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相机APS_C画幅和aps镜头用在全画幅幅比,有什么优势

全画幅与非全画幅 到底选哪个好?
 作者: 李慕儿 编辑:
  【IT168&导购】很多爱好者在购买相机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可能是:我到底是买全画幅还是非全画幅?虽然是老生常谈,但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到底什么是全画幅,全画幅有什么好处,不同的摄影题材我该选全画幅还是非全画幅,今天编辑就针对这些困扰大家的问题,一一进行详细的阐述。  首先在讨论全画幅和非全画幅之前,我们首先明确一下画幅的概念。什么是画幅?画幅最初的概念指的是用来作画的画布的宽度,对应在摄影领域,相机的感光介质(胶片)或感光元件(CMOS或CCD)就是这张画布,用来作画的那支神奇的画笔当然就是光了。在数码时代,狭义上来讲,画幅指的就是感光元件的大小了。  明确了画幅的概念之后,读者朋友可能要问这个全画幅的“全”字从何而来。摄影术发展之初,相机拍照采用的是胶片作为感光介质,徕卡的创始人奥斯卡·巴纳克将35mm高度的打孔电影胶片用于他发明的徕卡小型相机,并逐渐形成了标准。一直到数码相机出现之前,摄影行业中使用最广泛的就是35mm规格的胶片,也称作135胶片,使用这种胶片的相机也被称作135画幅的相机。这种胶片的高度是35mm,由于胶片上下两端打有齿孔方便送片,胶片的有效成像高度是24mm,一般采用3:2比例画幅的胶片长度相应的就是36mm。  全画幅的概念就是针对这种传统的135胶片而言的,数码相机发明之初,相机的感光元件要比135胶片小,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在2001年康泰时才发布了具有135胶片大小的CCD,为了区别于更小的感光元件,具有24mm*36mm大小的感光元件被称作全画幅。  相对全画幅而言,显而易见的就是,非全画幅的成像面积要小于24mm*36mm,不过非全画幅根据成像面积的大小,也划分为很多不同的画幅尺寸(略微有点拗口)。下面小编就为读者朋友给这些画幅排排队。▲常见的画幅尺寸  如上图所示,这些矩形代表的就是市面上常见的在售相机的画幅尺寸了。小编为了方便读者理解,人为的将这些画幅尺寸划分为三类:  1. 中小尺寸传感器  这个传感器尺寸阵营的相机一般都主打便携,涵盖了市面上常见的卡片机和复古单电等类型的相机。这个阵营中画幅尺寸最小的就是常见的大部分卡片机,其感光元件的尺寸为1/2.5英寸(5.38mm*4.39mm),不同厂家可能规格略有不同,如佳能的IXUS系列采用的是1/2.3英寸。形象的来讲,这种感光元件的大小和你小拇指指甲盖的一半大小相仿。有些以画质作为主打的卡片机或长焦机采用的是1/1.7英寸(7.49mm*5.52mm)的感光元件,如佳能G16。再稍大一点的,有2/3英寸(8.8mm*6.6mm)的感光元件,如富士X20。尼康1系列采用的CX画幅(13.2mm*8.8mm),就是这个尺寸阵营里的老大哥了,同样的索尼的黑卡RX100等采用的也是这个尺寸的传感器。▲尼康1 V1的CX画幅传感器  2. APS-C尺寸传感器  这个传感器尺寸阵营涵盖了各大品牌的入门及中端单反、微单和单电相机,也是目前相机市场中销售量最高的一个分类。在这个分类里,我们也顺带说说M4/3传感器和1.5英寸传感器。胶片时代就存在APS胶片系统,APS-C也是基于胶片时代遗留下来的尺寸规格,其大小是24.9mm*16.6mm,这种尺寸的传感器可谓占据了目前相机市场的半壁江山。M4/3画幅是由奥林巴斯与柯达共同研发推广的一个感光元件规格,目前奥林巴斯和松下的单电相机采用的都是这个尺寸的传感器。而1.5英寸的传感器则被佳能用在旗舰卡片机G1 X上。▲佳能EOS 100D的APS-C画幅传感器  3. 全画幅尺寸传感器  全画幅即我们上文说到的24mm*36mm尺寸的传感器,目前佳能、尼康、索尼旗舰级及专业级的单反均采用全画幅传感器,索尼的高端微单A7、A7r、A7s和黑卡RX1、RX1R也是采用的全画幅传感器。▲索尼A7的全画幅传感器  了解了画幅的概念和各种尺寸规格之后,你可能会有一个疑问:不同的画幅在成像上和拍摄上到底有什么区别呢?▲画幅成像面积  这里小编拿最常用的全画幅和APS-C画幅举例进行说明。相对于全画幅而言,APS-C画幅相当于在全画幅中心截取了一部分面积作为成像区域,就像上图中标示的一样。这就意味着,在同样的机位下采用同样的焦距和参数进行拍摄,APS-C画幅获得的照片比全画幅获得的照片视角要窄,如果要在照片上呈现相同的视角,那么APS-C需要采用视角更广的镜头,比如同样要拍上图中的碧海蓝天,全画幅相机需要36mm的焦距,那么APS-C就需要24mm的焦距,这中间存在这一个镜头焦距的转换系数。  根据非全画幅传感器与全画幅传感器的尺寸规格差距不同,这个镜头系数也不同,感光元件越小,这个系数就越大。比如在4/3系统中,这个焦距换算系数是2,在APS-C画幅下,换算系数就是1.5(佳能的APS-C画幅由于感光元件略小,换算系数是1.6),而APS-H画幅下换算系数就是1.3。全画幅和非全画幅的第一个差别就在此,镜头本身的视角在APS-C画幅下要打一个折扣,原先的广角镜头在APS-C画幅下显得不那么广了,而长焦镜头在APS-C画幅下则更长了。  既然有这个镜头焦距的换算系数,那是不是意味着在采用相同拍摄参数的情况下,我在全画幅下用36mm焦距的镜头拍摄,和在APS-C画幅下用24mm焦距的镜头拍摄,就能获得完全一样的照片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这个问题可以这样来理解,假设采用两台全画幅相机,分别采用24mm和36mm镜头进行拍摄,然后在24mm镜头获得的照片中心裁切得到APS-C画幅下视角的照片,这两张照片的视角,及照片里面容纳的内容是一样的,但照片的景深却是不同的。同样画幅下,决定景深的因素有光圈、对焦距离和焦距这三个因素,拍摄参数相同保证了这两幅照片拍摄的光圈和对焦距离是相同的,但焦距显然24mm更广,更广的焦距景深就越大。  最终我们得到的结论是,要想在APS-C画幅下获得与全画幅下相同的拍摄效果,你除了需要更广的镜头之外,还需要更大的光圈。实际上,即使你采用了更广的镜头,设置了更大的光圈,但不同视角下的成像透视效果还存在这细微的差异,这就意味着,你不可能用全画幅相机和APS-C画幅相机获得一张完全相同的照片。只不过有时候差异不是那么明显,你不容易分辨而已。  就成像质量本身而言,全画幅由于在感光面积上具有先天的优势,在相同像素条件下成像自然是更好。这很好理解,比如同样是一千万像素,显然全画幅下每个像素分到的感光面积更大,对光线的捕捉能力更强,成像也更好。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挑选相机的时候,像素并不是一个核心的考察因素,一个小尺寸感光元件的小卡片与一台全画幅单反,同样是一千万像素,成像质量上存在着天壤之别。单个像素的感光面积越大,对光线的捕捉能力越强,就意味着高感光度的成像表现更好,因此全画幅传感器相对于非全画幅传感器而言,更容易获得好的高感光度表现,可以把最高感光度做得更高,比如最新的尼康旗舰单反已经将最高感光度提高到了409600,并且还能获得堪用的成像质量。  这么看来,好像非全画幅与全画幅相比一无是处。其实并非如此,全画幅先天成像好,但并不是能在所有的摄影题材领域都强于非全画幅。比如在微距摄影中,由于对焦距离极近,为了将被摄物体容纳于景深范围之内,只能采用小光圈,非全画幅由于具有相对大的景深,相对全画幅而言可以采用更大的光圈,降低了拍摄的局限。同时由于镜头焦距转换系数的存在,在采用长焦镜头拍摄时,可以获得更长的等效焦距,这在拍摄野生动物、赛车等题材时具有一定的优势,毕竟超长焦距的镜头一般都价格不菲。另外全画幅传感器尺寸相对大,不容易实现相机的小型化,便携性上必然有所牺牲,在一些纪实摄影题材上小型相机对被摄对象的侵略性更小。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价格,全画幅相机相对于非全画幅相机来说价格更贵,即使是最便宜的全画幅,目前是索尼A7,单机身价格在8000元左右,也比绝大多数入门和中端非全画幅相机要贵。所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还是建议大家能买全画幅尽量买全画幅,虽说摄影器材对于学习摄影并不是最重要因素,但是一步到位上了最好的器材,省的你来回折腾,为学习摄影节省出更多时间。最重要的是,当你用全画幅相机拍摄出翔一般的照片时,你再也无法狡辩:这是因为我的器材比别人差!  当然,在拼器材好坏这个领域之中,机身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在于镜头。这里暂时略去不表,下次我们再接着说。如果有兴趣,翻下一页看看我给您推荐的值得买的相机。
第1页:第2页:
镜头描述:FE 28-70mm F3.5-5.6 OSS镜头
光圈范围:F3.5-5.6
液晶屏尺寸:3英寸
液晶屏像素:92万
颜色:黑色
大学生分期购物销量榜
镜头描述:FE 28-70mm F3.5-5.6 OSS镜头
光圈范围:F3.5-5.6
液晶屏尺寸:3英寸
液晶屏像素:92万
颜色:黑色
数码相关类型:微单相机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全画幅的好,不论是出片还是画质都很好。
大家还关注真相侠:单反相机画质比无反相机好吗?
自无反相机推出市场后,虽然无反相机日渐火爆,但是单反相机的地位仍然很难撼动,很多用户仍然是以单反相机作为首选项,理由是单反相机要比无反相机拍出来的效果更好。好与不好是个很主观的判断。今天真相侠将画质单独抽出,通过实际对比来分析单反相机与无反相机画质之间的差异究竟如何。真相侠解密 单反相机画质比无反相机好吗?相机的单反结构在胶片时代就已经很成熟,来到了数码时代,这种结构自然也在性能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并且数码单反相机一直以来使用的都是大尺寸的传感器,因此画质方面比起其他类型的相机要好很多。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热衷于购买单反相机的理由。不过说到拍照的画质,各种渠道的报道都说清楚了传感器的尺寸最终决定了成像的画质,无反相机在尺寸上与单反相机相同,从理论上来说,两者虽然结构上不同,但是成像画质并不会有多少区别。单反相机之所以在消费者心目中地位更高一些,一方面是因为大家对单反的认知度较高,另一方面也对新生事物的不信赖。真相侠这次讲通过几组无反和单反相机的实际拍摄对比,来分析究竟单反相机的画质是否真的比无反相机更好。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传感器尺寸与画质的秘密吧。传感器尺寸与画质传感器是相机最重要的原件,它和处理器共同决定了相机的成像画质表现,因此,传感器的优劣是画质好坏的主要决定因素。而传感器规格对画质的影响,又由传感器的尺寸与传感器的感光性能两方面决定。目前的数码相机,大多数使用的是CMOS传感器,而过去的主流传感器规格是CCD,两者是材料商的不同,于成像画质来看,CCD在成像通透性、明锐度都更好一些,色彩还原、曝光也更为准确一些,但是CCD的制造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加上功耗较大,反应速度不及CMOS的缘故,在相机性能不断提升的需求下渐渐被淘汰。今天的CMOS传感器相比CCD传感器在成像方面已经有过之而无不及,相反低成本以及高速的特性更让厂商青睐。传感器新技术主要用于提升感光能力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主要为了提升感光元件的感光性能,使得单位尺寸的传感器能够有更好的感光性能,以此来实现高像素高画质的目标。之所以要以单位尺寸为标准,是因为传感器的尺寸、像素和感光能力共同决定了成像画质,单位尺寸的传感器感光能力提升,意味着单位尺寸可以实现更高的像素输出而不会降低画质。全画幅传感器是目前135规格数码相机中传感器尺寸最大的一种提升画质,相比较使用更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使用更大尺寸的传感器在效果上比较明显。单位像素的感光面积与单位像素的感光能力共同决定了相机的成像画质。在传感器尺寸不变的前提下,像素值可以看作是分母,由像素值的大小来确定传感器被切为多少份,每一份就是单位像素的感光面积。画质好不好,关键就看单位像素的感光能力,因此可以粗暴地认为画质与传感器尺寸、传感器感光能力成正比,与像素值成反比。但是对像素的追求是无穷尽的,大家对画质的追求有多高,也是需要以像素为基础的,更高的像素意味着更丰富的细节,而更高的画质只是将表现细节这件事上做得更好了而已。所以无论是单反或是无反或是卡片相机,但凡讲到画质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在讲传感器的优劣。而传感器优劣如何比?在感光能力很难有突破性地发展的今天,简单来说就是谁的像素高、谁的尺寸大,谁就是更好的传感器,谁就能有更好的画质表现。各类数码相机传感器尺寸对比当然对比画质凭借肉眼就可以了,只是如果理论起来的话,由传感器三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画质,需要固定其中两项来对比剩下的一项。为此,今天我们的对比,使用的就是相同传感器尺寸,像素也尽量相同,以保证单反与无反两类相机产品在传感器方面更为接近。对比器材介绍因为本次针对画质作比较,所以无论是单反相机还是无反相机,我们均选择传感器尺寸与像素较为接近的产品。单反方面,我们使用佳能的700D与6D,无反方面我们使用索尼的NEX-5T与索尼A7II。佳能700D与索尼NEX-5T推出的时间相仿,所使用的技术也较为接近,定位同为入门级产品,加上同为APS-C画幅传感器,并且像素值也比较接近,因此我们将这两款产品放在一起比较。佳能6D与索尼A7II同为全画幅的产品,不同的只是有无反光板的结构,像素方面,两者均为2000万级别的相机,索尼A7II像素还要稍高少许。虽然索尼A7II新推出,属于无反相机中的高端型号,但是价格与入门全画幅单反相机佳能6D的售价也比较接近,算是处于同一档次的两款产品。单反相机与无反相机同样是可换镜头相机,因为无反没有反光镜结构的缘故,镜头离传感器很近,但因为所使用的传感器尺寸与单反相机相同,所以画质表现上,无反相机与单反相机理论上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只是很多人有这样的疑惑,真相侠通过实际对比来验证这一点。对比方法画质对比只要对比不同相机拍摄的照片即可,但是成像画质也有很多可以对比的地方,诸如高感和低感光的画质,色彩表现,宽容度等等,每一款相机都会在不同的方面有所长和有所短。我们分感光度画质对比,色彩对比、实拍样张对比来进行分项对比。感光度对比,我们通过使用不同的感光度来进行拍摄,以100%图像下的画质对比来判断单反与无反相机的成像噪点多少。色彩方面,因为不同厂商的算法不同,所得到的照片颜色也会有较大的差异,这里主要对比的是不同环境下的白平衡还原能力,以及对比浓郁色彩的表现。并且对比亮部与暗部的差异来比较宽容度的高低。不同感光度画质对比感光度测试,我们将对比的四款产品分为两组,以传感器尺寸为划分标准,APS-C画幅的佳能700D与索尼NEX-5T为一组,全画幅的佳能6D与索尼A7II为一组,通过拍摄相同色板,来对比单反与无反相机之间不同感光度下的噪点控制差异。对比机型噪点测试ISO佳能700D索尼NEX-5T1002004008001600320064001280025600从以上两组不同传感器规格的单反和无反相机对比来看,在画幅相同的情况下,单反与无反相机的画面噪点情况也不相上下,佳能700D与索尼NEX-5T对比之下NEX-5T的成像表现要好很多,尤其在高感光下,画面细节保留要比700D好很多。而在低感光下,两者的成像差异并不大。参评机型噪点测试ISO佳能6D索尼A7II50100200400800160032006400128002560051200102400佳能6D和索尼A7II均为全画幅相机,且最低感光度都可以从ISO50开始,佳能6D相比较索尼A7II,高感光多了ISO5两档,从画面表现来看,佳能6D的噪点控制在全ISO范围内都要比索尼A7II更好,但是高感光下的细节表现显然A7II更丰富一些。和APS-C画幅的两款产品相比较,全画幅的这两款产品在高感控噪方面要好一些,但优势也并不会很明显,但是色彩方面,全画幅能够保证高感光下的色彩表现与低感光时一样,而APS-C画幅的两款产品在使用高感光时色彩会偏色,且对比度也下降少许,整体显灰。不同感光度下的噪点表现,就很考验传感器的参数了,如先前介绍,全画幅的传感器与APS-C画幅的传感器在尺寸上相差较多,在像素相同的情况下,全画幅单个像素的感光面积要大得多,因此在更高感光度下的成像画质,全画幅也更能轻松驾驭。色彩对比色彩方面,佳能与索尼的色调有较大的差异,本次比较我们分别作了两组对比,第一组是室外风景拍摄,相机设置色彩风格为标准和风景两种,对比不同色彩风格之间的差异。第二组拍摄室内灯光照片,使用标准色彩风格,ISO设置为100与6400两种,对比相机在不同色温环境下的自动白平衡还原能力,以及高感光下的色彩变化。对比机型色彩表现对比标准模式风景模式佳能700D索尼NEX-5T佳能6D索尼A7II色彩方面,在标准模式下,四款产品的颜色都比较淡,开启风光模式后,色彩饱和度会调高,但整体而言仍然不会非常艳丽,属于色彩还原真实的水平。就小图而言,不但单反和无反相机分不出上下,甚至APS-C画幅和全画幅也没有区别。但可以发现APS-C画幅的两款产品色彩饱和度均小于全画幅的两款产品,除了传感器的差别外,APS-C画幅的套机镜头也显然没有全画幅的蔡司镜头或是L级红圈镜头发色漂亮。对比机型色彩表现对比ISO100ISO6400佳能700D索尼NEX-5T佳能6D索尼A7II在室内白炽灯光下拍摄,四款产品都能真实记录当时的环境,但对物体本身色彩的还原较弱,都是表现偏暖,使用高感光拍摄,全画幅的佳能6D与索尼A7II对比度保持得较好,而佳能700D与索尼NEX-5T则有对比度下降的情况,色彩也有叫明显地变灰,有杂色影响。宽容度对比照片的色彩以及宽容度,除了传感器本身的感光性能外,还取决于每台相机的图像处理器,不同的产品会有不同的表现,而宽容度方面,目前厂商都会推出一些增加宽容度的功能,以此来获得更丰富的细节。下面的对比,我们会根据不同相机的不同扩展功能,分别拍摄同一场景,对比它们之间的差异。佳能并没有明确的宽容度扩展功能,因此我们开启佳能的高光色调优先功能,这是用于保护亮部细节的功能,使用后ISO最低为200,所以本次测试均采用ISO400拍摄。索尼方面,DRO功能就是一个宽容度扩展功能,开启后暗部和亮部细节会增多。佳能700D标准模式拍摄佳能700D开启高光亮度优先功能索尼NEX-5T标准模式拍摄索尼NEX-5T开启DRO功能佳能6D标准模式拍摄佳能6D开启高光色调优先功能索尼A7II标准模式拍摄索尼A7II开启DRO功能索尼A7II开启配置文件功能以上的拍摄对比可以发现,在关闭宽容度增强功能时,四款相机在拍摄上图中的高反差画面,暗部和亮部的细节丢失都较为严重。佳能两款单反相机的高光色调优先功能,开启后可以发现亮部的细节有所增加,但暗部并没有提亮的变化。索尼的DRO功能大幅度扩展宽容度,暗部明显提亮,但亮部仍然过曝,和关闭辅助功能相比并没有多少变化。索尼A7II增加了配置文件的选项,这是一个用于视频拍摄的高宽容模式,开启后画面饱和度和对比度会下降,画面保留更多的暗部和亮部细节,尤其是画面的亮部细节,比起总结: 单反和无反相机在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异,导致使用上也有明显的区别,主要的区别在于无反相机为实时取景,即使是带有取景器,也是使用电子取景器,并不支持光学取景器。因为没有了反光板的结构,所以无反相机和单反相机相比,对焦上一直是软肋。即使是今天无反相机有了很大的进步,对焦速度上也许和单反相机几乎无差距,但是稳定性上仍欠缺。无反相机是在单反相机的基础上取消了反光板结构,之所以取消反光板,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取消反光板结构后,体积可以大幅度缩减,但是仍支持可换镜头的优势,将单反和无反相机放置在一起就可以明显看到这一点,无反相机的小巧结构也让造型有更多的变化。但是高端型号为了让操控和握持变得更好,还是会刻意将机身做得更大一些,但即便如此,顶级产品的体积较单反相机仍然要小很多。
单反相机和无反相机,在性能上还是有不小差距的,但是从最终的出片来看,却没有太大的区别。在传感器尺寸和像素接近的前提下,成像画质表现也十分接近,唯一不同的是不同品牌的算法的差异,使得整体色调风格不同。为了更好的画质而购买单反的说法显然不符事实,今天甚至有全画幅的便携相机,画质自然与全画幅单反相机接近。关于这一点,要是在过去,相信很多人是不理解的。因为单反或是无反相机都是可换镜头相机,所以决定成像画质的另一个重要角色就是镜头,目前无论单反或是无反相机,在主要规格的镜头上都有丰富的选择,高素质的镜头自然有更好的成像效果,在选择相机购买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个方面。
本文来源:太平洋电脑网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不比不知道 全画幅和非全幅的差别有多大
不比不知道 全画幅和非全幅的差别有多大
作者:刘楠
责编:文子林
  首选作为全画幅相机因为其感光原件CMOS相对于APS-C非全幅相机CMOS的面积要大出2倍以上,所以在相同像素的情况下全画幅相机的单个像素点也要比非全幅的单个像素点大,并且单个像素点之间的间隙也比非全幅相机大。这样能更好的减少像素点之间的电磁干扰。而在CMOS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全幅相机相比非全幅相机能集成更多的有效像素点,所以全幅相机具有更高像素的优势,能保证良好画质的呈现。
广角照片(图片来自佳能官网)
  其次在实际拍摄时由于全画幅相机与35mm胶片面积相同,所以拍摄时不必考虑镜头焦距问题,能拍摄广角镜头本身焦距的视角,而APS-C画幅相机由于CMOS传感器小,要乘以1.6的焦距转换系数,就导致广角端焦距的损失。例如16-35mm镜头在全幅相机上能拍摄的16mm广角视角,在APS-C画幅相机上广角端就只有25mm了。尤其在拍摄风光和多人合影时全画幅相机的视角优势显现明显,能收纳更多景物。
背景虚化效果(图片来自佳能官网)
  因为画幅大小不同所影响的焦距还会导致景深虚化效果有所不同。影响景深虚化效果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焦距,而如果想要在相同条件下得到相同的视角,非全幅相机就必须缩短焦距来保证视角的广阔,这样就会导致景深变深,大大减少了背景虚化效果。而全幅相机由于可以使用镜头本身焦距,加之更大的图像感应器对光线的控制更好,能更为理想的对背景进行虚化,从而达到突出被摄主体,增加照片视觉效果的作用。
弱光情况下全画幅相机噪点控制更出色(图片来自佳能官网)
  全画幅和非全幅相机的差别还在于对噪点的控制能力方面,全画幅相机由于其CMOS面积较大,因此单个像素点的面积也更大。在弱光条件下能得到的有效信号也会更多,能更好的抑制噪声的产生。得到更为干净,层次更为丰富的画面。
·编辑观点:
  全画幅相机和非全幅相机相比无论在成像质量,还是镜头的应用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良好的成像,出色的降噪,更大的曝光宽容度都让全画幅相机更受青睐。如果想在方面有更多提升,建议选择全画幅相机,会为你的拍摄带来更多便利。
更多精彩!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蜂鸟网官方微信(fengniaoweixin)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文章关键词:
此文是否有帮助:
网友最新评论
刘楠加关注
蜂鸟网资深器材编辑
评测资深编辑
论坛帖子11438次21289次3980次4833次5815次6799次7793次8759次9697次10691次全画幅单反数码相机的优点主要是什么?型号都有哪些?来自:
日分享至 :
下一篇:上一篇:其它类似问题相关文章相关帖子---全画幅单反数码相机的优点主要是什么?型号都有哪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ps和全画幅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