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营部门信贷/gdp能衡量大信贷周期期吗

信贷gdp比例 以及 贷款增量和gdp比例 的计算公式 主要是贷款是用贷款余额还是贷款较年初余_百度知道我国银行信贷与经济周期关系-牛bb文章网
我国银行信贷与经济周期关系
所属栏目:
【摘要】银行信贷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们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对我国的经济周期进行了划分,并分别研究了银行信贷的数量、质量与经济周期关系,对如何降低信贷顺周期性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几点建议。【关键词】银行信贷 经济周期一、我国经济周期划分1978年,我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2001年我国加入WTO,经济体制转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日益深化的对外开放和全球化的金融市场,促使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图1是GDP增长率时间序列数据的变化趋势图。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自1978年至2012年,我国的GDP逐年上涨,经济总量保持着稳定的增长趋势。在我国研究经济周期的文献中,划分经济周期的方法有很多,本文采用“谷―谷”法来描述我国的经济周期。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1978年至2012年,我国GDP的增长率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于是我们把这段期间的经济波动分成五个“上升――下降”的周期,如表1所示。二、我国银行信贷与经济周期关系分析(一)我国银行信贷数量与经济周期关系分析我们将1978年至2012年我国的GDP增长率和银行信贷增长率绘制在一个图表中,进行对比分析,如图2所示。观察图2,我们可以看出,在1993年之前,我国银行信贷周期总是比经济周期晚三年左右进入下行期,晚一年左右进入上行期。1993年国家启动将专业银行改造为商业银行的方案,在此之前,国有银行政策影响因素较大,没有体现出市场导向。在此之后,信贷周期比经济周期晚2至5年。1993年前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信贷市场投资高涨,资金需求旺盛,商业银行实施扩张信贷行为,1995年,我国开始实行“双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与分税制改革相结合,减少财政支出,同时发行国债,大幅提高存贷款利率,对信贷规模进行严格的控制,GDP开始回落。1997年下半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对我国的宏观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致使之后的贷款需求量不断下降,贷款违约率不断升高,银行纷纷收缩放贷行为,使得信贷余额增长率也随后下降。2000年开始,我国的GDP进入上行阶段,经济蓬勃发展,信贷市场也随之繁荣起来。2009年,政府出台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各地陆续出台的接近20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国人民银行配合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取消了对金融机构信贷规模的硬性约束,在这一系列的政策引导下,商业银行加大了信贷投放,贷款增长率飙升。2010年,我国开始出现通货膨胀和流动性过剩的现象,人民银行的信贷政策随之收紧,年贷款增长率在10%左右徘徊。纵观1978年到2012年,我国银行信贷增长率和GDP的增长率经历着相似的冷热周期,这显示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活动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随着经济萧条而下跌,随着经济发展而上涨,两者的波动轨迹在变化趋势上趋于一致,但存在一定的时滞。(二)我国银行信贷质量与经济周期关系分析我们将2000年至2012年我国的GDP增长率和银行信贷不良贷款率绘制在一个图表中,进行对比分析,如图3所示。从图3中我们可以看到,2000年至2001年,我国的银行不良贷款比率由20%上升到30%,整体比率较高,这是由于1997年发生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危机之后,我国出口业务严重受挫,造成内需不足外需萎靡的严峻局面,GDP增长率也连连下降。宏观经济的不景气造成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迅速上升。2000年以后,我国经济进入第四个经济周期的上行期,银行不良贷款率逐步下降,GDP增长率逐步上升,两者之间呈反向变化态势。2007年,我国经济进入第四个经济周期的下行期。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我国GDP增长率不断下降。但是与此同时,我国的不良贷款率也保持下降趋势。其实这并不矛盾,因为我国在2008年剥离了银行的不良贷款,并且快速大量放贷稀释了不良贷款。若加上剥离出的不良贷款,我国的不良贷款率实际上是有所增加的。而导致不良贷款额上升的原因是我国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和雪灾、汉川地震的影响,导致经营面临困境,无法还贷,进而使得银行不良贷款急剧增加。纵观2000年到2012年,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率和GDP的增长率实质上是存在顺周期性的,即我国的银行信贷质量和经济周期也存在着顺周期性的变化关系。三、如何降低我国银行信贷顺周期性的负面影响(一)提高银行对宏观经济走势的判断分析能力如果银行不能对未来的宏观经济形势做出准确及时的判断,那么其行为政策就会出现失误,从而造成经济短暂增长时的过度放贷和经济短暂衰退时的过分紧缩,使经济波动幅度加大。商业银行应该时时监测国内外的行业动态,熟悉国内外相关政策的发展变化,把握政策走向,对信贷风险及时进行评估,时时关注经济改变,精确把握信贷投放的发展前景,从而调整信贷发展的重点区域和行业,并在这个基础上及时制定措施,预防经济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二)加强社会信用环境的建设政府要加强建设社会投资环境,规范市场主体,维护市场秩序,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记录,对信用记录不良的企业和个人采取措施严肃处理。在税务、金融等部门的信用记录基础上,建立社会信用评级体系,对个人和企业的贷款记录、还款记录和经济实力进行综合全面评估并制定信用等级,根据不同的信用等级,按照不同的贷款利率发放贷款,从而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意识,规范信贷行为。(三)完善银行信贷的法律法规建设银行信贷活动的正常运行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为保障。如果不能有效监督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控制企业的违约行为,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就会大量增加,从而侵蚀银行资本,增加银行风险。政府应该明确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贷款的权利和途径,适当调整法律法规,公开、公平、公正的保障企业和银行的合法利益,从而维护经济环境的稳定,促进经济的长远发展。作者简介:王瑾(1992-),女,汉族,河南开封人,就读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方向:金融学。
欢迎您转载分享:
更多精彩:信贷业务知识考试试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信贷业务知识考试试题
上传于||文档简介
&&信​贷​业​务​知​识​考​试​基​础​试​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苹果/安卓/wp
积分 1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7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签名中使用图片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开心签到天数: 5 天连续签到: 1 天[LV.2]偶尔看看I
请问,季度末的 信贷/GDP 如何计算的?信贷是存量,GDP是流量,如果计算6月底 信贷/GDP 的值,这个GDP是当季值还是年末值啊,,如果是年末GDP值,为什么这个指标每季度可以更新啊(年末的GDP还不知道啊。。。)。求大神指点迷津,非常感谢!!
支持楼主:、
购买后,论坛将把您花费的资金全部奖励给楼主,以表示您对TA发好贴的支持
载入中......
论坛好贴推荐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京ICP证090565号
京公网安备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银行业2015年日常报告:对BIS提出的私人非金融部门信贷/GDP数据缺口指标推断银行业危机的看法
国际清算IS在9月中旬发布15年三季度回顾,其中首次提出以私人非部门信贷/GDP缺口的指标测量各国债务水平,并以该指标超出历史正常值范围看作财务危机预警,同时建议作为各国是否存在系统风险的预警。中国这一缺口指标高达25%,超出BIS认定2-10%的正常范围。
BIS观点概述:BIS认为,当同时观察到持续性的快速信贷增巨幅资产价格上升,
极大可能将是不稳定的。其中的逻辑是,信贷规模过快扩张意味着金融市场负债率较高,总体杠杆倍数上升,若伴随资产价格大幅上升,可能意味着增长的大部分信贷资金并未落实到实体经济中,此时资本市场存在泡沫,这将导致银行业等金融机构的财务危机。在此基础上,BIS提出了信贷规模/GDP缺口(Credit-to-GDPgap)这一指标,从实证角度对各国信贷规模/GDP的历史比率进行分析,其中,中国1Q15的这项指标远远超出BIS所认定的2-10%正常值范围。
Credit-to-GDPgaps如何得到?我们可以理解Credit-to-GDP比率高于它的常态趋势值为“信贷繁荣”的状态。这里Credit-to-GDP的趋势值,可以用HP滤波法通过计量软件算出。这一计量方法,对CredittoGDP历史数据通过平滑回归处理给出Credit-to-GDP的常态增长趋势,意味着,对于每个Credit-to-GDP历史数据,我们都可以得到相应的“常态趋势中的Credit-to-GDP”数值。通过比较实际Credit-to-GDP值与计算所得“常态趋势中的CredittoGDP”两者的偏离情况,也就是,引进Credit-to-GDPgap(Credit-to-GDPgap=实际Credit-to-GDPratio-常态趋势中的Credit-to-GDPratio)的概念作为信贷繁荣与否的判断依据。
我们的验算与国际清算公布的私人部门信贷/GDP缺口进行比较:根据BIS描述,其使用信贷口径为对私非金融部门贷款,这一口径并不计入政府部门贷款,然而央行公布数据中没有此口径数据,因此,我们对我国的不同口径信贷/GDP缺口进行了验算。其中GDP是以季度累计值进行年化后得到;信贷口径上,我们分别选取了境内贷款、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住户贷款(零售贷款)进行计算。三种信贷口径值均为季度累计存量。按照BIS的计算方法,分别将各信贷口径除以年化后的GDP,再用HP滤波法得到各种口径下的信贷/GDP缺口,结果见表一。其中境内贷款包括了住户贷款、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以及今年刚记入口径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对比境内贷款口径与BIS口径下的信贷/GDP缺口,可以发现2010年下半年起,前者都要显著小于后者,我们认为其原因在于境内贷款口径包含了政府的信贷,而政府信贷具有逆周期的特点,即在经济下滑、信贷需求缩量时扩大政府信贷规模以增加政府投资。另外,分母中的GDP数据在年化过程中也存在一定误差。
综合验算结果来看:我们对BIS的信贷/GDP缺口存几点质疑。第一,GDP在信贷/GDP这一比率中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消除规模的影响从而使各国信贷数据具有可比性。作为分子的信贷规模是一个持续的存量数据,是历史信贷增量的累计余额,而作为分母的GDP只是反映一年内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二者在时间上存在着不对等。第二,我国央行定期公布的各部门信贷数据中,并没有独立的一项政府贷款,故在我国的信贷规模口径中是包含了政府贷款的,而BIS的私人部门信贷口径并不含政府贷款,因而我们对其如何拆分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也存在一定的质疑。
第三,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正处于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其信贷需求量无疑是更加庞大的,这部分增量信贷仅仅是由于制度环境的变化所引起的,是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必要的信贷需求,若以此判断为信贷的过度扩张而得出银行业危机的结论,也存在一定的以偏概全的误区。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4.39万起售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dp衡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