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低保折在我这,可老人有事去外省了,可银行要求老人自己去旅游网改存

存折不换成银行卡影响领取养老金? 老人急了银行称存折可继续用
原标题:存折不换成银行卡影响领取养老金?
老人急了银行称存折可继续用
中国甘肃网11月13
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首席记者 于永昭)
现如今,年轻人钱包里都装着好几张银行卡,但方便了年轻人的银行卡,对很多老年人而言却难以接受。“存折换成卡,我们连有多少钱都不知道了。”老年人习惯用存折,但有些银行却要求老年人换成卡,否则影响到养老金领取。11月10日,有老年人向反映,他们接到某银行的“最后通知”,让把存折换成银行卡,他们觉得这不合理。
前几天,刘大爷拿着存折到铁路局附近一家银行领取养老金。工作人员告诉他,“尽快将存折换成银行卡,方便又省事。”刘大爷说,工作人员给他讲了很多银行卡的好处,“但我就是不想换成卡,存折能将每笔取钱记录都记得很清楚,感觉更安全。”
针对刘大爷的投诉,记者拨打了该银行的服务热线。工作人员称,按照《人民银行法》等法律规定,公民有自由选择使用存折或者银行卡的权利,银行不能强制公民选择。另外,该行也没有出台文件或规定要求储户必须使用银行卡,或者将存折更换成卡。只是银行会建议优先使用银行卡,因为银行卡操作更方便。老年人领取养老金依然可以正常使用存折,不受影响。只要发放单位没有更换的要求,银行不会强制要求更换存折。
存折不换成银行卡影响领取养老金? 老人急了银行称存折可继续用
”老年人习惯用存折,但有些银行却要求老年人换成卡,否则影响到养老金领取。前几天,刘大爷拿着存折到铁路局附近一家银行领取养老金。只要发放单位没有更换的要求,银行不会强制要求更换存折。
原标题:存折不换成银行卡影响领取养老金?
老人急了银行称存折可继续用
中国甘肃网11月13
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首席记者 于永昭)
现如今,年轻人钱包里都装着好几张银行卡,但方便了年轻人的银行卡,对很多老年人而言却难以接受。“存折换成卡,我们连有多少钱都不知道了。”老年人习惯用存折,但有些银行却要求老年人换成卡,否则影响到养老金领取。11月10日,有老年人向反映,他们接到某银行的“最后通知”,让把存折换成银行卡,他们觉得这不合理。
前几天,刘大爷拿着存折到铁路局附近一家银行领取养老金。工作人员告诉他,“尽快将存折换成银行卡,方便又省事。”刘大爷说,工作人员给他讲了很多银行卡的好处,“但我就是不想换成卡,存折能将每笔取钱记录都记得很清楚,感觉更安全。”
针对刘大爷的投诉,记者拨打了该银行的服务热线。工作人员称,按照《人民银行法》等法律规定,公民有自由选择使用存折或者银行卡的权利,银行不能强制公民选择。另外,该行也没有出台文件或规定要求储户必须使用银行卡,或者将存折更换成卡。只是银行会建议优先使用银行卡,因为银行卡操作更方便。老年人领取养老金依然可以正常使用存折,不受影响。只要发放单位没有更换的要求,银行不会强制要求更换存折。
[责任编辑:
新闻热词搜索
来源:360新闻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 传真:023-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老人去世后银行不给取存款咋办? - 华商晨报电子版 - 华商晨报多媒体数字报 - 华商晨报新闻网
老人去世后银行不给取存款咋办?
  96128热线:市民金先生称,自己的父亲3月份突然去世了,老人有张银行卡,卡里存了一万元钱。金先生想将存款取出来,银行要求其出示公证书,而办公证书的过程特别麻烦,金先生感觉银行是故意刁难。  本报记者&华商响网记者&张瀚核实报道:银行里搁着1万多块钱取不出来,这可让金先生闹心坏了。  据金先生介绍,今年三月,父亲突然过世,在整理老人遗物的时候,发现了一张建设银行储蓄卡。金先生说,自己也不知道银行卡密码是多少,“我拿着银行卡到银行存了几块钱,查了一下,里面有1万多元的余额。”随后,金先生带着父亲的死亡证明、户口本和身份证到银行取钱,可银行工作人员告诉他,户主已去世,除了领款人的身份证,还必须提供死亡证明、公证处的公证书,才能执行此操作。  昨日,记者联系了建设银行的客服热线,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想领取过世老人的存款,需要遗产继承人提供老人的银行卡、死亡证明、继承人的身份证明以及遗产所有权公证证明才能领取。  沈阳市和平区公证处的工作人员介绍,申请继承权公证一定要具备以下材料:直系亲属关系证明,包括去世人的父母、配偶、子女情况,涉及的财产凭证,如存单、有价证券等。所有继承人要持本人身份证、户口本到公证处申请办理。  据了解,办理公证的费用按照遗产金额的2%收取,不足1万元的每次收取200元。只要材料符合,一般几个工作日就可以把继承权公证书办下来。松原82岁老人低保金被吹散 银行员工为其捐款_城市速递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06贴子:
松原82岁老人低保金被吹散 银行员工为其捐款收藏
 松原82岁老人张玉林在银行取完890元低保金后,在银行门口掏兜时将钱带出,钱被风吹散后,被路人捡走。19日,吉林银行松原乌兰支行下属二级银杰支行工作人员为老人捐款1100元。
银行监控拍下5名捡钱女子
张玉林今年82岁,家住松原市宁江区毛都站镇牙木吐村。13日9时,他到吉林银行松原乌兰支行下属二级银杰支行取了一个季度的低保金,共890元钱。
9时30分左右,一位女士在该银行门口捡到一张存折,随即和银行大堂经理王晓明取得联系。“存折名字是张玉林,是发放低保金的存折。”王晓明说,老人经常来领取低保金,他们都认识。
银行工作人员将还没走出多远的张玉林老人叫了回来,这时老人一掏兜,才发现刚领的890元低保金全都不见了。
经银行调取监控录像发现,张玉林老人取完低保金走出银行门口后,用手掏了一下兜,把里面的钱带了出来。这时,一阵风把钱吹散,但老人没有察觉。
之后,在不到一分钟时间里,先后有5名女子从此经过,看到吹落在地上的钱后,将其捡走。
银行为老人设“还钱账户”
据了解,张玉林是名退伍老兵,他的老伴79岁,孙子19岁,一家三口靠低保金生活。而且老两口身体不好,常年吃药。
“捡钱的人可能也不知道这是老人的低保金。”银行大堂经理王晓明说,16日,银行为老人建了“还钱账户”。
银行员工为老人捐款1100元
“我们知道老人丢钱后,就号召员工为其捐款。”该支行行长周光说。
“老大爷,别上火,我们组织员工捐了1100元钱,您拿着。”19日,周光代表员工将钱送到张玉林老人手中。“这可咋说呢,好人多啊!”张玉林拿着钱哽咽了。(刘秀波)
托运行李,专业,正规!五星级服务!安心,放心,省心!专业值得信赖!
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社会正气,顶起!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红网 - 百姓呼声 - 银行职员忽悠老人,几万存折变成保险单,怎么办?
| 市州直达(-------------) |
&即时滚动 >>
此页使用了内帧,需更高版本的浏览器支持。
银行职员忽悠老人,几万存折变成保险单,怎么办?
awei 发表于 &15:20:30『标签:&->&』
  我母亲是个除了认识几个数字外,就只会写自己名字的老人。多年来省吃俭用把我们儿女寄的钱都存着,一分钱都舍不得用。前天回老家,妈高兴的告诉我说:“银行里有个人真好,上次我去存钱时要我把钱换了个方式存,要划得来好几倍,我就把所有的存折都换成了新的方式。”我一听,感觉有问题。后来拿出单子来一看,我的天,存折变成了保险单。打银行全国统一服务热线电话质询,工作人员虽然态度热情,解释周到,但总的意思还是强调有保险单据上本人签字就生效,合同未到期属于毁约,必须按合同约定执行。可我妈并不认识“保险”两个字。她说,如果知道是买“保险”,打死都不会买。.  我看了保险的现金价值表,以1000元为标准保费。一年后提前支取,则只能取到914元,2年后取为942元,3年后取为972元,4年后取为1004元,5年后取为1037元,5年后取为1072元。  明眼人一看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可现在有白纸黑字为凭证,我们怎么办才是好?难道白白将几万存到银行,或者舍本大几千把钱提前取出?请相关法律专家指点,谢谢!
:参考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根据上述规定,你可以“重大误解”为法定理由要求撤销保险合同。颜忠军,湖南环海律师事务所(省司法厅直属所)律师。执业证号:26。 擅长领域:婚姻纠纷、劳动争议、经济纠纷、法律顾问、行政诉讼、刑事辩护 咨询电话:&(颜律师)电子邮箱: 单位地址:长沙市湘江大道208号欧陆经典大厦A座25楼&20:56:39
鲁银投资:跟保险公司交涉,可以撤销的第1楼跟保险公司交涉,可以撤销的&00:42:36网友23:银行?保险公司?第2楼银行专门玩老丫头老太的猫腻,这种现象已经发生了很多次!&10:59:23jeanlylcy:隆回县工商银行:15万定期变保单,到期损失2万利息。第3楼投拆中国工商银行湖南邵阳分行隆回县支行银行经理:贺福中()经手将15万5年定期骗送保险方式将5年到期变保单,到期少2万利息,银行联系方式:行长()副行长()银行电话&,本人在银行柜台经过被银行工作人员欺骗以送意外保险把5年定期变成了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人保寿险)的金鼎富贵两全保险,保险单号:360,08年到13年这5年的利息少于定期19782.11元,我现怀有8个月孕妇为了2013年2月份5年到期特意回一趟老家换来的却是无尽的烦恼和被欺骗,第一次骗保,第二次找到贺福中本人,当时他说还有一笔钱6月份才到帐到将我骗回深圳,现在银行一直说和保险公司协商和通报上级等字语在拖延,甚至将责任往储户身上推,以下为事件经过: 2008年我回老家过年,到中国工商银行邵阳分行隆回县支行存钱,准备存5年期,利率是5.85%(就看有这么高利息本着对家乡银行的亲切感,所以特意去存定期5年的,所以把深圳打工的15万元存款集中存在老家银行),当时是在银行大堂储蓄柜台上排队,其中有银行工作人员(贺福中(可能当时是大堂经理,现在此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状态)询问我办什么业务,我如实知我15万预备定存5年,他说你的额度有这么大,存这种利息一样的5年还送保险更划算(送的是5年内如果出现意外像残废或死亡就有几倍的赔偿,认为是银行存款较大送的和定期一样的5年)并且免税,送的保险还带分红加起来可能还会高过5.85%但绝对不会低于5.85%利息,在银行工作人员(因为是银行的人并不是保险公司的人,如果是保险公司的人我肯定不会理会,本来我是铁定的存5年定期看中的就是定期5.85利率,正因为说是送的我当时就没产生怀疑,由于对银行的信任,当时认为只要不低于银行利率并赠送的保险,我同意了)(因为在此之前我也没买过任何保险,当时根本就不知道银行会卖保险业务,一直认为买保险得找保险公司,存钱找银行,所以信任银行,以为是银行为了拉业绩和平时见到的送米或送油一样的方式,平时在工厂打工老板也会送员工一份意外保险)。(当时给了一张上面有工商银行的盖章的15万元的凭条和一张说是赠送的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盖章保险单号的A4纸,当时看到的是5年期,而且也是15万,所以没做多想)。 13年5年到了(当时己有6个月身孕,我不打算回老家的,但想着这笔钱是2013年2月到期,便也挺个肚子回到了老家,2月06日(年26,离春节只有3天)前往工商银行,当时贺福中不在,另一大堂经理接待了我,让我把身份证以及资料身份证复印件,并要求在工商银行办一张本地金卡等以上资料交于银行柜台的一女工作人员,见当时取不到钱,才知道这钱还得通过保险公司支付,上交资料后第二天银行卡信息提示进帐元;我就傻眼了,怎么利息这么少,临近春节,所以等着年后2月19日前往工商银行,当时找到了工作人员贺福中质问怎么才24092.89的利息,照当时5.85的利息应该是193875元,少了19782.11元,他也嘀咕着说有点少,于是打电话叫来了2位人员(一男一女),男的姓付说是负责这方面的人员,他们答复我这是分红保险说:还有一年的分红未到帐,要2013年6月份才分红,并让我保留在工商银行的银行卡号,说6月份会有一笔分红到帐,我说为什么保险公司的从没有通知过我还差一年的分红没到,说什么人家还有几十万甚至更多的金额的都有,我急什么,说等6月份的那分红到帐再说,留了他的电话号码给我,说如果6月份没到帐让我找他(我当时是以为有这种情况出现的,到帐前保险公司的从没电话联系过我,直接把钱打到帐上),于是2月20日就回深圳上班,于是只能就此做罢,后来越想越不对,如果真有这么一笔没到帐,保险公司的怎么可能没有任何提示,于是到了深圳百度查了人保寿险的服务电话并打进去04号话务员回复:说到期的钱全部给完了。 我现在怀孕8个月,于是回到深圳只能通过电话找银行,便有了下幕:网上查中国工商银行隆回支行的电话并问到行长的手机():说明情况,电话中也默认可能当时银行人员没有详细解说,然后说过几天给我答复;过2天有个保险公司的人员打电话,我也说明,明明我是存定期出现了少利息找银行怎么是你保险公司的人给我联系,他说钱是由保险公司支付我这种情况会有些补偿,要通报上级;没给什么答复;又过几天,找银行行长说找保险公司协商,以工作忙为由交待副行长跟进,副行长还是找个保险公司的人给我打电话,近一个星期来就说汇报上级和联系保险公司,曾记得5年内保险公司的没有主动和我联系过,以至于出现了到期利息少找银行理论,银行联系保险公司才和我主动联系。现在银行就是一直说和保险公司交涉却不能答复什么,保险公司现在反而找各种现由把责任推到我们个人头上。 我很气愤的是:我来银行是单纯的存5年定期,当时根本没有理财或保险的意愿,银行将5年定期与5年保险捆绑式期骗送保险形式将定期变成保单,银行充当保险员的角色却并没有和我们明说银行代理保险公司产品,或让我们买保险,只字未提保险中应告知的条款说明,也未提到说是最终总收益分红会有高低等不确定情况,只是如果如实告知,在当时5.85利率情况下我们是不会选择去买这份保险(这些都是之后从保险公司电话中才得知分红不确定以及比如说三年内取钱会损失本金等,以及到期钱还得由保险公司核算支付,并不可以在银行即时取等一些风险提示,简直只字未提,给我们的留底的2张凭证上也未有提示:就是简单的15万款额和时限5年),在农村县城,利用我们老百姓对保险的无知,完全的不知情将我们的定期存款变保险只是口头说几乎就和定期利一样,另送的意外保险,这完全是银行利用5年定期和5年保险以送的借口捆绑式欺骗,我根本不知道是买保险的(铁定心是存5年定期,就是看中5.85的利息去存定期的),正是因为当时给的凭条上的金额和我5年定期的时间一样,根本当时没有任何怀疑,银行明知当时5.85的高息,还这样对我们储户(隐瞒保险的一些风险和要告知的一些信息只字不提,就一个字说送的),知情和被骗是两码事,5年前本着对家乡银行的亲切感,认为在外面打工不靠谱,5年也较长,所以以为存在家乡安全灵活些,我在银行受的骗只能找银行,银行却找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把过错推到我个人,我承认我不是没有错,我的过错在于相信了银行。相信银行就有错吗?难道相信国家的银行就要受骗?那我们还能相信什么? 所以以上纯属中国工商银行隆回支行的工作人员完全以欺骗形式将存款变保单的过程。通过这件事让我深刻体会到:在现在和谐社会里,银行是代表国家,银行在我们大众心中是何等的神圣地位,我们一直是相信党和政府,所以在外务工再辛苦也想着把钱存在家里,但结果事与愿违。 谁能还社会一个诚信,寻求相同受害者一起维权! &14:18:37这是第1 - 3条评论,共有3条评论。&首页&上一页&1页&下一页&尾页
?(*)代表必填项目网上昵称:(中文不超过8个字,英文不超过15个字符。公开,不可修改) 真实姓名:(保密)手机:(保密)联系电话:(保密)E-mail:(保密)其他联系方式:(保密)家庭地址:*发言主题:上传图片:此页使用了内帧,需更高版本的浏览器支持。&(大小限制200K内)*发言内容:验证码:&&&&扫一扫,关注红网《百姓呼声》官方微信!红网《百姓呼声》栏目提醒您:1、所有内容,一经提交,均无法撤消或修改,请您慎重对待每一次发言;2、在必要时,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3、所有留言本站在未调查核实前,概不负责其真实性。患病老人被抬进银行按手印改密码 负责人称规定|密码|银行|老人_新浪新闻
&&&&&&正文
患病老人被抬进银行按手印改密码 负责人称规定
昨日,徐万发躺在自家床上,鼻子插着氧气管 本报记者张杰摄
  今年75岁的徐万发身患多种重病,在西安城东一家医院接受治疗。10月12日中午,因为需要更改银行卡密码,且银行要求本人必须亲自办理,他被120急救人员用急救车送到工商银行西安纺建路支行门口,并在他们的帮助下被放在担架上抬进营业大厅,才最终完成了按指印这道程序。
  为去银行办业务 用急救车从医院接出老人
  昨日下午,在西安市灞桥区东方世纪城16楼,徐万发一个人右侧身躺在一张大床上,鼻子插着氧气管。他的妻子李女士说,老伴儿患有重病,虽然还能说话,但是生活没有办法自理,无法行动,就连睡觉都不能平躺。此外,老人还患有白血病和癌症。
  “老伴儿的退休工资都在一张工商银行的卡上,每个月2000多元钱,是我俩很重要的生活费来源,但我也上了年纪,一紧张手就抖得厉害,前几天去取钱连续三次输入密码错误,账户被锁定。银行工作人员说必须要重置密码,而重置密码必须要本人来才行。这可把我难坏了,因为要老爷子亲自来营业厅,就必须要把他从医院抬到这里来,可他病得那么严重,我真的担心他会撑不下去……”李女士说。
  “后来我们就想着干脆把他从医院接出来,去一趟工商银行营业厅。”李女士说,因为徐万发病情比较严重,一般的出租车或者其他家用车都不方便,也不敢接送,所以他们就申请让120急救车送他们过去。“刚开始怕医院不同意,没有说是去银行办业务,而是说送老人回家,在走到银行时,才提出要求。”
  当天护送徐万发的一位120急救车工作人员说,老人在担架上也是只能侧躺,身上还有监护仪器、氧气包等设备,挺不方便的,“这事情没有患者本人也确实办不了,所以我们经过权衡也就答应了家属的请求”。
  5名120工作人员 帮忙抬着老人进银行
  当时,李女士先进了工行营业厅门口,与银行的保安、大厅工作人员说明了老人患病无法行动的情况,希望能通融一下。“我就是希望在我们都在场的情况下,银行的工作人员出来给老爷子拍照或者录像,然后我们家人再进去办理业务。这样多少不让老爷子再受罪。”
  沟通并没有起到任何效果。“没有一个人出来跟我说可以按照我想的那样去做,甚至没有人从营业室里面出来跟我一起看看老爷子的情况。”李女士说,120的5名医护人员帮忙把老人从大厅外的台阶下面抬进了大厅内,“当时有人抱着老爷子的头,有人拿着氧气包不停地捏着,还有人在两边扶着,防止他掉下来――因为他是侧身躺着。”
  “他体重100多斤,那个急救车担架床也很重,120的几位师傅太不容易了。当时拉着老爷子的手按完手印,我浑身都哆嗦,我都记不清楚是他的哪个手指按的了。”说到这里,李女士眼圈红了。
  帮忙将徐万发抬进银行营业厅的一位120工作人员说,当时他们建议工商银行能出来几位工作人员,现场为老人实行人性化服务,“我们还建议他们现场录像拍照取证,这样也能真正体现服务行业的服务精神。但很遗憾,银行里面没人出来”。
  “密码重置须本人来,这是我们的制度”
  昨日,在工商银行西安纺建路支行营业所大门外,记者看到,抬着老人进入营业大厅必须上3级台阶。该营业网点一位李姓保安证实了12日中午,确实有120工作人员抬着一位老人来办理业务,“他们一进门,就被安排在第一个窗口优先办理。他们也很不容易的”。
  该营业网点一位负责人表示昨天并没有当班,也是从工作人员口中得知12日中午发生的事情。她称,银行去年10月也曾上门为一些特殊客户如行动无法自理的人办理过业务,当时是他们的一位副主任和一位外派人员一同前往。“客户要修改密码和解锁都必须是本人亲自来,或者是经客户本人授权并且经公证处公证的其他亲属。如果仅仅是密码重置,老人清醒、身体能动的时候再来办也可以,如果要急着用钱,那必须是他本人前来,或者由他的代理人拿着公证处公证过的授权才可以办理。因为密码牵扯到个人资金的安全,要求必须是本人重置,这也是我们的制度,也是为了保护客户资金的安全。”本报记者袁小锋
  &&相关链接
  类似的事情外地也发生过
  云南2008年,94岁的刘大爷病重住院,女儿帮他领取了伤残抚恤金的存折,并按照要求去银行修改初始密码。但银行规定修改密码必须本人亲自来办理,尽管先后拿着街道办事处证明、医院证明、户口本,家人还是吃了4次闭门羹。
  浙江2008年,温州80多岁的老汉因病卧床、精神恍惚,家人决定使用他的工资卡和储蓄卡,但他记不清密码,银行在更改密码的时候要求本人到场。无奈之下,家人抬着老人到银行办业务。广西2009年,桂林一位患绝症的老人,被亲属抬进了银行内,目的是修改银行卡密码。家属称,办理了一份有单位盖章的证明,表明老人正在住院,希望由亲属代理。但银行方面仍然拒绝。
  山东2012年,青岛林先生的母亲身体不好无法出门,而且上了年纪连存折的密码都忘了。但银行说改密码必须由本人去银行修改,林先生为了给母亲办理这项业务没少跑腿。
  &&记者说话
  是什么让服务缺了温情
  昨天是“敬老节”,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遇到这样一起新闻事件,多少让人心里感到有些难过。
  120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咱都有父母,他们可能也都会遇到病痛,遇到行动不方便。万一我们的父母也遇到这样的情况,难道我们也要抬着自己的父母进银行大厅吗?”
  作为一个服务行业,银行为客户的资金安全做出了很多努力,如在银行大厅内加装摄像头、在营业柜台安置老花镜、在柜台前加装拍照设备等等,这些硬件设施的投入和使用,让人们对银行营业网点的信任度、美誉度增加了不少。但做到这些就足够了吗?
  银行工作人员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制度严格恪守并无过错,但如果这种约束太死板,就失去了人性的温暖。我们希望如果再有徐万发这样的案例的时候,银行的工作人员可以从柜台后面走出来,给类似的客户提供一条“绿色通道”,让服务体现出更多的温情。
(原标题:7旬病重老汉 被担架抬进银行(图))
(编辑:SN077)
&&|&&&&|&&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己去看 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