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买的银行卡是微信实名制没有银行卡怎么弄吗

实名制下网上黑卡照样卖:借他人身份证 售150元_网易科技
实名制下网上黑卡照样卖:借他人身份证 售150元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黑卡”新套路:实名卡叫价150元/张)
未实名手机号被全面“双停”,但网上出现“实名卡”交易;买卖身份证、手机卡、养卡猫池形成产业链身份证卖家给记者发来的身份证存货照片。电话卡卖家宣称卖的手机卡已经实名绑定。身份证信息卖家在网上开出了“批发价”。卖家在网上给出身份证报价。卖家向记者保证其售卖身份证真实有效。已经推行五年的手机实名制,最终采用“一刀切”方式强力落地。12月1日起,未进行实名登记的手机号被双向停机,不能呼入也不能呼出,不能接发短信也不能上网。该举措被称为“史上最严”实名制。这距离山东女孩徐玉玉去世已过去了三个多月。此前8月19日,即将进入大学的徐玉玉被电信诈骗骗走上学费用9900元,后突发心脏骤停,不幸离世。上述事件引发全国高度关注,涉案的虚拟运营商170、171手机号段成为电信诈骗的代名词。对此,工信部表示将把手机实名制作为对虚拟运营商的一票否决项。11月7日,工信部发文要求在2016年底前实现100%手机实名制。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电话“黑卡”销售更隐秘,出现了新的套路。原本30元一张的170/171号段电话卡已经消失,但150元至200元一张的已“实名”手机卡仍在销售。由身份证卖家、实名卡卖家、养卡人、套现者等多个群体构成的黑色产业链依旧在运行。网上售卡:从30元到150元“我卖出去的这么多卡,都没有出现过问题”,12月3日,位于广东的卖家卡商阿力(化名)向新京报记者打包票说自己卖的手机卡可以正常使用。新京报记者发现,从“史上最严”实名制推出后,多家卡商都已经停止售卖非实名的卡,如今在微信和QQ等平台上搜索“非实名手机卡”已很难找到卖家。这是手机实名制全面趋严后,黑卡市场最大的变化。徐玉玉事件后,170/171号段的虚商电话卡就已经成为众矢之的。记者询问有没有虚商电话卡,阿力很直接的回复:“没有虚拟,不卖。”据记者了解,工信部在11月7日发文要求,所有170/171号段要全部进行回访,确认身份信息。12月1日起,所有的手机卡都要实名登记,否则将被“双停”。阿力保证出售的是已经实名的联通手机卡,即用别人的身份证已经认证的卡,买到手之后可以直接使用。此前8月份,新京报记者在调查虚拟运营商时了解到,当时市场上充斥着170/171号段手机卡,其价格基本在30元和40元一张,批发还有优惠。到了12月初,市面上基本都是三大运营商的已实名电话卡,价格在150元左右。阿力的初报价是168元每张实名卡,最后愿意以150元每张的价格成交。“卖你没钱赚,价太低”,阿力跟记者抱怨。阿力告诉记者,正是因为实名制之后,卡商成本提高了,所以价格也要提高,“因为获得身份证也需要成本”。记者调查发现,像阿力这样,借用别人身份证开卡的“黑卡”卖家仍有不少。记者询问这些实名卡的来源,阿力称是“手持证件照实名绑定的”。那么这些身份证是哪来的呢?身份证按性别、年龄分类销售在电话黑卡的产业链上,身份证信息的来源并不难找。12月4日,新京报记者通过微信搜索,联系到一位销售身份证的卖家“开始慌了”。“开始慌了”除了销售身份证以外,还配搭该身份证注册的银行卡,以每套800元的价格进行“套装”销售。记者表示不要银行卡,只要身份证,“开始慌了”随即给出了每张200元的价格。半小时后,对方再次主动联系记者,称如果货量大且要货稳定的话,可以将价格最终定为每张160元,并承诺可以长期合作,随时供货:“我这边是155元,一张你最起码让我挣五块钱吧。”除了微信,QQ平台上也存在着不少身份证卖家。一位身份证卖家“云哥”(化名)非常警惕,在通过记者QQ好友时,反复询问记者通过哪种渠道找到自己,以及购买身份证用途。记者表示需要批量开卡后,对方才表示手上确实有大量身份证。新京报记者进入该卖家QQ空间查询后发现,对方空间里有7个身份证相册,分门别类地标注着“80后男”、“80-90后女”、“60-70后男”等性别和年龄,以供有需求的客户进行选择。12月4日,新京报记者进入几个买卖身份证的QQ群。其中一个群有274人。一位身份证卖家主动找到记者,开门见山地介绍到:身份证140元一张。当记者以“无法确保身份证真伪”为由敷衍时,卖家以肯定的态度称,身份证绝对真实,都是二代有磁的身份证。为了取得记者信任,该卖家以显示双方现场聊天记录的电脑为背景拍了两张摆放着厚厚一叠身份证的照片,以示货源充足。新京报记者就网络售卖身份证的情况咨询了警方。一位卖家所在地的公安人员表示,不能确定这些卖家货源究竟从何而来,存在一种情况是有买家收购居民遗失或被盗的身份证,再在网上高价出售,但不排除存在大量的伪造身份证。据介绍,假证和真证的最大区别是假证里面没有磁条,不能通过电脑扫描核查。分享通信集团董事长蒋志祥表示,现在的实名制只是广义的实名制,只保证了每个手机卡都对应了一张身份证,但没法保证是不是本人的。有人在网上找来假证来做实名制认证,还有销售人员用自己的身份证开很多张卡后,再转手卖掉。除了售卖身份证外,还有一些卖家在卖身份证信息,主要包括身份证正反照片,这些身份证信息价格就低了很多。一位重庆卖家“理解”(化名)开价10元一张,在得知记者可能需要100张后,主动降价到3元一张。记者在前述QQ群里发现,有卖家给出的“批发价格”是:100张内3元一张;300张至500张为2.6元一张;500张至800张是2.3元一张;800张至1000张是2.1元一张;千张以上是1.9元一张。一张身份证理论上可办225张卡据新京报记者了解,一张身份证流入黑市之后,往往会被“一菜多吃”。12月4日,新京报记者致电三大运营商客服,对方均表示,用户持自有身份证,在营业厅均可以一次性开5张卡。此前9月23日,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工信部、央行、银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发布《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通告要求,对同一用户在同一家基础电信企业或同一移动转售企业办理有效使用的电话卡达5张的,不得为其开办新的电话卡。由于同一客户在同一企业办理电话卡的上限是5张,因此,一张身份证至少可以在三大运营商办出15张卡。新京报记者就此先后致电天津移动、贵州移动、贵州电信、重庆联通、北京移动客服,发现各地情况有所不同。贵州移动称一张身份证在全国开了4张移动卡,就不能办贵州移动卡了。贵州电信表示一张身份证全国只能办5张电信卡,重庆联通也表示全国只能办5张联通卡。天津移动则称一张身份证每个省都可开5张卡。北京移动客服称,如果一张身份证已经开了5个北京卡,依然可以办理其他省市的移动新号。虚拟运营商小米移动总经理金峰向记者证实,一张身份证最多办5张小米移动的卡。电信专家付亮告诉记者,用户在同一家运营商只能办5张电话卡,现在有3个基础运营商,42个虚拟运营商,一共是45家运营商。新京报记者以此计算,同一个用户使用同一张身份证,理论上可以办出225张手机卡。假设一张身份证流入黑卡市场,按照一张已认证手机卡150元计算,其“销售额”最高可达到33750元。此外,身份证流入黑卡市场还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买家拿着非本人身份证能否办卡。12月4日,新京报记者走访了位于北京民族大学校园的代办点和车道沟附近的移动、联通代办点,工作人员均表示目前只能由本人持身份证才能办理新卡。不过,位于紫竹桥的中国移动营业厅人员表示可以代办,代办人需提供委托人和代办人身份证原件以及委托书。然后工作人员会对委托人进行电话核实。中国联通紫竹院营业厅的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代办人携带自己和委托办理人的身份证原件即可代办。低调养卡人:等浪潮过了再出来在调查黑卡产业链过程中,新京报记者了解到,黑卡产业链中还存在一批养卡人。所谓养卡,是指为了保证号码处于正常状态,每月要有通话量并缴纳对应的月租费用等。“虚拟运营商和基础运营商都是通过手机卡的使用情况和实际消费来分析用户是否存在,猫池能够完善地模拟出这些行为,很难被查出来。”12月4日,新京报记者以“进行养卡”为由,联系上深圳一家生产并销售养卡用猫池的厂商工作人员,对方告诉记者,“如此一来谁知道你是真是假”。据了解,猫池其实类似于一台多卡多待的手机,而如今市场最主流的设备则为4g+8端口和4g+16端口两种型号。“现在你业务量还不大,4g+8端口的猫池足够了。”该销售人员向记者解释,“4g+就是一部猫池同时支持电信、移动和联通三个服务商。8端口和16端口,则是猫池可以同时工作SIM卡数量。”这种“自动养卡”业务是如何实现的?对方声称只需要将猫池接入电脑,再将SIM卡插入猫池上的端口,即可让猫池上的SIM卡接收到相应服务商的短信、语音通话、流量下载等服务,甚至还能定期按照持卡人所编辑的内容进行短信发布。当记者询问猫池具体价格时,对方介绍到,4g+8端口价格为3500元,16端口的价格为6000元。猫池养卡并非是新事物。据媒体报道,2015年3月,厦门市公安局特勤大队捣毁4个诈骗窝点,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缴获“猫池”27部、电脑13台、SIM卡672张。记者通过QQ搜索,加入几个网络“养卡群”。一位曾经从事猫池设备销售商家很诧异,他认为记者在当下风口浪尖上入行,显然不合适。“现在才开始涉足这行业,肯定死路一条。”对方表示,“现在养卡人都很低调,等这股浪潮过了再出来。你还不如把手中的实名制电话卡挂在网上卖了,说不准还能赚点钱。”遏制电信诈骗的“隐忧”为防范电信诈骗,工信部一再强调手机要全面实名,三大运营商也据此做了种种安排。比如北京联通告诉记者,全渠道实名制办卡,均通过身份证阅读器读取资料后自动保存至系统,最大程度防范虚假身份证办卡发生。不过,网上黑卡产业链的存在,已经绕过了运营商设置的“防火墙”。对此,网上售卡者都心知肚明。“你不会是做电信诈骗吧?”卡商阿力在微信语音通话中这么问新京报记者。记者称在网上买手机卡是帮朋友买的。当记者表示如果朋友做电信诈骗,是否会牵连对方时,阿力表示,“做这些后果自负,我们是不处理、不管的,不关我们的事”。记者再追问,既然是实名制已经全面开始,那么一旦通过开卡身份证追溯到持身份证的人,会有何影响,阿力说,“这个不影响我,卡不是我开的,是别人开的,我是从别人那里拿的货”。他也表示,卖出的卡到底做什么他其实也不知道。对于个人而言,隐患不只在手机卡,在卡商阿力发给记者的价格表里,还有真人绑卡的微信号、支付宝、五大银行卡出售,价格分别为300元、350元、580-780元(按是否开通网银划分,开通网银的更贵)。事实上,已经有犯罪分子因为绕过实名制兜售“黑卡”而获刑。据媒体报道,有犯罪分子通过网上购买两款二代身份证生成软件,经过破解后可绕过实名制办理电话“黑卡”。最新的电信网络诈骗政策,明确规定电信企业在办理业务时要确保电话实名制。对此,移动一位专家对媒体表示,“实名制是防君子不防小人,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信诈骗的犯罪成本,并不能直接解决电信诈骗问题。运营商推行实名制,确保的是手机用户和身份证的匹配一致性,至于这个身份证是不是本人,光靠运营商不能百分之百肯定”。那么对已经开卡的实名制卡的黑市交易,一旦出事谁来负责呢?业内专家表示,这个问题最终要落到对个人信息的全面保护上,最终需要司法、公安、金融、电信等多个部门一起解决。■&焦点手机“黑卡”套现花样多除用于电信诈骗外,手机黑卡产业链延伸出多个套现途径通过外卖优惠套利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大量的手机黑卡从业者通过从外卖订餐平台、电商、APP、金融平台推出的优惠政策漏洞中获利。12月3日下午,记者在淘宝网输入外卖优惠后,寻找到多个“首单优惠”的商家。在加入一个QQ群后,记者参与了一位刷手组织的套现活动。该活动通过为美团用户提供手机号首次注册点外卖,提供优惠券、兑换码等方式获利,以外卖平台首单优惠20块来算,记者用电话卡注册订餐,付给刷手10元外,自己还能省下10元。一个在拥有1104名成员的外卖群的管理员告诉记者,如果也想从事这个工作非常简单,只需购买288元的抢单软件。软件里有教程,会有专人指导,每天预计会有200元的收入。记者根据该管理员指示,给其打去了288元,不过至截稿,记者也未得到该软件。经过沟通,记者最终追回了这288元。薅电商促销的“羊毛”大的电商平台也是黑卡产业链套现的一大来源。2015年8月,聚美优品推出了一次“零元购”活动,主要是针对App客户开展的,不过事与愿违,活动开始后,多名消费者吐槽称活动开始后反复刷新聚美优品手机页面无法进入,很多礼品不到一个小时便被抢完。随后,聚美优品CEO陈欧在当天发布博文称:“有黑客批量注册小号刷礼品,一个地址一千单,技术人员很头疼。”这些黑客成群结队,在网络上到处搜集各大厂商的优惠活动,并使用大量小号+代理IP刷取优惠资源,最后转卖获利。黑产市场上这种人被称为羊毛党。记者在QQ群中搜索,发现这些羊毛党的群非常多,一个卡商告诉记者每天都是成百上千的卖卡,一些手里持有大量黑卡的卡商除了卖卡也通过养卡当刷手获利,很多群中会发布可以套利的渠道信息,记者发现在一些群中,发布注册会员可获利的信息随处可见,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的网站。这些网站的注册都需要接收手机验证码,这也给黑卡提供了无限商机。12月4日,网名为“一飞冲天”用户,在一个拥有1974人的名为“手机验证码”QQ群中发布消息称:“需要西安归属地手机卡接收验证码,二十万个,介绍的有茶水费”,经记者了解,“一飞冲天”用户称,这些卡用于“飞凡电商”会员注册接收验证码,接收一条短信可以给予5毛钱的报酬。购买SP爆卡获利一张即将欠费的手机卡能有什么用呢?在熟练的爆卡者手中,它可以“爆出”逾100元的利益。由于一些手机卡存在延迟扣费的特点,爆卡者可以用购买游戏点卡等产品的方式将这些卡刷至透支,再将游戏点卡变卖,这样就能获得高于电话卡话费余额的利益。12月4日,一位有3年经验的爆卡者向记者吹嘘,其将一张“没有钱”的四川电信电话卡在电话钱包上“刷出”了200V币和一个QQ会员。“算下来一张卡我弄了105块钱出来,成本50不到。”据记者了解,V币是一种虚拟货币,可以通过电话钱包平台将手机话费转换为V币,2V币等于1元人民币,使用这一虚拟货币在电话钱包平台上可购买多种游戏点卡。不过并非每张手机卡都能爆出上百元。根据手机卡所属运营商和地区的不同,能爆出的最大利润也不同。“拿到手机卡第一个要做的就是测试,测试这张卡能够爆多少V币。”一位山西的爆卡者告诉记者。按照多名爆卡者提供的方法,12月4日,记者使用一张天津移动手机卡进行了爆卡“测试”。一小时内,记者以发送短信的方式购买了50V币,折合人民币25元,但此后再进行V币购买就被提示“该手机号下单已达当日限额”。记者使用该电话卡购买V币的时间是12月4日上午11点至12点期间,理应扣除话费25元人民币,但直到当日下午16点55分,移动方面也没有对这张电话卡进行扣费。
与此同时,电话钱包上可以使用V币购买的点卡类型多达上百种,包括天猫购物券、世纪佳缘邮票以及Q币、各类游戏平台点卡等。记者花费31V币成功购买到了价值15元点卡,经过测试该点卡是货真价实的“正品”。也就是说,记者通过刷卡挣到了第一笔钱。在百度贴吧“SP爆卡吧”中,不乏“拜师”、“收徒”的帖子。“拜我为师,我可以包卡源,徒弟拿卡一张我只加5块钱,比如我45拿的,给徒弟就是50。”一名爆卡者表示。至于这些卡源从何而来,这些爆卡者大多表示是长期合作对象,“慢慢积累得来的”。新京报经济调查组
本文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李德雄_NT202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仍有倒卖实名卡现象 落实手机卡实名制为啥那么难?发布时间: 15:50 星期一来源:检察日报
落实“手机卡实名制”为什么就那么难?
中国通信业知名观察家 项立刚
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 孙广智
◇实名制政策执行中,应成立由国家主导的第三方实名制认证机构。这样的认证机构由国家直接拨款,跟运营商没有利害关系,避免运营商“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现状,有利于实名制落实。
◇“卖家”兜售的实名手机卡,往往通过非法获取的公民身份证信息注册取得,有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卖家“售卖”实名手机卡的行为,属于违反国家规定的非法经营行为,也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
◇相关“交易平台”明知本平台上存在售卖实名手机卡的行为,却对此类行为予以放任,甚至提供帮助或者创造便利条件,则可能被认定为“共犯”,并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多起恶性电信诈骗案件发生后,人们将目光投向“实名制”。监管部门已发出严令,可市场上仍有兜售实名手机卡现象。根治此类乱象,真的没办法了吗?斩断黑产业链,需从哪些方面发力?相关人员或平台该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围绕上述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项立刚和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孙广智。
为什么“最严实名制”仍拦不住倒卖卡现象
工信部在今年11月7日发文要求“2016年底前实现100%手机实名制”。移动、联通、电信等三大运营商表示,从12月1日开始,非实名手机号将被双向停机,届时既不能呼入也不能呼出,不能接发短信也不能上网。这被称为“史上最严”实名制。
然而,记者近日调查发现,网上仍有兜售实名手机卡现象。通过搜索加入一个名为“北京手机靓号”的QQ群,记者看到,群里有卖家公开兜售手机卡,并且注明“可以用来做业务、办卡、淘宝、微信……”有买家表示想买时,对方提示“可以私聊”。更有卖家通过更新QQ空间里的图片,来展示其“销量不错”。
记者遂联系一个卖家,对方明确表示,有北京实名电话卡出售,从一张到五十张,价格不等,要得多还能优惠,“130、132、156、150、136、187、188这几个号段都有货”。
记者在QQ群中还发现:有卖家直接贩卖个人全套证件,包括手机卡、身份证、支付宝、银行卡等。最便宜的一套仅需500元,高的近千元。感觉记者有质疑,对方直接发来几张“实物”照片,称“做好几年了,这点实力还是有的”。
从卖家发来的图中,可以清晰看到许多成套的个人证件,其中包括身份证和银行卡,用橡皮筋捆好,密密麻麻地码放在手提袋中。
最严“实名制”,难道拦不住倒卖手机卡现象?这凸显出相关规定执行中遇到什么短板?
项立刚告诉记者,早期的手机卡基本是实名的,那时运营商采用的是“后付费”模式,即用户先使用,后补交话费。运营商需专门雇人进行催缴欠款,成本高。所以,后来施行“预付费”模式,不论报亭还是街边小店都能卖卡,这提升了手机卡销量,但没有实名,遂产生一批没有实名制的用户,为管理埋下隐患。
项立刚认为,实名制规定执行中,“人证合一”是关键,也是难点。“每个手机号码背后有一位公民的身份信息,这不难做,现实中曾有人名下挂了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号码,难的是做到每个号码与其使用者身份信息真实统一。”项立刚说,为杜绝此类现象,相关规定对用户名下的卡数做了具体限制。
“一方面,监管部门力量薄弱。另一方面,执行实名制后,销售网点减少,销售成本增加,运营商自然缺乏动力。”项立刚认为,应成立由国家主导的第三方实名制认证机构。“任何地方都可以出售手机卡,但开卡时必须前往规定的实名制认证机构,进行实名制登记。这样的认证机构由国家直接拨款,跟运营商没有利害关系,避免运营商‘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现状,有利于实名制落实。”
互联网已成公共服务体系,实名制是基础
记者注意到,多起恶性电信诈骗案件发生后,人们再次将目光投向“实名制”。从政策到写入法律文件,其执行中曾有不同声音,现在得到普遍认同。是什么因素改变了大家的看法?
项立刚认为,实名制逐步被公众接受,这源自网络电信行业的深刻变革。他解释,以前的互联网,只是让信息高速度的、自由的、无障碍的传输。但传统互联网已是过去时了,现在大家通过手机、电脑等,不仅能传输信息,还能网购、打车、理财、查询等。现代互联网新增了移动互联感应、大数据和智能学习等诸多能力,从最初的信息传输平台,变成公共服务体系。
“公共服务体系若没有实名制,就没有安全可言。”项立刚说,实名制为未来网络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于每个用户来说,实名制是公民的一项义务,也是权利。
他举例说,如果用户买了没有实名信息的手机卡,丢失后运营商可以拒绝为用户补办,因为“你凭什么证明这个号码是你的?”用户若无法补办卡,会对自己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你的银行卡、支付宝验证都留的是这个号,要是没有的话,那就有大麻烦了。”
项立刚建议,出于自我安全保护,用户应主动查询和配合运营商进行手机实名登记。运营商也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严格执行“人证合一”的实名登记。
实名信息并非“精准诈骗”的关键信息
在一些电信诈骗案件中,犯罪分子可以叫出被害者的姓名。一些人担忧,实名制会导致自己的信息泄露。对此,项立刚表示,实名制登记的都是最基本的个人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等,这些并非“精准诈骗”的重要信源。
“像徐玉玉事件中,犯罪嫌疑人掌握了她的教育信息是关键,才能诈骗成功。”项立刚说,通信行业早已拥有成熟的追溯系统,内部员工想查某个人的实名信息,不仅需要权限,而且每次查询都会留下记录。但在其他一些行业或社会机构,对于收集个人信息的行为,却未完善相应的追溯机制。“像医院、车行、房地产公司等,他们收集的个人信息更加全面,即使个人信息遭到泄露,也很难追踪到泄露者。”
“到高校找学生,花100元让对方给你办张银行卡或手机卡,有的学生就认为这无所谓,但其不知道,若这张卡被犯罪分子用来取赃款或拨打诈骗电话,学生是有连带责任的。”项立刚说,这方面要加大宣传,还要完善惩处机制,“现在对此类现象的惩罚力度明显不够。”
治理个人信息泄露,监管部门虽三令五申,可市场上仍有兜售实名手机卡及其他个人信息现象。如何斩断这条黑产业链?项立刚认为,加大打击力度,提升犯罪成本。同时,要加大宣传,形成打击黑产业链的社会合力。
网上买卖实名手机卡或涉违法犯罪
针对网络兜售实名手机卡及个人信息的现象,孙广智分析,其中的“卖家”“买家”和“交易平台”,都存在涉嫌违法甚至承担刑责的可能。
首先,就“卖家”而言,其所兜售的实名手机卡,往往是通过非法获取的公民身份证信息注册取得的。根据我国刑法第253条规定,窃取或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所以,“卖家”在实际销售实名手机卡之前,就属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
工信部颁布的《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都明确对实名制实施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作了规定,对于电信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在实名制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要依法给予处理。
另据我国刑法第225条关于非法经营罪的规定,“卖家”售卖实名手机卡的行为,属于违反国家规定的非法经营行为,或构成非法经营罪。
其次,对于在网上购买实名手机卡的“买家”,如果其使用购买的实名手机卡实施其他犯罪活动(如电信诈骗等),则该实名手机卡应视为实施犯罪的工具,而购买实名手机卡的行为,也应当认定为相关犯罪活动的犯罪预备行为。
最后,若相关“交易平台”明知本平台上存在售卖实名手机卡的行为,却对此类行为予以放任,甚至提供帮助或者创造便利条件,则在售卖行为涉嫌犯罪而被追究刑责之时,平台及其相关经营管理人员将可能被认定为“共犯”,并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责任编辑:陈瑜
·····
········艾媒网|记者调查:170和171号码段手机卡仍可购买 无需实名登记 插卡即用
记者调查:170和171号码段手机卡仍可购买 无需实名登记 插卡即用
摘要 记者调查发现,170和171号段的手机卡仍可在街头或者网上购买,并且无需实名登记便可使用。
&  昨日,北京街头手机卡摊位可轻松买到虚拟号段电话卡。
  网店卖家称无需登记,就可使用170号段电话卡。
  近日,临沂市18岁准大学生徐玉玉因171号段电话诈骗,被骗走9900元学费后心脏骤停离世。此事将170、171号段&黑卡&再次拽进舆论漩涡。
  昨日,公安部刑侦局发布紧急提醒称,170、171号段因为监管措施跟进不到位,已经成了诈骗电话和短信的温床。
  根据工信部要求,电信企业需从严落实对入网用户实名登记工作。不过昨日记者体验发现,北京市区不实名登记买到一张&黑卡&,并非难事。
  无需实名登记 街头轻松买卡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南三环中路附近的一处手机卡零售摊,招牌写着&办理各类手机卡、套餐业务&。
  记者上前问有无170、171号段的手机号出售?摊位老板爽快回应&有&。他向记者介绍,这种卡全国各地打电话一毛多一分钟,接听免费,特便宜。&只有170号段,171卖得不好就没卖。&随后老板从柜边随手拿出一打手机卡,扔在柜面上,6张,标着北京联通。号码全是170打头,未拆封。
  &买这卡不用实名登记,一般只卖给熟人,你不要到处说就行。&老板告诉记者,这卡正规营业厅买不到。记者在挑选号码时,老板补充道,&50一张,里面有30元话费,插卡就能用。&
  老板告诉记者,来买这类卡的人&相当多&,一个人买多张也没问题。当记者提出为何此类卡可以不用实名登记就能购买时,老板没有过多解释,&我给你开了你就放心用。&另外他还提醒记者,&现在统一要求办卡都要实名登记,查得紧,没人敢卖。工信部的人一个月来查一次,查到了(未实名登记)罚3万。&
  记者随手拿了一张170的手机卡付了款,拆封,装卡,几分钟后,装卡手机收到四条来自&天音通信&的短信,显示卡已开通。随后,记者使用该手机拨打电话,来电显示为北京联通,接打无异样。
  随后,记者拨打了天音移动客服热线,经热线员核实,记者所购的170打头的手机卡确为天音移动所售,目前该卡&已经正常开通使用。&经查,记者所开卡没有持卡人的相关姓名、身份证信息。对此,客服人员建议记者进行身份信息补录,&如果被系统检测到,号码将会被停机处理,补录信息后方能使用。&但截至记者发稿,该号码仍能正常接打。
  客服人员告诉记者,天音移动是正规虚拟运营商,2014年6月开始对外出售170、171号段至今,&根据官方要求,代理商办卡时必须实名登记办卡人身份信息。&
  网店月销&黑卡&1000余张
  此外,记者在淘宝网查询&170手机卡&关键字,随即弹出数十家售卡商家。记者随即联系了其中的3家,其中两家表示&购卡后需要向淘宝上传身份验证照片才能激活使用。
  另一家网店内,仅有&手机卡读卡器&、&超能洗衣皂&两款宝贝,其中&手机卡&标注为&无月租170手机卡&,月销量显示为1455笔。网店客服告诉记者,该店出售的170手机卡28元一张,都是正规渠道来的,有几万张,且&不需要身份验证,可以直接装卡使用&。
  昨日,公安部刑侦局发布消息称,170、171号段本来是为虚拟运营商准备的专门号段,但因为监管措施跟进不到位,无需实名登记即可购买,已经成了诈骗电话和短信的温床。提醒民众接到170、171开头号码段的电话或短信时,详细辨认内容的真伪,以免别骗。
  正规运营商店购卡需实名登记
  昨日下午,记者走访了丰台区定安路、安乐林路等多家手机卡门店。5家三大运营商专营店均称店内无170、171号段手机卡销售,购买手机号需本人携带身份证进行实名登记。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70、171号段的手机卡业内俗称&蜗牛卡&,正规运营商门店不会出售。
  苏宁易购(刘家窑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70、171号段苏宁有售,但是必须要带身份证才能登记办理。迪信通(方庄店)的工作人员则称没有该类号段手机号出售。
  虚拟号段成诈骗重灾区 工信部多次约谈运营商
  工信部在2013年发布《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启动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先后分别向42家企业发放虚拟运营商牌照。
  公开报道显示,去年9月,工信部曾针对170号段垃圾短信息治理问题,约谈了远特通信、贵州朗玛等7家虚拟运营商负责人。
  今年4月初,央视报道170和171号段成为电信诈骗重灾区,报道中称,由于虚拟运营商在码号数量和放号城市受到严格限制,只有当放号城市的开户比例达到50%时,才会获得下一批码号资源。因此,部分虚拟运营商不惜通过非法渠道来跑量。这也是170号卡大量流入卡市,无需身份证就可以办理的主要原因。
  此后,工信部在4月底发出通知,要求虚拟运营商在一个月内对前期未实名登记、虚假登记的电话号码,完成用户身份信息补登记等工作。
  不过,工信部在7月的检查中仍旧发现了诸多问题。其在对26家虚拟运营商的100多家网点的暗访中,发现未实名登记的违规网点比达33.9%。
  涉事电话运营商称全力配合警方破案
  昨日,徐玉玉接到的诈骗电话运营商远特通信发布公告称,涉事号码有完整的实名登记信息,是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经过实名制开卡流程完成用户登记的。公司已经对该号码的所有信息进行了客观完整的证据保存。
  公告还称,公司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数据核实和信息调取,全力协助破案,坚决打击和防范电信诈骗。
  律师说法
  不实名登记运营商应担责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的《关于贯彻落实等法律规定进一步做好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工作的通知》,要求电信企业从严落实对入网用户实名登记工作。然而,工信部网安局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仍有不少虚拟运营商为了开拓市场,在贯彻执行政策实名制时存在违规行为,这一定程度上为骚扰信息、垃圾信息、诈骗信息泛滥提供了土壤。
  北京律师张新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虚拟运营商对诈骗电话号码进行了实名登记,不仅将有利于公安机关根据登记信息,锁定或排除犯罪嫌疑人,也可使自身免于承担法律责任。反之,如果没有对涉事电话号码进行实名登记,除了应依法承担相应的行政违法责任,依据《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还应当承担连带的民事赔偿责任。
  今年3月26日,黄先生称当日其手机收到一条提高信用卡额度的短信,其进入信息上的链接(wap.zgpqe.com)并填写相关信息后,接到一个提高信用卡额度1718714&&&&的电话,让其把验证码告诉对方,在黄先生把验证码告诉对方后,发现自己的信用卡被转走人民币1万多元。
  今年1月1日,叶女士接到一个1708133&&&&的电话,对方称叶女士在网上购买的东西有问题,现在可退钱给她,并通过该号码给她发送了一条带链接的短信,叶女士根据提示在链接跳转的网站页面上输入了银行卡号和验证码后,发现自己的银行卡被转走了5000多元。
  本文来源:新京报
艾媒报告中心公众号
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出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 粤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 实名制 无银行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