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台商投资区招聘师职以上干部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2016年泉州台商投资区招聘区属国有企业总经理通告
&  2016年泉州台商投资区招聘区属国有企业总经理通告
  事业单位招聘网日3讯因工作需要,经研究,决定公开招聘区属国有企业总经理若干名,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招聘岗位及人数
  泉州台商投资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水务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市政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各1名。
  二、招聘条件及要求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我国宪法、法律、法规;
  3.品行端正,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4.身体健康,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5.大专以上学历(在国&境&外获得的学历学位需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认可),中级以上职称,年龄50周岁以下(日以后出生)。
  6.相关岗位要求的资格条件:须在国有或规模以上企业任总经理、副总经理职务2年以上或任部门负责人(中层干部)5年以上,或在规模以上企业任职高管3年以上。
  特别说明:对于行政(事业)身份干部参加应聘并录用的,其组织人事关系调入所在企业,不再保留其行政级别和原有行政(事业)干部身份。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参加应聘:
  1.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六条所列情形之一的;
  2.因个人原因,导致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发生安全、质量等重大责任事故,或出现严重亏损,造成国有或集体资产严重流失和重大经济损失的;个人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有重大弄虚作假行为的;
  3.受过司法机关刑事处罚的;正在党纪、政纪处分期限内的;正在接受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的;
  4.国家法律法规、党纪政纪和有关政策另有规定不能担任企业负责人职务的。
  三、薪酬待遇
  总经理薪酬实行年薪制,年薪总计25万元(含个人应负担的五险一金及个人所得税),年度薪酬由基本年薪和绩效年薪构成。基本工资每月10000元,按月支付;绩效工资年13万元(每月最高10833元),一次性提取分期兑现,即绩效年薪的70%在年度考核后据考核结果当期一次性兑现,其余30%作为风险保证金缴存企业延至任期考核结束后据任期考核和任期审计结果一次性兑付。其他未明确事项在我区未出台具体管理办法前参照泉州市国资委相关规定执行。
  四、招聘程序
  招聘工作按照公开报名、资格审查、面试(答辩)、考察、体检、聘用的程序进行。
  1.公开报名。报名时间:9月6日&9月19日,按职位要求公开报名,报名人员自愿填写报名登记表(附件)。符合条件的应聘人员于日起登录&泉州人事网、泉州人事考试网&任一网址,下载填写好报名登记表,并准备以下材料的电子文档(照片或扫描件均可,文字图片要求清晰可辨):①本人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护照或永久居留证)、学历、学位、职(执)业资格、专业技术资格(职务)证书;②工作经历证明(提供聘书、合同或单位证明或当地人社部门盖章的社保证明及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提供的具体工作岗位证明);③个人简历、近年来主要工作业绩(成果)材料和相关证明材料;④近期2寸彩色证件照。
  将以上材料打包为一个压缩文件,以&应聘职位+姓名&命名,发送至报名邮箱: ,发送后请通过电话确认收件成功。
  2.资格审查。组织资格审查,根据报名资料进行条件评分,并进行公示。如报名人数低于10人的,直接进入面试(如报名人数少于3人的,由区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决定该岗位是否招聘);如果报名人数多于10人的,则按照条件评分结果取前10名进入面试。进入面试的人员请携带报名材料的原件,于9月23日上午8:30-12:00到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行政办公大楼9楼会议室进行资格审查(届时我部将以电话或短信方式通知面试入围者,请务必在报名表中填写正确有效的电话号码)。
  3.组织面试。针对岗位的职责,组织岗位专业面试,面试安排另行通知,取面试总成绩前5名进入现场答辩。
  4.现场答辩。采取现场答辩的方式,进行评分,现场答辩另行通知;答辩后取总成绩前3名为考察人选。
  5.组织考察。根据答辩结果,组织进行考察,考察后由招聘领导小组提交区党工委委员会议集体研究确定拟聘用人选。
  6.组织体检。按该岗位招聘计划数1:1的比例确定体检对象,体检参照机关事业工作人员录用体检标准实施,体检费用由个人承担。
  7.公示聘用。体检合格后,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任前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公示期满后,没有问题或反映的问题经查实不影响录用的,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聘用手续。反映的问题对录用有影响并查有实据的,不予聘用。
  六、其他事项
  1.总经理实行聘任制,与聘用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三年一聘,首次聘任试用期为半年,试用期内领取基本工资的80%,试用期满考核合格后一次性补齐基本工资;三年任期届满后根据业绩考核情况决定解聘或续聘。
  2.应聘人员应严格按照招聘岗位资格条件要求报名,并对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凡弄虚作假、恶意报考的,一经核实取消聘用资格。
  3.应聘人员所填写的联系方式应完整且准确无误。因联系方式有误而影响招聘结果的,后果由应聘人员自负。
应聘人员必须完整、如实填写报名表所要求填写的各项信息,对于因信息填写不完整而影响资格条件判断的,将不予通过资格审核。其中:个人简历应从高中(中专)阶段填写起,按照高中(中专)阶段、大学阶段、工作阶段的顺序分阶段填写至今。
  5.本通告由泉州台商投资区党群工作部负责解释。
  6.报名咨询电话:7、3
  附件:泉州台商投资区公开招聘国有企业总经理报名登记表
  泉州台商投资区党工委党群工作部
泉州台商投资区公开招聘国有企业总经理报名登记表
!supportMisalignedColumns]--&
&!--[endif]--&
身份证号码
毕业时间、院校
工作单位及职务
(可多填)
机构及地址
(何年何月至何年何月在何学校学习、何单位工作、任何职务)
本人提供的证书和个人证明材料如有虚假,愿被取消招聘资格。
签名(盖章):&&&&&&&&&&&& 年&&&
上一篇:下一篇:
09-1509-1509-1509-1509-1509-1509-1509-1509-1409-1409-1409-1409-1409-1409-1409-1409-1409-1409-1409-142016 福建泉州台商投资区招聘区属国有企业部门经理通告
→-学生门户
当前位置: >>
2016 福建泉州台商投资区招聘区属国有企业部门经理通告
2016 福建泉州台商投资区招聘区属国有企业部门经理通告
赞助商链接
2016年泉州台商投资区公开区属国有企业部门经理通告因工作需要,经研究,决定公开招聘泉州台商投资区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部门经理若干名,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招聘岗位及人数泉州台商投资区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综合管理部、财务融资部、资产运营部、工程管理部、审计监察部经理各1名。二、招聘条件及要求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遵守我国宪法、法律、法规;3.品行端正,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4.身体健康,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5.大专以上学历(在国&境&外获得的学历学位需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认可),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年龄一般为45周岁以下(日以后出生)。6.相关岗位要求的资格条件:①综合管理部经理:公共管理类专业,&5年以上中型企业管理工作经验。  ②财务融资部经理:审计类专业,会计师及以上职称,5年以上中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经验。③资产运营部经理:财政金融类专业,中级及以上职称,具有5年以上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工作经验。④工程管理部经理:土建类专业,工程师及以上职称、5年以上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经验。具有1个以上大中型公共建筑项目工程管理工作经验。⑤审计监察部经理:会计审计类专业,具有会计师(审计师)及以上职称或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特别说明:对于行政(事业)身份干部参加应聘并录用的,其组织人事关系调入所在企业,不再保留其行政级别和原有行政(事业)干部身份。三、薪酬待遇部门经理薪酬实行年薪制,年薪总计12万元(含个人应负担的五险一金及个人所得税),年度薪酬由基本年薪和绩效年薪构成。基本工资每月5000元,按月支付;绩效工资年最高6万元(每月最高5000元),一次性提取分期兑现,即绩效年薪的80%在年度考核后据考核结果当期一次性兑现,其余20%作为风险保证金缴存企业延至任期考核结束后据任期考核和任期审计结果一次性兑付。其他未明确事项在我区未出台具体管理办法前参照泉州市国资委相关规定执行。四、招聘程序招聘工作按照公开报名、资格审查、面试、考察、体检、聘用的程序进行。1.公开报名。报名时间:9月12日&#日,按职位要求公开报名,报名人员自愿填写报名登记表(附件)。符合条件的应聘人员于日起登录“泉州人事网、泉州人事考试网”任一网址,下载填写好报名登记表,并准备以下材料的电子文档(照片或扫描件均可,文字图片要求清晰可辨):①本人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护照或永久居留证)、学历、学位、职(执)业资格、专业技术资格(职务)证书;②工作经历证明(提供聘书、合同或单位证明或当地人社部门盖章的社保证明及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提供的具体工作岗位证明);③个人简历、近年来主要工作业绩(成果)材料和相关证明材料;④近期2寸彩色证件照。将以上材料打包为一个压缩文件,以“应聘职位+姓名”命名,发送至报名邮箱: ,发送后请通过电话确认收件成功。2.资格审查。组织资格审查,根据报名资料进行条件评分,并进行公示。如报名人数低于10人的,直接进入面试(如报名人数少于3人的,由区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决定该岗位是否招聘);如果报名人数多于10人的,则按照条件评分结果取前10名进入面试。进入面试的人员请携带报名材料的原件,于9月26日上午8:30-12:00到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行政办公大楼9楼会议室进行资格审查(届时我部将以电话或短信方式通知面试入围者,请务必在报名表中填写正确有效的电话号码)。&3.组织面试。针对岗位的职责,组织岗位专业面试,面试安排另行通知,取该岗位面试总成绩前3名为考察人选。4.组织考察。根据面试结果,组织对每个岗位前3名人选进行考察,考察后由招聘领导小组提交区党群工作部部务会议集体研究确定拟聘用人选。5.组织体检。按该岗位招聘计划数1:1的比例确定体检对象,体检参照机关事业工作人员录用体检标准实施,体检费用由个人承担。6.公示聘用。体检合格后,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任前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公示期满后,没有问题或反映的问题经查实不影响录用的,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聘用手续。反映的问题对录用有影响并查有实据的,不予聘用。六、其他事项1.部门经理实行聘任制,与聘用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三年一聘,首次聘任试用期为半年,试用期内领取基本工资的80%,试用期满考核合格后一次性补齐基本工资;三年任期届满后根据业绩考核情况决定解聘或续聘。2.应聘人员应严格按照招聘岗位资格条件要求报名,并对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凡弄虚作假、恶意报考的,一经核实取消聘用资格。3.应聘人员所填写的联系方式应完整且准确无误。因联系方式有误而影响招聘结果的,后果由应聘人员自负。4. 应聘人员必须完整、如实填写报名表所要求填写的各项信息,对于因信息填写不完整而影响资格条件判断的,将不予通过资格审核。其中:个人简历应从高中(中专)阶段填写起,按照高中(中专)阶段、大学阶段、工作阶段的顺序分阶段填写至今。5.本通告由泉州台商投资区党群工作部负责解释。6.报名咨询电话:7、3附件:泉州台商投资区公开招聘国有企业部门经理报名登记表泉州台商投资区党工委党群工作部日&&& 附件:泉州台商投资区公开招聘国有企业部门经理报名登记表
身份证号码
毕业时间、院校
工作单位及职务
专业技 术职称
(可多填)
档案保管 机构及地址
主要简历 (何年何月至何年何月在何学校学习、何单位工作、任何职务)
本人提供的证书和个人证明材料如有虚假,愿被取消招聘资格。 签名(盖章):&&&&&&&&&&&& 年&&& 月&&& 日
&表格下载&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本文引用地址:&
     
福建事业单位招聘信息
网校课程推荐
赞助商链接〓泉州干部论坛
〓泉州干部论坛
泉州是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又称鲤城、刺桐城、温陵,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地处福建东南部,与台湾隔海相望,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泉州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同时泉州也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代有“海滨邹鲁”的美誉。题记  泉州人口的主体为古代衣冠南渡的中原河洛人,河洛语之一闽南语为主体语言。宋、元时期,泉州逐步发展成为世界大港,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本地人民信仰道教、佛教、儒教等。保留着宋元时期海外商人信仰的天主教、景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的遗迹。史称此地古称佛国。保留着汉族原生态曲艺“南音”。泉州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自1999年起历年经济总量为福建省第一,是福建省重要的经济中心。 基本概况  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连续13年列全 &&
丰泽广场省第一,是福建省经济中心。北接省城福州、莆田,南毗厦门,东望台湾宝岛,西接漳州、龙岩、大田县、尤溪县。现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个区,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3个县级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5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泉州通行和漳州、厦门、台湾等同一种语言:闽南语(河洛语)或客家话。 历史文化  泉州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里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物瑰宝举世瞩目。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省级40处。泉州是古代“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   泉州历史文化悠久,构成其人口的主体为古老的中原河洛人,河洛语之一闽南语为泉州的主体语言。西晋年间(公元280年左右)中原发生五胡乱华,河洛人衣冠南渡,定居于泉州晋江、洛阳江两岸,今泉州自此兴起。迄今泉州每个家族的姓氏均对应一个或多个郡望堂号,代表了泉州人的古代中原来历。唐、宋、元朝,泉州逐步发展成为世
魅力泉州(15张)界大港,在《马可·波罗游记》里,马克·波罗认为只有亚历山大港可以和它相提并论,甚至比亚历山大港更加宏伟。当地人们普遍信仰宗教,各种宗教的雕像、寺院、教堂林立。古代泉州河洛人民信仰道教,至唐朝时期佛教则更为鼎盛。宋、元时期的泉州,对外贸易发达,因此也有阿拉伯和波斯商人信仰的天主教、景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等,故泉州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五代太守留从效为发展泉州奠定伟大功绩;明代时期,泉州著名的古代思想家李贽为延续和创新汉文明矢志不渝;明后时期民族英雄郑成功为保全汉文明和抵御外侮南征北战。泉州还是多名杰出海外华人的祖籍地,非常著名的有:菲律宾国父荷西·黎萨,印尼前总统瓦希德。泉州迄今保留着大量的历史文明,主要的代表有汉族原生态曲艺“南音”、梨园戏、高甲戏、提线木偶、布袋戏等。 地理概况  别称:鲤城、刺桐城、温陵   Quanzhou和Zayton为泉州的英文名称。   地理位置:北纬24°22’—25°56’,东经117°34’—119°05’   全市土地面积110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人口800万人(不含金门县),汉族占人口总数的98.2%,少数民族占 1.8%。少数民族有48个,以回族、畲族、苗族和蒙古族居多。泉州风俗民情古朴精深,别具一格。儒、释、道等多种宗教并盛,互为融合。   泉州是全国著名侨乡,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共有750多万泉籍华侨、华人(其中90%居住在东南亚各国。)75万泉籍港澳同胞,254万归侨、侨眷,全市150多个乡镇中重点侨乡占四分之三。目前,在台湾,有44.8%的汉族同胞(约900万人)明朝、清朝时祖籍是泉州。90年代以来,泉州工业迅猛发展,产值跃居全省第一,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晋江鞋业、晋江陶瓷、晋江服装、石狮服装、安溪茶叶、德化陶瓷、南安石材、南安水暖、惠安石雕、泉港石化。地方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相映生辉,泉州市的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数量均居福建省第一,全国城市前列,全国地级市第一。 现任领导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钢;市长:黄少萍; 地理地质  泉州市地处低纬度,有濒太平洋,形成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常春,年平均气温19.5℃~21℃。但自然灾害较为频繁,主要为旱、涝、风害等。    泉州依山面海, 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1000多万亩,耕地217万亩,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五分之四,俗称“八山一水一分田”。其中陆域面积11014.78平方公里(包括金门岛),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9.08%;海域面积11360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541公里;大小港湾14个,岛屿208个。 自然资源  土壤类型多样,分布最广的土壤为红壤,次为水稻土及砖红壤性红壤。耕地多属一、二级,土壤较肥沃。植被茂繁,类型多,动植物资源丰富。境内还蕴藏较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黄金、花岗岩、石灰石、石英砂、高岭土等,以“砂、石、土”为主的非金属矿产资源是泉州市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矿产。 建制沿革  泉州历史悠久,经济开发早在周秦时期古闽越人就已开始。西周秦汉时期属闽越地 &&
泉州丰泽街,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会稽南部都尉改为建安郡,析建安郡侯官县地置东安县,县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但因人口稀少,不久撤销,直到200多年后的南朝梁才再次设县。西晋末年,中原战乱,有中原人入泉,多沿江而居,由于思念晋朝故土,晋江由此得名。他们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使晋江两岸得到开发。南朝梁天监间(502~519年)置南安郡作郡治,为本地设置县、郡治之始,下辖南安、莆田(兰水)、龙溪三县。但隋朝和唐朝前期由于今泉州一带人口稀少,今泉州一带的行政建制多次被裁撤。武荣州建立不久复废入泉州(今福州)。.唐久视元年(700年)第三次置武荣州,泉州一带的建制才稳定下来,州治设今市区。唐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改名泉州。安溪、惠安、永春、德化一带直到五代时才设县,泉州沿海一带在唐朝中期后才形成陆地。此后,先后设有郡、州、路、府、道。中华民国成立后设道和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专区、地区,1986年1月撤晋江地区设泉州地级市。   史前   泉州开拓甚早。在晋江流域的各县,都有大批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考古发现:距今三、四千年前,居住在此地的闽越族“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使用石制工具,已经掌握了种植水稻、纺织、陶器制作等技术。   先秦   夏、商两代,今泉州地理区划属扬州。   西周时,为七闽地。出现关于泉州的最早的文字记载.   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属闽越地。居住在这里的闽越人擅长造舟航海,“以舟为车,以楫为马,”“水行而山处,”过着渔猎农耕的生活。   周赧王九年(公元前306年)前后,越亡,其族人部分流播闽中,或为王,或为君,并服于楚,泉地属之。   秦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立闽中郡,泉地归之,为闽越族酋长无诸所领。   汉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无诸因助汉灭秦、楚之功,被封闽越王,领闽中故地,都东冶。泉地属闽越国。   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因闽越国不断举兵侵百越,汉兴师问罪,废除闽越王封号,并先后封两王(越繇王与东越王)以共领前闽越国地。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东越王因叛被杀,汉改封越繇王为东成侯,并命军吏徙闽越民于江、淮间。   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因遁逃山谷未迁的闽越民逐渐繁衍,设立冶县,在今福州,隶属会稽郡。泉地属冶县。后又改属会稽南部都尉的侯官县,在今福州。
泉州旅游(15张)  三国   吴永安三年(260年),会稽南部都尉改为建安郡,析建安郡侯官县地置建安郡东安县,县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为本地设县置治之始。 辖今泉州市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及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莆田市、厦门市、,以及漳州市部分地区。今德化县属侯官县。   两晋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析建安郡置晋安郡。改东安县为晋安县,管辖现在莆田、泉州、厦门、漳州四市地,县治在今丰州镇,属晋安郡,治在今福州。置同安县,属晋安郡,后并入南安县。 西晋·永嘉五年(311年),中原战乱,衣冠士族南渡入闽,部分沿古南安江两岸聚居,后改南安江为晋江。   南北朝   梁·天监间(502~519年):析晋安郡置南安郡,下领三县:晋安、龙溪、兰水;郡治设于晋安(今南安市丰州镇)。泉地属南安郡晋安县。南安郡初隶江州,普通六年(525年)改隶东扬州。   陈·永定元年(557年):在晋安郡置闽州(今福州),辖晋安、建安、南安三郡。天嘉六年(565年),闽州罢,仍隶东扬州。   陈·光大二年(568年):于晋安郡置丰州(治所设在闽县,今福州市区),南安郡属之。分南安地另置莆田县,属丰州之南安郡(今泉州)所辖。   隋   开皇九年(589年): 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大幅度地裁减郡、县。 改丰州为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南安郡撤销,晋安县改为南安县,归其管辖。于是,福建历史上首次出现“泉州”之名。   大业二年(606年),复改泉州为闽州,南安县改属闽州。   大业三年(607年):废除州治,改闽州为建安郡,今泉州市地除德化因侯官县废归属闽县外,均属南安县。   唐   太宗继位后,对州、县大加并省,并依据山河形势、地理区域分全国为十道。福建属岭南道,下辖丰州(治所在今泉州)、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建州(治所在今建瓯)。   武德五年(622年),于南安故郡地置丰州,州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并分南安地复置莆田县,属丰州。 && 丰州下领南安、莆田、龙溪三县。   贞观元年(627年),丰州撤消,南安、莆田、龙溪三县并入泉州(治所在今福州)。   嗣圣元年(684年),析泉州(治所在今福州)之南安、莆田、龙溪三县置武荣州,州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不久,武荣州废,三县仍属泉州。699年,划莆田县西部设清源县(今莆田市仙游县)。   久视元年(700年),又于今泉州市鲤城区置武荣州,辖南安、莆田、龙溪、清源四县。 在北隅依云榭筑衙,并建六曹都堂署及参军厅,衙前辟南大街为市。不久开始在治地建城,是为唐城。   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改称泉州,隶属闽州都督府。泉州建制自此始。 莆田、清源二县属泉州所辖。   开元六年(718年),泉州刺史冯仁智以州治无县,请析南安县东南地置晋江县。至此,泉州领有五县。   开元间(713~741年),泉州辖南安、莆田、龙溪、清源、晋江五县,37054户,约24.95万人。   天宝元年(742年),唐廷下诏改州为郡,泉州易名清源郡,属岭南道,领南安、莆田、仙游(因郡、县同名,清源县改名为仙游县)、晋江四县,时为中州。   天宝间(742~755年),清源郡有23806户,160295人。   乾元元年(758年),清源郡复为泉州。   上元元年(公元760年),福州都督府升节度使,泉州等六州属之。   大历六年(771年),罢节度使,置都团练观察处置使,泉州仍属之。   贞元八年(792年),泉州刺史席相重修北楼。翌年欧阳詹作《北楼记》。   贞元十九年(803年)、长庆二年(822年)、咸通五年(864年),先后析南安县地立大同场(今同安县)、桃林场(今永春县)、小溪场(今安溪县)。   贞元二十年(804年)七月,因福建观察使柳冕所奏,在泉州设万安监。浯洲岛(今金门)设牧马区属之。有陈渊率十二姓氏前往牧马,耕稼渔盐开始兴起,人口日益蕃衍。   贞元间(785~804年),析永泰县之归义乡置归德场(今德化)。   元和年间(806~820年),泉州有35571户,238400人,由中州升为上州。   大和年间(827~835年),泉州刺史赵棨增开泉州仁风门、素景东西两门,合四门,北城墙建有立候楼; &&
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洛阳桥又辟东街、西街通东西两门。   大中十一年(857年),设嘉禾里(今厦门),属泉州。   光启二年,王潮为泉州刺史,任内兴筑泉州子城,周三里又百六十步,辟东行春门、西肃清门、南崇阳门、北泉山门。   五代   梁·开平三年(909年),王审知建立闽国,封为闽王。王审知死后,其长子王延翰继位,自称“大闽国”,都治在今福州   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王审知次子王延钧杀兄篡位称帝,国号大闽,泉州归之。升归德场为德化县,升桃林场为桃源县(今永春),大同场升为同安县,属泉州。   后晋天福三年(938年),桃源县改称永春县。   后晋天福四年(939年),升大同场为同安县,至此,泉州计领六县。   后晋天福八年(943年),富沙王延政称帝于建州,国号大殷。开运元年(944年)年底,泉州改隶大殷。   开运二年(945年)正月,大殷改国号闽,泉州隶之;八月,闽主降南唐;九月,泉州归属南唐。南唐封留从效为晋江王。后汉乾祐二年(949年),南唐升泉州为清源军(下辖今泉州、莆田),兼领南州(即漳州)。同年,德化划归清源军,增领原属尤溪的常平、进城二乡。留氏卒后,继由清源军统军使莆田人陈洪进割据。   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升小溪场为清溪县(今安溪)。   北宋   宋代的地方政权建置。基本上承袭唐朝与五代之州、县制。宋时的军、州、府实为同级行政机构,州、县以上的路,相当唐朝的道。北宋时,福建称福建路,行政区划为福、建、泉、漳、汀、南剑六州和邵武、兴化二军。南渡后升建州为建宁府。福建因此包括一府五州二军,共计八个同级行政机构,故号称为“八闽”,共辖42县。   乾德二年(964年),清源军改名平海军,名义上归两浙西南路。   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宋复灭吴越,平海军改为泉州。至此,泉、漳二州正式顺归宋王朝,福建全境才真正纳入宋朝版图。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划莆田县百丈镇(今莆田大洋、新县、庄边、白沙乡)和仙游县游洋镇(今仙游游洋、石苍、钟山、象溪乡)及福州之永福(今永泰县)、福清边境的一些边地,另置兴化县,县治设在古邑(今仙游游洋)。同年,建太平军,后又改为兴化军,直属两浙西南路,辖莆田、仙游和兴化三县,军治亦设于兴化县治所在地。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划德化县九座山区(今仙游县凤山、西苑乡)归仙游县辖。长泰县析归漳州。 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析晋江县东北部16里置惠安县。至此,泉州领七县:南安、晋江、同安、德化、永春、清溪、惠安。 割所属莆田县、仙游县别为兴化军。(清·乾隆《泉州府志·卷3》)。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闽地从两浙西南路分出,独设福建路。   雍熙二年(985年):泉州改隶福建路。   熙宁初(年):四县同巡检寨设置于永宁里石湖村,专管晋江、南安、惠安、同安陆路地方事务,额管125人。 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泉州升为望郡。   宣和三年(1121年),清溪县改称安溪县。至此,泉州辖晋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7县。 据史书记载:宋代澎湖已正式划归泉州,隶属晋江县管辖。   南宋   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七月,福建(泉州)提举市舶司并归转运使。   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五月,复置福建(泉州)提举市舶司。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十二月,南外宗正司由镇江迁置泉州。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晋江县安海东西两市商人因争夺码头发生械斗,榷税官难以控制。朝廷差官临监,始置石井镇。朱松(朱熹之父)为首任镇官。   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福建提举茶盐官兼领福建市舶司。十月,移司泉州。   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泉州知州汪大猷在澎湖建造房屋200间,派水军长期驻守,并编管台湾户籍。   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毗舍耶人再犯晋江沿海,始置水澳寨(官称永宁寨),驻扎水军60名,以为防御。嘉定年间,真德秀知泉州整修,增驻水军50名,并于永宁石湖新造军房50所,额定兵员325人。   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泉州城南置宝林寨,城东置法石寨,分兵守卫。   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三月,宋廷命福建提点刑狱陈公亮、漳州知州朱熹一同措置漳、泉、汀三州经界。因遭权贵豪强反对,无法实行。   嘉定十一年(公元1218年),在晋江县围头澳置宝盖寨,由宝林移120名士兵来此守卫,节制建平、清石诸屯,加强海防。   淳祐间(公元年),泉州户口增至255758户、1329940人,为历史上第一次人口高峰,由上州升为望州。   景炎二年(1277年):改兴化军为兴安州。年底,兴安州即为元军所陷。   元朝   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 元廷在泉州设立行宣慰司,兼领行征南元帅府事。   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 ,元廷在泉州设置市舶提举司。   至元十五年(1278年):福建全境入元版图。元朝统一中国后,施行行省制度。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作为地方政权机构,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升泉州为泉州路总管府,领南安、晋江、同安、永春、安溪、德化、惠安七县及南、北二录事司(以领在城之民);翌年,南北二录事司合而为一。 泉州属福建行省,省治设福州。   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元廷令各路府、州、县设儒学教授、学正、教谕。泉州路总管府儒学设教授、学正、学录各1员,训导6员;县学设教谕1员、训导2员。   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二月,再设泉州行省。至元二十一年九月,泉州行省并入江淮行省。至元二十九年复设福建行省。   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泉州路始设阴阳学,依儒学、医学之例,路设教授、学正各1人,县设训术1人,教授天文、历算、周易、数学。   至元二十七年前后,开始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等岛屿,隶属泉州路同安县。当时澎湖列岛有居民1600余人,贸易至者岁常数十艘,有“泉州外府”之称。   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为图琉求(今台湾),改福建行省为福建平海行中书省,遂徙治泉州,辖诸 &&
老君岩州。大德三年二月罢,置福建宣慰司都元帅府,移治福州。   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改泉州路总管府为泉宁府。   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复为泉州路,隶属江浙行省。   皇庆二年(1313年),兴化县治由游洋迁至汀溪(今莆田新县)。民间称前者为旧县(今仙游古邑),后者为新县。   延祐七年(公元1320年),泉州设都转运盐分司,直属户部,专掌场灶榷办盐货及批验盐商引目等事。   至治年间(年),福建境内设八个路,均归江浙行中书省管辖。兴化路下领莆田、仙游、兴化三县。   至正十六年(1356年),撤福建路,成立福建省,此为福建设省的开始。   至正十七年(1357年), 亦思巴奚战争   至正十六年(1356年),复立福建行中书省,泉州路隶之。   至正十八年(1358年),设立泉州分省。   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 十二月,吴王朱元璋命左御使大夫汤和、中书平章廖永忠率领舟师2万人从明州(今浙江宁波)航海攻克福州。汤和遣元降官原福建行省参政袁仁招谕兴化、漳、泉诸路。   明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明”。二月,泉州路降于明。泉州置卫指挥使司,领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隶福建都指挥使司。这是明朝在泉州设置的第一批海防军卫所。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 福建全省八路先后改为福州、建宁、延平、邵武、兴化、泉州、漳州、汀州八府。改泉州路为泉州府,隶福建行中书省;罢录事司。泉州府仍领晋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七县。   洪武三年(1370年) ,明廷在泉州设立福建市舶司,管理对琉球(今台湾)的贸易。   洪武七年(1374年) 正月,罢福建(泉州)市舶司,严海禁以防倭寇。泉州官方海外通商贸易基本停止。   洪武九年(1376年):废除行中书省机构,各省分别设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司和都指挥使司等“三司”,以掌行政、司法、军政大权,并直属中央。布政使司下领府、州、县。改福建行中书省为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泉州府隶之。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十月,福建按察分司调整为二道:建宁道、福宁道。泉州府属福宁道,福宁道下辖福州、莆田、泉州、漳州、宁德。   洪武十七年(1384年), 明廷实行防倭封海,废澎湖巡检司。   洪武二十年(1387年) 明廷命江夏侯周德兴到福建沿海福、兴、漳、泉四府经略海防。改永宁寨为永宁卫,于浯洲置金门守御千户所,另筑峰上、田浦、官澳、陈坑、烈屿、祥芝等处巡检司,屯兵驻守,以备倭寇。祥芝巡检司并造司城,周一百五十丈,高二丈,寓铺六,有南北二门。始筑厦门城。至洪武三十一年,在泉州沿海先后增设:永宁卫,福全、崇武、中左、金门、高浦5个守御千户所,巡检司45个,筑卫所司城16座,以加强海防。   清    清承明制,全国分为十五省,实行省、府(州、厅)、县三级制。泉州府为闽八府之一。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永春升为直隶州,德化归其所辖。泉州府辖晋江、惠安、南安、安溪、同安五县。清设兴泉永道,辖泉州府、兴化府之莆田县、仙游县、永春直隶州和厦门。   民国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州府,复县设道。泉州初归厦门道,后属南路道。民国3年(1914年):废除清制,置兴泉永道(治所泉州),原清朝兴泉永道之泉州府、永春直隶州、兴化府所辖各县隶之。思明府改名厦门道,厦门成立思明县,金门隶属思明县,派分治员驻金门。 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废道,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泉州划为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晋江、南安、安溪、永春、莆田、仙游、惠安、金门(待统一)八县。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闽变后成立兴泉省,辖莆田泉州,设省政府于泉州,不久即废,后改为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但辖县不变,直至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   泉州于日解放(尚有金门县待统一),并于9月9日设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区,辖县依旧,辖晋江、惠安、莆田、仙游、同安、安溪、永春、金门(待统一),政区依旧。同年12月,德化县归之。1950 年3月改称福建省泉州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德化归永安专区;9月改为晋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政区依旧;10月德化复归所辖。1951年1月划晋江县城关和近郊设泉州市。1955年3月改为晋江专区专员公署。1956年5月撤销闽侯、永安专区,划福清、平潭、永泰和大田县到晋江专区。1958年析同安县归厦门市。1959年8月析福清、平潭、永春归福州所管。1963年4月析大田县归三明专区。1968年9月撤销晋江专区专员公署,成立福建省晋江专区革命委员会。1970年6月析莆田、仙游归莆田专区,同时划同安县归晋江专区。1971年6月改称晋江地区革命委员会。1973年6月析同安县归厦门市,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莆田地区,将莆田、仙游2县划回归晋江地区,9月划莆田仙游从晋江地区出成立莆田市。1985年5月撤销晋江地区,原泉州市升为地级市,实行市辖县体制,辖鲤城区、惠安、晋江、南安、安溪、永春、德化及金门县(待统一)。1987年12月,析晋江县石狮、永宁、蚶江三镇和祥芝乡为石狮市(县级市)。   1992年和1993年,晋江、南安相继撤县设市。1996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肖厝经济开发管理委员会,为泉州市政府派出机构,析原惠安县所辖的涂岭、后龙、南埔、山腰和埭港5个镇及国营山腰盐场归其所辖,1997年6月,从鲤城区析出丰泽区、洛江区。2000年肖厝管委会改为泉港区。至此,泉州市辖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和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泉港、清蒙共计四区三市五县和一个管委会。   1607年福建泉州地震   “万历三十年秋地大震,暴风淫雨,搂拣飘摇,倾圮日甚。   明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九月 李光缙撰”   “万历三十五年秋地震,桥圮,大石桥折入于海,桥北故址塌南四尺奇。余乃采石从海底结趾二十三,葺旧三十五,整补扶栏五百,增两翼镇风塔各一,折梁重易,关搂亭榭一新。   明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十月 姜志礼撰   这也就是泉州从十七世纪开始衰弱的原因之一,也因此在英法联军侵略和日本侵略中不被视为对象,有幸躲过了很多战争。 行政区划  根据《泉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市常住人口为8128530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4749845人,占58.4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378685人,占41.57%(由hugao1999贡献)。 &&
泉州政区图泉州市辖4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   泉州市 面积11244平方千米,人口812万人(常住人口,2010年)   丰泽区 面积 132平方千米,人口 53万。   鲤城区 面积 52平方千米,人口 36万。   洛江区 面积 382平方千米,人口 18万。   泉港区 面积 326平方千米,人口 31万。区政府驻山腰街道。   石狮市 面积 189平方千米,人口 63万。市政府驻八七路。   晋江市 面积 649平方千米,人口198万。市政府驻罗山街道世纪大道。   南安市 面积2035平方千米,人口141万。市政府驻溪美街道柳新路1号。   惠安县 面积 762平方千米,人口 71万。县政府驻螺城镇。   安溪县 面积2983平方千米,人口97万。县政府驻凤城镇。   永春县 面积1452平方千米,人口 45万。县政府驻桃城镇。   德化县 面积2232平方千米,人口 27万。县政府驻浔中镇。   金门县(待统一) 面积149平方千米,人口 约6万。县治金城镇。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面积16.5平方千米 县域品牌  晋江市 世界夹克之都 中国鞋都 中国伞都 中国品牌之都 全国百强县(市)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 ”、“中国食品工业强县(市)”、“中国陶瓷重镇”、 中国织造名镇、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县(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   石狮市 中国休闲服装名城 全国百强县(市)   全国科技百强、文化百强县(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和福建省教育先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城市   南安市 中国石材之都 中国龙眼之乡 中国水暖城 全国百强县(市)   “全国秸秆氨化养牛示范县”、“全国龙眼生产基地县”   惠安县 中国石雕之都 全国百强县(市) 建筑之乡 渔业强县 食品工业强县   安溪县 中国茶都 “中国茶叶第一县”中国著名侨乡 全国百强县(市)世界名茶--铁观音 中国藤铁工艺品之乡 中国最具特色魅力旅游名县、中国生态旅游大县   永春县 中国芦柑之都 中国永春白鹤拳武术之乡中国著名侨乡 永春佛手茶   德化县 中国瓷都   泉港区 石化基地   鲤城区 中国民间工艺品之都   丰泽区 中国童装名城      金门县 目前由台湾当局实际管辖,为“中华民国福建省”政府和高等法院金门分院所在地,自古有“海上仙洲”、“桃源胜景”之美称。 泉企品牌  泉州市的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数量均居福建省第一,全国城市前列,全国地级市第一。   泉州市中国名牌产品46项(历年)   安记、七匹狼、劲霸、九牧、中宇、申鹭达、辉煌、冠福、舒华、天守、惠泉、富贵鸟、亚礼得、安踏、爱乐、特步、361°、乔丹、PEAK、贵人鸟、鸿星尔克、德尔惠、金苹果、达利、佳美、梅花、金欧、金鹿、雨中鸟、Yusimeng、柒牌、艾派、momoco、嗒嘀嗒、GAIQI、CoolDry、凤竹、威兰西、九牧王、虎都、金冠、雅客、亲亲、蜡笔小新、达利园、福马   泉州市全国驰名商标49件(经国家工商总局认定)   安尔乐、富贵鸟、SBS、七匹狼、NATA、金鹿、九牧王、溪石、劲霸、浩沙、乔丹、帝牌、彬伊奴、361°、安溪铁观音、斯得雅、XTEP、木林森、好舒爽、金莱克、惠泉、KAM、利郎、申鹭达、舒华、蜡笔小新、Athletic、冠福、爱登堡、雅客、PEAK、佳美、洲克、足友、中宇、华鸿、鸿星尔克、安踏、八马、帮登、凤山、闽发、cabbeen、虎都、梅花、盼盼、强力、柒牌、金门高梁酒 文化  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积淀深厚,素有“海滨邹鲁”、“世界宗教博物馆”、“光明之城”的美誉。全市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40处,县(市)级600多处。其中极负盛名的有中国现存最早的伊斯兰教清真寺、世界惟一的摩尼光佛像石刻、中国最大的老君石刻造像、葬有唐代到泉州传教的穆罕默德门徒三贤四贤的灵山圣墓、千年古刹开元寺及东西塔、记载古代海上交通和贸易的九日山祈风崖刻、广受台胞和海外侨胞信众膜拜的天后宫妈祖、民族英雄郑成功史迹与陵墓、宋代蔡襄修建的洛阳桥、号称“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安平桥,以及与惠东民俗、海滨风光、石雕艺术融为一体的崇武古城等。丰富的人文景观、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和秀出东南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使泉州成为一个全国乃至国际性的旅游胜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到此观光。泉州保留着弥足珍贵的戏曲文化遗产,有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嘉礼”戏等剧种,其中蜚声海内外的有:晋唐士乐余韵南音、宋元南戏“活化石”梨园戏和中国一绝“提线木偶”。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伊斯兰教、印度教、古基督教、摩尼教、犹太教、佛教等世界多种宗教在泉州广泛传播,留下大量遗迹,使泉州成为多元文化融洽交汇、和谐共处、互促共荣的载体。泉州作为唐朝中期以后中原移民集中的地区之一,保留了唐代中期以来的大量文化信息,包括语言、艺术、风俗、宗教等。其中,南音、北管、高甲戏、歌仔戏、梨园戏、提线木偶是泉州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艺术。   梨园戏:距今至少有800年的戏剧。戏中指挥一般为鼓手,而鼓手的打鼓方法竟然和汉代出土的乐俑形态相似,也得名“宋元南戏活化石”。南音(也称南管):古代闽南语传播的时候也将此音乐带到东南亚等地,以至于有闽南语的地区就会有南音。傀儡戏(提线木偶):提线木偶的发源地就在泉州,和南音一样传播到东南亚地区。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拍胸舞:闽南通俗舞蹈,已收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泉州地区戏曲舞蹈种类繁多,还有泉州北管,高甲戏,打城戏,火鼎公火鼎婆,涂脚舞,迎阁等。   泉州,周为七闽地,历年来出土的西周礼乐器和原始壁画,反映了二、三千年前泉州原住民古闽越族人的原始舞蹈风貌。唐朝中期以来,中原人南迁入泉;唐、五代时,不但城郊东湖常有游宴歌舞的记载,南安云台山下还建有常设性歌舞院馆。宋、元时代,泉州已是东方第一大港,成为“市井十洲人”的“富洲”、“乐州”。海内外文化在泉州出现大融合的景象,反映在文人诗中常见有关歌舞活动的描写。官府甚至不得不出榜喻民“莫贪浪游,莫看百戏”。明、清时代,泉州地方戏曲、民间歌舞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清·乾隆《泉州府志》记载了上元节泉州城内游灯、踩街歌舞活动“一国若狂”的热闹景象。解放以来,泉州民间舞蹈一枝独秀,蜚声全省、全国。 经济   &&
泉州的丰泽鲤城,新老城区和谐的呼应共鸣。经济改革开放以前,由于泉州地处海防前线,国家投资少,经济长期处于以农业为主的自给、半自给状态,经济总量居全省地市倒数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泉州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经历 “三来一补”起步、乡镇企业铺路、三资企业上路、成片开发迈大步、区城经济展宏图的经济发展阶段,走出一条“市场调节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具有侨乡特色的经济建设路子,经济实力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创造出“晋江模式”和“泉州现象”,成为福建乃至全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创造泉州发展历史的新辉煌。全市GDP在1978年为7.79亿元,到1992年突破100亿元,2000年跨过1000亿元;2009年GDP实现3002.12亿元,增长12.5%;2010年GDP实现3564.76亿元,增长12.8%,GDP总量连续12年居全省首位。泉州人民立足实际,奋力打造特色经济,促使泉港“石化基地”、丰泽“中国树脂工艺之乡”、晋江“中国鞋都”“世界夹克之都”、石狮“中国服装名城”、南安“中国建材之乡”、惠安 “中国石雕之乡”、德化“工艺陶瓷之乡”、永春“芦柑之乡”、安溪“乌龙茶之乡”等特色经济的形成并驰名海内外,全市所有县(市)均跻身全省经济实力十强或经济发展十佳县(市)行列。2007年,县域经济取得新进展,晋江、石狮、惠安、南安和安溪五县(市)再次入选全国百强县(市)。   泉州是全国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明朝清朝之主要祖籍地。长期以来,旅外乡亲心系桑梓,或投资办厂,或兴学育人,或捐资慈善,或兴办公益,涌现出一大批贡献巨大、成就杰出的乡贤硕彦,成为推动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泉州与世界密切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交通  泉州是中国历史上对外通商的重要港口,有着上千年的海外交通史,是一座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的开放港口城市。自唐代开埠,即为中国南方四大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宋元时期,泉州港跃居为四大港之首,以“刺桐港”之名驰誉世界,成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相媲美的“东方第一大港”,呈现“市井十洲 &&
晋江国际机场航站楼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   现代泉州交通发达,已形成晋江国际机场、泉南[高速、福泉高速公路、泉厦高速公路、泉三高速公路、泉州绕城高速公路(在建)、福厦高速铁路客运专线、324国道.漳泉肖铁路,泉州港、石狮港、肖厝港等为骨干支撑的综合交通运输体 宗教  泉州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泉州的宗教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景教(古天主教的一个支派)、天主教、印度教(婆罗门教)、基督教、摩尼教(明教)、日本教和拜物教、犹太教等诸多宗教,其历史悠久、史迹丰富,在海内外有很大影响。   泉州有“泉南佛国”、“闽南蓬莱”之名。佛教、道教于公元三世纪(西晋太康年间)传入泉州,并开始有寺观的创建。早在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年),道教就在泉州府治南建置白云庙(元妙观),佛教也在南安九日山下创建延福寺。当时,佛教传入中国后尚处于译经阶段,五斗米道创始人张道陵之玄孙张盛才移居江西龙虎山。唐、宋时是泉州佛、道教兴盛时期,寺庙宫观兴建众多,气势宏伟,建筑艺术精致。一千多年来,泉州相继建造了佛、道教寺庙宫观数以千计。其中道教的元妙观、泉州府城隍庙、马甲仙公山、东岳行宫、法石真武庙、晋江崇真殿、深沪宝泉庵、石狮城隍庙、南安郭山庙、安溪城隍庙、永春百丈岩、德化石壶殿、惠安青山宫等和佛教的开元寺、承天寺、崇福寺、宿燕寺、晋江龙山寺、南安雪峰寺、惠安科山寺、安溪清水岩、永春普济寺、德化灵鹫寺等最为著名。与道教有密切联系的民间信仰,辖地旧称的“铺”、“境”、“都”,无不建有供奉乡土神祗的神庙达数千座之多。这些寺庙宫观,成为文人墨客雅集以及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群众朝拜礼敬或游玩观赏的地方。   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唐代初期伊斯兰教传入泉州,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地区之一,历史上 &&
中国现存最古老--清净寺曾在泉州建造了7座清真寺。目前,尚存有一座中国现存最古老、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泉州清净寺;又有一座闻名遐迩的伊斯兰教圣迹-----灵山圣墓;还有被誉为国之瑰宝的伊斯兰石刻近300方。   接着,景教(古天主教的一个支派)、摩尼教、印度教相继云集泉州.这些有力地证明了泉州不愧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19世纪末叶,基督教、天主教再度传入,日本教和犹太教也曾经在泉州传播。   特别是开元寺东西双塔和具有特色的殿宇建筑、清源山的老君岩造像、天后宫、清净寺和灵山圣墓、摩尼教的草庵等,均为海内外人士所瞩目,留下了许多名人的游踪足迹。历史上泉州建筑了100多座桥梁,其中一半以上是僧人募资或参与兴建的;泉州僧人还曾为海上交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泉州现代化的医院和学校的长足发展,其中有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一份功劳。   现在,摩尼教、印度教在泉州虽早已失传,日本教后在泉州绝迹,但在晋江华表山尚留有举世罕见的摩尼教珍贵史迹--草庵。经过千百年的变化兴替,现在泉州尚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寺观教堂五六百座。此外,还有大量的民间信仰乡土神祗小宫庙数千座。由于宗教逐步走向世俗化,有些寺庙把佛、道、乡土神祗一起奉祀,兼容并蓄,它们各自拥有不少信教群众。 医疗资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0医院:全军首批甲级卫生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及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单位。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三级甲等医院   泉州市第三医院:"三级乙等"精神疾病专科医院   泉州市儿童医院:全省规模最大全民所有制儿童综合性医院   泉州市人民医院(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 ):新院按三级医院建设,2009年已投入使用。   泉州市中医院:三级乙等中医院、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泉州标志  城雕 "飞天迎宾",高25.8米,底部直径30米,绿地环绕着圆形水池   市花 五代时,节度使留从效为了扩建泉州城廓,曾环城遍植刺桐。后来,刺桐高大 &&
泉州市市花-刺桐繁茂、花红似火,成为泉州一大特征而名闻中外。因此,刺桐花被定为泉州市花。寓意;红红火火,吉祥富贵。   《闽产录异》:“刺桐产泉州。官廨、书院处处植之。”   刺桐,落叶乔木,树皮灰色、有皮刺。原产热带亚洲,我国南方栽培。其花木高大,枝叶繁茂,夏初开花,殷红似火。可作庭园观赏树,或作行道树。   唐·曹松《送陈樵书归泉州》诗中有“帝都须早入,莫被刺桐迷”。   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于1292年初从泉州启航离开中国。归后在其《马可·波罗行记》中,亦以刺桐称泉州。   现代杰出诗人、文学家、史学家郭沫若,1962年游泉州,写了一首《咏泉州》诗。该诗镌碑立于开元寺:   “刺桐花谢刺桐城,法界桑莲接大瀛。   石塔双擎天浩浩,香炉独剩铁铮铮。   亚非自古多兄弟,唐宋以来有会盟。   收复台澎今又届,乘风破浪待群英。” 荣誉称号  全国著名侨乡   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   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   全国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全国“城市投资硬环境四十优”之一   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   全国文化模范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六连冠”   全国卫生先进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   中国魅力城市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   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城市   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城市   中国品牌经济城市   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   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   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中国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城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   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   荣膺2010中国经济十大领军城市 友好城市   &&
泉州建筑国内友城  安徽省蚌埠市   安徽省阜阳市   湖北省襄樊市   辽宁省抚顺市   江西省上饶市   江西省景德镇市   北京市海淀区   江苏省扬州市   河南省商丘市   北京市崇文区   四川省广元市   陕西省铜川市   上海市长宁区   河北省秦皇岛市   河北省邯郸市   山东省烟台市   安徽省安庆市   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山海协作结对子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国际友城  菲律宾马卡蒂市   意大利索伦托市    日本浦添市   德国诺伊施塔特市   美国蒙特利公园市   法国埃罗省   土耳其梅尔辛伊尼赛市   美国圣迭戈郡   美国蒙特雷帕克市   斯里兰卡科伦坡 泉州十八景  涂门街   又叫“土门街”,因传储存、输送建造东西塔土石方而得名。涂门街位于泉州市区中心地带,东起温陵路,西至中山路,全长1005米,是集商贸、旅游、文化等为一体的繁荣地段。在这条长仅1000余米的街道上,有着众多的“海丝”文物群,分布着13处宋元文化遗存———清净寺、孔子文庙、通淮关岳庙、东观西台、祖闾苏、世家大厝、棋盘园、东鲁巷、三十二间巷等。涂门街的建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泉州宋元时期的繁荣景象。改造后的涂门街秉承泉州闽南古建筑的风格,又与现代建筑有机结合。涂门街是泉州最有商机、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入选全国第一批“购物放心一条街”。   东湖公园   址系古泉州八大胜景“东湖荷香”遗址。唐时湖面40余顷,有东湖亭、二公亭;宋有波恩亭;明有揽古亭。盛植荷花,成星湖荷香胜概。因唐姜公辅、韩愈、欧阳詹等曾在此活动而闻名于世。   五里桥   俗称“安平桥”,横跨晋江安海镇与南安水头镇之间的海湾。始建于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经13年建成。为花岗石砌成的石墩石梁桥,是我国古代首屈一指的长桥,素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誉,驰名海内外,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长2255米,有方形、船形、半船形的桥墩361个,桥面宽3-3.8米,桥板长度5-11米不等,最重达25吨,两侧有石护栏;桥上有亭5座:桥东“超然亭”,桥西“海潮庵”,桥中“泗水亭”,两头各设路亭一座,供游人憩息。“泗水亭”,俗称“中亭”,亭前石柱上有“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楹联一对,立有两尊石雕将军;亭侧保存历代重修碑记14方。西端桥亭留有清代重修碑刻,东端有五层六角楼阁式仿木结构白塔一座。历经800年沧桑,安平桥成了“陆上桥”。年国家拨款进行维修,宋代原貌得以恢复。   蔡氏古民居   位于南安官桥漳里村,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主要由蔡启昌及其子蔡资深于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年)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兴建。现存较为完整的宅第共16座,单体建筑多为三进或二进五开间的布局。随处可见的木雕、泥塑、砖雕及石雕,工艺精美,多数采用透、浮、平雕等手法。雕琢内容丰富多彩,有禽兽、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图案古博。古民居精美的雕饰,不仅集中表现了闽南成熟的雕塑艺术,而且反映了受印度佛教、伊斯兰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的影响,被誉为“闽南建筑的大观园”。   府文庙   位于鲤城区中山路泮宫内。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初年(公元976年),后移他处,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迁回原处重建,现有建筑仍保持清初原貌,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孔庙.   开元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点。地处市区西街,始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原名“莲花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为现名。全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   崇武古城   位于惠安县东南海滨,濒临台湾海峡,系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为抵御倭寇所建。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视师崇武,北城门横眉石刻“威镇海邦”传为戚所书。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郑成功驻此抗清,传有“马蹄石”遗存。   洛阳桥    &&
泉州洛阳桥在今惠安、洛江分界处的洛阳江入海口,又名“万安桥”。于北宋皇佑五年(公元1053年)至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由郡守莆田人蔡襄主持建造,历六年竣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因在江海交汇处造桥,江阔水深,工程艰巨,造桥者首创“筏型基础”以造桥墩,种植牡蛎以固桥基,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科学创新。该桥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现桥长834米,宽7米,尚存船形桥墩46座,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及石塔、武士石像等。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等遗址,桥南有蔡襄祠,祠内有蔡襄《万安桥记》宋碑。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泉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考察景点之一。   牛姆林   由于景区内拥有“板根”、“绞杀”、“寄生”、“茎花”等热带雨林生态,被游客称誉为“闽南西双版纳”。因“势若牛姆,孕崽怀宝”而得名,是集山区特有的自然景观、森林景观之大成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有维管束植物214科1800多种,野生脊椎动物96科200多种,野生蝶类73种。。   清水岩   位于安溪县城西北的蓬莱山,始建于北宋,至今已有950多年,内奉中国百仙之一清水祖师,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旅游区,又是享誉海内外的朝圣旅游地。   清源山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为泉州城北屏障,海拔498米,面积62平方公里,主景区距市区3公里。清源之奇以石,清源之灵以泉。元人赞誉“闽海蓬莱第一山”。“清源鼎峙”为旧泉州十景之一,历来为游客登临览胜。   天后宫   始建于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位于泉州府治南德济门内,今泉州市区南门天后路一号,地处城南晋江之滨,古“蕃舶客航聚集之地”, 是现存妈祖庙中建筑规格较高、规模较大、年代较早的一座,并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莆田妈祖祖庙分灵庙宇中比较有影响力的一座。   黄金海岸   位于台湾海峡西岸的石狮永宁镇,包括闽南黄金海岸旅游度假村、城隍庙、镇海石、古卫城遗址等。闽南黄金海岸旅游度假村由香港友帮国际集团独资兴建。   西湖公园   位于市区西北部清源山南麓,是西北洋滞洪排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沪湾   位于晋江东南海滨,从石狮的永宁到晋江的衙口、深沪形成一个秀丽的海湾,其间沙滩绵延数公里,犹如一条银色的项链镶嵌在蓝天碧海之间。   仙公山    &&
泉州晚霞原名“双髻山”,位于洛江区马甲镇,于南北朝时(公元480—502年)祀“何氏九仙”而得名。其主峰758.5米,气势雄伟,岩崖陡立,云雾缭绕,径曲林幽,含烟凝翠,风光旖旎。   岱仙瀑布   位于德化县水口镇,主要由号称“华东第一瀑”的岱仙瀑布、温文尔雅的油漏祭瀑布以及一路的山光水色组成,是一处不可多得的生态旅游景区。岱仙瀑布的左上方有一座飞仙亭,传颂着仙女显圣救民的美丽故事。凭栏探首,下临深渊,岱仙双瀑左右烘托,气势非凡。   郑成功史迹   分布在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家乡南安。它们是位于石井镇的延平郡王祠、郑成功纪念馆·碑林和位于水头镇的郑成功陵园。延平郡王祠,位于石井镇鳌峰北麓,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殿中有康熙皇帝诏赐郑成功迁葬时所撰联一对。郑成功纪念馆位于石井镇的鳌峰山上,占地3000余平方米。纪念馆介绍英雄一生的丰功伟绩,陈列200余件珍贵文物。占地10亩的郑成功碑林,既有碑亭诗阁,又有石刻廊群、集全国、世界各地200多幅的题字,融楷书、行书、草书、隶书于一廊,歌颂了郑成功爱国主义的崇高精神。坐落在南安水头覆船山处的郑成功陵园,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泉州美食小吃及特产  特色主食:咸饭,萝卜饭,芥菜饭,,花菜饭,卤肉饭,芋仔饭,壶仔饭,泉州炒饭 ,鱼仔粥,鸭仔粥,卤面,面线糊,湖头米粉,豆签,浮果,粉团,豆粽,甜粽,肉粽,番薯粉粿条,澳茄粿,酸菜鸡丝面。   特色汤类:贡丸,鱼丸(深沪水丸),元宵丸,永春白鸭汤,黑豆龙骨汤,苦菜大肠汤,马鲛羹,墨鱼梗,香菇豆猪舌汤,灌肠仔汤,石狮牛肉羹,藕段排骨汤,萝卜排骨汤,玉米排骨汤,水豆腐汤,七彩干贝汤,肉燕汤,猪血汤   特色包子:水晶包,肉夹包,东方包,菜包,水煎包。   特色素菜:安溪水瓮菜,嫩饼菜,窖菜,德化淮山,凉拌苦瓜,辣油笋菜,蒜泥茄子,香油拌海带。   特色荤菜:,洪濑鸡爪,崇武鱼卷,西街田螺,姜母鸭,鳗鱼干炖猪脚,焖猪肘,牛排(有别于西餐牛排),水门巷炖羊肉,猪血小肠,蚝(东石蚝)(浔埔蚝),清蒸金枪鱼,文蛤蒸蛋,酱香花蛤,蒸油蛤,炒泥蚶,蒸苦螺,炒竹蛏,炒大头螺,沙鱼冻,芥菜炒虾皮,十香全鸭,香芋焖鸭。   特色甜品:石花膏,茜草粿(仙草密),桔红糕,绿豆饼,粕丸,麻糍(麻吉),榜舍龟,碗糕,花生甜汤,豆沙饼,石狮塘头甜粿,石狮芋圆,芋饼,芋蓉(芋泥),土笋冻,柿饼,菜头酸,糖醋莲藕片,贡糖,椰子饼,雪拉膏,四果汤   特色煎炸品:煎菜果(萝卜糕),鸡卷,春卷,醋肉,鲨鱼炸,鳗鱼炸,蚝仔煎(海蛎煎),糍(糍粑、糯米糍),满煎糕,薄皮油条。   其他特色食品:永春白粬,布包豆干,九重粿,鱿鱼干,蛏干,小干贝,卤猪舌,海蜇皮,桂花蟹   配料及酒水:永春老醋、甜酒,红米酒,惠泉啤酒   特产茶叶:铁观音,水仙茶   特产蔬菜:菠薐菜(菠菜),番薯(地瓜)   特产水果:余甘,芒果,荔枝,龙眼,槟榔,蜜桔(安溪蜜桔、永春金橘糖),永春芦柑。 泉州高校   &&
华侨大学1、国立华侨大学   华侨大学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国家于1960年创办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是中央部属高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   2、泉州师范学院   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组建,由原来的泉州师范专科学校、泉州教育学院、泉州师范学校等三所学校合并而成的。泉州师范学院是福建省属本科院校,融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为一体,师范教育与非师教育并举的新型现代化大学。   3、仰恩大学   仰恩大学于1987年由爱国华侨吴庆星先生及其家族设立的仰恩基金会创建,经国家教委批准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4、闽南理工学院   学校前身是成立于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福建长兴职业技术学校,由中国知名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原长春光机学院)与福建知名企业集团— 泉州兴达集团于1998年联合创办。2008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学院升格为全日制本科院校,学院正式更名为闽南理工学院,目前,学校以 实施本科教育为主,含大学专科层次的高等教育。   5、黎明职业大学   黎明职业大学创办于1984年,是由泉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国内首批的一所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创办人是著名华侨教育家、书法家梁披云先生。其前身是创立于1929年的黎明高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办学积淀。   6、泉州理工职业学院   (原泉州中营职业学院)是一所具有独立颁发国家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建校以来,全院师生秉承着“忠诚、勤奋、创新、奉献”的校训,积极进取,办学、管理水平在同类院校中均名列前茅,荣膺“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福建省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泉州市平安单位”等称号。   7、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   8、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9、德化陶瓷学院   10、泉州儿童职业发展学院   11、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2、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13、泉州轻工职业学院   14、泉州信息学院   15、泉州华光学院   16、泉州泰山远洋职业学院   17、泉州纺织服装学院 博物馆及文物保护  泉州境内有包括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泉州伊斯兰教博物馆、泉州南建筑博物馆(暂时在泉州博物馆内)在内的多家博物馆。   此外,泉州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20处,分别是安平桥(五里桥)、清净寺、开元寺、郑成功墓、崇武城墙、洛阳桥、泉州天后宫、清源山石造像、九日山摩崖石刻、屈斗宫德化窑遗址、伊斯兰教圣墓、草庵石刻、蔡氏古民居建筑群、泉州府文庙、磁灶窑址、德济门遗址、泉州港古建筑、陈埭丁氏宗祠、安溪文庙、施琅宅、祠和墓。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泉州台商投资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