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纠纷解决解决后续治疗费及治疗项目如何开

大型律所,一流团队!  权威咨询,高效代理!  可胜诉后支付律师费!  电话:  
浅析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的后续治疗费问题
次 [字体:
背景色:&&
浅析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的后续治疗费问题
作者: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 韩战杰
人身损害赔偿,是指自然人的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造成伤害、致残、死亡的后果以及其他损害,要求赔偿义务人以财产赔偿的方法进行救济和保护的侵权法律制度。在人身损害赔偿的赔偿项目中,后续治疗费作为一种实际中尚未发生的费用,应否予以支持?若支持的话如何确定?对于此,在之前的司法实践中,鉴定机构出具的对后续治疗费的鉴定意见成为了审理中的依据。但是,基于种种原因,司法部门作出新规定,对申请后续治疗费的鉴定现在已经不再受理。面对这一情况,法院作为审判机关,在司法实践中对后续治疗费应如何把握呢?
后续治疗费,是指对损伤经治疗后体征固定而遗留功能障碍确需再次治疗的或伤情尚未恢复需二次治疗所需要的费用。从概念可以看出,后续治疗费的发生存在于两种情形。
一、受害人因伤致残的情形。
《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十七条第二款对该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该解释对责任方应当支付后续治疗的费用作了规定,因该规定较为原则,审判实践中不便操作,对此,关于后续治疗费问题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一)后续治疗费应包含的项目
后续治疗费包含因后续治疗确需的医疗费,以及所产生的必需的护理费、误工费、交通费和住宿费等费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误工费的认定,如果因伤害导致残疾的,对于已经按照伤残等级支付了残疾赔偿金的,不应再计算,只能赔偿确实需要同往陪护人的误工费,因为残疾赔偿金的性质是对受害人应当得到而没有的收入的补偿。
(二)适用后续治疗费的条件
《解释》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是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但没有导致残疾和死亡后果的情形,其中的赔偿费用只规定了七项,即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第三款规定的是受害人死亡的情况,因受害人已经死亡,不可能存在后续治疗的情形;只有第二款规定了受害人因伤致残的情形,才存在后续治疗的情况,即后续治疗费只存在于造成人体伤害,虽经治疗仍留有残疾的损害赔偿案件中。
(三)适用后续治疗费赔偿的条件
1.治疗应确有必要。
受害人在遭受人身损害后留有残疾的,是否都有必要进行后续治疗,应从后续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综合分析。如果经过治疗,受害人的残疾程度有所减轻,那么这种后续治疗就是必要的;如果经过治疗受害人的残疾程度没有减轻甚至扩大,那么这种后续治疗就是不必要的,应立即停止后续治疗。对必要的后续治疗产生的费用加害人应当赔偿,对不必要的后续治疗产生的费用加害人不应赔偿。
2.后续治疗应为侵权行为所产生之损害结果而引发。
这是从侵权行为和侵权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认定后续治疗费。即只有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导致的后续治疗产生的费用,加害人才应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是受害人故意和过失,或者是第三人的原因造成损害结果加重的,对加重部分导致的后续治疗所产生的后续治疗费,原加害人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因为只有既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又防止将一些不合理的费用转嫁加害人,这才能体现法律的公平。
二、伤情尚未恢复需二次治疗的情形。
关于二次治疗,因每个人体质的不同、损害程度的不同、医疗机构之间诊断技术的差异,导致审判中的个案之间也存在有很大的区别。对此,笔者认为在实践中应严格依据《解释》及证据规则的相关规定予以把握。
1.二次治疗因侵权行为所致。权利与义务相并存,对于赔偿权利人要求赔偿的二次治疗费,必须是因赔偿权利人的侵权行为所致。同时,该二次治疗应以侵权行为所引发的首次治疗为基础。因为每个伤者伤情的不同、个人体质的不同、恢复情况的不同,致使首次治疗与二次治疗之间的时间间隔也会有长短的差别。在这个时间间隔中,若是由于非侵权行为人的行为导致的本不必要的二次治疗或者二次治疗中的加重原侵权行为人的费用,则不应由原侵权人,即赔偿义务人承担责任。
2.当事人对二次治疗费用必然发生需承担举证责任。二次治疗费用,是相对于首次治疗时提出的对将来必然要发生的治疗费用的赔偿请求。基于客观原因,二次治疗是否必然发生?其费用有多少?这些都是具有不确定因素的问题,费用认定过高将有损赔偿义务人的利益,费用认定过低有损赔偿权利人的利益。因此,对此项费用的把握,必须以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为前提。《解释》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基于种种原因,对后续治疗费的鉴定申请,司法鉴定部门已不再受理,此时当事人能提供的证据也就仅有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证明。在司法实践中,审判机关目前也仅能遵循证据规则,及法律规定予以审理。若当事人没有证据予以证明二次治疗的必要性及所需的费用,当事人则需待其实际发生后再另行起诉。
三、如何解决后续治疗期限长期化的问题
后续治疗期限期限长期化的问题,是指经过首次治疗、必要的二次治疗之后,仍然难以达到治疗终结完全康复或者病情锁定后体征已固定而无治疗必要性的的情形,从而导致的治疗期限不断延续难以确定终止时间的情形。这个问题的产生,直接来源于医学的诊疗问题,体现在法律上是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何时终止的问题,具体而言即是后续治疗费用的问题。面对期限长期化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分两种情形讨论。
(一)残疾赔偿金结合后续治疗费用及治疗结果分段变动。
此情形是因支付后续治疗费产生明显效果,原伤残评定程度已与实际不符,若不变动将导致赔偿义务人义务加重。
依据《解释》的规定,后续治疗费即为后期发生的不确定的治疗费用,包括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等。《解释》第19条对此明确规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
如果是人体器官或肢体的缺失,康复费一般不会发生。在其他器官功能&暂时丧失&的伤残中,经过继续治疗和康复性训练肯定会对其运动能力的恢复起到促进作用,有些伤残甚至可能会得到大部分甚至是完全的康复。如果由赔偿义务人支付康复费用或其他后续治疗费用,那么就应当按照康复后的病情做出或者重新做出伤残评定,然后再依据此时的伤残评定结果支付或调整相应的残疾赔偿金,这样才符合客观事实,否则就可能会出现双重赔偿。此时还应当区分是伤残本身严重,还是因治疗而降低了伤残程度。因为存在这样一种情形,即在赔偿义务人支付了较高伤残等级的残疾赔偿金及治疗费后,其伤残程度却因治疗而降低的情形。那么此时赔偿义务人是否应有要求重新核算残疾赔偿金的权利呢?
对此《解释》没有明确规定,笔者认为对于某些伤残应分阶段多次进行必要评估或者鉴定,以确定是否需要继续治疗,然后再做出相应的处理。如果该伤残经过后续治疗后能够得到明显的好转,则进行后续治疗应无异议;但如果该伤残没有治疗的必要,或者虽经努力治疗仍无法起到比较明显的效果,其后续治疗的合理性以及费用由赔偿义务人承担、其公平性显然就值得研究了。
(二)建议法律规定后续治疗终结程序
后续治疗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即治疗期限不断延长,当事人权利义务无限延续,承受长期诉累。对于此,可以规定一个后续治疗终结程序,分两种情形。
1.病情体征经诊断已经固定,后续治疗已无必要。主要是指赔偿权利人的病情体征,经过两次以上医疗治疗后,医疗机构出具证据表明受害人的病情已无治疗的必要性。若继续治疗不但将使赔偿权利人承担医疗诊断之身体上的痛苦,也将使赔偿义务人承担无限增加的治疗费用,这对双方利益的维护均不利。此时应依据当事人申请,对后续治疗期限予以终结。
2.引入最长治疗期限诉讼时效制度。权利的保护在诉讼程序上应有一定的限制,否则将导致诉讼的无限进行,引发的是权利的无休止主张和义务的无终止履行。对于后续治疗的期限长期化问题,可以借鉴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依据此规定,对于后续治疗期限也可以给予二十年的诉讼保护期。需要明确的是,此处的保护期是法院的诉讼保护期,而对于义务人自愿履行义务的,期限的延长则不受此限制。
对于有特殊情况确需延长的,比如受害人在幼年时受到伤害,在成年后人需继续治疗的,则对该治疗期限可给予相应延长。
热门Tag:,,,,,,,
特别声明:本网站上刊载的任何信息,仅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请您对相关信息自行辨别及判断,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如您知悉或认为本站刊载的内容存在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进行网上留言,本站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联系电话:。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受害人提出伤残赔偿金和后续治疗费,是否可以得 - 相关问题 - 110网法律咨询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受害人提出伤残赔偿金和后续治疗费,是否可以得到法院的支持?本人被人打伤经鉴定为轻伤一级,10级伤残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后是是否还可以提起民事赔偿
受害人构成轻伤与十级伤残请问刑事附带民事赔偿包括伤残赔偿吗?
你好:我女儿被故意伤害一案上诉后,中院的法官说:从2014年国家法律规定(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故意伤害打伤人只赔偿医药费,不赔偿伤残金)。我想咨询一下国家法律从2014年起是否有此法律条款,是那条法律有这个规定?谢谢!
保安在上班时间,杀人行凶,致被害人伤残,在法院刑事案件审理中,被害人将用人单位作为民事赔偿人,告上法院.请问残疾赔偿金,是否可以在刑事附带民事中提出要求.
我奶奶(75岁)被邻居残忍杀害,凶手后经精神鉴定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我们对此鉴定结果有极大疑义并且准备申请重新鉴定)。
遇害前两月,我奶奶做过一次膝关节置换手术,花费近十万。请问律师这部分费用可以算入刑事附带民事赔偿吗?
按照现在的鉴定结果,凶手很可能不会被判死刑,另外凶手家属至今没有出过任何费用,更没有道歉,除了沉默就是说没钱。我们对能否拿到赔偿金不抱太大希望,但还是希望找到任何能加入赔偿范围的事项,从法律上道义上安抚在世者,告慰往生者。
亲戚被人殴打致重伤,法院已判决被告(发案时23周岁)有期徒刑7年,民事赔偿14万左右,由于受害人重伤部位是头部,二次手术费用昂贵,但被告至今仍未付赔偿金(现还在服刑期),请问还有什么办法解决,才能得到赔偿?我们下步该怎么办?包括以后长时期怎么办?是否一定要等到被告出狱后才能要求赔偿?那要怎样才能知道被告什么时候出狱或提前出狱?如果被告出狱要怎样继续追讨赔偿?在此给我意见的高人表示谢意!!!
我受伤治愈后面部、颈部、及全身多处留有大量瘢痕,由于瘢痕挛缩导致颈部活动严重受限,下唇外翻畸形,经司法鉴定为五级伤残,医生建议进行后续治疗。我想请问我能否要求同时赔偿伤残赔偿金和后续治疗费?还有五级伤残在郴州地区的赔偿标准是什么?
我的父亲被杀,案情明确,凶手是光天化日故意杀人,手段凶残,性质恶劣。凶手因种地时与我家有点冲突,我们一再让步,他得寸进尺,我们将他告到县法院,他败诉,他不服上诉至市中院,他又败诉,他自感没理,又输了官司,怀恨在心,因此报复杀人。(我父亲与凶手是亲兄弟,是否会会影响到最后的判决)问:1 凶手是否会被判死刑?2 我们作为受害人家属能否提出审理时附带民事赔偿,如果提出,是否会在审理时影到法庭对凶手的定罪。就是会不会凶手会因此被从轻判处。
鼻梁骨骨折构成十级伤残吗?该案已构成刑事轻伤,附带民事伤残鉴定为做,不知道是否够得上?谢谢了!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伤残赔偿金吗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后续治疗费及如何解决后续治疗期限长期化问题
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后续治疗费及如何解决后续治疗期限长期化问题
&&&&&& 探析如何确定案件后续治疗费及如何解决后续治疗期限长期化问题人身,是指自然人的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造成伤害、致残、死亡的后果以及其他损害,要求赔偿义务人以财产赔偿的方法进行救济和保护的侵权法律制度。在人身损害赔偿的赔偿项目中,后续治疗费作为一种实际中尚未发生的费用,应否予以支持?若支持的话如何确定?对于此,在之前的司法实践中,鉴定机构出具的对后续治疗费的鉴定意见成为了审理中的依据。但是,基于种种原因,司法部门作出新规定,对申请后续治疗费的鉴定现在已经不再受理。面对这一情况,法院作为审判机关,在司法实践中对后续治疗费应如何把握呢?&&&&&&&&后续治疗费,是指对损伤经治疗后体征固定而遗留功能障碍确需再次治疗的或伤情尚未恢复需二次治疗所需要的费用。从概念可以看出,后续治疗费的发生存在于两种情形。 一、受害人因伤致残的情形。 《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十七条第二款对该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辅助器具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该解释对责任方应当支付后续治疗的费用作了规定,因该规定较为原则,审判实践中不便操作,对此,关于后续治疗费问题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一)后续治疗费应包含的项目 后续治疗费包含因后续治疗确需的医疗费,以及所产生的必需的护理费、误工费、交通费和住宿费等费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误工费的认定,如果因伤害导致残疾的,对于已经按照伤残等级支付了残疾赔偿金的,不应再计算,只能赔偿确实需要同往陪护人的误工费,因为残疾赔偿金的性质是对受害人应当得到而没有的收入的补偿。 (二)适用后续治疗费的条件   《解释》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是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但没有导致残疾和死亡后果的情形,其中的赔偿费用只规定了七项,即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第三款规定的是受害人死亡的情况,因受害人已经死亡,不可能存在后续治疗的情形;只有第二款规定了受害人因伤致残的情形,才存在后续治疗的情况,即后续治疗费只存在于造成人体伤害,虽经治疗仍留有残疾的损害赔偿案件中。   (三)适用后续治疗费赔偿的条件 1.治疗应确有必要。 受害人在遭受人身损害后留有残疾的,是否都有必要进行后续治疗,应从后续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综合分析。如果经过治疗,受害人的残疾程度有所减轻,那么这种后续治疗就是必要的;如果经过治疗受害人的残疾程度没有减轻甚至扩大,那么这种后续治疗就是不必要的,应立即停止后续治疗。对必要的后续治疗产生的费用加害人应当赔偿,对不必要的后续治疗产生的费用加害人不应赔偿。 2.后续治疗应为所产生之损害结果而引发。 这是从侵权行为和侵权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认定后续治疗费。即只有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导致的后续治疗产生的费用,加害人才应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是受害人故意和过失,或者是第三人的原因造成损害结果加重的,对加重部分导致的后续治疗所产生的后续治疗费,原加害人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因为只有既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又防止将一些不合理的费用转嫁加害人,这才能体现法律的公平。 二、伤情尚未恢复需二次治疗的情形。 关于二次治疗,因个人体质的不同、损害程度的不同、医疗机构之间诊断技术的差异,导致审判中的个案之间也存在有很大的区别。对此,笔者认为在实践中应严格依据《解释》及证据规则的相关规定予以把握。
1.二次治疗因侵权行为所致。权利与义务相并存,对于赔偿权利人要求赔偿的二次治疗费,必须是因赔偿权利人的侵权行为所致。同时,该二次治疗应以侵权行为所引发的首次治疗为基础。因为每个伤者伤情的不同、个人体质的不同、恢复情况的不同,致使首次治疗与二次治疗之间的时间间隔也会有长短的差别。在这个时间间隔中,若是由于非侵权行为人的行为导致的本不必要的二次治疗或者二次治疗中的加重原侵权行为人的费用,则不应由原侵权人,即赔偿义务人承担责任。
2.当事人对二次治疗费用必然发生需承担举证责任。二次治疗费用,是相对于首次治疗时提出的对将来必然要发生的治疗费用的赔偿请求。基于客观原因,二次治疗是否必然发生?其费用有多少?这些都是具有不确定因素的问题,费用认定过高将有损赔偿义务人的利益,费用认定过低有损赔偿权利人的利益。因此,对此项费用的把握,必须以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为前提。《解释》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基于种种原因,对后续治疗费的鉴定申请,司法鉴定部门已不再受理,此时当事人能提供的证据也就仅有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证明。在司法实践中,审判机关目前也仅能遵循证据规则,及法律规定予以审理。若当事人没有证据予以证明二次治疗的必要性及所需的费用,当事人则需待其实际发生后再另行起诉。
  三、如何解决后续治疗期限长期化的问题
后续治疗期限期限长期化的问题,是指经过首次治疗、必要的二次治疗之后,仍然难以达到治疗终结完全康复或者病情锁定后体征已固定而无治疗必要性的的情形,从而导致的治疗期限不断延续难以确定终止时间的情形。这个问题的产生,直接来源于医学的诊疗问题,体现在法律上是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何时终止的问题,具体而言即是后续治疗费用的问题。面对期限长期化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分两种情形讨论。
(一)残疾赔偿金结合后续治疗费用及治疗结果分段变动。
此情形是因支付后续治疗费产生明显效果,原伤残评定程度已与实际不符,若不变动将导致赔偿义务人义务加重。
依据《解释》的规定,后续治疗费即为后期发生的不确定的治疗费用,包括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等。《解释》第19条对此明确规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
如果是人体器官或肢体的缺失,康复费一般不会发生。在其他器官功能“暂时丧失”的伤残中,经过继续治疗和康复性训练肯定会对其运动能力的恢复起到促进作用,有些伤残甚至可能会得到大部分甚至是完全的康复。如果由赔偿义务人支付康复费用或其他后续治疗费用,那么就应当按照康复后的病情做出或者重新做出伤残评定,然后再依据此时的伤残评定结果支付或调整相应的残疾赔偿金,这样才符合客观事实,否则就可能会出现双重赔偿。此时还应当区分是伤残本身严重,还是因治疗而降低了伤残程度。因为存在这样一种情形,即在赔偿义务人支付了较高伤残等级的残疾赔偿金及治疗费后,其伤残程度却因治疗而降低的情形。那么此时赔偿义务人是否应有要求重新核算残疾赔偿金的权利呢?对此《解释》没有明确规定,笔者认为对于某些伤残应分阶段多次进行必要评估或者鉴定,以确定是否需要继续治疗,然后再做出相应的处理。如果该伤残经过后续治疗后能够得到明显的好转,则进行后续治疗应无异议;但如果该伤残没有治疗的必要,或者虽经努力治疗仍无法起到比较明显的效果,其后续治疗的合理性以及费用由赔偿义务人承担、其公平性显然就值得研究了。
(二)建议法律规定后续治疗终结程序
后续治疗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即治疗期限不断延长,当事人权利义务无限延续,承受长期诉累。对于此,可以规定一个后续治疗终结程序,分两种情形。
1.病情体征经诊断已经固定,后续治疗已无必要。主要是指赔偿权利人的病情体征,经过两次以上医疗治疗后,医疗机构出具证据表明受害人的病情已无治疗的必要性。若继续治疗不但将使赔偿权利人承担医疗诊断之身体上的痛苦,也将使赔偿义务人承担无限增加的治疗费用,这对双方利益的维护均不利。此时应依据当事人申请,对后续治疗期限予以终结。
2.引入最长治疗期限诉讼时效制度。权利的保护在诉讼程序上应有一定的限制,否则将导致诉讼的无限进行,引发的是权利的无休止主张和义务的无终止履行。对于后续治疗的期限长期化问题,可以借鉴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依据此规定,对于后续治疗期限也可以给予二十年的诉讼保护期。需要明确的是,此处的保护期是法院的诉讼保护期,而对于义务人自愿履行义务的,期限的延长则不受此限制。
对于有特殊情况确需延长的,比如受害人在幼年时受到伤害,在成年后人需继续治疗的,则对该治疗期限可给予相应延长。
郑州市中原区法院 韩战杰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交通事故 后续治疗费 重新起诉档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交通事故 后续治疗费 重新起诉档
上传于||文档简介
&&后​续​治​疗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事纠纷的解决途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