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的中央空调最低温度度用户可以重新设置吗?

空调怎样将温度调到最低
设置温度一般为24°就不再降,但我还想将温度调到18°,怎样操作
13-11-01 &
你的遥控器可以调到18°,是你要求把室温降到18°是不是?这个要求要看你的空调制冷是否良好了,外气温是否太高等因数影响的。首先你要自检一下:一、[如是旧机的制冷运行是外界温度为28-30度时]将温度设定在十六或十八度运行,再将导风叶向下成45度角,以[最大]的风速运行二十至三十分钟。二、用温度计在出风口处看温差:即出风口温度与你房间温度应一直保持十至十二度的温差为标准。制冷特别好的温差能达到十三度以上的。旧机能保持十至十二度的温差是正常的。三、如新空调低于十二度的温差、你就要找售后了。[如果外界温度为28度以下的,温差标准应为十四度以上的]。空调制冷效果不好是多样的。在你的空调运行压力接近标准时感觉制冷效果不好有很大的可能性是压缩机的能效已下降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炎炎夏日,空调温度千万不要调的太低
杭州地区专业的电器维修服务团队,杰仕维修就在您的身边!
空调维修品牌
彩电维修品牌
热水器维修品牌
太阳能维修品牌
洗衣机维修品牌
&&炎炎夏日,空调温度千万不要调的太低
&夏季吹空调不当容易生病,很多人在吹空调之后都会容易感冒,诱发鼻炎等。北京市气象局相关专家提示,夏季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气温为26℃左右,应在进屋后10分钟后再开空调,同时空调风往上吹。此外,应每隔1小时开会儿窗,以保护呼吸道。
据介绍,夏秋两季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气温为26℃左右,再低3℃-4℃左右,人体会觉得有些凉。另外,由于室内外环境不同,长期处于相对极端的温度下,身体调节能力失调,久而久之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医学上称之为空调病。因此,建议一般情况下,最好将空调调到26℃左右,室内外温差不可超过7℃,否则会加重体温调节中枢负担。
有些朋友出了一身汗,回到家马上打开空调猛吹,这样有害健康。因为此时毛孔完全打开,还来不及闭合,容易让体温急剧下降,诱发感冒等病症。因此,从炎热的室外进入室内,应至少10分钟以后再开空调。另外,睡觉时人体体温下降,若图凉快彻夜开着空调,同样容易引起头痛、感冒等,睡前一定要关闭空调,或设置定时关闭。
开空调时,冷空气向下沉,因此风最好向上吹,避免冷风直吹身体。靠近空调的人,最好面对空调坐,因为冷风从后面吹着你的背部、腰部,比迎面风对人体造成的损害更大。坐办公室的朋友,如果座位挪不开,最好多预备一条小丝巾,围住颈部。要是长时间坐着办公,如打字、书写等,不妨备件穿脱方便的衣服,穿裙子时可用披肩护住腿部,特别是膝盖。寒从脚下生,应不时站起身活动活动,以增进末梢血液循环。
此外,开空调会使室内空气变干,并且由于空气不流通,环境得不到改善,容易让人鼻塞、喉咙干、打喷嚏等。因此,应该注意时常换气,建议1个小时左右开一次窗,每次约15分钟。尤其是一些患呼吸道疾病的人,开空调的时间尽量要短。(
&“还好送来及时,不然可能救不过来,即使救过来也可能成为植物人。”昨天,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楼敏教授和一位住院家属说。
  “楼主任,都说冬天脑中风、心脏病病人多。夏天也会脑中风?”小沈看着爸爸的病历,一脸疑惑。
  小沈的爸爸63岁,前几天,他觉得不舒服,晕头晕脑,他又有心脏病,曾经送医院抢救,所以他马上打了120。老沈家住城南,花了十几分钟,120急救车就把他送到浙医二院。救护车上,急救医生先打电话给浙二急诊科,简单说明老沈的情况:说话口齿不清,手抬不起来。
  急诊科医生判断老沈可能是脑中风,立即通知神经内科专家会诊。专家为老沈做了脑部CT,证实了之前的判断,的确是脑中风,为缺血性脑卒中,马上做静脉溶栓治疗。
  昨天早上,老沈明显感觉好多了。“出事那天,我上午出去和老同学喝茶,在梅家坞。天气又闷又热,我坐了两个多小时,坐不住了,中午我就回来了。我坐公交车回来的,到了车站又走了二十多分钟到家。一进家门,我赶紧把空调打开,又倒了一大杯凉水。就这么坐在客厅里养力气,突然我就感觉有点恶心,人很不舒服,好像要瘫倒。我想,不好,可能是心脏病又犯了,才赶紧打了120。”
  一冷一热当心缺血性脑卒中
  “夏季是脑卒中的易发季节。我们去年做过统计,去年7月神经内科收治25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而在春天或者秋天,每个月这类患者在10个左右。”楼敏教授说。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两种。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季节与出血性脑卒中不同,既受低温影响,也受高温影响。”楼敏教授说,当气温大于23℃或小于12℃,该病发病率升高。特别是初发病例,随气温升高而发病率上升。夏季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多,容易使人的血液浓缩,黏稠度升高,导致血流缓慢,从而诱发缺血性脑卒中。
  有脑卒中流行病调查发现,缺血性脑卒中占脑血管疾病的3/4,夏季的发病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高,在65岁以上人群中影响更为明显,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这跟男性的内分泌、饮食习惯、从事职业有关。
  “我们经常在夏天收到和老沈类似的病例,在外面很热走了一圈,回到室内,空调开得很大,突然脑卒中了。也有老年人在家里,不开空调,闷出的脑卒中,家人还以为是中暑。”楼敏教授说,夏季,一冷一热导致脑血管快速收缩,容易发生意外。
  楼敏教授提醒,脑卒中的症状有时候不太明显,如果发现患者嘴歪眼斜、口齿不清、抬不起一侧肢体,就要立刻拨打120,抓紧时间送到医院,最好去有溶栓资质的医院就诊。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
  要尽快溶栓治疗
  浙医二院神经内科用静脉溶栓的方法,为老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昨天下午,经历过生死考验的老沈出院了。
  静脉溶栓是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将某种特定的药物注入静脉血管以溶解血栓中的纤维蛋白,从而使被阻塞的血管再通。
  2016中国卒中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暨国际脑血管病会议上周末举行,中国卒中学会为全国共计20家医院颁发“卒中先锋奖”,浙医二院获“金奖单位”荣誉。
  中国卒中学会常务副会长王拥军教授说,对于常见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来说,应在发病3小时内到医院治疗。血块堵塞脑血管造成脑部缺血是主要的发病原因,脑部缺血区域每分钟将有190万个神经元死亡,若不及时恢复血流,神经细胞在几个小时内便会死亡,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害。超出了规定的溶栓时间,每延迟1分钟,患者将损失1.8天无残疾的生命。“所以,救治时间成为影响患者生死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患者越早进行溶栓,获益越大。研究显示,近50%的患者治疗后3个月日常生活功能可以完全或部分恢复。
  浙医二院神经内科胡海涛医生代表团队在北京领奖,他说,“我们医院卒中小组和杭州120密切合作,救护车一旦接到疑似卒中患者,会立刻通知医院的卒中团队做好准备,快速启动溶栓。目前脑中风患者从到达医院至用药的平均时间已优于国际标准要求的60分钟内,最快的达到24分钟。”
同时,医院开通脑卒中溶栓绿色通道,急诊优先配置资源对病人进行处置,病人可以先检查再付费,溶栓小组和护工一站式陪同,预留专用溶栓床位,尽可能在每个环节压缩时间。
最近在网上遇见一个问题:“周末待在家中,没有电脑。两种电器让你选其一,你会选空调,还是选WiFi?”据说这问题让很多人踌躇不决。我看了看窗外盛夏北京的天气,骄阳似火,天气报告说是36℃。还有什么可犹豫呢?没有电脑和手机,我可以读书、看电视、或者做几道数学题——只要留在室内,做什么都可以。没有空调?对不起,高温会让我头昏脑胀,什么事情也做不了。即便睡觉也是汗流浃背,辗转反侧。
不过,我认为如此美好的空调,在家用电器中,它蒙受的诽谤却最多。从上世纪70年代起,有些环保主义者就攻击氟利昂是臭氧层空洞的原因。臭氧层空洞究竟是不是自然现象,和氟利昂乃至空调有多大关系,科学家并没有明确结论,但这并不妨碍某些人对空调的妖魔化。不过一个事实是,氟利昂在近二十年的使用量是增加的,南极臭氧层却没有继续扩大,而是显著缩小了。
在臭氧层空洞论之后,还有些人认为:空调是高耗能产品,是人类追求舒适而发明的奢侈品。夏天难道不应该就炎热吗?明明蒲扇就能解决的,为什么要追求凉爽呢?这是通过耗费能量,达到反自然目的。此外,还有一些环保人士称,夏季空调制冷时,设定温度每提高1摄氏度,就可以节省电力20%;有养生专家说,最适合女性轻体力劳动者的办公室温度是25摄氏度;还有人称最舒适的气温是26摄氏度……
在澳大利亚,为了节约能源,老板多会规定“比较温暖的”最低温度。温度由每个办公室自我掌控,挂遥控器的墙壁上常常会贴有告示,“夏天请保持温度在28℃以上”。这不是硬性规定,但大家基本上会自觉遵守。美国夏季室内温度则最高不能超过24℃。国内前几年也曾经有规定,公共建筑单位夏季室内空调温度不得低于26℃……事实上,不同办公场所,人流数量、空调数量、制冷能力、通风条件都完全不同,设定多少度气温,意义不大。或者,需要进一步的论证。
笔者倒是认为,节约能源这样的事情,不妨交给企业家去做。能耗问题本质上是价格问题,消费者最有降低能耗的需求,企业家也最有此能力。现今不同品牌的空调竞争激烈,他们不断打出环保牌,其实就要是帮消费者省钱,就是在节约能源。环保问题,就这样通过市场竞争达到目的,其实不太需要政府过多干预。
在世界上,大大小小的空调品牌超过1800个;在全球,林林总总的标准数以万计。有国际标准、国内标准,也有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具体到每一类标准,又有数不清的细化条款,这些标准由企业、行业、协会组织以及国家制定。但,有一项标准目前在空调行业始终是空白,没有任何企业或其它组织愿意去触碰,那就是用户体验标准。由于众口难调,更没有可供参考的案例借鉴,所以,全世界没有一个家电企业探索“用户体验标准”。
&&& 然而,海尔空调却接下了这么个“烫手山芋”。近日,海尔主导制定的空调用户体验标准(即《室内人体热舒适环境要求与评价方法》)已正式报批国家标准,这在世界空调业都是首例,填补了世界范围内对人体热舒适体验考量方法的空白。这一标准通过意味着空调产业未来考量产品质量将升级到用户体验标准,其对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路径规划的意义会在不远的将来逐渐显现。
&&& 空调能感知人体活动量、计算代谢率
&&& 当你在家中活动量大时,空调的风会凉一些;当你在家中静静读书,空调的风会暖一些……空调能主动感知人体活动量、温度进而达到适宜人体最舒适的温、湿度和风速?简单来说,这就是海尔空调研究的用户体验标准。
&&& 传统意义上的空调只要评价空调本体的温度、湿度和风速即可,但海尔做的是研究用户体验。所以在这项标准中,海尔在传统评价基础上加入了与人有关的穿衣量、活动代谢率甚至是光照辐射等评价指标,最终这些指标将通过海尔创新研发的PMV算法进行计算,为用户输出最适宜他们的温度、湿度和风速。
&&& 举例来说,在这项标准中,海尔重点将“服装的各种典型组合的热阻”作为参照。典型组合共分为两组,一组是工作服,海尔研究了共15种典型组合,从内到外,如内衣(裤)到保暖夹克;从短到长,如短袖衫、裤,是衬衫还是针织衫;甚至还要考量人穿的鞋、袜等;一组是日常着装,涵盖了男女老少日常穿着的典型衣物组合超过18种,更是细到人穿的袜子是长是短,毛衣是高领还是V领,都被加入到了人体舒适性的评价标准当中。
&&& 人体活动也会对空调提供的空气体验造成影响,满足高标准的智能空调应该能够根据人体代谢率来调节温湿度和风速,创造最佳体验。海尔甚至把坐姿、斜倚、步行等16种人体活动因素也囊括在内人体热舒适评价标准中。购物、轻体力工作等轻度活动,家务劳动、机械工作等中度活动,平地步行1-5km/h速率,不同活动的代谢率不同,海尔的评价标准把这些都考虑在内。
&&& 光照辐射甚至也被算进海尔的人体热舒适评价指数。光照辐射对空气温度、空气流速、水蒸气分压等都有影响,海尔的舒适度评价公式囊括了众多数值,甚至包括光照因素,最终得出PMV人体热舒适评价指数。海尔的这项标准不仅仅适用于空调,也包括室内暖气、风扇等所有可调温的设备。
&&& “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以前用户买家电或空调,只关注产品质量、功能,至于用起来体验是否良好、合不合家人及自己的体质只有把产品买回家用起来才清楚。海尔此次所推动的用户体验标准面向空调领域,但示范意义普适于整个家电行业,它勾勒出了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 质量支撑最佳用户体验
&&& 空调用户体验标准的制定花落海尔并不让人意外,截止目前,中国空调业有22项国家标准,涉及整机可靠性、性能、技术创新、设计、服务等,海尔就主导了18项。海尔空调并不空谈用户体验,对于质量的要求,海尔空调有时严苛到近乎“偏执”。在海尔,3893条标准才能造一台空调,海尔空调实验室可进行涉及模块、检测、材料、设计、工艺等各个维度600多项国际标准的检测,为了提升产品未来的可靠性,他们甚至将美国军方、波音飞机的极限测试应用到了空调上。
&&& HALT高加速寿命实验,这个由美国军方1988年提出的测试,是一项有关于宽带振动和温度波动的应力测试,也是一种发现缺陷的工序,它最大的特点是设置高于样品设计运行极限的环境应力,从而使暴露故障的时间大大短于正常可靠性应力条件下的所需时间,它所进行的是在1分钟内进行60℃的温变测试,温度范围从110℃到零下30℃度。空调每个型号的电脑板设计都经过这项测试。
&&& 当很多空调企业的研发重点仍放在制冷制热等基本功能的改善上,海尔为顺应市场环境和消费需求的变化已经在开辟一条围绕用户体验推动产业创新升级新路径。可以预见,这种转变将导致行业格局、产业链的重塑和用户流的重新分配。在这个新游戏中,海尔空调的角色不仅是引领者,还是新游戏规则的书写者。我们从中可以窥到海尔空调更大的野心:扭转“中国制造”以前略显负面的形象。但很显然,中国需要更多的“海尔造”才能实现对国家品牌的建设与塑造。也只有当海尔等企业在各自的领域成为世界代表时,中国的品牌形象才会获得质的提升,“中国造”才会被国人从内心接受。
上城区:7 滨江区:2
下城区:3 西湖区:0 拱墅区:7 江干区:5
公司地址:杭州文二西路28号世纪新城1号楼36-1号商铺 在线QQ咨询空调将室内调到了设定温度后是不是就停止工作了,,不再吹冷气出来了。_百度知道空调到一定的温度还要从最低开始吗?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用空调最低温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