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问一下蓝牙ps audio 解码器器audioengine B1在声场定位方面表现怎么样吗?

美国声擎 AUDIOENGINE B2 桌面式蓝牙音箱听音谈 - 今日头条()
Audioengine D3PM2:00 22 Feb 2014 Hangzhou Written By cgbdw 小安 Music & Bluetooth美国声擎 AUDIOENGINE B2 桌面式蓝牙音箱听音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3年和2014年蓝牙音箱真是来势汹汹,几乎是所有的音频厂商都在做蓝牙音箱,门槛低,利润高,不过在过去一年里,价格卖的高的蓝牙音箱很多但真正好听的产品并不多,价格和其价值极不对称,不过今天开箱这台美国声擎 AUDIOENGINE B2 桌面式蓝牙音箱略有些不同,这是目前为止,一千多元蓝牙音箱里我觉得做的比较好的一台,有一点传统HiFi音箱的制造设计感在里面,这台蓝牙音箱应该是很多音频发烧友心里蓝牙音箱比较理想的做工和样子。和其他厂商广泛使用塑料或者金属铝材作为外壳不同,声擎在B2上使用的是木头作为外壳,并且有黑梣木,胡桃木,斑马木三个版本,我这台是黑色的黑梣木。声擎B2蓝牙音箱另外一个特点是支持蓝牙4.0,并支持aptX音频编码。早期的蓝牙音箱音质上有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传输的延迟和带宽问题,蓝牙耳机整个传输过程大致步骤是这样的,就拿MP3文件来说,它会经过两次解码和一次编码的过程(MP3→PCM→AAC/SBC/apt-X→PCM),由于MP3本身就是有损压缩,再经过一次有损编码,对音质的影响不言而喻,而就算是无损编码,在整个传输过程当中也会经历一次有损编码,这样完全失去了无损的意义。aptX音频编码并不能算是真的无损,它是一种混合编码,只不过能接近无损,该种编码可支持最高24bit/96kHz规格的高解析音频,如果蓝牙传输实际使用该种编码几乎可以和达到无损一样的效果,目前支持aptX 的手机和前端音频设备越来越多了,声擎B2蓝牙音箱的音质上是有保障的。附送的线材,一根电源线和一根3.5mm音频线,做工都显得很普通,声擎B2的箱体体积较大,总功率也比较大。官方的指标是30W 额定输出功率 (每通道15WRMS/30W峰值),所以这个音箱不像一般的蓝牙小音箱一样内置电池可以带出去,声擎B2的体积是只适合放在家里的大小,这个音箱要比今年大热的Bose soundlink mini、JBL Pulse之类的蓝牙小音箱大上数倍。整个音箱从箱子里拿出来的时候沉甸甸的,声擎B2的运输重量达到了10磅(4.6千克),放在桌上很有质感,外壳是18mm厚中密度纤维板,然后再贴上黑梣木,摸上去感觉还是很厚实的,前挡板边角有磁铁,可以轻松的取下来。造型看上去有点像两个声擎A2+的音箱合体的结果。黑梣木的木纹还是比较好看的,木制的外壳给人感觉很耐看,而每一台机器唯一的木纹理,也会赋予机器一些别样的感觉,音频产品里,木制外壳的比较受欢迎,尤其是音箱。木纹理也让机器看起来更有一些传统HiFi器材的味道。声擎B2的中低音单元是之前在其A系列产品上使用的凯芙拉单元,采用无纺布的玻璃芳纶复合材料,有橡皮包边。高音单元则是丝膜磁流体冷却高音单元,左右声道各一组,是完整的立体声音箱常用的单元结构。位于音箱中间的导向孔,在音量较大的时候能感觉到澎湃而出的气流,这个音箱的音量还是很大的,因为箱体比较厚也比较重,音箱的振动得到了较好的抑制。从位置上看,B2的两个扬声器单元比较近,不过官方称B2的扬升单元都可屏蔽高频射频信号,减少来着入电脑显示器、手机等电子设备来带的信号干扰。前挡板的边角的磁体,对准音箱就可以吸上去,并且会贴的很牢固,不过我觉得黑梣木外壳的音箱不上这个前挡板会比较好看,声擎B2的单元裸露着看也很带感。背面的接口并不多,主要接口就是3.5mm和100-240v德源输入接口,家庭电网中往往会有杂波,很多有源音箱接上去就会有“兹兹”的杂音,所以有源音箱的滤波还是很重要的,声擎B2电源部分三重稳压滤波(3级冗余调校)的处理,噪声控制还是比较理想的。声擎B2和很多蓝牙音箱不太一样的是,B2有一个可以接驳的SMA口天线,作用是扩展蓝牙信号接收范围,很多蓝牙音箱距离超过10米信号接收就不太好了,声擎B2可以确保在25米距离都能进行有效的连接,最高可达30米连接。整装的样子,还是很端庄的,其他的主要参数:输出功率:30W 额定功率 (每通道15W RMS/30W峰值), AES模拟输入阻抗:10Kohms非平衡频率响应:65Hz-22kHz (±2.0dB)信噪比:>95dB(A计权)失真 + 噪声:&0.05%全功率串扰:-50dB蓝牙类型:搭载aptX专利的蓝牙4.0支持协议:aptX,A2DP和AVRCPD/A转换器:TI PCM5102A输入位深度:24位(超采样)输入比特率:由蓝牙确定无线延迟:30毫秒(ms)声擎 B2采用了TIPCM5102A DAC,在一些耳放及外置声卡上有使用,虽然不是非常高级的DAC芯片,不过这块芯片低噪声及高保真特性还是很突出的,它会把所有位深都填充成24位,从而实现更高的信噪比,这个DAC芯片和传统的模拟放大是将这款产品和一般的蓝牙音箱拉开声音素质差距的重要部件。用于试听的手机是索尼Z1,支持APT-X ,三星、索尼、HTC之类的厂商级别较高的机器都支持APT-X ,手机与音箱连接非常方便,按下声擎B2机箱背面的匹配按键就可以了,无需输入密码之类。在声擎B2上我听的第一首歌是女声,不得不说声音让我受到了惊吓,中高频非常明亮干净,完全不是以前听过的蓝牙音箱的感觉,而且声音细节也不少,密度适中,有很不错的音乐素质感。低音方面相对弱一点,下潜和弹性感觉不是很足,低音没有那种很澎湃的感觉。B2蓝牙音箱的调音还是比较像声擎在2.0音箱上风格,比较注重声音素质的表现,听低音混响比较多的流行乐感觉“动词大词”的感觉略微差了点。乐声、女声等中高频为主的音乐听起来会比较自然舒服,声场方面由于两个声道单元靠的还是比较近,1米左右立体声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超出一米立体声声场感稍微弱了一点。另外就是大音量状态下还是有一点“声音关在盒子里”的味道,不过声擎B2音量比较大,开到3分之1就非常响了,10多平米的房间完全足够,如果是较近的距离使用,我保证你肯定开不到50%。到目前为止声擎B2是我听过一千来元里声音最为舒服、自然、像样有素质感的蓝牙音箱,这和走花哨路线的蓝牙音箱很不同,声擎B2身上有很多传统HiFi箱的影子,虽然和同价位级别的2.0音箱的整体听感还是有一定差距,不过也是非常的好听了,因为其简洁的设计,作为简洁风格的电脑配箱或者是床头音箱、书架音箱使用都是适用的,尤其是你钟爱房子里有背景音乐那种感觉,声擎B2就是能够提升家居品味和生活幸福感的那种音箱。
享受生活,乐在其中!欢迎加入乐享派LOXPO社区,分享数码体验生活,尽在乐享派LOXPO
不要陈词滥调,语言犀利。且听米糕为你解读事件,洞悉人物。
随身数码影音专业站平板、HIFI播放器、耳机、耳放...给你最专业的全面的视听信息
还原最真实的手机科技的本质。
打造一个烧友的平台,也是好东西的平台。拒绝水军。只接受好的器材与耳机的测评投稿。
评分榜()是HiFi发烧友的兴趣集结地,首家专注于耳机巡回免费试听在线互动评测、讨论、提问的交流平台。
易车购物10万买豪车 新劲炫ASX等你询底价
(C) 2016 今日头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公司名称: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查看: 11622|回复: 44
声擎Audioengine D1试听—【美国来的声之擎天柱】~~主观听感测评(完稿,欢迎观看~
美国来的声之擎天柱~~声擎D1主观听感测评
二产品介绍
三开箱外观测评
四音质测评前的准备工作
五音质测评
六关于推力
Audioengine(声擎)这个品牌也许各位看官还并不十分熟悉,甚至笔者在试听之前也完全并未听过这个品牌。
也有有些看官会想是不是又是一个假洋鬼子的品牌呢。其实答案很显然是否定的。这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品牌,
只可惜一直未进入中国市场,因此国内烧友并不熟悉。很高兴这次能得参加这个大家还不太熟悉品牌的USB解码器的测评,
希望能将我自己的收听体验传达给各位看官。
不得不说要赞一下声擎的厂商,这次活动在奖品的设置和参加形式上都是相对比较人性化的,不想支付押金的可以去店内试听,
可以支付押金的就支付了押金拿回家听。和厂商的人也交流了几次,很耐心的解答了笔者的一些问题~赞一个。
二 产品简介
Audioengine(声擎)品牌由Dave Evans以及Brady Bargenquast创建于2006年。经过了几年的发展,在欧美地区口碑颇高,
旗下多款产品获得了发烧音响界权威杂志《What HI-FI?》五星推荐。 创建品牌以前,团队主要生产专业录音室定制的监听音响设备,
后来转型为生产家用的室内音响产品。其产品大多基于特殊定制的设计,极少使用现成的部件。经过多年研发制作专业音频设备的经验和技术积累,
其家用音响设备也具有专业级产品的素质。(转载自百度百科)
笔者也自行搜索了一些关于声擎的信息,发现声擎的产品并不多,在USB解码这方面也仅有几款产品,
这让笔者颇为担心会不会经验不足而导致产品的实力有限。更何况笔者自行搜索的时候发现,这款D1的配置并非非常高。
不过在笔者简单的收听之后,就打消了这些顾虑,这的确是款不错的产品。
关于D1先放上一段,厂商官方的宣传片吧:
视频十分简单易懂的介绍了一些D1的性能和用处。根据视频中所说的,D1对于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型号是十分擅长的。
那么究竟效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该产品的基本数据信息:
  解码器类型:USB与光纤(SPDIF)双模
  输入接口:USB/光纤(SPDIF)
  输出接口:RCA/3.5mm耳机
  D/A转换器:AKM4396
  光纤接收器:CS8416
  USB控制器:TI1020B
  USB版本:USB1.1或更高
  最高输出幅值:2.0V RMS (RCA & 3.5mm)
  输出阻抗:47ohms RCA, 10 ohms 3.5mm
  供电电源:USB 5V
  功耗:200mA
  USB电源滤波:2级冗余调较
  信噪比:&110db
  失真+噪声:&0.002%
  串扰:&-85db
  频响范围:10Hz – 25KHz +/- 0.5db
  比特率:最高24Bit
  采样率:最高192KHz(光纤),96KHz(USB)
  尺寸:3.5x4x1″
  包装重量:0.5kg
  参考价格:1499元(亚马逊中国)
说实话,对于音频器材来说数据的可看性并不大,笔者自己也做不到对这些DAC芯片,运放芯片等如数家珍,所以也就不多加解释。只能说根据数据和价位,我们能看出该产品定位中端,有一定的推力,比较适合耳塞,或者推力要求不太大的耳机,对于K701等大食量的大耳机来说可能略有困难,不过由于有着RCA口的预留,因此完全可以接驳台式耳机放大器来解决这些问题。比较可惜的是没有LO口的设置,如果要接驳便携耳机放大器就需要转接头可能会相对带来一些麻烦~。
(82 KB, 下载次数: 0)
15:18 上传
三 开箱外观测评
在支付了押金之后,声擎动作非常快,1个小时以内就发货了,并且使用相对安全的联邦快递发货,能看得出厂商对于这次活动的诚意。第二天就很快的收到了货物了。
撕开快递纸包,呈现在眼前的就是一个像鞋盒一样的硬纸壳。体积还是挺大的。稍微有些疑惑,难道是用这样的硬纸壳装解码器的吗。
打开了外面的壳子发现,原来那只是起到保护作用的一个硬纸壳包装,真正的产品包装还在其内。现在展现在眼前的才是D1的包装,
高端大气上档次有木有。黄黑相间的包装硬纸壳,能比较好的保护内部的产品,颜色的设置和字体都十分的醒目,产品的图案在包装正面的左边。
包装正面照,除了产品图片,网址等信息,还有一些产品特性的标示,不过很遗憾是英文的。还没有完全本土化。
这是包装的背部,标示了产品特点以及相关的接口等等。还是比较人性化的。
产品的四周也都没闲着,都有这不少英文的标示,也算是体积的一种合理利用吧。
看完了产品的外部包装之后,我们就可以拆开产品啦。这里扯一句题外话,有些厂商可能会觉得产品包装不重要,节省了成本,但是说实话,
笔者觉得包装至关重要,如果在包装上给用户一种高档感,那么用户在使用起来也会更加的仔细。这就和名牌包包一样,
并非是那些包包有多好,而是他们种附属价值,就是高档感。当一个产品在包装上就能比较高档的话,
对于用户而言拆开包装就有种拆圣诞礼物的兴奋感,否则如果只是几片硬纸壳包成的包装,这很容易让用户快速的失去期待值。
打开了盒子,里面存放着一本产品说明书,两份相关产品的介绍,保修卡,以及海绵避震垫,十分人性化。不过同样可惜的是,
除了保修卡其余部分均为英文的。不过也咨询了厂商,厂商回答是在后续的贩卖中会赶制中文的说明书的。
虽然说明书很精美,很仔细,但是目前还都是英文的,考验大家英文水平了~
虽然只是试听的产品,不过里面东西一个都不少,包括保修卡,呈献给了大家一个完整的产品,十分的体贴。
把说明书,保修卡等都放到一边,“当当当当!”这里才是今天的主角。声擎D1。盒子内部的设计也十分人性化。
盒子的底部也有一层海绵来保护产品,而盒子的中间分成了三小格,左边一个放置了配送的USB连接线,右边是一个绒绒的小布袋,
可以作为保护袋来装D1。而中间黑色的小盒就是声擎D1USB解码器了。
将他们从盒子里面解救出来~能看到盒子中还放置了一个干燥剂防止产品受潮。确实想的很周到。
虽然说配件不多,没有赠送光纤连接线等,但是整体上已经够用了,而且该产品操作十分简易,这个后面再说了。
虽然没有丰富的配件,但是现有的配件都做到了极致,很少看到有配送的USB连接线是镀金材质的。这款D1的USB连接线就是镀金的。
线身的做工也很不错,目测很耐用。
绒布袋其实就是薄薄的一层,估计对掉落碰撞这样的伤害起不到保护作用,不过对于防止变脏防刮等还是可以起到作用的。
主角登场,对于D1的做工,说实话我挑不出任何毛病,正巧上周笔者才做了IBASSO家D7的测评,因此非常好比较。
这个D1一拿回家就被老爹看到,他看了一眼就说;“这个笔上个星期那个贵不少吧,做工好太多了。”
虽然价格没有贵很多,但是做工确实区别较大,当然不是说D7的做工不好,只是D1的做工太好了,几乎无暇。
正面是音量旋钮,白色的指示灯,镀金的耳机插头,并且下面还有英文的标示提示他们的用处。另外两个孔应该是固定用螺丝,可以无视。
音量旋钮,做的非常好,外表是轻微的磨砂材质,和一般的解码不一样,D1没有咔哒一下的关闭效果,练上USB直接就开启,
不需要通过音量旋钮来开机。那么是不是D1就没有开关键了呢,其实也不是的,仔细的朋友可能会无意碰到电源指示灯,会发现是能按动的,
没错电源指示灯,就是D1的开关键,默认是连上USB就开机,不过这时候按动一下电源指示灯,D1就关机了,很有趣。
旋钮的阻尼也设置的恰到好处不会让你觉得难以拨动也不会让你一下子就转的很大,对保护听力有好处。
右边的白色指示灯插上USB接口就会亮起,白莹莹的很美观。耳机插口做的也很好,耳机插进去不会紧的插不进去也不会让你觉得太松,恰到好处。
背面依然设置的很不错,左边是两个RAC连接头,可以接驳音响,台式耳放等等。很人性化的设置成了右边是红色,左边是白色。
旁边是光纤接口。而最右边则是USB接口。井井有条。
俯瞰D1,D1的顶部完全一篇空白,不对应该说空灰~没有任何的标示和团。这让我想到了某个厂商老总说的,没有设计的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
当然这还是见仁见智,我自己还是觉得有点图案会更好看的,不过难保到时候显得过于花哨,毕竟我也不是学设计和美术的~
D1的背部,有了一些文字的标示。其实和包装壳上的很多都有类似就不加赘述了。有两道避震扛,既可以避震也可以防止桌面刮花机身。
整个机身也是轻微的磨砂设计,可以大大减少指纹的侵蚀。手感十分好,不会很轻也不会很重。机身的边缘各个角落都没有任何的毛刺。
白莹莹的指示灯,十分美观精致。
可能在之前的图片上看上去机器会有点大,其实不然,D1是个十分精致小巧的机器,上面两幅是大小比对图,差不多相当于五分之一个IPAD,
半个DR100MK2,和HTC G17大小差不多,还是十分小巧的方便携带的。
总体来说,在外观和做工方面D1确实做到了无可挑剔的程度。美国厂商一直给人以一种粗犷不拘小节的感觉,不过D1可以令大家扭转这样的印象。
就外观和做工而言,我可以给满分10分。
(80 KB, 下载次数: 2)
15:26 上传
(88 KB, 下载次数: 0)
15:26 上传
(81 KB, 下载次数: 5)
15:26 上传
(88 KB, 下载次数: 0)
15:26 上传
(74 KB, 下载次数: 0)
15:26 上传
(64 KB, 下载次数: 0)
15:26 上传
(69 KB, 下载次数: 0)
15:26 上传
(67 KB, 下载次数: 0)
15:26 上传
(94 KB, 下载次数: 0)
15:26 上传
(114 KB, 下载次数: 0)
15:26 上传
(98 KB, 下载次数: 0)
15:26 上传
(89 KB, 下载次数: 0)
15:26 上传
(75 KB, 下载次数: 0)
15:26 上传
(81 KB, 下载次数: 0)
15:26 上传
(113 KB, 下载次数: 0)
15:26 上传
(116 KB, 下载次数: 0)
15:26 上传
(73 KB, 下载次数: 0)
15:26 上传
(50 KB, 下载次数: 0)
15:26 上传
(71 KB, 下载次数: 0)
15:26 上传
(83 KB, 下载次数: 0)
15:26 上传
(90 KB, 下载次数: 0)
15:26 上传
(76 KB, 下载次数: 0)
15:26 上传
(118 KB, 下载次数: 0)
15:26 上传
(116 KB, 下载次数: 0)
15:26 上传
四音质测评前的准备工作
说是准备工作,其实就是将PC调整到一个比较适合比较好的听音环境。一直以来我们都听说foobar2000是最好的播放器。
不过笔者自己曾经AB对比过觉得千千静听并不比FOOBAR2000在素质上弱。所以一直就还是使用千千静听,
不过在厂商人员的指导下,试了下FOOBAR2000的WASAPI插件输出,发现确实音质有一定的提升,觉得可以和大家分享下(当然大神们肯定对于这种调节已经烂熟于心了~)
首先我们可以先下载FOOBAR2000播放器。给出下载地址:
这是三月份才更新的最新版本。建议可以下载B版本,集成了各种插件和歌词秀功能,比较方便。
然后是去官方下载WASAPI插件,
这是最新版本的WASAPI插件,旧版本的FOOBAR2000可能无法安装所以推荐大家先安装了新版本的FOOBAR2000.
而之所以选择新版本的WASAPI是因为旧的2.1等版本的WASAPI在用USB设备时候有时候会出现爆音等现象对耳机,
耳朵都十分不好,然后笔者做了一些测试之后发现最新的3.2版本WASAPI和1.2.3的FOOBAR2000配合就没这个问题,所以才推荐大家安装。
点击这个图标进行下载:
下载下来之后应该是WASAPI.fb2k-component这样一个文件
然后打开安装好的FOOBAR2000,
依次点开文件,参数选项,组件:
点击安装,然后选择之前下载的
WASAPI.fb2k-component
就可以将这个插件装进去了,然后FOOBAR2000会提示你重新启动软件。重启软件之后,连接上D1,依次点开文件,参数选项,输出:我们会发现在设备这一栏下拉多了很多的选项:
如果是使用电脑播放音乐的话,则是用WASAPI(PUSH)为最佳。
不过我们现在用D1来播放音乐做解码器,
因此选择WASAPI(EVENT):扬声器(audioengineD1)这个选项。
然后将缓冲长度调到最小,输出格式调为24位。点击应用,确定。
这样就能在D1上体会到,PC平台比较高品质的音频效果了。
有些朋友可能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
在百度百科里有详细的解答,简单的说就是,WASAPI允许传输未经修改的比特流到音频设备,从而避开SRC(Sample Rate Conversion,取样率转换器)的干扰。
这样可以保持一个更加优秀和保真的音效,具体原理各方面,笔者也并不甚清楚,不过的确是有效果的,直观上就能清楚的感受到,音质的变化。推荐大家去尝试。
而如果有的朋友说,我就是用惯了千千静听等软件,就是不想改。也完全没有问题。D1在使用上非常非常的简单,用千千静听等软件的时候甚至不需要做任何设置,
直接链接到USB接口就能直接使用,甚至不需要装任何驱动,非常的方便,这点上我觉得要比IBASSO的D7方便很多。
既不需要装驱动也不需要每个软件都调整来调整去,只要带着D1到哪里都可以直接插在电脑上听歌,很方便。
(3 KB, 下载次数: 0)
15:26 上传
(98 KB, 下载次数: 0)
15:26 上传
(57 KB, 下载次数: 0)
15:26 上传
五音质测评
准备好了一切之后,OK我们就可以进行音质的测评了~
D1可以接驳USB接口或者是光纤接口,无需设置接上后自动会十遍USB接口或者是光纤接口,在参数上光纤接口是更高的,不过由于体积很小,
以方便为主,所以相信用户更多是只会去用USB接口的,因此测评也基于USB接口的传输进行
测评耳塞:UE900 MA900 SWD2(主要使用UE900做测评因为隔音且解析较高,后面两个在后续做搭配时候使用)
对比对象:PC集成显卡直推,DR100MK2,三星的YPVP2录音笔。
可能在音频种类的分类上,我这样分并不科学,但是我觉得这是大家经常收听的音乐风格,也是比较能有代表性的体现D1的水平的,
所以我分为了,亚洲女声,亚洲男声,欧美女声,欧美男声,伴奏较复杂音乐和古典音乐这几个大类来试听。
关于低噪,估计这个大家会比较关心,可以告诉大家D1完全可以解除电脑低噪过大的问题,在PC机直推下会有兹兹的怪声,而在D1下完全没有低噪非常小。
亚洲女声给人的感受,笔者认为通常都是甜美和细腻的,情感十分的多变,虽然也有例外,比如黄琦珊,尚雯婕,
王若琳等等也有着欧美女性声音的特质,但总体来说,听亚洲女声我们要找的就是那份亚洲女声特有的婉约。
这个分类中,笔者先试听了童年记忆中非常有分量的一笔,神奇宝贝剧场版动画《七夜的许愿星》的主题曲由林明日香演唱的小さきもの。
这首歌曲前面在左右声道中游动的沙漏声音,以及中间的吉他声音,高潮的气势,人声是否会被掩盖,都能考验设备的实力,能发现在D1上前面的沙漏,
中间的吉他,高潮的气势都要好过PC直推,分离度也要好于PC直推,当然PC直推还有底噪大的毛病。在吉他上我觉得比DR100MK2好听一些,
不过人声的话DR100MK2暖一些更加耐听,觉得D1声音偏冷一些。在高潮的时候能感觉到D1的声音分的更开,低频更凝聚。素质比DR100MK2PO口直推应该是要高的。
然后听了KOKIA的はじまり,是一首无论听多少遍,笔者都会被感动的歌曲,在PC直推下兹兹声严重破坏感动度,钢琴和人声都不如在D1上好听。
这首歌可能是下载文件的问题,虽然是无损但是还是有杂音,在D1上的话杂音要比DR100MK2更明显一点点,可以看出素质不弱,
钢琴声比之DR100MK2也要更加玲珑剔透一些。当然有人喜欢这种玲珑感,有人喜欢DR100MK2的暖声。要说的是D1的那种玲珑感,并非是非常冷的那种冲声,
只是没有DR100MK2那么暖而已。后面又收听了一些梁阿姨,还有彭佳慧的歌曲,都有着不错的表现。这轮里其实就能比较明显的看出D1的一些端倪,
素质不低,声音还原度较高。比PC直推有提升。
亚洲男生比之欧美男生一般来说,声音厚度要薄一些,声底要弱一些,音域没有欧美男声那么宽广,不过优势在于那种细腻的听感
林志炫正好是能把这种优势体现的比较好歌手,先试听了他最近的新单曲《御龙铭千古》,通过这首发现DR100MK2的声音定位觉得可能更加准确一些,
人的位置和在D1上听到的略有不同。D1不论是在气势的动态,还是人声的空灵感上我觉得都要胜于DR100MK2PO口直推。
不过带来的问题就是这样虽然带来更绚烂的感受,但是耐听度上就不如DR100MK2那种暖暖的感觉了。至于PC直推的话,人声和气势,
背景音乐各方面都要比D1弱气了一些,还有些含糊和毛刺。
选了纤细一些的林志炫,必然也要比较下浓郁一些陈奕迅。在D1上就好听两个字,前面孩子嬉闹的声音很清晰。陈奕迅的声音,
觉得在DR100MK2上更成熟一些,在D1上气息感更多一些。可能是这首歌曲的录制效果较好,在PC直推下也挺好听的,虽然不如D1那么吸引人,DR100MK2上那么耐听,但是也不错。
欧美女声较之亚洲女生来说,声音的声底更足声音厚实,声音更有韧性,音域也通常更为宽广。伴奏方面,通常喧闹的多一些,
所以对设备的要求更能比亚洲女声更高一些。这里先收听了一首ADELE的《SET FIRE TO THE RAIN》这首歌曲前面的钢琴音色与人声进来时候瞬态,
高潮的时候喧闹的伴奏和人声的分离,都能考验设备的能力。在PC直推和D1推的比较中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PC直推人声单薄一些,
古典的低频也要单薄一些,甚至钢琴敲下去的质感也要弱上不少,之前听亚洲女声的时候人声单薄还不太明显,而在听ADELE的歌曲就很容易被发现了。
在DR100MK2上能发现,听起来素质和D1差不多,瞬态,气势,动态都不相上下。但是声场上不如D1好听,
在钢琴和人声的质感上和D1略有不同,还是那句话偏暖,不如D1刺激。
然后又收听了Taylor Swift的《We Are Never Ever Getting Back Together》,很容易感受到国外的音乐录制效果确实还是比国内略好一些的。
不论是声道的运用上,还是采样音色的质量等等都很不错。吉他,人声,到后来的喧闹都能听出器材的好坏。
这首听下来更肯定了之前的观点D1要比DR100MK2刺激。前面的吉他声音要更加的犀利,taylor的声音本身就属于比较犀利的那种女声在D1的演绎下更加抓耳,
缺点还是之前说的不够耐听。PC直推就明显不如两者,前面的吉他和敲击吉他面板的声音就不如前两者吸引人,而人声出来之后与乐器的分离也不够清晰。
欧美男生笔者收听并不多,选择了重金属乐队的steelheart的《she’s gone》以及 air supply乐队的《making love out of nothing at all》做收听的,
基本得到的结果与之前集中类型的类似,特别是这两组音乐都是偏高音的男声,所以D1听起来,十分犀利,DR100MK2则耐听,
而PC直推则是各种毛刺和不适(不过其实这也是比较才能得出的问题,以前用PC直推听的时候就不会特别在意这些毛刺)
伴奏较复杂音乐
伴奏较复杂的音乐,这样的分类可能会比较奇怪,但是我觉得这能代表一种很重要的类型。因为伴奏复杂就意味着,容易伴奏盖过人声,或者是伴奏过于混乱。
这对设备是个不小的考验。首先先收听了KALAFINA组合的《LACRIMOSA&这首歌曲的开头和后面部分低频部分会有一种奇怪的隆隆的音效,
而伴奏中又有铃鼓,三角铁这样的很清脆的音效,人声也是三声部的女声,高潮部分合唱和提琴也十分华丽,可以说中高低三频都有十分丰富的配器,
很有梶浦由纪大神的作曲风格的作品。在D1上比较明显比PC直推要能讲音乐分得开,而且也比较容易能将需要注意的部分提出来让听者注意到,
尤其是到高潮合唱咏叹,弦乐和各种音效一起进来的时候,D1的表现明显好于PC直推。简而言之就是分离度和解析度高。
在DR100MK2的PO口上听这首歌曲会觉得略有一点点乱,不如D1那么明明白白,在结像上没有D1清晰,弦乐和高频乐器也不如D1华丽,
觉得在这样的音乐上DR100MK2略败。为了公平测试,我又给DR100MK2加了放测试DR100的LO口和D1的对比,得出结论是各有优势,
DR100MK2LO口确实要好于PO口,人声气氛各方面都要好于直推一些,而且分离度和解析度也有提升,高潮的时候不那么混乱了,
该突出合唱的时候突出了合唱,该亮下弦乐的时候亮了下弦乐挺好听,结像和声音位置的定位,也比PO口准确.不过对比D1也不弱,
风格上D1更加犀利一些,可能也可以说是瞬态更好一些吧。
然后收听了莎拉布莱曼的《恶之花》也是类似的感觉,在这里看来,笔者觉得,D1虽然有烧友说配置并不是非常高,
但是综合素质还是没的说的,解析分离瞬态结像都达到了不错的水平。
古典音乐一直是比较考验器材设备的。这次测试只用一首歌曲就是巴赫的《d小调托卡塔和赋格》相信这个曲子不需要我来赘述介绍了,
非常有气势的一首管风琴作品,之所以选择这首是因为这首歌曲版本非常多,管弦乐版本,管风琴版本,钢琴版本,铜管乐版本,
甚至还有纯人声版本,非常丰富。我们这次主要收听下管风琴版本和管弦乐的版本。
钢琴在D1上的表现我们之前已经有目共睹,
那么虔诚而又有气势,甚至让人想顶礼膜拜的乐器管风琴的音乐在D1上表现的如何呢。我们都知道管风琴是与教堂融为一体的乐器,
因此厅堂感,结像和声场是比较重要的,在D1上这点表现的比较不错,临场感能表现出来。而管风琴又是音域最为宽广的乐器之一。
因此,三频都 要有这非常出色的表现,D1有这样的实力来表现。不过我觉得管风琴音乐在DR100MK2上的表现要更加圣洁一些,
那种古朴的巴洛克时期的音色在暖暖的DR100上实在是让人不油产生崇敬之感。
&&而管弦乐版本则更加考验器材的能力,由于笔者也并未拥有十分适合表现管弦乐的耳机,所以只能说说在同一个耳机之下对比PC直推和D1上的区别。
由于该作品是巴洛克时期的托卡塔与赋格改变的管弦乐曲所以应该算是比较灵巧,轻量一些的管弦乐曲。没有十分庞大的铜管乐和打击乐隆隆作响的部分。
不过由于管弦乐曲录音的特性,那些杂音,松香感,动态还是能比较容易比较出器材的水平高低的,这首歌曲由于弦乐占绝对主导,
所以冲冲的PC直推也不难听,不过D1上更加的好听,华丽的弦乐,与铜管的混合部分也有条不紊。高潮部分虽说是巴洛克时期作品,
但是由于现代人的改变依然具有相当的震撼性,虽然UE900和MA900表现交响都并不是很适合,但是依然让我感受到了深深感动,
这也许就是巴赫理性的复调题材给人们留下永远的财富。
(20 KB, 下载次数: 0)
15:26 上传
(40 KB, 下载次数: 0)
15:26 上传
(16 KB, 下载次数: 0)
15:26 上传
(34 KB, 下载次数: 0)
15:26 上传
(37 KB, 下载次数: 0)
15:26 上传
(34 KB, 下载次数: 0)
15:26 上传
(91 KB, 下载次数: 0)
15:26 上传
六关于推力
声擎D1作为一只USB解码器,通过上面的测评相信大家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而D1并没有提供LO口,也就是说要么不上放,
要上就得上台放,能看得出声擎认为D1其实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推力,在推直推的耳机或者高阻的耳塞的时候也不需要上放,
而再推K701之类的大食类大耳才需要上台放,那么究竟是不是这样呢。就简单的用,MA900和SWD2来测试一下。
MA900是低阻大耳的代表,虽然阻抗极低但是70MM大单元也不是盖的,通过对比试听觉得MA900在D1基本能够完美的发挥出其实力,
在对比DR100mk2的时候能发现D1的推力要大于DR100MK2直推。
SWD2也是比较有名的一直高阻国产平头塞,一般小手机或者小播放器直推虽然不难听,但是很明显依然有不少提升空间。
在DR100MK2上也是这样,并不能完美的推好,上了放之后提升还是比较明显的。试了试在D1上的表现,虽然看有些朋友说D1推力很大,
不过觉得推SWD2的话应该还是缺了一成,能推出个9成吧。觉得比起DR100MK2+SWD2的原配AMP1还是稍稍的有所不如。
不过D1的推力还是比一般的便携播放器大一些的,在推高阻耳塞和直推大耳的时候还是比较游刃有余的,不过觉得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然是用台放更加的能充分发挥其实力。
D1其实还是给了笔者一个小小的惊喜,因为笔者之前对于USB解码这块也并不是十分熟悉,正巧上周做了IBASSO的D7的测评所以觉得,
试听完之后觉得解码的用处可能其实并不是十分大,主要还是降低底噪为主。不过D1我觉得可以说让PC的音质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
不说是一耳朵就拉开明显档次,最起码也是很容易就能听出来的。
总体而言声擎D1拥有比较不错的素质,声音略微偏冷,对于音乐有着十分不错的还原能力,三频比较均衡没有突出也没有掩盖,
声底比较干净,分离度解析度不错。操作十分便捷,再加上精致的做工,优秀的设计理念,以及人性化的服务,
可以看得出是一款用心推出的USB解码器。
最后感谢Audioengine(声擎)公司提供的试听机会~。
(112 KB, 下载次数: 0)
15:26 上传
(101 KB, 下载次数: 0)
15:26 上传
(89 KB, 下载次数: 0)
15:26 上传
[s:5] 坐等~
大家谈要是能改改论坛模板就好了。编辑起来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特别是图片多的时候。。。。。。。光编辑就得1个小时+
好长好长好长..
引用第7楼静流于 16:05发表的 :
好长好长好长..好让大家了解一个完整的 D1~~~
Re:美国来的声之擎天柱~~声擎D1主观听感测评(完稿,欢迎观看~)
好详细的长文!
现在还可以申请试听吗?
Re:Re:美国来的声之擎天柱~~声擎D1主观听感测评(完稿,欢迎观看~)
引用第9楼paladinvip于 16:10发表的 Re:美国来的声之擎天柱~~声擎D1主观听感测评(完稿,欢迎观看~) :
好详细的长文!
现在还可以申请试听吗?
貌似可以吧~ 31号貌似才截止的说。
Re:Re:Re:美国来的声之擎天柱~~声擎D1主观听感测评(完稿,欢迎观看~)
引用第10楼水音雾于 16:11发表的 Re:Re:美国来的声之擎天柱~~声擎D1主观听感测评(完稿,欢迎观看~) :
貌似可以吧~ 31号貌似才截止的说。
谢谢 我也去申请一下 试听
哦 对了 给你科普一下吧 其实带RCA模拟输出 也算是有LO输出 也可以接便携耳放 只需要一条 2RCA TO 3.5线就可以... LO的标准不在于接口 而是 输出电平和低失真
PS:突然发现和讯有样机试听 我就不去申请 直接去找陶子蹭
Re:Re:Re:Re:美国来的声之擎天柱~~声擎D1主观听感测评(完稿,欢迎观看~)
引用第11楼paladinvip于 16:22发表的 Re:Re:Re:美国来的声之擎天柱~~声擎D1主观听感测评(完稿,欢迎观看~) :
谢谢 我也去申请一下 试听
哦 对了 给你科普一下吧 其实带RCA模拟输出 也算是有LO输出 也可以接便携耳放 只需要一条 2RCA TO 3.5线就可以... LO的标准不在于接口 而是 输出电平和低失真嗯哪 原来是这样的 谢谢普及啦~ 我来更正一下~~
Re:Re:Re:Re:美国来的声之擎天柱~~声擎D1主观听感测评(完稿,欢迎观看~)
引用第11楼paladinvip于 16:22发表的 Re:Re:Re:美国来的声之擎天柱~~声擎D1主观听感测评(完稿,欢迎观看~) :
谢谢 我也去申请一下 试听
哦 对了 给你科普一下吧 其实带RCA模拟输出 也算是有LO输出 也可以接便携耳放 只需要一条 2RCA TO 3.5线就可以... LO的标准不在于接口 而是 输出电平和低失真
PS:突然发现和讯有样机试听 我就不去申请 直接去找陶子蹭
嗯哪 如果有现场试听的话 确实比邮寄的要方便一些~
Re:声擎】~~主观听感测评(完稿,欢迎观看 ..
预言楼主获奖了,写得够详细。
Re:声擎】~~主观听感测评(完稿,欢迎观看 ..
预言楼主获奖了,写得够详细。
Re:Re:声擎】~~主观听感测评(完稿,欢迎观看 ..
引用第15楼dick612于 17:53发表的 Re:声擎】~~主观听感测评(完稿,欢迎观看 .. :
预言楼主获奖了,写得够详细。
能得到幸运女神的眷顾 那肯定是特别高兴的啦~~毕竟我自己也还是很喜欢这个小东西的~
声擎Audioengine D1试听—【美国来的声之擎天柱】~~主观听感测评(完稿,欢迎观看
看到好多床单了 [s:2]
引用第17楼benjaminre于 18:09发表的 声擎Audioengine D1试听—【美国来的声之擎天柱】~~主观听感测评(完稿,欢迎观看 .. :
看到好多床单了 [s:2]哈哈 记得你是AKG大神吧~~
刚来坛子那会儿还在你的 问答帖子咨询过你问题的~~~
家里太小 基本没有朝阳的地方 只好放床单上了 哈哈~
声擎Audioengine D1试听—【美国来的声之擎天柱】~~主观听感测评(完稿,欢迎观看
顶起来,D1好东西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udioengine a5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