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单挑苹果和特斯拉 苹果工程师的 是不是只有他

Could Not Connect
Could Not Connect
Description: Could not connect to the requested server host.【高清图】能单挑苹果和特斯拉的
是不是只有他? 图2 -ZOL中关村在线17岁第一个破解iPhone,如今他已经是特斯拉、谷歌最可怕的对手
我的图书馆
17岁第一个破解iPhone,如今他已经是特斯拉、谷歌最可怕的对手
&导读 &以挑战难题为乐,藐视控制世界的大公司;打破一切规则,只为享受颠覆式创新——这恐怕是连马斯克们也学不会的黑客精神。  17岁破解iPhone,21岁攻陷索尼PS3;现在,他是埃隆·马斯克最可怕的对手。  黑客往事  许多年后,当乔治·霍兹(George Hotz)回首往事,一定会把2007年作为自己传奇人生的起点。  那年暑假,他成了破解iPhone的第一人。  一个17岁的高中生黑客,从此震惊世界。当年还是小鲜肉一枚&  2007年,第一代iphone面世,当时苹果和AT&T签了5年的独家运营协议,简称:锁网。  AT&T是世界电信巨头,当时美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乔布斯和它签独家,显然是出于战略上的合(wu)作(nai)。  放在国内就相当于,买了台手机却只能用移动的SIM卡,插电信、联通的卡就没信号。  要是能解锁iPhone,变成全网通该多好!  当无数黑客为此绞尽脑汁之时,乔治小哥钻研了500多小时破解iPhone,终于第一个解锁成功!&认真工作的小乔治  他用一把螺丝刀和吉他拨片,撬开了iPhone,找到了基带处理器——这个芯片决定了iPhone只能在AT&T的网络下工作。  乔治在基带处理器上焊了一条线,用外接信号扰乱编码,这台iPhone就此沦陷了。  第二天,小哥得意地在Youtube上炫耀了自己的成果,包括破解iPhone的完整视频教程——没错,就是在他爸妈的厨房里拍的。第一台“越狱”苹果  这段全球首台破解版iPhone的视频点击超过200万,小哥也因此一举成名,被誉为敢和乔布斯叫板的神奇小子。  小哥将解锁的iPhone手机放在eBay上拍卖,因为有人恶意拍卖,将价格炒到了一亿美元流拍。  但后来Certicell公司的老总,还是用一辆日产350Z跑车(当年相当于58万RMB)以及3部正版iPhone,从Hotz手中换到了这部破解的iPhone。350Z跑车易主  Hotz的外号『Geohot』,也从此声名鹊起。  之后的采访里,有人问他,当时苹果的股价上涨有木有他的一份功劳。  他说,如果iPhone能做成全网通的话,更多人会愿意去买。他还表示很想和乔布斯面谈一下。  可惜我们从来就没有等到两位天才的华山论剑。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苹果既没有追究责任杀鸡儆猴,也没有发表声明称iPhone是临时工造的,一直保持着异常的沉默。  乔布斯被问及解锁的事更是豁达,说这就像永远的猫捉老鼠的游戏,他们想方设法地破解,我们就想方设法地阻止他们,你来我往的也没啥不好。2007年乔布斯发布第一代iPhone  其实暗地里,乔布斯的好基友沃兹Steve Wozniak,还向小乔治发了邮件以示庆贺。沃兹表示非常理解霍兹的心情,而且认为不应该把此类技术宅当做罪犯。  对于某些不明真相的观众,我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乔布斯的暗黑史:  沃兹和乔布斯在上高中时也干过“黑客”。  1971年,他们破解了电话网络,造出了可以在全美国免费打国内电话甚至国际长途的&“蓝盒子”。  乔布斯负责采购价值40美元的元件,沃兹负责生产组装,接着两个人就在伯克利的学生中间推销蓝盒子,售价150美元——直到被FBI查禁。  乔布斯和沃兹在调试蓝盒子  我们只能猜测,当乔布斯看到乔治破解了他的iPhone,当沃兹看到霍兹和自己的高中时代同样爱惹是生非,是一种什么样的惺惺相惜?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死在沙滩上。  索尼克星  在随后的几年里,乔治小哥陆续推出新的iPhone越狱和解锁程序。终于在2010年,小哥宣布放弃继续解锁iPhone。他在个人主页发了一条声明。“我知道很多人说依赖于我的工作,事实上我已经研发了很多优秀的工具和资源,这让其他人可以继续。我对我最近几个月的行为表示抱歉,但是请你们理解,我的生活不可能只绕着iPhone转。这也只是我的一个爱好,而现在我需要去做更多的事情。现在我们这个领域有很多人,请关注下他们。短期内我不打算发布任何东西。谢谢你们。”  小哥放弃继续破解iPhone的真正原因不得而知。  但他很快又有了新的目标,那就是索尼堪称牢不可破的PS3,面世三年从未被破解。  跟所有爱出风头的少年一样,他又一次在网上公布了破解消息,导致索尼紧急发布了系统补丁。但霍兹又继续破解了升级版的PS3,并掌握了PS3中的根密钥(Root Key),还把PS3的最终越狱教程发到了网上。  不过这一次,索尼可没有苹果的技术宅情怀……  2011年1月,索尼以侵犯版权及电脑诈骗条例的罪名将乔治·霍兹告上了法庭。法院支持了索尼的控诉,判决霍兹不得再对索尼的产品进行破解或是传播破解信息,同时索尼还有权监控霍兹在Paypal的账户。  更重要的是,索尼有权获得越狱视频观看者与下载者的IP地址,这一点引起了众怒。  这一年闹得沸沸扬扬,小哥的光辉事迹也吸引了无数的粉丝和看客。尤其是,索尼对霍兹的穷追猛打引起了黑客组织Anonymous的注意。    得罪了黑过中情局、PayPal、全球最强大的黑客组织,这一次索尼真的摊上大事了。  霍兹恐怕也没想到,因为破解PS3,自己竟成了第N次网络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我们是匿名者,我们是军团;  我们不宽恕,我们不遗忘。期待我们&&  日,Anonymous宣布,索尼将为它的行为付出代价,随后就黑掉了SONY和Playstation官网,随后索尼在线视频的1亿用户的个人资料被盗。  Playstation Network服务被迫关停近一个月,造成1.71亿美元损失,连关联品牌任天堂、世嘉都没能幸免。  Anonymous中的极端分子甚至成立了一个反索尼组织——SonyRecon,在网上发布索尼高管的私人电话号码及家庭住址等信息,组织号召抗议者对索尼工作人员进行人肉骚扰。  这一仗,索尼大法惨败。  霍兹表示了对于Anonymous行为的反对。  不过正是在Anonymous的压力下,索尼和霍兹在1个月内达成了和解。索尼不再追究责任,赔款也不要了,条件是他以后再也不破解任何索尼和PS相关产品。  金盆洗手?  黑客事件之后,独孤求败的乔治小哥选择了退隐,表示不再发表破解信息,但他仍旧认为:“黑客只是一群有着电脑技术的人,而技术是无罪的。”  退隐江湖的日子里,他依旧参加一些安全大赛,发布小工具,找些漏洞,顺便赚点零花钱,比如:  发布首款iPhone 3GS的越狱软件“紫雨(Purplera1n);  发布万能Android root工具towelroot,下载量超5000万;  参加Pwnium,现场破解Chromebook赢回15万美金;  在Pwn2Own上查找Firefox浏览器漏洞获奖5万美金;  以一人之力参加韩国一项四人团队安全比赛,狂揽3万美元。  这个过程中乔治·霍兹也开始尝试一些“正常”的工作,遍历硅谷顶尖的科技公司:  在Google实习5个月,在SpaceX四个月,然后又在Facebook工作8个月。  只不过,这些羡煞旁人的Offer都没能带给乔治多少成就感,反倒因见太多天才被驱使着做一些无意义的琐事而心生倦怠。  历经世事,最后只剩下失落和不甘。  在Google,他发现高级研发人员常常被指派去做无聊的小事,比如网站的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在Facebook,人工智能技术天才齐聚一堂,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吸引用户点击广告:“我看到Facebook在AI领域的作为,机器学习技术竟然只是吸引用户流量的工具,简直大材小用!”  最后他来到卡内基梅隆大学读博,做AI和深度学习方向的研究。“我上了两个学期,最难的课程也获得了4.0的绩点。我见过每日奋笔疾书的硕士生,辛苦劳累就为了有一天能在Google多赚点钱。对于大学的现状,我着实被震惊了。”  现在的天才少年怎么全都成了这样?  于是他继续寻找他中意的事业——直到他盯上了Google和特斯拉都在全力研发的自动驾驶技术(Self-driving)。  王者归来  在大学把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吃透之后,他决定重回硅谷。&  2015年1月, 霍兹来到一个人工智能的初创公司,那里,他第一次从学术,走入人工智能的实战领域。不过因为无法施展抱负,6个月后,他决定离职。  正巧有一个朋友,把他引荐给了特斯拉和SpaceX的霸道总裁:埃隆·马斯克。传奇人物埃隆·马斯克&  两人约在加利福尼亚的Tesla工厂见面,起初相谈甚欢,讨论AI技术的利弊。不久他们开始商讨合作,马斯克希望他帮助Tesla研发无人驾驶技术。  马斯克说,只要霍兹在测试中赢了特斯拉汽车中的Mobileye无人驾驶技术,他就提供一份优厚的待遇。  但是霍兹最终拒绝了,他认为马斯克诚意不足,游移不定,总是修改各种条款。  在他们最后的邮件里,马斯克写道:“我觉得你真该来Tesla工作,一旦Tesla和Mobileye解约,我们俩就能进行更长期的合作,干一番大事业。”  霍兹:“谢谢你的Offer,但是我曾经说过我不是单纯地找一份打工的差事。等我研发的系统把Mobileye干掉,下一个碾压的就是你。”  马斯克:“OK…”  谈(che)判(dan)结束。现在你对我爱理不理,将来我让你高攀不起!  5个月后……  再一次,改变世界  2015年12月,感恩节前几天,26岁的George Hotz邀请彭博商业周刊的记者Ashlee Vance到他在旧金山的家里看看他花了一个月造出来的大作——无人驾驶汽车。霍兹的改装车  听上去不可思议,但是当Ashlee那天早上去的时候,他的车库里的确停了一辆白色的2016款本田Acura ILX,车顶配备激光雷达,后视镜装有摄像头。  他向Ashlee炫耀了足足20分钟,看到记者的满脸质疑后,他知道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走。”话音刚落他就发动了引擎。  在280号州际公路上,乔治开始了试驾。车在自动驾驶模式下以105的时速切入一个S形弯道,顺利通过。第二个弯道快结束时,车突然冲向其右侧的一辆SUV,但迅速地自动矫正了路线。  劫后余生的Ashlee惊魂未定,问Hotz当初第一次试车成功是什么感受。Hotz却说:“兄弟,你刚刚可是跟我一起见证了呀。”  记者小哥的第一次就这样给了霍兹……  自动驾驶汽车可不是什么容易山寨的玩意。谷歌、特斯拉都研制了好几年,投入数亿美元,目前也还没到成熟阶段;  现在各大传统汽车公司也都在憋着劲闭门造车,比如丰田在2015年就宣布将豪掷10亿美元,在未来5年全力研发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  而霍兹的“自驾车”,研发用了4个月,研发成本5万美元;制造用了不到1个月,拆了6颗手机上的摄像头,加上现成的电子元器件,硬件成本才1000美元;第一次试驾就敢载活人,还拉着不明就里的记者兄弟当垫背……  出格到这种地步的事情,全世界也只有这个乔治·霍兹能做得出。  奇迹般的,他成功了。当年那个“神奇小子”回来了。又一次,他将注定改变世界。  当年的神奇小子,现在俨然是大叔一枚了  用低成本的改装车单挑两个大神级公司:特斯拉和Google,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第一步:  乔治干起了老本行,从调试接口黑进了本田车的中控系统,彻底接管了方向盘、油门、刹车;  第二步:  他在车顶安装了一个雷达,车的前后装了传感器和6颗摄像头,组成了行车视频识别设备:两颗位于后视镜,一颗位于车尾,左右两侧各一颗,车顶一颗则是大视角的鱼眼相机;  第三步:  霍兹用了现成的Intel NUC迷你主机作为车载服务器,外接一个21.5寸的Dell平板电脑作为输出显示,又拆了一个游戏摇杆安在变速杆的位置上,作为自动驾驶系统的启动开关。  现在,见证奇迹的时刻来了:霍兹要用2000行代码,让这套京东价几千块软妹币、七拼八凑的“自动驾驶系统”活起来。  霍兹改装车的内部设备  2000行代码是什么概念?  现在一辆中级车平均有40到50个独立的微型处理器驱动系统,需要2000万行以上的代码;高级豪华车有近1亿行代码;波音787客机有1500万行代码。  区区2000行代码能做什么?  关键在于,霍兹的2000行代码,并没有预置任何驾驶技巧、交通法规、行车安全注意事项。这2000行代码实现的,是一个拥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  传统的自动驾驶系统通常会根据情境来设定驾驶的规则,有的代码用来确定跟随行车的规则,有的代码用来确定马路上突然冲出一只梅花鹿时如何处置,诸如此类。  但是霍兹认为:“预设规则有致命的缺陷,毕竟现实中有着太多的突发情况和不确定性,预设的规则并不能穷尽所有的可能。最好的方式是让车子学会像人类一样,综合处理各种视觉信号,并基于驾驶经验做出判断,而不是依靠生搬硬套各种规矩。我这套软件,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任何的规则,然后我带着它,出门开了10多个小时,让它观察我开这10多个小时的行为模式,让它跟着我学。”  通过图像识别等深度学习算法,霍兹的神经网络系统可以把人类的驾驶经验变成数据,再把数据变成规则。  霍兹的自动驾驶系统能开车,并不是因为复杂的程序逻辑,更不是因为有高大上的硬件设备,而仅仅是因为:它能学会人类的开车方式。  也就是说,你平时的开车风格是什么样的,AI的开车风格就会是什么样的。试驾时,乔治的自驾车敢以100多公里的时速入弯,可想而知他平时是怎么开车的……  走着瞧吧  乔治·霍兹要做的无人驾驶,可以在高速行驶中实现车道保持、行人探测、碰撞警告等功能,和特斯拉在15年10月发布的7.0 系统中着重改进的自动驾驶功能相似。  他希望在2016年底之前发布正式产品,像一个薄薄的小盒子一样,可以方便地装在任何汽车上,售价可能只有1000美元。黄绿色为ai推荐路线  说得更明确一点,他的直接竞争对手是为特斯拉、宝马、福特、通用等提供驾驶辅助系统的以色列公司——Mobileye。  乔治的试车视频登上了Youtube、彭博、福布斯,点击量瞬间过百万,媒体哗然、专家哑然……  他听说Tesla因为金门桥上模糊的车道标识遭遇瓶颈,因此他打算录制顺利过桥的视频,然后大摇大摆的开过洛杉矶405号州际公路,到马斯克家门口耀武扬威。  作为自动驾驶领域的重量级玩家,马斯克收了战书作何回应呢?来张Musk帅气的硬照“因为缺乏广博的工程技术知识,某个人、或某家小公司是不可能开发出能够被应用到汽车生产中的自动驾驶系统的。”“要想开发正确率99%的机器学习系统相对容易,但是要想提高到99.9999%却比登天还难。需要大量的资源,在各种不同的路况下经过数百万英里的测试来检查错误。”  霍兹的回应言简意赅:“你过时了。”  2016年3月,乔治·霍兹成立了无人驾驶技术公司Comma(意为“逗号”),还挖了马斯克手下大将Riccardo Biasini来做汽车控制系统,立刻拿到了硅谷顶级风险投资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的310万美元,公司估值2000万美元。  世界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Delphi、世界最大的显卡芯片公司NVidia都来找霍兹求合作。霍兹的公司官网:comma.ai  英伟达CEO黄仁勋在参观Comma时,还带上自家3万美元的GPU作为礼物:哥们,样品是一点小意思,你看量产时能用咱家的芯片吗?  在霍兹看来,无人驾驶系统不存在100%的正确,也不存在100%的安全。他想要的不是一辆永远不会吃罚单、永远不会出事故的车,而是一辆能够像驾驶者一样思考、和驾驶者一起合作的车。  “我不爱钱,我爱的是权力。不是那种掌控别人的权力,而是掌控科技未来命运的力量。我只想知道它是怎么运作的。”  以挑战难题为乐,藐视控制世界的大公司;打破一切规则,只为享受颠覆式创新——这恐怕是连马斯克们也学不会的黑客精神。  走着瞧吧。wuli霍哥平时最爱玩飞镖了……
馆藏&15867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今天的特斯拉就是10年前的苹果?_网易财经
今天的特斯拉就是10年前的苹果?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特斯拉2016年收购了太阳城solarcity,特斯拉屋顶、能量墙、电动车构成了三位一体的产业布局,也就是白天太阳能屋顶生成的电力,储存在他的储能墙里面出然后晚上给家里供电,给特斯拉电动车充电,形成一个闭合的生态系统,听起来和苹果的IOS是不是很像?perfect!
(原标题:今天的特斯拉就是10年前的苹果?)
周三大幅收跌7.24%,报327.09美元,创逾一年最大单日跌幅。高盛大幅下调其目标价至180美元,但是也有分析师认为现在的特斯拉就是十年前的。高盛引发的血案?虽然一些投资者可能对特斯拉的Model 3生产计划持乐观态度,但高盛担心该公司目前电动汽车销售增长的放缓。高盛分析师David Tamberrino将特斯拉的6个月目标价从190美元降至180美元,较周一收盘时下调49%。周三特斯拉收盘下跌7.24%,创逾一年最大单日跌幅。另外一方面,今年以来国际油价在45-55美元的箱体震荡。未来油价走势不容乐观。贝莱德全球首席投资策略师Richard Turnill表示,对供应过剩的担忧再度袭击原油市场,而预期中的供需再平衡所需时间比我们想象中来得更久一点。澳新银行(ANZ)分析师Daniel Hynes表示:“目前的市场环境并不能支撑原油价格持续走高,供需面的表现对市场是利空的。至于原油价格跌破50美元/桶后所带来的影响,则还需观望。”仔细对比特斯拉股价和原油价格走势,有一种趋势较为明显——每当原油价格下跌企稳之后,特斯拉股价都会出现一波反弹,而在原油价格再度深度下探之后,特斯拉股价也随之下调。显然此时的油价让特斯拉并不具有吸引力。特斯拉是下一个苹果?特斯拉究竟是一家什么公司。汽车公司?科技公司?按照CEO斯隆的描述,2016年收购了太阳城solarcity,特斯拉屋顶、能量墙、电动车构成了三位一体的产业布局,也就是白天太阳能屋顶生成的电力,储存在他的储能墙里面出然后晚上给家里供电,给特斯拉电动车充电,形成一个闭合的生态系统,听起来和苹果的IOS是不是很像,perfect!巴菲特告诉我们,苹果绝不是一家科技公司,而是“必须消费品”公司。革命性的产品和现象级客户群推动苹果公司估值一路上升。在第一代iPhone发布后,经济危机对于公司股价带来的只是短暂影响,在强劲的销售和全球手机普及的潮流下,老巴一改多年以来“不碰科技股”的观点,在2016年大笔买入苹果公司(总共价值1200亿人民币),并成为主要股东之一。在2017年股东大会上,股神说“苹果变得有吸引是因为其产品已经从高科技产品变成必需消费品,而这种产品粘性带来的收入是稳定的,因此符合他的胃口”。iPhone累积销量超过10亿部,从2007年开始累积的“果粉”数量超过一亿人。此外,苹果的用户忠诚度十分高,每一代苹果手机的更新,总能吸引到相当部分的消费者进行重复购买,其品牌本身已经形成了护城河。反观特斯拉,没人否认特斯拉的车和苹果的手机一样,都是当下引领潮流的产品,在用户角度有很多贴心的设计。然而两者也有太多的区别。高负债、低销量、交付量从来没有达标、技术壁垒没有到绝对领先的地步等,都是市场攻击攻击特斯拉的点。单看毛利两者就不是一个量级。苹果公司绝大部分产品通过全球代工(OEM)来制造。根据Canaccord Genuity的报告,剔除中国手机品牌后,苹果在2016年第四季度凭借18%的市场份额,抢占全球手机厂商92%的利润。反观三星和索尼,分别瓜分了剩余的9%和1%(还有部分厂家是亏损)。先别管特斯拉的最终利润,毛利就低了苹果一大截。主要原因是马斯克发现无法套用苹果的代工模式后,决定自己单干。从建厂到创造独家的机械,再聘请专业的技工操作。不仅仅是制造车,为了让车能跑起来,特斯拉同时还要兼顾锂电池和充电桩的研发。汽车的制造和手机生产的复杂程度完全是两个量级的,而特斯拉的高标准意味着难以通过国际化分工来降低采购和制造成本,因此在目前极少的产量下,毛利率和苹果相差了15%以上。所以有的人说,苹果的贵才是真心贵,特斯拉卖的绝对是良心价。再看二者的生意策略非常不同。苹果是自下而上,抢占的是过去售价一直在300美元以下的手机用户,用革命性的科技配合500美元以上的售价迅速抢占高端市场并且形成垄断。而特斯拉则是自上而下,采用高配置高售价的Roadster吸引眼球和风投,随后Model S开始进入中高端市场迅速扩大销售额,最终计划是通过低价和现象级数量的低配置Model 3形成规模化和行业壁垒。套用巴菲特观点,只有当用户数到了非常庞大的量级,才能形成足够强大的行业壁垒引起社会潮流。手机即使提高价格到1000美元还是有足够多的客户能够消费的起,而汽车连税超过20万美元一台的话,就一定会阻挡绝大部分客户。
实际上,自2010年IPO以来,特斯拉只有2个季度盈利,2016年销量不到8万辆。近日,瑞银全球研究团队发表最新研究报告表明,由于缺乏销售规模,特斯拉按照3.5万美元售价,每卖出一辆基本款Model 3,税前会亏损2800美元,只有达到4.1万美元,才有可能实现单车盈利。担负特斯拉走量任务的Model 3表现对于扩充客户群至关重要。7月3日,特斯拉CEO Elon Musk在Twitter上宣布, Model 3量产版“提前两周通过了所有监管要求”,预计7月28日首批30辆汽车将会达到用户手中”。特斯拉能否成为下一个苹果现在还不得而知,但科技发展趋势不可逆,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终有枯竭的一天,新能源汽车终究会脱颖而出。
本文来源:Wind资讯 (www.wind.com.cn)
责任编辑:钟齐鸣_NF5619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特斯拉 苹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