钱够多,就不需要理财了,我曾经打工收入年薪也不算低,因为不善不屑理财,所剩无几,所以希望比我年轻的人能够引以为戒。
这是一个比较有趣的问题。Warren Buffet曾经说过,Investment is simple, but not easy. 其实说到底道理没那么复杂,在本科阶段学习的金融知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已经够了。但是在现实中又没有那么简单。让我用一个生活中的真实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下面这段对话发生于我和Mr Smith(其实他本名不叫史密斯,但是为了隐私我就称他为史密斯先生吧)之间,当时我们在新加坡市中心的一家星巴克里面闲聊。Mr Smith背景如下:澳大利亚人,50多岁,在一家投行工作了20多年,积累了一些财富,后来从投行辞职加入了一个朋友的房地产公司,现在是该房地产公司的副总裁。一开始我们扯东扯西,后来说到了资产配置。照道理Mr Smith不需要资产配置建议,因为他本身就是多年的CFA,又在投行工作,属于金融圈职业人士。但下面的对话很有趣,在我回味之余觉得有必要写出来分享一下。Smith: 我最近研究了一下澳大利亚指数ETF和澳大利亚大部分股票基金的业绩对比。以过去10年为限,我找不到一家投资回报超过指数ETF的股票型基金。我:美国的研究结果也是类似的。时间维度拉长的话,很少有基金经理能够战胜市场。那天我看到了一个很搞笑的新闻分析。你知道Donald Trump么?他的老爸Fred Trump在1982年退休,当时给了Donald五亿美元。如果Donald当时把这五亿美元购买S&P,他今天的身家会值200亿美元左右。他现在的身家是多少呢?Forbes预计40亿,他自己说100亿。即使是100亿,他也少赚了100亿。《编者按:新闻链接在此:》Smith: 我也知道指数基金有费用低廉,风险分散的好处。同时大部分研究表明主动投资(active investing)不及被动投资(passive investing),但是最近我感觉美国股票的估值有点高,所以我打算卖空一些标准普尔股指期货,对冲一下我的风险。我:你刚刚还说主动投资不及被动投资,,,。。。。Smith: 对。但是有时候我又觉得,就像一条船开在海里,如果你看到远处有个漩涡,你难道不应该让船慢下来,或者转个弯绕过去么?我:你如何确定那个是真的漩涡,还是假的漩涡?Smith: 这不是很明显么?美国牛市已经持续了6年,很多公司的估值和历史同期相比已经非常高,美联储应该已经进入了加息周期,美元不断走强对股票也不利。我:你这些都是新闻还是旧闻?你怎么确定市场是否已经把这些因素都消化进价格了?Smith: 我就是有些担心,感觉这个时候有这么多不确定性,因此需要降低我的贝塔(Beta)。我:到最后这是一个市场是否有效的问题。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中,你刚刚提到的那些因素都已经反映在股票价格里了。这也是为什么指数ETF很难战胜的原因:因为很多人在进行主动投资的时候,他们把噪音(noise)当作新闻,导致过度交易(详见Fischer Black: Noise)。《编者按:如果读者对市场有效理论不甚了解,这里有一篇更详细的解说:》Smith: 我的担心是标准普尔里面的行业比重不合理。比如说吧,我觉得采矿业(mining)已经是夕阳产业了,大宗商品价格跌的一塌糊涂,在未来的几年,即使不跌的更多,这些公司的价格也不会上涨。我:你的意思是你知道的比市场更多,对么?市场给了这些采矿公司一个估值,其中包括了对未来的预期,所以他们现在的价格要比互联网企业便宜很多。你刚刚的看跌的理由不是已经在市值里了么?Smith: 可是如果这些采矿企业继续亏损,一直到倒闭怎么办?我:他们会被剔除出标准普尔500。标准普尔500采摘的是美国市值最大的500家公司《编者按:严格来讲不是。标准普尔500是由S&P委员会根据一个不公开的标准筛选的500家最能代表美国经济的公司组成的,委员会不定期会更新成员列表,市值并不是唯一的考量因素,但是最后进入500强的企业和市值最大的500家企业高度重合。过去30年的回报和CRSP US的回报几乎一模一样》。如果某家公司的市值减少到500多名,会被更替。本质上来讲,S&P500是一个追涨杀跌的指数,好处是你永远不会买到破产的公司,坏处是你有时候会持有估值高的离谱的公司。Smith: 对对对,你说的对。我说的那个破产的担忧不存在。但我还是有些担心,我觉得今年美股可能会跌20%。我:这还是要回到一开始我们提到的主动投资和被动投资的区别上来。在我看来主动和被动就像这个世界上的老鹰和鸽子一样,都有各自得生存哲学。如果在交易中没有过人的优势,比如知道别人不知道的内幕消息,或者比别人先知道重要披露,等等,那么正确地选择就应该是被动。但是如果你确实有过人的信息,或者发现了市场不均衡的地方,那么就应该主动出击。但是你不能一会儿主动,一会儿被动;或者假装自己被动,其实是主动。当然更蠢的是以为自己掌握了超过别人的信息去主动出击,其实只是假消息或者二手货而已。Smith: 为什么我不能在大部分时候被动投资(比如持有指数ETF),在一些特殊的时候加入我的主动因素?我:你自己也做过研究,并发现绝大部分基金经理无法战胜S&P。S&P是没有感情因素的。她就如同一艘没有人驾驶的大船,朝一个方向以均衡的速度前进。她不会去判断风向如何,前面有没有漩涡,暴风雨是否会来临。给你举个2008年的例子。S&P历史上涨幅最大的10天里,有好几天在2008年。很多人觉得这不可思议。2008年难道不是金融危机顶峰的时候么?事实上确实如此:当时雷曼兄弟倒闭,花旗银行可能被国有化,AIG也可能会倒闭。绝大部分人,只要他有一颗正常的脑子,会在那时候选择避险。你就想像自己在那艘船里,外面是狂风暴雨,惊涛骇浪,如果你还能保持镇静继续以原来的速度前行,你不是疯了就是瞎了。但也恰恰是在那个时候,每当美国政府通过一项救市措施(比如TARP)时,市场第二天就隔空高开,你都来不及买。如果你在那时候踏空了,你的回报和S&P相比,是会差很多的。事实上这也是大部分基金跑不赢S&P的原因之一。Smith: 你的意思是即使看到洪水来临,也稳坐泰山?我:我的建议是,你可以把你的资产分为两类,被动类,和主动类。被动类的那一块,完全被动,不要去掺合任何主动意见。那个部分就是你的自动轮船,无论发生什么都按照既定方针前行。主动类的,你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有一点需要提醒你:大部分研究表明,如果时间够长(比如十年以上),主动类投资策略回报很难追得上被动类,这也是我们一开始说的:基金经理(主动类)无法战胜股市指数(被动类)。Smith: 你说的对,说句老实话我没空去紧盯市场,分析每天的宏观经济,所以对我来说我可以放60%被动,30%主动,另外10%是我的赌博基金,可以搞一些Private Equity, Venture Capital, P2P之类的。但是我还是有一个担忧:我的被动部分,难道在大海啸来临之际也稳坐泰山么?我这样是不是太傻了?我:被动部分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广泛分散。我的建议是全球分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资产都要购买。同时要资产分散,股票,国债,公司债,房地产,都要买。同时你也达到了货币分散,因为你购买了各国资产,你得货币会广泛分散在美元,英镑,日元,欧元等主要的一揽子货币中。在这种情况下,海啸的可能是世界金融市场瘫痪。这并不是没有可能,但是是在你力所能及,成本合理的前提下能够达到的最高保险手段了。顺便说一句,如果全球金融系统瘫痪,绝大部分的对冲基金肯定也会倒台。Smith: 如果我的60%被动部分按照你说的进行全球资产配置,回报多少?我:首先要看你配的权重比例,其次要看你选的证券标的,最后还要看你有没有Rebalance, 如何Rebalance。Smith: 复杂了,说人话。我:在加了一些合理的Rebalance机制之后,历史年均回报大概7%左右。但是这是长期平均回报,每年的波动性(Annual volatility)大概10%。也就是说,大约有95%的概率,每年的回报在-13%到+27%之间。Smith: 恩,让我考虑考虑。说得我好累,再来一杯?==========================上面这段有趣的对话,对我来说最大的发现是:资产配置可能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即使是金融行业从业人员,有CFA,有多年的从业经验,他们也禁不住会受自己感情的影响(Daniel Kahnamman提出的System 1),时不时需要别人提醒保持自己头脑中的逻辑清晰,更不用说那些非金融背景出身的朋友们了。这也让我想起自己以前做过的一段视频,解释广大投资者最容易犯的投资错误:希望上面的分享对大家有帮助。
从金融专业角度,我们理论上应该属于人群当中最懂得如何理财的,因为我们具备比普通人多多了的相关知识和渠道。我们平时谈话的时候也随随便便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利率工具这些等如同放屁一样,轻轻松松地想放多久就放多久。但我和我这些朋友有个共同点就是,我发现我们资产的增长主要是靠工资收入,而不是靠什么理财。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是买房买的早,但这不属于理财,这属于个人在泡沫扩张的历史进程中碰巧顺势了。我不说什么收益率、方差、贝塔这些无聊的术语。我先借用国内知名财经微博微信号:@股社区 (个人认为算国内非常靠谱的财经自媒体,这是我自愿安利他的。他图里说的剽窃是说转载时候有人故意把他id截掉,我这里没有...),去年曾经做过一个各种理财收益和汇总图,很好的归纳了目前国内个人可以买到的理财产品。今年实际这些蓝色和绿色的收益大概还要再下行1-2%。当然有些渠道也没有了,比如打新股。可以看到,你最稳妥的能赚到的收益才5-6%(五星红旗倒了的意思是,除非政权出问题,否则一定能兑现,有人肯定问,万一政权出问题了咋办,我回答是,你也别想什么理财了,赶紧先想办法保住命再说)。收益率上到8%-9%虽然说不难实现,也还算安全,但已经出现一点trade off了。你要去了解诸如什么是分级基金A份这种话题才能达到更高的收益率,分级A这种对于我们业内的还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全弄透,大家还真的别高估自己的理解能力,尤其是毫无金融知识的绝大多数老百姓。还有那些P2P,即使是陆金所这种龙头发行的,虽然收益不低,但陆金所实际是通过SPV(特殊目的机构,证监会的官方翻译好像?还真是字面翻译)做P2P的。简单来说,陆金所的债务和平安集团理论上是完全切割出去的。平安只是名誉隐性担保,但无实质法律和经济上的责任。很多人不知道吧?其实我想说的就是,购买自己不熟悉的投资品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风险,这种风险和理财得到的额外收益来说其实不算一个公平的交易。很多人所谓理财其实能买到银行里那些产品的已经是到极限了。同时再借用@股社区关于M2的图,M2的增长量可以间接认为是人民银行的印钞数量,也可以间接认为你手里人民币现金购买力每年的相对贬值速度。看完这张图和上面那张理财收益图,你觉得你要投什么理财才能超越M2的速率呢?那至少得e租宝这个档次才行啊,如果它还没跑路的话。当然,投了它你现在就损失了100%本金了。也就是在M2这种夸张的增速下,在正常范围内理财是无法给你带来显著的实际财富增长的,那点点收益能让你聊以自慰其实已经算不错了。那我要怎么办呢?我不想被周小川这样一直抢劫下去。如果你13年甚至更早在一线城市和个别二线城市买了房,恭喜你,你无论有没有理财都可以跑赢绝大多数没有买房的一般老百姓了(M2主要流向房地产)。如果你没有买房但是还是想跑赢M2,那么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好好工作,让自己的工资涨的更快一点,比M2更快即可,这是最实际的。10年中平均每年20%的加薪幅度既可以跑赢M2了.如果10年前工资是3000元的,10年后的现在你的工资达到差不多25000元即可(因为还有所得税税阶的影响)。你会说,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知乎平均水平的,你这个要求太难达到了。同志们,钱不是掉在你脚边让你捡的,认真工作,认真留意好的工作机会吧!PS 我说的是一般靠打工的普通人,那些大老板和各种二代自然不属于我讨论的范围,他们的理财方式可能就是找个票在上市前掺一脚进去即可。至于你还想做股票还是买什么股票基金达到理财目的的,我劝你早醒醒,股市里面有一句名言:二级市场永远亏钱,一级市场永远赚钱。也就是你真想通过股票理财,那你得往一级市场靠哦,而如果你真能这样做,也请一定记得提携李某哦。
按每月的收入百分比做好强制储蓄,可以定期存货币基金,也可以小金额1000元以下定投股票类基金;等储蓄金额达到5万以上,买一年左右的银行理财产品,等流动资金达到10万以上后,可用1到3万买指数类基金,剩余大额资金继续买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
这只是初期一个简单的财富理财过程,关键要做好消费规划,不要养成随意花钱的习惯,不同阶段有适合自己的不同理财手段,多尝试并做好风险控制,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规划一部分资金投资自己,这种投资的回报率是最大的!!
理财需要掌握三个要点:一是趋势;二是风险;三是时机。结合这三点,才能分清楚什么是财富陷阱,什么是财富机遇。关于趋势,在经济学中有一个博傻理论,又叫更大笨蛋理论:你之所以完全不管某个东西的真实价值,即使它一文不值,你也愿意买它,是因为你预期有一个更大的笨蛋,会花更高的价格,从你那儿把它买走。趋势投资的关键是判断有无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只要自己不是最大的笨蛋,就是赢多赢少的问题。如果再也找不到愿出更高价格的更大笨蛋把它从你那儿买走,那你就是最大的笨蛋。可以说,任何一个趋势投资者信奉的无非就是“最大笨蛋理论”。趋势投资建立在对大众心理的预测上。炒房地产也是这个道理。比如说,你不知道某套房产的真实价格,为什么你还会以10万每平米的价格去买它呢?因为你预期房价会涨,会有人花更高的价格从你那儿把它买走。想要财富增值,就需要投资,有投资就有风险。风险是由市场的变化引起的,市场的变化就像一个陷阱,会将你投入的资金吞没。变化之中,有你对供需判断的失误,也有合作方给你设置的圈套。股票市场,一不小心就会被套牢;谈判时,一不小心,就会受制于人;市场竞争,一不小心就会被对手挤出市场。美国有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有一次与同事掷硬币打赌,若出现的是他要的一面,他的同事需要支付给他1000美元,如果不是,他讲支付给同事2000美元。初听起来,这个打赌似乎他的同事更有优势。因为,加入同事出资1000美元,就有一半的机会赢得2000美元,不过也有一半的机会输掉1000美元,可是其真实的收益却是500美元,也就是50%X2000+50%X(—1000)=500 。不过这位同事拒绝了。他说:“我认为1000美元的损失比2000美元的收益要重得多。可是扔100次的话,我同意。”对于这位同事来说,掷硬币打赌无疑是一项风险投资,不确定性太大,无疑是一种鲁莽式的赌博。任何理性的投资者都会拒绝。而掷硬币本身是一个概率性事件,次数越多,越接近你要的那一面的概率50%。所以,他的同事选择扔100次,来降低风险,从而能够稳定地收益。我们在做理财时,也要像这位同事一样,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才能做出投资决策。股市上有句谚语:“不要告诉我什么价位买,只要告诉我买卖时机,就会赚大钱。”因此,对于股票投资者来说,选择买入时机是非常重要的。2008年的世界首富是人称“股神”的沃伦·巴菲特。2001年他斥资23亿元买进1.4~1.6港币之间的中石油。此后一直到2006年,他持有了5年中石油的股票。到2007年,中石油要回归中国内地发行A股,当所有人都看好中石油的时候,巴菲特却在香港股市上分批抛出了自己手上所有的中石油股票,卖价在12~14港元之间,这一笔就赚了几百亿港币。当他卖完股票,中石油股票仍然暴涨。结果中石油回归中国内地股市后,香港中石油股价也随之直线下跌了。趋势是一种财富规律,是你预期未来将发生的结果,然而预期往往缺乏准确度,因此,我们在运用趋势去获取财富是避免不了风险,只有在正确地时机下行动才能赚取财富。
要想逐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财务水平和能力,最重要的是1个概念的深刻理解,和1个思考框架的建立。1. 概念上,深刻理解钱的时间属性当你看到100元的时候,脑子里闪现就是100元,而不是100元(今天),或100元(3个月后),那么说明你并没有培养起对钱的时间属性的认知。钱,天生是与时间联系在一起的。或者说,谈钱的时候,一定要加上某个时间作为限定,这样才完整。钱是这个世界上最动态的东西,今天你手里的100块,明天其实就已经是99.99999元了(到底贬值了多少取决于通货膨胀的速度)。一天如果不觉得什么,那么1年的贬值理论上就是CPI指数的增长值。当然,可能你知道中国这些年的CPI增长值常年稳定在5%以下,但是你不知道的是,人民币实际购买力贬值的速度远远大于年度5%(这个相信大家都有切身体会)。为啥?因为CPI指数是编制出来的,首先,CPI里没有房价(呵呵),代替房价的是房租(房租这几年涨得和房价完全不成比例吧);而且,如果这个月鸡蛋涨的厉害,那么就编制者就可以把鸡蛋从CPI指数篮子里拿掉,用这个月涨得不厉害的猪肉代替,反正都是基础食物嘛(呵呵)。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技术力量和创新能力还是很强的。扯远了,即使我们真按最保守的5%年均购买力下降来计算,5年后,你会发现当初100元的现金,实际购买力已经是78元了(数学公式各位自行脑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100元(今天)=78元(2021年,即5年后)。所以,复利和时间在资产增值上的威力是巨大的,同样,在资产贬值上的威力也是惊人的。理工科的知友可以自行查找并了解下关于利息和复利等的公式和计算方法,对此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巴菲特著名的”滚雪球“理论就和此相关。如果你想挑战一下烧脑,可以尝试搞明白你的活期存款银行是怎样计算利息的,例如已知年利率=0.98%,如果你存了68天的活期存款,该拿多少利息。你会对所谓的利滚利套路产生深刻理解。今天的100元不等于明天的100元,你需要深刻理解这句话,并从根本上认同,由此建立起你对现金,资产价值,风险,回报等一系列概念的基本理解。对钱与资产在时间属性上的重视与否,构成了富人思维和穷人思维的一道泾渭分明的分割线。希望题主今后,看到100元,想到的永远是100元(今天),或100元(5年后)。放大到所有的个人资产,都一样。关于钱的时间属性,可以看这个小故事2. 框架上,建立起个人资产与负债的模型。企业的财务部门的核心就是所谓的“三张表”,个人财务的框架上也需要建立一个所谓的“资产负债表”。但是,最开始,并不是特别复杂的数字记录,而是你要在财务框架上,把自己所拥有的所有一切正确的划分出哪些是真正的资产,哪些是负债。简单来说,资产就是每个月能给你带来正现金流的东西,负债是每个月给你造成负现金流的东西。而当每个月你的资产带来的正现金流大于负债造成的负现金流时,你就达到了所谓的”财富自由“,即资产性的收入可以支撑你的生活;通俗点说就是可以不劳而获了。比如,很多人把自己的房产算作很重要的资产,其实从财富自由的角度来看并不一定。如果是自主房,每月都要缴纳水电费用,物业费用,产生负现金流,那么很明显,自住房是负债,每月你需要用现金来养活它(还债);而出租屋,如果除去其他费用,每个月能给你带来500元的现金,那么他就是一个资产,每月替你打工挣钱。于是,有了这个框架,你这一辈子的财务目标就变成了游戏中的升级打怪,任务很简单,不断的增加资产,适当延迟或者减少负债,于是终有一天,你达到了网络游戏中的“正循环”--财富自由。当然,这个模型是从现金流的角度来看的,对于房产自身升值产生财富增加没有过多考虑。但不妨作为一种框架的思考方式,对于提高财务能力,延迟消费,很有帮助。这个模型在《穷爸爸,富爸爸》中有非常详细的描述,建议大家找来看看,这是提高财务能力,规划所谓的财富自由的特别好的框架工具。3.执行层面,做好财务的规划有了上面对金钱与时间的再认识,以及个人资产与负债的思考框架,你会发现你的财务意识和目标更加清晰。那么就可以对自己的财务进行规划和不断的调整优化。执行和优化财务规划,有很多帖子答得都很多了,小到坚持记账,大到资产组合,外延再扩展到早日投资自己(包括身体和自身的能力等等),甚至是海外资产配置
,大家一步步升级打怪吧,这里就不一再重复了。这些执行层面的东西,关键是要坚持,只要有毅力,不断反思与调整,大家基本都能做好啦。答主真正看来,上面1和2还是最重要的,换言之,深刻理解钱的时间属性,以及建立个人资产负债思考模型,才能够使你在财务道路上走在正确的方向,而且跑在快车道。关注微信公众号 阿牛定投,量身定制你的私人基金组合,智能打理定投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