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赢合科技技什么时候反弹

来自雪球&#xe6关注 赢合科技VS先导智能(上)来自 周末回了一趟老家,昨天中午才回到深圳,加上陪家人出去吃饭,没来得及写完长文。今天全天在家,赶急赶忙地翻资料,写东西,终于在今天之内完成了。途中看资料看到有些老眼昏花,脑子还短路了一阵,觉得自己写长文的方式和效率需要很大改进啊......——————————————这是手都酸了的分割线——————————————一、市场规模综合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简称GBII)和券商研报的数据,以每单位动力锂电池设备投资4.2亿/GWh和消费锂电池1.5亿/GWh测算,预计锂电设备市场规模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别为130亿和160亿;2020 年锂电设备市场规模356 亿,国产设备产值将达到285 亿,国产设备占比从50%提高到80%。二、行业地位1、营收占比根据GBII在2014年4月的一篇文章的图表:
(来源:)根据同花顺财务数据,2014年赢合营收2.25亿,先导营收3.07亿,将营收约等于产值,两者在国内锂电设备企业里名列前茅。根据2014年的预测市场规模34亿,两者总的营收占比超过15%。再看2016年,根据上文的数据,2016年锂电设备市场规模130亿。根据三季报,赢合营收5.69亿,先导营收5.93亿,可以大致推出,两者今年的营收占比肯定也是超过10%的。2、上市在国内锂电设备的企业里,A股上市的只有赢合和先导,能上市说明了企业实力,也提升了企业名气。其他上市公司也有通过收购锂电设备企业涉足此行业的,但这类上市公司有自己的主业,所以不是纯正的锂电设备标的。综上,赢合和先导的行业地位均十分突出,且行业内市场比较分散,整合的空间很大。三、产品技术1、国外根据券商研报和网页搜索,国外的锂电设备厂商以日本、韩国为主,其中日本锂离子电池制造产业发展最早也最完善,长期以来在全球锂电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所占比率虽有所下降,仍占据全球近50%的市场份额。目前,锂电制造的前端设备主要依赖国外进口,而在中后端设备,国产设备已经达到日韩领先企业的水平,可以进行替代。2、赢合产品技术外行很难看懂,所以我选择从企业的下游客户着手。 (来源:赢合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可以看到,赢合的客户几乎都是国内的。另外,日,赢合老板王维东在上市答谢酒会的致辞里说过以下的话。 (来源:)3、先导 (来源:先导智能官网)先导目前已为松下提供样机,是松下在国内唯一的设备供应商。此外,先导似乎和特斯拉有合作意向,专门为特斯拉项目研发了一款高速自动卷绕机,速度达到每分钟30ppm(全球效率最高)。综上,产品技术方面,先导要优于赢合。四、老板简历1、赢合的老板王维东,生于1977年2月,今年快40岁,相当年轻。2009年6月,在CCTV的《对话》节目中,提到了他创业前的经历。 (来源:)说实话,之前在东财股吧看到有人骂王维东,说他是保安出身,现在弄个垃圾企业来圈钱,我还觉得他不可能是保安,没想到是真的......能从保安到上市公司老板,实在是牛逼。2、先导的老板王燕清,1966年4月出生,今年50岁。摘一段他的创业经历。 (来源:)比起来,王维东相对王燕清的优势是年轻,王燕清相对王维东的优势是技术背景,这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先导的技术比赢合要好。五、利益及风险本人不持有上述股票。本文只为交流,不作推荐,据此买入,盈亏自负。欢迎交流,请前辈们指正,谢谢!&&&赢合科技上市3个月高层频换血 |赢合科技|IPO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北京商报讯(记者 马元月 叶龙招)上市尚不足3个月,创业板公司(300457)的高层就频频换血,占有重要位置的财务总监、董秘先后辞职,副董事长兼研发中心总监则被撤职……令市场不胜唏嘘。
  昨日早间,赢合科技公告称,公司于8月5日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已经审议通过关于撤销公司副董事长王胜玲职务的议案。对于撤职的原因,赢合科技称王胜玲已连续两次以上未能亲自出席,亦未委托其他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为保障公司治理的有效性,董事会提请撤换王胜玲副董事长及董事职务。撤职后,王胜玲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王胜玲还是赢合科技的核心技术人员,他从2007年开始就在该公司担任研发中心总监和副董事长职务。赢合科技是主营锂电池的企业,核心技术人员的离职是否会对公司的研发产生影响还有待考量。
  其实,今年7月以来,赢合科技的高层并不是很稳定,7月2日该公司财务总监刘明因个人原因辞职。同日,张铭也辞去了董秘的职务,不过,他还继续担任公司副总裁职务。针对高层人事的变动,北京商报记者昨日致电赢合科技证券部,该公司工作人员回应说,“这属于正常的工作变动,是为公司战略发展考虑的”。
  值得注意的是,除高层的人事变动之外,赢合科技的IPO募投项目也发生变更。7月20日,该公司对外公告将最主要的募投项目“年产700套锂电自动化生产设备项目”更变为“年产180套锂电设备项目”和“年产520套锂电设备项目”两个项目,此外,还将项目实施地点从宜春改到了惠州。虽说募投项目金额和内容不变,但是项目实施地点变更后,赢合科技必须重新在惠州当地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备案工作,并需获得当地主管部门的环境影响核准批文及备案文件,这中途存在项目审批风险,项目何时能开始实施也尚未可知,而这将直接影响项目实施的进度,进度又会影响到投资效益的实现。
  赢合科技于5月14日上市,发行价为12.41元/股。截至昨日该公司的股价为83元/股左右,较发行价累计增长407.45%。深圳赢合科技怎么样?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4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分享邀请回答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图解分红送配】赢合科技2017年度拟10派1元 _ 东方财富网
【图解分红送配】赢合科技2017年度拟10派1元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  4月24日发布最新公告,披露2017年年度分红派息方案:以本公司总股本3.76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3763万元。  赢合科技2017年年报显示,截至日,公司的营业收入15.9亿元,同比增长86.52%,净利润2.21亿,同比增长78.34%;每股收益0.72元,每股净资产3.98元,净资产收益率16.08%。
  近年来,公司历次分红派息情况如下表所示:
业绩披露日期
每股收益(元)
每股未分配利润(元)
预案公告日后10日涨幅(%)
股权登记日
股权登记日前10日涨幅(%)
除权除息日
除权除息日后30日涨幅(%)
10派1.00元
10派3.00元
10派1.00元
  近期,、、、、分别公布了分红方案,具体情况如下表:
每股收益(元)
每股未分配利润(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
预案公告日
股权登记日
10派1.00元
10派1.80元
10派0.71元
10派2.10元
10派1.56元
  近年来,赢合科技每股未分配利润情况如下图:
  同期,该公司的每股公积金和股息率情况如下图:
  公司自上市以来分红派现及募集资金的对比情况如下图:
(注:数据来源,截至)
(责任编辑:DF155)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赢合科技股价一年缩水6成 机构套现离场高管减持_网易财经
赢合科技股价一年缩水6成 机构套现离场高管减持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赢合科技股价一年“缩水”六成 机构套现后高管开始减持)
年报发布,却未有多大起色。若以5月3日为节点计算,赢合科技去年此时的股价在61元左右(不复权),随后几个月,股价一路飙涨,在去年9月12日更是盘中一度达到最高的118元,但此后股价不断走低。截至5月3日,赢合科技股价收盘于24.51元,可以说,赢合科技股价一年来上演了“过山车”行情,一年来的跌幅接近60%。《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伴随着赢合科技的营收、净利润同步大幅增长的,还有借款。根据赢合科技2017年报,报告期内,公司长短期借款合计达到4.92亿元,其中,短期借款增速较快,该项目期末金额为4.137亿元,与上年同期(8460万元)相比,增加3.29亿元,增长了387%。偿债力减弱谋求定增年报显示,赢合科技4.137亿元短期借款中,质押借款5769万元、保证借款3.56亿元。对于短期借款的暴增,赢合科技在年报中解释称主要是报告期内向金融机构借款增加所致。去年7月,赢合科技公告称,根据实际经营需要,2017年度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拟向相关银行申请合计不超过25亿元综合授信额度。《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除了短期借款激增外,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均出现了大幅上涨。2017年,赢合科技应付票据高达4.401亿元,比2016年的2.399亿元,增长了83.45%;应付账款为4.564亿元,比2016年的3.38亿元,增长了35%,均创下近5年来新高。与此同时,赢合科技的流动负债也在不断攀升,2017年的流动负债为17.88亿元,比2016年的10.11亿元,增长了76.85%,创下近5年来新高。截至日,赢合科技流动比率仅有1.21,不足参考比值2(一般参考比值在2以上为良好),速动比率更低,只有0.94,不足参考比值1(一般参考比值在1以上为良好)。此外,赢合科技和2017年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6.67%、64.22%和60.26%。值得一提的是,赢合科技下属两家重要子公司惠州赢合和雅康精密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8.31%和51.81%。此前赢合科技曾在公告中解释称,公司自上市以来未进行过股权融资,业务发展筹集资金的方式主要为债权融资,锂电设备制造业务的开展需要资金进行驱动,因此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也有所增长,短期偿债能力有所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赢合科技谋求定增输血。今年4月13日,赢合科技非公开发行完成,募集资金总额14.1亿元,增发股份数6150万股,用于“赢合科技锂电池自动化设备生产线建设项目”“赢合科技智能工厂及运营管理系统展示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赢合科技称,此次定增后,资产负债率将有所下降,资产结构也会有所优化,偿债能力有所提高。“近几年新能源行业爆发性增长,公司业务持续增长,随着公司营业规模快速增长,相应的应收账款等也在增加,对资金需求较大,所以公司在2017年启动了非公开发行项目,并于2018年4月完成,募集资金(净额)13.85亿元,将保障公司未来业务的持续成长。”赢合科技方面向记者表示。董事、高管减持股份记者还注意到,在去年股价飙涨时,机构已经开始套现离场。去年8月,赢合科技发布了减持计划的提示性公告,股东达晨创世及一致行动人达晨盛世计划自公告之日起的三个月内以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方式进行减持,预计所减持股份数量合计将不超过371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9928%。此后,达晨创世及一致行动人达晨盛世多次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去年11月,赢合科技公告称,截至披露日,达晨创世、达晨盛世合计持有公司股份985万股(转增后),占公司总股本的3.1784%,达晨创世、达晨盛世已不再是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年报显示,截至日,达晨创世及一致行动人达晨盛世合计持股数量已经降至762.95万股,合计持股比例也降至2.42%。今年4月23日,赢合科技发布了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股份减持计划的预披露公告,董事、CEO何爱彬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7.8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07%);副总裁徐鸿俊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06.3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28%),合计减持不超过134.2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0.35%。“达晨是公司2012年股改时期引入的战略股东,持股时间较长,并实现了较好的回报,其减持并不代表对公司前景不看好,而个人股东减持是出于其自身财务需求的安排,并不代表对公司前景不看好。”赢合科技方面回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影响股价的因素较多,但公司业务增长快速,并成功实施了定增项目,管理层及公司的战略股东对公司前景乐观。
本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张梅_NF2100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通合科技什么时候复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