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光oled适合用于室内oled照明技术吗?求解答

您当前的位置: & 电子信息材料
自从1987年美国Kodak公司的Tang等在有机电致发光方面做出开创性的工作之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mc light-emitting device,OLED)的研究引起了全世界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当前,OLED被公认为最理想的第三代显示技术。为了加快OLED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器件的效率,延长其寿命,降低生产成本以及简化操作工艺等。因此,仍然需要对OLED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主要集中探究器件内部物理化学机制,通过器件优化和材料改进等多种方法得到高亮度、高效率的高性能器件。OLED不仅可以应用在电视机、显示器、手机、照相机、便携式头戴显示器等中,重要的是白光OLED还可用于室内外照明及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等方面,并逐渐在显示和照明市场得到广泛应用。1993年,日本山形大学Kido等首次采用橙绿蓝3种有机发光材料,制备了简单结构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White OLED, WOLED),对白光电致发光的发展起到重大指导作用。经过近20年的研究,白光器件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并且已经可以与荧光灯相比拟。
1&WOLED的性能参数简介
WOLED的性能参数主要包括发光亮度和器件效率。其中,效率又分为功率效率、电流效率和外量子效率。功率效率(Power efficiency,PE)是器件发射的光通量与输入功率之比(单位为lm/W);电流效率(Current efficiency,CE)也被称为流明效率(单位为cd/A);外量子效率(External quanturn efficiency,EQE)是指在某一个方向有机发光器件发射出来的光子数与注入的电子空穴对的数量之比,也叫做出光效率。WOLED作为白光源,还有另外2个主要参数,即显色指数(Color rendering index,CRI)和色坐标(Commis sion Internationale de L'Eclairage,CIE)。显色指数是光源对物体的显色能力的表征,其数值在0~100,CRI越高越好;色坐标是对器件发光颜色的客观描述,等能白光点的色坐标为(O.33,O.33),越接近这个点,白光越好。较少提到的是色温&&&& (Correlated color temperature,CCT),它是光源发射光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光色相同时黑体的温度,较好的白光光源CCT通常在 K。
2 &WOLED器件的分类和进展
为了获得白光,可以选择三基色原理的红绿蓝发光染料或是互补原理的蓝黄染料,将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即可产生白光。每种染料可以单独构成一个发光层,也可以由两种或多种染料混合形成一个发光层。按照发光机理,发光材料分为荧光染料和磷光染料。荧光染料由于受自旋轨道理论的限制,通常只能利用25 %的单线态激子发光,而75 %的三线态激子以非辐射的形式损失了。相对而言,磷光染料可以同时利用100 %的激子发光,因此可以获得较高的效率,也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发光染料。按照分子大小,有机发光材料可以分为聚合物和小分子两类。聚合物材料则采用溶液方法制备,有利于大规模生产,但是通常器件的效率不高。上述的荧光染料和磷光染料一般属于小分子材料,可以采用高真空蒸镀方法制备,虽然工艺较为复杂,但是材料的效率很高,也是目前制备高性能器件通常采用的发光材料。
2.1 全荧光白光器件
&&& 荧光染料的稳定性好,所以荧光器件通常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低的效率滚降。器件结构中,将多个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层叠加,以此实现白光。尽管这种工艺复杂,但有利于每个发光层的调控和器件优化。Chang等制备了由绿光层 TPB3、蓝光层DPVBi;2 %DSB和红光层Alq3;2 %DCJTB三层荧光发光层组成的白光器件,由于主客体间有效的能量传递及发光层厚度和染料掺杂浓度的有效控制,获得了高亮度、高色纯度的WOLED。器件在5 V下的最大PE为2.24 lm/W,EQE为2.45 %,在15 V电压下的亮度为55800 cd/ m2。电压在9~13 V变化时,CIE为(0.33,O.32),并且变化很小。Jou等使用红色DCJTB、绿色BPTAPA和蓝色 DPASN三种荧光材料,制备的白光器件可以作为类似太阳光的照明器件。此白光OLED的色温为 K,这个范围涵盖了不同时间和地区下的整个日光。由于荧光染料的效率不高,器件在100 cd/m2时的功率效率只有7 lm/W。 Ma等采用双极性的荧光材料FlAMB-1T(它兼作载流子传输层和绿光发光层)、红色荧光染料DCDIN;和蓝色荧光染料DPVBi(三种染料均是采用非掺杂的薄层结构),制备了 CIE色坐标为(O.33,O.36)的白光质量好的白光器件。
由于受到荧光染料自身的限制,全荧光器件的效率通常较低,目前主要还是采用全磷光染料或是荧光/磷光染料混合,以获得高性能器件。
2.2 全磷光白光器件
&&& 采用互补色原理制备白光器件,只使用两种染料就可获得很高的器件效率,同时也能简化操作工艺和器件结构。由于光谱中缺少绿光部分,所以互补色原理得到的白光,器件的CRI不如三基色原理器件的高。Wang等将蓝色FIrpic和橙色(fbi)2Ir(acac)共同掺杂到主体mCP中,制备了WOLED。蓝光和橙光来自两种不同的发光路径:蓝色发光来自于主客体的能量传递,而橙色发光来自于(fbi)2Ir(acac)的直接载流子捕获原理。器件的PE为42.5 lm/W,EQE为19.3%。 Yu等制备了基于蓝色、黄色磷光染料的双发光层白光器件.通过改变两层发光层中间的间隔层,优化了器件性能。在对器件结构和内部机理不断改善的过程中,新材料不断出现,并展示了很高的效率。例如,Wang等合成了新型黄色磷光染料(F-bt)2Ir(acac),与蓝色Flrpie结合制备了白光器件。在较低电压下,获得的PE为34 lm/W,CE为68.6 cd/ A,最大EQE为26.2 %。器件在8 V下的CIE坐标为(0.35,O.44)。并具有较好的色稳定性。这也是目前报道的基于互补色原理的白光器件的最高器件性能。
&&& 采用三基色原理制备白光器件,通过选择合适的载流子传输层、优化主体材料的选择和能级匹配、调控载流子等方法,可以获得很高的器件性能。Reineke等采用的红、绿、蓝磷光染料分别为Ir(MDQ)2(acac)、Ir(ppy)3、Firpic,制备了3层发光层结构的高效白光器件。当亮度为1000 cd/m2时的PE高达90 lm/W,若进一步采用出光耦合技术,此效率有望提高到124 lm/W,这是WOLED的一个突破进展。这个效率已经远大于荧光灯效率,为实现WOLED的显示和照明应用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此外,通过采用多种磷光染料,制备叠层结构器件,也是一种获得高性能白光器件的有效方法。例如,Kanno等采用红色PQIr、绿色 Ir(ppy)3以及蓝色Ir(flz)3三种磷光染料,制备了tandem结构的白光器件,器件最大的CE为77 cd/A,EQE为34.9 %,该EQE已经远远大于理论值(20%)。实验结果证明了tandem结构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但是tandem器件的制备工艺较为复杂且要求较高。
同样,也有研究者采用4种发光材料制备WOLED。 Zhao等报道了一种采用(piq)2Ir(acac)、Ir(PPY)3、Flrpic、(fbi)2Ir(acac)四种磷光染料制备的WOLED。其中,红、绿、蓝3种染料分别掺杂在TCTA主体中,形成3层发光层,而黄色磷光染料则是采用非掺杂超薄层(小于1 nm)结构,称之为delta掺杂。Zhao Juan等采用主客体掺杂制备蓝光Flrpic发光层,delta掺杂方法制备黄光发光层,使用的是高效黄色磷光染料(tbt)2Ir(aeac),在简化了器件结构和操作工艺的同时,制备了高效的WOLED。通过对蓝光层浓度的优化和超薄黄光层厚度的优化,白光器件的最大CE为65.3 cd/A.EQE为19.04 %,并且具有较为稳定的CIE色坐标。这种高效的器件性能,不仅来自于优化的结构设计,还归功于高效的黄色磷光染料。
&&& 四色WOLED的EQE为15.5 %,最大PE也高于40 lm/W,并在1000 cd/m2亮度下的CRI为87。由此可知,基于这种delta掺杂概念,器件的性能大大提高,同时非掺杂结构还能简化操作工艺,提高器件重复性和增大材料的利用率。Weiehsel等通过设计器件结构,控制染料和主体的能量传递,得到了高性能器件,他们采用了4种磷光染料,其中,红色Ir(MDQ)2(acac)掺杂在TCTA,蓝色Fir6掺杂在 TCTA和SPPO1,而绿色Ir(ppy)3和黄色Ir(dhfpy)2(acac)掺杂在SPP01。所得WOLED的EQE为10 %,在亮度1000 cd/m2的PE为l7.4 lm/W,随电压变化,器件的发光光谱几乎不变,CIE为(0.444,0.409),CRI为82。
Jou等采用红色Ir-(piq)2(acac)、黄色PO-01、绿色 Ir(ppy)3、蓝色Flrpic四种磷光染料制备了白光OLED,色温能够达到 K,包括了日光照明的冷白光和暖白光范围。Zhang Shirning等采用一种金属铱配合物Ir(ppz)3作为间隔层,使用黄蓝两元、黄蓝绿三元以及黄蓝绿红四元的全磷光染料,制备多种结构的白光OLED,其中一个四元自光OLED,在亮度100cd/m2和1000 cd/m2下,获得了最大CRl分别为90和92,理想色温为3703 K和3962 K,非常适合室内照明。
2.3 荧光-磷光混合白光器件
&&& 在荧光/磷光混合白光器件中,荧光发光层中的单线态激子产生荧光染料的发光,而其三线态激子则扩散至紧密相邻的磷光发光层,激发磷光材料发光。因此.理论上荧光和磷光染料的激子可以全部用来发光,从而提高器件效率。其中,磷光染料大都为金属铱配合物,而蓝色荧光染料通常需要具有高三线态激子能量,如BCzVBi、DSA-Ph、 MQAB等,这些器件都获得了较高的器件性能。
&&& Schwart G等利用三线态激子较长的扩散长度设计器件结构,使得蓝色荧光4P-NPD的三线态激子扩散到绿色磷光Ir(ppy)。发光层而产生磷光发光,从而使荧光染料的激子全部被利用,结合橙色Ir(MDQ)2(acac)发光层,制备了白光器件,采用光提取措施后,最大EQE可达20 %,最大PE从45 lm/W增大到60 lm/W。Ping Chen等将蓝色荧光染料DPVBi和黄色磷光染料(F-BT)2(acac)的两个发光单元通过Alq3 :Mg/MoO3的电荷产生层连接起来,制备了tandem结构的白光器件。这种tandem器件具有较高的效率,亮度为1000 cd/m2时的最大CE为36.3 cd/A。随着亮度的变化,发光光谱较为稳定,高亮度下的CIE为(O.363, O.361),CRI为73。Jiang等基于磷光敏化荧光机理,将 Ir(ppy)3 :Rubrene共同掺杂在CBP主体中,同时还有两层 CBP :DPVBi的蓝光发光层,制备了白光OLED,最大CE为11.63 cd/A。PE为7.37 lm/W,最大亮度为31770 cd/m2, CIE坐标为(O.34,O.36)。
&&& Jou等制备的白光器件具有两个白光发光层,分别为红Ir(piq)(acac)、绿Ir(ppy)3、蓝FIrpic三种磷光染料掺杂组成的白光发光层和黄Rubrene、蓝MDP3FL两种荧光染料掺杂组成的白光发光层。磷光发光层的3种染料和荧光发光层的2种染料的光谱相互互补,5种染料的光谱峰不重叠。从发光光谱中,可以看到5种染料的发光峰。通过调节2个白光发光层中间的间隔层可调节载流子传输,使得复合区域扩展到整个发光区域。最终,器件获得了较大的CRI(98),此时亮度为100 cd/m2,PE为8.3 lm/W。
Piao等采用深蓝色荧光DOPPP以及蓝色磷光FIrpic和黄色磷光PO-01,制备了混合型的白光OLED。器件获得功率效率为50.6 lm/W,具有较低的滚降和较稳定的白光光谱。Xiong等采用黄色或绿色荧光染料及一种Pt磷光染料Pt-4,利用Pt-4单体和激发复合物的发光制备白光OLED,获得了高达92和94的显色指数以及稳定的白光光谱。
2.4 聚合物白光器件
&&& 小分子器件中有主客体混合的发光层,这种情况下,对染料掺杂浓度的凋控十分复杂.掺杂浓度的不确定性也较高,而聚合物器件通过采用溶液方法制备,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通常使用的聚合物主体是poly(vinylcarbazole)(PVK),第一个WOLED就是将3种发光染料混合在PVK中得到。另外,合成能够发白光的聚台物材料也是实观聚合物自光器件的研究重点,溶液旋涂的聚合物器件是制备大面积WOLED最为有效的方法。
&&& Wang等合成聚合物材料PPF-3,7SO15,其不仅可以作为主体,而且还能发射蓝光,将这种聚合物蓝色主体与绿色染料Ir(mppy)3和红色Ir(piq)混合,采用溶液旋涂方法制备了WOLED。通过浓度优化后,白光器件的CIE坐标为(O.35,O.38),最大CE为14.4 cd/A,最大PE为10.1 lm/W。Ho等制备了采用颜色转换层的白光器件,其中器件内部为溶液旋涂方法制备的Flrpic蓝光层.而在基板上覆盖有基于MEH-PPV红光染料的颜色转换层。为了提高出光效率,他们在基板上采用了纳米球阵列。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了纳米球阵列后器件在亮度为1000 cd/m2时的电流效率为20.97 cd/A。与没有纳米球阵列的器件相比提高了2倍。
&&& Jeon等使用蓝光聚芴聚合物和一种黄光聚合物,采用邮票转移打印方法(Stamp transfer printing method)制备了聚合物白光器件,在两个发光层之间用量子点间隔层隔开,该间隔层对发光光谱产生重要影响:当使用量子点间隔层后,器件的CIE从(O.34,O.41)变为(O.4l,O.48)。
在聚合物支链或主链上嫁接具有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单元,每个发光单元独立发光,得到的聚台物材料就可以发射白光,使用这种聚合物的单层发光层即可获得WOLED。在聚合物的骨架上链接红绿蓝的不同发光单元,或是在骨架和侧链上分别链接不同发光单元,都可以得到能够发射白光的聚合物,但是器件效率较低,亮度也不大,而且需要较大的操作电压。Chen等在星状的橙色发光单元上引入6个蓝色聚芴支链,合成了一种较为高效的聚合物白光材料,使得器件的CE达到18 cd/A,EQE为6.36%,CIE为(O.33,O.35),这也是基于单个聚合物发光材料而制备的白光器件中性能最好的器件。
&&& 不论是采用荧光染料、磷光染料还是聚合物发光材料。通过结构设计和器件优化,使得白光OLED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白光器件的最高效率已经大于L)0 lm/W,达到了荧光灯的水平。未来的研究将注重于:新型高效主客体材料的研发;优化器件结构设计,进一步提高器件效率和寿命;基于柔性基板制备柔软、可弯曲、便携的OLED器件;研究旋涂、喷涂、喷墨打印等先进工艺技术以降低器件的制造成本。促进大规模量产。总之,白光OLED在显示、照明和背光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白光OLED仍将是研究的热点,随着OLED器件性能的不断提高,其市场化应用将得到迅速发展。白光LED应用于室内照明的分析与探讨
17:49:13&&&来源:现代电子技术 &&
  世界各国纷纷倡导使用节能环保型光源,白炽灯由于发光效率低、耗电量大、寿命短,将逐步被淘汰。荧光灯因其具有节能、高效等优势,已成为照明界的佼佼者,在照明设计方面,业已形成了一套丰富的经验。的出现将给白炽灯和荧光灯带来巨大挑战,被认为是下一代高效的绿色照明光源。专业人士强调:照明市场在 2010年将成为 LED最具潜力的应用领域。
  1、白光LED的产生机理
  目前制备白光LED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把红、绿、蓝(RGB)三种芯片在一起混合发出白光,简称MCLED(multi-chipLED);另一种方法就是通过荧光粉转换得到白光LED,称为PCLED(phosphorconvertedLED),包括蓝光LED芯片加YAG黄色荧光粉、紫外LED芯片加RGB荧光粉;此外还有MOCVA直接生长多有源区的白光技术。相比之下MCLED的综合性能好,但是绿光转换效率低、成本高;蓝光LED生成白光技术比较成熟,已经开始应用于照明行业。这种LED的发光原理就是GaN基蓝光 LED芯片发出的蓝光(λp=465Wd=30nm),其中有一部分被荧光粉吸收,另一部分蓝光与荧光粉发出的黄光相混合产生白光,如图1所示。
  2、LED灯具现状及其不足
  白光LED灯在要进入普通家庭,必须达到标准,保证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现在市面上已经出现各种LED室内照明灯具,但是照明效果还不太理想,与普通照明要求还相差太远,表1是目前LED灯具与传统光源性能参数的比较:
  从表1来看,白光LED应用于室内照明的忧势还未能充分体现,LED灯具还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不足。
  2.1 显色指数、LED室内照明灯具与普通的LED指示灯不同,要接近自然光的效果,使被照物在光源的照射下无失真。因此,显色指数跟色温就显得尤为重要。
  显色指数Ra是指物体在被照光源下的颜色与在日光照射下的颜色的相符程度,显色指数越低就说明物体在被照光源下失真度越高,它是衡量人眼对光源视觉质量的指标。色温是衡量光源色的指标,色温偏低表示光色偏暖(红色),偏高则表示光色偏冷(蓝色)。
  利用PCLED中蓝光LED+YAG黄色荧光粉制成的白光LED,由于其光谱中缺失红色部分,显色性较差,难以满足低色温的照明要求,而MCLED则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波长跟强度来获得更好的显色指数,但是芯片性能的差异使得驱动电路过于复杂,图2是 NICHIA两种白光光谱的对比。
  目前白光LED大多采用蓝光LED加荧光粉合成,其电光转换效率的改善是因为人眼对蓝绿光比对红光更为敏感;导致目前高亮度白光LED色温偏高,为了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要通过增加红色成分来改善,国内外很多机构已经采用不同的方法研制出能够被蓝光芯片有效激发的红色荧光粉,如何保证荧光粉发光效率更高、化学性能更稳定是目前重要的研究课题。其次,在一定的色温范围内,还要注重荧光粉的配比跟涂敷工艺,这对制造出高显色性、低色温的白光LED也是至关重要的。
  2.2 发光效率、光通量与价格我国目前白光LED灯的发光效率已经达到60~80Imlm/W,跟荧光灯水平相当,但是在价格上与之相比还有一段距离。以40W荧光灯为例,按其发光效率60lm/W来算,其光通量为2,400lm,而一支15W的LED日光灯管,要达到荧光灯的光通量标准,发光效率要在150lm/W以上,目前为止还相差甚远,况且价格高出荧光灯数十倍。显然,LED灯要替代荧光灯,光效和价格是两大瓶颈。
  随着LED芯片技术的发展,外量子效率的不断提高,光效也在飞速上升。2008年7月德国欧司朗公司宣布,新研发的白光LED在350mA的电流下光效达到136lm/W,2008年10月美国科锐公司在瑞士召开的一家研讨会上宣布白光LED实验室水平达157lm/W;日本日亚早在 2006年底就生产出150lm/W的白光LED,进过多次的改良后于目前开始量产。国内也在提高光效和降低价格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按1W白光LED来算,光效从2003年的30lm/W上升到2007年的70~80lm/W,价格从5~6美元下降到2~3美元,如今已经提升到80~90lm/W.实验室水平已经超过100lm/W,例如佛山国星通过改进封装工艺,研发出115lm/W的1W级大功率芯片,这标志着我国离照明产业目标(如图3)之路越来越近。
  2.3 封装技术与散热白光LED灯具内部构造通常是由LED模块和控制系统组成,目前厂家大多利用φ5高亮度白光LED直接封装在PCB板上,采用尽可能多的LED来增加光通量跟亮度。这样,LED支架与PCB板之间的热效应加剧,光衰严重,寿命上还远远达不到理论上 LED光源的几万小时,而且 LED过多导致驱动电路复杂、二次光学设计成本增加。因此,LED灯具需要采用大功率封装技术。
  首先是单个大功率LED芯片封装。大功率芯片在发光效率跟光通量方面都要优于小功率LED,用一个替代十几甚至几十个小功率LED;降低灯具成本,简化驱动电路,是目前值得推广的一种封装形式。大功率LED的输入功率较大,但是电光转换效率非常低,只有不到20%转换成光,产生的大部分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排出,就会造成接日温度升高,影响LED寿命。因此,大功率LED必须解决散热难题。
  到目前为止主要措施包括封装技术和封装材料的选择,采用大功率芯片倒装技术,增大接触面的表面积(加大引线支架的直径和引脚尺寸),带铝芯夹层的PCB板的选用都能够取得很好散热效果;利用低热阻、散热性能好的封装材料(如陶瓷、铜等)代替热传导性差的环氧树脂,铝、铜制散热基板以及导电型锡浆等粘贴材料的选择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其次是多芯片组合封装模组。由于以Lumis、科锐、欧司朗及日亚公司为主的大功率 LED芯片成为目前高端市场的主流,国内技术还不成熟,相对来说小功率白光LED货源充足,价格较低。国内许多厂商开始研究多片集成技术,即利用多个小功率芯片通过不同的串并组合高密度集成在一起组成大功率LED模组,由于采用散热技术相对较好的铝基板,可以提高模组的寿命,而且芯片尺寸和封装形式可以随意选择,非常适合室内照明设计。
  2.4 二次光学设计方案与灯具标准的制定LED不同于传统的照明光源,要想进入普通家庭,必须摒弃传统的灯具设计标准,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减小二次设计的难度,降低灯具成本,将LED组合成适用于照明的环形光源或者面光源。例如,利用平面镜反射系统或者光导技术,不仅大大节省LED光源数目,而且还可以减小体积,制成超薄的灯具。日立Lighting受液晶面板背照灯导光板技术的启发,开发出现状白色LED照明灯具“LINESABER”,在导光板两端放置百光LED,光线就能均匀扩散,解决了普通LED灯难以均匀照射以及“颗粒物”太明显的问题。北高智科技有限公司设计的一款新型日光灯,采用日本Citizen公司的0.06W白光LED CL-822,利用42片CL-822组成一个串联模组,然后将六个模组并联成15W LED,加上独特设计的PILNK306PN驱动,相当于40W普通T型日光灯管,此种方案的LED灯光效能够达100lm/W,寿命也是普通日光灯管的好几倍(如图4)。南京汉德森公司提出一种直接在金属基PCB板上封装LED二维光源的创新方案,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通过控制系统进行混光、变换R、G、B三色光源的颜色跟亮度达到智能化照明的效果,这种方案是传统的光源无法实现的,从而有望在根本上取代传统的照明灯具。
  在LED灯具方案多样化的同时,必须重视灯具设计标准的制定。随着LED产业迅速壮大,国内外标准制定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日本早在2004年就开始企划半导体照明标准,试图垄断全球LED产业的发展;美国能源之星也在不久前引入固态照明替代灯的标准,并计划于2009年正式实施;随着半导体照明工程的大力推动下,我国联盟标准化协调推进工作也在顺利进行,2008年年初10余项普通照明用LED标准制定获得立项批准,目前送审稿已经出台,为下一步行标和国标推出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基础。
  3、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半导体照明技术飞速发展,封装技术已经在国际上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外延片和芯片技术也日益成熟。LED已经在背光源、景观照明、显示屏等特殊照明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的强大号召力作用下,白光LED在普通照明应用中的各方面问题将逐步趋向完善,LED灯具有希望取代传统的荧光灯,成为真正高效、高寿命、低成本的普通室内照明光源。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白光相关资源
LED相关资源
室内照明相关资源
编辑:探路者
本文引用地址:
本周热门资源推荐
EEWORLD独家您的访问出错了(404错误)
很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正确。
进行查找。
3、感谢您使用本站,1秒后自动跳转Invalid size!GDI+ 中发生一般性错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光oled照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