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台签到奔腾p6100升级分是几级

多伦多音乐学院,英语要达到几级?_百度知道
多伦多音乐学院,英语要达到几级?
  多伦多音乐学院就读本科跟英语无关,托福80左右。  多伦多音乐学院是北美洲一所优秀的国际性音乐学院,学院坐落于加拿大美丽的城市多伦多。学院向具有特殊音乐才能的学员提供他们成为职业音乐家所需要的教育体系:严格的训练,全面的教义课程、杰出的教授阵容、丰富的演奏经验、以及提供全面优良的学习环境。  该校开设的课程有:基础音乐课程、大学本科课程、研究生课程、职业学习以及博士教义、艺术家高级课程和大学预科课程,可满足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层次学生需求。学院在教学上采取小班上课和单独辅导等多种教学方式,经常组织在校学生参加学院及社区组织的专业演出,鼓励学生参与艺术和学术交流活动,为学生能够独立表演和演出积累更多的舞台经验。学院的毕业生很多都活跃于世界著名的音乐艺术舞台。他们成为各大型音乐厅、歌剧院的独唱、独奏家以及著名的音乐学院的教师。  学校现有教师约34人,学生700多人。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考本科的话,跟英语级数无关。托福80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的解决了我的问题!
音乐学院的相关知识
其他4条回答
他们会组织你考试的,一般来说是考雅思的
没听说过多伦多音乐学院有高中。 加拿大多伦多音乐学院分为两个分院。基础学院面向十二岁以上青少年。开设所有的乐器,作曲,理论,表演等课程。高级学院面向成人,包括以此为爱好的业余人士,和愿意加强其音乐技能,啬新技能的专业音乐人士。高级学院开设古典音乐,爵士乐等大学学士课程及艺术家专业硕士学位课程。 多伦多音乐学院的学习课程包括:音乐课程:
专业表演文凭
专业艺术家高级表演文凭 作曲课程 指挥课程 音乐教育课程 音乐表演课程 职业学习证书(Professional Studies Certificate)以及大学预科学习证书(Pre-college Preparatory Studies) 古典音乐包括:
管弦乐器(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及竖琴)声乐、钢琴、吉他、风琴及萨克斯风。主修还包括伴奏、指挥、管弦乐表演、古...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开一个专门楼,分享关于钢琴和音乐的心得_钢琴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20,148贴子:
开一个专门楼,分享关于钢琴和音乐的心得收藏
作者:爱上层楼
大家好,今天将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空之轨迹》这部史诗级RPG电脑游戏的第二部——《空之轨迹SC》的菜单音乐,用纯钢琴演奏。这首菜单音乐虽然只有短短的3分钟,但却包含了整个剧情的脉络,内容丰富深刻,也感人至深。下面我们来简单剖析一下这首曲子。第一部分演奏两遍的旋律表现的是空中古代城市遗迹的主题:之后的连接段是这座城市的市民一度陷入了迷惘和困惑:之后强有力的段落象征了他们的战争:在这之后的一段是全曲的神来之笔,表现了战争后人们的失落与无家可归:最后,乐曲在短短的主题不完全再现之后结束在一片虚无之中:点击欣赏《空之轨迹sc》主题曲:
什么样的音乐演出适合带孩子去欣赏?作者:虎皮纱
现在城市中各类演出活动非常丰富,家长们也乐于带孩子亲临现场去接受音乐的熏陶。但我们在音乐会现场经常看到这样的景象:年纪小的孩子坐不住,说话、踢凳子、吃东西,发出各种声音影响他人,甚至孩子哭闹、家长不得不把他带离音乐厅的情况也不少见,不仅没有让孩子受到熏陶,还出了丑,事与愿违。
不是什么样的音乐会都适合带孩子去的,家长们对音乐会的选择很重要。孩子们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也听不懂冗长深奥的作品。那选择音乐会有些什么样的窍门呢?
1. 5岁以下的儿童就不要带去正式的音乐会现场了。可以选择有演出的餐厅、茶座、商场,或者一些户外庆典活动的现场演奏,既可以满足孩子对音乐演奏的好奇,也可以在孩子不再感兴趣的时候随时离开,并且不用担心影响他人。
2. 5到10岁的儿童,可以带去欣赏一些较有趣味的正式演出。这样的音乐会对儿童比较有吸引力:上场人数多于三人;有三种以上的乐器或者演出形式;有声乐演出;伴有舞台表演的演出;有儿童参与的演出。例如:音乐剧、新年音乐会、少儿合唱、培训机构的汇报演出等。
3. 10岁以上的青少年,可以欣赏一些较通俗的古典音乐演出了,比如歌剧、芭蕾舞、古典或早期浪漫风格的交响乐、室内乐、协奏曲、巴洛克古乐、影视音乐专场、跨界音乐演出如马克西姆演奏会等。
4. 以下音乐会是不适宜带儿童去欣赏的:全场只有一种乐器,例如钢琴独奏音乐会;只有一位演奏家;某位特定作曲家的专场,只演出一位作曲家的作品;曲目少于5首,这表示基本上每首曲子都很长。
5. 现在学琴的孩子很多,但不必只带孩子去欣赏他所学的那种乐器,尤其是钢琴独奏,非常枯燥。如果都是严肃的作品,那交响乐效果一定比器乐独奏好,有更强的感染力。推荐给孩子多听乐队的现场,特别是世界著名的乐团,经济上能承受的话尽量不要错过。
下面给大家举些例子:例1:图片来自:上半场曲目1.序曲:《红旗颂》吕其明(作曲)2.钢琴协奏曲:《黄河》冼星海(作曲)中央乐团集体改编中场休息下半场曲目1.《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莫扎特(作曲)2.《西班牙组曲之一》哥罗那多斯(作曲)3.中国作品:《平湖秋月》陈培勋(改编)《春舞》孙以强 (作曲) 《彩云追月》王建中(改编)4.《匈牙利狂想曲》李斯特(作曲)钢琴演奏:郎朗
这场音乐会曲目比较通俗,上半场是乐队以及乐队与钢琴的协奏,感染力强;下半场虽然是钢琴独奏,但曲目丰富,风格多样,而且曲目较多,半场就有6首之多,说明曲目都不算长。同时,郎朗也是一位善于调节现场气氛、和观众互动的演奏家。5岁以上儿童可以去,10岁以上青少年推荐去。例2:图片来自:陈宏宽演奏弗雷德里克·肖邦两首夜曲,作品621. B大调2. E大调幻想波罗乃兹,作品61莫里斯·拉威尔夜之幽灵1. 水妖2. 绞刑架3. 幻影弗朗克·李斯特B小调奏鸣曲,S.178
这场音乐会全场都是钢琴独奏,而且曲目较严肃。整场只有4首曲目(同一作品号算一首),大部分曲目都很长(最后一首B小调奏鸣曲有30分钟)。孩子肯定坐不住,大人也很容易睡着,不适宜普通观众欣赏,只适合资深爱乐人士。例3:图片来自:千与千寻—久石让•宫崎骏作品视听音乐会演出曲目:风之通道-【龙猫】插曲天空之城-【天空之城】主题曲千与千寻-【千与千寻】主题曲夏天-选自电影【菊次郎的夏天】等数十首经典曲目
这是一场全场乐队演出的音乐会,内容和动画电影有关,而且标题上是“视听音乐会”,在演出时应该会配合播放电影画面。这样的演出非常适合儿童,5岁以上儿童可以去,10岁以上青少年强烈推荐。
【钢琴教学深度思考】为什么大家认为手型是重要的作者:虎皮纱
关于手型的问题,我和身边不少从事一线教学的老师们以及网上一些有识之士早已达成共识,本来认为无需再讨论了。但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会有学生和家长对这个问题有迷惑,钢琴论坛上关于手型的迷信也并不比几年前有所减少。因此再写一篇,顺便也把我最近的想法梳理记录下来。
我们先来看看手型观念是怎样形成的。我认为这个观念主要有两个来源。首先,来自于羽管键琴的演奏技巧。羽管键琴琴键轻且浅,无需很强的触键力度,一般都是手指发力,而握鸡蛋的手型有利于触键干净、均匀。其次,来自于人们对钢琴家演奏动作的观察。除了个别动作不雅观也能弹好的奇葩钢琴家之外,大部分钢琴家的演奏动作还是有一定的共同之处,比如动作简洁、松弛,看起来似乎不怎么动却能弹得很快,有着让人感觉漂亮的手型。
排除第一点不讲,因为羽管键琴技巧照搬来演奏现代钢琴肯定是有问题的,第二点呢,我们可以看到好的手型是一种现象,它是一个结果,而不是一种方法。钢琴家手型好,并不意味着手型好就能当钢琴家了。手型不应该作为一个目标去追求,这是舍本逐末。退一步来讲,就算你想要达到某种手型,也不是依样画葫芦去练就能达到的。没搞清楚内在的协调机制,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像的。
为什么老师们这么爱手型呢?这也是我最近才想明白的一点。毕竟现在中国钢琴师资仍然匮乏,活跃在基层教学的老师们有相当一部分自身演奏水平也不高,对钢琴技术的本质并没有透彻的理解。手型为这些老师提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可依凭的标准。因为学生放不放松、声音好不好、曲子弹得好不好,这些都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但手型圆不圆、关节凸不凸、手指站得直不直,这是大家都能看得到的,同时也比较容易让不懂行的家长去理解和监督。
既然所有的老师都教握鸡蛋手型,那么随大流才是最安全的。否则,你就有可能会被认为是不称职的老师。对获得他人承认的期待和焦虑,可能是一个大家都不愿明说但非常普遍的原因。
由于我们的基础教学中长期关注“手”多于关注“音”,一旦不教手型,很多老师甚至都不知该教些什么。也因此,无论书上教什么,要求什么,他都一律按照标准手型来。我接触过不止一个这样的学生,在大汤第一册该教落提的那课,他的前任老师仍然要求高抬指,哪怕书上有落提分解动作的照片。
仍然有不少钢琴专业毕业的老师在教手型。他们并不属于自身演奏水平不高的那一群。但这样的老师,在他自己求学初期就是这样学的。在这种糟糕的教学方式中他们以自己超出常人的天赋侥幸存活了下来,并在成为专业学生后,根深蒂固地认为是那种训练为他们打好了进阶的基础,然后又孜孜不倦地把手型传给下一代。
如此,手型成为了一种迷信,甚至在不怎么懂钢琴的人群中都流传着。尽管包括我在内的不少老师都已经在努力传播更好的学琴方法,但改变人们的观念仍然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
骑马儿慢与小黄鸭的奇遇作者:爱上层楼
从前有一位音乐家叫做骑马儿慢,弹钢琴弹得非常好听。一只小黄鸭闻讯就过来聆听。琴声太美妙了,听着听着就忍不住跟着哼了起来。。。后来的故事大家就都从视频里知道了。本来好好一个粉丝,怎么就当不成了呢?音乐家为啥宁愿绝倒也不与粉丝互动呢?这就要从古典音乐是怎么回事说起。古典音乐是严格按照乐谱演奏的音乐,音乐家一定要按照乐谱来演奏,一个音也不能多,一个音也不能少。据说无论多了还是少了,都是对作曲家的不尊重。暂且撇开作曲家的自尊心到底有没有脆弱到如此地步不说,作曲家是人,不是神,若是哪天一不小心写错了音符,并且没有被发现,难道我们还是拿着错音当圣旨吗?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法国作曲家萨迪创作过一首有趣的曲子,名为“烦恼”,这首曲子由一个很小的片段重复连续组成,萨蒂在曲子后面注释道:“为了连续弹奏这个片段840次,演奏者需要事先做好准备;一定要保持最大限度的安静,并且绝对不能移动。”作曲家挖了这么大这么黑的一个坑,没想到真的有人往下跳。据说几位钢琴家轮流上场,严格按照这个标准弹奏了840次,耗时超过20个小时。
回到前面小黄鸭事件,也许有人说,肖邦的作品(骑马儿慢大叔演奏的音乐)每个音都经过了深思熟虑,萨蒂的玩笑之作与其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这首叙事曲从1831年诞生那天起,到现在已经在各种场合被演奏过无数次,为啥不能允许一次特别的演绎?比方说小黄鸭与钢琴家同台演绎等等。古典音乐的这种要尽可能地完全按照某种预谋,某种精心策划来演绎的传统,到如今却是愈演愈烈,殊不知当年的肖邦可是即兴演奏的高手,据说他的即兴演奏常常比他正式出版的作品更要优美。于是大家长吁短叹,真可惜啊,这么多美妙的音乐,为啥没有记在谱上流传下来呢?这样一来,肖邦的作品号兴许能编到好几百呢!可是美妙的音乐一旦记下来以后,也许就像一位佳人被画成了画像,想要领略那份美好,我们只能加上七分脑补了。
音乐家们憋着一口气拼命想要再现作曲家原意的同时有没有想过,可能正是因为我们在慢慢失去某些东西,才会拼命地想要抓住她,但失去的终将失去。我们无论如何努力想抓住肖邦在百年前那一瞬间脑中的思绪,到最后抓到的也可能只是我们自己心中的一缕幻想罢了。没关系,那就弹出你心中的那一缕幻想好了,没人会阻止你,但是请不要把鸡毛当令箭,把私货当圣旨。
自巴赫以来,音乐家们一直在探索音乐中的新天地,在各个时期中顶尖的大师无一不是在创新这条路上走得最快最远的。而我们这个时代的音乐大师在哪里?我们所谓的大师基本上都在演奏百年以前的作品。不仅如此,当代的音乐创新基本都挂上的“难听”“嘈杂”“无序”的标签,听众在忍受诡异的音响的同时,心中多半盘算着诸如“野兽派”“抽象派”“解构主义”的牌子应该挂哪块。笔者不禁想大声呼喊:能代表这个时代精神的音乐到底在哪里?也许是到了小黄鸭应该出来搅搅局的时候了吧。点击欣赏骑马儿慢和小黄鸭共同演奏的《肖邦第一叙事曲》视频来自:
说说郎朗作者:piy(留美钢琴博士张奕明)
朗朗其人现在业已成为一种现象,对此谈谈我的看法。
在国外开音乐会,每次弹完后听到的最多的赞美就是“你让我想到朗朗”,“你弹得很像朗朗”。我这里用了赞美一词,并且未加引号,因为说这话的人的确是在赞美我。他们多为老年人。我很可能是他们这辈子知道的第二个中国钢琴家,所以这样说,再自然也没有了。
没想到大钢琴家休依特也会碰到这个问题。一次她弹戈登堡,十分精彩。弹完后我排队上去祝贺。我前面的那位观众就说“您让我想起了古尔德”。是啊,太难怪了。同为加拿大钢琴家,都弹戈登堡,当然物以类聚了。可是大家都明白,若论风格,休依特与古尔德八竿子打不着。而休依特面对观众这样的“赞美”,也只好傻笑两声了事。至于我,之前我碰到这样的赞美,我会说“谢谢,我也是朗朗的粉丝”--这是经纪人教好的应酬语。现在呢,我往往一句“谢谢”了事。何必纠缠与此呢?人家都是老人,也是好意。
好了,回到朗朗的话题。他能够走红,我是完全能够理解的。因为市场需求。有人喜欢听这样的演奏,他又能这样弹,自然就票卖得好。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再说了,现在新生代的钢琴家,实在也挑不出比他好的了。是的,古典音乐走下坡路,这是很明显的事实。看看30年前的大师,现在能达到这个水平还有多少?弹钢琴的我还真没发现。拉小提琴的我倒发现了一个,对此我很诧异,因为我之前估计这种音乐家现在已经找不到了。这个人是Sergey Khachatryan,1985年出生的格鲁吉亚人。听完他与费城交响乐团拉的柴可夫斯基协奏曲,我有了道统不灭的感叹。
除了个人能力之外,朗朗的另一个大优势是什么?即,他是那种依靠音乐会起家的钢琴家,这年头这种钢琴家绝对是稀有动物--几乎所有的人都靠比赛起家。当然,朗朗也参加过比赛,但我的意思是,比赛对他的污染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或者少数天才,参加比赛毫不费劲,赢来也毫不费劲,那另当别论。
除去上述的两类人(即少数天才与靠音乐会起家的人)之外,其他人都被比赛给污染了。说到比赛的污染,最典型的例子之一是中国著名钢琴家李云迪。比赛成就了李云迪,然而由于他早年视比赛为唯一目标,因此也受害不浅。比如,只弹那些容易赢的曲子,只弹那几个曲子。结果,比赛是赢了,但就靠那几个曲目,如何应付随之比赛而来的是大量的音乐会?自然很快就黔驴技穷了。--想想吧,李云迪好歹是赢了,那无数没有赢的人呢?我想,各大比赛,许多得大奖者不久后就泯然众人,这就是原因。因此,我觉得大家也不要怪李云迪。他就这点本事,你又能让他如何?
朗朗是靠无数音乐会中混过来的,加上天生掌握新曲目能力强,所以自然能一年开一百场以上的音乐会,自然能一个音乐节连弹10个不同的协奏曲。当然,我不是要赞美这种能力,因为音乐不是看你的“量”的。很简单的道理,一本红楼梦看过一遍就能背,你的能力我佩服之至,但并不代表你就理解了红楼梦。
还是回到刚才的说法,朗朗,李云迪,布拉夫曼这样的钢琴家,都是聪明人,都是极有能力的人,他们有他们的观众群,非常正常。(特别是李云迪长得像日本某电影明星,所以在日本想不火都不行。)他们的票比内田光子还要卖得好,卖得贵,这也很正常。因为听他们的人,与听内田光子的人,基本上是两拨人,不具有可比性--当然,那些什么音乐会都喜欢去凑热闹的人不算。大家想想,如果每个钢琴家都有Brendel,内田光子,齐莫尔曼这样的境界,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多么可怕? 同理,可口可乐,麦当劳能够卖得这么好,也非常正常。它们有它们的魅力,所以自然有消费群。甚至于大家现在都知道了,麦当劳是垃圾食品,可乐也可能有问题,却仍然还要吃,还要喝,这也很正常。大家想想,如果从此之后大家只吃鱼翅燕窝,喝上好的龙井。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多么可怕。更何况,大家想过没有?放眼全球,占据压倒性优势的人都能喝可乐,能吃麦当劳,至少不讨厌。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能喝,并且喜欢喝龙井;能吃,并且喜欢吃鱼翅燕窝的。
观念还是可以改变的。以前有个小师弟,东北来的。到美国前眼里只有朗朗--他们还是老乡呢。后来我带他去看了一场佩拉西亚,他就立刻倒戈了。他的朋友诧异极了,问道“你脾气这么倔的人,怎么这么容易就改变立场啦?” 小师弟说“因为我以前不知道弹琴还能那么弹。” 可是在我看来,佩拉西亚还只能算是顶尖里面的中游。大概能排进八强吧。更何况,更何况,还有这么多好的交响乐团,四重奏,钢琴家只能算是一小类中的一小类罢了。
那个小兄弟是交换生,读了一年就回国了。现在他在沈阳,大概连朗朗都不容易看到了吧?点击欣赏郎朗演奏的《翻身的日子》
音乐欣赏系列讲座精彩回顾——《千与千寻》片头曲赏析作者:虎皮纱
影片《千与千寻》讲述的是女孩千寻历险和成长的故事。在她的旅程中,音乐时时伴随,揭示着小女孩内心一点一滴的变化。
在影片开头,她还是一个普通的十来岁女孩,跟着父母搬家,坐在汽车后座百无聊赖。钢琴懒懒的重复音像是喃喃自语的独白,带着点惆怅和迷惘。就像很多同龄的少年人一样,他们总是沉溺于自己的世界中,和真实的外界好像隔着一层。随着汽车驶入森林,长笛率先进入,好像能让人感觉到扑面的微风。然后影片标题出现,同时钢琴奏出了很有识别度的千寻主题,和长笛及乐队互相应和着。看到了石祠、汽车加速深入林中,随着种种新鲜事物出现,乐队也开始活跃了起来,句子短小而此起彼伏,诡异的石像镜头闪过时,还有令人不安的铜管强音,提示出不祥的预兆。最后在汽车的猛力加速和戛然停止中,音乐也达到了高潮,并且在寺庙的红墙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以渐强音作为结束。配乐与画面,严丝合缝,融为一体。
钢琴学不上去是因为基础不好吗?作者:虎皮纱
我们在学习钢琴的时候,经常会遇到瓶颈期,或者会感受到遭受着很大的阻力,在某个阶段里,提升很有限,甚至一直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大家也许会经常听见一些钢琴老师说“某某同学基础没打好,将来会学不上去”或者“某某同学学得很好是因为基础很好”。那么今天我们将要探讨的问题是:钢琴学不上去真的只是因为基础不好吗?
我是一名一线钢琴老师,在教学生涯中我不仅会收到零基础的学生,也会接受不少从其他老师那里转来的学生,后者通常在刚来的时候我都会感觉他多少有些缺陷,哪怕是前者有可能学着学着也会发现他之前某些环节还没有掌握好。我觉得这种情况并不难处理,缺啥,那就补啥呗,在一段时间内,加强某一方面的学习,一般都会很快看到效果。然而正如本文开篇所说,“基础没打好将来会学不上去”俨然已经是一个深入人心的观念。于是我深入地思考下去,这样深入人心的观念是如何产生的?
事实上,每个学琴者都会遇到瓶颈。我想起了以前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1998年我考上海音协的十级,有一条练习曲是肖邦的“黑键练习曲”。当时老师告诉我的练习方法是(和之前大部分练习曲用的方法一样):每天必须花2个小时以上来练习高抬指,手指必须立起来。高抬指我练了,但我并不是一个肯下死功夫的学生,每天2个小时是做不到的。练了两个多月,弹下来还是很累。我觉得,大概是因为自己没达到老师要求的每天2个小时,所以才练不好吧。之后很多年,我没有再弹过这首练习曲,印象中,一直觉得它很难。直到大概三年前,我指导学生参加音协考级,还是这首“黑键”。为了示范,我复习了一下这首曲子。或许是因为这些年来积累的演奏经验,这次一上手,我不假思索地用了和从前完全不同的一种触键法:把手指铺平,黑键是凸起的,铺平之后手指就自然被架在黑键上,不容易滑到白键上去了。我明白了, 这才是——对我来说——正确地演奏这首曲子的方法。我以前弹不好并不是因为不用功,而是用错了方法。
通过这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到,把练不好的问题归结于“基础不好”或者“不够用功”,其本质是我们很多人面对问题时无法解决的一种逃避。而为什么这个观念如此深入人心,是因为像我老师那样循规蹈矩地生搬硬套传统教学思路的老师实在太多太普遍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握鸡蛋,高抬指,所以很多老师对每首练习曲都这样教。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我们想要取得进步,当然是很困难的。就好比乌鸦喝水的故事,乌鸦很努力地想要把头伸进瓶子里,越是努力,结局越是很可能卡死在瓶颈,而如果它改变方法,把石头填进瓶子里,抬高水位,它就能顺利喝到水。所以,当我们遇到困难、瓶颈期的时候,我们要试着主动思考这个问题难以解决的原因是什么?采用怎样的方法才能比较有效率地解决问题?
举个例子:这首练习曲的谱子是网上搜来的,标题下面那行“强化左手4指练习”是很多老师训练的重点。怎样训练呢?常用的方法是:高抬指、变节奏,4指一定要站稳!有没有用呢?我告诉你,没用,重点错了。这首曲子不是单单训练左手4指,而是训练一个动作,一个手指伸缩的动作,涉及1、2、3、4四个手指的协调,因为它的音型特点,音符有时候距离近,有时候距离远,练习的关键是把握好手指之间的距离,该近的时候近,该远的时候远,尤其是连续几个近距离音后的那个跳进带来的距离变化,才是练习的重点。
这种训练伸缩动作的练习曲很多,如果你用常用的那几种方法,能不能练好呢?有的学生能练好,因为他协调能力强,就算不着重训练,自然而然也能把距离把握好。而有的学生就不行了,按照老师的方法练,怎么练都没效果。这时候,只能把“基础没打好”作为替罪羊了。
根据我的个人经验,难以察觉的难点常常为以下几种:
1.音型的突然改变。别看到一条曲子都是音阶就认为一定是练音阶的,看看音阶和音阶之间是怎样连接的,有些什么样的变化,这些地方容易出错,需要着重练。请把音符连起来看,尤其是远距离的音符!
2.处理不好黑白键的关系。传统上认为弹钢琴应该使用握鸡蛋的手型。我听说过一位很“聪明”的老师,教学生说,手指一定要离黑键远一点。这样,手指就可以保持弯起,不会“折指”了。从他想达到的目的来看,这个方法确实是很聪明。可惜,他的学生一旦遇到黑键就会显得无比笨拙,永远会慢一拍。这也是我很反对握鸡蛋的原因。如果把手指伸直,伸进黑键的缝隙中去弹白键,那么对于黑键和白键的手感不会有太大的区别,黑键的部分就不会成为让人恐惧的坎儿了。对于这些“坎儿”,那些以握鸡蛋为基础的传统方法必定是南辕北辙的。
3.对音乐理解不深。很多人把一些曲子弹不好归结为自己手指不够快,殊不知这些曲子不一定需要很快,只要你把它的感觉把握到位,慢一些也没问题。古典曲目中的装饰音会成为很多人的难点,一看到装饰音就恐惧,觉得自己弹不快、弹不清楚。然而,很多时候装饰音要的并不是快和清楚,而是轻盈、俏皮、延长期待或者其它语气,把它融入乐句里,当做旋律中的正常音符一样去考虑,有时候只需要弹轻一点,或者把它们和正确的拍子对应起来,就能解决很大的问题。
传统的方法还在被普遍地使用,传统的观念仍然深入人心。想必还会有很多学生,会觉得自己学不上去是因为基础不好。希望我的这篇文章能给大家一个新的角度来对待学钢琴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使大家能够轻松战胜“基础不好”这个纸老虎,顺利度过难关,在钢琴的学习中有更多的自信、感受到更多的快乐和收获。
胡侃作曲家系列之:伟大的老巴赫作者:爱上层楼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以下简称老巴赫或巴赫)是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作曲家。” 作为老巴赫的音乐的超级粉丝的我,听到安德烈•席夫(匈牙利钢琴大师)这句话的时候,内牛满面……注意,此时我的感受与刘德华的影迷,李宇春的歌迷以及梅西的球迷是有些区别的,因为我特别特别地有底气。我对巴赫的音乐的爱,是建立在对于其他伟大作曲家的作品的充分了解上的最终选择,是伴随着成长慢慢坚定的信念,是经过了时间的洗礼与阅历的沉淀的真爱。
伟大的作曲家很多,并且都如梁山好汉一般,每个人都有一个绰号。比如乐圣贝多芬,交响乐之父海顿,钢琴诗人肖邦等等,但是看过老巴赫的绰号以后才知道谁是老大——音乐之父!(当然这里的音乐是有范围的,是指近代西方古典音乐)。就是说其他音乐家的音乐再伟大,都是老巴赫那里来的。老巴赫是他之前的音乐的集大成者,也是他之后的音乐的开创者。后来的大作曲家如贝多芬,莫扎特,肖邦等无不精心研习过老巴赫的作品。 为何我在听过了几乎所有伟大作曲家的作品以后,偏偏最爱老巴赫呢?这就要说说老巴赫的音乐最最牛的地方了——不受乐器限制,极其容易被改编。
音乐史上有句至理名言,却很少有人知道:“当音乐在特定的乐器上演奏,并必须严格遵循乐谱上写满了的标记时,音乐本身的永恒性与不朽性就开始下降了。”或者反着说,“当音乐本身的永恒性与不朽性就开始下降时,音乐就在必须特定的乐器上演奏,并必须严格遵循乐谱上写满了的标记。”
当演奏贝多芬的作品时,我们必须严格遵循作曲家在乐谱上标明的每一个记号,不然就可能歪曲作曲家的本意,其原因在于这样的音乐是针对某件乐器些的,对乐器音色是依赖的。例如,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作曲家明确指出了演奏第一乐章应该踩下左踏板,这样才能营造出朦胧的氛围。如果这首作品被改编为小提琴作品,演奏者会发现,演奏同样的音符,却根本无法达到钢琴上的效果。同理,贝多芬的其他钢琴奏鸣曲如“黎明”、“热情”也是如此。而肖邦,他的作品绝大多数是为钢琴而作的,他的作品如用其他乐器演奏则完全走样。这就是作品对于乐器的依赖性。
而老巴赫的作品中很少有表情记号和各种演奏提示,经常连演奏速度都没有任何说明,有时甚至连为什么乐器而作都不说。他的作品无论被改编成什么乐器演奏,都不走样。比较经典的例子就是他的a小调为键盘而作的前奏曲被改编为七八个不同的乐器来演奏,如管风琴,手风琴,竖琴,马林巴,吉他等等等等,全都毫无违和感。
可以想象一下,若凡年后,当钢琴这件乐器走向衰亡,淡出人们视野,那是肖邦的音乐必定人走茶凉,但是巴赫的音乐一定还会不断发展壮大。
一般来说,MIDI是美好音乐的杀手,就是说再美的音乐,如编辑成MIDI来演奏,效果必定缩水。但是,老巴赫的音乐是个例外,只有他能驾驭MIDI。【点击欣赏电子巴赫:e小调前奏曲】 从这首曲子里面,我们可以听到一个戴墨镜弹电吉他的摇滚巴赫。但是,还是巴赫,只是换了外装罢了。
【钢琴教学】如何提高视奏作者:虎皮纱 提高视奏第一步,学会盲弹。眼睛看谱,手摸键。不要又看谱又看手。其次,背出常用的音。先搞清楚几个重要坐标,比如高音谱号第二线G,低音谱号第四线F,下加一线(上加一线)中央C。伸出自己的手,把手指放成水平位置,每个手指代表一根线,把高音谱表和低音谱表没有加线的音都唱熟。可以先唱线上的音,唱熟了再唱间里的音。如果遇到背不出的音,跳着数(就是从线数到线,间数到间,提高效率)。有加线的也一样。然后,学会快速读谱。就是读音程法。先学会读旋律。音符比较密集的时候,常常是看符头排列的形状,根据级进或者跳进来判断音符,而不是音符本身的位置。可以先练习二度三度音程,这种曲子在车尔尼里面有很多,可以选几首看起来都是快速跑动的曲子来单手视奏。然后是双音。也是从二度三度开始,这两种双音写法比较有特点。然后四度五度。五度之内能掌握好就很好了。最后是和弦。和弦主要是上下都是三度的(三和弦)、上四下三或者上三下四的(三和弦转位),也是看音符排列形状。带有七度或二度的七和弦:把这些五线谱常用的元素练熟,视奏应该会有提高。当然,更少不了循序渐进地视奏一些乐曲。比如巴斯蒂安教程中的视奏册、小宇宙、巴赫的小前奏曲、克莱门蒂小奏鸣曲等都可以作为很好的视奏素材。
【散文欣赏】音乐的价值作者:深草闲居
我的第一个病人,现在已经死了。死的时候十七岁,白血病。 这姑娘聪明,善良,漂亮。她最喜欢周笔畅的歌,每首都会唱。那时候我研究生轮转,还没有练就铁石心肠,看到她我就心软。我拿了自己的CD随身听,带了周笔畅《谁动了我的琴弦》给她在病床上听。她听歌的时候很陶醉,有时候合着拍子点头 ,有时候微笑,眼睛里都是光彩。那时候我就知道,这也是音乐的价值,虽然这并不是所谓的高雅音乐。
她住在距离省会城市两小时车程的一个县城,家境较为贫寒, 父母都是好心的老实人。医生说的话他们都很认真听、记录、 执行,到处筹钱,但是天不遂人愿,小姑娘还是死了。最后一次出院,她已经知道自己病情很不乐观,家里又没钱。她啃着一个苹果,想对我笑,却笑不出来。在等待她父母办出院手续的过程中,我陪她在一楼长凳子上坐着。她说可能以后不会再来医院了。我说,嗯。她问我,死的时候害怕怎么办?我说,不知道,要不听音乐?她笑了,说,好。
最后一次我给她打电话时,她已经无法讲话了。她的母亲接电话,泣不成声。我问,病人还有意识吗?她母亲答,好像没什么意识了,但眼睛还睁着。我说不出话来。她母亲好像擦了把眼泪,说,我给她放音乐呢。我说我听到了,周笔畅。电话挂了。没多久,电话再打来,她母亲哭着说,孩子走了。这时候音乐还响着:“回忆的画面,记录的语言,爱始终是你手中长长的线。”我不知道这首歌是否给了她最后的安慰。
在她之后我见过形形色色的病人,各种各样的病。他们与健康的人并无不同,曾经也健康过,而今却挣扎在死亡线上。与她或他们相比,我看身边之人之事,无不幸福;许多明争暗斗,实无必要。她需要的快乐很简单:健康和周笔畅的音乐。而今这两者都早已离她远去。她卑微之渴求不可得,而正拥有这许多快乐的芸芸众生,却为何仍在勾心斗角、互相攻击?为何不珍惜你所爱的东西,享受你的时光,那真正的美和安宁?
我到现在还总是想起她。她死的时候是冬天,病的时候是夏天。当时许多同学来看她,鼓励她,给她带了很多礼物。但这一切很快都烟消云散。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记得她。我知道她其实走的很遗憾。还那么年轻,那么美丽,有那么多梦想。但是在她身上感动我最多的是她的宽容。她特别宽容:对自己,对别人,对世界。包括对她自己生的病,承受的痛苦。对这种命运的、真正的不公平。还有在这种极大的痛苦面前,许多人表现出来的刻薄与冷漠。在她身上我真的体会到宽容的力量。
很难说清什么是最大的恶,是恨、还是冷漠。不管是什么,都应尽量避免。记得《卡萨布兰卡》里有句话,“在这个疯狂的世界里,我们小人物就不要计较那么多了”。有时候是不计较,更多的时候是没法计较,计较不来。人死如灯灭,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有多少美好的艺术、知识和朋友值得我们欣赏、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爱,为何要把时间浪费在不美好的事情上呢?
的确,世人难免为物、为人、为情所役,或许每个人背后都有难以名说的缘由与苦衷。所以有时候我选择沉默。不论是行医工作、还是自己的生活中,我都尽量不苛责别人。当我苛责别人的时候,我总是会想起自己:是否如自己想象般无懈可击?叔本华多次讲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如果不是完全不可能,也几乎是最困难的事。拉罗什福科也十分中肯地说过,世人常常抱怨自己的记忆力,却很少有人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示怀疑。关键是,对于我们实际上并不完全理解的人和事,是否应该慎于判断?
对于那些烟消云散的生命,回忆起他们曾经经受的痛苦,回忆起他们曾经得到的安慰,我们很难无动于衷。对于曾经给过我们快乐和安慰的人,应当珍惜,因为一切都不是凭空而来的。人的艺术欣赏能力有差异,人对世界、对情感的理解和把握又何止千差万别。与其试图改变别人,不如珍惜自己,珍惜给你带来幸福的音乐。正如荷尔德林写在《许佩里翁》里的警句:“在音乐里,让我们忘记时间,切莫算计有生之年!”点击欣赏《夜的钢琴曲之五》
音乐系列讲座精彩回顾——流行歌曲主歌与副歌作者:爱上层楼
大家好,上周周末,达达音乐的留法钢琴硕士陆老师和俞老师在上书房举办了“古典音乐入门系列讲座之二——切开音乐的三明治”。这一期讲座主要以三明治为例生动形象地讲解了古典音乐的曲式结构。今天再给大家介绍一下流行音乐最常用的曲式结构作为小小的补充吧。
流行音乐最常用的曲式结构是主歌与副歌交替的两段式。通常一首歌的构造是:前奏,两段主歌,一段副歌,过门音乐,再来一次主歌,然后副歌重复一到两次。有时候最后两遍副歌中间还会有一段华彩,歌曲最后有时还会有一个尾声。下面以刘若英的《很爱很爱你》为例简要地说明一下:[00:00.00](钢琴演奏前奏部分)[00:11.00](主歌第一遍)想为你做件事让你更快乐的事好在你的心中埋下我的名字求时间 趁著你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地 把这种子酿成果实[00:43.00](主歌第二遍)我想她的确是更适合你的女子我太不够温柔优雅成熟懂事如果我 退回到好朋友的位置你也就 不再需要为难成这样子[01:13.00](副歌)很爱很爱你 所以愿意舍得让你 往更多幸福的地方飞去很爱很爱你 只有让你 拥有爱情我才安心[01:37.00](过门,钢琴)[01:45.00](主歌再来一遍)看著她走向你 那幅画面多美丽如果我会哭泣也是因为欢喜地球上两个人能相遇不容易做不成你的情人 我仍感激[02:15.00](副歌再现,第一遍)很爱很爱你 所以愿意不牵绊你 飞向幸福的地方去很爱很爱你 只有让你拥有爱情 我才安心[02:37.00](华彩,钢琴)[03:06.00](副歌再现N遍)很爱很爱你 所以愿意不牵绊你 飞向幸福的地方去很爱很爱你 只有让你拥有爱情 我才安心很爱很爱你 所以愿意不牵绊你 飞向幸福的地方去很爱很爱你 只有让你拥有爱情 我才安心[04:15.00](尾声,钢琴)
主歌多为叙事性的内容,每段都有变化,音乐起伏较小,为副歌做好情绪上的铺垫。副歌采用重复的形式,在歌曲中通常位于情感上的高潮部分。事实上,大部分人初次听到一首歌曲后,最先记住的就是它的副歌部分,一般人哼唱一首歌的时候也大都哼唱其副歌部分。点击欣赏刘若英《很爱很爱你》
弹钢琴会不会疯掉?作者:piy
电影《闪亮的风采》是根据澳大利亚钢琴家大卫·赫尔夫戈特(David Helfgott)的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曾获第6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与最佳导演提名。 生于犹太人家庭的大卫自幼便展现过人的天赋,他的父亲望子成龙,逼迫大卫苦练钢琴,甚至不切实际地让儿子挑战号称“世界上最难演奏的作品”——拉赫玛尼诺夫的《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简称拉三)。大卫在父亲的阴影下苦不堪言,而父亲为防止家庭破裂又千方百计阻止儿子外出求学,最终父子走向决裂。成年后的大卫远赴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求学,在此期间,“拉三”仍然是他心中未了的情结,经过紧张筹备,他终于走向舞台挑战父亲为他设下的攀登极限。在弹完这首乐曲的最后一刻,他却一头倒下,晕厥过去。醒来之后便神志不清,最后被送进了精神病院……看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弹钢琴真的会不会把人逼疯?影片中的大卫当然是个极端的例子,但音乐学院中的学生很少像人们想象中那样享受音乐、玩味艺术,繁重的课业与苛刻的要求往往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请听留美钢琴博士piy的吐槽:
仅凭拉三一部作品把一个钢琴家逼疯(当然,从小家庭因素不可或缺)是可能的,但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一个个案。如何才能使得剧情更丰满可信?钢琴家在伦敦皇家音乐学院求学。似乎他90%的精力都在拼拉三。这是不合理的。
1、首先,他要选很多足以把正常人逼疯的课。
2、他必须还是学校的教学助理,帮一群其他乐器的学生弹学位音乐会。
3、这些其他乐器的学生必须不配合,平时找不到人,不肯合练。
4、学校还应该把他派到交响乐团,管乐团,各种需要钢琴的场合去工作。
5、在这些其他合奏乐团中,或者走台,或者去外地演出,钢琴家大部分时间只是坐在那里浪费时间,听别人吹。
6.学校还会把这些演奏录下来卖。收入完全归学校所有。
有了以上这些,不需要练拉三,也已经疯了:)点击欣赏《拉三》
学钢琴的正路与弯路作者:虎皮纱
最近听说国内出了一套教材叫《学音乐最怕走弯路》。我没有看过,但这个标题道出了很多琴童和家长的心声。要从小开始进行严格规范的训练、打好“童子功”,然后就像钢琴考级的定级标准上写的那样,拜厄学完考一级,车尔尼599学完考二级……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地学习,这就是大家心目中的正路。
但同样是最近,我还听说了两个人。这两位都是成人之后才学琴的。第一位开始学琴的时候还是在校大学生。学完车尔尼599就开始弹肖邦夜曲了。学了两年,老师忙生孩子去了,转为自学,弹些德彪西、勃拉姆斯,我听过,弹得很不错。另一位是个开琴行的老头,喜欢弹琴,在音乐学院一带很有名。我以前也听他弹过,水平比较一般,而且不懂换踏板。但最近他的一首舒伯特即兴曲在网上广为流传,受到不少挑剔的爱乐人士的好评,才知道他这些年来一直没有停止前进。而他的学琴之路更为传奇,从前是木匠,50岁开始自学钢琴,现年64岁。不识五线谱,一直在谱上标简谱。
你也许会说,这两个人应该都特别有天赋吧。普通人可不能这样学。
是的,对学音乐来说天赋确实会起一定的作用。但当天赋不是很充足的时候,正规的学习是否能弥补呢?如果你对“正规学习”的概念是我第一段提到的那种,那还真的不是这样。在这条大家认为的正路上,我恰恰看到的是很多热情被磨灭,很多憧憬受到打击。 我们的学法和目标太单一了,用的教材也太单一了。全部的学琴者都盯着一个目标:高大上的音乐会曲目——肖邦练习曲、贝多芬奏鸣曲之类。考出十级、考上音乐学院、比赛得奖。如果达不到目标,那就是中途放弃、是失败。我见过不少这样的人,天赋极高,从小严格训练,弹得非常好,可是长大以后,就再也不想好好弹了,靠小时候练的曲目吃老本混日子。上文提到那两位不走寻常路的学琴者,如果让他们也从小按部就班地学,他们的热情能否保持到现在呢?恐怕很难说。
而且,世界在变。连钢琴家的活法都变了。几十年前,一位青年钢琴家能参加一个有影响的国际比赛并且获奖,如果名次不是很靠前就多拿几个奖,职业钢琴家的金光大道就铺好了,开音乐会、出唱片、讲学,名利双收。但现在有的钢琴家就算得过国际大奖,也还要去娱乐圈捡肥皂求人气。有的钢琴家根本不是比赛出身,比如颜艺帝郎朗,而他的走红除了弹得好以外,恐怕“颜艺”占的因素还要更大些呢。更有甚者,有些钢琴家是靠在互联网上传视频发家的,弹得奇葩的反而会受欢迎。
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钢琴教育,是否也该与时俱进呢?谁说只有弹车尔尼才是正路?我不想学五线谱只想学首歌弹给女神行不行?我不找老师,自己买书来自学行不行?我想听到喜欢的音乐时能在琴上弹出来,行不行?在网上我也经常看到琴友们提出类似的问题。其实,我想说,都行。学琴的路不是只有一条,条条大路通罗马。你怎么入门,全看个人机缘。什么打动了你,就可以请它成为你的领路人。学琴的目标也不一定是成为古典音乐专家,喜欢古典的弹古典,不喜欢古典可以只弹流行,还可以自己创作。真正重要的是,你是否在学琴的过程中感觉到自娱自乐了?是否时时感到离你想要的音乐更近一些了?只有认准了这个目标才是正路。如果你的琴声连自己都打动不了,你的音乐还有什么前途呢?点击欣赏舒伯特即兴曲D899 No.3
作者:虎皮纱
大家好,今天达达音乐与大家一起分享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545第二乐章。
莫扎特是奥地利作曲家,自幼便表现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年仅6岁的他在父亲的带领下就展开了遍布整个欧洲的巡演,被誉为“音乐神童”。莫扎特的一生谱写了大量的作品,他的大部分音乐充满了明朗、活泼、乐观的情绪,旋律优美纯净,充满了他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545第二乐章像是在乡间小路上的漫步。一直重复着的低音音型仿佛是持续不断的悠闲脚步,高音旋律让人想起清新的田园风景。
全曲为回旋曲式,有一个出现三次的A段,中间穿插B段和C段。
A段平静、温暖: 到了B段,调性转了,音区更高、更活跃,好像是散步中遇到令人高兴的事情。 C段转向小调,有些紧张不安,旋律的流动也不再那么顺畅,仿佛遭遇一段崎岖的山路,不断地攀爬,最终回到令人安心的A段,结束整曲。
胡侃作曲家之二——亨德尔 20:56:11作者:爱上层楼
亨德尔和巴赫都是1685年出生,他只比巴赫年长一个月,两人都是公认的巴洛克音乐集大成者。与生于音乐世家的巴赫不同,亨德尔的父亲是一个理发师兼外科医师,他坚持要让儿子学习法律,从小便禁止他学音乐。亨德尔6岁时无意间发现了家中的古钢琴,便趁晚上偷偷去练习。老巴赫是个乡下人,一生没有踏出过德国国境,在世的时候并没有赢得他应得的名望与荣耀。而亨德尔却完全不同,他不仅在意大利赢得了成功,在英国更是声名显赫,一生享尽荣华富贵。
据传,亨德尔身材肥胖,热爱美酒与美食。一次收到别人赠送的一打顶级香槟后,非常喜爱,决定留给自己享用。有一次,在家开派对的时候,他忽然特别想喝两口,但又想不出什么借口离开大伙儿。忽然他做沉思状,一拍脑袋,说道:“我有了一个灵感!我有了一个灵感!”朋友们以为他要写下什么不朽的乐章,于是满怀敬意目送他离开。他回来后不久,又有了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灵感”。遂有人起了疑心,悄悄尾随其身后,发现他在隔壁的房间里面躲着猛灌香槟……之后,亨德尔的“灵感”变得无比著名。
【漫画“迷人的畜生”,约瑟夫•古皮作于1754年】
由于离我们年代过于久远,人们经常分不清楚巴赫和亨德尔。也因此说起亨德尔,总难免和巴赫去比较。不像巴赫那样沉迷于对位和技法,亨德尔更多的主调成分,在当时其实是引领音乐发展潮流的。因为巴洛克时期是一个复调音乐逐步被主调音乐取代的时期。也无怪乎亨德尔在当时就取得了世俗意义的成功。在音乐风格上,亨德尔之于巴赫,就好比李斯特之于肖邦。细腻精致有所不及,但豪迈雄壮更胜一筹。偶尔稍显头脑简单,但他的气势、他的华丽也使人印象深刻。在当时刚刚兴起的歌剧领域,亨德尔展现出了极高的才华。他的咏叹调往往有炫技的花腔(就和李斯特的钢琴曲一样),以阉伶歌手的华丽音色和宽广气息唱出,使人惊叹人声竟然能达到如器乐一般的复杂,给人以美和震撼。
“和悦的铁匠”是亨德尔最出名的作品之一,选自亨德尔为键盘而作的第五组曲的末乐章,原名为咏叹调与变奏。乐曲由主题及五个变奏组成,主题的旋律简练朴素,富有正能量 ,使人联想起铁匠作坊中那种特有的愉悦气氛。变奏越来越繁复华丽,使人联想起他的那些歌剧咏叹调。点击欣赏岛国著名歌手初音未来的倾情演绎
纪念莫扎特诞辰——天才之光如此闪耀作者:虎皮纱
258年前的今天,沃尔夫冈·阿妈迪乌斯·莫扎特诞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长久以来,莫扎特一直被公认为天才。5岁作曲、6岁公演、蒙住眼睛即兴演奏钢琴、只听一次就记下弥撒曲谱等事迹广为流传。但这些事迹对现在的人们来说,只是一些传奇故事罢了。我们能否从莫扎特的音乐当中感受到他天才的光芒呢?我相信还是有很多人能感受到的。今天,我们就借莫扎特的诞辰,来谈谈他的音乐中恒久闪耀的天才之光。
孩童般的纯真,是莫扎特的个性商标。他的音乐语言简练干净,有时是朴素,只用很少的音、很简单的织体,就像童话故事的语言一样。我们从莫扎特传记当中可以读到,他的天才并不是从天而降的,他花了大量的精力学习前人的作品。但是我们从他的作品中感受不到很明显的受过训练的痕迹,仿佛所有的语汇都是浑然天成。
如果说莫扎特就像个孩子,那也一定不是个乖孩子,而是一个脾气古怪甚至有些神经质的孩子。俗话说,“六月天,小孩脸,说变就变”。莫扎特也真的是说变就变。他的音乐中充满了各种意料之外的剧烈变化,时而温文尔雅,时而粗声粗气,时而活蹦乱跳,时而甜言蜜语,疯疯癫癫一阵子过后,又轻轻巧巧地结束乐章,像是在说,嘿,刚才是逗你玩儿的。戏剧性,是莫扎特另一个个性商标。如此,莫扎特在歌剧领域取得最高成就,也是顺理成章的。在他的音乐中,我们经常能感受到非常强烈而纯粹的感情,有强烈的幸福、也有强烈的憎恨。但我们也能感觉到,这些感情都带着某种夸张的表演成分,好像舞台上的角色一样。他的很多乐章结尾都有类似于谢幕的句子。莫扎特简直是为舞台而生的。他的传记电影《Amadeus》中有非常多的歌剧场景,而整部影片不也是华丽热闹的一台戏吗?正吻合了莫扎特留在人们心中的形象。
天才并非横空出世,而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用前人的经验作自己的文章并为后世立法。莫扎特当之无愧。欣赏莫扎特《D大调第一圆号协奏曲 第一乐章 快板》
“大小调”背后的“秘密” ——大小调的构成原理作者:钢琴烈士
西方古典音乐中最常用的调式就是著名的“大小调式”,他们分别是以C和A为起始音把七个基本音级按顺序排列形成的调式。这些都是音乐理论中最基本的概念,恐怕任何一个学音乐的学生都对他们非常熟悉。然而因为这些概念太过简单,大家都认为这是显然的,让我们忽略了其背后的本源,而这种忽略本源的结果,往往是会造成概念混淆的。今天,我就要来和大家谈谈“大小调”背后的秘密。C大调 我们知道,常见的大调形式就一种,即从C音开始将七个基本音级由低到高排列,可能完全不懂音乐的人也知道大调的构成方法(这多亏了《音乐之声》,大概谁都会哼唱几句《哆来咪》,尽管并没有多少人完整看过那部著名音乐剧)。大调恐怕确实是所有调式中最“自然”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们需要看看泛音列的概念。 这是一个以C为基音的泛音列。以小提琴为例,琴弦振动即发出声音,那么琴弦整体的振动就发出基音,即我们实际听到的音。而实际上除了整体在振动外,它的每一段(如琴弦的二分之一段、三分之一段)也在相应的振动——分段振动发出的音就是泛音。泛音与基音之间有机结合在一起非常和谐,不影响我们听到基音。
观察这个以C为基音的泛音列,我们看到,C多次重复出现,除C以外,出现频率最高的是G和E,这三个音形成了一个以C为根音的大三和弦,恰好与大调的主三和弦完全吻合,这也是我说大调最为“自然”的原因,因为泛音列是自然振动产生的结果,完全没有人为因素。
大调是如此的简单明了,只有一种基本形式,然而小调却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形式,令人纠结,很多初学乐器的学生都难以很好掌握几种不同形式的小调,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小调并不符合泛音列的规律,是一种人为产生的调式,因此这种调式相对于大调来说非常不稳定,有许多需要调整的地方。
小调最基本的便是“和声小调”了,它是我们之前所提到的“大调式”的一个变形。其主三和弦变成了一个小三和弦,色彩完全改变,但保留了大小调式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导音”。导音是第VII级音,它与主音构成的小二度保证了它具有唯一倾向于主音的重要特性。是不是想起来了?“和声小调要升高VII级音”,这句鬼话曾经困扰了多少学生,现在我换种说法——“和声小调也有导音”,是不是就明白了?a和声小调然而和声小调的导音并非完美,因为它使得VI级音与导音之间形成了增二度,作为小三度的等音程,增二度听起来却不那么舒服,似乎有点不受待见,因为它阻碍了旋律的发展,使得旋律在第六级音与导音之间断开。为此我们又想出了新的办法,那就是通过改变其他音级来避免这个增二度。我们看到,升高VI级音之后,属音(V级)、VI级音与导音之间恰好都形成了大二度级进,这很好地解决了旋律发展的问题,因此我们把这种形式的小调称为旋律小调。a旋律小调但是我们很快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旋律上行时,旋律小调的形式符合旋律发展进行的要求(级进,没有增二度),也符合和声进行的要求(有导音),最关键的,它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小调(主三和弦是小三和弦)!然而在下行时,如果仍然维持这种形式,我们会发现以由高到低的顺序形成的“主三和弦”(即主音、VI级音和下属音(IV级)形成的三和弦)是一个大三和弦!这意味着旋律下行时,我们会有大调的感觉!好在这也并不难解决,如果在下行时全部采用基本音级,我们恰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保持了小调的本质。因此,我们把下行时全部采用基本音级的形式称为“下行旋律小调”,相应地,之前那种旋律小调就被称为“上行旋律小调”。当然了,“上行”或是“下行”只是一个名称而已,并非“上行旋律小调”就只能在上行时用,这可不是绝对的。a下行旋律小调 讲到这里也许熟悉基本乐理的朋友会发现,我似乎对一个叫做“自然小调”的概念避而不提,而这个概念好像在各种乐理教材里都提到过。对不起,我认为“自然小调”并不存在!正如我所说,“小调”本身就是大调式的一个人为变种,“大小调式”说来说去都是一种调式,属于同一体系,小调又何来“自然”一说?当然,你也可以把之前提到的“下行旋律小调”定名为“自然小调”,这我没有意见,但是这种命名会不会有点让人混淆呢?
至此,大小调式都有了系统的、明确的解释。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这些概念极为简单,然后它背后的本源却并非是这么显然的,而追根朔源显然有利于我们的理解和记忆。
音乐不同于科学,但仍应当保持严谨的“科学精神”。堆砌基本概念和死记硬背非但不利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反而会影响对问题本质的理解。而多问几个“为什么”,才可能推动音乐素养的进一步提高。点击欣赏电影《音乐之声》插曲——《哆来咪》
说说看咱弹钢琴到底图个啥作者:爱上层楼
弹钢琴的童鞋多半遇到这样的尴尬:
“你钢琴几级了?”
无奈答曰:“N年前通过了十级。”
追问,“那周杰伦几级啊,没你级别高吧?”
细细想来,这样的问题对于老百姓来说,是最最喜闻乐见的问题。比方说,问,“你是做什么的?”答,“银行会计”,再问,“月薪多少?”答,“五千”。再比如,问,“你这次考试成绩如何?”答,“还行,考了87分,全班排第八名”,等等等等。但是同样的问题,放到弹琴的童鞋面前,却完全无法回答。
原因很简单,因为你们根本不知道我们弹钢琴图个啥。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里面有这样一幕,德国士兵去一栋公寓里面搜查犹太人,忽然发现一台钢琴,于是喜出望外,立即坐下来弹了起来。弹的是一条巴赫的前奏曲【点击欣赏巴赫《英国组曲》之BWV807前奏曲】
无独有偶,下面的一张黑白照片记录了1945年,苏联士兵攻打柏林期间在客厅弹奏钢琴。还有几位战友坐在一边静静聆听。
如果说士兵代表人性的冷酷,钢琴代表人性的温暖,那么这一刻温暖完全战胜了冷酷。这时候如果上去问,“你钢琴几级?”那将会多么地不合时宜!
弹钢琴图个啥呢?其实就是图个快乐,愉悦。而且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愉悦,因为作为音乐创造者所感受到的愉悦是聆听者无法企及的。如果一定要把快乐也分出等级,那简直是要活生生地撕碎快乐。
此外,弹钢琴还是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在触动琴键的那一刻,演奏者的心绪会在音乐中表达出来,音乐中的悲欢离合也会成为演奏者的一部分。聆听者如果只关注演奏的级别高低(事实上也是无法衡量的),而不是演奏的内容本身的话,那也将是对演奏者的巨大打击。
拉赫玛尼诺夫曾经说过,音乐家最需要的三样东西,第一是,掌声,第二是,掌声,第三,还是掌声。那么请不要再多问什么,对于一位钢琴演奏者,无论是初学的琴童还是老练的钢琴家,请报以热情的掌声……
凭啥不能乱弹琴作者:爱上层楼
Marie-Benedite老师总是显得疯疯癫癫的,传说她有时会喝醉酒来上课。但是她的钢琴即兴课也是最独特的。等人到齐了之后,她先领我们做她自己发明的放松操,颇像瑜伽。“放松整个身体,放松心灵”,她一边做着一边说,“接下来就是拥抱所有的音符……”然后她开始教我们用她自创的独特方式抚摸键盘(不是弹琴,是真的摸。)如同抚摸自己最心爱的宠物一般。
这些诡异的仪式之后,我们才开始进入正题——钢琴即兴演奏。Marie-Benedite开始即兴演奏,我们很快就惊呆了,这是什么音乐?无法描述,无法定义,根本无法归入我们已知的所有风格。她的音乐极端地变幻莫测,节奏飘忽不定,却让人深深着迷。
一曲终了,我问道,“您是如何才能演奏出如此的音乐?”她笑了笑,讲了一个故事。
她的哥哥是一位天赋颇高的钢琴家,她自认为天赋稍差,小时候一度活在哥哥的阴影中。一次,她弹琴给哥哥听,非常紧张,弹错了一些音。本以为哥哥会批评她,可是她却说道:“多美的音乐啊,那些错音就像是天上小星星在眨眼睛!你就像那些小星星啊,我亲爱的妹妹!”从此她再也不怕弹错音了,弹琴也再也不紧张了。
他接着告诉了她即兴演奏的秘诀:即兴演奏的时候没有弹对和弹错之分,没有规矩,没有格式,全身心地拥抱你的手指触碰到的每一个音,让心灵与键盘产生化学反应。 当我听懂以后大惊失色,这就是让我们“乱弹”啊,并且是要相信自己不是在乱弹的“乱弹”。这对我们从小照着谱子弹,把谱子当圣旨的人来说,完全是大逆不道,礼乐崩坏,黑白颠倒。那一天,我甚至都能听到“三观”崩塌的喀拉喀拉声……
一年后,即兴演奏音乐会&考试,台下坐满听众。我们被要求即兴演奏一首前奏曲,一首钢琴协奏曲(三个乐章),一首听众当场命题的曲子。若是传统的音乐会,这样的曲目量怎么也要准备半年,但是我们什么都没准备就上场了——这是考试要求之一。
最后一首曲子的音符落下之时,台下掌声雷动。结果让大家都非常满意:我从没有如此,自信、投入和完美的演奏过一场音乐会。弹钢琴不再像是魂斗罗闯关一般,击溃道道关卡,冲破重重障碍,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也不像有轨电车般,必须遵循着那一条轨道进行。弹钢琴就像小鸟一般,在天空自由翱翔,去寻找最美丽的那朵云彩。
原来钢琴还能这么玩,凭啥不能乱弹琴?点击欣赏留美钢琴博士piy演奏的汪立三《童心集》2-4首:《小雨点》《嬉游》《初晴》
纪念舒伯特之一:舒伯特故居回忆作者:虎皮纱
日,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出生在维也纳近郊。今天是他217岁的生日。我们去维也纳也是去年这个时候。到维也纳之前,我对爱上层楼说,作为舒伯特脑残粉,必须去舒伯特故居看看。尽管行程不宽裕,放弃了一些著名景点(比如金色大厅),我们还是摸了过去。 2月的维也纳,天气依然寒冷,街道上到处是厚厚的积雪,天空中偶尔还会飘起雪花。转了一部地铁,对着地图在小巷子里挨门挨户摸了半天,找到舒伯特故居的时候天已黄昏。当天白天我们参观的是莫扎特故居和霍夫堡宫,都在维也纳老城区,一派富丽奢华。但舒伯特故居所在,当年应该是城外的村庄。简朴的两层小楼,一走进去,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门前没有人,直到我们探进去,看门的大叔才从门房里出来,房里开着暖气。收了票钱,大叔领我们到了二楼的一间屋子门口,做手势请我们进去参观,然后自己又躲进门房取暖去了。整个展区就是小小的两间屋子,陈设也不算多。除了一架三角钢琴比较显眼之外,还有几个展柜,陈列着一些画像、生活用品、信件、出版物。和莫扎特故居的高科技多媒体相比,这里显得朴素多了。 角落有一个试听柜,摆着两副耳机。可选的曲目有《纺车旁的格丽琴》、《未完成交响曲》、《鳟鱼五重奏》等二十来首。我戴上耳机,传来《美丽的磨坊女》第一首《流浪》,翁德里希的演绎,速度偏慢而饱含感情。我们在试听柜前对坐着,一首接一首,听了好一会儿,看着窗外一点点黑下来。 参观得差不多正打算走的时候,又进来了两位客人,是一对来自韩国的年轻人。应该是当天最后两位客人了,再晚就要关门了。这里不算什么著名景点,特地找来的想必都是爱乐者。我们到门房找到留言簿,写了两句话,又往前翻看。各国语言表达着对舒伯特的爱,有一页还画了乐谱,是《伟大交响曲》的主题。其中更惊喜地发现国内一位朋友留下的笔迹。 被称为音乐之都的维也纳有太多的音乐家和故事,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施特劳斯家族,他们无一不是出入于上流社会,唯有舒伯特终其一生都是平民作曲家。他的朴素与真挚,仿佛与维也纳的气质并不相称。但正是在这座浮华的城市,有这么一小片宁静的地方留给人们来缅怀舒伯特。维也纳人是懂得舒伯特的。(图片来源于网络)点击欣赏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第一首《流浪》
说说我对歌曲《Lost Rivers》的感想——三观尽毁!作者:爱上层楼今天收到新浪微博给我发的私信,说是我上传的歌曲《Lost Rivers》的内容违反新浪视频相关条款,已被删除。然后我还真的学习了一下“相关条款”,还真的没发现这首歌曲的内容有涉及到违规内容,原因很简单,因为这首歌曲里面连一句歌词都没有。但这真的是一首很特别的歌,如果可以把它叫做歌的话。歌曲基本是由一系列嘶哑的叫声组成的,据说是表达了歌手对于儿时村旁一条干涸小河的记忆。实话说,第一次听《Lost Rivers》的时候确实有点被吓到了,但是我马上意识到,这首歌曲给我的心灵带来巨大考验的同时,带给我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受。我感受到了人性深处有些东西在呼喊,这些东西本来是我们自己的一部分,但是我们拒绝承认它,更不敢面对它,连提都不敢去提。当然表面上我们会装作不屑去提,实则是不敢。就像《哈利·波特》里面那个谁都不敢提的名字,谁的心里都知道这个名字,但是谁都拒绝知道。在这首歌带来的巨大的悲伤感与恐惧感面前,我觉得自己就像个孩子,完全被击败,只能躲在一个角落,从墙后探出半只眼睛,偷偷地看一眼又赶紧躲起来。看来最原始的表达方式才是最强大的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它能轻而易举地刺穿所有盔甲,直达内心深处。记得上次我感受到人类内心强大感情力量的时候好像还是听陈宏宽与某坑爹乐团演奏勃拉姆斯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心灵的感觉不是被击中,而是被刺穿了,整个人都战栗不已。虽说表达的内容与形式风马牛不相及,但这两首曲子在某一点上貌似达到了同一高度。后来,曲子结束了,但我的思考还在继续。为什么《Lost Rivers》能给我带来如此的震惊?我觉得这是我本能地对现行的主流审美观的一种反抗。这些年,我开始对艺术中的所谓“精致”“高贵”等等曾经一度痴迷的东西开始反感。不仅是反感,甚至有些反胃。当然“精致”“高贵”本身并没有错,问题是当他们长期处于统治地位,人们就变得对它们惟命是从,眼中就根本看不到其他东西,比如“真挚”“朴素”的美,再比如“粗犷”“奔放”甚至“粗糙”“鄙陋”的美,这些都被统治者认为是丑的。其实这个问题早在二十世纪初就已经被先锋的艺术家察觉到,于是整个二十世纪变成了一个反抗的世纪。于是就诞生了巴托克的《野蛮的快板》,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走得更远的比如潘德列夫斯基的《广岛受难者挽歌》等等等等。是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前些年歌手龚琳娜的一首《忐忑》在全国上下引起了极大争议,如果说《忐忑》是对主流审美观开的一个小玩笑的话,那么《Lost Rivers》则是彻底把他们撕碎。大家完全可以想象那些所谓主流审美的权威(比如某某时装发布,某某时尚杂志主编,某某艺术界的权威等等)听到这首歌曲抱头鼠窜的样子!哈哈,大快人心啊大快人心!说到最后,其实我并不推荐大家听这首歌,因为这真的不是一首好听的歌,但是如果你对主流审美的陈腔滥调无法忍受了,你对审美统治者们强加给你的审美框架厌烦了,那么,就进来好好毁毁你的三观吧!点击欣赏Sainkho Namtchylak无情演唱《Lost Rivers》
对音乐的热爱从哪里来作者:虎皮纱前些天罗辑思维公众号的语音提到,一位器乐家必须每天花费大量时间练习来保持水平。但是哪有那么多的热爱来支持坚持不懈的练习呢?培养音乐家的过程中,强迫是否也是必要的呢?那么我就来谈谈人对音乐的热爱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当然不是。很多关于音乐家的影片仿佛都在暗示,他们的天赋和热爱是与生俱来的。典型的例子就是《海上钢琴师》。主人公从小生活在一条船上,在从来没有接触过钢琴的情况下,居然自己学会了演奏。当然,船上有吹小号拉大提琴的乐师,多少也给了他一点熏陶。否则,我无法想象一个人在从未接触过音乐的情况下,全靠先天的热爱而成为一个音乐家。在西方音乐史上,很多大音乐家都出生于音乐世家。家里很多人都会吹拉弹唱。老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背后都有着一个家族的力量。在这样的家族里,你就算啥都不干,也等于天天在学。你爸爸弹,妈妈弹,哥哥姐姐弹,动不动叫来一帮人开家庭音乐会,没事儿给镇上教堂写首弥撒赚点零花钱,你想不会都难啊!在这里,人要弹琴就跟人要说话一样的自然,人要作曲就跟人要写字一样的自然。这些后来成为了大师的人,只是因为在这样的环境里还特别能学罢了。对音乐的热爱,首先得来自于环境。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中国的孩子学琴经常感到学得苦,主要是因为文化环境不同。中国孩子的父母别说不会弹琴,有很多人根本连听都不听。西方音乐进入中国教育,就相当于把一株植物移植到一个本来不属于它的环境,能不能成活要更多地依靠人的努力。回到话题的开始,坚持不懈的练习来自于很多的热爱吗?我倒是认为,这句话讲反了。不是越热爱越多练,而是越多练越热爱。你不真正去接触,所谓的热爱也只是虚妄的。当你接触越多、付出越多,你为之付出的对象和你的牵绊越深,你就越是不能自拔。你练得越多,发现其中乐趣的机会也越多。当然了,也有练得不得法、越练越苦导致厌倦的例子,这练习的方法也有讲究,是另一个话题,这里就不多展开了。第二个结论,热爱来自于亲密接触,来自于坚持不懈的练习。我认为培养孩子热爱音乐、坚持练琴,还是不宜采取强迫的方式,而用“勾引”的方式会更好。先勾起他一点点的兴趣,然后让他在练习中再逐渐尝到一些甜头。我相信人有偷懒的天性,可我也同样相信人有学习的天性。学到本领带来的成就感,和纯粹的娱乐休闲比起来,是另一种不能取代的快乐。不要问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不爱练,多问问在学和练的过程中,孩子有长进吗?有成就感吗?点击欣赏电影《海上钢琴师》著名插曲《Playing Love》
讲座回顾: 一只多层的三明治——《风之甬道》赏析作者:爱上层楼《风之甬道》是日本著名配乐大师久石让为电影《龙猫》写的一段配乐,被改编成了许多不同的版本,有合唱版,有钢琴版,也有乐队版,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乐队版。点击欣赏《风之甬道》乐队版这首曲子的结构是一个多层的三明治,也就是回旋曲。如图所示,面包(主题)一共出现三次,当中夹了三个不同的牛肉饼(插部)。乐曲以非常清新的四度音程开头,一下子仿佛带着泥土香味的乡村暖风拂过脸庞。乐曲的主题在降E大调上,第一次是由小提琴奏出的,之后由钢琴接过来再奏一遍,像是孩子与父亲的对话,娓娓道来。接下来乐曲转到了降A大调的第一插部,略带忧伤的如歌旋律由弦乐奏出,犹如一片阴云飘过。但是很快,主题再现。这次再现由乐队与钢琴一齐奏出,加强了音响的力度,同时加进了铜管乐的声部。之后,音乐安静了下来,在打击乐的轻巧地伴奏下,木管组奏出了这个轻松美妙的第二插部。乐队版省略了之后的主部再现,直接进入第三插部(而在钢琴版中,二与三插部之间还有一次较为安静的主部再现)。第三插部由铜管主奏,速度加快,非常不安,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但是很快便是雨过天晴,迎来了最为辉煌的第三次主部再现。这次旋律由钢琴与木管奏出,而弦乐则演奏另一条旋律与之遥相呼应,整个乐队的所有乐器在此时都达到了情绪的最高点。最后音乐结束在辉煌的铜管声中。久石让的音乐风格总是充满阳光,充满正能量,这首乐曲就是很好的证明。感动,如此创造!
【讲座回顾】让心灵颤抖的音乐——巴伯《柔板》(听觉承受能力弱者勿入)作者:爱上层楼
你一定看过这样的电影场景,往往也发生在影片高潮段落:英雄与幕后黑手之间展开生死大战,英雄在开始阶段总是处于下风,被幕后黑手打得节节败退,眼看快不行了,被逼到了悬崖边上,观众的心也越来越紧张。可是英雄又很不争气地继续退败,最后只剩下一只手扒在悬崖边上,坏蛋马上就要得逞,观众的心被提到了嗓子眼,就在此刻,奇迹出现——坏蛋一脚踩空跌落悬崖……
不得不说这种剧情显得非常老套,也许在最后一场打戏开始之前,很多人就已经猜到了结局,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戏剧紧张度越来越高,还是免不了被它牵着鼻子走。而且往往这种无聊的打戏持续的时间越长,最后解决那一刻的满足感就越多。这就是艺术作品对人类造成感官刺激的重要手段:审美预期的延长与满足。
也就是说,把你预期中想要得到的东西延后给你,把即将得到但却没有得到的那一份紧张感累积起来,从而在最后预期满足之时得到更多愉悦。这种手法在音乐中比比皆是。 美国作曲家巴伯的经典作品:为弦乐而作的《柔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首作品曾被作为电影《野战排》的配乐:那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短兵相接,刹那间大屏幕中一片血肉横飞,就在此时,导演切去了战争中的所有声音,配合着慢镜头,《柔板》缓缓流出——那一刻给我带来的窒息终身难忘。
作品中运用一个悠长的级进旋律作为主题,不断重复,攀升,在七次的主题反复中,按照“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交替出现的顺序进行发展。 请大家注意,从3’57开始到5’35的这一段音乐是本曲的高潮段落:音量不断加强,情绪越来越紧张,音乐仿佛藤蔓一般,弯弯绕绕地爬到了最顶端,打开了天堂的大门,耀眼的白光将你完全包裹……但是,突然(5’35,绝对是让你窒息的一刻),一切都消失了,眼前的所有原来都是虚无,你只能落入深深的无奈与悲叹。
那一刻的震撼,任何语言的都无法描述……请大家点击欣赏这首《柔版》。
【散文赏析】论音乐的格调作者:深草闲居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音乐的格调是否有高下之分?在我看来,这个提问既包括音乐学本身、又涵盖了人性的其他方面。因为从这个提问,我们还可以衍生出一些更为复杂的问题。举一个例子:不同的人喜欢不同风格的音乐,他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得到的幸福和满足有高下之分吗?再举一个例子:假设音乐的格调确有高下之分,那么,是否以高雅音乐为职业、或喜欢高雅音乐的人就是高雅的呢?生活经验吿诉我们,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那么我们又该以何为标准来判断音乐的格调呢?再进一步推导,我们还会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即:是否高雅的就是好的? 一个高雅的人一定是一个好人吗?如果不是,那高雅的价值何在呢?如果高雅不能带来善,那么高雅凭借什么成其为高雅呢?……
所以,有必要对这个话题进行约束,也就是将讨论的范围局限在音乐学之内。因为如果不这样做的话,这个讨论就无法进行。虽然这个社会倡导平等,任何人都可以也应该理直气壮地表达出自己的喜好,但是,辨别出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仍然很重要。这也是我写这篇文意的原因。
音乐的格调是否有高下之分?我认为:有,但不是以音乐的种类来区分,而是以音乐的品质来区分的。
现今存在的几种比较主要的音乐种类包括古典音乐、爵士音乐、摇滚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以及两种或几种音乐交叉形成的音乐。武断地说一种音乐比另一种音乐高雅,是不合情理的。第一,在任何一种音乐中都包含着大量粗制滥造、胡编乱造、故弄玄虚的作品,这些作品很难令人产生发自内心的欣赏和尊敬,要让它们来代言“高雅” 二字更是会让人笑掉大牙。第二,在当今世界,不同类型音乐之间的借鉴和融合不仅是一个大趋势,而且的确创造了令人钦佩的艺术成就;如果不承认各种音乐之间的平等地位,这种融合便不能实现。这一成就全部有赖于那些客观、宽容、诚实的音乐家们。
实际上,各种音乐各自具备的优点都是无可替代的,也正是因为这些真正的好处使它们生存至今。例如古典音乐丰富多变的表达手法与宽宏深刻的内在情感,爵士音乐即兴的发挥和表达、自由洒脱的超然精神;民族音乐用最本真、质朴的语言和节拍,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情绪和代代相传的真理;摇滚音乐则传达着对痛苦的思考与愤怒,现实与理想的冲撞等等。甚至被认为是“商业化音乐”的流行音乐也在大浪淘沙的唱片工业中留下了数不胜数的经典作品,一首首清新隽永的情歌或动感激情的舞曲,影响、感动了无数人的心灵。因此,音乐的风格或类型并不能用来判断它是否“高雅”。但是音乐是否有好坏之分?当然是有的。这取决于音乐中的人与意,也就是音乐的品质。不论何种音乐,都是由人创作出来的,音乐中的人决定了音乐的格调——他们的品味和目的,决定了音乐的格调。说到底,音乐的类型只不过是媒介,用以表达人的思想、情感和志趣。一个人应该凭借自身的素质成为一个高雅的人,同理,一个音乐作品也应当凭借自身的素质成为一个高雅的作品,而不是凭借其形式,或在与其它行业、其它音乐类型的对比中体现其高雅。
音乐的高雅来自于音乐人的真情实感,来自于蕴藏在这真情实感中美好的意愿,以及发自真情实感的艺术的表达。比起不听音乐的人来说,喜欢听音乐的人只是人群中的一部分 ,甚至是较少的一部分。因此,音乐人和爱乐人的任务应该是让更多的人享受到音乐的魅力,而不是在音乐中争执高低。音乐这一“帝王式的艺术”(贝多芬语),它的魅力正是来源于它丰富的种类、多变的形式、高超的表达力和无限的可能性。最符合这一精神的便是罗素的名言——“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点击欣赏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之《俄罗斯舞曲》
“哆唻咪”从哪里来作者:钢琴烈士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被安排参加一个要在学校“音乐节”上演出的节目,与其他一些小伙伴们一起演唱了《哆唻咪》,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这首知名歌曲是来自于一部奥斯卡获奖影片——《音乐之声》,我那时也天真地认为“哆”是一只母鹿而“唻”是一束金色阳光……
不久之前,我应邀为一支即将参加学校圣诞集会表演的某小学英语合唱团进行排练指导,他们演唱的曲目中也有这首《哆唻咪》(另一首是同样来自《音乐之声》的经典插曲《雪绒花》)……
那么多年过去了,《哆唻咪》这首歌始终作为经典被一遍遍地演绎着,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形式,有老年合唱团唱响它,也有稚嫩的声音演唱它……当然了,我们都知道,《哆唻咪》的歌词中关于do、re、mi等等7个唱名的解释不过是为了能让孩子们更好的记忆,那么这些唱名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我们最为熟悉的唱名体系普遍被认为来源于《让-巴普提斯圣咏》中的唱段“Ut Queant Laxis”。这首圣咏谱写于11世纪,歌词大意如下:因此,您的仆人就可以,用嘶哑的声音,让您创造的奇迹回荡,从我们被玷污的嘴唇上抹去罪恶,噢,圣约翰! 相传这首圣咏的作者意大利音乐理论家奎多(Guido de Arezzo)发明了一个上行的六声音阶,他取了这个唱段中相应唱名下对应的音节发音,分别是ut、re、mi、fa、sol、la,不久之后,(请注意,这里ut作为第一个音,而不是do)。为了补齐成为一个更常见的七声的中古调式音节,人们又把最后一句话“Sancte Iohannes(又被写作Johannes)”中两个单词的首字母拼成了si。这七个音节就被固定下来作为七个唱名来使用。
到了17世纪,在意大利音乐学家Giovanni Battista Doni的建议下,唱名“ut”被改为了更容易发音的开口音“do”(姓氏Doni的首音节),并很快传播开。但“ut”仍然被保留了下来用来表示谱号、调性及作品命名等等。
这就是“哆唻咪”的由来。点击欣赏电影《音乐之声》插曲《雪绒花》
临时升降号的思考(上)作者:钢琴烈士 作为钢琴初学者,没多久就会遇到临时升降记号,这个并不难理解的概念在今后的整个钢琴学习生涯中会反复遇到,是我们的学习中最简单却也是最为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由于临时升降记号的概念非常简单,因此对于这个记号背后的深度挖掘我们通常都是做的很不够的,很少有老师会提醒学生去注意为什么作品中出现了临时升降记号,这些记号在特定作品中的作用又是什么?今天我就带大家来简单分析一下钢琴初学者们会遇到的一些最基本的临时升降记号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主要针对的是古典作品,现代作品的分析难度要远高于古典作品,我们在此不作讨论。首先,我们来看最普遍的一种情况,那就是转调与离调。听到“转调”这个词,哪怕是很多专业钢琴老师都有些头大,“调”这个东西在乐理中并不算是很简单的概念,很多人都对它一知半解;但我们并不需要完全搞清楚“调”是什么东西,因此也不用紧张。首先,不管“调”是个什么玩意儿,“转调”与“离调”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端倪,就是从原来的调变成了一个新的调。唯一有所不同的是,“离调”是暂时性的,时间很短,通常只是一句话甚至是半句话短暂的出现新的调性,之后便会回到原来的调;而“转调”则稍长,需要满足更多的条件,通常在一段时间之后会转回到原来的调性,但有时候也会彻底远离。那么我们的临时升降记号与离调转调又有什么关系呢?因为在古典作品里,大部分离调转调都是近关系离调转调,即前后的调号没有差别(关系大小调)或相差一个升降号。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把升号看做正数,降号看做负数,那么离调转调之后的调号就应该是原来的调号±1或是不变。由于升降号改变并不多,因此我们通常不会在谱子上标记新的调号,而是采用临时升降记号的形式来表示,由于只相差一个升降号,因此我们的临时升降号便成了我们寻找新调的特征音。五度圈我们在五度圈里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之前说的“近关系”——一个调和它左右两边的调以及他们相对应的小调(或大调)共六个调性构成了这个调的近关系调。接下来我们来看几个具体的例子。首先我们来看看调号改变(以临时升降号形式出现)的例子。下图是海顿D大调德国舞曲(第一号)的谱例,选自《古今观止——从巴赫到今日(1A分册)》。第一段(1、2行)是两个升号的D大调,结束时有一个完全终止停留在D大调主和弦上。第三行的第二和第三小节的右手部分均出现了升sol,如果大家熟悉调号的话就会很快想起,两个升号是升fa和升do,第三个是不是恰好就是升sol(A大调)呢?!这可不是巧合,而是由于近关系转调所致(看看第三行第四小节的开头,就是A大调的主和弦)。由于离开D大调往A大调的时间很短,因此这是一个D大调往其V级的离调。再来看看调号未改变的情况,即转关系大小调。这是Pasterwitz的《小曲》的谱例。这个作品有由一个升号的G大调开始,第一段(前两行)同样结束于一个G大调的主和弦(完全终止)。而第三行和第四行出现了多大7处的升re,而升re显然与G大调的一个升号比较远,因为要四个升号及以上的调号中才会出现升re,那这又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来回忆一下,一个升号的小调是什么呢?对了,e小调。e小调同样遵循小调的基本规律,即和声小调升高第VII级音,这正是升re形成的原因,同样,我们也可以在第四行的最后一小节找到e小调的证据。而这首作品中e小调存在的时间相对比较长,已经满足了转调所需要的全部要求(转调所需满足的条件较复杂,在此不赘述),因此这里是从G大调到e小调的关系大小调转调。上面只是两个简单的例子,这种由近关系转(离)调而形成的临时升降号在古典作品中比比皆是,以后大小朋友们在学习练习的时候可以多多注意。当然了,除了近关系转(离)调形成的临时升降号,其他的一些因素也可能造成临时升降号在谱子中的出现。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讲解造成临时升降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和弦外音,敬请期待!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奔腾p6100升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