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无聊的时候干什么么好,游戏玩腻了,电影电视剧没好看的,想打篮球没人陪我打,睡觉也睡不着

本人25岁,未婚!感觉生活特无聊!网络、单机游戏玩了三年了!玩腻了!上班、下班、吃饭、睡觉一天过去了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本人25岁,未婚!感觉生活特无聊!网络、单机游戏玩了三年了!玩腻了!上班、下班、吃饭、睡觉一天过去了
一起打拳皇!现在工作不如70后,每一个感兴趣的我快疯了!想起上学的时候不睡觉也去和朋友上网包夜!真特么无奈!都是说我对她太冷就分了,内心空虚!特么的到底有什么追求才不无聊呢?大侠帮帮我吧,玩不如90后!以前的激情不复存在!干啥都觉得没劲无聊!但是还得忍着!这种生活不是我想要的!对象谈了好几个了,分的我都麻木了、CS!80后唉
我有更好的答案
呵呵 差不多啦 现在觉得对什么都没兴趣 唉烦 每天都是上班 下班 吃饭
睡觉 单调的生活 没有激情
采纳率:21%
- -你不会去寻找些好玩的么……比如旅游 看电影 找女朋友约会其他的 像你这样自暴自弃 当然找不到乐子……
要想激情,要么疯狂的爱上一件事或者爱好,要么对异性感兴趣
去做个把星期苦力就没耐多事了
我和你差不多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单机游戏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谢邀。&br&&br&我也曾为「没有气场」这件事纠结过很久。&br&&br&我的性格和长相极度不符,是一个典型的长相和声音都非常没有气场的人。&br&&br&作为一个都快30的人,经常还被第一次见到的人当成大学生或者实习生。&br&&br&个子矮,瘦弱,鼻子塌,高高圆圆的额头和一张短短的脸。声音细弱,语音语调听上去都像是中学生,留给人的第一印象通常都是柔弱的软妹纸,气场又软又弱。&br&&br&&figure&&img src=&/8dffe9427bfe0dad4e780_b.jpg& data-rawwidth=&3331& data-rawheight=&25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331& data-original=&/8dffe9427bfe0dad4e780_r.jpg&&&/figure&&br&「太柔弱了,不够强势。」这是我在找投资的时候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大家对女性创始人的固有印象都是雷厉风行铁骨铮铮甚至有些男性化的铁娘子。&br&&br&&figure&&img src=&/922f142a031ed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922f142a031ed_r.jpg&&&/figure&&br&INTP的我试图把「增强气场」这件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做,把各种「气场要素」拆分开,然后单点突破去一一改进。&br&&br&先是扔掉了所有看起来很年轻的可爱短裙和过于休闲的衣服,换上了成熟的衣服。&br&化妆也是努力让自己「加龄」。&br&为了改变我的娃娃音,找了发声老师,纠正气息和咬字。&br&因为走路喜欢蹦蹦跳跳胳膊乱甩的,找了体态老师纠正体态。&br&&br&&figure&&img src=&/6d2cd6ecb8af4b3fb1097e6_b.jpg& data-rawwidth=&2333& data-rawheight=&3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33& data-original=&/6d2cd6ecb8af4b3fb1097e6_r.jpg&&&/figure&&br&但后来的一件事情改变了我的看法。&br&&br&我和一个年纪比较大的女投资人说到了气场问题。她哈哈一笑,说:「你知道吗,我前两天和人聊天的时候还说有些演员演一些职业,能蒙外行人,但是内行人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演员不是内行人。你别担心你的气场了,自己能力好了水平高了,气场是自自然然的事情。」&br&&br&我突然想起来找投资的时候经常能遇见的一些年轻的投资经理。&br&&br&刚刚工作毕业不久。因为每天见这些能说会道的「老江湖」创业者,就觉得自己应该装得老成一点,「气场」足一些,这样可以压住场子,但其实有经验的人一看就知道谁是在「装大」。&br&&br&很多人以为「气场」只是语音语调行为细节穿衣打扮容貌长相等等,其实这些都只是表象,&b&气场真正的核心在于你的能力高低&/b&。&br&&br&&b&越是经验缺乏,没有自信,就越是想表现得经验丰富,导致过犹不及,反而让人觉得做作。&/b&&br&&br&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是第一要务,当你有着同行没有的专业水平的时候,那种自信的气场挡也挡不住,即使谈吐举止衣着比较弱,要改善起来更多是锦上添花。&br&&br&没有能力却要装作有气场的,装得像的,临时忽悠忽悠不懂行的人或许有用,如果不是从事行骗,长期来看是不可靠的。&br&&br&&b&有人花了大量时间去改变自己的「气场」,却忽视了本质上能力的提升,这就有点本末倒置了。&br&&/b&&br&我很喜欢李小龙,他的很多话都和这个问题有关。&br&&br&&blockquote&...就像用手指指向月亮,不要把注意力放在了手指上,不然你就看不见月亮那里所有的辉煌。&/blockquote&&br&他在一个著名的访谈中说:&br&&blockquote&...对我来说,武术的终极含义就是忠实地表达自我,这做起来很难。对我来说,要是仅仅表演几下,做出傲慢、很牛的样子,自己感觉酷毙了,或者做出各种花哨的动作来蒙蔽你。&br&&br&但是,如果不欺骗自己,真实地表达自我就很难了。&br&&br&你必须训练,保持你的本能反应,当你需要的时候它就会出现,当你想到行动,你就已经在行动之中,当你行动时你已经下了决心行动,不差分寸,不缺毫厘,假设我想要出拳,我的拳头已经出去了。&br&&br&这正是你必须委身去锻炼自己,人技合一,变成你想成为的人。&/blockquote&&br&&b&人技合一,大概就是最强大的气场了吧。&/b&&br&&br&&br&&b&(づ ̄3 ̄)づ╭?~&/b&&br&&figure&&img src=&/270bcead8c7c181ebb1e_b.jpg& data-rawwidth=&4128& data-rawheight=&28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128& data-original=&/270bcead8c7c181ebb1e_r.jpg&&&/figure&&br&&br&&br&&br&&br&——————————&br&知乎专栏:&a href=&/hibetterme& class=&internal&&女神进化论&/a&&br&微信公众号:hibetterme&br&&figure&&img src=&/77faa83eb249d75e175336accb55df46_b.png& data-rawwidth=&582& data-rawheight=&1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2& data-original=&/77faa83eb249d75e175336accb55df46_r.png&&&/figure&&p&&a href=&///?target=http%3A///r/g0gNFZfEcsoNrdN29x2R&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r/g0gNFZf&/span&&span class=&invisible&&EcsoNrdN29x2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谢邀。 我也曾为「没有气场」这件事纠结过很久。 我的性格和长相极度不符,是一个典型的长相和声音都非常没有气场的人。 作为一个都快30的人,经常还被第一次见到的人当成大学生或者实习生。 个子矮,瘦弱,鼻子塌,高高圆圆的额头和一张短短的脸。声音细弱…
谢邀&br&&br&简单来说,C罩杯以下,Nike、Adidas这些sportsbra随便买随便穿。Nike近几年的sportsbra越做越好,推荐,Adidas的肩带设计不如Nike的好,我试穿的时候觉得不舒服,浩沙、迪卡侬这种就算了吧,sportsbra和bra同样是一分钱一分货,不仅不舒服,也不好看。&br&&figure&&img src=&/60307ccf2bb9c83f020c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60307ccf2bb9c83f020c_r.jpg&&&/figure&这种就是常见的Nike sportsbra&br&&br&&figure&&img src=&/cde17a71f9e6bd6021888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cde17a71f9e6bd6021888_r.jpg&&&/figure&这种是带sportsbra的运动背心,我有一件,觉得没有普通的sportsbra舒服,包的不好。&br&&br&&figure&&img src=&/bc93c94eede70cd84923f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bc93c94eede70cd84923f_r.jpg&&&/figure&&br&这样一身不好看吗?&br&sportsbra首先是sports,其次才是bra,要是挑漂亮的话,高级定制礼服等着你~&br&当然,首先得有那个身材~&br&&br&&br&&figure&&img src=&/c8c748e2c581d15a29da_b.jpg& data-rawwidth=&612& data-rawheight=&6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2& data-original=&/c8c748e2c581d15a29da_r.jpg&&&/figure&&br&这种就是重新设计过的肩带&br&&br&&br&&br&&figure&&img src=&/5f8dda0f2ccf7b35be9a6c6_b.jpg& data-rawwidth=&612& data-rawheight=&6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2& data-original=&/5f8dda0f2ccf7b35be9a6c6_r.jpg&&&/figure&我本人不太喜欢这种纤细的肩带,低运动量的可以试试,高运动量,还是建议上面的那些宽肩带。&br&&br&&strong&找图都找累死了,求点赞啊~~~~~~~ &br&&/strong&&br&&br&关于sportsbra网上已经有很多这方面的专业资料了,来当当搬运工就好,不画蛇添足了。&br&&br&C罩杯以上,认真阅读下文。&br&&br&&blockquote&一.为什么需要专门的sport bra &br&&br&运动中的排汗量和身体所受到的冲击远远高于常态,一般的文胸由于设计时的出发点问题,远不能提供运动时应有的保护和舒适性,这种影响和罩杯的大小以及运动的冲击性成正相关关系。 &br&&br&这种影响造成的伤害在互联网上有各种二手数据可供参考,这种影响导致的运动中的不适感我有一手的深刻体会。故建议所有拥有一定运动频率的mm都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sport bra。 &br&&br&二.影响运动 bra选择的两个主要个体因素。 &br&&br&1.罩杯的大小。 &br&&br&A,B杯的mm相对比较幸福,绝大多数的运动bra都能为你在各种类型的运动中提供足够的保护。而C+的mm 需要具有更好支撑性的产品。(遗憾的是此类产品在祖国大陆的市场凤毛麟角,几乎为零)。 &br&&br&2.运动的激烈程度。 &br&&br&不同的运动的激烈程度不同,即对身体的冲击,震动,伤害等影响的程度不同。激烈程度越高,所需bra的固定性应越强。下面给出一些常见运动依激烈程度按低中高的分类(分类应该会应个体差异而有所改变)。 &br&&br&低:徒步,瑜珈,普拉提,攀岩(这个应该有争议,不过我没更深的体会),公路骑行。 &br&&br&中:滑雪,高尔夫,滑冰,动感单车(spinning),快走,网球羽球乒乓球等(应该算中等偏高) &br&&br&高:跑步(不论是长跑短跑慢跑快跑都是高冲击性运动!),骑马,足篮排,山地骑行(主要指速降或复杂坑洼路面),有氧健身操(一般健身俱乐部里那种,至于国家第x套广播体操就算了吧)。 &br&&br&此外,年龄,乳房形状(是否下垂,外扩),肌肉皮肤的松弛程度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br&&br&所以,一款合格的运动bra 至少应该在商品说明上注明适用的罩杯和运动强度类型。目前没有任何国内生产者做过相关工作。 &br&&br&三.Sport bra 的大致类型 &br&&br&(先声明,以下分类仅根据个人有限的使用经历和我所接触过的相关资料依个人观点完成,不具有绝对的科学严谨性和权威性) &br&&br&1. 简易固定。 &br&&br&用一层具有弹性的网状织物固定(mesh bra),结构简易,基本不存在针对人体结构产生的设计,外观类似小可爱,很少以独立形式存在,多数与运动背心,吊带等形式的服装共存。 &br&&br&很多户外服装生产商(TNF,MHW,Patagonia等),体育用品以及健身服装生产商(Adidas,浩莎等)都有类似产品,国内市场上容易买到,质量区别不大。固定性较差,适用与低冲击性运动以及A,B杯 mm的部分中冲击性运动。 &br&&br&2. 压力式固定。 &br&&br&应用最广泛的bra类型,也是觉大多数运动bra 采用的类型。同样主要依靠织物的弹性而形成对胸部的压力而达到固定的目的。而与类型1不同的是,其在剪裁上会充分考虑乳房形状,结构,受力以肩部,背部受力等因素(简单的说叫人体工程学),从而在或得良好固定性的同时仍然保持相对的舒适性(估计要是以类型1达到同样的固定效果那得憋死)。 &br&&br&一般根据肩背带的不同分为常规型(Scoop-back):外观与普通文胸类似。固定性中等,大约适用与A-C杯的mm 进行低冲击和中等冲击性的运动。 &br&&br&跨栏背心型(Racer-back——想不出更好的翻译,比较直观,先这么凑合用)。外观类似跨栏背心上部,固定性优于前者。视材料及结构的不同基本能够应付A-D mm所有类型的运动。 &br&&br&不过需要申明的是,目前国内市场的几乎所有常规内衣厂商所谓的运动型产品都是型似神不似,深究结构和材料几乎没有合格产品,大概勉强够应付A-B杯mm 中低强度的短时间运动,size C+的mm不用考虑了。个别可选可用型号后文会提到。 &br&&br&运动产品和户外产品制造商的类似产品很少在国内上货,一般的商场内难以买到。不过Nike 大概算是例外,其在国内生产出售的健身系列服装,都有固定性和结构相对良好的内置bra,材料上基本都用了nike自己的快干材料(dry-fit),能满足A-B cup mm所有运动的需要以及C cup mm低,中冲击的运动。部分短款产品可以干脆当成bra用。(nike其实有专门的内衣产品,遗憾的是国内没有销售,上文提到的仅是它的健身系列服装,作为没有选择下的权衡之计。) &br&&br&3. 复合结构式。 &br&&br&固定性最强的款式,除了类型2含有的结构外,一般还有特殊的钢托(上面2种都是无钢托的——钢托未必是金属材料),以或得更好的承托支撑,织物的强度更大。能为D和D+的mm提供中高冲击运动下的良好固定和保护。 &br&&br&市场上比较少见,未见与国内市场。生产商同样稀有,比较著名的有美国的Enell。 &br&&br&相对专业的产品。 &br&&br&德国Anita旗下Rosafaia中的active ware系列。 &br&&br&Anita最初在义乳文胸领域比较出名,后来致力于开发大罩杯文胸,产品在德国本土比较流行。材料设计都算上乘。 &br&&br&可惜国内只进到C杯,且标价是天价(700-1000左右),晕... &br&&br&2.迪卡侬kalenji系列的文胸。 &br&&br&设计材料在国内都算不错了,价格也相对适中,型号也很全(A-E杯好像都有)。只是固定性最强的型号toppingbra的固定性仍略有不足。 &br&&br&国内销售网络: &br&&br&2. 一般的内衣柜台出售的产品。 &br&&br&基本就一款勉强合格(也不排除有我没看到没用过的优秀产品),属于类型2的前者。生产商是华歌尔(wacoal),型号好像叫 walking bra。材料尚可,排汗一般,固定性一般,结构尚可,舒适性良好,价格好像是180元。 &br&&br&其实华歌尔旗下的CW-X系列是非常专业和优秀的运动内衣,可惜该系列未在祖国大陆地区销售(香港有售)。后文会介绍。 &br&&br&然后顺便强烈BS一下安莉芳的一款所谓运动内衣。失败的钢托(基本没有固定性可言)。。。。超厚的海绵胸垫且不可拆卸(狂晕,专门用来吸水增重用的?),结构差。安莉芳也算是传统内衣市场的知名厂商了,做出这么欠水准的产品令人讶异,不知道这款的设计者是怎么想的..... &br&&br&戴安芬旗下sloggi系列有几款采用racer-back的,看起来材料尚可,结构尚可,没用过不评价,给出图片做参考。(PS:看厂商资料戴安芬同样有专门的运动系列,不过未在国内出售) &br&&br&1. 至于还有一些拿无知当有趣的生产商(比如用“全棉,柔软,吸汗,棉感,适合发育中少女及运动”等诸如此类当卖点),多说无益,按下不表。 &br&&br&3. 运动厂商的产品。 &br&&br&Nike的健身系列,上文有详细介绍,不再赘述。价格相对较贵,零售价约200-500之间。 &br&&br&4. 户外厂商的产品。 &br&&br&Patagonia有相对齐全的产品线和较为优秀的品质。国内无销售,国内的国际装备倒爷对这类产品并不关注,也很难从他们手中看到。不过在很多支持邮寄中国地区的户外装备网上都有销售,只要有visa卡或mastercard且不介意高昂的国际邮费(如果不是买出批发的数量和不可思议的价格,这类自用商品我国不征收消费税),购买相对还算方便。 &br&&br&此外上海的Zealwood 有一款见过没用过的产品。看上去还不错,racer-back结构。 &br&&br&登山过程中会大量流汗,如果排汗或干燥速度慢可能会引起失温,导致严重后果,zealwood功能性内衣能够迅速排出体表汗湿,快速干燥,保持身体的良好状态。 &br&&br&2. 再说国内市场上没有正式出售的却也是相对设计最为专业合理舒适的产品。 &br&&br&1. CW-X系列。 &br&&br&华歌尔旗下产品,由位于纽约的Wacoal Sports Science Corp公司设计制造,世界上最优秀的sport bra之一。 &br&&br&现有如下型号: &br&&br&SPORT SUPPORT BRA—旗舰产品,代表型号 &br&&br&FIRM SUPPORT BRA—固定性加强的型号 &br&&br&MESH SUPPORT BRA—透气性加强的型号 &br&&br&VENTILATOR SUPPORT BRA &br&&br&EXTRA COVER SUPPORT BRA-覆盖面积加大的型号 &br&&br&固定支撑性从强到弱为: &br&&br&FIRM&SPORT&EXTRA&VENTILATOR&MESH &br&&br&强烈推荐SPORT &br&&br&香港有售,购买难度姑且算过的去.... &br&&br&2.ENELL &br&&br&比较另类的厂商,产品仅有一种——Enell Sports Bra。使用类型3的结构。价格昂贵(官方零售价60刀)。没有小罩杯型号(好像是从D杯起)。固定性无与伦比的好,舒适性也相当不错,丰满 MM的首选。 REI有售,支持邮寄中国。 &br&&br&强烈推荐。 &br&&br&3.Moving Comfort &br&&br&老牌sport bra 制造商,产品线最长的厂商。价格适中,质量不错,普及率高。多数支持邮寄中国的装备网站均有售。 &br&&br&4.此外还有Hind,Champion什么的也很常见,没用过不说了,有兴趣的自己查查吧。 &br&&br&选择购买时需要注意的几点要素 &br&&br&1.面料的排汗透气性。 &br&&br&不论进行什么运动,身体的汗液排出水平基本都会高于常态,因此尽量选择对此进行过优化的材料(比如大家都烂熟的coolmax)。棉纤维由于自身排湿性的缺陷应该尽量避免(胸部的汗液排出水平相对于身体其他部分是比较高的)。另外需要明确的是,织物的透气性和强度基本成反比,也就是说,当你进行的运动并非高冲击性运动时,尽量选择低冲击性内衣以获得最佳舒适感(特别是徒步这类低冲击高强度的运动) &br&&br&2。文胸的底围固定织带应该宽一些,可以提供更好的支撑。 &br&&br&3。肩带要宽,以减少肩部负担,关键受力点最好有软垫填充物之类的东西。 &br&&br&4。不同厂家的定号有不小的差异,所以具体产品具体对待,不要一个尺寸通吃。。。 &br&&br&———————————————————————————— &br&组里好像都没人讨论过运动内衣,难道跑步的都是男的吗? &br&zt供组里的jms参考 &br&------------------------------------------------------------------------------------------------------------------------- &br&update一下,关于购买途径: &br&推荐直接海淘 &br&STP(&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 class=&icon-external&&&/i&&/a&)家许多moving comfort的运动内衣折后20刀,可以直接邮寄中国。 &br&REI (&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REI Save on Top-Brand Outdoor Clothing, Footwear & Gear for Fall Adventures&i class=&icon-external&&&/i&&/a&) 也是专门的户外店,一般折扣力度没有STP大,可以直接邮寄中国。 &br&其它像什么Amazon, 6pm等不直接邮寄国内的网站,也都可以通过转运公司购买。 &br&&br&另外就是淘宝了,这个选择余地不大,也需要仔细挑。 &br&&br&lz在米国,列下这边比较常见的运动内衣品牌,仅供参考(只列适合跑步的high impact): &br&Moving Comfort (这家专攻运动内衣的,我的首选) &br&Nike, New Balance, Asics, MIzuno, Brooks, Saucony(这几家卖关于跑步的一切) &br&CW-X, 2XU (这两家以压缩式紧身衣compression sportwear著名,加上不做运动内衣的SKINS,基本是我心中专业的代名词) &br&另外还有Under Armour, Champion, Sugoi, Lululemon......我也不知道他们擅长的是什么。 &br&&br&runnersworld上的文章 &br&Bra-Vo! &br&The best new sports bras for runners of every shape and size. &br&&a href=&///?target=http%3A///article/0%2C-240-320--14447-F%2C00.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Best Sports Bras for Runners&i class=&icon-external&&&/i&&/a&&/blockquote&&a href=&///?target=http%3A///group/topic/414854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转:写给爱运动的女性——关于运动文胸的感受&i class=&icon-external&&&/i&&/a&
谢邀 简单来说,C罩杯以下,Nike、Adidas这些sportsbra随便买随便穿。Nike近几年的sportsbra越做越好,推荐,Adidas的肩带设计不如Nike的好,我试穿的时候觉得不舒服,浩沙、迪卡侬这种就算了吧,sportsbra和bra同样是一分钱一分货,不仅不舒服,也不好看。…
谢邀。&br&&br&平常说袁先生,先得给他叉手施礼,谢过末将大不敬之罪。&br&赶上今天先生仙去了,应该先下四拜。当然,袁先生这等人物,我有机会给他行个三跪九叩也满心乐意。&br&&br&袁先生其他的书都好,不提了。单一部袁三国,我觉得是书以人传,人以书传。在我听过的书里面,单本儿天下第一。刘兰芳老师的岳飞和杨家将,田连元老师的水泊梁山,单田芳老师那些短打书,都好,但袁三国单本,我没找出比肩的。&br&&br&说三国时不易的。已故的姜存瑞先生说过,解放前,天津的评书艺人遍地都是,说三国的,一百人里不过一二。为什么?所谓皮子硬、瓤子杂。说白了:人物超过四百个,跨度长,战役多,情节复杂,还有无数诗词歌赋、书信文章、历史典故、成语名句。寻常人拿不起来。所以那会儿说三国,是很考校水平的事。比如一位先生,说短打书热闹,展昭怎么打的白玉堂,可以花里胡哨;好,坐下来请他说一回三国,就见真功夫。但凡是语言粗俗、口飘架浮之类毛病,几句就听出来了。&br&&br&&br&袁三国的第一大好处,凑原著。这话听着寻常,其实难。说书的老先生,许多没学问,口口相传,爱把书改得歪曲扭,而且有套子。什么突围求救兵、校场选状元、山寨招亲、破敌大阵、诈死埋名、乱箭射死。给人物开脸也都是一套词。来回说,管饱,说到哪儿是哪儿。袁三国是按《三国演义》原著来的,剧情若合符节,有古风,没有其他乱七八糟的找补。&br&这里我得不敬几句,比如我们江苏的张国良先生说三国,也热闹,也华丽,打得还火炽呢,但比如十将战曹彰,这是三国吗?这是隋唐呢。但凡是读过三国原著的,听袁先生不会有岔子,很合。这就很难得,没有妖狐神怪的。有骨头,有原著的身架,没有肥瘦凸凹乱七八糟的地方。说三国而像三国,就很难得。不是那种说着三国,透出三侠剑味道的东西。&br&&br&&br&哪位说了,那样不显得刻板吗?不。细节丰富着呢。这就是袁三国第二好。&br&袁先生说三国,大情节不离左右,但他能评,能插叙,能找补细节。比如他时不时拿刘备擅长哭开个玩笑,比如荆州小兵看见吕范来说亲第一反应“哟,又来讨荆州啊?”比如失潼关曹操要斩曹洪诸将求情,踵事增华,小小段落平铺直叙,他也能婉转出小矛盾来。妙在这些描述,完全不违背原著,都是打原著散出来的。&br&如果说《三国演义》原著乃是精彩的白描,袁先生不胡改,而是合理的因形施彩,添加了心理活动。他有学问,这一点太了不起了。&br&&br&&br&然后就是尺度的把握。&br&别家评书,很容易失之夸张,脸谱化到底,比如把曹操说得一文不值。袁先生的三国,原文为主,叙评颇多,褒贬得宜。曹操该狼狈还狼狈,但袁先生“曹操是汉末一位了不起的军事家”这句不停口。周瑜该狭隘还狭隘,但“好一位美周郎”的赞誉一直没停。而且袁先生不会长篇废话,漂亮,轻快,脆生,不拖泥带水,细节描写和评述多而精美,闲处着色,勾画优美。&br&也因为上一点,脆生轻快干净利落,让他该凝重的时候有凝重。感叹某位豪杰去世时,不会拉拉叨叨,就是一声慨叹。袁先生是有京剧底子的,一唱一叹,黄钟大吕之气,不用碎嘴说。&br&&br&袁先生的评书好有一比,是老版《红楼梦》、老版《三国演义》那种电视剧的感觉。大环节贴原著,不胡改,经典的原话保留,于是古韵存着;小细节上,尽量周到,让观众听舒服了,一颦一笑,会让你觉得“原著没这么写啊,可是经您这么一说,还真是这么回事,哎呀真是作者的知音”之感。&br&或者这么说吧:&br&许多别家的评书是越了解《三国演义》越觉得听不下去,袁先生的书是越了解《三国演义》越觉得对、好、妙的那种。&br&再举个例子:&br&诸葛亮南征七擒孟获时,在孟获兄长孟节隐居处,看见风景清幽,于是袁先生给诸葛亮添了一段感慨,大概意思:咱也曾经有这样宁静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如今却是戎马半生,不知何时方能回归故里田园。这一段为原著所无,却是洞见人物心神,是真懂三国才能加的话儿。&br&&br&这么简洁优美兼且轻快苍翠而又厚重端庄的一部好书在世上了,这得多少功力心血,想起来就高山仰止。&br&&br&当然,先生的梁山、封神跟三国不是一个路数,但有袁三国镇着,我觉得是给评书这本艺术长脸的事。如果一个人从来没读过《三国演义》,我是会愿意请他从袁三国开始的。&br&&br&还是给先生行个礼。伏惟尚飨。
谢邀。 平常说袁先生,先得给他叉手施礼,谢过末将大不敬之罪。 赶上今天先生仙去了,应该先下四拜。当然,袁先生这等人物,我有机会给他行个三跪九叩也满心乐意。 袁先生其他的书都好,不提了。单一部袁三国,我觉得是书以人传,人以书传。在我听过的书里…
12年的时候我参加了一个中法红酒会。我对酒没什么兴趣,也就凑个热闹。在场有几个美女,基本上都是迎来往送,八面玲珑,从容的穿梭在几个中国大肚男和老外之间。从她们矫揉造作的微笑就可以一眼看出她们并不是好接触的对象。百无聊赖。但就在一个转身的瞬间,我突然看到了惊鸿一瞥-------一个10分美女。她身材高挑,面容精致。又定眼看了看,如果按照10分制来计算,她是11分!如果非要形容的话,我就像是摩西,人群就是红海,她就是彼岸。那一条直线的距离,是这个世界上最短,又最长的距离。&br&&br&观察了几分钟后,我奇怪的发现,她始终是一个人。我开始犹豫如何上去和她说话。脑袋中模拟过一千种可能性,有好的,更多的是坏的。我想,是否因为她太难搞,导致搭讪过她的人都逃之夭夭了。极度的焦虑之下,我决定出去抽根烟。&br&&br&男人都是蠢货,但区别就是,我知道我是个蠢货。&br&&br&烟灭,转身。拖着沉重的步伐,我走了过去,红海被分开。&br&&br&最后我惊讶的发现,她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冷。相反是一个很好相处的女生。她告诉我她来这家酒店做面试,我告诉她我来这里打酱油。相谈甚欢,最后我们交换了联系方式。在短信里她告诉我,我是当天唯一一个去找她讲话的男人。&br&&br&——————————&br&&br&如果我们把美女视为一个单一的个体的话。理论上十分的美女自然就是最多男人会去追求的那一位。但如果把一个10分美女和几个8分的美女摆在同一个团体中,例如社团,大公司或是舞会上。我们会很诧异的发现10分的美女并不是最多人会去追求的。相反8分的美女将会有更多的追求者。&br&&br&有时候,在一个社交场合当中如果有一个10分美女在场,也许会有男人主动上前去和她搭讪。但不是每一个男人都敢真正的去追求她。因为男人会本能的认为这个女生会很难搞。特别是在穿着上精益求精的那一类美女,男人就会在心中想,如果我要追她的话,又要买包包,又要送项链。诸如此类。&br&&br&更多的时候,最漂亮的美女是完全没有人搭讪的。真因为他们长得太漂亮,让很多男生望而却步。这就是为什么一般的美女,反而是更多的人追的原因——男人们觉得自己还可以应付。&br&&br&由于追求者数量远远超过顶级美女,一般的美女经历过了比顶级美女更多数量的男性。并且每一段经历也会比顶级美女更加的深入。千帆过尽后,无形中就为她们打磨出了一种特殊的气质——社交面具。她们的戒心更重,疑虑更多,也更难相处。&br&&br&&br&&br&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很多时候一般的美女通常会比顶级美女更加有自信。&br&&br&我的一个女性朋友,一直从事展会方面的工作。每次车展她都会邀请我去玩玩。在她的光环笼罩下,我可以拿着工作证出入各个品牌的后台。很自然的,我接触到许多车模。渐渐的我发现一个规律,除掉一些明星车模以外。和经纪人,主管等人谈笑风生的往往是一部分长相一般的车模。她们嘴角上扬的幅度投射出她们经历过的“世面”。而最漂亮的那位却习惯在角落里面玩手机。当你走过去和她说话的时候,她的回答虽然简短,但却真诚,甚至稚嫩。&br&&br&早年在酒吧里打工的时候,我也发现过类似的情况。一些长相尚可的女子,面容冷漠却招摇过市,当有男客人上前搭讪时,就顶起一副婊子脸。俨然一女魔王。而零星的几个大美女,不骄不躁,对与突如其来的搭讪,也能够笑脸相迎。&br&&br&慢慢的,这种自信开始变质,进化为自负,傲慢。自然不好相处。七宗罪将其列为七罪之首,可见一斑。&br&&br&可能有人会问了,为什么10分的美女,反而不及8分的更自信?&br&&br&除了上面谈到的“经历”,其原因就在于顶级美女经常成为众人的目光焦点。而她们自己心里却清楚的知道,自己除了长相以外,在其他方面并不是那么的出众。换句话说,她们会意识到,自己是花瓶的尴尬身份。这往往会让她们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人格。&br&&br&时常引得四座侧目的女生会越来越介意自己今天的妆是否化的够好,衣服够不够漂亮。当她将她的注意力都放在这些事物上面的时候,她就会感到不自在。随之升级为不自信。&br&&br&按照逻辑来说,顶级美女的信心,基本上是要比一般美女来的更高的。只不过顶级美女的信心会被内心的矛盾所影响。过于担心外貌,所以很多时候她们的信心会低于一般的美女。而这个矛盾来自于她永远都不会知道男人在赞扬她的时候是赞扬她的才能,内在。还是仅仅认为她长得漂亮。她也搞不清楚男人到底是喜欢她的“人”,还是她的“心”。&br&&br&&br&&br&到这里,我认为依然不能够完全解释题主的问题。毕竟,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切的一切都有复杂的因果关系。我们依然会见到骄傲自大的顶级美女和清新可人的一般美女。更令人欣慰的是,世上的女性大多是平易近人的。她们的气质与品质共存,优雅是对她们恰如其分的赞美。柔和的视觉享受,温情的人性关怀。总让人倍感清澈,甘甜。&br&&br&--------&br&有很多人提到我这说的就是“纳什均衡”原理。我研究了一下,貌似和这个原理很类似。有兴趣的就请自己百度吧。&br&&br&另外,用分数表示美女的等级纯粹是为了大家的阅读体验。请勿转牛角尖。谢谢。&br&&br&&br&&br&——————————&br&&br&&p&&a href=&///?target=http%3A///r/0HXm-nrEHCdjrT6d9yDC&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r/0HXm-nr&/span&&span class=&invisible&&EHCdjrT6d9yDC&/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12年的时候我参加了一个中法红酒会。我对酒没什么兴趣,也就凑个热闹。在场有几个美女,基本上都是迎来往送,八面玲珑,从容的穿梭在几个中国大肚男和老外之间。从她们矫揉造作的微笑就可以一眼看出她们并不是好接触的对象。百无聊赖。但就在一个转身的瞬间…
2年前和《黑猫警长》的导演戴铁郎老先生见过一面,聊过这个话题。当时还有《黑猫警长》的制片印希庸先生、前美影厂员工陈思毅在场,互为佐证,所以我觉得这个来自导演本人的说法应该可信一点。你们在网上搜到的那篇《戴铁郎 艺术是我余生的归宿》便是那次采访后我写的,这也是戴爷爷鲜少几次接受的媒体采访之一,不要在评论中激动地让我解释了。&br&&br&戴铁郎先生前半生显赫,后半生凄凉。他的父亲戴英浪是民国著名艺术家,老革命家,党内高层,负责间谍工作,上级是潘汉年。到了建国后,你懂的,戴家从“反右”(可百度“潘汉年案”)以后就开始被整。其时戴铁郎已经进入上海美影厂,虽然时代变了,但他高傲秉性犹在,坚决不屈人下,不乞同情,由此坐了10年冷板凳。在这10年里,他不署名地参与过许多动画片的制作和绘画,比如《小蝌蚪找妈妈》里的金鱼、《九色鹿》、《我的朋友小海豚》等都是那10年中的作品。&br&&br&背景交代完,现在来说说黑猫警长为什么只有5集。&br&&br&戴铁郎最初搞《黑猫警长》的时候,厂里根本没给他配团队,于是他启用了很多刚刚进厂的年轻人,大家花了10个月做出了两集动画片,在内部放映后却被叫停了,理由是:“里面打打杀杀,不符合传统美学,里面的科学道理也没有什么艺术性。”直到一年半以后,一位电影局领导看了,觉得不错,一些小朋友试看后,反响也很热烈。在不做任何宣传的情况下,《黑猫警长》上映了。&br&&br&《黑猫警长》播了5集,但在第5集结尾黑猫警长打出“请看下集”的字样后,观众们却再也没能等来第6集。因为那一天——&br&&br&戴铁郎先生的原话:“那天我被叫去人事处,他们递给我一张退休证,说我年龄到了,该退了。那一瞬间我愣住了。醒过神来后,我一句话没说,拿了退休证转身就走。”&br&&br&至于美影厂为什么要这么做,涉及私人恩怨,他人隐私不便透露。关键在于,这样一部优秀的动画片太监了,其实没有什么惊天黑幕,只是因为那个年代的人心险恶。&br&&br&&b&谢谢各位的赞,所有善意的鼓励,我都会想办法转告戴爷爷(??ω??) ,我再说一些很令我动容的细节:&/b&&br&&br&《黑猫警长》上映后,给美影厂带来很大效益。最初,黑猫的周边产品一出来,就被一抢而空。但对戴铁郎来说,黑猫警长问世后,反而离他远了——小商店里都在卖黑猫警长,但没人想到给他送一件。于是,他自己掏钱,买了一辆黑猫警长的摩托车,放在家里,视如珍宝。&br&&br&&p&几年后,有个朋友带孩子来玩,孩子看到那辆摩托车,向戴铁郎提出借回去玩两天,然后借走就不还了。后来,戴铁郎还专门找朋友提起过这件事,朋友说,小孩子玩腻了那辆摩托车以后,就借给了亲戚家的小孩玩,然后被弄坏了。&/p&&br&&p&戴铁郎说:“没事,弄坏了你也给我。”结果那朋友挺不好意思地说,亲戚家看到弄坏了把它扔了。戴铁郎说了声“哦”,心里难过得不得了。后来,残了半边机翼的直升飞机、别人丢弃的黑猫警长T恤衫,戴铁郎都把它们捡回家收好。他还用陶土捏了个黑猫警长,放在窗沿上,每天看看。&/p&&br&&p&2010年,《黑猫警长》电影版被搬上了荧幕,许多80后带着孩子去电影院重温经典,创下1500万元的票房收入。即使昔日的“黑猫爷爷”垂垂老矣,可他创造的形象却依然威风凛凛地活在年轻人的心中。&/p&&br&那天,“黑猫爷爷”坐在50平方的居室里,用一个下午时间,平心静气地回顾着自己的坎坷一生。说到不堪回首的往事,他也只是哈哈一笑。他人生的头50年里,正逢中国历史风云突变,他的命运也如同风中飘蓬,不知明天会落到哪儿。到了暮年,他从街上捡回瘸腿的流浪狗回家养着,直到后来养得健步如飞,他突然悟出其中道理:“人应该向动物学习,到哪里都能生存。你不可能一直顺利,你没法知道明天会怎样。”在人生受冷遇的27年里,他回到家关上门后,笔耕不辍,他说自己“不争不抢,就当是时机未到”。创作却从未停止过,他要为自己可能成为导演的明天做好充分准备。&br&&br&面对看《黑猫警长》长大的晚辈,他的语气充满怜爱:“你还年轻,未来还很长,要过好每一天,抓住幸福。我呢,尽管已夕阳西下,但我也要过好每一天。”&br&&br&&p&有人向我说起那年《黑猫警长》的再映盛景,媒体叩开“黑猫爷爷”的门,80岁的他坐在窗边,凝视着自己捏的黑猫警长的模型,二十多年的风化,使黑猫周身布满裂缝,还掉了一只猫耳。他一支接一支地抽着烟,说:&b&“这是一个好时代,好到让我常常遗憾,要是再年轻一点就好了。”&/b&&/p&&br&&br&———————分割———————&br&&p&排名第二的答案中说到著作权风波确实存在,是否对停播有直接影响,我正尝试向相关当事人求证。然而,有些真相的全貌,即使当事人也无法获知,因此我只能尽力而为,还望各位谅解。&/p&&br&&p&截至日,向当年的《黑猫警长》制作团队求证得知:&b&著作权风波与停播并无直接关系,但确实是影响的因素之一。&/b&上世纪80年代流行将电影改编成连环画,《黑猫警长》也不例外,著作权纠纷是在改编为连环画,而非制作动画片的过程中发生的。&/p&&br&&p&停播的命运在著作权风波之前已经开始。在上文所提人事纷争给他带来的压力包括:从戴铁郎的第一部作品《我的朋友小海豚》起,他的每一部作品都遭到反对,厂里领导常常跟他说的一句话是:“这种东西你去废纸篓看看,我们扔掉过很多。”《黑猫警长》亦如此。在当年,这部家喻户晓的优秀动画片几乎没有获过国内的任何奖项,因为每年送评的时候都被卡下来了。这使戴铁郎心灰意冷,在拍到第5集时,他甚至打算“杀掉”一只耳,最后是被制片印希庸阻止的。&/p&&br&&p&尽管我们听着《黑猫警长》的主题曲过了一个又一个暑假。但在当时,导演的境遇是,领导冷淡处之,厂里也不支持,屡屡不允许去评奖,之后又遇到了著作权官司。重重压力下,戴铁郎的创作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他曾尝试继续画过,但自己觉得画砸了,“不应该放给小朋友看”。之后,他又到了退休年龄,就发生了上文拿退休证的一幕——那是美影厂的黄金时代,与他齐名的导演都在退休后被续聘。&/p&&br&&p&因此感谢 &a data-hash=&ef2f574c3659cd5119b5& href=&///people/ef2f574c3659cd5119b5&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吴泽超& data-tip=&p$b$ef2f574c3659cd5119b5& data-hovercard=&p$b$ef2f574c3659cd5119b5&&@吴泽超&/a& 的补充回答。既然这个答案的影响力这么广泛,对事实的进一步求证、追索亦是我的义务。&/p&&br&&p&许多评论、私信令我深受感动,有人说:“我看着黑猫警长长大,年复一年,我从来没有觉得它只有5集。”这些话,我转告了一部分给老人家,他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高兴。我想,你们的喜爱,对他而言也是很重要的吧。征得同意,想给戴先生写明信片的,寄手办的,请发到以下地址:&/p&&br&&p&&b&上海市万航渡路618号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308室 印希庸转戴铁郎&/b&&/p&&br&&p&———————分割———————&br&&/p&&p&&b&通过知乎客户端或知乎日报分享转发到朋友圈、微博等的,请自由地分享吧,不用跟我打招呼啦。&/b&&br&&/p&&p&&b&需要重新编辑的个人转载,包括但不仅限于长微博、公共微信号文章、论坛帖子等方式,请私信知会我,取得授权之后,注明出处为知乎即可。我个人唯一的公共微信号是美闻(neverforgetitvip),“分享一路走来,比新闻更美的人和事”。&/b&&/p&&p&&b&商业转载请付千字400的转载费。已经转载的商业媒体,24小时内不联系我,将在本文最末发布黑名单并死缠到底。&/b&&/p&&p&&b&目前获得授权的媒体是财经网、南方都市报。&/b&&/p&&p&&b&擅自将本篇答案转走,甚至连出处和作者姓名都不著的几家媒体请自重:凤凰新闻、网易新闻、腾讯新闻。&/b&&/p&
2年前和《黑猫警长》的导演戴铁郎老先生见过一面,聊过这个话题。当时还有《黑猫警长》的制片印希庸先生、前美影厂员工陈思毅在场,互为佐证,所以我觉得这个来自导演本人的说法应该可信一点。你们在网上搜到的那篇《戴铁郎 艺术是我余生的归宿》便是那次采…
&a href=&///?target=http%3A///site/entr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吴飞:尘封十年的仇和施政调查报道首度曝光 (豆瓣 经济学独立团——经济学短篇阅读小组)&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与时俱进地补一篇,南周此文报道与2004,结合之前某宣对南周的整肃。&br&&br&&br&===================&br&&br&集中答复几个问题。&br&1.很多人问之前南周干得好是不是因为档管得好?&br&我告诉你,当然是!但之前管得好,并不意味着之后一样能管好。没有广东省委的力挺,可能南周早被停刊了。&br&&br&关于南周创刊历史可以看这篇文章:&br&&a href=&///?target=http%3A//www.21ccom.net/articles/rwcq/article_5.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老主编左方:《南方周末》是怎样炼成的&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br&2.是不是全怪体制?&br&也不是,平媒衰微本来就是趋势。这种衰微虽然不是决定性因素,但也不容忽视。&br&&a href=&///?target=http%3A///7747.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从“无冕之王”到“新闻民工”:一个南周记者眼中的十年收入与理想&i class=&icon-external&&&/i&&/a&&br&&blockquote&摘录一部分:&br&&br&上世纪90年代末,在新疆工作的南香红开始给《南方周末》写稿。凭借扎实的采访和娴熟的文字功底,一个稿子写下来,她可以拿到四五千块钱的稿费。在当时,这是个很大的数字。“我在新疆,一个月的工资只有几百块钱,一篇文章的稿费相当于我半年的工资。”&br&&br&&p&“那个年代的记者工资高,不存在生活压力;&a href=&///?target=http%3A///societ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社会&i class=&icon-external&&&/i&&/a&地位高,走到哪儿都受人尊敬。”一位2011年加盟《南方周末》的记者感叹,“所以他们可以做得很纯粹,当理想照进现实的时候,才不会被现实粉碎。”&/p&&p&2005年前后,《南方周末》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记者被分为普通、资深和高级,其中每个级别又细分为三等。南香红成为高级记者,每月税后能拿到一万出头的固定工资。&/p&&br&&br&2007年,南香红离开《南方周末》。之前的2006年,何明(化名)加盟《南方周末》。他从最底层的普通记者丙级做起,一个月拿两三千块钱的基本工资。稿费根据稿子质量分为A、B、C、D四个等级,每个等级中又进一步细分。B稿的稿费约在4500左右。&br&&p&“A稿一年都很难出一个,能拿到‘B-’就好得不得了了,大部分稿子都是C稿。”何明透露,写得多的时候,他可以拿到一万出头的工资,少的时候只能拿到一两千。“我们那一拨是最苦逼的,只能疯狂写稿子。有个记者为了买房子,一个月能写五六篇调查稿,调查稿哇!一般来说,如果要养活自己,一个月至少得写三个稿子,大家都疲于奔命。”&/p&&/blockquote&&br&&br&&br&&br&结论就很明显了,收入降低导致优秀人才离开或者不愿加入。留下来的人为了增加收入,稿件质量自然没法保证。&br&&br&&br&&br&&br&&br&3.管制是如何让南周口碑下降的?&br&可以看一个例子:&br&&a href=&///?target=http%3A///link%3Furl%3D5paqs470dqlnseZIagqwLO9TepeIsBWvVijmmCk26F6GtijWiI7SU6moXchWfAhhr7J9uQ6XojxbkKsGLwXgJOBDAF3m34rRxJDXIc-Rj4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王克勤
(原《经济观察报》总编助理)&i class=&icon-external&&&/i&&/a&&br&&blockquote&王克勤先后推出震惊海内外的《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兰州证券黑市狂洗“股民”》、《公选“劣迹人”引曝黑幕》、《甘肃回收市场黑幕》、《山西疫苗乱象调查》等一系列揭黑性深度调查。仅2001年在他的笔下送进监狱的黑恶分子就达160多人。当年有黑社会组织曾扬言要出价五百万元买他的人头,因此他被传媒界誉为当代中国“身价”最高的记者。警方曾派4名刑警荷枪实弹进驻他家保卫他的安全。在他连续8个月没有拿到一分工资收入、冒死为民请命的同时,他却于2001年11月被原所在单位无故开除公职。&br&&br&&br&2011年9月王克勤组建调查部,推出了诸多有影响力的报道;日因报道《暴雨失踪者》一文惹恼相关部门,部门遭解散,记者尽数离开。手下无兵的王克勤本想2013年亲自操刀,结果腊月25,人力总监约谈他劝离。&br&日离开《经济观察报》。2013年2月被《经济观察报》开除,调查报道团队被解散,现阶段从事尘肺病救助的公益活动,同时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师,从事调查性报道讲座活动。&/blockquote&&br&&br&你看,不要命不要钱,架不住上头一句话。&br&王克勤当时已经算一个人物了,也不过像臭虫一样被捏死。那些毫无名气的小字辈有能力有资源有底气做到他这一步么?即便真的做到了,等待他的又是什么结局呢?&br&&a href=&///?target=http%3A///link%3Furl%3DiZN_Mowk3yJKOu8HTezHHU5BQ6kyBteYW7xgcn96p8DVWBHTK4MMPdVI6803I0BIQDZVZQgnuhdLGF7CswvWw_%231_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仇子明事件 _百度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link%3Furl%3DgDpQ8hPvAtWvHooyqdMYlDOhC8e-Yr8Ac6e_2l560yvvHT8cc6hEIfoLB8OndkybCMqrD5vS9XP5E5Yj703xgK&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朱文娜事件 _百度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link%3Furl%3DjeE9f2JzN8WQJ36RW_vpH-NaGn-e2THLsO2WFb_CPAlOvWmcnw6A137zAdkKAAczxH_kOWTxHXrKy8TAt7L4b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方进玉 _百度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br&当然,肯定有人会说都是奸臣误事,皇上还是圣明的。对此我有一万字用来反驳,请一字一字认真阅读:&br&&blockquote&404 Not Found&/blockquote&&br&顺便再贴点其他的:&br&&a href=&///?target=http%3A///view/289348.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扒粪运动 _百度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br&&blockquote&扒粪运动又称“揭丑运动”。19世纪下半叶,美国商品经济得到高度发展,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了垄断,对内根本无视员工的利益,对外以迫害公众利益作为赚钱的重要手段,奉行所谓“只要我能发财,让公众利益见鬼去吧”的经营哲学,引起了社会公众舆论的强烈不满和抨击,出现了2000多篇揭露实业界丑闻的文章,形成了近代美国史上著名的“扒粪运动”。&br&&br&在记者招待会上,余怒未消的罗斯福总统将斯蒂芬斯那种专门揭丑的记者称之为“扒粪者”———这一说法来自&a href=&///?target=http%3A///view/1409772.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班扬&i class=&icon-external&&&/i&&/a&的《&a href=&///?target=http%3A///view/445816.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天路历程&i class=&icon-external&&&/i&&/a&》。小说中的扒粪者手拿粪耙,目不旁视,只知道朝下看,因此看不到任何美好的事物,满目都是地上的秽物。&/blockquote&是不是和天朝很像?不过不同的是,天朝不少民众纷纷具备了美国总统的大菊观。就是起名字水平比不上美帝总统,想不出扒粪这么形象的称呼。&br&&br&&br&其中扒粪大军的领军人物不能不提:&br&&a href=&///?target=http%3A///view/3385212.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林肯·斯蒂芬斯&i class=&icon-external&&&/i&&/a&&br&&blockquote&他的真正专长是当一个撰写揭露市政黑暗文章的作家型记者。于是斯蒂芬斯从&a href=&///?target=http%3A///view/6168282.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密苏里城&i class=&icon-external&&&/i&&/a&出发,沿路调查&a href=&///?target=http%3A///view/52636.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明尼阿波利斯&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view/118597.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克利&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view/244156.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弗兰&i class=&icon-external&&&/i&&/a&、纽约、&a href=&///?target=http%3A///view/36045.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芝加哥&i class=&icon-external&&&/i&&/a&、费拉德尔菲亚和&a href=&///?target=http%3A///view/162307.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匹兹堡&i class=&icon-external&&&/i&&/a&的政治状况。他发现政客和企业家结成联盟,狼狈为奸,控制政府,处处皆然。回来后,斯蒂芬斯随即将所见所闻公之于《麦克卢尔》杂志,并于1904年汇编成书出版,命名为《城市的耻辱》(The Shame of the Cities)。&br&斯蒂芬斯先后调查了16个大城市、11个州的政治黑幕,成为举国公认的腐败问题专家,但是他认为,同更专业的检察官相比,自己算不上是一个调查高手。他说,他只不过是去了改革派检察官&做了大量工作的地方,摘取了他们用辛劳和冒险换来的成果,记录并结识了他们获得的证据&。&br&他说,“要用每一座城市代表城市腐败中的一类典型”:选择圣&a href=&///?target=http%3A///view/62690.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刘易斯&i class=&icon-external&&&/i&&/a&是为了反映贿赂问题;明尼阿波利斯则揭露该城盛行的警察贪污;&a href=&///?target=http%3A///view/88688.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费城&i class=&icon-external&&&/i&&/a&的整个市民都已堕落,以致他们甘愿放弃自己的投票权。&/blockquote&在天朝,你猜这人会是什么结局?&br&&br&回头说下之后的发展-----&br&&blockquote&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纷纷加入揭露黑幕运动,并写出许多影响深刻的文章,如1906年3月号的《世界主义者》上,戴维·格雷厄姆·菲利普斯在其《参议院的叛国罪》中指名道姓揭露了纳尔逊·奥尔德里奇等20多位参议员政治腐败的罪恶,该篇文章手法极其辛辣,通篇尽是“叛国”、“无耻”、“强盗”等字眼,最后打破了参议院的铜墙铁壁,一些参议员在下届选举或几年之后失去了席位。1912年一项宪法修正案成功通过,直接选举参议员的权力最终还给了人民。&br&黑幕揭露者的触角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指责详尽而直接,毫不留情,他们发现的问题形形色色,《人人》曾列举黑幕揭露者的成就:“保险业运行机制更为健全,银行正在增加新的防范措施,广告基本真实,食品和药物掺假受到抑制,公共交通运输公司更为关注人的生命安全。政治老板的风光不再,各州和各城市都在致力于廉政建设。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历史学家把黑幕揭露时代称为一个打扫蜘蛛网和破旧家具上尘土的清扫门庭的时期。&/blockquote&当然,在天朝这些为反对而反对的扒粪者是注定不受欢迎、不得人心的。&br&&br&&br&&br&&br&=======================================================&br&其实南周口碑下降,就算在南周的老读者群体里也公认的。&br&但是抛开舆论管制谈南周口碑下降就是在耍流氓嘛。&br&南周口碑下降,明显就是在档领导下劣币驱逐良币的戏码。&br&&br&&a href=&///?target=http%3A///content/11/39.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南方都市报(南都案)&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link%3Furl%3DYUJASh_KNPqVc-lo02ibOIUWx9OgPeoxKgrP_zZYMrp_BovcqXj7NhCrIBN__GaOImLxjoqB_YwTiZdeOgLJR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程益中 _百度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其实,我不打算也没兴趣为南周洗地,但希望所有批评者注意一个基本常识-----&b&南方报业是一家根正苗红的官媒。&/b&因此,口碑每况愈下的第一责任人只有一个。&br&南周的失败只是说明了在官方领导下,很难有真正优质的新闻报道,即使有也不会长久。&br&同时,南周也用自己的失败说明了体制自身改良是没有前途的。&br&&a href=&///?target=http%3A///2261597.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广东宣传部副部长调任南方报业集团党委书记&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b&以下为知乎一位南周老读者写的回答,全文转载。顺便附上链接:&/b&&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南方周末应该成为北方报业的典范」是什么意思? - 南方周末&/a&&br&&br&&br&&br&&br&&br&&br&&br&&br&“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有一种力量,正从你的指尖悄悄袭来,有一种关怀,正从你的眼中轻轻放出。在这个时刻,我们无言以对,惟有祝福: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往前走的继续走,让幸福的人儿更幸福;而我们,则不停为你加油。”&br&&br&这是1999年江艺平写下的南周新年献词的一段。&br&这也是南方周末的鼎盛时代。&br&在我的眼里,南周的声誉,只属于年江艺平担任主编的这五年。&br&&br&在这之前,南周只是一份寻常的休闲娱乐小报,在这之后,南周被宣 传 部肆意肢解,只剩下了一具行尸走肉。&br&中国的新闻界从来不缺乏才华横溢的优秀记者,但在一潭死水的管控环境里,新闻理想只是遥远的理想,难以生根发芽。在1990年代那个缺乏互联网的幽暗岁月,是江艺平掌舵的南周,带给了无数年轻人一点光明的希望与力量。&br&&br&陈菊红说,“江艺平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非常温和,亲切而纯净的,具有桃李不言的诱惑力。”&br&今天的我们,已经很难知道这个温婉的低调女子究竟为南周的年轻记者们扛下了多少压力,但是我们记得,那些金子一般闪亮的日子,那些稚气而无畏的年轻人,那些曾经一纸风行的文字。 &br&&br&“记者第一次到达代化镇时,是下午两点左右。然而一直等到四点钟,整座镇政府大楼里寂静无声,连个值班的干部也没有。沿着所有办公室的门一路敲下去,一直敲到四楼,才吵醒了一个正在睡觉的干部家属。他说,镇长带着两个人到县里开会去了,其他的人为什么不来上班她不清楚。&br&为了现场看到干部们如何开展工作,记者请人带路,找了好几个点终于在猪场找到了干部们乘的车。当记者在村民引导下推开“领导们正在开工作会”的村支书家的堂屋门时,其情景让人瞠目结舌:镇和村的两级“领导班子”十来个人正围着火锅喝酒喝得热火朝天。而且事后证实,他们从中午一直喝到黄昏我们到来。”&br&——孙保罗,以一篇《让混混干部也下岗》,将贵州基层政府机构的臃肿、低能、无为的情况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当时的贵州省 委 书 记刘方仁(后因腐败而入狱)列为“不受贵州欢迎”的人。“他们甚至派人沿着我曾经采访的线路,调查我的黑材料,如果有问题就要“办进去”。” &br&&br&——余刘文,以《昆明在呼喊:铲除恶霸》这一篇调查报道,捅开了昆明司法界的黑幕。&br&孙小果是昆明黑社会的老大,轮奸案发后被捕,他的父亲在军界位高权重。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不是南方周末进行了报道,案子很可能办不下去。所有内幕捅开以后,昆明市检察院一系列负责人锒铛入狱。原来他们帮孙小果修改了年龄,以未成年为由只判了三年,而就在判刑以后,孙依然开着军车和警车到处为非作歹。&br&在1998年5月南周新闻部内部刊物《马后炮》上,余刘文如此叙述他当时的险象环生:“ 我被告知,孙小果的同伙尚有七八十人漏网,不知所踪。我当夜没法入眠,满脑子是孙小果那帮漏网“兄弟”,他们隐匿何处?也许就在身边。昆明的同学说昆明流传着这样的说法:“白天小平管,夜晚小果管”。就这样到了12点,突然电话铃声大作,简直要命,这个电话接不接?也许对方就在楼下。我最后还是麻着胆子把话筒摘起来,甚至连台词也想好了,只要对方威胁,我就说‘你们这下真正把新闻做大了’,结果电话里传来娇滴滴的一声──‘先生,要不要服务?’”&br&&br&“令人深思的是,一边是色情业的屡除不尽甚至泛滥,一边却是对一些城市新兴人群精神文化生活的忽视和漠不关心。&br&在死难的74人中,有20来人是各地的民工。他们走进城里的唯一目的,就是出卖体力,换得报酬。在城市里,他们的生活方式简单到了单调的地步。”&br&——李玉霄,以一篇《焦作惨剧背后,色情后面的腐败》,不但揭露了灾难背后的腐败关系网,同时将视角投向了那些从来被漠视的底层生活。他在火灾灰烬零落的现场,将烧焦的尸体一具具扒开清点,发现死者中大部分是农民工,随后他的采访从录像厅转移到民工工地,他给一些民工扛行李,到工棚里与他们聊天,了解了民工精神生活极度匮乏的一面。&br&&br&还有方三文,《谁来保卫可可西里》;杨海鹏,《谁是地下“组织部长”的后台》;伍小峰,《暗访长江抛石护堤一工程》;翟明磊,《千里追踪希望工程假信》;最早关注中国艾滋病问题,《艾滋病在中国》(1996年);为城市农民工代言,《周立太代农民工泣血上书近百起工伤案陆续开庭》……千里辗转的劳顿,潜伏黑暗的惊心,在铁板一块的现实面前寻求突破点的艰难,都是可以通过文字想象得到的。&br&&br&有人曾写道:“一个典型的《南方周末》人是这样的:出生在农村或者中小城镇,有一个谈不上幸福的童年,曾经做过文学青年,通过个人努力而获得接受好的高等教育的机会。这样的人,有一点骄傲、有一点清高、有一点排斥庸俗、有一点显得有理想的样子;这样的人,有的社会责任,他无法忘记,虽然自己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但是小时候和他一起玩尿泥的小伙伴们现在还在社会的底层挣扎着;这样的人,是新闻人中的儒家——千百年来,儒家的理想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br&正是这群年轻人,在江艺平的温暖和呵护下,书写了南周的光辉岁月。&br&——&b&“你见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和新闻在纸上;你见不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和新闻在路上。”&/b&&br&&br&事实上,南周的辉煌并未能持续多久,2000年1月,江艺平被宣 传 部强行调离。 &br&2001年,《南方周末》被大清洗,代理总编钱钢调离,副主编陈明洋撤职; 此后,陈菊红、曹西弘、杜卫东、杨海鹏、甄茜、方三文、李玉霄、周浩等知名记者先后离开。 &br&2003年,广东省 委 宣 传 部新闻处处长张东明出任主编,黄金一代的记者们风流云散。&br&从此之后,南周已不再是南周,而南方系,却在中国的新闻界开支散叶。&br&&br&让我们数一数,那些已经离开的南周同仁吧。&br&江艺平,已退休。&br&沈灏与刘洲伟,联手创办21世纪经济报道; &br&万静波,现任南方人物周刊副主编。 &br&陈朝华,现任南都周刊总编,2014年(刚刚)又爆了个大新闻,将文章的婚外情事件搞的街知巷闻。&br&&br&钱钢,现任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中国传媒研究计划主任; &br&林楚方,曾任《看天下》杂志总编,目前创办壹读传媒。 &br&迟宇宙,曾任《新京报》副总编辑,现在筹办一个全媒体平台,专门讲述&中国故事&。 &br&&br&赵世龙,现任时代周报副总编,多年来一直活跃在调查报道一线,以“三峡大坝开裂”、“南丹矿难事故真相”、“解毒金三角——中国记者跨境采访”、湖南嘉禾高考舞弊事件、广州长洲戒毒所强卖戒毒女为娼案等多篇调查轰动一时。&br&连清川,2002年任21世纪环球报道主编,主打“见证中国政治文明”的时事新闻,不到一年后被勒令停刊,现任IBTimes中文网总编。 &br&长平,曾任《南都周刊》副总编,2008年由于“成都市民集体散 步抗议建化工厂”等评论文章被撤职。 &br&杨海鹏,曾任财经杂志高级记者,2011年杨海鹏在新浪微博上为其妻梅晓阳鸣冤,后《财经》迫于压力将杨解职,其妻被判刑四年。2012年,杨的新浪微博被封杀。 &br&郭国松,曾任《法治周末》总编,因《方舟子涉嫌抄袭总调查》一文与方舟子对薄公堂。 &br&方进玉,2002年因一篇《违规投资玷污希望工程,青基会负责人难辞其咎》的调查报道被希望工程创办人打压,十年来一直将精力投注在公益慈善事业的黑幕上。 &br&翟明磊,2005年创办杂志《民间》,后被查封,目前为自由撰稿人。 &br&&br&陈菊红,嫁给了孙保罗,现任腾讯网总编。 &br&李玉霄,现任腾讯网副总编。 &br&朱德付,2002年孤身北上,参与筹创《京华时报》,2009年筹办《中国周刊》,2010年出任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多媒体事业部总经理。 &br&李甬,年出任网易门户总编,将“有态度的新闻”发扬光大,目前创办在线教育项目猿题库。 &br&方三文,曾任网易副总编辑,目前创办证券社交网站雪球。 &br&&br&喻华峰,曾任南方都市报副总编兼总经理,将这份市井小报打造为以社会深度见闻为主打的报纸,2003年在北京「两会」期间呼吁国际社会介入调查广东SARS疫情, 一篇《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将收容遣送制度送进了历史。一个月后被高层整肃,入狱4年,目前创办本来生活网。&br&&br&&b&“我们一次次泪流满面地奔波在多灾多难的土地上,首先因为我们爱,因为爱,我们恨,因为爱,我们争,因为爱,我们以职业记者特有的方式,和土地,和父老乡亲血脉相连。”&/b&&br&——谨以此文,献给曾经挚爱过的南周。
与时俱进地补一篇,南周此文报道与2004,结合之前某宣对南周的整肃。 =================== 集中答复几个问题。 1.很多人问之前南周干得好是不是因为档管得好? 我告诉…
&p&感谢陈词小同学授权我把文章转载于此,原文地址:&a href=&///?target=http%3A//c..cn/profile.php%3Fblogid%3D5ffe9c5389000xs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我所知道的变形计第七季丨新浪官方长微博工具&i class=&icon-external&&&/i&&/a&,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标明作者及出处。&/p&&br&&blockquote&&p&&b&我所知道的变形计第七季&/b&&br&&/p&&p&作者:陈词小同学&/p&&br&&p&
2012年3月的一天,芒果台变形计节目的小编在QQ找到我,叫我推荐参加变形计的学校和孩子。我当时没答应。说问问学校的意见。接下来,我在团队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是否可以介绍变形计到我们熟悉的山区学校去拍摄节目。结果遭到大多数人的反对。有的同事非常激烈反对。主要看法还是除了有大量的物质输入外,看不到拍摄节目对农村孩子有什么好处?而我们本身工作宗旨里又是比较反对过度关注和过度物质输入的。而我对变形计比她们熟悉一些,看过不少变形计的视频。便提出可以试一试,带她们进山看一看。此事因为同事的激烈反对,没有在会上定调。然后一个多月过去,有一天那个小编突然在QQ上留言说,就在最近准备来广西踩点了。我当时想了想,答应带她们进山看学校。现在回想我当时介绍节目组去学校的动机,第一,是比较。因为我们在山区孩子游学的小蜜蜂计划的活动。我在做这个活动的同时,听到很多朋友提到过变形计这个节目,我特意去看了它很多视频。和我们的一些出发点类似。但它争议很大,几年前甚至被孩子家长告,吃过官司被停播。我想了解它的制作过程和方式是怎么样的?第二、给一些山区学校带来一些物资设备的改善或资源的引进。但我心里不是很相信会给学校带来什么改善。因为多数会给孩子们发一些物资以方便展示拍摄。而我更深知其实山区里的学校最缺的是有责任心的老师和持续的“教育扶持”,不是物质输入。我的方式,似乎是“曲线救国”。&/p&&br&&p&
4月的一天,突然接到小编的电话,说她已经在广西了,正在百色的一个学校踩点,但感觉不是很满意,说明后天就到南宁,希望我带她们进山。我当时想,这人有点不靠谱,托人办事,还找几个备选的地方。但同事们都在山里,来不及联系沟通。我想了想,做出一个因为好奇和侥幸,而冒险的决定。我就这样,第二天带着她们一行一个女外联一个女编导一个男摄像,加我4个人进山了。由于我刚好有工作要去上镇小学,所以,第一站,顺道就去了上镇小学。学校因为之前有过沟通。学校方面并没有太多意外。倒是同事们有些不满。我做了一些沟通,说就是来看看而已,不一定来拍节目。并且我们也跟踩点的编导说过了,上镇小学可能不适合,因为我们马上要在上镇小学做第四期的上海小蜜蜂游学计划。上镇小学要选6个孩子参加。两个活动在一起会有所冲突。她们只说,先看看。但她们通过学校推荐和自己观察,找了几个小孩聊天,了解情况。&/p&&p&
在上镇小学没有过多停留。第二天,我们就出发了。因为顺路。也刚好有两个小孩需要去家里考察一下。就由两个小孩带路走在前面。在一段较为陡峭的山路上,因为孩子走惯了山路,稍微快了一点。突然,被摄像的小伙喊住,停下来。回来,重新走一遍。两个小孩愣住了,看了看我。我也愣住了。倒是随行的女编导重新温和一点的口气。叫那两个小孩。回来又走了一遍哪段陡峭一些的山路。但走了一段,又被喊住,重来。如此几次后,小孩都走得很慢。不时回头看看摄像,害怕走得太快,又被喊停。不过孩子们脸色都不好,快挂不住了。也不愿意多说话。我对节目的反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家访,没人在家。草草家访后,继续下一个学校。&/p&&br&&p&
我们花了大概一个星期,从都安到大化,到七百弄、北景,沿途走过了5、6个学校。大都是短暂停留。大家在变形计第七季(以下简称“变七”)开头里,哪风景优美,碧水蓝天,小船悠悠漂荡的地方,不是在都安上镇,而是在上百公里外的大化北景乡的红水河。&/p&&br&&p&
然后她们就回去了。还是她们那句老话,不一定在这些学校拍摄,也不一定在广西拍摄。&/p&&br&&p&5月的一天,突然小编打电话来说,初步确定在上镇小学拍摄了。并且已经跟学校沟通好了。择期进入拍摄变七。并且会先安排人进去做前期工作。然后就会有批人马进场。我想这个电话就是通知我们而已,并没有商量的余地。但我还是强调了一次,我们马上在上镇小学做小蜜蜂游学计划了。会不会引起冲突?对方不置可否。&/p&&br&&p&
不到一个星期,变七节目组她们就自行到了学校,开始选要变形的农村孩子。而我们当时也在学校,正在选拨培训第四期小蜜蜂成员。一开始,变七她们选孩子不是很顺利。第一个女孩子,孤儿,跟奶奶生活,活泼开朗,成绩很好,但是太小了,才三年级。然后转向她六年级的哥哥,但哥哥成绩不好,不喜欢说话,表现能力差,但他很想去参加。因为他“想出名”。变七节目组鼓励了一下哥哥带着妹妹参加,但哥哥表达表现能力实在太差,且有一些“小毛病”。成绩不好,不符合观众的期待。最终放弃了。接着选了几个,不是胆小害怕陌生环境,不愿意去的。就是已经参加过小蜜蜂游学计划的,已经失去“第一次走出大山,看外面世界的”的噱头。比如志升和小芳都参加了第三期小蜜蜂计划去过东莞,广州,深圳等地。最后,实在不行了,没有跟我们做过沟通商量,直接从第四期小蜜蜂计划的候选人里选,六年级的小覃便是一个。她们直接找到小覃,和他商量,是否愿意参加节目。没想到,小覃的回答让她们大失所望。他说,他不喜欢像猴子一样被拍来拍去。小覃不喜欢面对镜头,不喜欢被拍摄。在编导和他沟通时,摄像机跟过来的时候,他会自然地躲开。因为小覃成绩很好,视野开阔,性格开朗,而且抱负远大。编导劝他,参加节目可以帮助他考上大学。可以有很多人资助他。可以帮助到他的家庭。等等。劝了很久。小覃还没答应。最后,还带着小覃回了一趟他家里,希望通过家长的压力或作用,让他妥协。但无果。接着便是五年级的小忠,他也是小蜜蜂计划的候选人。小忠成绩中上,人缘一般,属于心智未开的那种孩子,一直快乐无忧地生活着。然后外形有点可爱有点憨。但他很胆小,没有主见。变七节目组做了很多他的工作,但他依然不敢独自去参加变形去到陌生的环境独自生活体验。特别是听了一些同学的“会被卖小孩”玩笑后,更是十分害怕。我记得,小忠曾跑来问我,陈老师,我可以参加上海的小蜜蜂吗?我说,你想好了吗?去上海,还是去重庆?他说,没想好,但我想去上海。我怕我哥不给我去(上海)。我说,那你想好先咯。他嗯一声,跑开了。说实话,虽然上海小蜜蜂计划,是12个孩子一起去,还有志愿者老师全程陪同,孩子心里有安全感和归宿感。我们仍然觉得小忠不是很合适的小蜜蜂候选人。因为他的心智和适应能力还不适合到城市里游学体验。他还是一个懵懂的小孩子。所以,即使变七节目组花了很大力气去引导鼓励小忠,还是不行。在试拍的过程中。小忠因为无法配合拍摄,被摄制的人员骂哭了。哭得很厉害,全校都听到了哭声。摄制不耐烦了。最后还是女编导劝了一下。也不行。支教老师薛老师去把他带回了寝室,才慢慢好起来。薛老师是他的班主任,他就对着摄制吼了几句,说拍东西,不能勉强欺负小孩之类的。当时就和摄制对骂起来了,差点干仗。最后是都被女编导劝回去了。过后,又过来安慰支教老师和孩子。此事,当时沟通了很久。我们提出拍节目要尊重孩子,不要勉强孩子,不要干扰学校正常教学(因为很烦她们突然间跑到教室里拍摄,当时在上课或做活动。)。等等。但不了了之。没有回应,也没有答复。&/p&&br&&p&
也许是因为此事,也许是变七她们觉得,小忠真的不适合参加节目。反正小忠被暂时地放弃了。有好几天,不再找他聊天,拍摄了。小忠吃午饭遇到我的时候,还跟我说,他可能不去重庆了。说完,神秘地笑了笑。但是寻找变形孩子的工作并没有停下来。原来变七节目组找到了一个初一的男孩,小韦,他也是上镇的人。这个男孩,一直是我们的资助对象,所以我们也很了解他。他成绩优秀,阳光开朗,表达能力强,表现力也很不错,与人交际能力也不错,而且身世可怜,父母虽然健在,但是离异组合家庭,而且有两个弟弟,都是脑瘫,急需救助救治。家里家徒四壁、破破烂烂的,比小忠家还要破烂。非常符合观众期待和节目标准。找到这个男孩,节目组喜出望外。经过几天的家访和几番拍摄,据说都非常满意。我们都以为就要定下来了。但变七节目组突然收到一个消息,说那个男孩有乙肝。然后,她们立马带着那个男孩去医院检查,并拿到了化验单。然后据说那些去过男孩家家访吃了一顿饭的节目组人员,后悔不已,马上跑到县医院抽血检查化验查乙肝。非常害怕传染上乙肝。再然后,此事就没有了下文。直到节目拍摄结束后,小韦放假回来问我,那个编导姐姐什么时候去中学找他拍节目的时候,我才知道。小韦还蒙在鼓里。不知道他已经被放弃了。&/p&&br&&p&
由于迟迟选不出参加变形的农村候选人,但城市里变形的孩子马上就要来了。据说“老大”很生气(我听到节目组的人这么说,应该是制片人)。所以,不得已,又重新考察起小忠。并给他剪了一个很喜感的发型,配上很花哨的衬衣。结果让全校老师同学都笑话他,别人一见他就给他起外号。让他很烦恼,为此还哭过一场。所以说他的确是心智比较弱或者说情商不高的孩子,并不适合变形。在这个期间,变七节目组意外地发现小芳很懂事,很聪明,又够大方大胆,最关键的是她会配合拍摄。但无奈她又去过了广州,深圳大城市。最后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让小芳带着小忠去。至于节目播出的那个谦让的环节,只是一个闹剧。小芳,志升都去过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了,何谈谦让去重庆的机会呢?小忠的哭闹,是因为他的确害怕独自去参加这样的活动。而志升不理解他,争吵起来。让他找爸爸定夺。小忠更加害怕了,因为闹到家里有可能挨打。&/p&&p&
最终定了,让小芳带着小忠去。然后,在小忠她们出发的时候,设计了一个送别的场面。很多孩子误以为小忠要去重庆读书,不再回来了。孩子是最感性的,有几个孩子还掉了眼泪。小忠她们也跟着掉泪,而知道内情的孩子在旁边偷偷笑,其他的都一脸严肃。&/p&&br&&p&
接下来,就是安装拍摄工具。在学校大门口,教学楼一楼、二楼,对面的老师宿舍,都安装了24小时广角的摄像头。据说也有夜成像功能。基本上整个学校的外边场景都罩入其中。还有五年级教室,其中的一个男生宿舍。也一样。当时,孩子们里流传一句玩笑话:请不要随地小便,那个摄像头正对着你。当时大家都感觉很微妙,有点神经兮兮的,都在刻意回避那个摄像的区域。支教老师更是没事,就呆在自己房间里。不愿意外出。我有时在想,这样的拍摄是否也侵犯了我们其他人的人权?或者对孩子的保护?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p&&br&&p&
由于看过前面一些视频里,常常有城市孩子欺负殴打农村孩子的情况。为了保护好我们的孩子。我特意分别找了五年级的孩子、城市男孩同住宿舍的孩子和女生宿舍的女生谈话。和他们说说如果遇到城市孩子欺负她他们,怎么办?孩子们的答案:报告老师;打回他;不理他;我不跟他玩;我躲开他。等等。最后,我们统一了方式:第一次,警告他,同时告诉老师。如果他不听,动手打人,一定还手。如果不够打,一起上。六年级的,要帮低年级的。男生要帮女生。我当时还教了几招擒拿格斗的简单招数给她他们。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变得如此不安,而不仅仅是反感。而我开始对外矢口否认,是我们介绍变七节目组来学校的。我不知道为什么急于撇清关系。内心有一种恐惧感。也许,我觉得那是对孩子们犯罪,害怕出现不可弥补的伤害。而眼睁睁看着闹剧的发生,内心很矛盾。好在第四期小蜜蜂计划如期举行,我们暂时离开这个当时的是非之地。中间变七节目组曾通过学校施加压力,希望我们活动改期,或者学校领导不要随队参加活动。以免影响变七的节目里城市小孩的到来的拍摄。被我们拒绝了。就这样,小覃和另外5个上镇小学的孩子和6个中学的孩子,和学校领导,志愿者老师,有组织地开始上海游学之旅。离开那天早上,大家都是静悄悄的,一切如往常一样。&/p&&br&&p&
学校领导在参加上海活动开始的第二天,就被变七节目召了回去,飞回广西。以城市小孩要来了,要准备迎接他的仪式。而我们过了9天回去之后,城市小孩还在上镇小学继续“变形”。后来了解,为了拍摄到好的题材,城市小孩变形的拍摄持续了差不多半个月。因为前期的拍摄很不顺利,城市小孩和山里孩子没有太多交集,老师和孩子都不太理会他。既没交流也没有什么冲突,平淡无常,实在没什么可拍的。为此,变七的编导甚至鼓动我们的支教老师去接触挑逗,或激怒城市小孩,骂他打他都可以,只要能引起或激化冲突矛盾,就有东西可拍。因为当时城市小孩刚来的时候,的确有很多过激的行为,比如砸东西、骂人,甚至打小孩子。这些都可以当作挑起冲突的借口。可是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回避,不想参与。为此,学校还曾在全校的集会上,做了动员,“要包容和照顾城市的孩子,帮助他成长”。然后找个别同学来做思想工作,让他们给城市孩子做伴。比如节目的小绿。在我们离开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当时和后来从孩子,从当地老师,支教老师和老乡哪里或多或少了解很很多节目拍摄的情况。以下我以一些节目上的片段来还原一下事实的经过吧!&/p&&br&&p&
第一、卖蜈蚣的情况。因为本来韦爸就没大病。因为爱喝酒,闹了胃炎,不时要买药。卧床是因为胃疼。而很多山里孩子和小忠一样,到了夏季,在广西山区蜈蚣大量繁殖孵化的时候,到处抓蜈蚣,换零花钱用。3到5块一条。因为从小抓惯了,大多数山里孩子都不害怕。其实,卖蜈蚣和跟他爸生病买药是两码事。&/p&&br&&p&
第二、城市孩子穿“蜘蛛侠”到学校不知道是变七编导的主意?但是上镇小学的欢迎仪式的确是变七节目组的安排。为了突出形式多样,还让一帮女孩子穿着元旦晚会演《千手观音》节目的服装,来对衬“蜘蛛侠”。然后设计欢迎的口号。等等,这个欢迎仪式让城市小孩都觉得很“坑爹”。也让远在上海的我们听闻着实大跌眼镜,而忧心忡忡。&/p&&br&&p&
第三、抓蛇的情节,抓蛇的情节其实并不是前期拍的。我们回来后拍的。前期的时候,大家看到有一个镜头,很多孩子在山里采摘植物的情景,是我们的通识课程“认识艾草”的活动课。在这个活动的时候,我们捉到了一条小蛇,是一条有毒蛇。被其他孩子打死后,交到了小忠的手里。小忠拿着蛇去吓摄像的。结果被摄像恐吓:你再过来,再过来,我就打你。而我当时就在小忠身后不远。此类被摄像威吓的情景,据小忠和小芳回忆,前后,包括在重庆的时候,都出现过。这也是当时为什么小忠会放弃去重庆的原因之一。之后过了一段时间,不知道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锻炼城里孩子的胆量还是突出他大胆?变七节目组在街上买回了一条无毒蛇,放在校园里,让城市孩子去抓,一大帮上镇小学孩子跟着。但是城市孩子还是不敢抓,大家跟着蛇跑来跑去,最后,实在不行,一个摄制拿条棍子去压住蛇,但城市孩子还是不敢伸手去抓,最后摄制用手去捏住蛇的头部,然后在低处交到城市孩子手里。所以在视频剪辑上,大家就看到了大胆的城市孩子抓蛇的一幕。其实,这里面有一些常识容易忽略的,如野生蛇是很害怕人,对声响很敏感的。绝不轻易到人聚居的地方,特别是学校这么热闹的场地。第二,山里的蛇多数是毒蛇,连是山里的孩子都不敢轻易碰蛇。谁那么大胆让孩子去抓蛇呢?出事怎么办?&/p&&br&&p&
第四、韦爸煮给城市小孩吃鸡蛋,应该是从县城运过的。而非家养。我们经常家访,知道很少有家庭养鸡。因为这边养鸡基本上是放养的,满山跑,才能算土鸡,才好吃。所以,很少生鸡蛋。不然鸡蛋都生在野外,怎么找呢?所以也就不存在拿去卖的事情。&/p&&br&&p&
第五、牛吃玉米的事情。据志升回忆,因为当时摄制和城里孩子要喝水。所以叫志升和另外一个同村孩子跑一个小时的山路到山下的小卖铺去买饮料。回来后,牛就吃了玉米了。然后其实当时,被吃玉米的农户并不知情,不明白怎么会要求赔偿30元,而节目组要求志升跪下认错替城里孩子受过,让韦爸拿鞭子打他。以拍摄感人煽情的情节,志升不服从安排,和他们吵起来,就哭了。后来志升判断,如果城里孩子也不知道牛怎么下田的。有可能是被人赶下去的。因为山里的牛,从小就反复被驯化,不能进田里吃作物。如果进去了,就会被一顿鞭打。所以不会随便轻易下到玉米地里。而且旁边不是没有草丛。&/p&&br&&p&
第六、白血病的事情。节目到最后,大家都知道,其实没有病。但是把大家的胃口吊足了。和很多村民一样,韦爸好酒,这也是经常犯胃病的原因。志升她们都劝了很多次。之前还得过胰腺炎,有点贫血。&/p&&br&&p&
第七、意外事件。其实这个事情和城市孩子一点关系都没有。是有个六年级的孩子打篮球的时候,不小心磕到台阶,流了很多血。当时,老师们都乱了手脚,还用纸巾止血。我知道后,拿云南白药粉给他敷上后,就止血了。我当时,听到身后变七编导鼓励站在旁边围观的城里孩子上前帮忙。当城里孩子怕血。一直不敢上来。等血止住后,就多大问题了。因为孩子的意识很清醒的。当时学校周围没有车。刚好变七节目组的越野车回来了,就搭着志升和那个小孩送去乡卫生院了。我后来还去了卫生院看过他,缝了几针,没有大碍。&/p&&br&&p&
第八、修路的事情。上镇到弄费的屯级公路,是政府以赈代补的扶贫项目。每年桂西北大石山区都有很多这样的指标。在公路开工仪式的时候,乡党委书记,乡长,还带着上镇的老师们参加了一起劳动。我们支教老师当时也去了。而且当时还上了县电视台。据说,每公里政府补贴2万块,包括炸药的钱。所以不能说是村民自发去做的工程。当然我不是为了给政府添光,也不否认老乡修路很辛苦。但不能为了悲情,而歪曲事实。&/p&&br&&p&
第九、生日活动的事情。我觉得这点要佩服变七编导的策划能力。这个事情,几十年了,当地教育部门没做到,学校没做到,孩子没做到,我们公益组织也没有做到。但要说的是,这里可能并非出于孩子的本意。只能说你们引导的很成功,或者说山里的孩子实在够淳朴。要是换城里孩子试试看?&/p&&br&&p&
第十、有关“妈妈”的主题班会。我想很多人看到小忠和小芳讲她们对妈妈的感受的时候,都被震撼到了吧?我不知道在这样的场合和媒体上公开孩子对妈妈的看法和问题,是否有不妥?但我和小芳比较熟悉,并深谈过,以我对这个家庭的了解,实在不合适。首先韦家已经离异,并且“韦妈”已经重组了家庭。你们并不清楚韦家离异背后的原因,就让孩子公开对母亲的看法和情感。而且据说还带着孩子还去找“韦妈”,直接介入对方的家庭事务中。在早先和小芳她们的交流中,我就发现孩子对母亲有很多“偏激”的想法。比如所谓的“恨”,不想见她。当我和孩子的交流中,了解到离异可能有“婚外恋”等因素后,就知道这里面是很“纠结”的问题,特别害怕对小芳带来很多偏颇的想法。她说很恨妈妈。你们就这样让孩子暴露自己的伤疤,考虑她们的承受能力吗?考虑过她妈妈的感受吗?&/p&&br&&p&
第十一、有关“家”的主题班会。如果我知道这个安排,一定会阻止的,因为当时我就在学校里。除了城市孩子,安排参加这个班会的孩子,大都是一些家庭残缺、单亲、孤儿或者家庭身世很惨的孩子。并且让支教老师来做主持。这样可以让孩子放开心扉去讲述。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当你讲,在学校,别人都有父母看望,我一个亲人都没有的时候,有什么不能打动人的呢?也许是为了打工城市孩子,让他知道他有多幸福。但是对我们的孩子太残忍了。我们在那里服务了几年,从来遇到讲孩子身世,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伤害到她们。怎么可以组织她们起来,一起讲自己的悲惨身世呢!?&/p&&br&&p&
我们回来后,拍摄还在进行中。除了我给带过路的女编导,会跟我打一两声招呼。其他人,从来没有打过招呼。虽然还相处了一个星期。当然,除了摄制组的人,我们从来没见过什么承诺中的心理专家教育专家。当然也没有什么相应的辅导。倒是他们编导说,自己有考过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也可以做心理辅导。但我发现老师和孩子们对城市孩子的态度已经有了改变。大家都变得很包容他照顾他。也似乎习惯了他,一些熟悉他的男孩子见到他会打一声招呼。女孩子还是远远地躲开。我有两次近距离地接触他。都是在教学楼一楼的台阶上。每次都是蹲着发呆。一次是我们都蹲着,相隔五六米,同学叫他吃饭,他不吃。同学放下。他和对视了几秒。又出神地看着操场。一次是他就蹲在我旁边,我们没有对话。我们相互对视一下,又看着操场。他还是一脸愁容。突然间,我觉得他很可怜。被凭白无故地丢到这个小山村,过着自己不适应的生活环境,不适应的生活内容。一个初一要上初二的孩子去上五年级的课程,和一帮比自己小几岁的孩子呆在一起。有时候,他也在很应付地和小绿几个交流。装着“天真无邪”地跟他们玩耍。我本想跟他聊两句,但忍住了。最后他被小绿喊上,去学校外玩了。这应该也是他最喜欢的事情。&/p&&br&&p&
终于,他们要走了。在完成最后的演绎拍摄后,当天就走了。全校、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一走,就是一年8个月,没有联系,没有播出。包括城市孩子的家庭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情侣无聊的时候干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