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拿手机影响学习吗

&&& 现在,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了,但学生带手机入校是好是坏,大家众说纷纭。日前,浏阳河小学的小记者就围绕这个话题进行了讨论。
正方 学生带手机进学校,好。
&&& 小记者金薇:带手机上学方便与家长联系,也方便家长了解学生的动向。比如:学生偶尔忘记带什么东西或少带什么东西上学,就可以用手机直接与家长联系,及时送来;还有假如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发生意外,也可以直接用手机与家长联系或报警;假如学校突然有重要事推迟了放学时间,也可以用手机告诉家长一声,免得家长担心。
&&& 小记者罗煜勍:我认为小学生带手机上学有利于与老师的沟通,免去了与老师沟通的胆怯与尴尬。比如有些同学生来就胆小,不敢与老师面对面沟通,就可以用手机与老师沟通。还可以利用手机的录音功能,把自己感觉有难度的课程,讲课录下来,放学后可以反复多听几遍,提高学习效率;利用手机拍照的功能,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的东西,提高学习灵感。
&&& 小记者郑婕:带手机已经是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没有手机的时候也有一部分学生上课不学习,上课也睡觉,所以这不是手机的问题,而是个人的问题。现在的手机很先进,功能越来越全,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带手机,把它作为学习的工具,我们有时用手机上网或聊天,这也是心理的需求,用手机来沟通一下也是正常的。
&&& 小记者王祎灿:手机作为高科技产物,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生活上的方便,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也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等。与以前的同学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关系;与现在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手机可以随身携带。
&&& 小记者张睿宁:现在的小学生,在学校里时不时要通过老师的电话来联系家长,什么忘记带东西啊,什么要交什么钱啊,如果人人都是这样,那老师岂不是要烦死啦?如果小学生自己有手机,那不就方便多了吗?
&&& 小记者周思敏:如果没有好处,为什么那么多的学生还带手机呢?手机只是一种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只不过比电话更高级一些罢了。我们用手机可以下载学习资料,还可以下载歌曲,下课后听一听也是一种调节,有什么不好呢?
&&& 小记者施嘉:带手机上学可以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对此我有亲身的体会。2007年寒假,我在舞蹈学校跳完舞,爸爸忘记来接我了,那时我还小,不敢一个人独自回家,在新华书店门口足足等了一个小时,爸爸还是没来,我又冷又饿,又害怕,我想,我要是身上有部手机多好呀。从那以后,爸爸就买了个手机给我。手机现在是我每天必带的物品,缺少了它,我和别人的沟通就不方便了。
反方 学生带手机进学校,不好。
&&& 小记者姜洁:学生带手机进学校影响学习例如:学生带手机的目的就是玩,小孩子自制力差,如果将手机带进校园,他们的心思全花在上网打游戏和玩QQ聊天上,根本毫无心思学习,这样对他们是极其有害的。
&&& 小记者刘艺珑:我反对学生带手机,学生带手机自控能力差,上课也玩,午睡也玩,不仅影响学习还有休息和身体健康。
&&& 小记者张奕琳陈思佳:小学生有强烈的虚荣、好胜、盲目崇拜心理。他有了手机之后就会觉得高人一等,而且还会造成别的小朋友对他盲目崇拜。学生带手机会形成攀比心理,使同学的家长给自己也买,这让家庭负担加重。
&&& 小记者周鼎淞:手机有辐射,这对我们的身体发育极为不好。近年来,很多医学研究表明,手机辐射很可能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其中包括脑癌等。一名英国专家也曾提出警告,手机可能会释放出有毒的水银气体,对脑部造成损害,引发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症、多重硬化症、危害生育能力、未老先衰并失忆等。
&&& 小记者危思安:我认为带手机进校会导致学生们上课不专心听讲,上课时可能会老想着手机中的游戏、音乐等等,直接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如果上课时有人打进手机,会扰乱课堂纪律,影响到老师的教学和其他同学的学习。
&&& 小记者汤璐:我看见考试时,有的学生不会做,就偷偷拿手机,给玩得要好的同学发短信,问考试答案,这种做法很不好。
&&& 小记者罗玲罗晴晴:有人说学生带手机是为了方便联系,其实学校、街道到处都有公用电话。要与家里沟通,可以借一下老师的手机打电话。
&&& 小记者周思怡曾涛:我个人认为:小学生上学带手机不好,因为会让小学生的思想没有在学习上,而是在手机上。我觉得手机虽然能让大家追上潮流,但是也得看时候。比如说学习,学习上就不容许三心二意。
&&& 小记者曾晓婷:学生把手机带在身上,很容易引起不法分子的注意。手机中通常会存一些家庭住址或者家长的电话号码,这对孩子有好处,但也很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
&&& 小记者李浩华:使用手机对学生的健康不利。有专家说,由于青少年的耳朵和颅骨比成年人更小、更薄,因此,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手机辐射会对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
小结:(指导、点评老师:浏阳河小学小记者站高宇)
&&&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手机作为现代社会的通讯工具,早已不是什么奢侈品,如今,小学生打手机、发短信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事了。应该说,手机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多便利,方便了孩子们与家人的及时沟通,但是它的负面效应也随之而来了:1、学生自制能力不够强,如果沉迷于手机游戏、用手机聊QQ、听歌等,就会浪费时间,影响学习;2、互发不健康的短信,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3、追求高档手机,使学生之间的攀比风气愈演愈烈;4、手机有辐射,对学生身体健康有影响。5、上课时,手机突然来电话,不仅影响自己学习,还会影响同学听课,影响老师讲课。6、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不易保管,容易遗失。其实现在很多学校都安装了磁卡电话,而且老师也有手机,学生有特殊情况需要与家长联系的时候,可以打磁卡电话,或借用老师的手机。所以,我觉得学生最好不要带手机进校园。
下期讨论话题:你怎样看待寒假作业&雷人&题目?
&&& &会吃没嘴,会走没有腿,过河没有水,败了没有罪&这一则&猜一猜&出现在一年级学生的寒假作业中,不仅让孩子摸不着头脑,也愁煞了家长。&&你怎样看待学生作业中的难题?欢迎小记者们就一方观点进行讨论。邮箱:电话:
<input type="hidden" name="content" value=" "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中学生使用手机对学习有影响吗?_百度知道新闻检索:
学生手机用还是不用?
――中小学生使用手机利弊分析
 玩微信、刷微博、听音乐、打游戏,当成年人享受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带来的信息生活体验时,这些变化也悄悄降临到中小学生身上。发消息到半夜,网上搜罗答案……智能手机的各种应用被学生玩出五花八门。手机在中学生手中起着什么作用?他们应该带手机吗?记者调查了解到,手机确实给家长和孩子联络带来了便利,但也有不少中学生缺乏控制能力而分散精力,影响学习。
  现象:
  孩子沉迷手机 家长懊悔不已
  近日,家住市区绿洲路的胡女士十分困惑,正读初中一年级的儿子阳阳,自从九月入学以来成绩不断下滑,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胡女士发现,影响儿子学习的“罪魁祸首”竟是一部新买的手机。
  “平常我和丈夫工作比较繁忙,经常需要加班,儿子没有通讯工具,无法及时告知他,他放学回家后常常没有饭吃。”胡女士告诉记者,今年阳阳小学毕业,成绩很优异,她一方面想奖励儿子,另一方面考虑有急事能及时取得联系,便购买了一部新手机送给儿子。
  让胡女士万万没想到的是,新手机才购买了短短三个月,儿子的成绩就一落千丈。开始,她认为可能是阳阳刚进入初中学习,还不太适应。可是,慢慢地通过老师反映和自己的观察,她发现了一些端倪。
  “上厕所一蹲就是半小时,放学就宅在家里不出门,不爱同家人交流沟通……”胡女士十分苦恼,一个阳光向上的孩子,为何因为一部手机就改变了模样?
  与胡女士有着相同烦恼的赵彤告诉记者,自己今年才11岁的儿子小海是班上为数不多的“小眼镜”,而这一切也是手机惹的祸。
  原来,小海一直比较捣蛋,每每做作业就静不下心,东跑西跳。赵彤为了让他安心做作业,便在自己的智能手机上下载了许多游戏,并告知小海,只要做完作业,就可以随意玩。自此,小海对手机简直爱不释手,并且作业都能迅速有效完成,可是三个月后,小海的视力急剧下降,鼻梁上架起了沉沉的镜框,与他幼稚的脸庞极不相称。
  谈及此事,赵彤心中只有懊悔,千不该万不该,就是不该让孩子过多地接触电子产品,导致视力下降。
  看法:
  各抒己见 互不认同
  显然,近几年的校园里,手机已比比皆是,刮起了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旋风。面对此种现象,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部分市民。结果显示,人们的看法各不相同。
  刘倩(初二学生):我认为可以带手机的,因为爸妈不放心我们在路上的安全,可以随时打电话联系,我们到了学校可以把手机交给班主任,放学时再拿回就行,这样就可避免学生玩游戏、上网聊天等。
  童馨(在校大学生):我认为根据年龄段而定较好,小学生不准带手机,初中生可以适当放宽,高中生就随你自己了,这样比较民主化,实际操作性也强。
  杜锐(公司职员):我不提倡中小学生使用手机,但是我也不赞同出台禁止手机进校的相关规定,因为现在是信息时代,所有人都有条件和权利享受时代发展的成果。我想我们要做的是加强德育,从思想上来引导、教育孩子平时怎样趋利避害,怎样使用手机为生活服务,而不是沉迷于玩手机游戏。同时要加强学生自控能力的培养,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当前,手机已经突破了其原有功能,成为互联网移动终端,它成了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随身必备的重要工具。当然,不可否认,手机对所有人都有潜在的危害,更别说未成年人。
  建议:
  家长以身作则 学校灵活管理
  针对学生携带手机的问题,不少教师反映,学生使用手机会妨碍正常的课堂教学。
  “上课时,电话一来就会铃声大作,影响教学秩序。”“考试时,手机有时还成为部分学生的舞弊工具。”……事实上,老师们更担心的是因为手机而形成的攀比心理、上瘾和依赖、学习兴趣、注意力下降等问题,这已在某些学生身上显露出来。
  “为了帮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抵抗外界诱惑,学校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不得携带手机进入校园。”田家炳中学魏老师说,要孩子减少使用手机、合理使用手机,父母是关键。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如果一边教育孩子少花时间在手机上,一边自己却是忠实的“手机粉”,那不仅教育无效,还会让孩子失去对父母权威的敬重。
  “在小学阶段,可适当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在初中阶段,学校不提倡使用手机;在高中阶段,禁止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学生使用手机是个两难问题,部分家长确实有和孩子保持联系的需要,但学生在校使用手机又影响了教学秩序。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学校可采取不同的疏导措施。
  学生使用手机关键在于家长、学校如何正确引导,而不是简单地以规范的形式限制约束。如今的青年一代,身处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利用使用这样的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条件,于情于理都无可厚非。该负责人讲到,我们不是在选择适合教育的社会环境,而是在探索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我们所要做的是如何利用社会、学校、家庭各种教育途径、方式、载体,正确引导学生拥有和使用手机,批评高消费行为和攀比心理,防止用手机谈恋爱、作弊等不良倾向,形成正确舆论、良好风气,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自制力、免疫力,把手机对学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同时,制定完善的制度,合理规定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范围、时间、条件。
  此外,还需要倾听家长的声音,比如说开展一份家长意见调查,了解多少家长支持、反对孩子带手机进校园,请家长提一些管理手机的办法。
  记者 卫柳如
  健康链接:
  眼科:
  减少不必要的用眼负担
  学生沉迷智能手机的现象,对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各种视频终端的不当使用而诱发的儿童近视十分常见。若对诱发单纯性近视的环境因素进行排序,持续性近距离用眼排第一,可占到60%―65%。家长要注意,孩子使用智能手机、电视、电脑等各种视频终端时,一定要有节制,千万不可长时间盯着这些视频终端,这样容易使眼睛疲劳。毕竟,青少年在学习阶段的用眼负荷本来就不小,应尽量减少玩智能手机等不必要的用眼负担。
  骨科:
  青少年同样易患颈椎病
  虽然成年人低头使用手机的时间远远超过青少年,可是,青少年因为颈椎以及周围的韧带、肌肉、关节等没有发育完善,过度使用手机就容易导致严重问题,比如后凸畸形会导致其压迫神经,有的孩子出现手脚发麻、无力的症状,极端严重的甚至可能瘫痪。这种疾病可通过手术缓解改善,但是一方面这是难度大、危险性高的手术;另一方面,即使手术成功,未来颈椎其他椎节出现病变的可能性仍然很大。这对青少年来说,生命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建议少玩手机等电子产品,年龄越小玩的时间应越少。
北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A.本网(北纬网)稿件中“稿件来源”一项一律标注“北纬网”,本网以及雅安日报、雅安新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北纬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B.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北纬网(包括雅安日报、雅安新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C.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
责任编辑:白雨锶
【办理中】
【办理中】
【办理中】
【办理中】
【办理中】
Copyrigh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北纬网 版权所有
&img src=&/c/1.gif?mpId=679&jsoff=1& _fcksavedurl=&/c/1.gif?mpId=679&jsoff=1& style=&border:0& alt=&& ignoreapd=&1& /&中学生使用手机十大危害
中学生使用手机十大危害  
一、影响学习、影响他人和集体  
高中生自控能力较差,当他们对课堂内容感觉枯燥乏味时,就会用手机玩游戏、发短信,甚至通话,课堂纪律及听课质量受到影响。有的学生上课不关机而是把手机调为震动,一旦有电话打进,往往是想接又不敢接,并猜测是谁打来的电话,从而无法集中精神。高中学生频繁使用手机不仅影响自己,还会影响和干扰他人的学习、生活。这样的镜头并不少见:课堂内,老师正讲得投入,少数同学在下面低头发短信,玩的不亦乐乎;寝室内,别的同学要休息,少数同学手机屏幕闪亮,喋喋不休,害得室友不能入睡。诸如此类,老师和同学抱怨纷纷。  
二、谈情说爱的帮凶  
中学生“早恋”对学习的危害应是大家公认的,手机已经实实在在地成为了中学生“早恋”的“帮凶”。  
&#9332;、手机是他们谈情求爱的最佳工具和最好媒介。通过手机传情、谈情,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9333;、手机是他们受到骚扰的“罪魁祸首”。一些学生本来的学习生活很安宁,也很充实。但只要手机在手上(特别是女生),那么求爱者就会纷至沓来,求爱短信铺天盖地,骚扰电话接二连三。一旦如此,她就别想安心学习了,最终的结果是陷入“早恋”的泥潭。  
三、考试作弊  
不少学生利用手机在考试中发短信答案,甚至有的同学在网上直接搜索答案和作文范文,这样不仅严重违反了考试规则,扰乱了正常考试竞争的公平性,还在师生中引起极恶劣的影响。利用手机考试作弊让部分学生厌恶学习,养成依赖思想。
四、攀比成风铺张浪费  
学生买手机,很多人都是因为看见其他同学有手机而眼红,想自己也有一部手机好在同学面前炫耀。手机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功能也越来越全面,手机功能的攀比现象越来越严重,你有和弦,我就要彩屏;你的手机能录音,我的就有数码拍照。一时间,校园内手机成为流行趋势的风向标。有的同学每月花在手机上的费用少则几十元,多则两三百元,高中生都没有收入,所有费用都靠父母亲供给,他们不是把钱花在购买学习资料上,而是在手机上铺张浪费。  
五、手机管理引发新矛盾  
学校是公共场所,手机存放非常不便,导致部分同学手机经常被偷。由于学校明令禁止带手机进校园,手机得不到学校保护,导致同学间相互猜疑甚至报警,影响同学关系,影响正常学习、生活秩序,诱发新矛盾。  
六、手机辐射影响身体健康  
一些资料研究表明低强度电磁辐射长期照射会影响身体健康,诸如头痛、头昏、乏力、失眠、脱发等症状。长期使用手机可引起神经衰弱症状发生率增加。  
过度使用手机不但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更不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现在不少青少年由于过度使用手机,使手机成为他们生活的中心,一刻也离不开。一旦离开,他们的情绪就会出现极端变化,变得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甚至很正常的手机没电、信号减弱等情况,也会造成他们的紧张和焦虑,这些都是“手机中毒综合症”的表现。“手机中毒综合症”会对人体机能造成一定的伤害,如手臂麻木,视力下降等,更严重的还可能引发人体植物神经紊乱紧张性头痛、焦虑、忧郁等。
七、侵犯他人隐私  
现在手机功能越来越多,不少中学生喜欢拿着“摄像头”手机偷拍,作为谈资笑料;甚至故意将恶搞的情景拍下来发到网上,宣扬不文明行为,在不知不觉中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甚至对他人造成伤害,这些行为都引起了学生、 家长和 老师的忧虑与反感。  
八、手机陷阱  
如今,利用中奖、谎称家人出事行骗的短信比比皆是,成人笑话和不良短信令人防不胜防,占卜、整蛊和无聊短信更是铺天盖地。学生们心智尚未成熟,而且没有社会经验,很容易上当受骗或是陷入不良短信的泥沼无法自拔。  
九、惹是生非&   
一些学生闲来无聊,用手机到处招惹是非,侮辱他人,引发了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争执,甚至引发恶性的打斗事件。还有的学生与同学发生口角,本来事件并不大,可手机在手,就非要打电话找一下“能人”来平息,进而显示一下自己的“本事”,从而把事态闹大,无法收拾。如若没有这个手机,事情可能会好办得多。  
十、移动上网,防不胜防  
青少年沉溺于网络一直是老师家长头疼的问题,虽然反复教育,但网络游戏、网上聊天仍然像磁石一样吸引着青少年。如今国家明令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但用手机移动上网防不胜防。如今手机功能越发完善,移动QQ是许多手机必备功能之一,于是部分中学生即使不用进网吧仍可随时随地上网聊天,甚至引发网恋。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同学甚至通宵达旦在被子里上网,严重影响身体和学习。  
事实证明:中学生一旦手机在手,往往把与朋友接打电话、收发短信当成了自己的“事业”。浪费金钱且不说,这白白浪费的时间是无法找回,直至学习下降,走向堕落。我们提醒学生、 家长和 老师深刻认识高中生使用手机的危害性,让我们一起努力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让我们的同学都考上理想的大学,成为优秀的人才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