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模式最强英雄五个庄周怎么打

查看: 1735|回复: 1
南怀瑾大师讲的《庄子》外篇---文字版(第三堂)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第三堂二〇〇七年四月十四日,太湖大学堂。下面这一段大概念过去,我希望诸位,尤其是年轻的同学们,回去多用点中国的文字,多用点心思,将来有大用处的。你不要说现在的白话(文)易学,这些书不去研究,你损失太大了。且夫待钩绳规矩而正者,是削其性者也;待纆索胶漆而固者,是侵其德者也;屈折礼乐,呴俞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天下有常然。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纆索。故天下诱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故古今不二,不可亏也。则仁义又奚连连如胶漆纆索而游乎道德之间为哉,使天下惑也!“且夫待钩绳规矩而正者,是削其性者也”,就是讲工业方面,钩子、绳子、规矩,规是圆的,矩是方的。这是工业方面用机械来范围,纠正过来,他说这个是人造的,天然本性不需要你这一套。“是削其性者也”,把原来的万物的本性,你把它硬削出来。“待绳约胶漆而固者,是侵其德者也”,讲意识方面,靠绳子约,拿尺子去量,拿胶去把它粘笼来。对于物理来讲,把它不同的组合在一起。“是侵其德者也”,你妨碍了物理的德性。“屈折礼乐,呴俞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这里(呴)一个口字一个句,实际上这个字通“拘”,拘束,提手旁,我们要拘束你这个“拘”,相通的。人造了许多的学问、礼貌。“屈折”,见了要行礼跪拜等等。礼乐仁义,“呴俞仁义”,自己建立一个生活的标准,这叫礼仪。“以慰天下之心者”,噢!这个对,这个社会很有秩序,可是这是妨碍人性。“此失其常然也”,就是天然的意思,妨碍了天然。他这里讲“常然”,就是天然,物理性的天然,不是自然,自然与天然(逻辑上)有个差别,逻辑上。“天下有常然”,永恒不变的原理摆在那里叫“常然”,有一个生命万物的根本永恒不变。下面的文字简单的解释: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纆索。故天下诱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故古今不二,不可亏也,则仁义又奚连连如胶漆纆索而游乎道德之间为哉?使天下惑也!“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所以真正要使它弯曲起来,不是你硬把它勾过来,真正要说直起来,不是要绳子把它拉开的,圆的也是自然,不用圆规去把它规范,方的也不是用规,不是用三角架来把它勾起来。“附离不以胶漆”,世界上很多东西粘的很牢,譬如我们的生命就粘得很牢,没有死以前,也不是胶,也不是漆把它(粘的)。“约束不以纆索”,把它捆笼来,不是用绳子。这几句话,分开来讲,用物理呀,用工业分析出来就很多,你们懂了以后,年轻人哪一句话都可以写一本很厚的好书。工业方面的、技术方面的,它都一句把你概括了。总而言之,它这段意思,生命是要天然,不可以人为去造作。尤其是像我们讲,现在人生孩子,生一个孩子,拼命拿一个教育的方法把他规范到这个样子,这样子造,要求孩子。所以我讲,常常发现,年轻的时候,一开始已经发现了。现在的父母,孩子读书为父母而读的,违反了他的本性。而父母呀,对不起,这里好多教育家,我是乱讲讲,讲哲学的。父母、家庭学校不了解性向学,天然的志性方向搞不懂,拼命希望他这样,希望他那样,都搞错了,反而把人才毁了。他这一段等于讲这个。“故天下诱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结果费了这些,费了人为的造作的作用,使天下的生命“诱然皆生”,注意这个“诱”字,自然受自然的引导,引诱的诱,自然会引导你走出一条路。“而不知其所以生”,而自己不晓得生命怎么会变成这样。其实我们很多创业的人才,自己从小也不晓得自己走上这一条路,创了这个事业,不需要约束他。“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大家都达到最好的目的,最好生命的境界,自己也不晓得怎么来。“故古今不二,不可亏也”,这是万古不变的宇宙一个大原则,古代也好,现代也好,永远没有两样,统一的。刚才提出来,《庄子》“天地一指也”,这是一个,没有第二个。我们应用另外一个比方,你看到和尚庙子,“不二法门”,没有两个,只有一个。“古今不二,不可亏也”,有一个大原则要把握,天然,自然。“则仁义又奚连连如胶漆纆索而游乎道德之间为哉”,因此,你懂了这个道理,何必要加上仁义、规矩、教育把人范围的,“奚”,是何必,古文是何必,你何必连连如胶漆连笼来,把绳子把它捆笼来,叫他守这个规矩,守这个道德。“使天下惑也”,一句话:你们这样搞,他说这个国家的学问,教人生都是迷惑天下人、欺骗天下人,好好一个人生,好好一个时事,都被你搞迷糊了。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何以知其然邪?有虞氏招仁义以挠天下也,天下莫不奔命于仁义,是非以仁义易其性与?故尝试论之,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荚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于残生伤性均也。奚必伯夷之是而盗跖之非乎!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这是骂我们讲学问、讲道德,硬性地改变别人,我们做事做人,又是搞教育,搞管理,乃至搞政治。“小惑易方”,就是迷惑人家别人的方向。“大惑易性”,“大惑”就是说教育的道理;“易性”,诱骗人,去把人性改变了。“何以知其然邪”,这个理由怎么来呢?他要看我们自己的历史。“有虞氏招仁义以挠天下也,天下莫不奔命于仁义,是非以仁义易其性与?”他说我们的文化,上古只有道,自然道的来。到什么人呢?虞氏,唐尧,虞舜,到唐尧虞舜三代,“招仁义以挠天下也”,教育老百姓一种仁义、一种思想范围,把天下人搞别扭,挠起来了。“天下莫不奔命于仁义”,因此世界上,社会上,教育仁义,多少年一条路这样走,他说这不是证明了人做一个思想、一个政治的范围,故意把人性变更了,以仁义来改变了人生,所以他的本性不是原来的思想,这个道理我只能讲那么多。为什么讲多了,这一点拿出来,不得了。批评世界上东西的解说,各种思想、各种主义、各种一切都是妨碍人生,乃至各种观点办法,这个意思大家自己去懂,我只提一下。“故尝试论之,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所以了我们中国文化,三千年、四千年以上,从唐尧虞舜以下,三代以下,为什么推开三代不讲呢?唐尧虞三代是公天下,民主。所以中国文化始终讲三代以上、三代以下,这是一个界线。三代以上,等于我们现在讲,真正的社会主义,真正的共产主义,真正的接近于大同的世界,天下都为公了。三代以下,是大禹以后,家天下了,天下为私了。所以以中国文化儒家、道家来看,大家都说孔子帮忙专制君主,那是冤枉了,孔孟道家都反对这个。所以他这里讲,“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都有一个宗旨、一个名声、一个思想的范围改变了人生。因此,讲教育,人生的感叹。“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注意哦,我们所有自己注一下。“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因为将来的教育文化的标准,有仁义道德。所以小人,小人并不是难听的话,古文讲小人是普通人。所以变通人以身殉利,生命不要去求利、赚钱,小人生命都可以不要,拼命赚钱。“士则以身”,知识分子有时候还真乖邪,爱名,要人家捧他,学问好,道德要有名气。“士”拿生命不要,为名去死亡。“大夫”,做官的,有知识分子,国家政治做官的,“则以身殉家”,拿生命身体管理家人,使自己家里好,对国家好。“圣人”,大圣人有思想家,这些人以身殉天下,命都不要,拼命说救世救人。这一段批评得很厉害。(16分处)“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所以,由小人到知识分子,到做官的,到圣人。“数子”,这四种人物,他划的界线。“事业不同,名声异号”,你看这些发财的当老板的,这个大学的,这个是官,什么什么官,都是不要命的去争一个虚名。“其于伤性以身为殉”,至于把命都送进去,道理是一个。这个道理他讲出一个中国,我们常常用的有名的故事。“臧与谷”,这是两个人。“二人相与牧羊”,两个人一起赶羊,不晓得在蒙古在哪里。“而俱亡其羊”,两个人赶羊,羊群跑了。“问臧奚事,则挟荚读书”,这个挟策……策杖那个策,一样的。那么两个看羊的,羊群看跑了。问臧:你在干什么,你的羊群跑了?他说:我在看书,所以没有管到羊,跑了。“问谷奚事”,你在干什么?“则博塞以游”,他说:在打扑克牌、赌钱,“博塞也”。“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不管怎么样,两人比较起来,一个很高尚,读书;一个是玩牌的,两层两都没有用。他只讲这两个故事,你自己去想。“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中国的圣贤、贤人,周朝的伯夷、叔齐,做贤人。周文王统一天下,不愿意,不同意靠拢,做高士,在首阳山饿死了。盗跖是柳下惠(的弟弟),孔子的同事。他有一篇文章,盗跖专门骂孔子的,骂的非常痛快。所以当年我们的文化,毛主席搞文化大革命,专门抽出来这一篇文章骂孔子的,就是套用这样来的。“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是个人名,大盗,他的哥哥是圣人,死于东陵。这两个人所死的不同,都是死嘛!一个人高尚知名而死,一个做土匪而死。“其于残生伤性均也,奚必伯夷之是而盗跖之非乎!”拿庄子的看法,两个人都是笨蛋,一个是为坚守道德而死,一个是专门做土匪头、做流氓头而死。死的不同,妨碍了自己的生命的本来,是一样的。(20分处)“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他说全天下的殉就是拼命,把命丢掉。一种为仁义道德,为学问,为求名而死;一种普通人,求利而死。以世俗的观念,高尚有学问,就叫他君子;为求利,一切不择手段做的,叫他是小人。不管君子与小人,都是为了钱、货财。“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如果我们拿一个平等观念来看,不管求名求利,不管你做什么,都是忘记了生命自己的本性。不要忘记了自己生命的本性,就在这里送了一个冤枉的命。且夫属其性乎仁义者,虽通如曾史,非吾所谓臧也;属其性于五味,虽通如俞儿,非吾所谓甘也;属其性乎五声,虽通如师旷,非吾所谓聪也;属其性乎五色,虽通如离朱,非吾所谓明也。吾所谓臧者,非仁义之谓也,臧于其德而已矣;吾所谓臧者,非所谓仁义之谓也,任其性命之情而已矣;吾所谓聪者,非谓其闻彼也,自闻而已矣;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而已矣。夫不自见而见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夫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虽盗跖与伯夷,是同为淫僻也。余愧乎道德,是以上不敢为仁义之操,而下不敢为淫僻之行也。“且夫属其性乎仁义者,虽通如曾、史,非吾所谓臧也;属其性于五味,虽通如俞儿,非吾所谓甘也”下面差不多,我们先解释一下。“且夫属其性乎仁义者”,他说如果这样做,读书人不同,他的思想是好做君子的,好讲仁义,他天生喜欢XX。他说你们学问道德再好,总没有孔子的学生曾子那么好吧,曾子与史鱼都是孔子的大学生,我们读的四书五经,《大学》,曾子做的。“通如曾、史,非吾所谓臧也”,这个臧是什么意思,我看你们学的古文白话里头经常用,古文就是对与不对。事情对了叫臧,一件事情做完了叫臧事,就是这个字,虽然到现在改成简体文,这个臧字还没有办法改。完事了,对了。“属其性于五味,虽通如俞儿,非吾所谓甘也”,有些做厨师的口味调得很好,碱甜苦辣酸,做的都很高明,有味,这个人古代名厨师叫俞儿。他说“非吾所谓甘也”,我认为是不对的。“属其性乎五声,虽通如师旷,非吾所谓聪也”,有些人本性喜欢音乐,喜欢玩音乐的五声。古代的五声:宫商角徵羽,是代号,现在从西方来,到日本的翻译:哆来咪发嗦,五声这些不同。虽然师旷是音乐家,都是违反了人性。“属其性乎五色,虽通如离朱,非吾所谓明也”,古代有一个光学家,也是艺术家,叫离朱。他的画非常好,颜色非常高明。“吾所谓臧者,非仁义之谓也,臧于其德而已矣;吾所谓臧者,非所谓仁义之谓也,任其性命之情而已矣”,他批评了这样多家的观点,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每一个都否定了。他提出“吾所谓臧者”,我认为对的,不是讲仁义道德,也不是发财做官。把人怎么做?“臧于其德而已矣”,自己建立一个人性性格,我所谓对的,也不是仁义——人的性命而已,自己活的真正的生命价值,生命目的在哪里搞清楚。“吾所谓聪者,非谓其闻彼也,自闻而已矣;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而已矣。”所以我认为庄子说,什么叫真正的聪明呢?耳聪目明,眼睛好是明,耳朵好是聪,与脑壳有关系的。真的聪明是什么呢?不是说听声音听的很远,对音乐分辨都很清楚。你自己听听自己的心声,自己听自己,你能听的那个东西,究竟是心里发出来,还是脑里出来。你懂了自己生命那个本能,就是真的聪明。你眼睛会看东西吗?会明吗?他说你不懂明。“吾所谓明者”,不是看人家,先要看到自己,先反省,看看自己是个什么东西。那么,看人家很容易,看别人;看自己搞不清楚了,这不是真聪明。“夫不自见而见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世界上玩聪明,看不到自己,专门看人家。其实,你以为看清楚别人了,是“得人之得”。其实你变成别人了,你变成没有主观了,你的生命都摆在那里,你都搞不清楚。专门看人家,看人家有没有。其实庄子这四句话是发挥老子的话。老子只有两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看人家容易,看自己难。能够反转来把自己看清楚,能够反转来把自己听清楚。我也常常同年轻同学们讲,你们怎么都不会听话呢?常常你们谈了半天,听到没有?听到了老师。我讲什么?嘿嘿……嘿嘿,搞不出来。哪一句他都听到了,没有进去,更没有听到自己的心声是什么,更没有看到自己里头思想是什么。批评人家看外边还好一点。其实这样呢,它是玩弄给社会看的,不是真正的自由。“夫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虽盗跖与伯夷,是同为淫僻也。余愧乎道德,是以上不敢为仁义之操,而下不敢为淫僻之行也。”“适人之适”,这个“适”是自由,真正的自由。上海话是XX,不痛快,这个“适”是不痛快。你是给人家玩了半天,我们都是人,给人家痛快,你自己还始终痛苦中。“夫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你自己找不到自己,光看外表,什么圣人、坏人、好人!分辨自身本身的生命的自由,没有找到。(30分处)“虽盗跖与伯夷,是同为淫僻也”,圣人也好,强盗头也好,同样的。换句话,我们讲一句话,同样都是混账,都没有活对了,生命都没有对。“余愧乎道德,是以上不敢为仁义之操,而下不敢为淫僻之行也”,庄子说,我呢就怕这些,我最讨厌这些什么仁义道德,这些学问家。因此不愧乎,对于这些道理,惭愧,不愿意见证,是上不敢宣传仁义,下也不敢做坏人。既然不能做好人,我也不能做坏人,这不得而知,做个什么人。对这一篇《骈拇》文章,那么,这一篇文章,他为什么写呢?刚才,我们开始提出来“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换句话,就这个意思,人世间一切学问、一切理论,一切都是多余的,多了一个指头,违反天然。第一个,有时间你们再去研究这一篇,意思很深的。一切一切的学问,一切一切的做法,当然,我们不谈政治,要谈政治,就很严重了,一切都做了多余。尤其现代你们这些管理工程师啊,做事业的呢。已经太多的管理东西,太多的管理机构,再不要多出一个指头来。多个指头,多个麻烦,自己找麻烦,违反人性,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他又告诉你,你看他读了外篇,其实,天生多出一个也不坏,也不要把它去掉。好的东西,美的,固然是美,漂亮就是漂亮,丑的有丑的漂亮,你怎么善于应用,这是包括了很多应用。管理学也好,政治也好,做人也好,乃至对自己处理事,你不要有,为他人做了主观,更不要为自己变成客观,这是非常重要的。他讲《骈拇》这一篇,看着乱七八糟的,东说一下,西说一下。批评了儒家,批评了别人,他自己真正的宗旨,叫你用人性生的天然去做人。第三点,结果拿西方的文化中国来讲,真正的自由主义,他又反对你们管理,反对你们叠床架屋。最后的宗旨,本文里头有,刚才读了,大家不要忘记,全篇的宗旨,他说要人生活着XX“性命之情”,很重要,生命的本来是什么?要找出来,这是性。命跟性两回事,我们活着,这个是命。活着,为什么会老了,会死了,会生病,这命变了。至于性呢,它没有动,要把本来那个性活着性命之情,这是道家的宗旨。今天把外篇的《骈拇》大概的意思,向诸位介绍,希望大家看了以后回去多研究,尤其在中国文化这个字,自己要搞清楚一点。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soso_e179:
Powered by选自《JT叔叔的理科教室-庄子》所以庄子就在讲,但是庄子并没有告诉你,你知道庄子说「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所以庄子其实不会像佛家一样告诉你说,喔,其实有个天堂怎么样 ……他不会,他只是叫你去想一想「会不会有这个可能性」,会不会说你死了之后,有可能比你现在活得更快乐?那如果有可能的话,你现在哭什么?可能会有这样的思考存在啦,其实你们听了也是有听等于没听嘛,因为就算你们现在听了,我拿一个刀说要捅死你,还是会怕嘛,对不对?不会因此就大彻大悟嘛,所以我们现在都是听了之后也不会大彻大悟的人喔,就是长梧子说的那种人喔(笑),「就杀了我吧,这样我就可以回去了。」我们没有办法喔,能够那样子的人,只有庄子说已经想起来一切的人,那我们不是想起来一切的人,所以我们都只是听了等于没听的人,所以我们上这课真浪费喔,是不是要退学费啊?(笑)可以吗?喔,我不敢(笑)。那所以呢,他就说 ……那庄子就打第二层的比方,他就说我们啊,活在这个地球上,会不会是有一点像是在天上的人,有一天在睡个午觉,然后梦到一场梦这样子的东西。这也是可能性,就譬如说,像我有一次看到一个好像美国的什么灵媒写的书吧,你知道什么叫灵媒写的书?就是有一个人,他身体空掉,有一个灵魂到他身体里面来写一些东西,那一个灵媒写的书,有人问那个灵媒,他身上可能有个灵魂附在他身上啦,就有人问那灵媒说:「那你们活在天上的人,对于出生是什么感觉,死亡是什么感觉?」,那那个灵媒就说,就他身上那个灵魂就说:「没什么感觉嘛,我们在天上的人,有的时候会觉得,耶,怎么搞的,上一分钟没看到你啊?」,他说:「喔,我刚刚去睡了一个午觉,到地球上过了一辈子。」就这样子嘛,就天上人就是这样子,他的时间太漫长了,所以有的时候在天上吃饭吃太饱了,就好吧,那出生到地球上面的伊索匹亚去当灾民,去当个三十年灾民,再饿死再回来好了,好,消化完了,就这样了(笑),就是他那种时间跟生命的观点,可能跟我们现在不一样。那所以呢,他就说「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他就说你不要说生跟死,我来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给你听,你就知道,他说有的时候你心情很不好,很伤心,你们有没有过这种人生?有吧。像我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可是心情很不好勉强睡着了,喔,在梦里面我跟人家喝酒作乐,高兴得不得了,然后醒来,继续哭。那到底那个是真?那个是假啊?那同样他说「梦哭泣者,旦而田猎」,那也有可能你在梦里面做一个梦,那梦里面你全家死光光,然后在那边哭得一塌糊涂,然后早上起来之后,啊我们去打猎吧,就去打小鸟好高兴,你们不用想打小鸟,田猎你们就当做电动玩具就好了。就是说做了一个好悲伤的梦,然后哭着醒来,醒来之后,好,来打电动吧。那到底那一个是真的呢?所以你的人生很悲惨或者你的人生有快乐或者很快乐,跟你死后的世界有正相关吗?不一定耶。所以他就说「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就是当你正在作那个梦的时候,你却不会知道你在作梦,就像我们说我们现在在作梦,所以现在活在这边,你也在作梦、你也在作梦(指同学),大家都活在地球上,大家都在作梦,你会觉得你在作梦吗?不会喔。你们有没有看过一个电影叫《黑客任务》啊?(有)它就是讲说在未来的世界里面,人类都被关到 ……被机器关到一个胶囊里面对不对?然后他们 ……因为机器要人活着生产源,所以就要人一直在机器里面、网络里面做一个梦,那个梦就是 年的地球的美国的纽约,然后所有的人都在那边生活在一起,可是其实就是所有的人一起在做一个梦,那只有特别聪明的人才会在那个梦里面觉得说,「这里好像有一种陌生感,好像有一种不是真正的世界那种感觉 ……」,然后就有人去救那里的人对不对?让那个人醒过来,才发现原来我的生活全部是作梦,那你们有看过那电影吗?(有)有喔?那那个电影还有一部外传是卡通片,就是他有拍九部卡通片电影的外传,也就是说人如果能够真正地醒过来是一个方法,那外传有讲一个 ……就是在那个网络的梦的世界里面,有一个人他是一个运动选手,那你想作梦在跑步很好笑对不对?可是喔那个运动选手,因为他太想、太拼命跑得快了,所以他跑到最快最快的时候,就冲破人类的极限,进入这个所谓「有道」的境界的时候,他忽然从那个胶囊里面,啪一下醒过来。这个其实跟《庄子》讲得很像,庄子在那个〈养生主〉篇,就在讲如果你杀一头牛杀到最高境界的时候,你会醒过来,就是如果你的生命能精纯到超过这个世界 ……这个梦的世界能够容忍的极限的时候,你会醒过来,所以就是说,在修练技术的过程里面能够开悟,在庄子的观点是有可能的。所以那个计算机虽然是很荒谬无稽的电影,但是可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东西,因为当他知道是梦的时候,当他知道他的生活都是虚幻的网络世界的时候,就是那个男主角已经领悟这件事对不对?他就可以把手伸到人家身体里面去帮人家治伤,对不对?因为他知道这一切只是网络的讯息,所以只要改一改就可以把人家医好了,其实对于那些什么手一按能够把人家医好的人来讲,那些什么耶稣啊、佛陀来讲,他们也是看待我们的世界好像一个网络游戏,然后他们已经跳出去了,所以可以做到一样的事情。所以呢,他就说,因为我们都在作梦喔,所以都不知道这是在作梦,而且「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什么叫「占其梦」?就是我们现在可能对于天上的人来讲,我们现在就已经在梦里面了,可是我们在这个梦里面还会睡觉耶,睡觉还会再作梦,醒来还会「占梦」,什么叫「占梦」,就是说「耶我昨天梦到断一根手指头,这是什么意思啊?会不会今天发生什么事情?」还在聊我们梦里面的梦,梦中又有梦。然后呢「觉而后知其梦也」,然后呢一定要等到我们醒过来才会知道,我们作梦的时候都不会知道我们在作梦,都要等到我们醒过来的时候才知道我们在作梦。那「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就是说如果有一天,我们有一个大大的醒来,那什么叫做大大的醒来啊?我不知道这个大大的醒来它是指死亡还是开悟?就是说有一天你真的从这个世界里面醒过来的时候,那我们才会知道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面所追求的一切是 ……一场游戏一场梦这样子,那到底怎么样叫做大大的醒来啊?那我们不知道,我们可能会知道从前有一些圣人,他们有大大的醒来过,但是至少在座的各位,包括我好像都没有人醒来过喔(笑),所以我们现在是一群小蚂蚁在那边谈论上帝喔,所以我们都是讲了等于白讲的人喔。他说那样子真正醒来的人是太少的,「而愚者自以为觉」,就是笨笨的人都觉得自己是醒来的,譬如说我们现在在讲话都觉得自己是醒来的对不对?我们不像《黑客任务》的主角会觉得这个世界有值得怀疑的地方,然后真的再醒来一次对不对?都不是,所以呢我们就在这个地方,都以为自己是醒的,所以我们在这边聊天对不对?那「窃窃然知之」,「窃窃然」就是很贼很贼的样子,就是才知道一点点,然后就觉得自己好厉害、我好厉害、我好厉害那样子,然后就觉得我们都醒来了,就觉得我们很晓得一切。那这个长梧子就讲说:「呵,你现在觉得你自己晓得一切。 ……」「君乎,牧乎,固哉」,他就说啊:「国王啊,牧羊人啊,你们脑筋好顽固喔。」这什么意思?他就说如果你是真正醒来的人话,你就不会觉得那个国王好有钱,一个牧羊人好贫穷,因为一个国王也好,一个牧羊人也好,都是那个伟大的世界里面的人睡个午觉打个盹,然后在那边梦到的东西嘛,他今天觉得吃太饱了,就来当一次牧羊人运动运动嘛,他今天觉得在天上的世界,刚好被隔壁的朋友看不起了,觉得说好丢脸喔,就到地球上来当一下国王安慰一下自己嘛,那这些东西都只是一个好像演戏一样喔,如果你们将来长大了精神有病的话,还有一个东西叫戏剧治疗工作坊可以去参加嘛,就像你演很多有的没的来帮忙你舒服一点嘛,所以他就觉得说如果我们现在在地球上面,连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你都会把它当做一个很绝对的东西,去尊敬他或者看不起他,那你根本已经完全被绑在这个世界了,被绑在梦的世界,是没有办法醒来了,所以他说你怎么这么顽固呢?就是你在这个世界上面,然后来跟我说什么:「耶,孔子听不懂喔,我听得懂,我好厉害喔,比孔子还要聪明。」他说这不是也是绑在这个世界吗?所以他就说:「孔子啊跟你啊,都是在做梦啊,然后我在跟你讲说『你在做梦』,这也是在梦啊。」喔,我们就来一团梦成一起。他说:「所以呢,我讲的这个话呢,叫做『吊诡』。」「吊诡」就是什么?就是没有人听得懂,因为我虽然讲了,可是你们 ……也没有人因为我讲你就醒过来啊,所以也不会真正了解我在讲什么对不对?所以讲了等于没讲喔。那他说「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那我们说过庄子说的「旦暮」就是一个偶然中的偶然叫做「旦暮」。所以他就说如果一万世以后,我们中国人一世是三十年喔,就如果 万年以后,有一个人,能够完全听懂我现在讲的话,那真的是太少有这个机会了。就好像这个很偶然的机会,日本人就会讲说「盲龟浮木」(「盲龟浮木」语出佛教经典,《中阿含经》 (卷五十三 )、《成唯识论》(卷八 )、《杂阿含经》 (卷十五 )、止观辅行传弘决) (卷五之四 )、《法华经》妙庄严王本事品 (卷七 )均有记载),日本人讲一个故事说,有一个瞎掉的乌龟住在大海底下,然后呢有一块烂掉的木头,有个树洞,漂在大海上面,有一天这个瞎掉的乌龟要浮上海面,然后来换一口气,头就插到那个树洞里面,然后就死掉了。日本人讲的是说,那么大的海,一小片的木头,那么大的海,一只乌龟,竟然还能够撞在一起,这实在是太巧合了喔,不可能,所以就是说这个世界上面两个开悟的人能不能遇的到呢?其实很难很难喔,就像耶稣出生的时候,佛陀已经死了 年,对不对?他们都不能做好朋友,所以这样子的一种圣人的感慨,就觉得他看到的世界,其实他没有办法跟他周遭的任何人分享,不管怎么跟你讲,你还是不会醒过来。那我们看的这样一段是不是也觉得很沮丧呢?讲了等于没有讲,但是我觉得庄子是在告诉我们一个生命的可能性,那我们不要否定这种可能性,我觉得会活得比较真实。愿下一分钟的你笑颜如花。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微信公号或复制ID搜索关注浮云之飞ID:fuyunzf浮云之飞(fuyunzf)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fuyunzf竟陵子可作,便当煮一杯水,相与荫青松,坐白石,而仰视浮云之飞也。
闲云野鹤,感悟心得,随手小记,来者自取。热门文章最新文章fuyunzf竟陵子可作,便当煮一杯水,相与荫青松,坐白石,而仰视浮云之飞也。
闲云野鹤,感悟心得,随手小记,来者自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lol克隆模式最强英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