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MatePen 带手写笔的手机 怎么样能用来精确绘图吗和苹果的带手写笔的手机 比怎么样

您的位置 :
迄今为止第一流的手写笔 Adonit Pixel手写笔
文章来源:Web(互联网)
作者:商城众网
发表时间:日
摘要:日前Adonit推出新款Pixel手写笔,官方表明这是“迄今为止第一流的手写笔”商品。这款商品面向iPhone和iPad推出,没有具体型号约束,这点要比Apple Pencil好许多,价格79.99美元。
日前Adonit推出新款Pixel手写笔,官方表明这是“迄今为止第一流的手写笔”商品。这款商品面向iPhone和iPad推出,没有具体型号约束,这点要比Apple Pencil好许多,价格79.99美元。真的非常高级。该产品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拥有10.5mm粗细笔身,可以选择黑色或者铜色。性能方面,它支持2048级别压感,依靠蓝牙4.0连接。支持。手掌防误触技术(应用内支持)、偏差校正,并有预测接触技术加持。拥有更高的精确度、响应性,书写更接近在纸张上的体验。此外该产品内置传感器可以用来判断是否被拿起,可以用来在闲置的时候省电。此外该手写笔配有专用快捷键,能够执行撤销、重做、擦除等操作。并且官方还公开了配套SDK,方便开发者将手写笔功能整合到第三方应用中。
推荐商品评测最新商品评测
登录后,通过商城众网去官方商城,购买拿返利,得积分
下单付款后十分钟内,您可以在商城众网的个人中心查看订单信息
登录商城众网去合作商家购买回商城众网拿返利积分
您需要登录或注册一个账户来收取返利详解华为MateBook 到底值不值的买? - 推酷
详解华为MateBook 到底值不值的买?
5月26日,华为发布了旗下首款二合一笔记本电脑华为MateBook,5月31日这款二合一笔记本正式发售。
在发布会结束后,就有很多网友询问华为MateBook性能如何、值不值、有那些功能等问题,经过几天的体验,小编对这些疑问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感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看看MateBook到底值不值得买。
关注MateBook的小伙伴都知道,这款二合一笔记本主要面向商务人士,功能倾向于移动办公,和iPad Pro、MacBook、Surace等类似,用个高大上的词形容,就是生产力的工具。
作为生产力工具,MateBook和竞品有几个共性,首先是轻薄。MateBook厚度为6.9mm(与iPad Pro一致),重量为640g(比iPad Pro轻73g),作为一款拥有12英寸屏幕的设备来说,拿在手上给人轻飘飘的感觉实在难得。
在轻薄之于,华为MateBook还兼顾了时尚设计,金属外壳,铣削工艺、边缘打磨什么的大家自己领悟就好,说太多会有打广告的嫌疑。
接口方面,华为MateBook只提供了一个Type-C接口和一个3.5mm耳机孔,接其他设备都得靠拓展坞(MateDock),这个配件看样子是非买不可了。
另外提一句,640g、6.9mm是不包含键盘时候的数据,关于键盘,下文会详细说。接下来我们先聊聊可能会关心的续航。
续航对移动办公设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谁都不希望做一半PPT电脑突然没电关机,或者在酒店小电影看到一半没电了。
MateBook使用33.7Wh(4430mAh)锂电池,从数据看其电池容量还不如小米Max,不过华为称在MateBook中使用“领先的省电技术”,号称省电25%,官方给出办公续航达到9小时。
实际测试,日常办公(写稿、PS、看网页)撑一天差不多,当然小编并不是在电脑前一坐就八九个小时,估计也不会有不吃版不休息连续干一天人,所以数据还是有点参考价值的。
说完续航,要给MateBook的充电器点个赞,和手机充电器一般大,够小巧,够便携,而且支持快充,边办公变充电的话,2小时能充满,基本让人满意。
作为商务本,本来不想提性能,不过毕竟是电脑,还是说一下的好。
MateBook全系列使用六代Core m系列处理器(不是i系列),最低功耗仅4.5w,专为超基本和平板电脑而生。内存有4G/8G可选,貌似内存是无法升级的,所以一次到位很有必要。SSD也一样,128GB/256GB两种,同样无法升级。
屏幕为12英寸,3:2设计,分辨率达到,NFSC 85%广色域,最高亮度400尼特,具备滤蓝光护眼模式。
手上的m3/4GB/12GB最低配版随手跑个娱乐大师,总分8w5,日常ps什么的不卡就行了,要啥自行车?
刚才谁说要试试LOL的,中特效20-40帧徘徊,一团战就让人崩溃.........
造型、续航、性能三大要点说完了,最后来说说配件吧。MateBook标配三大附件,二合一键盘、拓展坞(MateDock)和手写笔(MatePen),其中键盘是标配,买电脑就送。后两个只有顶配版才会送,其他版本需要自行购买。
突然感觉华为相当良心啊,几百块的键盘说送就送,键盘兼顾保护套功能,可以像文件夹一样包裹,设计时尚又别致,颠覆了笔记本电脑给人刻板的印象。可以想象在MateBook上市后,华强北的设计师们要出动了。
在PC时代对于小编这种字农来说打字啪啪啪的青轴和万能的红轴是标配,但到了笔记本时代,感觉能用就行了,没的选。
至于MateBook,你也别奢望太多,键盘是笔记本电脑永远的痛。
扩展坞MateDock和手写笔MatePen是需要自行购买的配件,售价分别为588元、488元。MateDock集充电口、两个USB3.0接口(可以给手机充电)、LAN网线口、HDMI输出和VGA输出为一身,拓展性相当强悍,同时体积小巧。MateDock附带一个精致的皮质保护套,和二合一键盘风格一致。
对于只有一个Type-C接口的MateBook来说,不配一个MateDock是相当不方便的。所以,588元准备好吧!
至于手写笔,不是画家、不是天天将PPT的话,感觉没必要入手。因为触摸板+触摸屏+鼠标完全够用。
此外华为MateBook还在一些细节上做了改进,比如加入了指纹识别功能,简化了登陆时输入密码的过程。
笔记本还自带Mate Trans软件,可以方便的让电脑和手机互传文件,这些小细节还有不少。
最后对大家关心的价格做了一个简单的表格(官网报价),MateBook在次低配档位完胜Surface,不过4G+128G组合显然不够用,往后看的话二者互有优劣,因为m系列处理器和i系列处理器侧重点不同,无法直接对比。
如果非要选择的话,MateBook稍微实在一些,因为二合一键盘是免费送的。而Surface这边,键盘售价高达988元。
总结:作为生产力工具来讲,华为MateBook的表现还算令人满意,在续航、便携上达到新高度。不过性能上,英特尔m系列处理器表现差强人意,办公基本够,复杂一点的运算或者来一点简单的娱乐就力不从心了。
细节设计上,华为MateBook给我们带来不少惊喜,像二合一键盘、Mate Trans、指纹识别极大的方便了商务人士使用。
要说不足也有不少,比如指纹识别间歇性的抽风,怎么刷都无法进入,Mate Trans连接困难,机身发热较大等。不过这些多为软件Bug,通过后续更新和修补可以改善。想尝鲜的话入手一台无妨,如果有信仰,那苹果、微软是更好的选择。
已发表评论数()
请填写推刊名
描述不能大于100个字符!
权限设置: 公开
仅自己可见
正文不准确
标题不准确
排版有问题
主题不准确
没有分页内容
图片无法显示
视频无法显示
与原文不一致微软Surface Pro 4对比苹果iPad Pro手写笔哪个更好_百度知道Apple Pencil 和 Surface Pen 使用体验有何差异?
刚好,两个都有,iPP的叫pencil,SP4的叫pen评价手写笔,看以下几个指标:1.视差是否明显2.延迟是否明显3.压感级别4.画线是否抖动5.倾斜感知6.手感、按键7.软件功能8.充电、适配1.视差:pencil 在优化好的软件中(例如自带的note),基本零视差,十分精准;而在没有很好适配的App中(例如老版的Paper 53,后来优化了)就存在明显误差,落笔位置和笔迹产生位置存在2mm误差。随着日后对pencil优化的app越来越多,相信视差的问题能完全解决。另外,因为用笔的时候屏幕提高扫描率,耗电量剧增。(但是续航还是胜SP4)SP4的pen 首先使用前最好在系统的 calibrate screen for pen and touch中校正一遍。这里有一个技巧,初次校正的时候只能进行横屏校正,之后才能竖屏校正。 先横屏校正一次,再竖屏校正一次后,笔在横屏状态下,精准度和pencil使用note一样,无视差;在竖屏状态下,存在0.5~1 mm视差。pencil 胜 pen2.延迟:pencil的延迟很低,虽然也能看出来,但是不影响;SP4的延迟要看不同软件,在drawboard、fresh paint等UWP应用以及clip studio paint, artrage,延迟略大于pencil,但能接受;而在PS中延迟十分明显;另外使用桌面应用进行绘画时,不要使用省电模式,不然延迟会比较明显。pencil 胜 pen3.压感级别:苹果没有公布pencil的压感级别,但从使用感受上来说,最多512级。SP4的pen是1024级,另外可以在Surafce App中自定义压感的灵敏度。pen 胜 pencil4.抖动:pencil慢速画直线的时候不会抖动,而SP4慢速(真的要很慢)画斜线的时候会出现线条抖动。pencil 胜 pen5.倾斜感知:pencil有倾斜感知,要看App优化,但是目测感知的级别也就是个位数而已。pen无倾斜感知。pencil 胜 pen6.手感、按键:pencil不能更换笔尖,没有任何按键。pencil的笔偏细,而且笔身滑,握起来没那么舒服,另外pencil的笔尖是塑料的,很硬,触感像是圆珠笔在玻璃上使用,写英文的时候感觉还好,写汉字的时候,因为笔画密集,很容易打滑。(用笔较多的话,最好贴个磨砂膜,但是就瞎了那么好的屏幕) 而pen笔身比pencil粗点,磨砂金属材质,握感较舒服。两个按键,顶端按键可以直接当橡皮擦用,很符合直觉(但是我觉得橡皮擦按键还是在笔身方便),而且触感真的很像真实的橡皮擦,顶端按键可以自定义单击、双机、长按打开特定应用。笔身的按键平常是当右键,有优化的App中,可以当功能键。 pen可以更换笔尖,分别有2H、H、HB、B。2H的触感和pencil类似,很硬,适合快速拉线条,而HB和B笔尖都是橡胶的,在屏幕上写的时候能感受到摩擦,比较接近于真实笔感,我是用B笔尖来写字。pen 胜 pencil7.软件:各有千秋,ipp的绘画软件主要有procreate,书法的话用zen brush 2。 感觉可以满足80%的绘画功能需求,业余用的话,完全没问题,而且界面都是为平板专门优化的,比较容易上手。而SP4的软件分两种,一种是Store中的UWP应用,使用体验和ipp的绘画应用一样,但是可能开发者不太重视UWP应用,目前发现绘画最好的也就ArtRage touch、Sketchbook和sketchable,但是功能上还是比ipp上的Procreae差一些。如果开发者给力点,即便在平板体验上,SP4也能和ipp一样的。另外就是传统的桌面应用了,体验最好的是clip studio paint和ArtRage,功能齐全,比较适合专业用户。手写笔记和阅读笔记,ipp有onenote 和 notability。SP4有onenote和 Drawboard。修图和照片后期,ipp上有polarr, photoshop fix等。surface uwp方面有polarr,要专业点可以用桌面版lightroom,有专门的平板模式。修图方面感觉ipp和surface差距很大,首先APP功能上没lightroom、Ps 全,最重要的是没有批处理,只能一张张修,然后也没有合格的图片管理软件。8.充电、适配:pencil 充电要用Apple penis的姿势插在iPad的菊花,或者用转接口,当然我比较喜欢直接插菊花;说是充30秒能用1小时,实测半小时。一般使用前要开启蓝牙,插一下菊花才能适配成功,之后这支笔只能在这个iPP上使用。
pen用9号电池,1个电池大概能撑1年,快没电时会有红色提示灯亮起;如果要使用按键的话,需要先适配一次蓝牙,以后开启蓝牙就行。如果不用按键,那么不需要适配,随便拿到哪台SP3、SP4、SB上都能直接使用。pen 胜 pencil最后说下,看了一些新出的 Wacom Active ES 笔的评测,视差、延迟略胜pen,压感是2048级。
昨天在洛杉矶苹果店里试用了一下,体验好于以前其他适配ipad的第三方笔,但是还不如surface pro的书写感觉。写字的时候手掌靠在pad上不会造成影响。笔触也接近真实书写感受。但是书写有轻微但能体验到的时滞。这点不如surface 的体验。利益相关。苹果爱好者,不到粉的程度。几乎买过苹果全系列产品,也买过surface pro 4
=====11月19日更新最新的来自the verge 和 iMore 的评测都认为,就绘画性能来说,iPad Pro表现更加好一些:The verge:墙内:Editor Jacob Kastrenakes called the Apple Pencil "one of the best" he has ever used, adding that the Surface Pen "can be a little less natural" but benefits from having a hardware eraser -- which the Apple Pencil doesn't have. Kastrenakes said the Apple Pencil is "really responsive" and has "amazing palm rejection," and he offered similar accolades for the Surface Pen, although quality will vary from app to app on both the iPad Pro and Surface Pro 4. iMore:墙内:Editor
found the Surface Pen to be "about as responsive" as the Apple Pencil, but said Microsoft's stylus pressure was slightly harder to control and had more trouble at writing small type. 首先,两个东西定位不同,Apple Pencil是画笔,Surface Pen是手写笔。作为画笔的定位,使得对于Apple Pencil的评价标准本来就比后者严格。Surface的笔的优势是有笔上的功能按钮和橡皮擦,可以更换笔芯。iPad Pro的优点是,具有笔势感应功能。
surface book的手写笔在电源计划为均衡模式下比苹果笔差很多,在高性能模式下接近苹果笔但还是略有不如。两只笔都有可以注意到的延迟,不过苹果笔的笔迹基本上和在纸上书写没有区别,微软笔即使在高性能模式下字迹也会发飘,但勉强可以接受
苏菲pro4使用者,这篇文章炮轰苏菲了,毕竟信仰炸弹,匿了。-------------------------------------------------------------买苏菲为了笔记电子化,但比起apple pencil,苏菲笔输得彻彻底底。苏菲笔延迟非常大,导致写字又大又圆。英文连笔还说得过去,汉字笔记根本没法拿来看。微软作为笔记电子化的带头人,苏菲笔的技术根本配不上做领头者。这时信仰粉肯定脑子一热了评论炮轰了,我只能说,打开onenote,设置背景线,跟我提笔写个正楷字。这反应速度和胶头触控笔+老iPad的差别大吗?apple pencil远甩过普通触控笔感应速度了。别提什么功能性,缺了这点反应速度,他压根都不能代替一支笔,何谈体验?有观点说,surface在onenote里是矢量作图所以很慢。必须说明一下,apple pencil在onenote里也是矢量,随比不上自带备忘录里那么丝滑,但甩苏菲两个人脑反应速度还是可以的。另外apple pencil在notebility里也是矢量作图,反应远流畅于苏菲。另外,不知道为什么所有人评测两只笔都拿来画圈圈,转圈划线能看出个啥??这两只笔写出来的东西都是优化过的非原始笔迹,画圈圈都只会给你优化出完美弧度,这样的评测没有一点意义。----------------------------------然而作为一个需要桌面系统撸码的少年还是买了苏菲。花了很长时间说服自己买大果板,但还是要正视自己的需求。希望下一代苏菲笔能惊艳一下。------------半年后的更新----------------剁手手了9.7iPad pro,1.苏菲笔就像我多年前给iPad买的普通触摸笔一样,因为不好用,所以不再摸。且目标是做一天笔记,苏菲的续航就是印象中的win本,实在难受。2.iPad代替不了电脑,但能代替我的笔记本,苏菲不能。3.苏菲侧面散热孔,背面支架与阻尼,键盘支架设计完美,而smart
keyboard折起来的那个屁股........只能说颜值是个人观点,不强求。
作为一个同时使用 Apple Pencil (以下简称 AP)和 Surface Pen(以下简称 SP) 的人,我想说如下几点:设计。 明显是 SP 更接近于铅笔的设计的啊,且不说带有橡皮擦,笔头部分还有1/3圈带有仿铅笔被削过后的花纹。所以微软发布会上,Apple 还被嘲笑说没有橡皮为什么要叫 Pencil... 应该叫 Apple Pen 和 Surface Pencil 才对,哈哈。SP 带一个按键,可以自定义撤销或当右键使用,比较方便。SP 还带 Mic,长按屁股可以激活 Cortana... SP 还可以更换不同硬度(H)、黑度(B)的笔头(硬又黑... 好污),但是我买了却从来没换过...手感。AP 明显的缺点就是太滑... 相比之下,SP 的磨砂金属没有那么滑。平时使用可能不会有什么察觉,但是出了汗再用就知道了。书写上,AP 在 iPad 上就是啪啪啪的声音,就是在玻璃上写字的感觉,但是没有别人说的那么滑,只是很顺畅。SP 由于有橡胶头的包裹,摩擦力稍微大些,书写阻尼大些,但是也不像别人说的接近真实的书写体验那么夸张。携带。AP 虽然可以吸附在 Smart Cover (Smart Keyboard 吸不住)上,但终究不是专门设计的吸附装置,只是恰巧可以吸上,不牢固,容易掉。SP 可以专门吸附在 Surface Pro 4 的左侧(右侧也可,但不牢固),也可以夹在 Type Cover 上。此外,虽然 AP 有配重,但是放在倾斜的桌面上,他还是会毫不留情的滚下去,SP 不会。续航。AP 充其量也就几个小时吧,但是胜在充电飞快... SP 官方说可以用1年,但是9号电池确实不常见。这点,仁者见仁吧。精准度。AP 的延迟更小,精确度更高,但是 SP 也没有差很多,况且 SP 还带有橡皮,这点非常方便,更接近于真实铅笔的使用情况,书写或绘图的连续性也不会被打断。但是,SP 致命的一点是,在 Surface 上写,有些烫手,风扇感人,所以开会的时候,我也并不会带 Surface 去,怕风扇声音压过领导说话遭受处分。而且,Surface 的屏幕更软,写上去会有明显的凹陷...
第一代surface虽然存在边缘问题 但是人家笔不用电池啊 wacom屏+sai神器组合
Apple Pencil 可变身 iPad Penis Surface Pen 就是 Surface Pen
就单单从书写角度来看,Apple Pencil的精度和流畅度和Surface Pen差太远。我就这么说了你打我啊 XD &-- 这句话加不上删除线=_=!Surface Pen在Windows里可以配置、校准、设置利手,我在Apple Store玩了半小时Apple Pencil都没找到相关的设置。而且最让我不爽的是Apple Pencil在不同的应用里表现相差非常大。在Zen bursh里面笔画都是自己会断开的,Notes里面就会稍好一些。而Surface无论在Fresh Paint里还是OneNote里表现非常一致。Apple Pencil当前来看,除了压感(补充:现在暂时无法在上找到关于Apple Pencil的比较可信的压感级别数据,此处仅为感受,另外提及一下SP4 Pen是1024级,SP3 Pen是256级)和笔势稍好于Surface Pen,其他的方面都不如Surface Pen,我觉得作为画笔仍然无法与Wacom之流抗衡,还有许多功课要做。而新一代的Surface Pen在SP4上几乎没有延迟,流畅度非常高,可换笔尖的设计很赞,橡皮擦的阻尼感很到位,应该算的上是书写笔的巅峰之作了。Apple Pencil免不了受到苹果第一代产品的诅咒,而Surface Pen都已经三代了(Wacom,Ntrig一代、Ntrig二代),优化方向也不同。所以说如果买带笔的平板是为了记笔记,Surface Pro轻松胜出,无须考虑赶紧掏钱。至于绘画方面,Apple Pencil会给iPad带来目前最好的笔体验。至于什么时候能够追平行业主流产品……我突然感觉卷进帮派纷争是个错误的决定
先说结论:笔的倾斜角度啥的不比。单纯从追踪手的角度,暂时从自家的笔记 app 来说(onenote 和 notes),Apple Pencil 在 iPad Pro 的 notes上比 Surface Pen 在 Surface pro 4 的 onenote上 延迟小,笔画顺滑。 (有评论区指出onenote向量化的问题,可能是导致这个不同的原因)两个依据:发售第一周去了附近的 Apple Store,体验了 iPad Pro 加 Apple Pencil(就他喵的一支笔,我等一个小孩等了好久的说。。。)。之后又溜达的 Microsoft store,体验了 Surface pro 和 Surface Book。 我作为两个之前都没怎么试用过的人,确实觉得 Apple Pencil 体验更好一点,感觉笔画更「润」一点,Surface Pen 仔细观察有点轻微锯齿,手移动很快时,Apple Pencil 的笔画更加跟手~120 帧率慢放下,Surface Pro 4 VS iPad Pro pencil trackingYoutube 链接:
可能不少人看不了,放一张视频截图吧Surface Pen 锯齿,速度都不如 Apple Pencil。动态的看的更明显:PS:Apple Pencil 真是没货啊。。。。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有哪些 iPad 上使用体验较好的手写笔(stylus)推荐?
用来书写 + 绘图。
AluPen外形还好,简单重量足够,怀旧不是绘图用,写笔记可以,画卡通也可以。顺便推荐我在用的两款应用:bamboo paper 快写,适用于记录想法noteshelf 写字和预览分区,适用于整理
#重大更新:增加 iPad Pro 9.7 with Apple Pencil 效果对比#以下是个人对“平板电脑搭配手写笔”的一点见解有时候我们为什么
利用电子设备来代替传统纸笔?所有的原因可能可以归结为——方便。比如对于学生(尤其是大学生)来说,一个平板加上一直手写笔就可以应对一天的课程,而书包里的东西却可以因此仅重不到500克——很有可能随便几本参考书就超过这个重量;比如查阅某些资料,可能有上千页,但自己又不确定自己可能需要里面哪些部分的内容,不可能一下子打印那么多页出来慢慢找,而对着电脑屏幕来长时间查阅资料其实又并不是特别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平放或者稍微倾斜地放置在桌面上;又比如对于大学学习或者研究型学习来说,个人笔记和摘录的整合是很重要的,固定在纸上的文字显然没有电子版本的文件更容易管理(比如创建索引,归类笔记,快速查询笔记);再比如对于设计师来说,电子设备也更容易来捕捉突然出现的灵感和场景,也能很便捷的与自己在电脑中的工作进行整合。诸如此类的例子,数不胜数。有时候我们为什么又
利用电子设备来代替传统纸笔?所有的原因可能又可以归结为——不方便。比如就目前来说,不管是适用于电容屏还是电磁屏的手写笔,在书写的时候大多数都会遇到不准确的状况,就是说,肉眼认为落笔的地方其实和实际显示出来的笔迹的位置有(明显的)偏差——即便可以通过慢慢习惯手写笔来改善这一状况,但是这无疑增加了时间成本,另一方面,也仅仅能“改善”而不是“避免”这种状况;又比如对于大多数电容屏的平板来说,防误触是很难做到完美的,每个人从小都有自己的书写姿势习惯,那么如果一味为了上一段中所说的“方便”而在创作的时候逼着自己用不习惯的姿势书写绘画,也一定是很难受的;再比如跟笔速度,在电子设备上使用手写笔基本要经历三个过程——屏幕感应出手写笔的移动、处理器对手写笔的动作进行相关运算、屏幕显示相关的结果,这无疑是要花费时间的,而传统纸笔的这一过程可以说是瞬间的,那么如果设备硬件不够或优化不足,那么这种笔迹的延迟是会很干扰人的书写的。那么(个人认为)该如何评价手写笔的好用程度呢?以下要求不分先后:手写笔的笔尖要有高精度(体现在肉眼认为的下笔位置就是屏幕显示的笔迹位置);手写笔或者平板要有尽量完美的防误触,允许各种姿势写字;手写笔延迟低(标准是肉眼几乎不可识别,或者至少符合自己的接受范围)。如果一个平板和对应的手写笔做到了以上三点,那么就可以说对于大多数希望用来代替传统纸笔的人(使用情景参见本文第一段)来说是非常好用的了。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触控笔能提供更多的功能,自然更好;不过,个人认为这三点的实现可能比多功能来得更重要。iPad Pro + Apple Pencil 体验 (下文简称 iPP + AP)以上一段的内容作为评判标准的话,那么iPP + AP 的搭配几乎可以在百分制下拿到90分(对比之下,原文的 fineline,我可能会给出70分)! AP 的精准度AP 的精度真的没话说,完全可以用惊艳来形容。在 PDF Expert 5 这款 App 中使用的结果是:极限状况是在不放大 PDF 文件的情况下,可以徒手写出实际宽 1mm 的数字/字母, 2mm 的汉字!并且不是勉强写出来,而是很自然轻松地写出来。AP 的防误触由于 AP 说到底还是一支电容笔,因此,极限情况也就是做到软件层面的防误触,应该远不如 Surface 系列电磁屏的硬件级防误触。但是实际使用情况是不管用什么姿势写字(手掌或手腕放在屏幕上;亦或者右手写字时,左手按着屏幕),都能实现比较有效的防误触——不同的软件优化略有不同,大多数情况完全不影响正常书写。AP 的低延迟之前用 fineline 最让我不满意的可能就是延迟。由于对中文优化不够好,fineline写中文尤其是行书的时候,断笔现象和延迟状况比较严重,很多时候可能还是需要将 PDF 放大来书写,降低了书写效率。 AP 在使用的时候,屏幕每秒识别 240 次,使得延迟几乎不能,只要第三方软件优化到位,就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以下是 iPP + AP 在 PDF Expert 5 和原生 Notes 中的使用截图 PDF Expert 5
如下:Notes 如下:iPP + AP 就目前使用来说的缺点由于在使用 AP 时,屏幕大大地提高了刷新速率,无疑带来了更大的耗电。以前使用 iPad 3 时很难发现电量的下降,现在能比较明显的感受到,具体下降多少没有统计,不过直观感觉来说,连续做笔记七八个小时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AP 充电姿势不“雅观”。 AP 充电时是直接插在 iPP 上,比较危险,不小心甚至有折断的可能。 AP 的功能较少,没有提供橡皮擦等功能。但是就如前文所说,附加功能是锦上添花;更关键的是使用起来要尽量真的能让人感觉像在用传统纸笔。贵。AP 的单价可以购买 Wacom 的入门数位板了(当然两者不具备可比性)。 iPP 相较于 iPad Air 2 也贵了不少——当然也同时获得了四扬声器、4K摄像头、 True Tone 屏幕、无比强悍的 A9x 处理器以及最重要的“AP 使用权”。总之,如果你需要电子设备代替纸笔,并且还没有买平板或者想换新平板,极力推荐 iPP + AP;如果你需要电子设备代替纸笔,已经有了 iPad,比较推荐 Bamboo Stylus fineline (或者其他类似设计的手写笔,不过本人没有尝试过);如果你 不需要 电子设备代替纸笔,感谢你阅读到现在了!以下是本文最原始答案#不断会有更新,见文章末尾#前日购买了Bamboo Stylus fineline(以下简称fineline),已经使用两天,整体感受不错,可以推荐。外观上图从左至右依次是fineline、LAMY Safari(F头)、晨光水性笔。可以看出fineline作为一支在电容屏上使用的手写笔来说,笔头是相当细的——对定位/较精确的书写提供了可能。上图从左至右依次是fineline、LAMY Safari(F头)、晨光水性笔。可以看出fineline作为一支在电容屏上使用的手写笔来说,笔头是相当细的——对定位/较精确的书写提供了可能。写字
分别尝试了西文字母和汉字的书写。
如上图所示:如果写较大的汉字或者字母(大约是普通笔记本两行左右的高度),fineline表现是相当不错的,字母可以连笔并且字迹流畅,行楷汉字也是比较流畅自然。区别在于小字(基本等同于普通笔记本上的写字大小),写小字的时候,字母仍然可以接受,但是汉字会出现断笔的情况,原因大概是汉字的小范围的“拐弯”比较多,这一部分的优化情况不甚良好。
如上图所示:如果写较大的汉字或者字母(大约是普通笔记本两行左右的高度),fineline表现是相当不错的,字母可以连笔并且字迹流畅,行楷汉字也是比较流畅自然。区别在于小字(基本等同于普通笔记本上的写字大小),写小字的时候,字母仍然可以接受,但是汉字会出现断笔的情况,原因大概是汉字的小范围的“拐弯”比较多,这一部分的优化情况不甚良好。
上图中测试了,对于西文字母来说,连笔写或者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写效果都还不错。其次,针对汉字不好写的问题,有一种解决办法便是放大了再写,比如标题的“试用页”几个字。其次,上图测试了压感效果和不同的笔效果(软件为:Bamboo Paper),总体还行。
上图中测试了,对于西文字母来说,连笔写或者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写效果都还不错。其次,针对汉字不好写的问题,有一种解决办法便是放大了再写,比如标题的“试用页”几个字。其次,上图测试了压感效果和不同的笔效果(软件为:Bamboo Paper),总体还行。绘图
作为工科学生,首先测评简单工科图表。统计图表、函数图像、几何图形、电路图都可以胜任。整体绘画感觉和在纸上画示意图感觉类似。
作为工科学生,首先测评简单工科图表。统计图表、函数图像、几何图形、电路图都可以胜任。整体绘画感觉和在纸上画示意图感觉类似。
然后附上随手的简笔画,因为不是艺术生,所以对于绘画的测试只能到此了,fineline至少对于我这种业余的绘图还是没问题的。
然后附上随手的简笔画,因为不是艺术生,所以对于绘画的测试只能到此了,fineline至少对于我这种业余的绘图还是没问题的。笔记
对于学生来说,做笔记才是关键。上图是我上课时做的笔记。可以说,fineline加上自驾的Bamboo Paper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用纸来记笔记了。优势在于:Bamboo Paper完全支持防误触,所以记笔记时可以安心把手放在iPad上,而不需要悬空。其次,记笔记的速度也和用纸张记笔记的速度差不太多,只要习惯了这支笔就没有问题。软件支持
由于目前只有少数软件支持fineline的蓝牙功能(防误触、压感等),因此软件的选择显得很重要。以上几幅图均使用的是免费的Bamboo Paper,由于是自家产品,所以fineline的所有功能均可以得到完美支持。但是美中不足的在于,这仅仅只是一个记笔记的软件,功能单一并且很局限,如果以上风格的笔记可以满足你的需求,那么这个软件就是不二选择。
而其他原生支持fineline蓝牙功能的软件可以参看其他答案。我这里重点说说一般的PDF和笔记软件(即不支持压感和触控功能)。
以上是使用PDF Expert 5的效果。批注、高亮均可以比较好的完成。并且这个软件本身有一定的防误触功能(write position),所以用这个软件进行PDF批注的时候,手掌也是可以直接搁在屏幕上的。整体来说,可以满足个人需求。
以上是使用PDF Expert 5的效果。批注、高亮均可以比较好的完成。并且这个软件本身有一定的防误触功能(write position),所以用这个软件进行PDF批注的时候,手掌也是可以直接搁在屏幕上的。整体来说,可以满足个人需求。
以上两图是用Upad Lite测试的。这个软件提供了一个防误触的面板,所以也可以做到完美的防误触。小字是用的防误触面板的写字格写的,写出的字自然清晰流畅,缺点是不够自由(写字格的大小有限);大字是直接写的,对不准的情况稍微明显一些。总体来说,如果需要更加强大的笔记功能,就选择这一款,否则还是用Bamboo Paper效果更好。
以上两图是用Upad Lite测试的。这个软件提供了一个防误触的面板,所以也可以做到完美的防误触。小字是用的防误触面板的写字格写的,写出的字自然清晰流畅,缺点是不够自由(写字格的大小有限);大字是直接写的,对不准的情况稍微明显一些。总体来说,如果需要更加强大的笔记功能,就选择这一款,否则还是用Bamboo Paper效果更好。提示毕竟fineline是用于电容屏的手写笔,有两点无法避免:一是笔尖定位不够准确;二是防误触不够彻底。现在分别作解释以及对策。1.笔尖定位问题
对于Bamboo Paper来说,你可以选择你习惯/常用的写字姿势,虽然这个是用于防误触的功能,但是我发现这一功能更大的作用在于笔尖定位。你可以保持你平常写字的姿势,然后一个一个地选择不同的防误触姿势来尝试,看哪一种能够让你认为的笔尖的位置恰好对准了实际的笔尖位置。比如我写字的姿势实际上是右一,但是我选择右二的时候,恰好笔尖可以完美对准。2.防误触
以上所有软件的使用过程中都关闭了iPad的手势功能。即便如此,防误触还是不会百分之百做到,毕竟只有一层电容屏,识别误差还是存在的。但是习惯后,不会影响日常笔记。以上笔记均为一次性完成,没有留下误触的痕迹。小结fineline足够应对一般的笔记需求和绘图需求。如果手头已有一个iPad,并且不想换新平板的话,这支笔还是值得入手的(入手价:40欧 = 280 元,不知道国内行情如何)。但是如果有更换新平板并且对笔记要求较高的话,则可以三思。#更新#New iPad(iPad 3)升级 iOS 9 之后,笔在使用体验上没有太大区别,所以可以放心升级(“放心”针对的是对笔的使用来说的,不是指“老款 iPad 运行 iOS 9 流畅”)。官网已推出该款笔的第二代,适配了目前除 iPad mini 4 和 iPad Pro 以外的所有型号,也就是评论中的 iPad air 2 等型号也得到了适配,但是我不知道具体新款笔的体验如何,不过应该是一代更比一代舒服才对。但是要注意,目前和新款笔适配的软件要比旧款少一些。关于续航:总体还是很不错的,前段时间复习备考,没有使用这支笔,搁置了一个半月以上,仍然有电。连续使用时间没有测算过,官网给出的是26h。实际体验是,可以至少满足一两周上课笔记的需求(因人而异)。答案中使用的 iPad 有贴膜(非磨砂,非钢化膜),所以贴膜不太会影响使用;同学在未贴膜的 iPad上使用这支笔,准确度确实要更高一点点。
同样材质类型的手写笔区别不是特别大,所以答案是便宜的那个。我说一下不同材质的对比:导电橡胶笔头优点:种类多,满大街都是,可以找到很便宜的,很漂亮的,各种颜色的缺点:笔头偏涩,画素描不爽笔头软,让你不敢使劲戳,手写的速度快一点的时候很不爽,有一种毛笔字悬腕的感觉笔头容易坏,不能换笔头坏了就只能扔了;能换笔头的都很贵另:不过导电橡胶手写笔里有个奇葩,那就是XhYes说的COSMONAUT,硬邦邦的一大根,好像一个很大的。。咳咳。。蜡笔,用起来感觉也像。写字画画手感不错,可以使劲戳,也很耐用,但是个头太大(所有手写笔里就它最大个子),细致的活完全干不来一句话点评:便宜,选择多导电纤维笔头优点:一点不涩,可以高速驾驶耐用,笔头基本就是一块布头卷成个球,一般不会坏相对橡胶头的比来说,笔头硬度高一丁点,加上耐用和不涩的特点,使劲儿戳也没问题缺点:市场上比较少见,样式不太多价格没有特别便宜的一句话点评:手感+耐用JOT和类似设计的优点:能做细活,铅笔在纸上能画出来的东西,它基本也能在平板上实现整点设计图,工笔画,蝇头小楷什么的无压力缺点:价钱贵样式选择少手感不好,塑料圆盘在接触pad的时候,速度略快一点,那声音可是是啪啪滴一句话点评:慢工细活
推荐两款:Bamboo Stylus官网:Wacom 出品的电容笔,也是 iPad 应用 Paper 和 Bamboo Paper 官方推荐的手写笔。这个我自己买了一支,使用感受是笔身材质不错(金属跟磨砂塑料组合),拿在手里重量和手感都很好,外形设计比较简洁,而且有多种颜色选择(不过白色的貌似容易弄脏)。Jot Pro
官网:Adonit 的产品,他们还有其他几个系列的笔:Jot Classic、Jot Mini、Jot Touch 等。Jot Pro 系列与一般的大头手写笔不同,它是尖笔头配上透明垫,这样就可以保证更精细的操作;金属笔身,手握部位为橡胶,手感也很棒。
最近在混 KnewOne 这个网站,发现里面今天发的专题刚好可以解答这个问题哦《》。让我来做个可爱的搬运工造福一下大众~其实是刚好也想给我妈买一个额~1.入门型笔记/绘画两用:这款笔属于普通的电容笔,定价也比同类贵一些。优势在于 Wacom 特有的 6 mm橡胶头,比一般电容笔橡胶头直径更小,新手使用起来比较得心应手。橡胶头损坏后还可以另外购买,拆换十分方便。笔记 APP 应用推荐 GoodNotes 和 Noteself,它们都有书写放大窗口可以完美弥补橡胶头损失的精度。在IPad上作画、记笔记需要悬腕,这对于初入门者来说有些难,你可以搭配 DokiWear by Lai Tran 使用。这是一个专为 IPad 与数位屏作画设计的防误触手套,不仅贴合皮肤,而且美观好看,让你在 IPad上工作更加平滑、干净、舒适。而适合绘画的App也有很多,如Paper by FiftyThree,Bamboo Paper,Sketches(使用难度依次递增)。最初技巧的提高可以临摹些简单有趣的小东西。这是作者用 Paper by FiftyThree 画的:2.进阶型笔记:如果遇到类似会议这种对笔记速度要求不高的时候就可以在笔记的颜值上花一些功夫了。选择 Wacom Bamboo Stylus fineline 的原因是配合Bamboo Paper 应用可以做到完美的防误触,1024 级压杆可以使笔迹更加拟真。而 Wacom 家其他两款蓝牙触控笔 ICS1 比较适合绘画,ICS2官方证实蓝牙技术有缺陷所以不考虑。Bamboo Paper 是十分简单的介于笔记和绘画之间的 App,可以为笔记增加许多易于理解的图示。美中不足的是 Bamboo Paper 的放大功能形同虚设,这也导致它无法写十分迷你精准的字。绘画:Adonit Jot进阶的绘画可以选用比较精准的笔,推荐 Adonit Jot 与 Musemee Notier V2虽然两款笔都是圆盘笔头,但也有一定区别。Adonit Jot 是将圆形笔尖插入笔头后部的插槽使笔头可以自由转动书写,这会导致偶尔的断笔,削一些石墨粉基本可解决断笔问题;Musemee Notier V2 是将笔尖与笔头用一根柔软有弹性的牛筋条连接起来的,作画时哐哐哐的声音会小很多,但是牛筋条较易被拉断,有送一个备用笔头,而且有笔头套装可另购。利用它们,配合强大的 Procreate 软件可以利用方便的多图层多笔刷画出更加精美的图画。这是作者用 Adonit Jot mini 画的:3.专业型绘画:还想再绘制更加精细且笔触多变的画,就可以入一只有压感的笔,这里推荐 Wacom Intuos creative stylus 1,Wacom 是最好的数位板品牌,而它的电容笔也不会差到哪去。虽然橡胶头也有 6 mm 但是利用 Procreate 的放大功能这点小缺陷可以完全不用在乎。这只笔也有缺点,2048级压感被橡胶头损失了大半,将 HEX3 jaja 的笔头安上去可以发挥它所有压感。这是作者使用ICS1画的:还有两个上面未提到的也很火的电容笔:——优秀的压感效果pogo 革命性的引入压感功能,画画者的力道更直感的反应笔触的轻重缓急,这无疑是提升绘画的便利。但一代 Pogo Connect 的仅支持Ipad3 4,mini 1 ,所以十分不推荐。而 2015年 新的二代支持 IPad 全型号,单笔 80 美元,加上所有笔头套装 100 美元,有兴趣的人可以尝试,但是橡胶笔头过于粗大,还是谨慎为妙。目前已兼容 APP 有:Procreate ,Paper by FiftyThree ,Noteshelf 。(官网:)——比笔更像笔的手写笔如果你只喜欢简单的图画,那么这只笔是你最好的选择,最近还出了一款金色版的,质感也是蛮好的。Pencil在2013年的时候出了两款电容笔,一款是胡桃木款的Pencil,它有着一支笔该有的重量,仅重26克。另一款则是铝合金材质的,重量偏重。Pencil的笔特别适配“Paper”这款APP应用,笔和Paper通过蓝牙连接,尾部有橡皮擦功能,手指也可以变为涂抹功能,突出优势是随意而有趣的绘图,创造出五花八门的画作。
个人用过Adonit 的大部分触控笔(Jot Touch CAD$99,Jot script CAD$85,Jot Pro CAD$35)三款各有不同 但最后选择了最贵的Jot Touch。---------------Jot Pro :最便宜的笔,但笔尖转动范围太小,大约135度左右,所以一定要端端正正的写东西。但是不用电池,手感也很好。还有就是可以吸到iPad或者Smart Cover上,(新款好像不行了,求证实)Jot Script:入门级的蓝牙电容笔,笔尖不是圆盘状的,而是类似传统笔的形状,有一个按键可以进行匹配。虽然全身是铝的,握笔处为塑料,笔太粗而且滑,握不住,体验极差,而且还要装电池,触控头也不是很灵敏。不过优点是可以屏蔽你的手掌。Jot Touch:最贵的电容笔,原价$129降价后性价比大增,2048级压感,写出来的字迹接近纸上写的钢笔字。有两个按键用于Undo 和Redo,并且可以自定义。内置充电电池,待机时间约三天,由于是压感的笔,没必要像Jot Script一样用力写,稍稍落在iPad上面就有自己,这一点让我感觉最好。还是全铝的设计,握笔处有橡胶,手感超级好,总量最重,可是分配均匀,不会像Script一样头重脚轻,一直用了三个月,其他的都退了。
The Verge上一篇长文,细致分析市场上20款电容的性能,供参考。链接:
差别都不大。除了做工特糙笔头不牢的。我用的是十块钱的淘宝货。挺好。
jot 的缺点是触感非常硬,噪音非常大导电布的优势是顺滑度很好,缺点是淘宝假台湾布太多,真假难辨硅胶头的优势是手感最细腻,缺点是损耗较快(所以必须购买可以更换笔头的设计)做了3年多电容笔外贸,对电容笔还算了解,需要交流的可以和旺旺“面条可爱多”交流。没错,是淘宝店,不过随便聊聊,不涉及交易都行的。
今天刚拿到Jot Flip,失!望!透!顶! 怒答!用手机拍了几张,慢慢吐槽。塞回包装里面拍了张伪开箱。这货拿在手里就沉甸甸的很坠手...(此刻我还没有意识到这是个问题看看右上角,还是iF大奖很高端有没有!合上盖子后全貌。全不锈钢的笔身不是盖的,拆出来的一刻吧嗒直接没拿稳掉桌上了...引以为傲的笔尖,应该是jot系列通用的。笔尖垫片里的这块小金属片保证了导电性再来一张,这是可以转动的最大角度菊花。质感不错扭转笔身,菊花里长出了奇怪的东西....其实是圆珠笔啦,没有找到拆卸方法,估计就是个一次的命笔套也可以扭到菊花上...一会儿会知道这更坑爹————直到这里还很满意的分界线————————————————————然而真的开始使用了一下就觉得不对了——这笔太沉了!厚实的全钢笔杆不说,重心还很靠后。设备平放在桌面上写字还好,而最常用的手持和枕边状态实在无法发力。架在笔夹上看看重心。附一张同为金属笔杆的Zebra Fortia的重心对比附一张同为金属笔杆的Zebra Fortia的重心对比然后就是感应精度,笔尖垫片大概是太光滑了,同样的轨迹写得速度快了基本就是一条直线,iphone和nexus 7 都测试过,写小字基本不指望。建议配合磨砂膜使用。总之,如果真爱这个设计,请确保买的是铝杆的....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 pen手写笔作用大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