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购买金融不良资产评估包是否需要评估

查看: 6254|回复: 9
购买不良资产包如何做账
和爱学习的人一起激发动力
每月至少2次直播分享,有回放
剖析数字技术与财审的关系
谷歌、甲骨文、学院、四大专家慧谈
国家会计学院强大的师资阵容
87%高通过率!
各位高手:
我们单位是省国资委下属的国有资产投资公司,最近我们公司要从信达资产管理资产公司购买账面价值数亿的不良资产包,里面基本上都是国有企业在建行的不良贷款,估计最终会以1千多万的价格买下来。购买后这个包是作为应收账款入帐还是作为其他什么项目入账现在找不到依据。
另外我们公司还要接受省管企业清产核资剥离的不良资产,怎么入帐也找不到依据,大家如果知道的话还望不吝赐教。回答时最好列出依据的有关文件、法规。
会计视野论坛帖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发帖人声明原创的帖子,中国会计视野有使用权和转载权。其他网站在写明来源、作者、会计视野论坛首发网址的情况下可以转载,原创作者保留禁止转载和向其他转载网站索取稿酬的权力。
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第116条规定处理。
以一项资产换入的应收款项,或多项资产换入的应收款项,应当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应收款项的入账价值。如果换入的应收款项的原账面价值大于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的,应当按照换入应收款项的原账面价值作为换入应收款项的入账价值,换入应收款项的入账价值大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坏账准备。
请注意这里的“一项资产”并未指定为“非货币性资产”,所以用现金购买不良资产包也是可以如此处理的。
有股东已进行名称核准,资金已注入银行。在向工商进行申请营业执照前,因意见不合要撤资。要出相关报告。啊位同仁有撤资的报告,烦请转给一份。先谢了。
有股东已进行名称核准,资金已注入银行。在向工商进行申请营业执照前,因意见不合要撤资。要出相关报告。啊位同仁有撤资的报告,烦请转给一份。先谢了。
二楼的兄弟,你依据的是非货币性交易的条款,我们的业务恰恰是货币性交易。
通常就是按照这个办法处理的。
对于这个问题,我还有点意见
计入坏账准备后,如果收回部分应收账款,而收回的金额大于账面价值,是否需要冲销部分坏账准备.如果冲销的话,计入什么科目.我感觉冲销管理费用或计入营业外收入都不合适.所以我认为应该按付出的银行存款做为应收款的入账价值,而应收款本身的账面价值在备查簿上做一登记
可以应收的金额作为入账的余额,购买价为账面价值,差额作为坏账准备处理。具体到每项债权,则有一定难度,那要根据每项债权的可回情况来判断了。
应该按照应收款的面值借记“应收帐款”或应收款项类的其他会计科目,按照实际支付的现金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两者差额贷记“坏帐准备”科目。实际收回数超过原先付出的现金时,按照问题解答二关于债务重组中收回现金超过应收款项帐面价值的处理办法处理,最终增加当期收益,个人理解,该项收益归属的科目取决于贵公司购买该资产包的目的,如果是作为投资,则贷记“投资收益”较为妥当。
可不可以这样,我也是碰到这样的问题
&&可不可以这样: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贷:银行存款
我就是不知道怎么交税,应该交哪些税呢
站长推荐 /1
数字技术会重塑会计业,未来行业如何发展?人工智能未来前景如何?会在那些领域取代人工?如何利用数据分析作出有效的商业判断与决策?如何保障数据质量与安全?听SNAI、ICAEW、谷歌、甲骨文、德勤、普华永道专家慧谈,9月12日下午,抢位中
Powered by对国有不良资产通过证券化途径打包上市现象的反思和建议
履行职能 建言献策
对国有不良资产通过证券化途径打包上市现象的反思和建议
  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国务院参事的署名文章,文中指出:&目前,面对国内银行不良资产增多的压力,很多市场人士考虑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把不良资产打包处理。为此,宏观监管机构更要清醒地关注:第一是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转让、出售,一定要坚持严格的市场评估原则,政府不能干预。第二是对于金融机构将不良资产打包、或搭配其他金融产品,以理财、信托的方式、或者通过同业市场销售给老百姓的,更要密切关注,加强监管。&
  将国有不良资产通过所谓的重组打包,来实现证券化,不仅坑害了股民,对境内资本市场造成巨大的潜在风险隐患,而且对目前我国正在努力培育中的&沪港通&和&深港通&等跨境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是一个巨大伤害。那么,为什么这些国有不良资产,总是希望寻找所谓的&证券化&办法来上市呢?尤其是一些业绩糟糕的国有企业,总是打着&国企改革&和&资产证券化&的名义,将风险和责任全都抛给百姓们。同时,因为担心这些不良资产的证券无人购买,有心术不正者出来为其&粉饰打包&,再去欺骗投资者,将中国资本市场整体质量搞得乌烟瘴气。
  其根本原因在于,目前我国各地方国资委都只管国有资产监督,而不管国企经营管理。这也促使各地方国资委只专注国企的&证券化率&目标考核,却忽视或者根本不关心国有不良资产集中上市的事情。因此只有彻底改变这种片面的国资国企改革和监督管理大格局,中国的资本市场和国企改革才能健康发展。
  因此,我国各地方的国资国企改革有关实现国企&证券化率&的考核方式,需要重新作出反省和评价。为此,建议:
  1、建议各地国资委改变国企改革的有关&证券化率&的目标考核方法,而是改为国企&经营健康率&的目标考核,应当以国企&经营健康率&来代替目前的&证券化率&,杜绝国有不良资产偷借证券化&栈道&上市骗人。同时,各地方国资委要彻底改变目前对&国资&概念的片面界定,不要将&国企证券化&当作自己监督管理的终极目标。国有企业的实体资产最大价值和社会贡献最大价值,应当成为各地方国资委监督管理的两大抓手。
  2、建议国家证券监督管理部门严格把住证券健康上市这道关,尤其是对兼并重组、借壳上市等公司,亟细查三年经营账目,着重查清三年来其《现金流量表》的现金净流量与《损益表》的净利润之间的差异数额,以及有关差异数额来龙去脉的根本原因。凡经查实有造假等重大问题,除了不准其继续申请上市之外,还需要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迅速移交相关司法机关予以惩处。
  3、建议国家工商管理部门对已经查实帮助国有不良资产打包造假做账的财务公司或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应当予以挂上&黑名单&,并且以社会媒体公示方式,告知公众们这些造假者的欺骗手法等相关情况,让这些造假者在我们这个社会中没有任何藏身之地。另外,国家公安经侦部门要严厉打击将金融风险转嫁给社会的各类犯罪活动。
本文观点供交流参考名师幽默的声音,考试重点和难点讲解,每天限额200张,抢完为止!改变,从这一刻开始!
你现在的位置:> >
不良资产处置中资产的评估
会计城 | 日
来源 : 互联网
近年来,资产管理公司的处置工作经常受到所谓“贱卖”及“虚假评估”一类的质疑。从某种意义上讲,由于我国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发育尚不充分,处置过程中难免缺乏有效的市场定价机制。交易过程中市场法则的充分彰显,却导致以资产评估值作为定价依据,往往出现市
&&& 近年来,资产管理公司的处置工作经常受到所谓“贱卖”及“虚假评估”一类的质疑。从某种意义上讲,由于我国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发育尚不充分,处置过程中难免缺乏有效的市场定价机制。交易过程中市场法则的充分彰显,却导致以资产评估值作为定价依据,往往出现市场不买账的现象。因此,人们有理由疑惑资产评估对资产处置价格的指导作用。  一、资产评估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基于过去十多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资产评估作为价格发现机制的补充,为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提供了支持,为市场主体提供了决策参考。  在国企改制、资产交易等经济行为中,很多场合是根据评估结论直接确定交易价格、投资价格,评估作价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法定定价机制。由于资产评估的作用被人们无意识地夸大,过高的期望值给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带来了一定的误解。同时,一些部门、企业和上市公司管理层有意甚至恶意利用资产评估作用及定位的模糊认识,操纵评估结论、推卸决策责任。又由于资产特性、交易机制、市场供求等固有的局限,在某些资产或企业股权、产权进行交易时,可能出现价格发现机制失灵的状况,也可能出现评估作价失实的情况,从而影响到整个评估行业的信用和社会公信力。  (二)资产评估行业的新课题中国金融不良资产的处置向中国的评估行业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课题。作为一个发展中的行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化,资产评估已由为国有资产管理服务扩展到为维护包括国有经济在内的各方经济主体的权益服务、为社会公众的权益服务。资产评估服务必须逐步走向社会化、市场化和职业化。目前,社会公众对其能否独立、科学、客观、公正执业日益关注,而其顺应改革、把握机遇、应对挑战、规范执业的准备仍显不足。  2001年夏季,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主办了《金融不良资产评估相关问题研讨会》,与会评估行业协会领导及专业人士、各地评估公司的资深专家重点对资产管理公司在资产处置过程中处置价格与评估价值严重背离的情况共同进行了分析,并对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及适用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讨。与会专家呼吁评估行业重视对金融不良资产的认识和评估方法的研究,尽快从方法上解决不良资产评估价值的市场实现问题。这一专题研讨会及其成果受到了行业协会的重视,《中国资产评估杂志》专栏登载了相关研讨文章,引起评估业界广泛关注。  可以肯定地讲,金融不良资产的处置和评估推进了我国评估业的发展。抵押贷款评估业务与不良债权资产评估业务的研究已经开始成为资产评估行业的新焦点、新课题。我国银行业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越来越多地对贷款项目采用抵押等担保方式。但在当前的金融不良债权的产生以及不良债权资产的处置中集中暴露出抵押资产评估标准存在较大问题。问题的产生既有来自贷款申请人和银行的问题,也有评估行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1 、职业道德层面,迎合客户利益,高估抵押品价值甚至出具虚假、不实评估报告;  2 、技术理论层面,没有对抵押品评估进行必要的研究和规范。  如何从价值类型的选择和方法的运用方面解决这个抵押权与处分权相对应的抵押品估价及其变现问题,已经引起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的重视。行业协会已在组织编写《不良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加强抵押品评估管理、规范抵押评估业务、维护金融资产安全的行业技术规范和执业诚信要求正在酝酿之中。  二、不良资产处置与资产评估相关问题  (一)盘活金融不良资产须注重成本效益资产评估专业性较强,尤其是不良资产的评估对专业人员来讲亦是新课题,需要有一个熟悉、探索和突破的过程。  资产管理公司作为评估报告的使用者,目前也还缺乏对评估报告的审查经验以及对评估技术、理论的深入了解和研究,这种情况会影响对资产评估作用的认识并有碍于对评估报告的全面理解及正确使用。因此,资产管理公司的员工,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认识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就目前我国评估行业执业水平而言,评估报告中存在某些“技术与质量缺陷”,应该说如同金融债权中出现了不良债权一样,是问题而非主流。随着行业标准、行业准入、行业自律以及检查、管理等措施到位,相信这些问题会在市场中不断得以规范。而对于资产管理公司来说,急需解决和始终呼吁的一个现实问题则是评估价值的市场实现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从理论上、方法上创造条件,使评估行业能为不良债权资产做特体服务,从而避免和减少对不良债权资产这种特殊资产评估的盲目性。  从理论上讲,评估的目的是为处置定价提供参考依据,而实际上,资产管理公司所面临的是诚信缺失、法度不足的处置环境,这不仅为实现处置回收最大化增添了阻力,同时也限制了资产评估作用的发挥。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资产管理公司很难采取相对理想的投资银行运作手段,以实现纯粹市场定价和回收价值最大化。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相对灵活的策略应对环境、把握商机,实现处置回收的工作目标。  相对于资产品种多样和处置商机多变的客观实际,“原则上先评估后处置”  的管理要求在执行过程中显得难以把握。监管部门通常比较容易关注“为什么不评估”?并不在乎“评估了有没有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资产管理公司为了规避自己的责任风险,不计成本不加区别地进行评估,反而忽视了成本效益原则。这实在是应该认真加以研究的。  (二)客观地看待历史与面对现实金融不良债权形成的原因较为复杂。国家赋予资产管理公司三项任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处置金融不良资产、帮助国有企业脱困。也就是说,不仅要处置变现,最大限度地挽回损失,还要配合国企改革,推进国有资产的整合,解决优化资源配置和盘活存量资产的问题。  目前的金融不良债权往往形成于多年之前。当时不少抵贷资产中是房子抵给一家银行,土地抵给另一家银行,或者只抵押房子不抵押土地。而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房地合一”政策是在此之后,所以,在资产处置时只能对有处分权的资产进行评估和处置。同理,债务人以多年前地方政府对于“商住用地”的规划获得的抵押贷款,而至今未能实现土地的开发利用,也只能根据现实状况进行估值和处置。  (三)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是资产管理公司遵循的重要原则。但由于政策与环境的不相适宜,又往往造成了诸多方面的看法不尽一致。  金融不良资产的政策性剥离与商业性消化方式,足以使资产管理公司承担着比实现价值回归更重要的社会政治责任,处理着比资产变现更困难的社会经济矛盾。  然而,市场本身是各种利益得以均衡的载体。处置不良资产公开市场操作,不仅有利于规避道德风险,还有利于促进市场培育。应该承认,市场的培育与发展是个渐进的过程,即便是不成熟的市场也有形成市场价格的机遇。  由于资产评估只估算资产或权益的价值,至于社会安定需要成本,以及利益均衡等问题,既属国计民生又有市场博弈,评估师无法考虑。因此,在目前的市场状况下,资产管理公司肩负几千亿元不良资产的处置压力,面对相对失衡的市场供求及有限的投资者,是必须以资产评估结果为依据,一味讨论定价的合理性以显示公正,还是尊重市场,兼顾环境的客观性以实现落袋为安?这也许应该是多解的答案。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理论贡献就在于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通过对认知心理的研究,揭示并证明了人类的行为动机对于市场机制下差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庆幸“行为经济学”的诞生,多少减轻了我们心中的郁闷。  2004年财政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管理办法》修订版已有明显的政策导向,“以资产处置的实际需要和成本效益原则考虑是否需要评估”这一规定,为资产管理公司提供了新的制度环境和工作标准,以及事实求是地开展工作的条件。伴随商业性收购及市场化处置业务的开展,以资产评估作为交易定价依据将不是惟一和必须的途径。
[关注会计城官方微信,获更多新鲜、专业、实用资讯]
你可能对以下内容感兴趣:不良资产处置评估有关问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不良资产处置评估有关问题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不良资产评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