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有声小说说问苍天那是我的一扁天地

蒋介石的这些诗,读来真不一般!
蒋介石习武出身,所以舞文弄墨非其所长,平生诗作存世的也不过十余首,故十分罕见,虽然蒋公的诗,整体不算大气,有些还像是打油诗,但其中的那股淡泊中蓄激烈,激烈中畜淡泊的风格,的确与众不同。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蒋公的那些小诗,一起体会他诗歌中的情与志!
1908年,蒋介石获清廷公派去日本留学,就读于日本士官预备学校——振武学校。不久,就由他的浙江同乡陈其美介绍加入了同盟会。蒋介石对帝国主义列强尤其是俄国和日本的侵华野心有清醒的认识。1909年,他的一首小诗《述志》,就述说一个热血青年的报国之志。
述志 · 蒋介石
腾腾杀气满全球,力不如人万事休!
光我神州完我责,东来志岂在封侯!
点评:这首诗是蒋氏的代表作,其平生之志趣、抱负、性格乃至命运,都可以从中窥见。爱国是无疑的,以光复神州为职责并非大话。个人抱负也不必讳言,其志岂在封侯,其志又岂止在封侯!在二十世纪的腾腾杀气中,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终是“力不如人万事休”,一语径自成谶。
蒋介石的故乡在浙江省奉化溪口镇,那里有座溪口雪窦山,景色绝佳,给人一种卧龙藏虎,人杰地灵的感觉,他一生中曾多次登临,乐而忘返。尝嘱夫人宋美龄实地勘测,拟建成中国第二庐山。日,蒋介石就作了首《雪窦山口占一绝句》借景抒志。
雪窦山口占一绝句 · 蒋介石
雪山名胜擅幽姿,不到三潭不见奇。
我与林泉盟在夙,功成退隐莫迟迟。
点评:此诗有传统文人怀抱,兼具儒家的入世精神和道家的出世情结。作诗的那一刻,蒋公为名山胜水所醉,其功成身退、归隐林泉的愿望大抵是真诚的。
1925年2月,作为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兼任东征军参谋长,率军东征陈炯明,连克东莞、石龙、常平。2月10日军次常平,作《常平站感吟一绝》:
常平站感吟一绝 · 蒋介石
亲率三千子弟兵,鸱鸮未靖此东征。
艰难革命成孤愤,挥剑长空涕泪横。
点评:此役原计划以滇粤桂联军十万之众为主力,第一次东征开始后,杨希闵和刘震寰分别负责左翼和中路进攻,但他们按兵不动,唯右翼的粤军和黄埔校军虽进展迅速,却为之付出重大牺牲,这就是蒋介石“孤愤”之感的来由。
1926年北伐时期,《江西日报》创刊,应江西省主席李烈钧之请,当时镇守南昌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作诗道贺,发表在12月1日该报创刊号上,诗题名为《贺〈江西日报〉诞生》。
贺《江西日报》诞生 · 蒋介石
呀!好革命的怒潮啊!
呀!这掀天倒海的潮流,
竟已仗着自然的力,
挟着它从珠江来到长江了。
潮流是什么,是什么?
不是绿的水,是红的血和黑的墨。
今天我们的血已染红庐山的面,鄱阳湖的口。
这黑的墨,正拌着那红的血,
向着长江的水流去。
这新诞生的《江西日报》,
就是挟着这墨的力和着那血的力,
一直冲向黄河流域去。
呀!好革命的怒潮啊!
呀!好革命的势力!
点评:这首白话诗也是出自蒋介石,在人们惯常的印象中,蒋似乎一直是守旧的,他爱看的也是中国古籍经典,作出这样的新体诗,确实有趣儿。诗中“挟着这墨的力和着那血的力”也写得确实够生猛。
1928年11月,已在南京建立政权并担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的蒋介石去外出视察,并21日于安徽怀远写下了《出发校阅撰歌二则》。
出发校阅撰歌二则(其一) · 蒋介石
五月三日是国仇,国亡岂许尔优游。
亲爱精诚,团结一致,快来共奋斗。
革命革命,牺牲牺牲,
黑铁赤血,求我国家独立平等与自由。
独立、平等,中华民国乃得真自由。
出发校阅撰歌二则(其二) · 蒋介石
北伐虽完志未酬,男儿壮志报国仇。
报国复仇在革命,革命未成死不休。
1935年7月,正值中央红军长征到达四川甘孜地区同红四方面军会师,一路部署围追堵截的蒋介石忙里偷闲,于27日登峨眉山,作《游峨眉口占》二首。
游峨眉口占 · 蒋介石
朝霞映旭日,梵贝伴清风。
雪山千古冷,独照峨眉峰。
步上峨眉顶,强消天下忧。
逢寺思慈母,望儿感独游。
点评:第一首景中寄兴,表达身居绝顶、登高望远的快意。第二首从忧国转向思亲,述说忠孝不能两全之憾。
日,即抗日战争胜利后第一个国庆前夕,国共和谈之“双十协定”签署前夕,蒋介石于重庆作《大中华歌》:
大中华歌 · 蒋介石
战胜强权,复兴中华。
协和万邦,威振迩遐。
完成国民革命,建立平等自由大中华。
民族解放,民权吐葩。
民生乐利,自由开花。
实现三民主义,建立富强康乐大中华。
五权并立,五族一家。
民国万岁,宪政孔嘉。
厉行五权宪法,建立统一独立大中华。
点评:这首歌词讲述了自己建国的理想。
四年以后,国民党政权即败走台湾,日蒋介石在台北作《六三自箴》。
六三自箴 · 蒋介石
虚度六三,受耻招败,毋恼毋怒,莫矜莫慢。
不愧不怍,自足自反,小子何幸,独蒙神爱。
惟危惟艰,自警自觉,复兴中华,再造民国。
“小子”一语,出自《诗经·周颂·闵予小子之什》,是周成王的自称,谦敬中还是有着一股傲气。这天刚好是蒋公生日,当晚,他在日记写到:“本日为余六十三岁初度生日,过去之一年,实为平生所未有最黑暗、最悲惨之一年。惟自问一片虔诚,对上帝、对国家、对人民之热情赤诚,始终如一,有加无已,自信必能护卫上帝教令,以完成其所赋予之使命耳。”
日,蒋介石将其五年前所作“五箴”修订为“四箴”。
法天自强箴 · 蒋介石
中和位育,乾阳坤阴。
至诚无息,主宰虚灵。
天地合德,日月合明。
主敬立极,克念作圣。
养天自乐箴 · 蒋介石
澹泊冲漠,本然自得。
浩浩渊渊,鸢飞鱼跃。
瀀游涵泳,活活泼泼。
勿忘勿助,时时体察。
畏天自修箴 · 蒋介石
不睹不闻,慎独诚意。
战战兢兢,莫现莫显。
研几穷理,体仁集义。
自反守约,克己复礼。
事天自安箴 · 蒋介石
存心养性,寓理帅气。
尽性知命,物我一体。
不忧不惧,乐道顺天。
无声无臭,于穆不己。
这一组箴言,是蒋介石自勉自励之作,其中古人的修身养性之言,足以见出他对传统处世哲学的皈依。
日,宋美龄以画为蒋祝寿,蒋介石作诗《为夫人题画》:
为夫人题画 · 蒋介石
风雨重阳后,同舟共济时。
青松开霁色,龙马动云旗。
蒋介石为夫人的题诗不止这一首,题竹诗句“雪筠彰清节,耸翠傲岁寒”;题荷花诗句“风清时觉香来远,坐对浑忘暑气侵”都充盈着闲适安恬之气。相比蒋公前期那些抒发抱负的诗作,这些入画之诗,在他人生渐入晚境之时,倒显得颇有点看破红尘、顺其自然之意了。
&&&如果喜欢请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第一收藏网 文玩微拍
每晚朋友圈拍卖 大师玉雕作品
与您分享收藏的快乐!
▲长按二维码“识别”一起来玩吧
微信客服: 第一收藏网_可欣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第一收藏1cang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蒋介石的存世诗作
请点击标题下的蓝色字体“蒋氏一家亲”收看往期和每天的图文信息。
点击右上角的人形或三点图标,可以分享给自己的朋友和微信群。
~ ~ ~ ~ ~ ~
蒋介石习武出身,所以舞文弄墨非其所长,平生诗作存世的也不过十余首,故十分罕见,虽然蒋公的诗,整体不算大气,有些还像是打油诗,但其中的那股淡泊中蓄激烈,激烈中畜淡泊的风格,的确与众不同。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蒋公的那些小诗,一起体会他诗歌中的情与志!
1908年,蒋介石获清廷公派去日本留学,就读于日本士官预备学校——振武学校。不久,就由他的浙江同乡陈其美介绍加入了同盟会。蒋介石对帝国主义列强尤其是俄国和日本的侵华野心有清醒的认识。1909年,他的一首小诗《述志》,就述说一个热血青年的报国之志。
述志 · 蒋介石
腾腾杀气满全球,力不如人万事休!
光我神州完我责,东来志岂在封侯!
点评:这首诗是蒋氏的代表作,其平生之志趣、抱负、性格乃至命运,都可以从中窥见。爱国是无疑的,以光复神州为职责并非大话。个人抱负也不必讳言,其志岂在封侯,其志又岂止在封侯!在二十世纪的腾腾杀气中,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终是“力不如人万事休”,一语径自成谶。
蒋介石的故乡在浙江省奉化溪口镇,那里有座溪口雪窦山,景色绝佳,给人一种卧龙藏虎,人杰地灵的感觉,他一生中曾多次登临,乐而忘返。尝嘱夫人宋美龄实地勘测,拟建成中国第二庐山。日,蒋介石就作了首《雪窦山口占一绝句》借景抒志。
雪窦山口占一绝句 · 蒋介石
雪山名胜擅幽姿,不到三潭不见奇。
我与林泉盟在夙,功成退隐莫迟迟。
点评:此诗有传统文人怀抱,兼具儒家的入世精神和道家的出世情结。作诗的那一刻,蒋公为名山胜水所醉,其功成身退、归隐林泉的愿望大抵是真诚的。
1925年2月,作为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兼任东征军参谋长,率军东征陈炯明,连克东莞、石龙、常平。2月10日军次常平,作《常平站感吟一绝》:
常平站感吟一绝 · 蒋介石
亲率三千子弟兵,鸱鸮未靖此东征。
艰难革命成孤愤,挥剑长空涕泪横。
点评:此役原计划以滇粤桂联军十万之众为主力,第一次东征开始后,杨希闵和刘震寰分别负责左翼和中路进攻,但他们按兵不动,唯右翼的粤军和黄埔校军虽进展迅速,却为之付出重大牺牲,这就是蒋介石“孤愤”之感的来由。
1926年北伐时期,《江西日报》创刊,应江西省主席李烈钧之请,当时镇守南昌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作诗道贺,发表在12月1日该报创刊号上,诗题名为《贺〈江西日报〉诞生》。
贺《江西日报》诞生 · 蒋介石
呀!好革命的怒潮啊!
呀!这掀天倒海的潮流,
竟已仗着自然的力,
挟着它从珠江来到长江了。
潮流是什么,是什么?
不是绿的水,是红的血和黑的墨。
今天我们的血已染红庐山的面,鄱阳湖的口。
这黑的墨,正拌着那红的血,
向着长江的水流去。
这新诞生的《江西日报》,
就是挟着这墨的力和着那血的力,
一直冲向黄河流域去。
呀!好革命的怒潮啊!
呀!好革命的势力!
点评:这首白话诗也是出自蒋介石,在人们惯常的印象中,蒋似乎一直是守旧的,他爱看的也是中国古籍经典,作出这样的新体诗,确实有趣儿。诗中“挟着这墨的力和着那血的力”也写得确实够生猛。
1928年11月,已在南京建立政权并担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的蒋介石去外出视察,并21日于安徽怀远写下了《出发校阅撰歌二则》。
出发校阅撰歌二则(其一) · 蒋介石
五月三日是国仇,国亡岂许尔优游。
亲爱精诚,团结一致,快来共奋斗。
革命革命,牺牲牺牲,
黑铁赤血,求我国家独立平等与自由。
独立、平等,中华民国乃得真自由。
出发校阅撰歌二则(其二) · 蒋介石
北伐虽完志未酬,男儿壮志报国仇。
报国复仇在革命,革命未成死不休。
1935年7月,正值中央红军长征到达四川甘孜地区同红四方面军会师,一路部署围追堵截的蒋介石忙里偷闲,于27日登峨眉山,作《游峨眉口占》二首。
游峨眉口占 · 蒋介石
朝霞映旭日,梵贝伴清风。
雪山千古冷,独照峨眉峰。
步上峨眉顶,强消天下忧。
逢寺思慈母,望儿感独游。
点评:第一首景中寄兴,表达身居绝顶、登高望远的快意。第二首从忧国转向思亲,述说忠孝不能两全之憾。
日,即抗日战争胜利后第一个国庆前夕,国共和谈之“双十协定”签署前夕,蒋介石于重庆作《大中华歌》:
大中华歌 · 蒋介石
战胜强权,复兴中华。
协和万邦,威振迩遐。
完成国民革命,建立平等自由大中华。
民族解放,民权吐葩。
民生乐利,自由开花。
实现三民主义,建立富强康乐大中华。
五权并立,五族一家。
民国万岁,宪政孔嘉。
厉行五权宪法,建立统一独立大中华。
点评:这首歌词讲述了自己建国的理想。
四年以后,国民党政权即败走台湾,日蒋介石在台北作《六三自箴》。
六三自箴 · 蒋介石
虚度六三,受耻招败,毋恼毋怒,莫矜莫慢。
不愧不怍,自足自反,小子何幸,独蒙神爱。
惟危惟艰,自警自觉,复兴中华,再造民国。
“小子”一语,出自《诗经·周颂·闵予小子之什》,是周成王的自称,谦敬中还是有着一股傲气。这天刚好是蒋公生日,当晚,他在日记写到:“本日为余六十三岁初度生日,过去之一年,实为平生所未有最黑暗、最悲惨之一年。惟自问一片虔诚,对上帝、对国家、对人民之热情赤诚,始终如一,有加无已,自信必能护卫上帝教令,以完成其所赋予之使命耳。”
日,蒋介石将其五年前所作“五箴”修订为“四箴”。
法天自强箴 · 蒋介石
中和位育,乾阳坤阴。
至诚无息,主宰虚灵。
天地合德,日月合明。
主敬立极,克念作圣。
养天自乐箴 · 蒋介石
澹泊冲漠,本然自得。
浩浩渊渊,鸢飞鱼跃。
瀀游涵泳,活活泼泼。
勿忘勿助,时时体察。
畏天自修箴 · 蒋介石
不睹不闻,慎独诚意。
战战兢兢,莫现莫显。
研几穷理,体仁集义。
自反守约,克己复礼。
事天自安箴 · 蒋介石
存心养性,寓理帅气。
尽性知命,物我一体。
不忧不惧,乐道顺天。
无声无臭,于穆不己。
这一组箴言,是蒋介石自勉自励之作,其中古人的修身养性之言,足以见出他对传统处世哲学的皈依。
日,宋美龄以画为蒋祝寿,蒋介石作诗《为夫人题画》:
为夫人题画 · 蒋介石
风雨重阳后,同舟共济时。
青松开霁色,龙马动云旗。
蒋介石为夫人的题诗不止这一首,题竹诗句“雪筠彰清节,耸翠傲岁寒”;题荷花诗句“风清时觉香来远,坐对浑忘暑气侵”都充盈着闲适安恬之气。相比蒋公前期那些抒发抱负的诗作,这些入画之诗,在他人生渐入晚境之时,倒显得颇有点看破红尘、顺其自然之意了。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如果当年台湾也失守,蒋介石、宋美龄准备逃往哪里?两人去向竟是天地差别
提醒:点击上面爱读史的人都关注了我!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后,稍稍喘了口气。然而,当时的情形,逼得他不得不为万一台湾不保而做打算。
差点学希特勒“杀身成仁”
1949年的新年钟声刚响,内外交困中的蒋介石便不得不违心地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任代总统。蒋介石下野回到了家乡溪口,只不过是由前台转到了幕后,实权还掌握在他这位下野的总统手里。
在溪口小镇,蒋介石架设了7部电台,继续进行军政遥控指挥。按照蒋介石的设想,尽管东北、华北、华东已尽为中共所据,但他手中仍有最后一搏的本钱:70万美械装备的大军、占绝对优势的海空军力量和“固若金汤”的长江防线。
这足够阻挡解放军南下的步伐,维系半壁江山。然而,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解放军百万雄师随即强渡长江。蒋介石苦心经营达3个月的长江防线一夜间便崩溃了。
4月23日,解放军就占领了南京。得知这一消息的蒋介石万念俱灰,不吃不喝,要效仿希特勒“杀身成仁”。后经蒋经国等人的苦苦相劝,才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日,菲律宾总统季里诺(左二)在碧瑶会见蒋介石(右二)
蒋介石与菲总统季里诺在宾馆前合影。
菲律宾允许蒋建流亡政府
蒋介石在大陆执政20余年,仅出国访问过4次,其中一半都是在1949年下半年自身岌岌可危时。
这时,他走访菲律宾和韩国,首先是意图构建远东地区的反共大同盟;其次则是为万一台湾不保做打算。
1946年,菲律宾从美国独立,国民政府第二年即与其签订了友好条约。日,蒋介石从台北飞往菲律宾,与菲律宾总统季里诺举行会谈,对中、菲、韩三国的反共联盟进行规划。
在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季里诺,会不会允许以后中国在菲律宾建立流亡政府。季里诺说:“如果蒋氏提出这一计划,我们势将不加拒绝。”
7月18日的《大公报》也以“季里诺允许蒋介石及其亲信流亡菲律宾”为题做了报道,蒋介石坦率地对季里诺说,“国民党政府迅将被迫撤离中国本土,而其实现时或将远较预期为早”,季里诺当场同意“蒋政府及重要亲信来菲”,只需预先告知“流亡政府人员之数量”。
流亡菲律宾向来是据守台湾者的最后出路。
康熙征讨台湾时,郑氏集团中就有人主张出走吕宋(菲律宾)。1949年美国对蒋介石援助并不积极,甚至想在台湾找人取代蒋介石,抗日名将孙立人就是目标之一。
驻菲公使陈质平曾奉命告诉孙立人,一旦大陆沦陷,蒋介石不想流亡海外,而要暂居台湾。如果孙将军不同意的话,蒋介石就只能到菲律宾去了。
孙立人听后极为不安,第二天就找到蒋介石,发誓“一切以总裁之命是从”。这件事从侧面说明,蒋介石确是将菲律宾计划为最终归宿。
宋美龄要蒋介石逃亡瑞士
1949年,蒋介石逃到台湾后,宋美龄正在美国寻求援助。她感到,美国不再支持蒋介石,国民党无论如何也守不住台湾。蒋介石再往哪里跑呢?
在美期间,宋美龄与美国各界接触甚多,无论是政界还是军界人物,对蒋介石均无好感。宋美龄思前想后,决定给蒋介石发电文,劝他到瑞士避难。但蒋介石并没有复电。
宋美龄又给蒋介石发电说,由于跟美方打交道十分困难,她觉得蒋介石应马上到瑞士去。然而,蒋介石的态度并不积极。最后,宋美龄叫孔祥熙的女婿,也就是孔令仪的丈夫陈继恩专程去一趟台湾,以“到瑞士休养一段”为由,劝蒋介石离台。
1949年12月初,陈继恩到达香港。意外地碰到何应钦的老婆王文湘。何应钦与其他许多国民党高官一样,人虽已到台,因担心台湾不保,不敢将老婆接到台湾。
王文湘得知陈继恩即将赴台的任务后,立即将此事电告何应钦,让他做好外逃准备。为求得可靠消息,何应钦悄悄去找好友、总裁办公室秘书主任黄少谷打探。
黄少谷告诉何应钦确有此事,但蒋介石没有答应,而且此事是蒋夫人等人的意见,不要外传,以免影响人心和士气。
蒋介石宁去日本不去瑞士
那时,国民党高官的太太、亲戚有不少居住在香港,王文湘在与他们闲聊时,无意间将此事透露了出来。很快,蒋夫人要蒋介石到瑞士避难的消息开始流传,一时间,人心惶惶。
陈继恩到台湾秘密会见蒋介石,全力劝说蒋介石去瑞士。蒋介石告诉陈继恩,共产党即使攻打台湾,也需两三天才能登陆,到时离台也来得及。
蒋介石还说,台湾即使保不住,他也不会到瑞士,要去就去日本。陈继恩返回美国,把蒋介石的意见转告了宋美龄。宋美龄也觉得,台湾的安全可能暂时没问题,加上蒋介石又不愿去瑞士,就没再逼蒋。
对蒋介石来说,幸运的是,后来因朝鲜战争爆发等因素,最终没让他走上流亡国外那条路。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如果当年台湾也失守,蒋介石、宋美龄准备逃往哪里,两人去向竟是天地差别
哀泣的蒋介石
来源:大公网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后,稍稍喘了口气。然而,当时的情形,逼得他不得不为万一台湾不保而做打算。
差点学希特勒“杀身成仁”
1949年的新年钟声刚响,内外交困中的蒋介石便不得不违心地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任代总统。蒋介石下野回到了家乡溪口,只不过是由前台转到了幕后,实权还掌握在他这位下野的总统手里。
在溪口小镇,蒋介石架设了7部电台,继续进行军政遥控指挥。按照蒋介石的设想,尽管东北、华北、华东已尽为中共所据,但他手中仍有最后一搏的本钱:70万美械装备的大军、占绝对优势的海空军力量和“固若金汤”的长江防线。这足够阻挡解放军南下的步伐,维系半壁江山。然而,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解放军百万雄师随即强渡长江。蒋介石苦心经营达3个月的长江防线一夜间便崩溃了。4月23日,解放军就占领了南京。得知这一消息的蒋介石万念俱灰,不吃不喝,要效仿希特勒“杀身成仁”。后经蒋经国等人的苦苦相劝,才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日,菲律宾总统季里诺(左二)在碧瑶会见蒋介石(右二)
蒋介石与菲总统季里诺在宾馆前合影。(汉雅资讯提供)
菲律宾允许蒋建流亡政府
蒋介石在大陆执政20余年,仅出国访问过4次,其中一半都是在1949年下半年自身岌岌可危时。这时,他走访菲律宾和韩国,首先是意图构建远东地区的反共大同盟;其次则是为万一台湾不保做打算。
1946年,菲律宾从美国独立,国民政府第二年即与其签订了友好条约。日,蒋介石从台北飞往菲律宾,与菲律宾总统季里诺举行会谈,对中、菲、韩三国的反共联盟进行规划。在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季里诺,会不会允许以后中国在菲律宾建立流亡政府。季里诺说:“如果蒋氏提出这一计划,我们势将不加拒绝。”7月18日的《大公报》也以“季里诺允许蒋介石及其亲信流亡菲律宾”为题做了报道,蒋介石坦率地对季里诺说,“国民党政府迅将被迫撤离中国本土,而其实现时或将远较预期为早”,季里诺当场同意“蒋政府及重要亲信来菲”,只需预先告知“流亡政府人员之数量”。
流亡菲律宾向来是据守台湾者的最后出路。康熙征讨台湾时,郑氏集团中就有人主张出走吕宋(菲律宾)。1949年美国对蒋介石援助并不积极,甚至想在台湾找人取代蒋介石,抗日名将孙立人就是目标之一。驻菲公使陈质平曾奉命告诉孙立人,一旦大陆沦陷,蒋介石不想流亡海外,而要暂居台湾。如果孙将军不同意的话,蒋介石就只能到菲律宾去了。孙立人听后极为不安,第二天就找到蒋介石,发誓“一切以总裁之命是从”。这件事从侧面说明,蒋介石确是将菲律宾计划为最终归宿。
宋美龄要蒋介石逃亡瑞士
1949年,蒋介石逃到台湾后,宋美龄正在美国寻求援助。她感到,美国不再支持蒋介石,国民党无论如何也守不住台湾。蒋介石再往哪里跑呢?在美期间,宋美龄与美国各界接触甚多,无论是政界还是军界人物,对蒋介石均无好感。宋美龄思前想后,决定给蒋介石发电文,劝他到瑞士避难。但蒋介石并没有复电。宋美龄又给蒋介石发电说,由于跟美方打交道十分困难,她觉得蒋介石应马上到瑞士去。然而,蒋介石的态度并不积极。最后,宋美龄叫孔祥熙的女婿,也就是孔令仪的丈夫陈继恩专程去一趟台湾,以“到瑞士休养一段”为由,劝蒋介石离台。
1949年12月初,陈继恩到达香港。意外地碰到何应钦的老婆王文湘。何应钦与其他许多国民党高官一样,人虽已到台,因担心台湾不保,不敢将老婆接到台湾。王文湘得知陈继恩即将赴台的任务后,立即将此事电告何应钦,让他做好外逃准备。为求得可靠消息,何应钦悄悄去找好友、总裁办公室秘书主任黄少谷打探。黄少谷告诉何应钦确有此事,但蒋介石没有答应,而且此事是蒋夫人等人的意见,不要外传,以免影响人心和士气。
蒋介石宁去日本不去瑞士
那时,国民党高官的太太、亲戚有不少居住在香港,王文湘在与他们闲聊时,无意间将此事透露了出来。很快,蒋夫人要蒋介石到瑞士避难的消息开始流传,一时间,人心惶惶。
陈继恩到台湾秘密会见蒋介石,全力劝说蒋介石去瑞士。蒋介石告诉陈继恩,共产党即使攻打台湾,也需两三天才能登陆,到时离台也来得及。蒋介石还说,台湾即使保不住,他也不会到瑞士,要去就去日本。陈继恩返回美国,把蒋介石的意见转告了宋美龄。宋美龄也觉得,台湾的安全可能暂时没问题,加上蒋介石又不愿去瑞士,就没再逼蒋。
对蒋介石来说,幸运的是,后来因朝鲜战争爆发等因素,最终没让他走上流亡国外那条路。
ID:dongjp365
ID:lishiw365
ID:jyds365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如果当年台湾也失守,蒋介石、宋美龄准备逃往哪里?两人去向竟是天地差别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后,稍稍喘了口气。然而,当时的情形,逼得他不得不为万一台湾不保而做打算。
差点学希特勒“杀身成仁”
1949年的新年钟声刚响,内外交困中的蒋介石便不得不违心地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任代总统。蒋介石下野回到了家乡溪口,只不过是由前台转到了幕后,实权还掌握在他这位下野的总统手里。
在溪口小镇,蒋介石架设了7部电台,继续进行军政遥控指挥。按照蒋介石的设想,尽管东北、华北、华东已尽为中共所据,但他手中仍有最后一搏的本钱:70万美械装备的大军、占绝对优势的海空军力量和“固若金汤”的长江防线。
这足够阻挡解放军南下的步伐,维系半壁江山。然而,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解放军百万雄师随即强渡长江。蒋介石苦心经营达3个月的长江防线一夜间便崩溃了。
4月23日,解放军就占领了南京。得知这一消息的蒋介石万念俱灰,不吃不喝,要效仿希特勒“杀身成仁”。后经蒋经国等人的苦苦相劝,才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日,菲律宾总统季里诺(左二)在碧瑶会见蒋介石(右二)
蒋介石与菲总统季里诺在宾馆前合影。
菲律宾允许蒋建流亡政府
蒋介石在大陆执政20余年,仅出国访问过4次,其中一半都是在1949年下半年自身岌岌可危时。
这时,他走访菲律宾和韩国,首先是意图构建远东地区的反共大同盟;其次则是为万一台湾不保做打算。
1946年,菲律宾从美国独立,国民政府第二年即与其签订了友好条约。日,蒋介石从台北飞往菲律宾,与菲律宾总统季里诺举行会谈,对中、菲、韩三国的反共联盟进行规划。
在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季里诺,会不会允许以后中国在菲律宾建立流亡政府。季里诺说:“如果蒋氏提出这一计划,我们势将不加拒绝。”
7月18日的《大公报》也以“季里诺允许蒋介石及其亲信流亡菲律宾”为题做了报道,蒋介石坦率地对季里诺说,“国民党政府迅将被迫撤离中国本土,而其实现时或将远较预期为早”,季里诺当场同意“蒋政府及重要亲信来菲”,只需预先告知“流亡政府人员之数量”。
流亡菲律宾向来是据守台湾者的最后出路。
康熙征讨台湾时,郑氏集团中就有人主张出走吕宋(菲律宾)。1949年美国对蒋介石援助并不积极,甚至想在台湾找人取代蒋介石,抗日名将孙立人就是目标之一。
驻菲公使陈质平曾奉命告诉孙立人,一旦大陆沦陷,蒋介石不想流亡海外,而要暂居台湾。如果孙将军不同意的话,蒋介石就只能到菲律宾去了。
孙立人听后极为不安,第二天就找到蒋介石,发誓“一切以总裁之命是从”。这件事从侧面说明,蒋介石确是将菲律宾计划为最终归宿。
宋美龄要蒋介石逃亡瑞士
1949年,蒋介石逃到台湾后,宋美龄正在美国寻求援助。她感到,美国不再支持蒋介石,国民党无论如何也守不住台湾。蒋介石再往哪里跑呢?
在美期间,宋美龄与美国各界接触甚多,无论是政界还是军界人物,对蒋介石均无好感。宋美龄思前想后,决定给蒋介石发电文,劝他到瑞士避难。但蒋介石并没有复电。
宋美龄又给蒋介石发电说,由于跟美方打交道十分困难,她觉得蒋介石应马上到瑞士去。然而,蒋介石的态度并不积极。最后,宋美龄叫孔祥熙的女婿,也就是孔令仪的丈夫陈继恩专程去一趟台湾,以“到瑞士休养一段”为由,劝蒋介石离台。
1949年12月初,陈继恩到达香港。意外地碰到何应钦的老婆王文湘。何应钦与其他许多国民党高官一样,人虽已到台,因担心台湾不保,不敢将老婆接到台湾。
王文湘得知陈继恩即将赴台的任务后,立即将此事电告何应钦,让他做好外逃准备。为求得可靠消息,何应钦悄悄去找好友、总裁办公室秘书主任黄少谷打探。
黄少谷告诉何应钦确有此事,但蒋介石没有答应,而且此事是蒋夫人等人的意见,不要外传,以免影响人心和士气。
蒋介石宁去日本不去瑞士
那时,国民党高官的太太、亲戚有不少居住在香港,王文湘在与他们闲聊时,无意间将此事透露了出来。很快,蒋夫人要蒋介石到瑞士避难的消息开始流传,一时间,人心惶惶。
陈继恩到台湾秘密会见蒋介石,全力劝说蒋介石去瑞士。蒋介石告诉陈继恩,共产党即使攻打台湾,也需两三天才能登陆,到时离台也来得及。
蒋介石还说,台湾即使保不住,他也不会到瑞士,要去就去日本。陈继恩返回美国,把蒋介石的意见转告了宋美龄。宋美龄也觉得,台湾的安全可能暂时没问题,加上蒋介石又不愿去瑞士,就没再逼蒋。
对蒋介石来说,幸运的是,后来因朝鲜战争爆发等因素,最终没让他走上流亡国外那条路。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蒋介石说过最经典语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