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报表如果用上年末审计数做本年年初数,连续编制时损益类结转本年利润科目还需要用未分配利润年初替换吗?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财务报表编制与(习题)要点分析.doc2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3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财务编制与报表分析(习 题 )
一、单项选择题:
1. 财务报表按主体范围分类, 可分为(
A.中期报表和年度报表 B.单个报表和合并报表
C.动态报表和和静态报表 D.比较报表和和静态报表
2.编制和报告企业财务报表的主体是(
A.企业投资者 B.企业经营者 C.企业债权者 D.会计事务所
3. 资产负债表日是指( )。
A.会计年度初那一天
B.会计年度末那一天
C.月度末那一天
D.季度末那一天
4.企业虚构商品交易、提前确认收入,主要是为了( )。
A.清洗利润 B.均衡利润 C.虚增利润 D.隐瞒利润
5.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负法律责任的是 。
A.财会负责人
B.会计人员
C.制表人员
D.单位领导人
6.资产负债表不提供下列 财务信息。 
A.资产结构 B.负债水平 C.经营成果 D.资金来源状况 
7. 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项目信息反映(
A.应收账款可回收的账面价值
B.应收账款可回收的账面余额
C.应收账款可回收的市埸价值
D.应收账款可回收的公允价值
8.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信息反映(
A.存货的现值
B.存货的账面价值
C.存货的市埸价值
D.存货的公允价值
9.某企业“应收账款”有两个明细账户:“应收账款---甲企业”,其期末余额在借方,为30000元,“应收账款---乙企业”,其期末余额在贷方,为8000元。“预收账款”有一个明细账户,其期末余额在贷方,为6000元。则资产负债表,中“预收账款”项目填列的金额为 。
A.14000元
B.30000元C.6000元
D.38000元
10.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项目”,应根据 填列。
A.“利润分配”科目余额
B.“本年利润”科目余额
C.“本年利润”科目和“利润分配”科目的余额计算后
D.“盈余公积”科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及其对报表的影响例解-会计论文发表
财会论文发表
财务论文发表网 高级会计师评审
财务论文 高会评审
职称评定评审 论文发表网站-财会论文网
本站推荐:
当前位置: &&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及其对报表的影响例解
发布时间: 点击数:285  正文:【
摘要:为了实现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与完善,有效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就需要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问题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的辨析,阐述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确认标准,借助典型例题对其会计处理及其对报表的 ...
& 摘要:为了实现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与完善,有效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就需要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问题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的辨析,阐述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确认标准,借助典型例题对其会计处理及其对报表的影响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资产负债表 日后调整事项 会计处理 影响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辨析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分为日后调整事项和日后非调整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是指该事项存在于资产负债表日及其所属会计期间,当时最终的结果并不明朗,在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前出现了新的证据证实的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是指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事项。该事项的发生对企业财务报表数字不造成影响,仅仅表明该事项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了。为确保会计信息供给的完整性与可靠性,保证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正确的估计和决策,对日后非调整事项也必须以适当的方式披露。某一事项究竟是调整事项还是非调整事项,总的判断标准是事项发生时间,具体确认标准如表1所示。表1中,我们通过对比的方式列举了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但并没有涵盖所有事项。实务中,会计人员应结合相关标准判断,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进行辨别与确认。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各种事项,我们要通过相关标准进行识别与判断,对属于调整的事项,应视同资产负债表当前所发生的事项一样,对相关事项进行业务处理,此时业务处理也一定会影响企业财务报表,因此,我们对相关事项进行业务处理后要对企业财务报表作相应的调整。通常情况下,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相关附表是会计报表调整的主要内容,现金流量表正表不属于调整范畴,但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根据需要应进行调整。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调整事项会计报表的相关账目已经结转,在进行账务处理、报表调整时应当分情况进行。 (一)损益类的调整事项 当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属于损益类事项,借助“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以前年度利润减少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借方,以前年度亏损的事项增加也是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借方;反之,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贷方。 (二)利润分配的调整事项 属于利润分配调整的事项,通过“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核算。属于前期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先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再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三)会计报表的调整事项 对以上账务进行处理后,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还应同时调整,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及当期编制的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如果需要提供比较会计报表时,还应对相关会计报表的上年数进行调整。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资产负责表日后经常发生调整事项,表1我们已经进行了归纳。为了便于说明此类问题,我们将对资产负债表日后原发生诉讼案件结案事项进行分析探讨,以此为例深入研究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相关会计处理及其对会计报表的影响。 例:三星公司与大成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约定三星公司应在2012年9月向大成公司交付甲产品2 000件。但三星公司没有按时发货并给大成公司带来经济损失。2012年10月,大成公司把三星公司告上法庭,要求三星公司赔偿其重大经济损失680万元。日尚在诉讼中,没有最终判决,三星公司就此事咨询了本公司律师,律师称根据相关信息,三星公司对大成公司赔偿的可能性很大,于是,三星公司财务人员对该诉讼事项确认预计负债460万元。日,人民法院判决三星公司应赔偿大成公司680万元,三星公司没有提起上诉,之后三星公司向大成公司足额支付了赔偿款680万元。 本例中,人民法院的最终判决证实了三星公司和大成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分别存在现实赔偿义务和获赔权利,因此两公司都应进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 (一)三星公司的账务处理1.支付赔偿款。 借:其他应付款——大成公司 6 800 000贷:银行存款 6 800 000该笔会计分录应作为2013年的会计事项处理。因为按照规定,当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涉及现金收支,均不能调整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项目和现金流量表各项目数字。2.需调整的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外支出 2 200 000贷:其他应付款——大成公司 2 200 000借:预计负债——未决诉讼 4 600 000贷:其他应付款——大成公司 4 600 000 3.递延所得税资产调整(2012年末的预计负债所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予转回)。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 (4 600 000×25%)1 150 000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 150 000 4.应交所得税调整。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6 800 000×25%)1 700 0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 1 700 000 5.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 650 0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本年利润 1 650 000 6.盈余公积调减。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1 650 000×10%)165 000上一页1 2 下一页 余下全文 共 2 页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65 000(二)大成公司的账务处理1.收到赔款(如上所述,大成公司在收到款项时,不能调整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项目和现金流量表各项目数字,因此,该笔分录应作为2013年的会计事项进行处理)。 借:银行存款 6 800 000贷:其他应收款——三星公司 6 800 000 2.应调整的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三星公司 6 800 0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外收入 6 800 000 3.应交所得税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 (6 800 000×25%)1 700 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 700 000 4.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本年利润 5 100 000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 100 000 5.因净利润增加,补提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10 000贷:盈余公积 (5 100 000×10%)510 000四、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及其调整 上述账务处理后,势必会最终影响到企业会计报表,因此应同时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包括: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当期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若提交的是比较会计报表时,还应对会计报表上年的相关数据进行调整;如果涉及会计报表附注内容的,还应当对会计报表附注相关项目数字进行调整。需要强调的是,为了保证对外提交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后,应该在报表附注中阐明调整事项的内容、预估相关调整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 承上例,三星公司与大成公司随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调整,其会计报表的项目数值也发生改变,两家公司应对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及年初数进行调整,具体分析如下: (一)三星公司1.三星公司年度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调整。(1)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调整:调减递延所得税资产115万元;调增其他应付款680万元,调减应交税费170万元,调减预计负债460万元;调减盈余公积16.5万元,调减未分配利润153.5万元。(2)利润表项目的调整:调增营业外支出220万元,调减所得税费用55万元,调减净利润165万元。(3)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项目的调整:调减净利润165万元;调减盈余公积16.5万元,调增未分配利润16.5万元。2.2013年2月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调整。三星公司在编制2013年1月份的资产负债表时,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是上年末资产负债表的数字,发生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后,三星公司在调整上年度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数字的基础上,还应当调整2013年2月份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二)大成公司1.调整报告年度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1)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调整:调增其他应收款680万元;调增应交税费170万元;调增盈余公积51万元,调增未分配利润459万元。(2)利润表项目的调整:调增营业外收入680万元,调增所得税费用170万元,调增净利润510万元。(3)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项目的调整:调增净利润51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项目中调增盈余公积51万元,调减未分配利润51万元。2.2013年2月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调整。大成公司在编制2013年1月份的资产负债表时,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是上年末资产负债表的数字,发生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后,大成公司在调整上年度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数字的基础上,还应当调整2013年2月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五、总结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期间涵盖资产负债表日到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在此期间发生的事项通过一定标准,确认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应当视同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发生的事项一样,做出相关财务处理,分析其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并对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在进行调整时一定要区分具体情况进行处理。S参考文献:1.周丽君.谈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涉税处理[J].财会月刊,2011,(9).2.李志伟.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思考[J].财会通讯,2010,(8).3.谭玉林.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所得税处理[J].财会月刊,2008,(4).4.孟宪宏.浅谈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责任编辑:论文分类导航
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抵消分录方法的探究
盛宏玉(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摘 要:本文阐述了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准备工作,对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抵消分录的两种主要方法,即循序渐进法和釜底抽薪法及其具体应用进行探讨,供大家学习和参考。期刊网 关键词 :合并财务报表;抵消分录;循序渐进法;釜底抽薪法中图分类号:F2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2收稿日期:作者简介:盛宏玉(1975-),女,江西九江人,硕士,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财经。一、前言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过程中,对于调整抵消分录的编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同时也是合并报表编制工作中的难点。企业在对合并财务报表进行连续编制时,同时涉及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会计期间的抵消事项,处理起来相对比较困难。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应用有效方法实现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现阶段,连续编制财务合并报表抵消分录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循序渐进法,还有另一种是釜底抽薪法[1]。二、循序渐进法及其具体应用循序渐进法是连续编制财务合并报表抵消分录的主要方法之一,该方法通常以时间顺序作为依据,按时间先后依次开展抵消处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首先要将上一个会计期间发生的抵消事项对本期期末未分配利润产生的影响进行反映,也就是要将上一个会计期间编制的抵消分录进行再一次编制,将分录中包含的损益类科目有效转换为年初未分配利润;其次,针对本期发生的各项交易事项,应开展抵消处理;再次,针对应该在期末阶段进行抵消的各个事项,应给予调整抵消。要完成以上工作可以从两个思路出发,第一种思路是先将个别公司期末的存货跌价准备以及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抵消,之后再站在企业集团的角度,针对应冲销存货跌价准备以及应补提存货跌价准备或者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进行正式确定;第二种思路是对企业集团视角以及个别公司视角存货跌价准备或者递延所得税资产在期末阶段的余额进行直接对比,并开展相关分析工作,按照存在的具体差额给予补提处理或者金额冲销处理[2]。但是以上两种处理思路都要求对上一个会计期间转入的资产以及负债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考虑,下面举个例子进行具体说明。例1:J公司持有甲公司80%的股权,J公司为甲公司的母公司。J公司在2011年向甲公司进行商品销售,取得了2000万元的销售收入,该商品销售的成本为1400万元。甲公司于2011年将这批内部购进商品的60%进行对外销售,其余40%形成甲公司期末存货,公司期末存货的账面余额为800万元。甲公司2011年年底对内部购买的存货进行了100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金计提,并对25万元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了确认。2012年J公司继续对甲公司进行货物销售,取得1000万元的销售收入,该批次商品销售成本为700万元。甲公司2012年对上一年度内部购入的50%存货进行对外销售,本年度内部购买的存货没有进行对外销售,期末存货账面余额为1400万元。甲公司2012年年末内部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36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90万元。J公司和甲公司的营业所得税税率相同,都是25%。针对上述例子,合并当期相关抵消分录的编制。首先,针对内部销售收入以及销售成本、期末存货中包含的为实现销售损益,进行抵消处理:借记营业收入2000万元,贷记营业成本1760万元,贷记存货600×40%=240万元。其次,对甲公司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进行抵消处理:借记存货——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贷记资产减值损失100万元。最后,对相关所得税开展合并抵消处理,这一阶段主要有两个处理思路,思路一是将子公司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抵消处理:借记所得税费用25万元,贷记递延所得税25万元;站在企业集团的角度进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借记递延所得税60万元,贷记所得税费用60万元。思路二是按照抵减存货跌价准备过后的内部未实现销售利润与适用所得税税率的乘积进行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借记未分配利润——年初 240万元,贷记存货240万元;借记存货--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贷记未分配利润——年初 100万元;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35万元,贷记未分配利润——年初35万元。将本期内部交易发生的销售收入以及销售成本、期末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销售损益进行抵消处理:借记营业收入1000万元,贷记营业成本700万元,贷记存货300万元。将本期销售期初存货中包括的内部未实现利润以及存货跌价准备进行转出:借记存货120万元,贷记营业成本120万元;借记营业成本50万元,贷记存货---存货跌价准备50万元。将期末存货中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进行抵消处理:借记存货---存货跌价准备310万元(360万元减去上期转入的50万元余额),贷记资产减值损失310万元。最后再按照两种思路对相关所得税开展合并抵消处理。三、釜底抽薪法及其具体应用釜底抽薪法要求企业在进行合并报表编制过程中,将上一个会计期间的抵消处理事项对本期期初资产项目以及负债项目的影响进行有效切断,将企业集团视角以及个别企业视角下的期末资产项目余额以及负债项目余额进行直接对比,对其开展深入分析,针对存在的差异进行抵消处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该先要对上一个会计期间抵消事项对本期期初阶段的未分配利润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反映,也就是要将上一个会计期间编制而成的抵消分录再次进行编制,但是应该要将抵消分录中的损益类科目转换为年初的未分配利润项目,将资产类科目转化为费用科目;其次,针对在本期会计期间内发生的相关交易进行抵消;再次,在会计期末结账时,对在本期会计期间内发生的、需要进行抵消处理的相关事项进行调整抵消会计处理。进行抵消时,可以选择以下两种方案:1.将个别公司在本期会计期间发生的存货跌价准备或者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本期发生额进行抵消,之后确定针对企业集团的视角应该有的期末余额;2.分别计算出企业集团角度、个别公司角度的存货跌价准备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并将其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得出两者之间的差额,确认本期应当计提或者冲销的金额[3]。承例1,在2012年针对合并财务报表进行连续编制时,应应用釜底抽薪法开展抵消处理工作。首先,假设公司2011年内部购入的存货全部在本期进行对外出售,有效反映上一个会计期间抵消处理对本会计期间的期初未分配利润发生的影响:借记未分配利润--年初240万元,贷记营业成本240万元;借记营业成本100万元,贷记未分配利润--年初100万元;借记所得税费用35万元,贷记未分配利润——年初35万元。接着,将本会计期间内部交易发生的销售收入以及销售成本、期末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销售损益进行抵消处理:借记营业收入1000万元,贷记营业成本580万元(700万元扣除240万元×50%),贷记存货420万元(240万元×50%加上300万元)。将期末存货中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进行抵消。甲公司在期末的存货跌价准备金为360万元,包含了上一个会计期间转入的50万元,本会计期间内甲公司计提金额为360万元期末余额扣除上一个会计期间转入的50万元,即310万元。因为前面已经假定上一个会计期间的库存存货在本个会计期间进行对外出售,将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完全转为企业营业成本,但是事实上本个会计期间对外出售量仅为期初存货的一半,所以应该把多转入的50万元营业成本进行转回:借记存货--存货跌价准备360万元,贷记资产减值损失310万元,贷记营业成本50万元。最后针对相关企业所得税开展合并抵消处理,这一步骤有两个处理思路,思路一是先对甲公司的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抵消处理:借记所得税费用90万元,贷记递延所得税资产90万元。接着再立足于合并报表开展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工作: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105万元(420万元×25%),贷记所得税费用105万元。思路二则直接按照抵减存货跌价准备后的企业内部未实现销售利润与相应税率的乘积进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借记所得税资产15万元[(420万元-360万元)×25%],贷记所得税费用15万元。四、结语在进行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抵消分录的过程中,循序渐进法和釜底抽薪法是两种主要方法,既可以分开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使用,针对部分项目,例如存货跌价准备等,可使用循序渐进法进行会计处理。针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等项目则使用釜底抽薪法进行会计处理。在实际应用中应对会计人员的思维习惯以及各个抵消项目的具体特点进行分析,由会计人员决定使用何种会计处理办法。期刊网 参考文献:[1]郭黎.合并报表中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递延所得税处理解析[J].公用事业财会,):56-57.[2]高静波.浅谈合并报表的审计步骤和方法[J].时代金融,):82-83.[3]邓亦文,邹新颖.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与原法规制度的比较分析[J].财会月刊,):105-106.(责任编辑:赵媛)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 14:53:19
网友评论《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抵消分录方法的探究》
本类论文总排行版
本类论文本月排行
本类论文本周排行我来说两句:验证码 &&请照此输入(点击图片刷新验证码)&&&&最多输入10000个字符其它答案:共1条你需要才可以查看回复。没有帐号?&&2人赞同
相关内容等待您来回答012009编辑推荐财税资讯会计中心税务中心财税问答政策法规共享中心产品服务会计人生互动交流论坛精华系统消息3秒后窗口关闭合并报表年初“未分配利润”不平时如何查找差异?
用 REAL 编制合并报表时,年初未分配利润(在 REAL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以“未分配利润_上年年末余额”表示)常会出现“不平”的情况。所谓“不平”,是指本期的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_上年年末余额”与上期的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_本年年末余额”不相等。
“不平”(不考虑本来就应该不平的情况)时,可以尝试按以下顺序查找原因:
一、首先确定上期的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_本年年末余额”是正确的
核对数据时,先确定一方是正确的,才有核对的基础。相比之下,上期的合并报表数容易取得,所以,应先将上期的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未分配利润_本年年末余额”数核对清楚。
二、确定各子公司的单体报表“未分配利润_上年年末余额”是平的
各子公司“未分配利润_上年年末余额”的加计数,是本期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_上年年末余额”的构成部分。所以,应确保各子公司单体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本期的“未分配利润_上年年末余额”=
上期的“未分配利润_本年年末余额”。
这里的单体报表,既可能是个别报表,也可能是子公司合并孙公司的合并报表。
三、逐笔检查上年的合并调整和抵销分录,确定应在本年滚动调整的事项
由于合并层面的调整和抵销分录,企业并未入账,所以,在连续编制合并报表时,必须对上年涉及损益和未分配利润的事项进行分析,考虑是否在本年滚动调整,以及如何调整。
最常见的就是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调整:
比如,上年的这笔合并调整分录:
,应进行滚动调整,分录金额同上,但贷方科目应改为“未分配利润_上年年末余额”,就如下面这笔分录:
分录 2 中,“未分配利润_上年年末余额”25,486,110.41元
是滚动调整数。到了下一年呢,针对分录 2 的滚动分录应该是这样的(未含下一年的投资收益):
上面这样的分录,比较好理解,一般也都会注意到,在本年编制合并调整和抵销分录时不会遗漏。
但有些分录则容易被忽略,比如这笔:
分录 4.1 不影响损益,无须滚动调整;分录 4.2
两个科目对损益的影响相抵后为零,也不需要进行滚动调整。
呢,就需要进行滚动调整了:
& & 借:“未分配利润_上年年末余额”4,485,941.01
&贷呢?要看库存商品在当年末是否还存在,而决定贷记什么项目。
有时候,恰恰就遗漏了这样的滚动调整,造成“未分配利润_上年年末余额”不平。
如果就这样找到了差异,运气还不错。还会有别的因素吗?有的,那就是:
四、检查合并范围的变化
如前述,各子公司“未分配利润_上年年末余额”的加计数,是本期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_上年年末余额”的构成部分。如果本年编制合并报表时,遗漏了某子公司,也会造成“未分配利润_上年年末余额”不平。
我们来看下面这笔分录。结算中心上年纳入合并范围(报表只有两项数据:货币资金和未分配利润),本年结算中心的货币资金全部拨付给子公司(货币资金和未分配利润余额为0)。本年合并时简单处理,未编制结算中心的单体报表(视同在形式上未纳入合并范围),分录处理如下:
关于合并范围变化在 REAL
中的处理,将专文阐述。
五、检查合并调整或抵销分录使用的科目是否符合约定规则
关于在 REAL 中编制合并调整或抵销分录时如何使用科目的约定,在以下两篇文章中有详细描述:
在实务中,因为未按上述示例(约定)的科目编制合并调整或抵销分录,也会造成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项目不平。
比如,“未分配利润_本期其他增减变动”这个科目,一般较少使用,如下图:
如上图的箭头所示,这笔分录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列示于“(六)其他”这一行。
由此可见,编制抵销分录时,
一方面要理解这笔分录对报表的影响(列示在哪),
另一方面要看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已有的项目和金额,
抵销抵销,要抵销的就是这些项目。
比如,对子公司本年提取盈余公积的抵销,子公司列示在“盈余公积_提取”和“未分配利润_提取盈余公积”,抵销时,反向写分录就可以了:
(后记:此篇文章来自于帮某位同事查找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差异原因所获得的经验。对这些在阳光明媚的春天里依然忙得昏天黑地、晕头转向的会计师而言,其从几笔恰当的抵销分录里获得的好心情(终于平了!),犹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般灿烂。
这使我想起一位叫余平的前同事。我们在一起做项目的时候,经常调侃她的名字有多好,余平余平,余额全是平的,省了多少烦心事哦。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本年利润年末结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