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帮我整份惠安县国家鼓励和扶持产业自主创新扶持资金申请表

当前位置 -
关于2015年度惠安县鼓励自主创新扶持资金拟扶持项目公示
8:43:00 来源 作者 点击数:&字体大小[][][]
关于2015年度惠安县鼓励自主创新
扶持资金拟扶持项目的公示
根据惠安县科技和知识产权局、财政局、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商务局《关于组织申报2015年度惠安县鼓励自主创新扶持资金的通知》(惠科【2016】8号),2015年度惠安县鼓励自主创新扶持资金申报、受理、审核工作已经完成,现将拟获扶持项目(个人)予以公示(网址:)。公示时间为2016年10月13日至2016年10月19日。对公示项目持有异议者,请于2016年10月19日前将意见反馈给各受理部门。
县科技和知识产权局联系人:孙景川,电话:;
县财政局联系人:洪玲,电话:;
县经济和信息化局联系人:蔡琼华,& 电话:;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系人:柯锦秀,电话:;
县商务局联系人:张敏,电话:。
惠安县科技和知识产权局&&&& 惠安县财政局
惠安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惠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惠安县商务局
2016年10月11日
服务电话:8 闽ICP备号-1第15版:惠安
惠安召开科技暨知识产权工作会议
回顾总结2012年科技工作成效 部署2013年工作重点
  3月14日上午,惠安县召开科技暨知识产权工作会议,惠安县政府副处级干部黄怀忠出席会议并讲话,惠安县科技局局长江奕春总结回顾2012年惠安科技和知识产权工作,并通报2013年科技和知识产权工作主要思路,会上还书面传达了省、市科技暨知识产权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惠安县各有关部门代表、各镇科技副职、县级工业园区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  “科技和知识产权工作有新举措,重难点工作有新突破,支撑发展有新成效。”在江奕春所作的总结中,这句话凝练地概括了去年惠安科技和知识产权工作的核心。回首刚刚过去的2012年,惠安县科技部门上下齐心,惠安科技事业再谱新篇。  2012年关键词:新举措&新突破&新成效  2012年,惠安县科技局在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支撑引领作用方面取得不少新成效:&  为了加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2012年惠安县科技部门有不少新举措,首先,在之前出台《惠安县鼓励技术创新暂行规定》(惠委[2010]35号)《关于进一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若干意见》(惠委[2011]50号)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继续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工作的通知》(惠科[2012]17号)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惠安县的自主创新政策。同时,会同惠安县财政局、经贸局、工商局、质监局等部门下达2011年度惠安县鼓励自主创新扶持资金195项,鼓励资金647.1万元。并联系多家媒体,广泛发动宣传。通过政府推动、部门联动、政策促动、示范带动、宣传发动,营造了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激发了企业创新创业的热情与动力,形成了全社会自主创新的整体合力。&  此外,去年惠安县的科技项目支撑带动作用也有新的提升。截至目前,惠安已获得国家科技计划立项1项,获得省级科技计划立项2项。同时,惠安县科技局会同县财政局下发了惠安县2012年度科技计划申报指南,县级科技项目首次采用专家评估,立项50项,下达经费275万元。&  2012年,惠安的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也有了新的突破。去年以来,惠安县深入开展企业拥有专利“清零”行动,加强与专利事务所等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的协作,邀请专家深入企业,帮助、指导解决专利申请中的实际问题,挖掘申请专利的资源,提高专利的数量。专利申请量326件(其中发明申请39件),专利授权量248件(其中授权发明8件)。其中不少企业都是在科技部门的帮助指导下第一次申请并拥有授权专利,对拥有授权专利的企业,惠安县科技部门还按照有关政策规定,给予元奖励扶持。&  去年,惠安县积极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以下简称“双打”行动),“双打”行动办公室挂靠惠安县科技局。“双打”行动开展以来,“双打”行动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结合各自职能积极谋划、精心组织、迅速行动,在多个领域扎实推进专项行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形成部门齐抓共管、县市联合执法的良好氛围。&  去年,惠安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也有新的提升。一是设立研发机构及配备专职研发人的企业逐步增加。惠安县积极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自建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方式建立研发机构。目前,惠安县已被确认的研发机构13家、在建5家。如雀氏(福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华侨大学共同建立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认定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多项科技项目获得国家级、市级的立项,拥有2项发明专利、多项实用新型专利。二是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不断加大。三是研发创新平台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泉州万华世旺超纤有限公司的《福建省超细纤维合成革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被列入福建省推进重大科技成果在福建转移转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省级区域重大专题专项和创新平台建设),获得专项立项经费170万元;泉州市石雕石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惠安县石雕石材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被列入省级科技示范县优先建设项目,获得立项经费65万元。研发平台建设首次获得省级立项,取得零的突破。&  去年,惠安在推动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也有新提升。惠安充分发挥与厦门大学建立长期科技经济合作的长效机制,充分利用高校雄厚的技术优势和人才资源,重点围绕加快惠安县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支持新材料、石雕石材转型升级关键技术开发等一批产学研合作项目,注重全面推动惠安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人才、技术的有机结合,为企业搭建对接平台、科技共享平台。福建永悦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与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等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联合开发项目,解决了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难题。组织2家企业参加去年“6·18”成果交易会,并与2所高校签约科技成果转化对接项目。通过政府推动、企业联动、高校参与,已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的校企合作机制,推动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实现高校企业人才高效配置,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努力突破了一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难题。  2013年科技工作:早部署&早谋划&早落实  2013年,惠安将迎来两项考核: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考核,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考核验收;同时,今年也是泉州市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因此,每位惠安县“科技人”肩上的担子都不轻。为此,惠安科技局的“当家人”江奕春早早就对1年的工作进行了谋划。3月初,该局就下发了年度科技重点工作任务责任分解表,将全年重点工作任务细分为20个项目,全局干部职工立下了“军令状”,责任明确到人,做事创业也就更有目标和方向。&  江奕春表示,2013年该局在工作中将注重加快区域创新,提升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紧密度;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加快培育各类创新载体;抓好知识产权工作,在扎实推进“双打”工作等方面也将下大功夫、花大力气。将按照“一个中心(科技创新),实现两个目标(建设创新型惠安,全面提升科技支撑引领示范带动的作用),加强三项工作(科技项目管理、科技政策宣传、科技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抓好四项重点工作(产业提升、技术对接、载体建设、专利工作)”的思路开展工作。&  会上,惠安县政府副处级干部黄怀忠对惠安2013年的科技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他指出,惠安县科技部门要把落实好《中共惠安县委 惠安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作为2013年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深入开展国家、省、市相关科技政策的辅导和解读,促进科技惠企政策落实到位。让广大企业更深透地掌握和运用科技创新政策,发挥政策最大效益;要深化“五清零、六提升”活动;深入开展企业自主创新三年行动。今年,惠安县科技部门应对照《泉州市进一步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三年行动方案》,认真寻找差距,抓紧提升完善,确保“三年行动”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要加强科技合作,努力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利用“6·18”等平台,推动开展各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进一步深化与各大科研院校的战略合作,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所和科研院所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交流合作,共同设立技术研发中心或平台,促进供需双方的合作互动。&  黄怀忠强调,2013年惠安县科技部门还应继续深化科技创新载体建设。进一步加快农村科技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抓好“世纪之村”应用工作,实施好国家“富民强县”项目,提升服务“三农”工作水平;进一步加快绿谷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基地”、绿谷孵化基地育成中心、归真堂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抓“石雕石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工作,切实解决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一些困难和瓶颈,争取5个方面(雕刻机械化、墓碑生产加工机械化、粉尘噪音环境污染治理、废料回收再利用、管理创新)有新的突破。将抓好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型企业、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和实施。&  此外,黄怀忠还要求,2013年惠安县科技部门在持续推进知识产权战略深入实施,注重改进工作作风等方面要有新举措。□本报记者&&林颖杰2014年度惠安县专利奖励资金申请表
&&& 年& 月& 日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2015713
【】【】【】惠安扶持企业自主创新
本报讯 为进一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日前,惠安县财政、经贸、工商、质监、科技等部门下达2012年度鼓励自主创新扶持资金649.1万元,涉及299个单位及个人。
其中,313.5万元用于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术战略联盟、博士后工作站及各级科技项目立项等;16.5万元用于奖励省名牌产品、技术标准的制(修)订;241万元用于奖励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市知名商标;78.1万元用于245个专利的扶持。 (庄月蓉)
本文来源:泉州晚报
关键词阅读: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主创业扶持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