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牛牛市熊市是什么意思思?

最近,学习了美国养老金制度,美国401K与IRA账户作为默认账户是2006年开始的,相关法案通过。
之后401K的参与率提升至90%以上,而且是每月发工资都定期买入^_^
关于具体的文章,参考我的学习笔记
引子:Today(10月27日)报名参加了基金业协会的FOF培训,昨天的主要内容是罗素投资中国区老大,具体内容参见《Russell罗素的FOF投资之道》,今天是富达基金的郑老师主讲,富达作为世界管理规模排行第4的大公司,人员的素质不得不称赞。另外,这个郑任远老先生是台湾人,但是讲到困难就以红军长征怎么怎么样,毛主席如何如何,我心想他真是台湾人吗?说到这,就应该知道他的中文说的一定不错,古诗一套一套的……所以一天的时间,信息量很大,所以本文的主题仅是其中五分之一。
正文开始:目标日期(TD)基金崛起与养老制度、行为金融学的关系
话从美国公募基金行业的崛起谈起,说起美国基金行业的崛起主要靠两个关键因素,货币基金与401K计划…… 之前说到美国同行的崛起,我们只谈401K计划,忽视了货币基金,其实最近几年国内公募基金的规模扩张主要依靠货币基金,天弘近7000亿货币,基金公司年底冲量全靠货币,基本近2/3的规模都是货币基金。这点在中国已经实现,而且路径基本与美国一样,接下来就是401K计划了。
在说说养老计划,有两种一种是DB,另外一种是DC,这两个有啥区别呢?DB确定给付型计划(Defined Benefit,DB),又称以支定收型计划。通俗讲就是计划经济的时候,职工养老看病都由单位负责,这种制度好不好呢?老人把单位拖死了,年轻人还没老呢,单位就没了,下岗了。DC确定缴费型计划(Defined Contribution,DC),又称以收定支型计划,通俗讲就是自己的钱通过投资养老。养老制度的好坏本质上取决于人口结构,怎么说能,年轻人比老人多的化,DB计划挺好,10个年轻人养一个老人还富裕,但是如果人口结构是倒金字塔,DB就完蛋了,如同东北三省的问题,0.8个年轻人养一个老人……
在美国历史上同样遇到这样问题,就是人口老龄化问题,在70-80年底尤为突出,由于人口结构的问题,养老制度必须变革由DB转向DC,这个观点笔者无比赞叹。DC需要职工搞一个养老计划,称为401K计划。什么是401K计划能,就是,攒钱投资养老减税。美国综合收入税率是35%,职工存入401K计划的账户的钱是免税的,同时单位还补贴25%-50%,即职工投入1美元,单位配至少0.25美元。里外里一算,你将钱投入401K计划就可以即刻赚取35%+25%=60%的收益,减税部分+公司补贴,美国政府为了将DB转为DC也是下了血本啦,可是职工参与401K计划的参与度不高……
为啥呢?因为搞一个401K计划,要填写无数的表格,还要从几百个基金中挑选投资标的,最后还要签署风险揭示书…… 问题是职工好不容易搞定了,开始投资,但是随着其年龄的增加,风险偏好降低,但是投资标的还是其几十前年选择的,如果要修改,那必须又是填写一堆表格……所以人天性懒得,太麻烦就算了…… 基金公司原以为是投资者教育问题,结果富达花了2亿美元进行投资者教育,基本没啥效果……
其实核心问题不是人性而是制度问题……举了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就是德国与奥地利关于自愿捐献器官的案例,研究发现德国人参与自愿捐献器官的比例为百分之十几,而奥地利为百分之八十几。问题这两个国家人种相同、生活方式相同、宗教也差不多为啥如此之大的区别呢? 原来,在德国是默认不参与自愿捐献器官,如果你希望干这个需要去公安局等机构办了一堆手续,而奥地利是默认参与,如果你原因保存一个全尸,就需要去公安局等机构办了一堆手续,结果人怕麻烦,而且心想死之前改就行了呗,所以懒惰+拖延症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所以美国政府就学习奥地利,默认参与401K计划,问题投资什么呢?太复杂了人家狗不懂,而且最好不需要调整的产品,一直投资到退休,什么产品最适合呢,当然是目标日期(TD)基金……随着年龄增大权益资产配置减少,债券与现金资产增加……
所以,美国的人民在积极与惯性之中积极参与到了401K计划之中,在2006年之前的参与率仅有50%不到,到2016年已经快90%了…… 结果就是TD基金的崛起,飕飕的……
另外,我联想到美股股市在2008年大跌,那么基金持有人不会赎回吗?富达的数据显示,1500亿的基金中,赎回金额仅仅8000万每月,不足总规模的千分之一。原因是啥,因为投资401K计划的钱,就如同我们缴付社保一样,直接在工资中扣除了,而不是先发给你10000元,你在转500到401K计划。两者的区别是啥,自动扣除的结果是投资者基本没有意识到有这笔钱的存在或者根本不知道这笔钱能取出,第二种结果就是中国人用税后收入买基金,赚一点赶紧跑……被套了就选择忘记……
在金融危机众中的情况是,金融危机股票市场跌了50%,如果客户在低点赎回,他将错过的是08-16年将近200%的收益,你想想他的老年能过好不,赎回不赎回的结果差4倍^_^ (PS,现在大家都说美股高估,如果从TD基金的崛起,而言人家才是真正的养老金入市的结果,每月发工资之后,都会有固定的现金流投资TD基金,通过基金持续购买美股股票,而且每月都有钱,净买入)。
另外,TD基金的核心是Glide Path,看似简短却非常复杂……技术问题我们少说…… 结论是Glide Path的存在多个局部最优,所以会有多个方案……
目标日期(TD)基金崛起与养老制度、行为金融学的关系,到此结束。一切繁荣最基础的东西都是制度层面的东西,但是我们不能等制度完善之后再行动,而是边实践、边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并推动制度立法,富达郑老师的观点:水生鱼,鱼生水,螺旋上升相互作用。
无论如何,还是要感谢富达的分享,还要感谢基金业协会的高瞻远瞩。其他观点内容待续…
最后,来点赞!
1金币8金币18金币58金币88金币188金币
余额不足,
支付即为同意
- 修身齐家
楼主的意思是中国版社保的401K计划入市,将会推动中国股市的长牛?
- 微信:hejingruizhi
我一直觉得中国养老制度,很那啥
美国养老制度是中国学习的榜样
前提是中国市场和国外市场有本质的区别,公募基金的收益有目共睹,赚了大家都高兴;加入遇到2008年那样的金融危机,保不准有大批老年人上访,这就是中国国情。
- 小成问路,大成问道。
养老基金来赚股民的钱,然后发放给人民,难道股民就不是人民?这逻辑没问题吧?
- Many shall be restored that now are fallen and many shall fall that now are in honor
我理解,美国401K这钱是真实存在的,个人可以决定买什么股票,基金(只要列表里有的)
而中国这笔钱只是个计息的数字,实际上拿去给老人发养老金了。。。
中国养老金是税
- 低风险不是无风险
养老金都是超长线,首先股票市场要健康,不能扭曲。不然养老金当了接盘侠,那就是国本问题。
那是因为美国股市牛了100多年了,全世界历史年化收益率最高的大类资产
- 债市新手
期待我大A股
- 卖基金的
政策配套不到位。
如果在职时投入奖励60%,提前赎回要扣除,正常退休归自己。
我看就算08年大熊,15年大牛也没多少人愿提前走。
没人提前走就好办了。
先将地方政府私自挪用社保资金的问题解决再来谈什么入不入市吧,讲句实在的,如果不挪用,现在全仓创业板我都没意见,先谈监管再谈优化配置
1. 美国金融机构发达。短期来看中国还很难出现Vanguard这样强大的企业去处理这么庞大的业务。如果简单的去靠政府去推动这个事情,会很缓慢,而且会很低效。
2. 其次美国的401k极其复杂,ira, 401k, roth ira, roth 401k, after tax 401k, sep 401k。。。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建立起来的。
3. 股票市场不健全,能够提供的产品太有限。现在连债券对普通投资者都不开放,还玩个蛋。
- 学习低风险投资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方法是好,就怕执行力,根源是制度和规则。最怕的是特色的改完又改,玩残。。。
- 享受市场的恩赐
中国的养老金比例太高了,应该先有一个逐步减税率的过程,然后再加税率。在目前状态下直接弄401K行不通。
- 保本比盈利更重要
好文章,讲原理。
中国的养老金有很多缺陷,
有家亲戚,在广东农村,夫妻俩,女的是小学教室,男的镇普通工作人员。
去年退休,女的4000多,男的3000多,共8000左右退休金。
但是,乡下农村家庭收入,打工兼种一点田,90%家庭无法达到这个数。
真正干活的人的收入,低于不用干活的人的收入,
是不是一种社会不公?是不是浪费资源?这样的养老金制度,入不敷出很正常,最后只能全民买单。
老外参与有自主权,国内这种只是被计代表了,自己的钱自己无法做主,透明度太低。
觉得中国想达到那一步还早得很。
感觉美国的金融市场就相当于中国的房产,是居民财产保障乃至社会信心稳定的核心支柱
- 长短期结合,低风险套利
很好的总结,未来中国退出类401k的概率很大很大。提前做研究,一旦开启,就又是一只下金蛋的鸡。。。。。。。。。。。。
认真你就输了
- me韭菜,努力的韭菜
难道我们要学习万恶的资本主义
税前的方案不错,合理避税才会增加动力
学习了。。第一次了解美国的养老基金入市
中国股市违法惩治先和美国学学好,注册制正常实行,再说不迟。
目前的市场只是筹码,不是股票。
- 知所不知,知所不能,我的水晶球永远是模糊的。
同样DC计划美国的401K至少是因人而异的,无论Glide path的生命周期基金或者员工自己选择资产配置都可以反映个人的风险承受度,接近退休的人配置都将更保守一点,而天朝企业年金计划员工自己没有选择权,无论是25岁、40岁还是59岁的员工都是同样的资产配置,非常荒谬,他们的风险承受度能一样吗?!
- 安全收益最重要
中国房地产如此涨也是公积金制度造成
中国的企业年金,也可以选择投资方向的。
我见过一个企业的年金计划,1,员工可以选择是否参加;2,员工参加之后,可以选择投资方向,好象有激进型,稳定型,保守型三种可以选,当时,朋友选的是保守型,虽然市况很差,仍然是有收益的,就是收益很低,但是没亏,估计是货币型的;3,参加之后,也可以退出。
然而,我仍然不反对中国的养老金进入股票市场。
中国的股票市场和美国的股票市场,名字一样,实质完全不一样。
中国的公积金制度号称是学习新加坡的。
可是,还是老问题,中国的公积金和新加坡的公积金,名字一样,实质完全不一样。能做得好,才是怪事情。
上文输错了,正确的是,然而,我仍然不赞成,反对中国的养老金进入股票市场。
这里怎么编辑自己的发言呀?
- It is unfortunate that one learns most from people one disagrees with.
其实核心问题不是人性而是制度问题……举了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就是德国与奥地利关于自愿捐献器官的案例,研究发现德国人参与自愿捐献器官的比例为百分之十几,而奥地利为百分之八十几。问题这两个国家人种相同、生活方式相同、宗教也差不多为啥如此之大的区别呢? 原来,在德国是默认不参与自愿捐献器官,如果你希望干这个需要去公安局等机构办了一堆手续,而奥地利是默认参与,如果你原因保存一个全尸,就需要去公安局等机构办了一堆手续,结果人怕麻烦,而且心想死之前改就行了呗,所以懒惰+拖延症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器官捐献这部分今天在 思考,快与慢 中也提到了。
- 修身齐家
我个人认为,养老保险制度本身就是存在极大缺陷的,在投资过程中要绝对保本金的话,那么收益低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所谓增值就是空话,那样等交保险的人老了领钱时,保险金应该是很低的。而要保证现在老人领保险金的水平,那么养老保险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就绝对是中等偏高的,那样根本不可能谈安全问题。其实我认为现在保险公司提供的商业养老保险的保险金水平才具有可持续性,但大家都清楚商业养老保险是个什么样的水平。
要回复问题请先或加息_股票加息是什么意思_什么是加息_知牛社区
$number.format('###,###,###', $queryTagIndexContent.pageResp.total)篇加息文章及讨论帖
知牛手机客户端
iOS/Android下载
微信公众号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牛市才刚刚开始
牛市才刚刚开始
周二上证指数上摸周线上轨之后,主动回落,除了沪港通概念股之外两市绝大部分股票出现了下跌。两市近252家个股是收红,其余个股都出现了下跌或者持平。大部分个股的跌幅较大,但是有一个非常奇怪的迹象,两市跌停的个股仅仅只有十三家。虽然周二A股有点惨烈,但是投资者却不要有任何恐慌。牛市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后面的路还很长。如果你牺牲在了牛市启动点,那么后悔的也许会是终生。
牛市理由一:港股通。
港股通下周即将启动,这是上证指数从2000点上涨至2500点的主要动力。港股通带给A股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成熟资本市场的投资理念、操作风格。这对于A股的尽快成熟会有非常大的帮助。而目前估值偏低的A股中的权重股则有望借此恢复价值,这对于整个市场向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
牛市理由二:最高层关心股市了。
港股通是习大大亲自过问之后才确定启动日的,这在以往是非常少见的。以往几届政府最高层对于股市基本都没有发表过直接态度,即使是总理都很少直接表态。这次习大大亲自过问港股通事项,说明最高管理层对于目前A股的表现并不满意。希望借港股通能让A股逐渐走好。这样的暗示相信成熟的投资者应该是完全能看懂的。
理由三:一路一带。
APEC会议中国提出了一路一带计划。很多投资者只是从表面上去理解这一计划的投资性。其实这一计划的重要性不在于其有多少概念可以做,而是中国首次主动规划了区域发展计划。这样的主动性规划应该是中国首次,说明中国已经由被动发展进入到了主动发展的阶段。这对于中国是非常重大的一个转折,而这样转折对中国经济的刺激将会远大于当年的四万亿。因此资本市场没有理由不作出相应的反应。
理由四:自贸区。
这是习大大主导的又一项重要的发展经济政策。未来全国自贸区将快速推广,沿海主要区域都将迎来以自贸区为龙头的新一轮高速发展。这对于中国经济将会产生直接的正面影响,而资本市场的反响也会非常强烈。
理由五:T+0即将启动。
港股通的启动其实应该是T+0启动的前奏。因为港股通启动之后,港股与A股的交易结算不相同问题肯定会影响港股通的进行。而A股由T+1转向T+0应该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从目前证监会发布的信息看,不排除年内或明年初实施的可能。这对于A股也应该是一个短期推动走好的利好。
综合以上五点,A股在突破2444点之后走出一波属于自己的牛市已经没有任何怀疑。短期的结构调整,指数震荡只是启动初期的正常表现投资者完全没有必要恐慌。
如果投资者还记得2005年六月股改消息公布之后6月9号A股的那根放量上引线,这样走势不是墓碑,而是小草。之后我们迎来了2006年至2007年的跨年度牛市。
而今天管理层推出了A股的重大利好,其意义并不亚于当年的股改。同样资本市场的反应也绝不会短短的一日游,一轮真正意义上的行情已经启动,而现在牛市才迈出第一步。突破2444点。
那么周二的冲高回落又怎么解释呢?首先深圳市场拖累。即将推出的是沪港通,也就是说沪市有戏,深圳市场目前还没有戏。因此投资者短期弃深股换沪股的愿望会较为强烈。而深圳市场的回落,对于沪市会有一定的牵引作用。其次是周二上证指数直接上摸了周线上轨。这是在上证指数突破2444点之后第一次摸周线上轨。短期容易引发套牢盘和短期获利盘的出逃,再加上权重股启动对于已经习惯了权重股启动市场回落的A股投资者会有一种负面影响。再次周一由于利好的突然刺激,多方把空头伤得不轻。在周线技术压力位,空头肯定会发起反扑。只不过周二反扑动作有点大了。最后是主力的刻意洗盘。从目前消息面分析,两市继续走好已经成了大局。在目前这种背景下还在臆想着做空,应该是非常不理智的思维。但是市场上很多不错的概念。如三大自贸区,很多资金在相关个股中潜伏很深,洗盘基本不起作用。另外还有核电、一路一带概念、迪斯尼概念,主力洗盘换来的基本都是潜伏者的高抛低吸,并不能清理对手。因此在两市真正启动之前进行一次强洗盘是非常必要的。周二很多个股跌幅较大,但是近期资金介入却相当积极。因此可以判断周二的下跌绝对不可能是主力的出逃,而是清洗。如果主力选择在目前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出逃,那么只能说明我们主力的管理者过于幼稚了。
未来投资者的五大主题。
首先是近期的热门主题一路一带。习大大在全球面前公布了这一规划,说明这一规划已经成为了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相关概念股在周二基本都是强势震荡,跌幅都不是很大。后市指数企稳还会再度活跃,这样的活跃不应该会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应该是一个较为长远的走势。其走势应该能比当年的文化概念。
其次是自贸区。虽然这几日港股通起来之后,自贸区概念似乎被市场忘记了。但是投资者要明确这是习大大在重要工作会议上的重要指示,这样的最高指示的意义非常重大。而忙完APEC和沪港通之后,自贸区有望陆续推出。市场投资机会将会再度显现。海西、广东、天津三大自贸区其投资回报收益将会非常惊人。现在的艰难潜伏只为未来的丰厚收益。
再次是铁路。目前中国能走出去的大产业只有铁路。以铁路为主导,附带工程建筑,这将是未来中国走出去的主要模式。不管是国内发展、还是一路一带规划铁路都将贯穿其中。因此铁路对于资本市场来说也将是一个长期的投资品种。
再次是核电。核电已经被列为了即将出海的又一个产业。虽然这一产业出海的顺畅度还不得而知,但是管理层已经非常明确了要走出去。短期市场的追捧会较为激烈。周二这一板块的很多个股都是以红盘报收的。
最后是迪斯尼。港股通开通之后,外资金对于迪斯尼的追捧热度应该会比较高。因为有了当年热炒香港迪斯尼概念的故事,因此上海迪斯尼概念也将会受到市场的青睐。
面对指数的调整,投资者现在要做的事情是第一选对持股品种。港股通来了、五大概念来了,你只要不自己找一个冷僻概念潜伏就好了。第二忽略指数调整。面对目前指数的起起落落,可能会影响到暂时账面收益,投资者可以完全不去理会。目前消息只是刚刚明朗,后续还有很多刺激性政策将要出台。这种背景下如果还拘泥于一寸一分得失的计较,那么最后肯定会被市场无情抛弃。偷鸡不到蚀把米。
调整的目的就是要你离开,越是凶狠说明主力越是着急。在重大利好面前,机构投资者比散户更清楚未来走势的趋向。因此现在投资者需要的是耐心和信心,收益也就在你的耐心和信心中迸发。
楚风新浪微博:楚风投资
楚风微信:chufengtz
已投稿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牛市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