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姜泗长北京手机号码码

2009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奖项目公告
2009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获奖项目公告
授 奖 编 号
项  目  名  称
完 成 单 位
主要完成人
2009计-2-001
2008北京奥运会安保科技系统
长峰科技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建设设计研究院(集团)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九研究院
华迪计算机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电子文献服务中心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706所
郭会明 钟 山 全春来
周 翔 朱 宇 鲍海涛
张德智 田培森 时 D
2009计-2-002
油气井井下压力实时采集装置与井口安全监控系统及应用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海洋采油厂
谭 民 鹿洪友 高喜龙
梁自泽 李 恩 侯增广
牟忠波 王 硕 尚继林
2009计-2-003
汉语自然语言处理及机器翻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刘 群 吕雅娟 刘 洋
钱跃良 林守勋 骆卫华
米海涛 熊德意 何中军
2009计-2-004
青鸟软件质量保证支撑工具体系
北京北大软件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谢 冰 王亚沙 张晨东
张 路 赵俊峰 段来盛
李 戈 汤君烽 邹艳珍
2009计-2-005
汉王电纸书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刘迎建 王邦江 闫江震
石 宇 任瑞亭 丁 迎
郑士奇 崔永亮
2009计-2-006
面向无线城市信息应用的融合业务平台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邮电大学
张 平 范云军 冯志勇
张平宗 马天舒 胡 铮
肖 欢 纪 阳 李亦农
2009电-2-001
同步辐射高温高压实验平台的建设及应用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刘 景 李延春 李晓东
胡天斗 阎永廉 谢鸿森
杨世顺 洪 蓉 刘 涛
2009电-2-002
奥运宽带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杨晓范 马圣贤 王文明
吴晓梅 盛凌志 杜建凤
赵 鑫 乔 琳 卢亚辉
2009电-2-003
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接收机系统
杨知行 王 军 王劲涛
彭克武 符 剑 张 
潘长勇 宋 健 阳 辉
2009电-2-004
多天线正交频分复用无线通信系统的理论研究
北京邮电大学
刘元安 谢 刚 刘凯明
唐碧华 高锦春 曾令康
2009电-2-005
数字内容聚合、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国传媒大学
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新奥特硅谷视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吕 锐 王永滨 张鹏洲
朱立谷 黄祥林 鲁永泉
扈文峰 邓 伟 欧阳睿章
2009电-2-006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自主研发及应用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
北京送变电公司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北京超高压公司
马宗林 刘永奇 赵玉柱
巩学海 潘敬东 陈 原
朱 波 宋福如 牛晓民
2009农-2-001
基于MODIS的中国草原植被遥感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徐 斌 杨秀春 覃志豪
刘海启 陶伟国 缪建明
王道龙 杨 智 朱晓华
2009农-2-002
农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北京市农业局信息中心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地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阎晓军 王维瑞 史明昌
孙伯川 赵友森 范媛媛
白维生 赖科霞 郑国柱
2009农-2-003
北京市再生水灌溉利用示范研究
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北京市大兴区水务局
北京市通州区水务局
刘洪禄 吴文勇 李其军
郝仲勇 徐小元 王子健
陈同斌 武菊英 张凤刚
2009农-2-004
大型养鸡场循环经济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
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农业大学
杭州能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钟凯民 滕光辉 蔡 磊
赵秉强 蓝 天 刘旭明
李 倩 袁正东 寿亦丰
2009农-2-005
北京山区生态公益林高效经营关键技术与示范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马履一 甘 敬 徐程扬
蔡宝军 翟明普 杜鹏志
贾黎明 王继兴 王小平
2009农-2-006
泛环渤海地区地下水硝酸盐时空变异研究及脆弱性评价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天津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赵同科 张成军 刘宝存
李 鹏 张国印 高贤彪
刘兆辉 汪 仁 沈阿林
2009农-2-007
A型流感研究及防控技术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韩雪清 祝庆余 林祥梅
刘伯华 陈洪俊 李 靖
朱中武 王慧煜 梅 琳
2009医-2-001
PPARs与衰老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及应用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叶 平 刘永学 盛 莉
骆雷鸣 武彩娥 张秀锦
韩 磊 王 浩 韩春光
2009医-2-002
听觉传导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杨仕明 苏振伦 于 宁
孙建和 陈 雷 武文明
韩东一 杨伟炎 顾 瑞
2009医-2-003
以微创及伤害控制理念为指导的四肢创伤救治技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孙天胜 刘 智 刘树清
胥少汀 李建民 李绍光
李亚非 任继鑫 张建政
2009医-2-004
缺血性脑血管病规范化外科综合治疗模式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凌 锋 缪中荣 吉训明
华 扬 焦力群 李慎茂
李 萌 方向华 马 欣
2009医-2-005
轻度认知障碍和痴呆的发病机制与临床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贾建平 贾龙飞 魏翠柏
左秀美 王 芬 周爱红
秦 伟 刘 峥 许二赫
2009医-2-006
糖尿病下肢缺血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谷涌泉 韩忠朝 张 建
汪忠镐 黄平平 张 磊
吴英锋 郭连瑞 齐立行
2009医-2-007
艾滋病免疫重建及适合中国国情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李太生 王爱霞 邱志峰
韩 扬 谢 静 焦 洋
刘正印 马小军 左玲燕
2009医-2-008
基因组稳定性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
詹启敏 童 彤 宋咏梅
姬峻芳 高 华 汪 洋
付 明 董立佳
2009医-2-009
“一站式”复合技术在心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胡盛寿 高润霖 李守军
李立环 郑 哲 熊 辉
徐 波 蒋世良 杨跃进
2009中-2-001
治疗骨坏死病-健骨生丸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北京匡达制药厂
北京朕荣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荣医药研究院
王璐林 王和鸣 张 军
陶天遵 陈燕平 陶树清
沈 霖 石关桐 葛继荣
2009中-2-002
药品违禁物质检测平台的建设及在中药打假中的应用
北京市药品检验所
王志斌 张  高 青
车宝泉 郭洪祝 王铁松
夏 瑞 戴 红 黄晓君
2009中-2-003
人参皂苷Rg1的多靶点作用和机制分析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张均田 申丽红 刘 
王晓英 屈志炜 胡金凤
楚世峰 王玉珠 李君庆
2009药-2-001
新型高通量药物筛选用蛋白质芯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杜冠华 周 勇 张天泰
高 峰 刘艾林 方莲花
张 莉 胡娟娟 王月华
2009药-2-002
中草药中低聚类成分的化学和药理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林 茂 程桂芳 姚春所
朱秀媛 王 琳 侯 琦
黄开胜 李小妹 李怡棠
2009药-2-003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的建立及其应用
北京源德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杨晓林 孙旭东 吴晓东
吴旭东 于晋生 刘 红
唐 磊 朱琳琳 吴丽金
2009城-2-001
液压承载设备研制及立体施工体系的研究应用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缪 谦 邹玉英 刘 开
布春磊 江 明 温 超
白雪松 夏拥军
2009城-2-002
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香港理工大学
吕志涛 岳清瑞 叶列平
张继文 杨勇新 吴 锋
吴智深 滕锦光 陈小兵
2009城-2-003
北京南站改扩建工程综合技术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邱振虎 高从军 陈淑民
毕彦春 张广平 袁禧泉
袁振兴 苏保卫 张 利
2009城-2-004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结构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首都机场扩建工程指挥部
朱忠义 柯长华 王春华
王国庆 束伟农 刘 枫
顾 明 冯晓平 秦 凯
2009城-2-005
激光雷达古建筑与代表性建筑精密测量与建模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故宫博物院
北京天城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王晏民 晋宏逵 朱 光
石志敏 胡 锤 陈秀忠
罗德安 朱 凌 王 莫
2009市-2-001
铁路应急平台系统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公司
王富章 李 平 王英杰
卢文龙 杨峰雁 王石生
沈海燕 解亚龙 邹 丹
2009市-2-002
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国产地铁电动客车的研制与应用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车辆厂
北京大成通号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谢正光 郭景英 丁荣军
刘 建 高纯友 周桂法
张 元 马奇志 刘可安
2009市-2-003
北京奥运交通规划与运营保障系统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
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
北京交通大学
柏诚工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市公共交通研究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刘小明 郭继孚 荣 建
冯幸福 战明辉 孙壮志
杜 勇 陈艳艳 温慧敏
2009市-2-004
隧道开挖诱发工程灾害预防与治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北京科技大学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交通大学
高永涛 吴顺川 黄昌富
张怀静 王艳辉 杨慧林
王立波 史英俊 王 斌
2009环-2-001
内外双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朱廷钰 荆鹏飞 何京东
2009环-2-002
废旧产品回收利用标准体系与重要标准研究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废旧电子电器再生利用分会
林 翎 李爱仙 高东峰
黄 进 彭妍妍 陈健华
王 赓 张 新 赵跃进
2009环-2-003
商用车整车噪声测控理论、关键技术及应用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欧曼重型汽车厂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客车分公司
连小珉 郑四发 杨殿阁
罗禹贡 李克强 王建强
王录山 秦志东 刘国强
2009环-2-004
微生物高效生物降解微囊藻毒素研究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闫 海 潘 纲 陈 灏
弓爱君 吕 乐
2009环-2-005
太阳能空调、采暖和光伏发电综合系统及示范应用
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有限公司
韩建功 李仲明 谢光明
于 元 罗凯兵 冯 垒
2009环-2-006
京津冀地区火电厂烟气污染物排放信息管理系统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
沈 江 刘永奇 田云峰
谢 开 向 力 吴华成
莫小林 卢 林 贺惠民
2009环-2-007
全玻璃热管真空太阳集热管及热水器
北京清华阳光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华业阳光新能源有限公司
殷志强 李旭光 吴振一
黄哲林 窦建清
2009工-2-001
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主火炬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
于建平 郑志荣 李庭祥
高春梅 邱涧冰 陈 立
黄 伟 尚 文 徐小峰
2009工-2-002
石油开采透油阻水选择性支撑剂研制与工程应用
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
秦升益 刘 合 张士诚
吴 奇 周宗强 任国平
杨 悦 王 峰 兰中孝
2009工-2-003
基于稀土f、d电子跃迁发射光致显色和变色包装印刷防伪标识材料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印刷学院
孙家跃 杜海燕 许文才
夏志国 王 葳 李庚申
2009工-2-004
海底管道干式高压焊接维修系统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焦向东 房晓明 周灿丰
薛 龙 陈家庆 章怡圣
蒋力培 高 峰 吕 涛
2009材-2-001
锂离子电池新型钴酸锂及四氧化三钴电池材料的开发和量产工艺研究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白厚善 陈彦彬 刘亚飞
张慧清 沙 金 胡 杨
宋庆贺 邰万兵 张明祥
2009材-2-002
蛭石膨化新工艺及应用技术研究
北京理工大学
刘吉平 李坤启 李燕月
吴长安 曾 波 徐文国
2009制-2-001
金属件无模化制造技术及装备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北京隆源自动成型系统有限公司
单忠德 冯 涛 李新亚
刘 丰 战 丽 孙建民
董晓丽 曹宇飞 王祥磊
2009制-2-002
微型泵(喷)的设计理论与技术基础
周兆英 杨 兴 冯焱颖
叶雄英 王晓浩 唐 飞
江小宁 张毓笠
2009软-2-001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综合规划研究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樊 杰 陈 田 张文忠
封志明 王黎明 王传胜
金凤君 刘卫东 董锁成
2009软-2-002
知识管理服务平台研究与应用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刘 宇 唐五湘 张健
周飞跃 田肇云 程桂枝
周秀玲 孙 静 王 斌耳鼻咽喉科 _北京空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
耳鼻咽喉科
耳鼻咽喉科
空军总医院
急 慢性中耳炎 梅尼埃病 面神经麻痹(面瘫 ) 突发性聋及其它耳聋 耳鸣 眩晕 急 慢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 副鼻窦炎 急 慢性咽炎 扁桃体炎 急 慢性喉炎等疾病的内科治疗 耳廓再造术 外耳道成形术 中耳乳突手术及听功能重建术 面神经减压及面神经移植手术 鼻腔 鼻窦肿瘤及鼻窦炎 鼻息肉的手术治疗及鼻内镜下鼻与鼻窦微创手术手术 各种咽部手术 鼾症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手术治疗 声带息肉 声带小结等喉良性病变支撑喉镜下喉显微手术 喉癌全喉和部分喉切除手术及发音重建术 食管与气管异物的气管镜与食管镜检查与手术 甲状腺 涎腺手术 前、侧颅底手术及头颈肿瘤术后的功能修复重建手术 尤其侧重鼻腔鼻窦疾病的内镜微创手术治疗 咽喉疾病与肿瘤的手术治疗
科室主任:本科有6位医生,0位医生可预约
1、科室基本情况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组建于空军总医院1956年建院之时,1996年建立空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及保健工作为一体的空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中心和基地。除完成空军部队医疗任务外,重点担负着飞行人员的医疗、体检、健康鉴定工作及飞行部队的卫勤保障工作。同时为北京及全国各地的地方患者提供优良的医疗服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现有医疗护理人员20余人,其中专家、教授6人。配备有各种先进医疗设备,为开展临床诊疗工作奠定了基础。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具有独立的诊区,年门诊量近30000人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有病床35张,年收治病人近1000人次,年手术量近700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亦颇具特点,耳鼻咽喉科航空性疾病为其研究重点,在国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多年来,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300余篇,编写和参加编写专著10余部,多项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亦是多家医学院校的教学基地,担负着本科生及研究生的临床教学、临床见习和实习任务。
  2、医疗特色
  可进行各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的内、外科治疗,如急、慢性中耳炎、梅尼埃病、面神经麻痹(面瘫)、突发性聋及其它耳聋、耳鸣、眩晕,急、慢性鼻炎、变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副鼻窦炎,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急、慢性喉炎等疾病的内科治疗,对突发性耳聋、眩晕及耳鸣的内科治疗具有较高的水平。亦能开展各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如耳廓再造术、外耳道成形术、中耳乳突手术及听功能重建术、面神经减压及面神经移植手术、一些内耳手术及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鼻腔、鼻窦肿瘤及鼻窦炎、鼻息肉的手术治疗及鼻内镜下鼻与鼻窦微创手术手术;各种咽部手术,鼾症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手术治疗;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等喉良性病变支撑喉镜下喉显微手术、喉癌全喉和部分喉切除手术及发音重建术;食管与气管异物的气管镜与食管镜检查与手术;甲状腺、涎腺手术;前、侧颅底手术及头颈肿瘤术后的功能修复重建手术等,尤其侧重鼻腔鼻窦疾病的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咽喉疾病与肿瘤的手术治疗。
  3、学术队伍
  科室十分重视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的建设,通过在职培训、国内、外进修与研究生培养,已形成一支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目前科室医生均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博士后1人,博士3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5人,有专家、教授6人。
科室医师 学 历 职 称
王恩彤 博士后 主任医师、教授
龚维熙 硕士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张继东 硕士 副主任医师
谭祖林 硕士 副主任医师
张宝林 博士 副主任医师
郭 睿 博士 副主任医师
陈 伟 硕士 主治医师、讲师
金占国 在读博士 主治医师
王 枫 博士 主治医师
马小莉 硕士 主治医师
  4、科研教学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在国内均具有较大的影响。密切结合部队建设和社会的需要,开展了一些具有社会意义和军事意义的科学研究,先后完成了多项科研课题,在国内较早开展了耳前庭系统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喉癌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300余篇,主编、参加编写专著10余部,多项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现为解放军总医院研究生院和大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亦是第二、三、四军医大学和中国医科大学等多家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单位,担负着研究生的培养和实习生、进修生的临床教学工作。
  主编与参编专著:
  (1)《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年、姜泗长主编,其中第45-68章和第69-86章分别由空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龚维熙和张继东编写。
  (2)《喉癌下咽癌现代理论与临床》、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屠规益主编、其中第6章由空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张继东编写。
  (3)《中华医学百科大辞海》、沈阳出版社出版、2004年,吴阶平总编:其中第二卷耳鼻咽喉科学由空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郭志祥主编,龚维熙、张继东参加编写。
  (4)《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李延忠主编,空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张宝林为副主编之一。
  (5)《耳鼻咽喉科疾病诊疗指南》、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年、由空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谭祖林编写其中第18-19章。
  (6)《耳外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年、孙建军主译,其中第27章耳硬化症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由空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王恩彤编译。
  (7)《再生医学原理与实践》(“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付小兵、王正国、吴祖泽主编:空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王恩彤参加编写第31章生物电信号与组织再生。
  (8)《系统老年医学》、第2版、科学出版社、2009年、石津生主编,其中老年耳鼻咽喉科疾病由空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王恩彤和龚维熙编写。
  (9)《喉癌的现代治疗》、江苏出版社、2009年、郭睿、郭志祥主编。
  (10)《耳鸣防治130问》、第2版、金盾出版社、2009年、由空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谭祖林主编。
  获奖成果:
  (1) 王恩彤、前庭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
  (2) 龚维熙、豚鼠正弦视动和前庭性眼震电图的观察、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994年。
  (3) 王恩彤、运动病发生机理及飞行员医学停飞的研究、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年。
  (4) 刘则扬、药物性气管垫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军队科技进步四等奖、1995年。
  (5) 张继东、鼻咽内窥镜观察咽鼓管咽口的形态及与中耳疾病的相关性研究、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
  (6) 张继东、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诊断头颈部包块的临床实验研究、军队科技进步四等奖、1999年。
  (7) 谭祖林、耳鸣防治100问、军队科技进步四等奖、1999年。
  (8) 张宝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的听性脑干诱发电位、睡眠分析及不宁腿现象的研究、山东省科技进步(应用成果)一等奖、2002年。
  (9) 谭祖林、飞行人员内耳疾病的实验与临床系列研究、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
  在研课题:
  (1) 运动病发生的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全军“十一五”课题(2006年-2010年)、资助金额:7万元。课题负责人:王恩彤。
  (2) 电场对血管发生的调控作用及其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9年-2011年)、资助金额:30万元。课题负责人:王恩彤
其它医院相同科室
耳鼻咽喉科
耳鼻咽喉科
耳鼻咽喉科
耳鼻咽喉科
耳鼻咽喉科
耳鼻咽喉科
耳鼻咽喉科
北京医生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5 Beijing Doctor All Rights 京ICP备号北京医科大学_职场百科
&&&&&&北京医科大学
北京医科大学
北京大学医学部(PUHSC),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建于日,是中国政府教育部依靠中国自己的力量开办的第一所专门传授西方医学的国立学校。 日,原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正式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大学。日,北京医科大学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
历史沿革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建于日,是中国政府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办的第一所专门传授西方医学的国立医学校。1903年,清朝政府在京师大学堂设立医学实业馆,1904年,医学实业馆改称医学馆,迁入北京和平门外八角琉璃井由兴胜寺庙宇改建的馆舍,1907年停办。1910年,此馆舍被施医总局(当时的卫生部门)买去,为日后创立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提供了条件。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在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风潮下,西医在中国的地位,有了明显的变化。一批从海外留学回来的医学教育家立志通过发展医学事业,增强人民的体质,以洗刷长期压在中国人头上的“东亚病夫”的耻辱。1912年9月,中华民国教育部电召从日本留学归来正在筹建浙江省立医学专门学校的杭州人汤尔和到京,筹划创立医学校事宜。教育部以价银10,000两购买了已经停办的医学馆馆舍,划拨给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使用,10月16日,中华民国教育部任命组织学教授汤尔和先生为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校长,并于10月26日颁发校章。至此,中国第一所国立西医学校正式诞生。当时教职工9人,首批学生72人。汤尔和在开学典礼上以“促进社会文化,促进文明,减少人们痛苦,用学术来和列强竞争”,定位学校之办学目的。汤尔和在建校后当年,根据医学教育的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了中国的《解剖条例》,多次呈文教育部请求公布,于1913年11月获准公布,是中国第一个解剖法令。1915年2月,学校诊察所正式开业。1923年9月,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奉命改建为国立北京医科大学校,并首次将医学生学制设为六年制。1927年北京医科大学校与北京所有国立高等学校被改组,合并成立国立京师大学校,成为京师大学校的一个科,更名为国立京师大学校医科。同年,学校附设的诊察所扩充为学校附属医院。1928年11月,京师大学校改组为国立北平大学,医科改为医学院,成为北平大学医学院。1929年,根据北平大学的《组织规程》,规定医学院以研究高深学术,培养医学专门人才为宗旨。1931年,建立中国医学校中第一个法医教研室。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立北平大学西迁,部分医学院师生一同西迁。留在北京的医学院院务完全停顿,1938年1月,当时的教育部将原北京大学和北平大学合并办起“国立北京大学”,医学院为下设的六个学院之一。5月复课,并接收燕京大学和协和医学院师生继续学院的教学。1945年12月北京各公立大学被统一编为“北平临时大学补习班”,北平大学医学院被编为“临时大学补习班第六分班”。1946年7月,北京大学在北平复校。北平临时大学补习班第六分班连同附属医院一同并入北京大学,成为北京大学医学院。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独立建院并更名为北京医学院。直属中央卫生部领导,办学经费由中央财政部转中央卫生部拨付。1959年北医被国家确定为全国十六所重点院校之一。1984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重点建设10所大学,北京医学院是唯一所医科学校。1985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日,北京医科大学正式通过了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项目的论证。日,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正式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大学。日,北京医科大学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 。学术研究科研平台截至2012年12月,北医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成立了糖尿病研究中心、医学遗传学中心、衰老研究中心、感染病研究中心、系统生物医学研究所、临床研究所、医学信息学中心、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国家重点实验室: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子心血管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神经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视觉损伤与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慢性肾脏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辅助生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再生医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卫生部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卫生部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卫生部肾脏疾病重点实验室、卫生部医学免疫重点实验室、卫生部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卫生部生育健康重点实验室卫生部工程研究中心:卫生部口腔医学计算机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皮肤病分子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丙型肝炎和肝病免疫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脊柱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生殖内分泌与辅助生殖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磁共振成像设备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恶性肿瘤转化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食品安全毒理学研究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蛋白质修饰与细胞功能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儿科遗传性疾病分子诊断与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肝硬化肝癌外科基础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骨与软组织肿瘤诊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痴呆诊治转化医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成果2014年度,医学部共获批973/重大科学研究、863计划、科技支撑、卫生公益性行业专项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28项,经费1.25亿元。其中,张强牵头的重大科学研究项目获滚动支持,张强获聘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陆林获聘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李立明牵头的卫生公益性行业专项获得滚动支持。陶勇获得医学部在863计划领域第一个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2014年度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项,批准经费1.9亿元。其中,第一医院杨勇、陈F,口腔医院邓旭亮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第三医院王乐今申报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植入式青光眼眼压监测与微引流智能仪器的研究”获准立项,批准经费710万元。黄晓军牵头的《移植后白血病复发及移植物抗宿主病新型防治体系建立及应用》、郭卫牵头的《原发恶性骨肿瘤的规范化切除及功能重建的系列研究》两项成果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度SCI数据库收录的以北京大学医学部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单位的文章总数为1930篇,北医的科研论文产出数量和质量逐年递增,文章总数较去年的1456篇增长了32.6%,在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的高水平文章的影响因子也逐年提高。黄晓军团队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杂志上发表通讯;乔杰团队在《NATURE》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纪立农团队在《LANCET》杂志上发表综述;尹玉新团队在《CELL METABOLISM》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2014年科研合同签约462项,签约资金12405万元。基础医学院王凡教授的技术成果《新型特异性肿瘤显像剂》,以3000万元签约资金,成功转让给广东某药业。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源于1922年7月成立的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图书馆。藏书以生物及医药卫生类为主,截至2010年5月,图书馆共有各类藏书70余万册(含附属医院图书馆)。收藏有中外文纸本期刊近4000种,其中中外文现刊781种。有电子期刊25198种,其中生物医学类电子期刊5000余种。图书馆特藏包括珍、善本古代图书,其中有中国大陆唯一珍善本手抄本《太平圣惠方》一部十函共100卷100册。1985年,国家教育部在医学部建立了全国唯一的医学外国教材中心。1991年,图书馆被卫生部确定为文献资源共享网络系统华北地区中心馆。1993年被卫生部医学情报工作管理委员会确认为科研成果查新定点单位(北京大学医学信息咨询中心)。1998年教育部决定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设立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全国医学文献信息中心,作为“211工程”医药重点学科所需文献的保障基地。2010年5月,被评为BALIS原文传递学科服务馆,成为六家学科服务馆之一 。文化传统部徽北京大学医学部校徽标识图案主体由蛇杖、橄榄枝叶、阿拉伯数字“1912”、圆形外环以及中、英文字组合而成。标识图案借鉴了国际卫生组织通用的标准蛇杖图形,蛇杖与橄榄枝分别象征生命和希望。彰显出北医学者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双环结构代表北医的凝聚力,同时,也与北京大学校徽相呼应。1、蛇杖符号:作为医学界最为悠久、最为常用的视觉元素、象征着驱除病魔、追求健康,体现了北医学者担负生死、救死扶伤的责任,同时也强调了北医的学科领域和行业特征。2、枝叶符号:舒展的绿叶象征生命与健康,表达了对生命的美好寄托,表现了北医学者关爱生命、呵护健康的人文精神;饱满的橄榄枝叶似成熟的稻谷,有北医学术成果丰硕、学生桃李天下的美好寓意。另外通过适当的调整字与图形间的距离使得各元素之间更加严谨,有整体感。标识整体看起来显得饱满、精致、庄重。3、蛇的形态是借鉴国际卫生组织通用的标准图形,并做了视觉加工、形态简洁大方,彰显出北医追求健康、呵护生命的积极形象。绿叶通过视觉加工显得圆润舒展,象征生命之树长青;绿叶交叉处巧妙地构成了展翅飞翔的鸟的外形,表达了对生命的渴望,也表现出北医学子志存高远,体现了北医的办学理念 。部歌北医之歌陈炳桓 词曲(1946级北医校友)庄严美丽的校园,阳光多明亮,辛勤慈霭的园丁,哺育我们成长,你给我的智慧,力量和理想,一代一代新人,后浪推前浪,一代一代新人,后浪推前浪,辛勤慈霭的园丁,哺育我们成长,你给我的智慧,力量和理想,一代一代新人,后浪推前浪,爱母校,爱我母校,为毕生事业培养栋梁,你永远放光芒 。杰出校友除非专门注明,所有北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均属生命科学和医学部,所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均属医药卫生工程学部。统计数据截至2006年5月。中国科学院1.陈慰峰(1995):免疫学家。1958年毕业于北医至今在北医任教。2.张礼和(1995化学):有机药物化学家。1958年毕业于北医药学系,1967年研究生毕业。至今在北医任教。3.童坦君(2005):老年基础医学家。1959年毕业于北医,1964年生物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至今在北医任教。4.蒋丽金(1980化学):化学家。年在北医任教。5.钟惠澜(1955):医学家。年在北医任教。6.林巧稚(1955):医学家。年在北医任教。7.诸福棠(1955):医学家。年在北医任教。8.冯兰洲(1957):昆虫学家。年在北医任教。9.马文昭(1955):组织学专家。年在北医任教。10.刘思职(1957):生物化学家。年在北医任教。11.吴阶平(1980):医学家。1946年至今在北医任教。(两院院士)12.蒋明谦(1980化学):化学家年在北医任教。13.王序(1980化学):化学家。年在北医任教。14.王志均(1980):生理学家。年在北医任教。15.韩济生(1993):神经生理学家。1953年至今在北医任教。16.王夔(1991化学):化学家。1953年至今在北医任教。17.韩启德(1997):病理生理学家。1982年至今在北医任教。中国工程院18.姜泗长(1995):耳鼻咽喉科专家。1938年毕业于北医19.胡亚美(1994):儿童血液病专家。1947年毕业于北医.20.王忠诚(1994):神经外科专家。1949年毕业于北医.21.王澍寰(1997):手外科专家。1950年毕业于北医。22.沈渔(1999):精神病学家。1951年毕业于北医。1955年至今在北医任教.23.安静娴(1997):医药工程学专家。1952年毕业于北医。24.李连达(2003):中药学家。1956年毕业于北医。25.于德泉(1999):天然药物化学专家。1956年毕业于北医。26.郭应禄(1999):泌尿外科专家。1956年毕业于北医,1963年研究生毕业。至今在北医任教。27.陈君石(2005):营养学家。1956年毕业于北医。28.钟南山(1996):呼吸疾病专家。1960年毕业于北医,年在北医任教。29.程书钧(1999):肿瘤病因专家。1962年毕业于北医。30.高润霖(1999):心血管内科学专家。1965年毕业于北医。31.刘昌孝(2003):药学专家。1965年毕业于北医。32.巴德年(1994医药卫生学部,工程管理学部):肿瘤免疫学专家。1967年毕业于北医。33.翁心植(1997):内科学专家。年在北医任教。34.张金哲(1997):小儿外科专家。年在北医任教。35.吴阶平(1995):泌尿外科学家。1946年至今在北医任教。(两院院士)36.李载平(1995):分子生物学家。年在北医任教。37.楼之岑(1994):生药学家。年在北医任教。38.陆道培(1996):血液病专家。1958年至今在北医任教。39.庄辉(2003):流行病学家。1963年至今在北医任教。
关于行业\企业\职位的百科全书
已存1087323词条
热门求职动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手机号码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