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恋人 猪猪在某猪网上找了一家公司做标志,刚开始还挺满意的,用了一段时间,发现是抄袭的,该怎么办?

&p&多图。排名有先后,按每天的使用顺序。&/p&&p&&br&&/p&&p&&b&Earth View from Google Earth&/b&&/p&&p&&br&&/p&&p&▼使用后每打开一个标签页是这样的,这个插件可以让你看到地球各个美丽的角落。&/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4fb3dbf5c8f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9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4fb3dbf5c8f_r.pn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8eabbbcce1a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9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8eabbbcce1a_r.pn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26a1b4fbeb3c485f699e87b12ed6028d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9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26a1b4fbeb3c485f699e87b12ed6028d_r.png&&&/figure&&p&&br&&/p&&p&&br&&/p&&p&&br&&/p&&p&&b&Google 艺术计划&/b&&/p&&p&&br&&/p&&p&▼在浏览器标签页中欣赏 Google Cultural Institute 中的艺术计划精彩作品。&/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3c81bf1a4f53db839574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9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f3c81bf1a4f53db839574_r.pn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d9b16f1f76fc3d6f6ace2fa444a7cbe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9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d9b16f1f76fc3d6f6ace2fa444a7cbe_r.png&&&/figure&&p&&br&&/p&&p&&br&&/p&&p&&br&&/p&&p&&br&&/p&&p&&b&微博急简 WC&/b&&/p&&p&&br&&/p&&p&▼使用前,全都是广告。&/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9c6ad77100fa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9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9c6ad77100fa_r.png&&&/figure&&p&▼使用后,排出毒素一身轻松。&/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df1f919b97fdfbbb83e51499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9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df1f919b97fdfbbb83e51499_r.png&&&/figure&&p&&br&&/p&&p&&br&&/p&&p&&br&&/p&&p&&b&Avast Online Security&/b&&/p&&p&&br&&/p&&p&▼安装了 Avast 之后再上 Chrome 就提示安装了,算是很干净的一个页面拦截插件,同时告诉你哪些页面是可靠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1fac2ee5282da1edb02e619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9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1fac2ee5282da1edb02e619_r.png&&&/figure&&p&&br&&/p&&p&&br&&/p&&p&&b&Wikiwand: Wikipedia Modernized&/b&&/p&&p&&br&&/p&&p&▼使用前看维基百科,一坨屎。&/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f06bbf9a071db276eaec0b548a3642ec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9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f06bbf9a071db276eaec0b548a3642ec_r.png&&&/figure&&p&▼安装 Wikiwand 再看相同词条,哇,好他妈美!&/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e54ba6a9afee4caf4a999e9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9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e54ba6a9afee4caf4a999e9_r.png&&&/figure&&p&&br&&/p&&p&&br&&/p&&p&&br&&/p&&p&&b&为什么你们就是不能加个空格呢?&/b&&/p&&p&&br&&/p&&p&▼作者对这款插件的介绍&/p&&blockquote&自动在网页中所有的中文字和半形的英文、数字、符号之间插入空白。(摊手)没办法,我大处女座都有强迫症。&br&&br&如果你跟我一樣,每次看到網頁上的中文字和英文、數字、符號擠在一塊,就會坐立難安,忍不住想在它們之間加個空格。這個 Google Chrome 的外掛正是你在網路世界走跳所需要的東西,它會自動替你在網頁中所有的中文字和半形的英文、數字、符號之間插入空白。&br&&br&漢學家稱這個空白字元為「盤古之白」,因為它劈開了全形字和半形字之間的混沌。另有研究顯示,打字的時候不喜歡在中文和英文之間加空格的人,感情路都走得很辛苦,有七成的比例會在 34 歲的時候跟自己不愛的人結婚,而其餘三成的人最後只能把遺產留給自己的貓。畢竟愛情跟書寫都需要適時地留白。&br&&br&與大家共勉之。&/blockquote&&p&&br&&/p&&p&插一句,这款插件的发明是基于 &u&中西文混排规范&/u& 。不要问为什么,不是硬性规定,只是为了营造更好的审美环境。有关中西文混排规范请看这里:&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log.acgtyrant.com/chinese-western-mixed-typesetting.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西文混排 | Tyrant's Blog&i class=&icon-external&&&/i&&/a&&/p&&p&&br&&/p&&p&▼使用后所浏览的页面里所有第一种的句子将会变成第二种,看起来更舒服。&/p&&blockquote&我們要把100個暴君塞進box裏面。&br&我們要把 100 個暴君塞進 box 裏面。&/blockquote&&p&&br&&/p&&p&&br&&/p&&p&&b&Push to Kindle&/b&&/p&&p&&br&&/p&&p&▼将网页内容推送到你的 kindle 上去,但是 pdf 和 word 还是更倾向于用邮件直接发送到你的 kindle 邮箱里去,比这个方便一百倍。&/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b9c532e8cbb37de2c2deb3ef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b9c532e8cbb37de2c2deb3ef_r.png&&&/figure&&p&&br&&/p&&p&&br&&/p&&p&&b&印象笔记·剪藏&/b&&/p&&p&&br&&/p&&p&▼印象笔记出的一款在线保存网页内容的工具,保存之前可以进行编辑。&/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ad4aa71ed08619edf6ab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9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ad4aa71ed08619edf6ab_r.png&&&/figure&&p&&br&&/p&&p&▼可以用搜索引擎直接搜索笔记里的内容,非常方便。&/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0d2dfe63a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9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0d2dfe63a_r.png&&&/figure&&p&&br&&/p&&p&&br&&/p&&p&____________________&/p&&p&上次编辑还在写论文&/p&&p&现在已经毕业工作了&/p&&p&闲的话可以关注我微博啊&/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bo.com/toddark/profile%3Frightmod%3D1%26wvr%3D6%26mod%3Dpersonnumbe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Wordsworse&i class=&icon-external&&&/i&&/a&&/p&
多图。排名有先后,按每天的使用顺序。 Earth View from Google Earth ▼使用后每打开一个标签页是这样的,这个插件可以让你看到地球各个美丽的角落。 Google 艺术计划 ▼在浏览器标签页中欣赏 Google Cultural Institute 中的艺术计划精彩作品。 微博急简 WC…
我们先了解一下尾喷口的主要功用:防止燃气因不完全膨胀而造成的推力损失。详细一点说就是使涡轮后的燃气继续膨胀,以便尽可能的把燃气的热焓转变为动能,增大燃气从喷口喷出的速度,从而提高发动机的推力。&br&&br&&br&然后,需要说明的是,喷口大小和推力大小不是简单一元曲线关系。&b&在一定的油门范围内,喷口适当缩小可增加推力,但超过临界值后则反之。&/b&一般来说,在飞行速度不大的情况下(M&=1.5),亚音速及低超音速飞机使用的不带加力的喷气发动机由于喷口部分的焓降较小,发动机由于不完全膨胀而损失的能量也较小,简单的收敛尾喷口便能有效的增加发动机的推力。这一点很好理解,题主可以用嘴吹气试一下,&b&嘴巴张大吹出的气猛,还是闭合一些吹的猛~&/b&跟消防队用的高压水枪原理差不多~&br&&br&&br&&br&如果题主问的是军机的起飞,&b&由于起飞时一般都是开加力,通常都需要扩张喷口,因为已过临界点。&/b&当M&1.5 ,飞行速度越来越大时,燃气在尾喷口的总膨胀比可达到10-20以上,为了保证燃气能够充分膨胀,减少推力损失,此时必须使用可调节的收敛-扩散型超音速尾喷口,这样在开加力时,为了保证燃气充分膨胀,尾喷口也必须要调到最大直径状态,不开加力时一般都是喷口处于最小直径状态。&b&这也很好理解,该射的时候迟迟不射或者射不干净,结果就会造成。。。嗯。。。屌爆了~&/b&&br&So,一般来说,简单的说:从小油门到最大推力喷口是收缩的,面积随油门杆移动持续缩小,但接通加力后,喷口是扩张的~&br&&br&&br&以上说的这个,就是著名的收敛-扩张喷管,也叫“&b&拉瓦尔喷管&/b&”~亚音速气体在收缩的流道中会加速,但超音速气体在扩张的流道中才会加速。跨/超音速的流体在运动时不再遵循&截面小处流速大,截面大处流速小&的伯努力定律,而是恰恰相反,截面越大,流速越快。(这也是火箭发动机为什么长那个样子的原因~)对这种喷管有兴趣的朋友们请看这里&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nku.baidu.com/view/6cbd32cdc288.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nku.baidu.com/view/6c&/span&&span class=&invisible&&bd32cdc288.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看看每段的结论就可以,公式太复杂了。&br&&br&&br&&br&在飞机(发动机)起动时,喷口调到最大直径状态是为了让发动机中的气流更加顺畅,降低飞机的过载,从而缩短飞机的起飞距离。&br&当发动机处于慢车状态时(降落时发动机就处于慢车状态),喷口调到最大直径状态是为了降低排气速度,减低推力,使飞机更安全平稳的降落,保证飞机在降落后不要滑行的太远,避免冲出跑道~当然也能避免高速排气对地勤人员造成伤害~
我们先了解一下尾喷口的主要功用:防止燃气因不完全膨胀而造成的推力损失。详细一点说就是使涡轮后的燃气继续膨胀,以便尽可能的把燃气的热焓转变为动能,增大燃气从喷口喷出的速度,从而提高发动机的推力。 然后,需要说明的是,喷口大小和推力大小不是简…
好玩又漂亮的装置作品真的还挺多的,这个是个全球化的趋势。在我看来,好玩多半说明这个装置作品具有互动性,观众的参与积极性高,自然作品更受欢迎;而好看漂亮,制造出令人惊叹的文化景观,甚至成为“旅游胜地”,如今也是很多视觉艺术家力求在造型上抓住眼球的快捷方式,所以,好玩漂亮的装置作品是越来越多,而且会一直成为一种喜闻乐道的艺术形式。&br&&br&关于装置艺术,其实我已经说过一次了,具体内容请见:&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当代装置艺术有哪些流派?各有哪些代表作? - 了不起的苏小姐的回答&/a&&br&这个中间很多的举例作品,尤其是“造梦派”装置艺术,在我看来都是很好看的;而关于装置艺术的互动性,“感知派”和“技术派”里的交互艺术,都是这一种。&br&&br&那么,这里还是可以再提几个我记忆里好玩好看的装置作品。&br&&br&Ernesto Neto,在美国很有名,巴西当代艺术界的代表,多为大型室内装置作品。他的造型灵感部分来自于巴西现代实体主义(neo-concretism)。&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dbd7e07afef2f0c528c581f8e29ac36d_b.jpg& data-rawwidth=&3008& data-rawheight=&2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0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dbd7e07afef2f0c528c581f8e29ac36d_r.jpg&&&/figure&&br&Neto的作品我看过几次,效果都很好。他创作的抽象装置常常占据整个展览空间,所使用的材料非常的轻薄,例如弹性尼龙和棉常常被用到。尼龙薄膜被拉长固定在天花板上,弹性的纤维挂起来形成一个房间,或者一个类似器官的形状,(在我看来总像是男人的蛋蛋,尤其是肉色的那种。。。其实还满污的。。。捂脸)。&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6dd4aba2d4ddc291f79e42_b.jpg& data-rawwidth=&692& data-rawheight=&5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6dd4aba2d4ddc291f79e42_r.jpg&&&/figure&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作品里面,这些尼龙软体形状内填满了有气味的巴西香料粉末,挂起来后香料的重力会加剧作品的造型和“生命力”,有时仿佛一滴眼泪,有时看起来又像是一个巨大的蘑菇或者是污污的东西。。。有趣的是,Neto创作一些特殊结构的软体结构是互动性装置,参观者可以通过表面的小开口进入到里面。他还创作过一些类似迷宫的空间,参观者可以进入去体验它的作品,并各种触摸、积压、充气游乐园free style。&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ceadc3dcd_b.jpg& data-rawwidth=&780& data-rawheight=&5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ceadc3dcd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ce1501caeffe69ca6b350b0e674d7d9f_b.jpg& data-rawwidth=&698& data-rawheight=&5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ce1501caeffe69ca6b350b0e674d7d9f_r.jpg&&&/figure&&br&再就是我男神之一,Olafur Eliasson,今年他在国内有好几个大展,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他的“天气计划”是属于好看又好玩的教科书级别,而他的颜色房间系列也不错。我再说一个我喜欢的。&br&Riverbed (2014) by Olafur Eliasson. Installation view&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cdace2c9bebd13f685b5e_b.jpg& data-rawwidth=&2000& data-rawheight=&15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cdace2c9bebd13f685b5e_r.jpg&&&/figure&自然界是由无数种元素构成的,例如光线、水流、空气、雨雪、雾、空间、温度、色彩、音律……而每一种元素都是Eliasson所关注的。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地球运转产生的景象之中,影响并参与其中,我们早就习以为常,不再留意。但是,这一切只是如此吗?它们是唯一的真实存在吗?Eliasson有不同的答案,他想用艺术做实验,做操做和模拟自然的游戏,以此证明人们习以为常的感知并不是绝对的。“当你觉察到早已存在于你的生活而你却才刚刚开始关注的东西时,你是什么样的感觉?”我特别喜欢这种专注在一件主题上,并可以不断做出不同作品的艺术家。&br&&br&再说一个我很喜欢的英国女艺术家,Anya Gallaccio偏好以植物、果蔬、鲜花作為创作的素材。下图是她的作品“Red on Green”,展览中,她把一万朵新鲜的玫瑰铺满整个展厅,随着花期的结束,花朵不可避免地走向凋零、腐烂。&br&她的大部分作品都的是对生命旅程的见证。Galloccio说:“我迷恋这场混合着死亡与衰退的狂欢。&&br&她还有一个苹果树的装置作品,名字是“&i&B&/i&&em&ecause I could not stop,&/em& 2000”(Installation at Lehmann Maupin, New York)在展览的期间,苹果就在展厅里腐烂了。这个作品也获得了2003年的Turner Prize。&br&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我的另一个答案:&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from=profile_answer_card& class=&internal&&有哪些著名的现当代艺术作品是用食物做成的呢? - 了不起的苏小姐的回答&/a&&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e27e274d09b1ee6f7d15ef585db9c4ef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e27e274d09b1ee6f7d15ef585db9c4ef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ea2cb314d793ab1a67dc9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7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ea2cb314d793ab1a67dc9_r.jpg&&&/figure&&br&还有一个我很爱的女艺术家Ann Hamilton,她也做过很多大型装置作品,其中有一个2013年在纽约军械库大展上的作品“ANN HAMILTON: the event of a thread,2013”,&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7fddbb3bfd81f6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7fddbb3bfd81f6_r.jpg&&&/figure&很多艺术大腕都在军械库这个5万5千平方英尺的展览区内做过大型装置作品,不同与很多艺术家的咄咄逼人、用力过猛相比,Hamilton的这个秋千作品有点“以柔克刚”的意思,而且有点服务大众的“游乐”功能。&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434f1dd557b528ca364dbbbcf68d0e79_b.jpg& data-rawwidth=&1077&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434f1dd557b528ca364dbbbcf68d0e79_r.jpg&&&/figure&巨大的白色丝绸从天花板垂下,像帷幕也像飘浮的云朵,丝绸的顶端连接着许多钢索,钢索衔接着几十架秋千;人来来到这个展览,去玩秋千,晃动秋千就会联动丝绸,白色的巨大绸缎就会在展厅内随着人们的秋千不断飘舞。有的人在秋千上出力,有的人则躺在地面上静静地观看,那些飘动的绸缎与荡秋千的人们一起,似乎在上演一出和谐的舞台剧。&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4e010e062f3908422cfb_b.jpg& data-rawwidth=&620& data-rawheight=&4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4e010e062f3908422cfb_r.jpg&&&/figure&在这个装置内,人们干什么,即使是发呆,都是恰当的,人们的参与,谈话,欢笑,呼吸,走动,形成的风,空气,绸缎的舞动,都在这里成为了一体。人们的存在和参与,才使得这个装置活动起来,完整起来。&br&有兴趣的可以看:&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armoryonpark.org/programs_events/detail/ann_hamilto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NN HAMILTON: the event of a thread : Program & Events : Park Avenue Armory&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德国艺术家Angela Glajcar非常擅长用纸作为材料制作雕塑作品和大型装置。她很会利用纸张的重叠和空间来发挥纸雕的潜力,用超越于“单薄”“平面”这样的纸质第一印象对纸张发挥无尽的想象与创造。她还会利用灯光和空间、建筑进一步地加以营造出拥有纵深和层次之美的纸张装置艺术。&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2ec66c6b66f39bd6d23b_b.png& data-rawwidth=&1011& data-rawheight=&5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2ec66c6b66f39bd6d23b_r.pn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acf594d30efffe65a79bfe_b.jpg& data-rawwidth=&633&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acf594d30efffe65a79bfe_r.jpg&&&/figure&&br&加州女艺术家Lita Albuquerque在南极的极点利用99个蓝色球体创作出了大陆上第一个大型的装置作品,起名叫Stellar Axis,球体的位置根据恒星系里每个星球的位置来安排,此作品成为了一个冰天雪地版的星系图。&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b7aa57a96af232f2d39aaaf5_b.jpg& data-rawwidth=&662& data-rawheight=&4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b7aa57a96af232f2d39aaaf5_r.jpg&&&/figure&我当然不希望人类行为,包括艺术,破坏任何极地自然景观,但是看最后作品的照片也是美丽得像童话一样。&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b81f5ce1a84cdee68275a8_b.jpg& data-rawwidth=&818& data-rawheight=&5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b81f5ce1a84cdee68275a8_r.jpg&&&/figure&&br&英国艺术家保罗·卡可塞基(Paul Cocksedge)创作的超过200张纸形组成的灯,为法国里昂年度华灯节创作,每张“纸”是由一个特殊的导电材料通过电流将其点亮。所有灯的确切大小是一个标准的一张打印纸,横跨了80英尺长。&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cb45ef65ab1abf0a432c9fb80bea67cb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10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cb45ef65ab1abf0a432c9fb80bea67cb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03bb0b4f955bd230b2c09b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3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03bb0b4f955bd230b2c09b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fff5b5f300c35b7f7172d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4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fff5b5f300c35b7f7172d_r.jpg&&&/figure&&br&再说一个日本女艺术家盐田千春(Chiharu Shiota)的装置作品“手中的钥匙”,由纱线和5000多把钥匙组成,这个装置使用了从全球收集而来的成千上万把使用过的钥匙,旨在探索记忆概念。&br&“对于保护我们身边重要的人和事来说,钥匙是非常重要而又让人熟知的。它们激发了我们要去打开门探索另一个未知世界的灵感。”Chiharu Shiota说。&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ae03cfa5be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6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ae03cfa5be_r.jpg&&&/figure&她的大部分作品都挺壮观的,也有点小恐怖,像一场噩梦。&br&Chiharu Shiota--Over The Continents, installation view&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50bf3cbe4de553ba9b53a7_b.jpg& data-rawwidth=&1500& data-rawheight=&8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50bf3cbe4de553ba9b53a7_r.jpg&&&/figure&&br&还有一个公共空间里好玩的,美国当代装置艺术家,Aakash Nihalani 的作品。他利用彩色胶带制造出一些视觉的假象,他制造出一些高饱和度色彩的几何图形,放在街道的角落,建筑的表面等,很像是PS上去的,又有一点玩游戏的感觉。&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f88baa96dfc2e426f32ce3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f88baa96dfc2e426f32ce3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853a9f9f7bb86e8fdc001cb98594cbc7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853a9f9f7bb86e8fdc001cb98594cbc7_r.jpg&&&/figure&&br&日裔美国艺术家格伦·凯诺(Glenn Kaino)做过一个装置作品,记得那段时间也是在社交网络上天天刷屏。他将无数的箭头指向不确定目标组成一个移动装置作品。这件作品在2015年军械库展,以及在纽约市举行的国际当代和现代艺术博览会上展出,很多参观者都跟这件作品合影。&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ba9d9cb24b51b6a4759b6b_b.jpg& data-rawwidth=&1498& data-rawheight=&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9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ba9d9cb24b51b6a4759b6b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4bed5af069e4cb10123c7ffb6d4fb09e_b.pn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2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4bed5af069e4cb10123c7ffb6d4fb09e_r.png&&&/figure&&br&我还看过一个艺术家组合&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incandescentcloud.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aitlind r.c. Brown & Wayne Garrett on WordPress.com&i class=&icon-external&&&/i&&/a&&br&他们做的一个灯光装置作品,把许多灯泡组合起来,制成一朵云的样子,来参观的人呢可以自己去点亮一盏小灯,人多起来了之后整朵云就被点亮了。我是在美术馆里面看到这个作品的,但是貌似它也作为公共艺术作品巡回展出过在一些城市。具体信息可以去艺术家网站看看。&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eec7eaab1e7a479ff4f0b3fa_b.jpg& data-rawwidth=&736& data-rawheight=&5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eec7eaab1e7a479ff4f0b3fa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27e591eeedcc647ddfac0a1_b.jpg& data-rawwidth=&940& data-rawheight=&4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27e591eeedcc647ddfac0a1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df0fe69a77a1e_b.jpg& data-rawwidth=&1008& data-rawheight=&6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df0fe69a77a1e_r.jpg&&&/figure&&br&先写这么多吧,看到好的再来更新~&br&-------------------&br&希望对你们有用。&br&如需转载,亲麻烦先私信我。
好玩又漂亮的装置作品真的还挺多的,这个是个全球化的趋势。在我看来,好玩多半说明这个装置作品具有互动性,观众的参与积极性高,自然作品更受欢迎;而好看漂亮,制造出令人惊叹的文化景观,甚至成为“旅游胜地”,如今也是很多视觉艺术家力求在造型上抓住…
谢邀。我也曾经思考和收集过这方面的口语对应翻译,一些口语词汇,包括您问到的词汇,翻译如下,仅供参考:&br&&br&麻笠佬:dirty man&br&唔汤唔水:neither fish nor fowl
(不是鱼也不是禽肉)&br&九唔搭八: as like as an apple to an oyster&br&你玩完啦:You are dead meat / You are dead.&br&食屎食著豆:unexpected luck in a
shit / Even a blind pig can find a truffle once and a while.&br&粉肠:this bastard&br&一身蚁:You are in hot water.&br&出去浦: hang around / fool around / hang out&br&打飞机:jerk off / wank off&br&擒青:hasty in a mess / You're so amped.&br&博大雾:Fish in troubled waters. (这里的fish是动词,浑水摸鱼之意)&br&有波有罗:太难,查找中。。。&br&玩野:You play a fool of me? / You're making fun of me?&br&你自己执生: You’d better shape up. / Look out for yourself.&br&收皮啦:forget about it&br&话之你:I don’t give a shit.&br&&b&出得来行,迟早要还既: What comes around, goes around.&/b&&br&沟女:
hook up girls&br&正扑街:You creep!&br&靓女: chick / babe / hottie &br&&i&例句:Oh man, she is such a &/i&&b&&i&babe&/i&&/b&&i&, don’t you think?&/i&&br& 古灵精怪: wicked / twisted / odd&br&口水多过茶:you are the chatter box&br&蛊惑仔:gangster&br&食死猫 / 摆我上台:carry the can / be made a scapegoat(替罪羊)&br&搞场: stir up trouble&br&放过我啦: spare me please….&br&落我面: you don’t give me face&br&锡:pamper&br&全套:full service&br&杀你: it’s a deal&br&醒定d:
be alert / Look out for yourself.&br&搭讪:
chat (somebody) up / pick (somebody) up &br&闷到抽筋: bored to death&br&讲曹操,曹操到:
talk of the devil&br&收声:
put a sock in it! /shut up&br&吹水:
shoot one’s mouth off&br&晒命:
you stuck up / show off&br&任你点: You name it&br&食野唔做野,做野打烂野:
You can’t do a thing without bungling it.&br&AA制:go Dutch / split the bill&br&告到你甩裤:eat you alive in court&br&&br&----------------------------------------------------------------------------------------&br&以下为更多的词汇补充:&br&&br&飞机场: washboard (洗衣板)&br& 真阴功:
That’s bitter.&br&搞笑:
funny / witty&br&稳笨:
play a fool of
take advantage of&br&好难讲:
you never know&br&唔使指意:
out of the question / forget about it&br&&br&开车好狼死:drive in a very aggressive way &br&乖乖地:behave&br&顶你个肺:God damn it / holy shit / fuck off &br&砌生猪肉 put somebody in the wrong / trump up a charge against somebody &br&咸湿: filthy &br&情圣:womanizer / pick-up artist&br&百厌鬼: naughty boy &br&恭喜发财:kung hei fat choy (只能音译,因为只有中国人才会祝别人发财)&br&大吉利是(打喷嚏之后别人说的话):Bless you&br&栋起床板:burning the mid-night oil&br&一脚踢:a one-man band&br&有姿势无实际:have all one's goods in the window &br&周身唔聚财: feel like a fish out of water&br&&br&-------------------------------------------------------------------------------------&br&继续补充:&br&顶硬上:fight it out &br&一脚踏两船:cheating / two-time (动词); two-timer (名词); two-timing (形容词)&br&&i&例句:He has been &/i&&b&&i&two-timing&/i&&/b&&i& / &/i&&b&&i&cheating on&/i&&/b&&i& his girlfriend.&/i&&br&搞掂:all done &br&正!:awesome!&br&你就爽啦:You had a blast, right?&br&好索:She is hot&br&懵盛盛:You fool! &br&拾下拾下:be away with the fairies (fairy是精灵之意,fairy land是仙境,fairy tales是童话。例句:she must be away with the fairies as I saw her singing to the flowers.)&br&罗命啊:You're killing me!&br&&br&&br&&br&以下词句,依然太难:&br&担屎唔偷食&br&冤猪头碰到盲鼻菩萨&br&暗瓦底&br&装假狗&br&整蛊做怪&br&一啖砂糖,一啖屎&br&。。。。。。&br&&br&&br&欢迎继续指正!
谢邀。我也曾经思考和收集过这方面的口语对应翻译,一些口语词汇,包括您问到的词汇,翻译如下,仅供参考: 麻笠佬:dirty man 唔汤唔水:neither fish nor fowl (不是鱼也不是禽肉) 九唔搭八: as like as an apple to an oyster 你…
04.29 补充:&br&承蒙大家厚爱点赞,很惭愧,就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br&&br&评论区有人说到了360度全景视频和VR视频。&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111& data-rawwidth=&1218& src=&https://pic2.zhimg.com/4e2ef1eda308df2f8362e1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1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4e2ef1eda308df2f8362e1_r.png&&&/figure&这个也是YouTube在去年初就启用了的功能,而且还完整的支持了空间音效。同时还增加了5K视频功能。(现在已经是8K了&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440& data-rawwidth=&2560& src=&https://pic2.zhimg.com/bcdd9da17341ca1acf36cd19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6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bcdd9da17341ca1acf36cd19_r.png&&&/figure&你只需要用纸板箱做个Google Cardboard就能愉快的开始享受最廉价的VR了。懒的动手的淘宝十几块就能搞定了。要上天?上火星都行。&br&&br&另外一篇15年发布的论文&br&&a class=&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googleresearch.blogspot.com/2015/10/improving-youtube-video-thumbnails-with.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googleresearch.blogspot.com&/span&&span class=&invisible&&/2015/10/improving-youtube-video-thumbnails-with.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提到了,Google已经将深度神经网络使用在了视频内容检索,封面缩略图的提取等等场景中。&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232& data-rawwidth=&624& src=&https://pic3.zhimg.com/f8b4e41213aae7f1a81376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f8b4e41213aae7f1a81376_r.png&&&/figure&上图展示了一个上传上来的视频是如何确定其封面的。&br&一般的算法是选取信息熵最大的一帧,但是信息熵最大的帧有可能是花花绿绿的很多字幕或者图案,而不是视频的核心内容,而YouTube会根据质量模型来选取评分最高的一帧作为封面缩略图,并渲染提升其分辨率。&br&算一下视频数量和它们的缩略图的数量,你就知道这后面的数据是多么巨大了。&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690& data-rawwidth=&659& src=&https://pic1.zhimg.com/eab35a9bda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eab35a9bda9_r.jpg&&&/figure&这个是新旧算法截取的缩略图,新算法明显能展现视频中更为优质的内容。同时能更好的识别视频内容,提升搜索的准确性,进一步提升广告投放的准确性。&br&是的,YouTube的一部分主要盈利来自于广告收入,很讽刺对吧。。&br&&br&另外打不开原文那篇介绍去抖动算法的话,可以戳这里看看对比视频: &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ilibili.com/video/av4499327/&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am and Cocoa &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下载YouTube的视频我用的是FF的1-Click Youtube Video Downloader插件&br&至于问梯子的我没法帮你们了。。写了估计这篇文章就木有了。&br&&br&还有很多背后的技术部分有兴趣的可以慢慢翻 Google Research Blog ,每个技术关键点都会给你列出论文和算法。。&br&&br&------------------ 以下是原文 ------------------ &br&高票回答已经说了很多了。我就说说技术这块默秒全的东西吧。&br&&br&当年刚入手Gopro,随手录制了个视频传到了Youtube。&br&上传结束跳转到的时候,我在下方看到了一行字:&br&&b&“我们检测到您的视频画面可能在抖动。需要我们稳定该视频吗?”&br&&br&&/b&惊讶的按下了确定,几分钟之后处理完毕,给出了一个对比画面,问我是否满意效果并保存。&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635& data-rawwidth=&1242& src=&https://pic3.zhimg.com/443c6ea8b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443c6ea8b2_r.jpg&&&/figure&就是类似这样,直接可以用鼠标拖动以任意比例观看原视频和处理后视频效果的对比。&br&目瞪口呆的我点了保存然后拉上小伙伴说我们能做这个功能么。&br&&br&一路搜索,在&a class=&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googleresearch.blogspot.com/2012/05/video-stabilization-on-youtube.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googleresearch.blogspot.com&/span&&span class=&invisible&&/2012/05/video-stabilization-on-youtube.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看到了Google在2011年发布的论文,关于如何计算镜头抖动的路径,整理成一个视频中镜头运动轨迹的多个曲线函数,从而计算画面修正抖动。&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905& data-rawwidth=&713& src=&https://pic2.zhimg.com/8ed7eb319a623bc7b29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8ed7eb319a623bc7b291_r.jp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900& data-rawwidth=&721& src=&https://pic2.zhimg.com/683d51b0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683d51b0d_r.jpg&&&/figure&&br&呵呵哒,我跪着看完的。还有篇论文给出了伪代码,告诉你如何实现写程序分析并处理图像。&br&这么好我们直接在自己代码里加进去就好了嘛,不过似乎这个计算分析过程很复杂啊,好像需要大量的服务器渲染时间呢,Google怎么做到这功能就丢YouTube上随便用的。。?&br&&b&&br&然后翻到一篇论文,里面提到服务器在用户上传视频的同时,将每接收到4MB的数据作为一个区块,每个区块都会进入集群实现即时分析,当视频全部上传完毕后,整个视频就基本被分析完毕,如果需要调整即时效果,只需要一个渲染周期,然后将分布渲染的数据取回拼合就能看到效果了。&/b&&br&&br&于是我们默默地打消了使用这个技术的想法。感觉雇佣一堆印度阿三将服务器的视频传到YouTube去然后下载回来放自家网站上更为省钱啊!!!&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052& data-rawwidth=&1355& src=&https://pic4.zhimg.com/6c41e481f66eb5ff7a1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5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6c41e481f66eb5ff7a17_r.jpg&&&/figure&而这只是YouTube创作者中心的一个选项而已。这个简直就是个网页迷你版iMovie。&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4341& data-rawwidth=&1376& src=&https://pic3.zhimg.com/ced1c21d938a981de400ace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7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ced1c21d938a981de400ace_r.png&&&/figure&这个帮助里面的每一项功能背后都是整个Google数据中心集群提供的强有力支撑。&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655& data-rawwidth=&578& src=&https://pic3.zhimg.com/eadbc3cfaf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eadbc3cfaf6_r.jpg&&&/figure&而这些都是YouTube提供的基础服务。还是从12年就已经开始使用了的功能,这几年过去每年都有大量的新技术在你看不到的地方进行着升级。例如有人提到切换画质是无缝变化过去的,那是因为YouTube是奢华的采用了Stream视频流解决方案,分片粒度很细。&br&这才是YouTube的核心竞争优势所在。&br&&br&内容的生产者更容易的创建出优质的视频,更方便的上传管理,才会有更多用户使用你的平台来观看。这是相辅相成的。你在用YouTube的时候,是感觉都是为了方便你而设计使用的功能。&br&所谓科技以人为本,这才是最好的体现吧。
04.29 补充: 承蒙大家厚爱点赞,很惭愧,就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 评论区有人说到了360度全景视频和VR视频。 这个也是YouTube在去年初就启用了的功能,而且还完整的支持了空间音效。同时还增加了5K视频功能。(现在已经是8K了 你只需要用纸板箱做个Google C…
热烈祝贺我国著名分子云团天文学家培养的谱线+脉冲星方向双料博士研究生在澳大利亚著名脉冲星搜索专家指导下,用一种他们文章里面没有进行具体描述的名字看起来跟旧搜寻方式一样的改进型搜寻方式,于澳大利亚天文学家观测的数据中找到两颗新的脉冲星!&br&&br&音乐做得真不错!&br&李菂老师很帅!&br&George 很可爱!
热烈祝贺我国著名分子云团天文学家培养的谱线+脉冲星方向双料博士研究生在澳大利亚著名脉冲星搜索专家指导下,用一种他们文章里面没有进行具体描述的名字看起来跟旧搜寻方式一样的改进型搜寻方式,于澳大利亚天文学家观测的数据中找到两颗新的脉冲星! 音乐…
&b&我的自豪是——我的网盘上几乎没什么收藏资料集。&/b&&br&&br&世界观很虚吗?这样想的人恐怕没有世界观。&b&我的上述答案,就源自我的世界观(之一):物理世界往往比预想的小,而内心世界则大至无限。&/b&&br&&br&物理世界很小:从互联网到网盘,中间只差一次点击——无论是保存、下载,还是收藏。&br&这种点击,是机器人和资料管理员擅长的,没什么自豪。&br&&br&内心世界很大:从阅读到改变,中间隔了一个世界:跨越数量级的凝聚、几天几年甚至一生的参悟酝酿、以及春风化雨的增长……&br&此间的修炼,才是学习进步者、精神消费者的自豪。&br&&br&对前者,网盘越大,他们就会存储更多副本;网速越快,他们就会越积极地下载。&br&而对后者,网速越快,越不需要下载;网盘大小,和自己并无太大关系。&br&&br&我看到——&br&比特们阴险地笑着,对前者说:谢谢你,亲爱的工具,帮我们复制/繁殖/迁移……&br&我也看到——&br&后者郑重温和微笑,对网盘说:谢谢你,亲爱的工具,帮我成长!
我的自豪是——我的网盘上几乎没什么收藏资料集。 世界观很虚吗?这样想的人恐怕没有世界观。我的上述答案,就源自我的世界观(之一):物理世界往往比预想的小,而内心世界则大至无限。 物理世界很小:从互联网到网盘,中间只差一次点击——无论是保存、下…
认真写个答案与 &a data-hash=&9cc51bdba2c3afac7c0a9& href=&//www.zhihu.com/people/9cc51bdba2c3afac7c0a9&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孙亚飞& data-tip=&p$b$9cc51bdba2c3afac7c0a9& data-hovercard=&p$b$9cc51bdba2c3afac7c0a9&&@孙亚飞&/a&知友兼校友商榷。&br&&br&&b&问题1,化工对经济的贡献程度过高,绝大多数都需要用到石油产品,以至于高度垄断。&/b&没错,小化工厂遍地都是,但只要两桶油捏住原材料,小化工厂只有依赖进口,而化工原材料的进口又有很大的困难,船期、关税、运输都是负担,所以民营小化工厂难以发展到很高的水平,我们看到像民营的钢铁厂如沙钢可以冲击世界500强,民营煤矿可以与国营煤矿抗衡,但民营的化工厂在什么位置?其实原来电信三巨头也是这样的局面,他们绞杀微信的方法与两桶油控制市场的手段一样,只是没想到工信部出手了。&br&&br&作者:孙亚飞&br&链接:&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中国的仿制能力这么强? - 孙亚飞的回答&/a&&br&来源:知乎&br&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br&&br&&b&针对这个问题,两桶油为什么要捏住原材料,我觉得简单参照一下我国石油工业的历史行程即可得到解答。&/b&&br&&br&&b&问题2,偶尔一些做大的民营企业想的也是控制原料。&/b&石油是这个时代的黑金,有些油田周边在改革开放之后崛起了一些较大的民营化工企业,多数都有过盗采(不必与犯罪联系,都源于80年代特殊时期)的经历,他们并不太想深入搞化工,只是想炼油,因为能够采油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而想转型做深加工却困难重重。山东有个很大的民营化工企业,多年以来也想转型,但其投资方向却依然还是精馏炼油板块。&br&&br&作者:孙亚飞&br&链接:&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中国的仿制能力这么强? - 孙亚飞的回答&/a&&br&来源:知乎&br&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br&&br&&b&针对这个问题,我必须以亲历者的身份告诉你,这就是彻头彻尾的犯罪,造成了国有资本的流失,是流过血也出过人命的,山东那个某皇相对干净,但它的相对干净(注意是相对)并不能证明这类型的资本都是干净的,例如谷某是怎么发家的?&/b&&br&&br&&b&问题3,两桶油有这么多资源为何不能媲美壳牌、埃克森美孚?&/b&如果观察盈利水平,可以看到壳牌这些企业的盈利能力比两桶油强太多,因为它们也是高度垄断,高度垄断可以带来高收益,但两桶油却做不到。如果把这些问题归咎于500万的吊灯就太低级了,这只是表象,根本的问题是,两桶油挣的钱没什么值得投资,只好买吊灯。每一个新项目在上马的时候都会有风险,那么此时就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管理层来承担风险,然而,两桶油也受制于很多因素,所以只好把同类型的项目一扩再扩,真正有需要的新产品只敢引进,不敢上国产化技术,每每在课题组里聊天说起此问题我与同窗们都感觉很无奈,其实国内很多实验室的研究水平很高,与国外相差无几,但就是难以工业化。&br&&br&作者:孙亚飞&br&链接:&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中国的仿制能力这么强? - 孙亚飞的回答&/a&&br&来源:知乎&br&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br&&br&&b&针对这个问题,简单而言就是我们不是美帝,石油是一个国际国内交织的问题,我们不可以只按照李嘉图的思想去把国家等而划分,因为美帝在全球的影响力极大,而我们的影响力甚小,他们可以从容布局,但我们真的不行,当然你说的管理层承担风险问题也很有道理,我只是作一补充,换句话说就是两桶油不能媲美美国壳牌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在全球能源和化工产业半个多世纪的苦心经营,这个我们比不了,能做到分一杯羹就不错了。&/b&&br&&br&&b&问题4~6说的挺好的,我想说的是5~6其实是绑在一起的,民众的民粹也好民智也罢,其实都只是利益博弈的工具,兄台或许尚未步入此中利益纠葛,恕我冒昧直言,我大胆猜测你不是子弟,应当大概率是高考进入化工行业而后一路读上来的博士。相信你数年之后彻底缠入其中,就会知道这些问题是彼此交织的死结,石化行业理乱难,难就难在不能一刀斩乱麻,煤炭都可以采取极为激进的去产能政策,但石化不行,因为这是工业的血液,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核心。如抽丝如剥蕉,须深刻认识而后想办法慢慢来,在此祝君好运。&/b&&br&&br&&b&这篇答案比较直抒胸臆,但事实上我并无任何反驳兄台立论之意,而是兄台有条不紊的内行言论实在令人如听仙乐耳暂明,故兴之所至,仅在兄台答案的基础上做一点微小的补充,不知你今后的打算是去两桶油还是民企,或许数年后有机缘可以合作。&/b&
认真写个答案与 知友兼校友商榷。 问题1,化工对经济的贡献程度过高,绝大多数都需要用到石油产品,以至于高度垄断。没错,小化工厂遍地都是,但只要两桶油捏住原材料,小化工厂只有依赖进口,而化工原材料的进口又有很大的困难,船期、关税、运输都…
&b&全文大篇干货。从零手把手教你写第一个爬虫。&/b&&br&&br&&br&&b&首先我在初学的时候把高票答案都看了一遍,然后我说一下我的感受。&/b&&br&&ol&&li&网页的源码经常会改变的!网页的源码经常会改变的!网页的源码经常会改变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所以你看到的那些14年甚至15年的东西很多都是不能用的。这个不知道误导了多少的新手,我在某些14年的文章下面的评论还看到16年有人在评论说怎么怎么用不了,原因就是网站的源码改了呗。&/li&&li&入门爬虫其实很快,可能一个下午就够了,但是要精通非常困难。如果你有兴趣的话看完我这一篇文章,便能自己写一个爬虫了。&/li&&/ol&&br&&b&接下来是教程。很蛋疼的是知乎不支持markdown所以很多的东西都不能用程序源码的形式只能用普通文本的形式,大家将就一下。&/b&&br&
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爬虫,爬虫呢很形象,就是说你写的程序就是一个小虫子,在网页上爬啊爬,然后把自己需要的东西保存下来了。 &br&
需要工具:python2,因为是入门,所以这次用到的两个包都是python自带的&br&&blockquote&import urllib2&br&import re&/blockquote&
简单介绍一下两个包,urllib2是用来解析网站的url的,re是一个正则表达式模块,在这个里面我用它来当比较。&br&
首先我们要定义一个类,插一下话,大家最好都用你需要这个类或者变量做什么的英语来命名,这样维护这个代码,或者让别人来读你的代码的时候都方便很多。定义一个类你可以随便叫他什么,在这里我给他起个名字叫spiderMode,蜘蛛模块。他有四个属性,页,页面,能否访问,以及一个处理类,等会儿会讲到的。因为这次我们只要爬一个网页,所以页和页面其实也都可以不要,而且保证url是有效的,enable也可有可无。&br&&blockquote&class spiderMode:&br&
def __init__(self):&br&
self.page = 1
self.pages = []&/p&&p&
self.enable = False&/p&&p&
self.sub = Sub()&/p&&/blockquote&接下来就是来定义我们最重要的函数啦,用函数来抓取页面。我们用最最最最简单的糗事百科来作为例子。那么url就定义如下&br&&blockquote&sUrl =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qiushibaike.co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iushibaike.com/&/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lockquote&接下来是一个我们可以说是伪装,为什么呢因为你用python去访问人家的网站人家会不开心不让你访问,所以你就要披上一层皮,这层皮我们叫headers,定义如下&br&&blockquote&&p&userAgent = 'Mozilla/4.0 ( MSIE 5.5; Windows NT)'&/p&&br&&p&headers = { 'User-Agent': userAgent}&/p&&/blockquote&好啦,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去请求访问啦,首先要request一下,这个函数的作用就是request这个url,也就是我们定义的sUrl,headers是我们的伪装。&br&&blockquote&request = urllib2.Request(sUrl, headers=headers)&br&&/blockquote&之后我们就可以打开这个链接&br&&blockquote&response = urllib2.urlopen(request)&br&&/blockquote&用一个变量来读这个网页这时候你可以用print来读出一下,这时候出来的就是网页的源码。&br&&blockquote&sPage = response.read()&br&&/blockquote&光有源码没有用,我们需要将它转变为能够处理的格式,因为本来是utf-8的编码,因此要经过一步转码,现在unicodePage里的东西就是我们需要的网页的所有源码啦&br&&blockquote&unicodePage = sPage.decode(&utf-8&)&br&&/blockquote&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找到所有的我们需要的信息,我们要来分析一下网页的源码,发现所有的笑话都是这么样的格式的&br&&blockquote&&div class=&content&&&br&女领导把我叫到办公室,目光在我身上扫射了一遍道:“听说你还没女朋友啊,要不要给你介绍个?”&br/&听得我有点莫名其妙,一向身为工作狂她,啥时候开始八卦起来了?但内心略有一丝欢喜,慌忙的点了点头,只见其接着道:“我刚离婚,考虑下不?”……&br&&/div&&/blockquote&好了我们就能写出我们的re表达式,这一句的意思是在unicodePage中找到所有的夹在那两个东西之间的信息。(.*?)表示的是任意循环一次的信息。?是表示循环一次,如果你不加?的话就会直接定位第一个&div&和最后一个&/div&了,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br&&blockquote&myItems = re.findall('&div class=&content&&(.*?)&/div&',unicodePage,re.S)&br&&/blockquote&其实这时候就做的差不多的,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直接输出了。但是看一下刚才的源码中有几个&/br&,这是什么呢?其实是换行符,所以我们要定义一个类来去掉换行符,并且加入我们输出的时候用刀的换行符&\n&。用以下代码实现。&br&&blockquote&&p&class Sub:&/p&&p&
replaceBr = re.compile('&br/&')&/p&&p&
def replace(self,x):&/p&&p&
x = re.sub(self.replaceBr,&\n&,x)&/p&
return x.strip()&/blockquote&这也是我们刚才提到的sub类,可以用来整理格式。最后就是输出啦,顺便再编一个号。&br&&blockquote&&p&num=1&/p&&p&
for item in myItems:&/p&
print str(num) +'. ' + self.sub.replace(item) +'\n'
num += 1&/blockquote&整个程序就是这么的简单,下面我贴一下完整的源码方便大家看一下。&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6d40ea47eddac76623c03ab_b.png& data-rawwidth=&1166& data-rawheight=&8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6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6d40ea47eddac76623c03ab_r.png&&&/figure&&br&一个爬虫就这么做好了。当然这个是最最简单的,之后怎么进阶就需要大家去思考啦。&br&&br&=================我是广告================&br&买了mac却不知道怎么用?关注我的读读日报吧,每天都有高质量的回答与文章推送,让你高效而又优雅的使用mac,如果大家有推荐与意见也欢迎私信我。&br&&p&&a href=&http://dudu.zhihu.com/circle/429108?utm_campaign=in_app_share&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dudu.zhihu.com/circle/4&/span&&span class=&invisible&&29108?utm_campaign=in_app_shar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二维码自动识别)&/p&谢谢大家
全文大篇干货。从零手把手教你写第一个爬虫。 首先我在初学的时候把高票答案都看了一遍,然后我说一下我的感受。 网页的源码经常会改变的!网页的源码经常会改变的!网页的源码经常会改变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所以你看到的那些14年甚至15年的东西很多都是…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d1f9f6ba35544aa2acf1f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d1f9f6ba35544aa2acf1f_r.jpg&&&/figure&&br&&p&Indie Game Tide Vol.17&/p&&p&Firewatch&/p&&br&&p&Prologue&/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f81bb2efd0da_b.jpg& data-rawwidth=&650& data-rawheight=&3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f81bb2efd0da_r.jpg&&&/figure&&br&&p&《火情观察员[1]》的开场很特别。&/p&&br&&p&你似乎在向谁描绘着自己的人生,又或者只是在脑海中回忆往事罢了。一幕幕人生在眼前展开:你是如何遇到自己的妻子、如何和她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她是如何罹患阿尔茨海默、开始失去生活能力、你又是如何感到生活难以继续下去,并最终选择远离人世,成为一名火情观察员的。在这段叙述中,你会遇到数次选择的机会,选择的方式和其后使用对讲机[2]时相似,但不论你怎样选择,都不会改变剧情的走向,你仍然会结婚、茱莉仍然会得病、你仍然会被迫和她分开,最终来到这片荒野之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救赎。&/p&&br&&p&不公平,我知道。但这就是人生。&/p&&br&&p&这个开场中属于过往的部分几乎完全由文字构成,虽然背景颜色不断变幻,但你却很难捕捉到任何切实的线条或是细节,一切就像是发酵之后的泡沫,让人沉醉,却又在酒醒后惊觉而起,面对着并列而生的两个选项。选择的意义本源于结果的不同,而在殊途同归之后,每一个选项都失去了重量,但偏偏是如此之轻的抉择,每一个都显得异常艰难,更别提夹杂在思绪断片之中的,是向着自我放逐一步步前进的旅程。命运已经写就,但这并不会让生活本身变得可堪忍受,每一个决定都越来越难,每一次按键都变得越来越慢。甚至在每一个至关重要的节点,你却反而会别无选择,茱莉的病情会不断恶化、你会在漫长的陪护过程中逼近极限。&/p&&br&&p&直到这个开场的结尾,游戏给了你一个无法去选择、却又必须要去选择的选项:&/p&&br&&p&“你决定接受这份工作。”&/p&&br&&p&Fake Choice&/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db02f05c2be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db02f05c2be_r.jpg&&&/figure&&br&&p&选择,是游戏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p&&br&&p&不论在游戏还是人生中,我们都会通过选择来决定自己的命运。但对于游戏而言,通过给予玩家选择的权力,并以相对应的结果进行反馈,是营造出游戏最为重要的互动性的关键所在。选择的机会越多、节点越多、对应的结果越多,就越能营造出一种可能性无尽的幻觉,但从反方向看,这意味着游戏开发者需要针对每一个选择设计出对应的结果,如果游戏中只有一个选择、两个选项,这自然并不算辛苦,但如果在一次游戏流程中出现连续选择,又想要保持每一个选择对玩家的游戏流程产生切实影响的话,那么两次选择对应的就不再是两条分支,加法变为了乘法,你要做四个不同的结果。&/p&&br&&p&如果对每一次选择都进行如此处理,不仅整个游戏的剧情发展会复杂到令开发者精疲力竭,也未必会在本质上提升游戏的自由度。要为每一条路线填充足够扎实的内容,本就是种奢求了,毕竟讲好一个故事已属不易,在同一个设定下讲好数个故事,只会难上加难。因此在大多数游戏中,尤其是3A游戏大作中,你所做出的种种选择,一般至多会产生两条相对而言差异较大的故事线。但对于独立游戏而言,情况却有所不同,虽然资金人力均有限制、但每一条路线的制作成本却不像3A作品那样高昂,因此如《史丹利的寓言》[3]这样的步行模拟器游戏便恶意完全建立“选择”二字上,去构建一个多路线多结局的架构。&/p&&br&&p&反过来看,“选择”的存在对于游戏叙事而言,其实是一把双刃剑。隐藏在“选择”背后的,是游戏开发者与玩家之间的角力:如果不给玩家选择的权利,玩家只能沿着一条路线前进,那么这条路线就必须内容丰富,足够让玩家应接不暇,忘记自己四处碰壁、时时受限,毫无自由的处境;如果太多选择,开发者又必须权衡每一个选择的内容,确保每一条路线都是为游戏整体服务,而非单纯地为了自由而自由、损害叙事的完整性。&/p&&br&&p&那么,有没有一种方式,既可以让玩家感受到自己拥有选择权,又能在同时保证叙事不至于支离破碎,让开发者有足够的掌控与引导能力呢?答案,就在《火情观察员》这部作品中。&/p&&br&&p&“假选择”[4]贯穿着这部作品的始终,直到最后一刻。&/p&&br&&p&正如开场所展示的,游戏中你会在诸多事项上拥有自己的选择权,你可以选择成为一个絮絮叨叨的人,事无巨细地与黛利拉[5]进行汇报,也可以选择成为一个自闭症患者,看着时间条流逝至尽头,默不作声。即使是选择沟通,也同样可以依照自己的性格(或者与之背道而驰)选择积极乐观、或是多疑消极的回复。你的回复固然会影响你与游戏中唯一可以沟通的对象黛利拉之间的关系,但不论如何选择、如何行动,游戏的整体故事流程都不会有太大变化(在第33天是否取走不属于你的补给,会影响到第34天的剧情是否出现,所以想看全剧情的玩家,请别做好孩子),游戏的叙事仍旧会沿着同一条路线前进,直至终点。即使在结尾处存在一个隐藏结局(玩家所扮演的亨利[6]可以选择搭乘直升机离开,亦可等待两分钟,选择独自留在已经越来越猛的山火中了解此生),但在这两个结局之后,也只剩职员表,不会再有更多剧情线索出现。&/p&&br&&p&同样的设计理念也存在于地图设计中,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我想相对而言比较贴切的是“银河城”,虽然是“开放式”地图设计,但玩家所能抵达的区域是逐步开放的,只有不断推进剧情才可以获得抵达新区域的道具,而一旦取得道具,又往往会有新的方式回到已经开辟的区域(例如获取消防斧之后,可以砍树开启新的通路)。&/p&&br&&p&尽管地图是逐步开启的、而剧情的走向其实完全不受玩家的控制,但在游玩《火情观察员》的过程中,玩家却从未感觉到在其他游戏中的限制。一方面,相对缓慢的步行速度与极为广阔的地图区块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对照,即使是在第一天,玩家也已经可以见识到各种各样的地形(包括各种氛围的环境),这也就是先前所述的,在单一路线中加入足够丰富的内容。另一方面,虽然剧情的推进不受控制,但在展现形式层面却实现了玩家所需要的自由度,例如在游戏中你会遇到许多段给身边事物取名的无线电对话:你会给自己捡到的乌龟起名、也会给进行“受控燃烧”[7]后燃起的山火起名、甚至是第一天绳子断裂后摔下去的山坡,都会被得到一个专属的名字,当然,这个名字并不是你用键盘输入的,而是在几个已经写就的选项中选出来的。不止如此,你所作出的选择会在日后的无线电对话中反复出现,而且不像一般日式角色扮演游戏中主角的名字那样,往往在对白中被刻意省略,而是正常出现在所有对话中,被男女主角念出来。&/p&&br&&p&在种种“假选择”之下,选择与控制之间就达成了一种奇妙的平衡。它不仅给了玩家自由度、让选择本身和玩家之间建立了情感(毕竟,这是玩家自己从几个选项中选出来的),还可以在一次选择后,通过重复不断加深这一印象,但最为重要的是,根本不必为此制作另一条截然不同的路线。“假选择”虽然不会引出全新的分支剧情(第34天除外),但它仍然将玩家与游戏之间的关系拉近了,至于增添的成本,则不过是增添几个选项,额外录制几段对话罢了。&/p&&br&&p&Controlled Fire&/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35dc410e618df12405bbd4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35dc410e618df12405bbd4_r.jpg&&&/figure&&br&&p&《火情观察员》的故事发生在1988年黄石大火之后(这在亨利与黛利拉德对话中有所提及),这场大火是黄石公园有历史记载以来最大的一场大火,数个火头在未被及时扑灭后,汇聚到一起形成熊熊大火,烧毁了两个游客集散地,并迫使整个公园不得不在日关门谢客,这也是自公园建园之后的第一次,整整3213平方公里的土地(占整个公园面积36%)被卷入这场大火之中。&/p&&br&&p&如黛利拉所述,黄石大火之后,一度趋近消亡的火情观察员们又开始纷纷上岗,而亨利之所以能得到这个工作机会,也同样是拜其所赐。火情观察员的工作一般在“火情瞭望塔”[8]中展开,亨利所居住的钢制瞭望塔已经算是装备极为精良的版本,大多数瞭望塔是木质结构,甚至最为简陋的版本不过是在较高的树上加个梯子,至多在高处树干上搭建一个木制平台罢了,至于发电机这种高级装备,更是少而又少。&/p&&br&&p&在1960年之前,人们普遍认为森林火灾是绝对有害的,只要发现苗头就必须尽速扑灭,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始逐渐接受森林火灾是整个森林生态的一部分,并在部分衰败的森林区域人为执行“受控燃烧”,烧掉已经死亡的植被,给新的植物腾出生长空间,这也切实地减少了每年毁于火灾的森林面积。但1988年发生的黄石大火,却和这种“点燃处理”密不可分:一方面整个森林生态已经走到一个循环的末期,有大量死亡植被存在,又赶上一个酷热而干燥的夏天,这些“受控燃烧”汇聚到一起,最终形成了势不可挡的大火。&/p&&br&&p&然而神奇的是,在经历这场看似如生态灾难一般的大火之后,黄石公园的植被不仅并未就此消失,反而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重新发芽生长了出来。自然界的行事方式似乎总是超出人类的理解能力,又或者只是我们对于自然规律的理解仍然太少吧。自这场大火之后,针对森林大火的处理原则发生了进一步修正,“受控燃烧”被全面禁止,一切人为引发的火灾仍将被第一时间控制,但落雷等自然发生的火灾,则会在不影响人类生存的前提下,任其自生自灭。&/p&&br&&p&之所以会对在游戏中只提过一句的这场大火说这么多,其实是因为在游玩的过程中,我总会感到火这一意象与亨利的心理状态之间,有着某种奇特的关联。促使亨利申请这份工作的,固然是被迫与妻子分离之后难以自处的负罪感,但阿尔茨海默本身只是一种疾病,茱莉并不是因为亨利才患上这种疾病的,换言之,它并不是人为引起的,而只是人类必然要面对的一种生存过程中的可能性。如果我们将亨利和茱莉看成人类这座森林中的两棵树,那么阿尔茨海默也许就是那一道从天而降,点燃了茱莉这棵树,并顺道引燃了亨利的落雷。&/p&&br&&p&茱莉对此无能为力,亨利也同样如此。正如火灾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疾病也是人类不可避免的命运之一。但火灾带给森林的,并不只有死亡,还有对死亡植被的清理,燃烧过后产生的灰烬,也将为新生命的勃发创造极佳的肥料。疾病也同样如此。茱莉的命运让亨利心灰意冷,甚至自我放逐到了肖松尼国家森林公园[9]以远避人世,但这反而让他能够从头开始建立与他人(在这个游戏中,专指黛利拉)的关系,并重新认识自己性格的弱点,在重返人世后,做一个更好的人。&/p&&br&&p&在某种意义上,亨利的自我放逐,是面对疾病后无能为力心态的一种延展,甚至可以将之比作一种“受控燃烧”。茱莉所患病症之所以是阿尔茨海默而不是别的病症,绝非随意设定,而是与亨利其后的经历紧密对应的,患病者逐渐失去短期记忆,最终连长期记忆都一并失去,其本质是人际关系的崩塌,而亨利之所以选择避世,既可以看作是对自己未能尽到丈夫责任的一种自我惩罚,其实又何尝不是对人际关系的一种主动放弃呢?正如森林会在大火之后重新生出新芽,只不过亨利并没想到在主动进行“控制燃烧”之后,自己的生命中也会重新孕育出一段新的关系。&/p&&br&&p&Walkie-talkie&/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dbbc929fa7cf496c0a1fc1e0db27f33f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dbbc929fa7cf496c0a1fc1e0db27f33f_r.jpg&&&/figure&&br&&p&《火情观察员》的故事,其实仍然在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亨利与黛利拉从陌生人到亲密、再到最终不得不分离,这短短的七十九天之内发生的一切,让我们共同见证了两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情感联系的全过程。仅仅专注于两个人物关系的作品并不少,但《火情观察员》的出色之处在于,黛利拉这个最为吃重的角色,竟然从头至尾都完全未曾真正出现在玩家面前,你们两人之间的唯一沟通工具,只是被俗称为“Walkie-talkie”的步话机(手持式无线电话)。&/p&&br&&p&《火情观察员》对步话机通讯模式的模拟,应该是借鉴了许多知名作品在对话树上的精彩设定的,有些回复内容必须在一定时限内才会存在,这让人想起《樱大战》[10]中的LIPS[11]系统。而针对游戏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事件、道具、场景触发全新的无线电对话,则是对《潜龙谍影》系列Codec系统的一种极为巧妙、且更为直观的借鉴。在《火情观察员》里,你不再需要像之前《潜龙谍影》作品中那样调出Codec界面,而更像是《幻痛》中按住L2键进入望远镜视角后按L1键围绕注视的目标引发对话的处理一样,只需要按住L2就可以选择选项、按下R2进行对话了。&/p&&br&&p&虽然如此,但步话机的对话系统却有着自己独到的一面,首先,按下L2,并不会直接触发对话,此时你要按R2在几个选项中进行轮转,只有松开后才会发送回复。当然可以认为这只是对步话机系统的一种模仿,毕竟现实中也只有按下后才可以通话,但在这部作品中,步话机通讯构成了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叙事,黛利拉会就一切你遇到的事物给出自己的意见,你们两人的情感交流也完全建立在这个小小的装备之上,甚至当你进入洞穴深处失去信号的时候,也恰恰是整个游戏中最为恐怖的一场戏所在之处。&/p&&br&&p&步话机的存在,不仅代表着亨利与人类唯一的关联,在另一层意义上,也成为了给这片森林添加一层性格、情感的重要手段。这种通讯方式、尤其是操控方式,既加入了限时回答要素而引入了时间流逝概念,也在回答轮转上引入了复杂操作(只能轮转向下而不能向上,错过一个回答就要转一圈才能重新选到),两者共同作用下,就给玩家带来了一种紧迫感,让你不得不尽快做出选择,这种紧迫感又在某种意义上增添了回答选项的厚重感,让每段看似平常的对白都有了更深的意义。这层意义会通过对话反向作用于引起对话的物品、场景、事件,从而附着并影响到你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进而让这个缺乏生气的世界(显然因为预算问题,游戏中的森林是极度缺乏动物活动的)鲜活起来、拥有自己的性格。&/p&&br&&p&在经过一片“受控燃烧”后焦黑的林地时,黛利拉会告诉你这片区域曾经发生过的火灾;在面对空地上的仪式用石块堆时,你也会和她讨论这种类似巫术的仪式;而在被围栏围起的研究基地里,她会因为两人的通话被记录在册而陷入狂暴状态,尽管这基地看起来,其实并没有什么异样,在最后也玩家也会知道所谓的研究记录,不过是奈德[12]在背后捣鬼罢了。但在彼时彼刻,黛利拉作为你唯一可以接触到的人类,彻底改变了你对于周遭世界的认知。&/p&&br&&p&这种设定,也给整个故事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恐怖的色彩的关键所在。&/p&&br&&p&在游戏的中盘,亨利与黛利拉被奈德设计深深陷入阴谋论假设中,他们怀疑自己成为了某种心理学研究的实验对象,设想一下,如果亨利不是独身一人处于这片森林里,如果他与黛利拉不是仅仅通过步话机维持沟通,而是能够见面交谈,奈德的手段都不可能轻易奏效。通过对于孤独氛围的凝造,游戏的叙事在将亨利两人引向癫狂的同时,也让玩家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的世界,而这种心理层面的惊悚,对缺乏生气、缺乏变化的游戏世界而言,是一种极为精妙和高效的补充。&/p&&br&&p&如果要用一个成语来形容这种手法,显然是“杯弓蛇影”。对于独立游戏开发者来说,传统的巨细靡遗的叙事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因为在人力层面和对细节的打磨上,都不可能与3A作品比拼,但正因为这种资源层面的限制,反而可以对现代小说中的写作技巧进行借鉴,只表述位于水面之上的冰山一角,将更多的剧情留给玩家自己去构想。而回到游戏本身,对这一点的最佳展示,就是黛利拉这个角色。她的身份与动机,就像她本人一样,从未在游戏过程中得到充分解释,虽然你们进行了大量沟通,也建立起了一种信任感,但随着游戏中真相逐步浮出水面,黛利拉言谈的不可靠也渐渐显现在玩家面前。&/p&&br&&p&《火情观察员》中的两个叙述者中,黛利拉显然是最为主要的一个,不仅因为她是亨利的上级,更因为亨利只可与她一人联系,而她却是可以与整个外部世界联系的。在某种意义上,黛利拉德不可靠,也就意味着人类世界的不可靠,当她刻意隐瞒奈德和他的孩子同时担任火情观察员的真相被挖掘出来后,亨利与她的关系也走向了一个前路未可知的岔路口。甚至有不少玩家持有自己的理论,认为黛利拉自始至终都在撒谎,奈德本身并不存在,一切都是黛利拉自导自演的一场戏。&/p&&br&&p&然而真相究竟是怎样的,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了,一切都被吞噬在那一场大火之中。&/p&&br&&p&对于结尾的处理,开发者坟地[13]工作室刻意选择了留白,虽然亨利最终抵达了黛利拉的瞭望塔,也发现了大量所谓的“真相”,但在这个夏天发生的种种,究竟哪部分是真实的,哪部分只是亨利自己的想象,恐怕他永远也无法说清,一切都会逐渐在记忆中腐朽、变质。若干年后他是否会像妻子茱莉一样最终忘掉这一切?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段记忆将在他的生命中停留良久。&/p&&br&&p&Walking Simulator&/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f0d2f7cfad2dbcc1d83e4ea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f0d2f7cfad2dbcc1d83e4ea_r.jpg&&&/figure&&br&&p&除了第一人称、冒险、模拟这几个标签以外,恐怕《火情观察员》还不得不加上步行模拟器这个近来颇为流行的标签。这个从主视角射击游戏中发展出来的不含直接暴力元素、注重叙事的类型,得到了许多玩家的喜爱,但真的想要做好它,似乎并不容易。且不说《史丹利的寓言》这种以小搏大的作品需要创作者本身拥有极强的想象力,即使是《新手指南》这样的线性作品,想要在情感层面打动玩家,也需要在游戏流程本身不断出新才行。暴力、以及暴力背后的对抗,是构建游戏基本“可玩性”的最常见方式,而跳出传统游戏逻辑,就要求必须有一种截然不同的非暴力对抗,这种转化并不是新近才出现的,早在游戏诞生之初,就已经存在。&/p&&br&&p&没错,可以与暴力对抗分庭抗礼的,自然是智力对抗。&/p&&br&&p&冒险游戏所强调的并不是通过对手眼协调能力、战略战术意识的挑战来为玩家带来成就感,它真正挑战的,是玩家的想象力、以及跳出传统思维框架、在盒子外思考的能力。对于《火情观察员》这部作品来说,其赖以构建游戏核心的,并不是所谓的银河城式的地图设计和道具系统,也谈不上所谓传统指点式冒险游戏中的物品组合,而是悬念。&/p&&br&&p&没错,构建这部作品核心玩法的,就是对真相的探寻。&/p&&br&&p&这部作品的一切体验,都围绕这一核心展开,从地图设计、物品设计(包括大量无法直接互动、和没有互动后果的物品)、到步话机系统、以及奇特的时间设定都是如此。举最容易被忽视时间系统来谈,整个叙事流程并不是像传统游戏那样集中在某一段正常流动的时间内展开,也不是完全以停滞的时间展开,更不是对此完全不去提及,当作时间要素不存在,《火情观察员》的时间流逝不仅是完全围绕叙事步伐展开的,而且会反作用于叙事本身。&/p&&br&&p&在每一天开始处,都会出现第X天的提示,一开始这个数字以线性方式增加,但三天之后,日期变化开始加速,你与黛利拉德关系也在模糊的日期更迭中突飞猛进,而随着潜在危险的降临,日期更迭开始变慢,并在最后两日达到了一个极致。日期的变化节奏调整是一方面,每一日中容纳的事项和流程则是另一方面,开始几日是以完整的从瞭望塔出发、再回到瞭望塔为一个循环,但随后这一循环被打破,一天会从地图的某一点开始,以回到瞭望塔结束,也可能以瞭望塔为始,在触发一段特定剧情后结束。再加上每一日所做的事情多寡不断变化,不仅时间、空间不断变幻,每一日的长度也在不断变化。而这一切最终都服务于叙事的核心:对真相的追寻与不可知。当玩家身处碎裂的时空中后,才会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并在游戏结束后,仍能保持一份思考。&/p&&br&&p&《火情观察员》这部作品在设计层面对步行模拟类游戏的启发还有很多,例如地图上各个区域连接路线的设计、可互动道具比例与提供信息之间的关系、甚至是攀登、跳跃等动作处理对代入感的大幅提升等等。但从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在再简单不过的操作模式下,究竟要如何透过对一个世界方方面面的精心调配和设计,来讲好一个只能通过游戏讲述的故事。&/p&&br&&p&Epilogue&/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6115cfdfb83f4b202359a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6115cfdfb83f4b202359a_r.jpg&&&/figure&&br&&p&我不知道在游戏的结尾,到底有几个玩家看着游戏中唯一出的人类,那个直升机上向你伸出手的人,感到心脏在怦怦跳动。但我敢肯定,我盯着他看了良久,甚至有些不敢相信这个世界中,仍然真的存在人类。再想一下那个等待两分钟后直升机飞走的隐藏结局,突然感到了一丝荒谬。&/p&&br&&p&不知道到底是哪个玩家尝试出的这个隐藏结局,我相信他/她可能也是无意识地尝试出来的。但如果他/她是真心不愿意登上救援直升机,而宁愿消逝在熊熊山火之内,也许会是对这部作品一种更为深沉的理解。并不是所有森林都会在山火过后重新发芽,有许多树只会在其中走向毁灭,对于它们而言,火焰并不是浴火重生必备的前提,而只不过是不可避免的死神罢了。在看似积极的结局背后,开发者仍然为玩家留下了另一种可能,对这个故事的另一种理解,或者说,另一种命运。&/p&&br&&p&而蕴含在这个命运背后的绝望,也许远超我们的想象,这不仅意味着亨利放弃了自己卧病在床的妻子茱莉、放弃了再度融入人类社群之内、也意味着他放弃了自己的生命,以及对于真相的追寻。这场旅程并没有改变他来到此处的初衷,又或者,他终于得以实现自己的初衷,完成自己的救赎。&/p&&br&&p&至于是救赎,还是绝望,恐怕只有亨利自己知道了。&/p&&br&&p&在这一刻,玩家与亨利终于彻底分开,而叙事也在此落下帷幕,没人给出答案,更不再有人提出问题,唯一留下的,只有一个不断咀嚼、不断回味的我。&/p&&br&&p&也许,这就是一个好故事的力量吧。&/p&&br&&p&[1]: Firewatch&/p&&p&[2]: Walkie-Talkie&/p&&p&[3]: The Stanley Parable&/p&&p&[4]: Fake Choice&/p&&p&[5]: Delilah&/p&&p&[6]: Henry&br&&/p&&p&[7]: Controlled Burn&/p&&p&[8]: Fire Lookout Tower&/p&&p&[9]: Shoshone National Forest&/p&&p&[10]: Sakura Wars&/p&&p&[11]: Live Interactive Picture System&/p&&p&[12]: Ned Goodwin&/p&&p&[13]: Campo Santo&/p&&br&&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edium.com/indie-game-tide/indie-game-tide-vol-17-988db78e156%23.o8dsqce3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medium.com/indie-game-t&/span&&span class=&invisible&&ide/indie-game-tide-vol-17-988db78e156#.o8dsqce3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p&&br&&p&订阅号:一点儿也不宅&/p&
Indie Game Tide Vol.17Firewatch Prologue 《火情观察员[1]》的开场很特别。 你似乎在向谁描绘着自己的人生,又或者只是在脑海中回忆往事罢了。一幕幕人生在眼前展开:你是如何遇到自己的妻子、如何和她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她是如何罹患阿尔茨海默、开始失…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7399 人关注
1130 条内容
817 人关注
10251 条内容
1439 人关注
387 条内容
109 人关注
632 条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朋友一个星期不找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