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城市蓝领更好的享受改革开放红利普惠金融的红利

峰会二:数字普惠—可持续的普惠金融
峰会二:数字普惠—可持续的普惠主持人: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讨论嘉宾: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长、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所研究员杜晓山乐视金融CEO王PINTEC集团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魏伟光大云付副董事长兼总裁夏令武捷越联合联合创始人兼首席风控官王晓婷开鑫贷总经理周治瀚中小企业金融论坛首席执行官兼世界集团首席运营官员Matthew Gamser论坛实录:大家下午好!我受主办方的邀请,担任下午第一个圆桌论坛的主持人,也是今天整个四个峰会里面的第二个。本轮峰会主要是讨论数字普惠金融,也就是前一段时间G20在杭州发出了数字普惠金融的一些基本原则,也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首先,有请本轮圆桌论坛的主要对话嘉宾上场: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长、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所研究员杜晓山老师乐视金融CEO王永利先生PINTEC集团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魏伟先生光大云付副董事长兼总裁夏令武先生捷越联合联合创始人兼首席风控官王晓婷女士开鑫贷总经理周治瀚先生中小企业金融论坛首席执行官兼世界银行集团首席运营官员Mr.Matthew Gamser主持人:本轮圆桌论坛的主题是普惠金融,今天整个大的命题是“新科技、新理念构建新金融” ,这里面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技术能够给金融带来什么变化,另一条主线是围绕所谓的新理念背后所体现的其实是在金融运行当中能否有一些新的原则、新的制度规范,使得金融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使得金融能够与好的社会、美好的生活更好的结合起来。我们都知道,金融在发展之初一直似乎存在一些争议,或者是原罪的东西,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相信很多人也都看过,比如说在齐国的管仲,他似乎就是资本市场炒作的高手,大家说孟尝君养了三千食客,他怎么养的?是靠高利贷,即便在他的领地欠收的时候也是靠高利贷,这就引出了今天我们这样一个话题就是普惠金融。当然,在普惠金融这个已经探讨了很长时间的理念基础上,现在引出了一个新的数字普惠金融理念,看G20相关的会议公告里面,里面只是原则性的提出了,什么叫数字化普惠金融?就是用数字化金融活动来推动普惠金融的行为,这个还是比较概括,当然里面也给出了八个原则,今天我们就围绕这样的数字普惠金融主题和来自于学界和各个新金融领域的嘉宾共同探讨一下背后的理念。首先,请各位嘉宾分别探讨一下,对于数字普惠金融究竟从他们的角度有什么样的认识、什么样的看法。首先请杜老师谈一下您的观点。杜晓山:实际上上午已经谈过了,我的理解,普惠金融的基础上,利用信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来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基本上它可以是各种形态,既可以是计算机,也可以是网贷,也可以是金融或者网金融,也可以是互联网的、基金等等,差不多数字化的概念主要的就是数字技术来推动一种技术手段,来推动普惠金融或者说促进普惠金融来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使门槛降低、成本降低、效益提高,能够惠及到更大多数的低端甚至是贫困的群体,也就是普惠金融的基本目标群体,这就是我对数字普惠金融的一个基本认识。主持人:技术能否解决金融运行当中一些所谓的百慕大三角地带,这可能是重要的切入点。下面请王永利表达一下您的观点。王永利:我非常赞同杜老师讲的,普惠、共享、绿色是我们金融发展孜孜以求的方向,但是为什么原来做不到?不是大家不想去做,确实是做不到,由于各方面的约束,但是现在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的发展,把很多问题有效的解决,使数字普惠金融成为可能,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方面,第一,不管是传统金融还是新金融,都要积极的去利用这个新的技术,不断的创新金融的模式,提高金融效率,降低金融的成本,控制金融的风险;第二,也不能完全的盲目乐观,因为要做到这些东西,其实是很不容易的,我原来长期在传统金融里面工作过,要真正做到这些东西,是非常不容易的,有可能大家是根本做不到,而且往往这种数字普惠金融对技术的要求、对规模的要求、对风险控制的要求更高,不是随便都可以做的,所以我认为第一是方向,第二还是要谨慎。主持人:一方面同样也提出了技术、数字化这样一些新东西究竟能带来什么影响,另一方面也强调要理性看待,因为这个过程中还有众多的挑战,众多的不确定性。夏令武:普惠金融从政府和机构多少年的努力了,过去从监管部门还是从机构推动普惠金融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从服务网点,服务网点要深入社区,服务网点要深入边远地区,这样提高它的覆盖面;另一方面,它是降低标准,降低准入门槛,让金融服务能够惠及更多层面的人,但是这么多年来,普惠金融一直在推,但是一直还有很多的困难,这里面我个人感觉主要是五个方面的瓶颈,第一个是地域的瓶颈,怎么样让金融服务更好的到边远地区,到覆盖不到的地方,第二是客群瓶颈,就是有一些人享受不到服务,这一群人怎么办;第三个瓶颈就是审核瓶颈,其实金融服务里面最大的一块就是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最方便的一条路径就是财务风险,就是用标准化的风险分析方法去分析它,这是最难做的,因为它需要非经济信息、非财务信息,按照我们大数据的概念就是非结构化的因素,这也是一个大的瓶颈;第四个瓶颈就是审核的效率问题,因为这部分人要的钱需要马上拿到,那么我们怎么满足他的需求呢,这是第四个瓶颈;第五个瓶颈就是标准化瓶颈,这个产品必须要能够做到标准化,普惠金融这部分群体是多元化的,很广,很难做到标准化,所以我觉得这么多年普惠金融为什么面临这么多的困难,我觉得有这五个瓶颈,谈到数字普惠金融,我觉得根本性的就是要用数字化,新的手段克服这些瓶颈。主持人:通过刚才几位嘉宾的探讨,大家首先直观的感受到,有一些是大家认为共性的东西,有一些似乎还存在模糊或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既然我们要谈数字普惠金融,首先就普惠金融本身其实在学界一直也有一些争议,你是面对特定的一些人群,就是说贫困人群、弱势群体还是说面对各种各样的人群,他们的金融服务的短板,这个就是一个不同的视角,当我们进一步的叠加了数字化之后如何进行进一步的甄别,这就给予我们无论从理论和实践,给予了更多的挑战,我们继续有请PINTEC集团的魏伟先生。魏伟:我们作为从事这个领域的科技型的公司,其实我们对这件事有一个自己的理解,我们个人认为普惠金融应该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而不是专门针对它做哪些探索。我们知道所有的金融,像信贷类的金融无外乎资金成本、运营成本、坏帐的损失、获客的成本,基本上就这四块,去掉这四块我们看看哪些环节可以被数字化、数据化、科技化、自动化得到有效的提升,整个金融领域都是高度建构在数据上的,就是一百年以前也是基于数据的,并不是说今天我们才开始突然发现数据可以做金融,一百年前也是这样做的,但是我们这段时间里面对出现的新的技术和方法,尤其很多跨行业、跨领域的技术方法,有很多可以有效的降低数据获取的成本、计算的成本,有很多交叉型的数据都有可能会对金融的这几块成本有显著的降低的作用,但是具体哪一些方面能够起作用,这个东西需要实践检验,所以我们集团有一个产品主要是在这方面做一些尝试和探索,但是它是不是可以应用到普惠的场景,我们对这个理解,如果是因为成本的优化,效率的提升造成了原来我做不到的一些业务可以做,这是一个良性的改变,但是有一些是通过比如说我们把标准降低了,把不应该享受的错误的用户给引到这个领域来,我觉得这种尝试跟创新就是伪需求,甚至会带来更大更不可控的风险,也有可能会连脏水带孩子一块扔掉,我们从此否定掉科技金融或者数据金融尝试的努力,所以我觉得这些方面的甄别还是需要在实践的检验里不断的优化、尝试。主持人:数字普惠金融实际上在历史发展当中延续下来,有这么一个逻辑主线的,只是说当前大数据时代,似乎这种促进作用变得更加突出,另外一方面,在数字和技术的背后,时刻离不开对于金融自身逻辑的认识,二者是缺一不可的。我们有请王晓婷女士发表您的观点。王晓婷:说到普惠金融,我记得联合国曾经对普惠金融有过这样一个定义,我们称之为普惠金融为包容性金融,就是说它能够覆盖整个金字塔的最低端,因为金字塔塔尖的客户可能更容易获得金融服务,普惠金融作为包容性的金融我认为它应当有几点,比如可承担性,就是是否能够负担经济性,第二是它的可覆盖性,第三是它产品的丰富性,第四是它的可持续性,我们认为在包容性金融里面,这是一个普惠金融基本的概念。说到数字金融,数字金融在促进整个普惠金融方面我个人认为它的几个方面在起作用,比如说在整个交易成本趋零方面,在大数据风控方面,对于资产定价方面,这是数字对普惠金融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主持人:对于普惠金融刚才也都谈到了,有一些不同的认识,不同的看法,有一些市场上的企业认为我做的都是普惠金融,因为我服务特定的人群,本来以前在这一领域享受的金融服务可能有所不足,不仅仅针对特定的贫困人群,这里面也有大量的需要争议、需要探讨的概念,下面周治瀚在一线做金融支持业务的,我们听一下他的观点。周治瀚:其实对于普惠金融来说,这个概念提出的背景就是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的服务已经成为基础设施了,成为一种生活必备的东西,最早我们经济学里面有一个概念叫普遍服务的概念,它里面指的是一些比如说邮政通讯、电力、自来水等等这些基础设施领域,即使你去覆盖比如山区的邮政通讯成本非常高,但是你也必须提供这类服务,在当前的情况下,实际上就是说金融领域同样存在这种现象,对于欠发达地区,对于贫困人群来说,不是说因为他所在的地区经济水平的问题你就可以不给他提供这种服务,而这是一种基础设施,所以我觉得普惠金融第一个层面是解决传统金融覆盖不到的那些人群对金融的需求,第二个层次,其实是对我们现有的金融服务的优化,能够让更多的群体以更低的成本、更便利的方式来享受。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观察到数字技术对于提供普遍金融的服务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之前我在国家开发银行的时候,参与了2007年国家第一批助学贷款的试点工作,在做这贷款过程当中,江苏分行是第一个五个试点省份之一,一开始我们采取的是传统代理行的模式,通过比如说农信社还有一些邮储等等进行代理,但是执行得效果,数据的准确性、服务的有效性方面觉得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后来我们就通过支付宝,通过银联进行贷款的支付结算工作,效率确实提升得非常快,到目前,这类业务我们已经全国到今年为止做了一千亿了,所以数字技术对于提高金融服务普遍性方面是有非常大的作用。在当前互联发展的形势下,可能大家更多的关注到了对于一些普通群体的理财,对于一些小微企业的融资等等,更广泛的服务领域,其实互联网技术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这里面不仅是对于我们金融服务的一些比如说支付结算的效率、风险控制的效率方面,还有在于金融服务的机构,比如上周我们和江苏省一百家小贷公司开了一个座谈会,就是小额贷款公司在当前形势下怎么样和互联网金融进行融合发展,会产生很多有意思的创新,所以我们还是非常期待普惠金融的发展。主持人:谢谢周总的分享,他的分享进一步理清了关于普惠金融的概念,我个人也非常赞同,起码应该分两个层面,一个是比较狭义的概念,针对特定的人群,他们所享受的金融服务应该是原先没有,但是应该享受到的,另一个是比较广义的,广义层面上则是意味着利用数字化新技术,能否对整个社会的金融服务水平真正在高效低风险的基础上能够上一个台阶,不管怎么样,我们在讨论数字普惠金融的时候,我觉得需要把不同的层面予以甄别,避免大家在同一个层面上谈论不同的问题。最后我们请海外嘉宾Matthew Gamser先生谈一下您的看法。Matthew Gamser:谢谢邀请我来参加这次论坛,也谢谢各位嘉宾。很多人都是渴望戴着耳机听一些东西的,因为我是非常荣幸的,中国人民银行为我们制订了相应的金融准则,包括普惠的准则,而这些在G20峰会上得到了再次确认,所以从我的角度来说,我有一些观点,他们在很多方面的原则,还有刚才嘉宾说的内容,我都是非常统一的。为什么G20峰会要在这个领域有所涉猎呢?我觉得G20在2008年第一次召开峰会的时候,它着眼于金融领域的现状,除了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危害,当然这是值得大家关注的了,但此外,他们同时也感觉到有24亿人,全世界范围内有24亿的人竟然没有获得任何形式的正规金融关系和服务,这意味着他们没有帐户,没有在任何金融机构开帐户,所以首先,我们不只只是在谈信贷,我们谈的是任何形式的金融服务,比如说或者是支付帐户,这当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了,因为如果你甚至没有基本的金融服务的可能性的话,不管你所需要的是什么类型的金融服务,那最后的结果都是非常危险的,比如说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政府不得不给人们提供一些现金方面的支付,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这种金融服务的能力,当然中国可能也有这些现象,但是现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资金错位的问题,资金没有用在合适的地方,所以我谈的不是信贷,我谈到的是各种类型的金融服务,所以这些穷人就更不可能获得信贷了,而现在这正是他们所急需的。对于小企业来说的话,对他们也非常不利,可能他们需要的东西没有得到及时的提供,另外,当我们谈到全球贸易体系时,老实说,全球贸易的融资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为贸易领域实际上造成了往往信贷的需求量稍微有所下降,这就意味着我们还是用很多的票据,或者非常原始的一些交流方式在从事贸易活动,而那些传统的交流方式是非常昂贵的,成本很高,刚才也有嘉宾说过了,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你是一个穷人的话,如果你居住在偏远的山区或者你是一个小企业,那么你的这种融资成本就会更高,很难让别人去找到你,接触到你,所以不止是银行家或者其他人是坏人,不是他们坏的问题,而是因为他们没有相应的渠道,他们原来的这种模式是不适用于和穷人打交道的,也不适用于小企业,对于农民来说也是不适用的,但那是那个时候的情况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而最大的变化就是我们在数字化,我们如何把数字化和我们的金融交易联接起来?当然不仅是金融交易了,甚至社交媒体,还有我们人与人,朋友之间、邻居之间、商业伙伴之间的交流方式,这些都发生了变化,你们要比我们西方的同事了解得更多,因为你们有微信、你们有腾讯、你们有支付宝,你们还有其他各种先进的社交媒体方式,现在逐渐的有一些非常令人兴奋的现象发生了,但是也是危险的,兴奋的是,现在我们终于能够走向了数字化,我们没有一些物理上的界限了,我们不再需要把我们的财务官派到其他国家去见客户了,那我们也不需要物理的去出差,然后再汇款了,所以我们有很多的便利性,所以远距离、小规模都不再是问题。正如刚才很多人所描述的一样,这当然是一个机会了,我们很有可能把它转变成一种全新的数字金融服务,而且它不会歧视任何规模性的区别,但是事实往往并不是如此,在金融领域尤其是这样,所以正如我们刚才的嘉宾所说的,当我们谈到普惠,而不只是获得性,拥有这个产品时,我们还要看一看它的潜在风险,因为普惠不是意味着公正公平,不意味着你一定会有自己的帐户,不意味着你一定会获得适合你的金融服务,同时,很有可能你获得的金融服务并不适合你当前的局面,而就是这一点,这种资产的数字化的速度可能对我们来说反而是一个威胁,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些富裕的金融世界,他们有大量的资本市场的交易等等,对他们来说,风险往往就是速度上的,你猜猜看吧,现在这种潜在的危险已经逐渐的往金字塔的下方移动了,往微小型企业移动了,因为大家都在数字化,我们都是数字普惠金融的一部分,我们都生活在其中,所以我们一定要确保我们有足够的方式来对这种风险承担责任,尤其是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出现,我们要近期所能的尝试这么做,因为监管者也希望能够避免出现这种局面,尤其是泡沫的局面和问题,避免这种
的泡沫破裂,尤其是对于小企业和穷人来说,农村人来说,谢谢!主持人:感谢Matthew的分享,现在叠加到数字普惠金融的时候,多数人想到的主要是小额贷款,尤其是小额信用贷款,实际上金融的基本功能,金融能够给提供的服务是多方面的,教科书告诉我们除了融资之外还有支付风险的管理、信息的管理等等众多的功能,在我们谈数字普惠金融的时候,不仅仅要着眼于融资活动,而且着眼于新兴的支付手段、新兴的风险分散方式,种种的支持能否使得老百姓在一个风险可控、低成本的环境下能够得到以前难以获得的这些金融支持,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其他一些国家和中国都一样,似乎在普惠金融方面面临一些类似的挑战,我印象中看过一个美联储在2012年写的移动金融的报告,这个报告里面当时也提到美国的者好象有11%左右是(英文),他们享受银行服务都有所不足,利用移动金融手段能够给他们一个足够的支撑,所以数字普惠金融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不仅是中国所面临的,而且是全球共同面临的。刚才第一轮各位嘉宾都对数字普惠金融做了一点基于自己视角的解读和理解,下面,我们各自结合自己领域和行业,从不同的视角,我们进一步把数字普惠金融的讨论予以落地,我们试图从需求跟供给两个层面来讨论,因为一项金融创新的原动力是双向的,一方面有可能来自于供给驱动的创造需求的角度,另一方面,需求是整个金融创新安身立命之本,我们在讨论数字普惠金融的时候,我们可以从需求者的角度,从客户的角度,从实体部门的角度来谈一下究竟有哪些痛点,有哪些是真正支撑数字普惠金融持续发展的节点,现在有一个概念叫场景金融,所谓场景金融结合数字化时代,结合普惠概念,背后肯定有大量基于需求层面的原动力值得我们进一步的讨论、进一步的发掘。下面,我们首先请杜老师从学者的角度先谈一下您的理解。杜晓山:从需求方的角度来看,现在有这么几个是属于大家比较关注,也热心,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会产生更多的痛点的一些方面。需求角度来看,一个就是它需要有一个整个的理财服务和信用贷款的服务,这可以算两方面,第三方面,一般需求者现在更希望能够用数字化或者移动互联网手段来解决一个各种消费或者缴费,比如水、电、煤、气、交通罚款等缴费,这些算是有相当多的从调研的角度来说,非常需要有这块,包括支付,剩下的还有50%的客户,重点是80、90后,他们是最热衷的,还有出国的、旅游的、教育的、医疗卫生的,包括生活消费的,这方面的移动或者互联网的数字服务,这也属于它非常热衷需求的,这是第三。第四,它要有一种便捷的、快捷、方便、适宜的一种情景、感觉良好的服务,就是非常的便利,但是相对要求比较安全,能够很好的解决他各种各样的需求,比如理财或者说是保险,这是从一般意义上讲。我是搞农村研究的,所以普惠金融包括数字普惠金融最大的难点、痛点,刚才讲的是热点,但是热点的同时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在城市,尤其是在大中城市,今天上午我看专家分析的,尤其在中部的发达城市,这部分好解决,还有年龄段,这部分年龄段的人好解决,但是到了西部,到了不同年龄段,到了农村,这些问题不好解决了,它就是数字化的程度太低了,那就是互联网的宽带、计算机,这是硬件,从软件的角度,我对这个问题的掌控、认识、知识、技能,尤其是超出八九十年代的这个群体以外的群体能不能够适应,尤其在农村,我们知道农村一个是硬件设备不行,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地区,这方面差得很远,不能用北京、上海或者东部沿海地区的水平来看。我举个例子,我们有一个专家带着学生调查,他去了三个省,广西、贵州、四川,三个省的六个贫困县,用农户直接调查的方式,说你现在用手机玩微信这一类的数字化或者移动互联网的有多少?他调查了一千多个农户,占10%,而且还主要的相当一批甚至是多数是普通手机,而不是智能手机,这是一个现象;然后接着问,你能够用你的手机搞移动支付的有没有?统计下来的结果只有1%,而且这1%主要的是在外面打过工的,或者是村里的书记主任一级的,这说明数字金融说起来很好听,但是现实是很残酷的,今天上午的发言说理论很丰满,现实很骨干,这句话对我们中国的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太刻骨铭心了,不是咱们城里人想象的这些东西,所以我讲的意思就是你说他痛点,刚才我讲的是需求,痛点,一,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农村问题更是这样,城里也是一样,农民、普通的弱势群体,融资难融资贵更明显了,更不要说那些残疾人、妇女、老年人、农村贫困人口了,能得到多少的金融服务。现在我看到央行的一些领导在报刊上讲我们的网点覆盖、帐户覆盖,包括支付等等,就是说我们处于国际的中上水平,但是也讲到了一些数字洪沟的问题,也讲到了一个数字普惠金融包括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问题,这里面还有一个概念,商业可持续两个意思,保本微利我是赞成的,就普惠金融这块,但是这块相当多的商业金融是不能接受的,而享受政府的普惠金融的那块,就是要补贴、要担保、要扶贫必须有这些玩意,你不给我,我做不了,这两种倾向都是要防止避免的,所以实际上来说,普惠金融或者数字普惠金融的痛点难点,从需求方来说,他刚才讲的这些问题我们就遇到很大难点了,另一个,他为什么不敢上或者不会上,除了技术、文化程度和他的封闭性以外,硬件也差得很远,甚至我到一般的县城去,上网速度非常慢,更不要说往村里了,这个以外,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安全的问题,终端安全、平端安全,还有网络安全,三个安全解决了没有?现在欺诈太多,这些所谓的痛点都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数字普惠进遇到的重大挑战。主持人:杜老师谈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我觉得不仅仅是数字普惠进,现实当中我们经常有很多感受,比如经常年轻人或者稍微年轻一点的会用滴滴打车叫车,我自己也经历过,在一个相对比较拥挤的上下班的时候,在某个地点,你可以用滴滴叫车,但你旁边一位年老的朋友就可能等很长时间都等不到,这时我们就想到,一方面我们从供给角度要把产品和服务放在那里,另一方面考虑怎么从需求者的角度,真正使得这种供给和有效的需求结合起来,G20的意见里面也提高了加强数字普惠金融的教育普及等等,这些也都是我们关注的东西。王永利:我觉得普惠金融从广义上讲就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控制风险,然后让它的服务面越来越广,这就是它的核心内容。比如说利用现代技术的手段,把我们的货币数字化,减少现钞和辅币的印制和流通,就是一个很大的普惠的东西。如果我们用现在的技术,加快货币的数字化,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普惠,减少资源的消耗,环境的污染。第二就是场景的延伸,以前为什么我们做不到,比如好多偏远的地方,不光你去不了,他也出不来,但利用今天的通讯手段,特别是移动的东西,远程开户的一些方法,就有可能解决这些问题,因为如果投入产出根本不成比例的话,你硬要去做,根本没有可持续性。还有一个就是一旦进入授信业务的时候,风控是个必然的挑战,因为如果风险控制不住,意味着金融不是起正能量而是起负能量,金融的本质将社会闲置的资源交给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创造出来更大的价值,如果你交错了地方,它不是创造更大的价值,可能是损害了更多的财富,所以有效的风险控制是金融的一个重要内容,怎么做到?现在的问题是,信息不对称、不充分,到今天为止,不光小微企业,个人更是如此,整个征信体系刚刚起步,甚至还没有迈出去,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怎么去做个人的授信业务,必然面临着重大挑战,所以大家都开始关注怎么样来做征信,但是信息分有用的信息、没用的信息,信息弄出来结果是正确和不正确的,是有很大区别的,你积累了一大堆数据,这个数据可能是没用的,所以怎么样来得到对一个人或者一个小微企业整个信用状况全貌的多维度的信用数据以及持续的跟踪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在我们国家,由于整个的征信体系没有建立好,不光征信,整个国家法律监管的要求还没有到这种程度,所以在这些方面差距还很大,更重要的是数据严重的分割,同样有的东西,很多家都有,每家都是自己的,没有的东西都没有,要买东西的话都买同样的东西,所以远远不够,光讲数据不讲有用的数据,不讲得到这个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持续性的话,都是不够的,问题就又来了,怎么得到这些东西?现在互联网进入跨界融合、场景化、一体化运行的状态了,比如大家刚才谈到的专车,专车为什么一到点,你下车就走,既不用付现金也不用刷卡,可能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支付怎么解决了?通过你预先设定的钱包,它一体化就给你解决了,一个短信告诉你这次用了多少钱就OK了,所以未来会像专车一样通过互联网的平台把信息流、实物流、资金流、清算流、信用流整到一起去,如果没有这样的场景支持,你从哪里得到这些信息呢?那你只能去找合作伙伴,再不行就只能去花钱,成本会一个一个提升,最后,我认为没有场景支持独立的想做一点互联网的金融不是很容易,所以我前面讲的第一个是技术的进步为我们解决普惠提供了很大的一个空间,第二,要做到,其实是很难的,要找到你的专长,找到你的技术,才能有效的推进。夏令武:刚才主持人从供给和需求来分析数字普惠金融,我觉得抓得非常到点,其实国务院去年年底发布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年规划里头,做了一个特别系统的阐述,其实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针对传统金融,一部分是针对数字普惠金融,所以我觉得这也是为什么在G20杭州峰会上首次提出数字普惠金融的概念,无论是从供给还是从需求,我们在谈数字普惠金融的时候一定要解决三个前提,刚才杜老师还有王总都提到了,我觉得第一就是数字普惠本身,就是如何实现数字普惠。这里头我觉得数字普惠金融肯定是数字+普惠+金融,今天首先要谈数字,互联网上网人数有7.1亿,互联网普及率50%以上,其实这里头真正能够享受互联网给生活、工作带来便捷条件的人,我觉得这个真正的人数是要大打折扣的,就是很多人是拿互联网看看信息、看看电影的,真正拿互联网做一个创造价值的工具,我觉得还很难,比如打车,无论滴滴打车还是专车,老年人是不会去用的,这里头实际上就涉及到这个产品的标准化问题,产品的便捷化问题,这也就是刚才王总说的场景金融,就是怎么样让数字技术更好用更便捷,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很多的人不一定知道数字技术能够使用,所以第一个前提条件应该是解决数字普惠问题,怎么样让大量的少部分群体、边远地区的一线弱势群体,他真正以很便宜的方式用到数字技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更多的还是供给方,这是第一个前提条件。第二个前提条件是征信体系,征信体系其实也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我们所谓要解决普惠金融的群体,怎么样让这些群体的信息能够进入到这个体系里,另外一个方面是对使用这些征信信息的金融机构,我们现在加入征信体系的金融机构主要有持牌机构,但是现在有大量新兴的互联网机构,还有一些小贷机构,还有一些典当行等等,这些机构实际上是没有金融到征信体系里的,这些机构更多的是服务末端,所以我们征信体系如果不能实行包容性的话,这个也使普惠金融大打折扣,这是第二个数据方面的普惠。第三个方面就是金融意识,我们今天坐在这里谈金融的时候,不管是普惠金融还是什么金融,它一定有个前提条件就是商业可持续,这里头就不是财政拨款,它就不是救济,它一定是要符合商业模式,这里头就有一个金融意识或金融风险的问题,其实现在大量的农村边远地区一方面不善于用金融的手段,等于说把大量的现金存在家里,他甚至不知道这个东西可以用数字的形式放在手机里,这实际上是一种金融意识问题,另外一个方面就是风险的概念,收益的概念,现在大量的老年人是有理财需求的,但是他对收益率的概念、对风险的概念是没有概念的,我们现在很多上当受骗的老年人,他们辛辛苦苦挣的钱被骗走了,他是相信能够产生这么大的收益,但实际上很多是不可能产生的,所以这种真正风险的概念,金融知识的概念怎么输到他们的大脑里,这其实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所以我想在金融知识、风险意识方面的工作还需要持续的推进,让大家真正的意识到怎么去应用这些数字化的技术手段,怎么样去识别这种高收益,这样的话才能真正使我们的普惠金融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主持人:数字普惠金融要做好,教育是重中之重。下面请魏总做一下分享。魏伟:从需求的角度看,其实我比较担心有一种情况出现,就是狂热的看待市场上新出现的一些概念和名词,假如有一天普惠金融变成了社会上热炒的概念,是不是那么多的资本、那么多的团队、那么多的资金都要进到这个领域,其实就会催生出一些大家不愿意看到的一些东西,今天我们看这个市场,最怕出现的情况就是技术在这个过程中带来的效率提升追不上市场需求,或者说供给带来的压力,这样一来必然产生两个结果,要么是大家恶性的竞争,降低每一个机构的盈利空间,要么就是热币驱逐量币,整个的过程还是我刚才讲的水到渠成的过程,一定是在你身边可触及的领域里头有没有做一些点滴的改进,而且永远把风险控制放到首位,因为我们在整个盈利模型的测算,做过各种因子敏感度的分析,对一个机构的,尤其对于一个消费零售类的机构的盈利的状况,敏感度最高的那个因子就是坏帐损失,其实不是别的东西,你通过获客降低了一两个点,你通过运营压资金成本降低了一点点东西,稍微抖动一下就把你所有的利润全部吃掉了,我们很担心有这样的一个情况出现。说到场景化的金融,我们现在也在做一些尝试推进,推进的过程其实我觉得这个东西也不是包治百病或者说绝对完美的东西,其实在日常的运营里头,你要面对很多的挑战跟纠结,因为绝大多数控制场景的这一段机构不是金融机构,它的主营业务并不是金融,这个动力显然比金融更强,绝大多数的机构是推进业务上规模的动力更强劲,相对在这种场景的介入时,我觉得从事金融的这一端就需要更加的谨慎,这也是一个两难的状况,所以怎么去优化、怎么去调整到一个比较平衡、比较核心的状况,我觉得其实是需要整个行业相对冷静、理性、不狂热的去推动相当长的时间,前面几个老师说的我都受益非常大,现在的形势既不是大好也不是大糟,就怕大家极端的去理解这个行业。主持人:下面请王总分享一下您的观点。王晓婷:刚才前几位嘉宾提到了普惠金融的痛点,还有普惠金融服务了一些社会相对底层的客群,我想换一个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些我个人对于数字普惠金融的心得。我认为普惠金融到最后是要跟实体经济相结合的,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现在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说在国内有一些医患关系比较紧张的状况,如果我能用普惠金融的方式,我有一个跨界的合作,我去销售一些产妇或者孩子的保险,对被保险者承担未来两到三年内产妇或者孩子医疗的保险,我能够卖出的保险份数获得的金额,我可以跟和睦家谈一个相对宽松的条件,和睦家知道了自己服务多少的患者,它可能就会知道医疗资源的紧缺,那么就会去扩大医疗的设备,这就需要金钱的支持,如果我能够把这一系列的链条打通,我从互联网金融的保险开始,从务开始,然后从资源整合开始,从获取资金开始,从资产证券化这一系列如果能够打通,我不单单服务了一些需要服务的客群,我还把这些资产化、证券化的产品售卖给相应承受这类风险的客群,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我又服务了这样的医患关系,那么我通过普惠金融的方式跟实体相结合,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让社会受益的事情。周治瀚:主持人把普惠金融放在供给和需求分析的框架下,我觉得这是非常切实本质的一个东西。从供给端来说,包括资金的供给,包括服务机构的供给,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对于资金的供给来说,从当前的形势来看,老百姓手里的富裕资金相当的多,流动性是非常充分的,之前我记得我们在开鑫贷2011年做可研的时候,就提到当前的老百姓一方面或者是楼市投资的渠道相对还是有限的,有很多的富裕资金怎么把它引导过来,这是一个课题,现在有很多的企业包括实体企业,纷纷想进入金融服务的领域,无非认为金融服务领域里面有获利空间,认为做这个是有利可图的事情,甚至有些企业可能金融服务所赚取的利润远远超过他实体投资所赚取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很多的机构会进入普惠金融的领域中去。从我们做金融服务的本质来说,毕竟金融本身是通过分散风险去创造价值的,它自身不创造价值,它是通过促进经济的流动来产生价值,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一定是要降低成本的,其实做这种普惠金融的预期和未来的趋势和现实中其实有一个矛盾是需要统一的,只有在你的风控成本能够降到一定低的情况下,这个商业模式是可持续的,如果不够低,刚才有嘉宾说了,那肯定是会发生非常严重问题的。原来我们讲个人消费的场景,我们购物的场景,医疗的场景等等场景,其实我们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一样也有这种场景,我们企业的进销存每一个环节,都会面临相应的场景,从我个人觉得普惠金融当前的发展,其实对于传统金融来说,一方面意义在于回归了以客户为中心,无论是你讲的场景金融也好,怎么怎么也好,最终就是回归客户的需求在哪里,那么我的服务就在哪里,真正以客户为中心,另一方面就是回归金融的价值,让大家重新对金融的风险控制,对金融的效率产生了更高的要求,也是促进传统金融机构逐步的去改善他们的服务。Matthew Gamser:大家都已经把非常重要的观点讲过了,我还是想回到刚才我们的一些基础,我们有一个好的消息,当我之前在发言的时候,我们讲到G20会议的时候,我们就是讲到十几亿人的准入性的金融服务,还有包括世行所做出来的一些努力,他们的目标是20亿人口的金融服务的准入性,所以我们现在需要建立更多的准入口,而且把净值提高到20亿的标准。中国现在有着整个行业里最好的资源,对于中国来说,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消息都是坏的,我们还是有一些好的优势和好的消息,我们刚才在演讲的时候,大家也提到了场景,但对我来说,我觉得金融就是我们的血液,就是我们整个系统的血液,如果我们想到无处不在的金融,那如果我们停止把金融作为一个普世的现象的话,那我们可能就无路可走了,我们甚至不能在这个行业里继续玩下去,所以对于我们来说金融是一个血液,金融是一个普世的,我们能够在实体经济也是跟金融息息相关的。在我的时代里面,它是对里面的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和壁垒,有的信息特别特别多的话,我们在推算各种模型各种算法的时候,我们没有设想到一些可能泡沫之类的可能性,但是好的消息就是说我们现在有这样的能力,虽然是同样的一个数据,但是我们可以避免这些泡沫,我们可以进行更科学的分析。可能我们现在有一些滞后,但是我想总结一下,首先第一个是我们对于金融行业的科普程度,还有包括数字行业、数字技术和我们金融的结合,我们必须要加强金融的教育,就是有这样的一个专业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和师资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知识可能只能满足现在的一个要求,但是我们没有办法针对具体的问题提供一个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因为每个人每个情景下金融问题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说有一个以一度之的标准可能不是特别奏效,所以我们要加强教育,尤其是在技术时代或者是在数字化时代的这样的一个金融教育,我们需要赶上这样的一个潮流,我们必须让自己不掉队,我们要知道运用这些数据,能够研究在这样私人领域,在我们的经济还是在我们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必须从监管领域上进行考虑,这个监管必须要先进,比如说在不同的监管审查,在商业计划,所以我们必须具有这样的预见性,我们必须预计到我们的消费者刻有的潜在的需求,能够有这样最好的监管,能够让我们的消费者在一个安全的场景下消费,参与到金融行业里面,而且在一个实时的互动、实时的监管,能够推动整个系统的发展,还有包括我刚才提到了,我们是这样的一个系统,并不是说谁比谁高级,我们现在开发新的金融产品,但是最终的问题是,在中国,这并不是一个重中之重,因为中国已经投入了大量进行研发金融产品,提到了大部分人可能都没有手机,甚至智能手机,在很多国家也是一样的,男性拥有手机的群体量不是很大,女性的体量更小,所以对于政府的话,要建立这样的基础设施,要保证每个人都有智能手机,能够参与到数据驱动的智能化的系统中。主持人:普惠金融不是人人金融,不是全民金融,金融也不是说万能的,金融要和实体密切结合起来。刚才各位嘉宾在谈需求的时候,结合了对于自己这样一些领域可能提供的数字普惠金融供给的一些看法,所以最后每个人再用几句话的时间,简单的做一个从供给,也是从未来前景方面的总结,这个总结一方面结合各自嘉宾所在行业、所在机构的领域提一下,你认为未来从数字普惠金融的角度,你最想做的是什么,面临的挑战又是什么,要突破这种挑战有什么样的政策保障?杜晓山:用这次G20杭州峰会中国政府提出的数字普惠金融八项高级原则,基本上就可以把从供给的角度能把这个问题讲明白了。一个就是要推动数字化的普惠金融发展,前面已经讨论过了,我不解释,我就说大概的一个意思;第二个就是在发展普惠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的时候,要继续鼓励创新和防范风险的平衡,注意它们两者的结合;第三,要注意怎么解决好数字普惠金融的监管制度、监管手段、方法、能力的问题;第四是关于怎么做好一般的供给侧的数字普惠金融知识教育、金融素质的提高;第五是怎么解决它的一个的保护问题;第六还要怎么解决一个我们在这个过程里面的一些技术上面的问题,举例说生物技术的技术,身份识别真伪的问题还有其他的一些,基本上从供给方来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怎么解决一个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这个基础设施建设指的是什么?我理解,一个是它的指标体系怎么建立起来,监测、统计、评价、考核体系怎么建立起来;第二个,征信体系怎么解决,这是基础设施方面的;第三,支付体系怎么解决;第四,机构的组织体系,也就是说高中低不同类型机构,同一类型又有低中高,这也是一个机构体系的问题,最后还有一个监督体系的问题,所以讲基础设施体系供给,就基本上要包括这些内容,所以几句话我的理解,我们就是要贯彻这么一个指导思想,在实践中使它落到地,思想是明确的,但是落到地是困难的,也是有很多工作要做的,尤其是微观中观三个层面,因为普惠金融本身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所以这些方面我们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王永利: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金融、互联网金融肯定是个大方向,但是怎么做,乐视金融的定位是注重线上不注重线下,突出互联网金融的定位;第二,突出互联网互联互通的特性,淡化传统的银行、保险、基金、信托、租金等等的划分,我们更注重用新技术的方法,数字化的一些专长或者职能,所以我们的业务直线是网络支付、网络交易、网络资管,支付往前延伸的移动化、场景化、数字化的潜力还是很多的,特别是最近很热的用区块链的技术,我认为用区块链的技术解决线上的独特的身份赋予和验证,独特的商圈里面的清算币的推出和运维,以及在线上的交易的确认和记录,全程的资金的清算和加密的帐簿体系是完全有空间的,但我个人认为,区块链应用更多的是线上的,所以会有线上跟线下的衔接问题,另外就是要用互联网化的、数字化的交易平台,把大量金融机构或者类金融机构的产品转到线上去销售,特别是促进它的二次交易,以金融产品为标的促进直接的投融资来实现金融结构的变革,金融活力的提升和利率市场化真正奠定一个基础,还有一块就是大资管,不再受分业经营限制的大资管,我认为在这些方面用新的技术,数字化的发展潜力都是非常大的,当然还有一个就是场景化,结合乐视的娱乐化的特性特别强的东西,我们会加快推进娱乐金融化,金融娱乐化,金融视频化的发展,会大量的跟场景结合起来,推动我们一些新的业务。夏令武:我相信数字普惠金融终有一天能够达到它的目标,但是它肯定也是要有一个过程的,光大云付作为光大集团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普惠金融是我们的一个重要板块,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实现围绕普惠金融。第一个就是金融服务移动化,从过去的网点金融走到移动金融,我们在网点金融的时代有流动银行,比如说马背上的银行,书包银行等等银行,我们现在要实现的是随身带的银行、智能银行、移动银行,所以我们要实现真正的移动服务、数字化服务;第二个我们要实现的目标是数字化智能风控,传统上通过模型、通过财务分析、通过非结构因素分析,对风险进行风控,在数字化时代,我们要追求一种智能化的风控,充分利用我们现在新的金融科技,推动我们风控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当然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我相信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第三,我们提供立体化的产品,光大云付背靠光大集团,我们是全金融元素,我们有支付、我们有保险、还有其他证券投资,我们想利用综合金融服务的背景,给我们广大的民众提供一个立体化的产品体系;最后一个,我们要实现场景化的服务,我们要根据客户的需求,根据客户的实际需要进行量身定制,利用我们大数据的优势,因为现在目前光大云付大数据平台第一阶段开放工作已经完成,想利用这个优势能够更好的提供场景化服务,我相信随着数字普惠进程的推进,我们国家的普惠金融一定会实现零到一的质变。魏伟:数字化普惠金融带来的代价也是非常大的,需要投入在科技领域、在工程师领域投入巨大的资源,我们平台作为一个依旧处在创业阶段的公司,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光投的工程技术人员超过了三百年,研发成本是过亿的,所以如果有心要加入到这个领域的机构建议三思,什么时候能把这个钱赚回来。我们希望做一件什么事呢,就是通过我们领先一些的技术投入和储备,积累的数据和解决方案,能够帮助更多的机构快速专业的实施这方面的落地。王晓婷:我们希望在未来能够用大数据的技术,在整个资产的质量风险管理方面能有进一步的提升,同时我们能够去服务更多的客群,能够促进金融的公平性的进一步的提升。周治瀚:两个观点,第一个是开鑫贷作为我们开行和省政府的一个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我们一直希望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去促进资金和资产直接的对接,提供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同时也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第二,目前我们不断的还在谈普惠金融,还在谈数字金融,正因为可能发展的不是那么充分,所以我们需要去谈它,希望有一天我们再也不需要去谈普惠金融,去强调这个概念,而是让金融成为每个人生活中很自然的一部分,成为企业经营中很自然的一部分,这样可能对我们的生活质量的改善,经营质量的改善会有更多的帮助。Matthew Gamser:这种数字金融如何才能够帮助我们实现普惠金融呢?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就一个字,合作。可能我这个观点有偏见,我觉得不仅仅是P2P的平台很重要,同时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很重要,我已经看到了这种互相共享知识,互相解决问题,是能够让我们走得更远的,有的时候我们会犯一些错误,我们觉得现在数字化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可能就是要替代之前所有传统的东西,我也告诉过你们,现在有一些东西是没有办法靠传统金融解决的,并不是说这个解决方案能够把之前的一切都推翻,还是有一些重要的因素,是我们在几千年的历史中逐渐积淀下来的,比如委托、合作的关系、信任的关系、社会结构,这些都是现在还需要的,即便我们有了新生事物,所以就合作而言的话,可以是这种旧有的银行方式和新型的金融科技方式的融合,一个方面没有完全替代另一个方面,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一种合作,那就是政府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为什么呢?我们现在对这种监管机构还有监管规则感到兴奋,是因为并不是说这些监管者是一切的推动因素,相反,我们是共同创造了一种情景,在这种情景中,我们和监管者互相了解,互相学习,找到一个彼此的落脚点,所以我觉得,如果我们想强调合作的话,如果我们想强调这种人对人知识的共享,我们一定能够走得更远更快,为我们的数字金融实现它的最初的目标,真正的普惠,谢谢!主持人:希望数字化时代能够一方面给普惠金融的创新和发展带来更加广阔的视野,另一方面能够促使我们更加脚踏实地的来进行创新,来进行与实体的需求相结合,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嘉宾的精彩分享,也感谢在场各位观众的耐心聆听。本轮正式结束,谢谢大家!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责任编辑:xiaoyuluo]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10000步换试驾好礼
预订享1万置换补贴
北汽SUV低至5万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蓝领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