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波有一块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要承租想找一家单位设计一张平面图哪家好?

企业政策查询
高标准农田建设如何落到“一张图”?
部耕地保护司负责人解读《关于切实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工作的通知》
作 者:焦思颖
&&&&& 发布日期:
&&&&& 阅读次数: 10736
&&&&& 来 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保护视力色:
  日前,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此举意味着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全面实行“一张图”管理,实现“底数清、情况明”总体目标。
  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将发挥哪些作用?此项工作如何开展?工作中有哪些具体要求?近日,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有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解答。
  记者: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的背景和作用是什么?
  负责人: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高标准农田是优质耕地,是耕地中的精华。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2016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行“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监管考核、统一上图入库”。2017年中央4号文件明确“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要统一纳入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实行在线监管,统一评估考核”。2017年2月,经国务院同意,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等七部委印发《关于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提出“依托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利用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等有关部门的管理系统,建立信息化管理机制,对高标准农田实现全程监控、精准管理”。
  自2008年以来,国土资源部建立土地整治项目信息备案制度,建设运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信息报备系统,并逐步升级完善为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对各级各类土地整治项目计划、实施、验收阶段相关信息,实行集中统一上图、全程全面监管,为实现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提供了技术支撑。
  为深入落实“藏粮于地”国家战略,在已有工作基础上,结合地方实践,国土资源部联合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通知》。
  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主要有三方面作用。一是实现统一考核的基础依据。这项工作有利于全面、及时、真实、准确掌握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信息、实施进展、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主要工程量、建设成效等,可以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图说数”“有据可查”,准确回答“钱投在哪?地建在哪?建了多少?”等问题,为统一考核提供了基础数据。
  二是实现精准管理的重要举措。这项工作可以实现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全程监控、精准管理,避免重复建设和投资。同时,结合土地利用全天候遥感监测、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等相关工作,可形成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立体监管体系,跟踪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保护情况,实现“以图管地”。
  三是实现信息共享的重要途径。这项工作是落实国务院关于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打造“大平台、大数据、大系统”,破解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难题的有益探索和实践。统一数据入口、统一建设系统、统一共享平台,国土资源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将各地各有关部门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按照统一标准和要求,汇总形成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张图”。开放数据接口,为各部门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创造有利条件。
  记者:统一上图入库的目标任务、原则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负责人:《通知》明确提出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工作的目标任务,即形成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工作机制,统一数据要求,规范汇交机制,完善信息系统,将年全国确保建成的8亿亩、力争建成的10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按时、全面、真实、准确上图入库,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位置明确、地类正确、面积准确、权属清晰。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通知》明确了“统一要求、集中管理,动态监测、真实准确,实事求是、差别管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分工负责、协同推进”五项基本原则,并提出三方面具体要求。
  一是统一标准规范。鉴于各部门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方式、行业特点、数据标准、信息系统建设进展不同等实际,《通知》要求,依据《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规范》和相关技术标准,统一数据结构、文件格式、命名规则、汇交接口等数据要求,把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作为统一入库渠道。
  二是统一工作底图。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等成果形成的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能够全面反映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是服务于各级各类国土资源利用管理活动的权威基础数据,且已经扩大应用到国土规划、农业、林业等相关领域相关部门,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要以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为依托,将最新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遥感影像作为基础底图,通过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张图”。
  三是统一指标体系。《通知》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差别管理的原则,综合考虑现实工作条件,满足共性、兼顾个性,按照不同建设阶段,分别确定信息统一上图入库指标体系,分类明确统一上图入库范围和入库信息的精度要求,以保证不同历史时期通过各种途径开展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能够全部上图入库。
  记者:统一上图入库的实现路径是什么?
  负责人:《通知》明确了各级各类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均应当纳入统一上图入库范围。“十三五”时期按照立项、实施、验收等项目管理程序而开展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原则上将项目计划、实施和验收阶段信息全部纳入上图入库范围。未按照完整项目管理程序开展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其他项目和2016年以前已建成的项目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将验收阶段信息纳入上图入库范围。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共分三步走。
  第一,数据收集。按照项目“谁牵头,谁入库,谁确认”的原则,县级发展改革、财政、水利、农业等主管部门采取内业核实和外业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基本单元,收集整理并确认本辖区本部门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关信息。对于2016年以前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采用最新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遥感影像作为底图,标注相关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后入库。
  第二,数据汇交。首先以县为单位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通过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统一入库并汇总至省级国土资源部门。然后,省级国土资源部门通过此系统适时将经省级项目主管部门核实确认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关信息,汇交至国土资源部。各地、各部门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应当逐年完成统一上图入库汇交工作。鉴于2016年以前已建成的项目上图入库工作量,《通知》规定,已验收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原则上在2018年底前完成汇交。
  第三,质量检查。各级有关部门要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成果质量检查体系,采取自查、抽查等方式,对上图入库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检查。国土资源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运用信息化管理技术手段,对汇交形成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数据进行比对和检查。省级各有关部门对本部门建成上图入库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负总责。
  记者:如何推动统一上图入库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负责人: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明确提出2018年6月底前,初步实现国务院和地方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的工作目标。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工作的重要内容,《通知》明确要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机制,开放数据接口,公开统计结果,逐步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信息的互通共享和科学利用,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合力。从信息源头看,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基本前提,是各有关部门要补充完善本部门负责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拐点坐标、主要工程量等信息,做好数据汇交。从工作阶段看,立足各地各有关部门现有工作基础,近期,国土资源部门适时升级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完善查询统计分析功能,定期汇总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情况。从中长期看,依托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实现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成果实时共享,及时全面提供有关图表、数据,以满足各有关部门动态数据查询、统计、分析等管理工作需要。
  记者:如何保障统一上图入库工作顺利开展?
  负责人: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涉及项目多、跨时长、难度大,需要各地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全力推进。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各省(区、市)要建立“政府领导、国土牵头、部门协作、上下联动”工作机制,成立相关部门共同组成的工作小组,共同推动相关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相应建立由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合作的协调联动工作机制,落实共同责任,确保人员、经费落实到位。
  二是制定工作方案。省级国土资源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落实任务分工,提出时间安排和保障措施。各省份工作方案应于《通知》印发后两个月内经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后,报送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和农业部。
  三是强化指导监督。国土资源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加强对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工作指导、监督和检查,并适时通报各地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工作开展情况。各地要建立信息化管理机制,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全程动态监测监管。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成果将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
  下一步,国土资源部还将依据“满足共性、兼顾个性”指标体系设计原则,从指标体系、数据标准、数据接口、信息入库程序、数据汇交程序、数据质量检查、查询统计分析、数据共享应用等方面,对现有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进行升级完善,为各级各类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统一上图入库夯实基础。
最近浏览过的信息
<FONT color=#:48:04
(共有0 条评论)
显示IP地址
宁波市国土资源局网友质疑宁波大学生购房补贴玩虚的?部门回复:尚需协调(图)_网易新闻
网友质疑宁波大学生购房补贴玩虚的?部门回复:尚需协调(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资料图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  浙江在线11月19日讯本月初,一则关于宁波大学生购房补贴的消息,引来一片叫好。可奇怪的是,网友“emily06”去申请时,却被告知“政策归政策,上头钱还没拨下来”。
  难道新政只是一张空头支票?11月16日,网友在宁波本地论坛上发出了质疑。截至11月18日傍晚18点30分,帖子点击量达2.7万余次。
  据网友发帖称:“我最近刚买好房,而且完全符合政策,于是东奔西跑准备材料,兴致冲冲跑去办理。没想到被江东区人力资源与社保局的工作人员告知,政策归政策,上头钱还没拨下来!然后就各种托词,问及具体时间,工作人员表示不知道,只让留下电话号码等通知。”
  根据宁波的最新人才政策,购房补贴受理发放的截止时间为房地产公司交房发票开具后半年之内办理;二手房在产权登记受理后半年之内办理。网友“emily06”担心时间问题,要是拖太久会不会受影响。
  真相究竟如何?
  11月18日上午,记者以普通大学生购房者的身份先后咨询了宁波市人社局、鄞州区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海曙区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江东区人社局、江北区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得到的回复很一致:大学生购房补贴目前确实暂缓办理。
  原因到底是什么?江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该网友的帖子中给出的官方回复是:此项政策并不是空头支票。政策文件下发后,各县市区均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反应有未明之处,相关部门正在抓紧衔接当中,还望理解,需要等到市局做出明确反馈后才能采取相应措施。
  宁波市人社局12333的工作人员给予的回复是,政策落实,各县市区还需要一段时间,请耐心等候。
  而海曙、江东、江北、鄞州的人社部门工作人员给出的回答大体一致,具体原因有:
  第一是政策时间有冲突,补贴标准发放上有疑问。原来,日宁波出台的大学生购房政策规定,在宁波就业的大学生,毕业10年内首次在宁波购房,最高补贴房价的1%,这里的购房时间为日至日期间。
  而根据日出台的最新版大学生购房新政补贴政策规定,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可享受的购房补贴标准已提升至购房总额的2%,最高不超过8万元,这里的购房时间为日至日。
  工作人员都表示,新政和原来的政策存在一个月的重叠期,那么这段重叠期按照哪个标准算?另外,这一个月的重叠期间,已按照1%领取过购房补贴的,如果确定是按后来的2%计算的话,又该如何补发?
  第二是购房补贴的领取地点存有疑问。原本补贴实施是属地发放,即购房户先向购房所在地财税部门申请购房补贴。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收到的说法是,为了方便大学生,可能要采取的是前往工作单位所在地申请购房补贴,目前还在等市里进一步明确。其他还有如开具首套房证明是否能有统一的模板等问题,都需要市级相关部门来协调。
  记者目前了解到的最新消息是,下周市里相关部门可能会召开会议对大学生购房补贴等事宜进行协商。江东区人社局工作人员建议,最快下周四有望办理,办理前建议先拨打电话咨询,大学生可以按照工作单位所在地拨打相应电话,省得白跑一趟。
  记者手记:政府政策落地时能否多考虑一步?
  根据2015宁波人才蓝皮书,目前宁波全市人才总量已达到173.9万人,这表明,宁波对人才的吸引作用不小。
  实际上,宁波这两年出台的引才政策,力度都挺大。今年8月更是发布了宁波人才发展新政25条,整合了政策,覆盖了各类人才,媒体报道后,网上关注度颇高。不过,如何让这些人才政策有效落地、发挥作用是关键,政策落地时能否多考虑一步呢?
  在采访中,有人社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向大学生们解释时表示,从出政策到政策落实落地再到基层的人员培训、资金划拨肯定是有段时间的。
  听到这个解释,好像确实是这么个意思。但在制定实施细则上,如果相关政府部门能多考虑一些是否更合适呢!比如提前与其他政府部门、各县市区的工作人员沟通,先想好如何解决重叠期的办法等,将它们明确直接写入细则中,这样大学生们也能少跑冤枉路。记者段琼蕾
本文来源:中安在线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为您精彩推荐
Copyright @ www.ttjj.org.&&蜀ICP备号宁波市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宁波市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宁波市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已经日市人民政府第二十四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日起施行。
宁波市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简介
【发布单位】81108  【发布文号】市政府令第93号  【发布日期】  【生效日期】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
宁波市人民政府令
(第93号)
《宁波市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已经日市人民政府第二十四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日起施行。  市长 张蔚文  二00一年六月二十五日
宁波市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正文
宁波市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根据《》、《浙江省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村民个人经依法批准,用于建造住宅(包括住房、附属用房和庭院等,下同)的集体所有土地。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农村村民的宅基地管理。
第四条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市农村宅基地的管理监督工作。各县(市)、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宅基地的管理监督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宅基地的具体管理工作。
第五条农村集镇、村庄规划必须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科学编制。  农村村民建造住宅应当符合村庄和集镇规划,鼓励自然村向中心村、中心镇集聚;鼓励统建、联建和建造公寓式住宅。  城市规划区内的农村村民建造住宅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并经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六条农村村民建造住宅应当与旧村改造、土地整理相结合,充分利用原有的宅基地、村内空闲地和村周边的丘陵坡地,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建造住宅,不得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土地建造住宅。  农村村民建造住宅确需占用耕地的,应当主要通过土地整理折抵指标和旧村改造置换指标解决。
第七条农村村民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农村村民个人只有使用权。实施村镇规划或旧村镇改造需要调整宅基地的,原宅基地使用人应当服从。
第八条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  宅基地的面积标准为:使用耕地的,最高不超过一百二十五平方米;使用其他土地的,最高不超过一百四十平方米,山区有条件利用荒地、荒坡的,最高不超过一百六十平方米。  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在前款规定的宅基地面积标准的上限内,根据当地实际确定农村村民宅基地面积的具体标准。
第九条农村村民申请宅基地,应当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提出书面申请,经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讨论通过。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应当将申请宅基地的户主名单、占地面积、位置等张榜公布,并将申请使用宅基地的有关材料送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其批准结果由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予以公布。  农村村民建造住宅使用农用地的,应当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第十条农村村民建造住宅,其除宅基地外的规划用地应当作为公共用地,由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提出报批申请。经批准的公共用地,不得占作建房或作庭院等个人用地。
第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村村民,可以申请宅基地:  (一)因国家建设、垦区移民、灾毁等需要搬迁的;  (二)实施村镇规划或旧村镇改造,必须调整搬迁的;  (三)常住人口中已领取结婚证书且原有的宅基地面积低于分户后可达到规定面积90%的;  (四)经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引进的专业技术人员确需在农村安家落户的;  (五)县(市)、区人民政府规定可以申请建房的其他情形。  国家干部、职工的配偶是农村户口且干部、职工本人长期与其一起居住的,经其所在单位批准,可随其配偶申请宅基地。
第十二条农村村民申请宅基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  (一)已有宅基地并达到规定面积标准90%的;  (二)出租、出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宅基地及其地上建筑物,或者将住宅改作他用的;  (三)以所有家庭成员作为一户申请并被批准后,不具备分户条件的;  (四)其他不符合申请建房条件的。
第十三条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对合理配置农村宅基地提出指导意见。  村经济合作社或村民委员会可以运用经济手段引导村民合理使用宅基地。
第十四条经批准回乡落户的城镇干部、职工、军人和其他人员申请建造住宅的,应当持有原所在单位或者原户口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无住房证明材料办理有关手续,其宅基地面积标准适用落户地的标准。  回乡定居的华侨、台湾和港澳同胞、外籍华人、烈士家属申请建造住宅的,其宅基地面积参照当地标准执行。
第十五条符合建房条件的农村村民,经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同意,可以购买本村或本集体经济组织内他人多余的房屋。买卖双方应当在合同生效后六十天内向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手续。
第十六条农村村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报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注销其土地使用权证或有关批准文件,由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收回宅基地使用权:  (一)自批准建房之日起满二年未动工兴建的;  (二)非法转让宅基地或住房的。
第十七条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对下列宅基地可注销其土地使用权证,并由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收回宅基地使用权:  (一)新批宅基地时向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承诺建新拆旧,新建房屋竣工后三个月内不拆旧房的原宅基地;  (二)实施旧村改造,统一建造新村后,已迁入新村居住村民的原宅基地;  (三)因实施旧村改造涉及的非本村经济合作社社员且长期不在本村居住人员原在本村的宅基地。
第十八条农村村民建造住宅,应当在开工十天前报告乡(镇)人民政府,并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宅基地面积、设计层数、高度及质量标准进行施工。  乡(镇)人民政府接到开工日期报告后,应当派员到现场进行查验。住房竣工后经检查符合标准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办理宅基地登记,核发土地使用权证。
第十九条农村村民建造住宅应当按照规定缴纳有关税、费。
第二十条异地迁建住房的农村村民建房户,应当向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书面承诺新建住宅后拆除原有住宅,并按规定缴纳拆除旧房保证金。  村民在新建房屋竣工后三个月内,应当拆除原有住宅,退还原宅基地。  村民按规定退还原宅基地的,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应当在退还原宅基地之日起五天内将拆除旧房保证金本息一并退回。  拆除旧房保证金收取标准由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决定,经村民代表会议或社员代表会议通过,最高不超过每平方米100元。
第二十一条农村村民建造住宅应当在动工之日起一年内竣工。因特殊原因无法按期竣工的,报乡(镇)人民政府同意,可延长竣工日期,但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第二十二条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发现非法占用土地或者超过批准的面积多占土地建造住宅的,应当责令其停止建设;对拒不停止、继续施工的,经县(市)、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查封、暂扣用于施工的工具、设备、建筑材料等。
第二十三条未经批准占用土地建造住宅的,对其中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规划,同时又符合建房条件的,经处罚后予以补办用地手续。
第二十四条不按照本办法规定办理宅基地权属登记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办理。逾期不办理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可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定的,依法收回宅基地使用权;当事人拒不交出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交还宅基地使用权,并可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新房竣工后,不按规定拆除原有住房并退还宅基地的,按非法占地处理,其保证金用于拆除旧房,多余部分专户储存,用于本村土地开发整理或旧村改造。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建房未按期竣工的,由县(市)、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可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拒绝、阻碍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依照《》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农村村民在本办法施行前已合法取得宅基地但尚未办理权属登记的,应当按照县(市)、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宅基地权属登记。
第三十条本办法自二00一年七月一日起施行。[1]
.中国法院网&#91;引用日期&#93;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当前栏目:网站首页 - 信息服务 - 电子刊物 - 《城市规划信息化》
《城市规划信息化》2011年第1期
  来源:本站
2011,各地规划信息化计划掠影
&&&&&& 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将完善城乡规划管理与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合一的"一张图"信息系统,推进国土规划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深化全局网络贯通工程,平台应用覆盖到基层国土所;推进移动办公软硬件设施、局机关大楼无限局域网和全市国土规划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建设,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远程办公和移动办公;推进信息资源整合集成,加快全市国土规划数据中心建设,建立异地备份系统;丰富"数字档案馆",建设"数字图书馆",逐步建立基于信息化的国土规划综合统计制度;拓展国土规划科技信息服务,建立全市唯一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 天津市城乡规划信息化建设将全面启动"数字规划"工程,推进规划管理全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推进实施规划建设项目e图管理工程和"一网通"带图作业,为建设项目管理提供先进的平台支撑和数据保障。&&&&&& 杭州市城市规划信息中心通过深化地理空间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打造杭州市基础地理信息服务中心;全面推行电子化协同办公,不断完善城市三维数据库和规划三维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树立以信息技术和日照分析为核心的权威地位。&&&&&& 南京市规划局信息化建设任务主要有探索建立交通市政规划信息平台,实现全市交通市政行业规划的整体联动、动态维护,完成规划编制信息系统二期、用地信息系统二期等一批信息系统的建设,统一全市规划成果版本,开展数字档案馆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 宁波市规划局以深化地理信息共享服务为目标,加快推进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构建市地理空间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并试运行。&&&&&& 重庆市规划局瞄准推进基础测绘和地理信息科技进步,立足应用,推行共享共建,争取国家测绘局支持重庆建设国家级信息化测绘示范基地,开展全市应急"一张图"建设,基本建成主城区三维仿真地理信息平台,完成600个乡镇 "一镇一图"工程,积极推动"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济南市规划局抓好"一张蓝图"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完善,全面推广建设项目电子报建,突出抓好数字化审批平台和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启动三维决策辅助系统的实用化研究。
贯彻《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工作会在武汉召开
&&&&&& 《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已于今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为加强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理解、学习交流各地经验,2月28日至3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武汉召开学习贯彻工作会。&&&&&& 开展控规工作是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的重要内容,是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战略部署的关键环节和城市规划依法行政、进行规划许可的依据,是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属性的具体体现,以及城市土地利用和开发建设的基本前提。《办法》明确了控规在编制、审批、维护、修改等环节的内容和程序,规范了控规编制及管理,从源头上减少了城市建设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它指出,要把控规作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的依据;作为批准临时建设的依据;作为项目建设实施、规划执法检查、违法违规项目查处的依据。由于各地对编制内容的要求存在差异,《办法》只将功能控制、用地指标、城市运行基本保障设施、"四线"作为控规的基本内容。&&&&&& 《办法》要求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建立控规编制、审批、实施管理、动态维护的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提高控规管理依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并实现控规管理精细化、效率化,实现对控规的"动态化"管理,及时根据城市发展实际的变化及规划管理的需要,更新相关基础数据和资料,定期对规划进行评估,及时对控规中不符合实际的内容进行修正和完善,涉及控规基本内容时,应按程序进行修改。&&&&&& 目前,全国各地在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完成后,都积极探索控规编制管理方式,全力组织推进控规的全覆盖工作。&&&&&& 武汉: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完成以后,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分控规导则和控规细则两个层次,重点加强对公益性服务设施、交通、水体、绿地、基础设施、文物等城市公共资源的规划力度,将其作为法定文件的主要内容进行强制性控制,并提出了实线、虚线、点位、指标等控制方式,较好实现了规划管理的刚性和弹性要求;开发研制了城市规划管理用图系统,实现控规"一张图"式管理;截至2010年,基本完成3261平方公里的控规导则编制,实现都市发展区的控规全覆盖。&&&&&& 北京:规划强调政府主导和市场配置相分离的原则,将对全市整体利益有重要影响的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公共服务等三大类设施进行刚性控制,其他用地的使用则较为弹性;截至2009年,已完成中心城范围1088平方公里的控规覆盖,有效促进了旧城保护和新区开发;高度重视控规的动态维护机制,制定了一系列工作制度,明确了控规更新、调整的各项工作要求,确保其不断优化完善。&&&&&& 上海:针对特大城市的特点,提出了控制性编制单元规划的概念,目前中心城242个控制性编制单元规划已全部编制完成,卢湾、静安、徐汇等区实现了控制性详规的全覆盖。&&&&&& 深圳:2009年开展了全市"法定图则大会战",其法定图则的作用相当于控制性详细规划,截至2010年底,全市法定图则覆盖率已超过90%。此外,深圳还建立了法定图则联合审查制度,安排专人进行规划编制全程质量监理,加强公众参与,出台土地混合利用、容积率确定等多项技术指引;加强数字化建设,实现了法定图则编制的跟踪、协调和督办的全程信息化管理。&&&&&& 长春:至2009年末,长春已完成中心城区44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和26个乡镇的控规的编制工作,基本实现了规划区控规全覆盖。结合城市行政区划,将全市划分为87个行政单元,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市政基础设施在单元内统一平衡,做到刚性和弹性相结合;建立了全市控规动态维护的数字化平台,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服务。&&&&&& 江苏:制定了控规编制技术导则,加强经济性研究,强化规划刚性控制和弹性引导的有机结合。目前,江苏省正依据《办法》和相关技术标准,拟增加地下空间、低碳生态等规划内容,进一步完善控规相关内容。&&&&&& 云南:确定了2012年底前实现市、县规划区内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的目标,目前已完成70%,同时还规定了省级补助资金和下级财政配套原则。 (来源:本刊综合消息)
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八项工作重点
&&&&&& 日,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暨党风廉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姜伟新在会上回顾并总结了2010年的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并对2011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重点做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是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进一步贯彻落实各项调控政策。在支持群众购买自住性、改善性住房的同时,限制投资、投机性购房,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增加住房有效供给,切实保障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继续大力规范房地产市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是更大规模地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明年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的数量将比今年大幅增长。重点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加快解决低收入和中等偏低收入群体、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建设质量的监管,确保百姓住上放心房。&&&&&& 三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编制并实施好城镇规划,合理进行城镇布局,促进城市与小城镇功能互补、协调发展,让广大农民分享城镇化发展的成果。&&&&&& 四是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和村镇规划工作。增强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和适用性,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等要求。推动村镇规划的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五是扎实推进建筑节能和科技创新工作。北方城市所有集中供热的新建建筑和已经完成节能改造的既有建筑必须按用热量计价收费。加大对新建建筑的监管力度,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力争超过97%。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推广应用10项建筑业新技术。&&&&&& 六是着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要科学选择适用的垃圾处理技术,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强设施运营监管。继续推进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设备运行负荷率。加强对城市供水、供气、供热的安全监管,完善城市综合防灾体系。&&&&&& 七是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完善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使用、管理和监督制度,确保资金安全,确保合理、有效使用资金。加强对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城市的监管。&&&&&& 八是花大力气强化住房和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在全行业开展以严格执行标准为重要内容的安全生产活动。各地要加强对住房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来源:摘编自《中华建筑报》)&&&&&&
2011年测绘工作重点做好九个方面工作
&&&&&& 国家测绘局发出通知,指出2011年测绘工作重点做好九个方面工作:&&&&&& 一是着力加快构建数字中国,推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天地图"民族优秀品牌。加快充实完善"天地图"网站和政务版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省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地理信息共建共享,引导各专业应用统一到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来,不断拓展应用广度和深度。力争在2011年完成100个以上、启动100个以上数字城市建设,使数字城市覆盖全国2/3以上的地级城市,并大力推进数字城市与"天地图"的互联。大力推动数字城市建设成果在城市政府及各部门的广泛应用等。&&&&&& 二是着力加快测绘成果产品化,培育新市场,促进地理信息产业繁荣发展。大力发展网络地图、影像地图、商务休闲地图等地理信息产品,增强通过手机、电视等媒介提供测绘服务的能力,不断开拓地理信息应用领域。推进国家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建设,推动地方地理信息产业基地建设立项等。&&&&&& 三是着力推进基础测绘发展,坚持按需测绘,夯实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保障能力。大力推进国家和地方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网建设,继续组织实施好海岛(礁)测绘工程,继续开展"一县一图""百镇千村测图"和"一村一图"等工程建设。统筹做好航空航天遥感影像获取工作,大力推进1:1万地形图的必要覆盖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推动极地测绘立项实施,探索月球等深空测绘等。&&&&&& 四是着力加强地理国情监测,及时发布监测成果,提升测绘工作服务大局的高度。建立健全地理国情监测的工作机制并开展试点工作,开发地理国情信息产品和服务等。&&&&&& 五是着力加快科技自主创新,提高测绘生产力水平,推动测绘发展方式转变。建立健全测绘科技自主创新体系,争取国家支持,做好"资源三号卫星数据处理与应用关键技术研究""面向对象的高可信SAR地物解译系统"等重大科技项目的组织实施,布置一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统筹协调标准化工作,制定一批地理国情监测、测绘卫星数据及应用等方面基础性标准以及三维数字城市、网络地图服务等新技术标准等。&&&&&& 六是着力确保资源三号测绘卫星成功发射,切实加快卫星应用系统建设。&&&&&& 七是着力健全测绘体制机制,加强测绘法规政策建设,提高测绘管理水平。建设网上地理信息安全监管系统,开展地理信息网上上传专项治理。加强测绘与地理信息服务市场监管。组织做好注册测绘师首次考试认定工作,研究建立测绘职业准入制度。加强军地测绘规划计划的协调,制定军地测绘成果共享办法等。&&&&&& 八是着力谋好篇布好局,规划好"十二五"测绘发展,加快重大项目立项论证。编制发布测绘发展"十二五"规划。大力推进地理国情监测、国家测绘成果公共服务系统、现代化测绘技术装备和应急服务能力建设等具有全局性影响的大项目、大工程,积极争取国家信息化建设工程对"天地图"和数字城市建设给予支持。&&&&&& 九是着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测绘文化建设。 (来源:摘编自《关于印发2011年测绘工作要点的通知》,国测办发〔2011〕1号)
2011年国土资源管理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
&&&&&& 2011年1月,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就2011年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进行了部署,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 &&&&&& 一是科学编制规划,着力谋划"十二五"工作布局。主要是:编制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全国国土规划,国土资源"十二五"科技和国际合作发展规划,以及编制实施《国土资源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年)》。 &&&&&& 二是扎实推进"双保工程",着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主要是:建立差别化供地政策;加强和改善房地产用地调控,确保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自住性中小套型商品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大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年内开展开发区、高新区等各类园区节约集约用地情况的调查清理,组织实施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健全完善耕地保护制度,部署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开展耕地保护补偿试点,采用信息化手段等有力措施,进一步强化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严格规范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全面强化土地督察和执法监察,推广完善"在线土地督察"系统,全面投入使用土地管理遥感监测全国"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 三是高举推进新机制,着力提升能源资源保障能力。主要是:全面推进地质找矿新机制,启动实施"三年有重大进展、五年有重大突破、八年重塑矿产勘查开发格局",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督管理。&&&&&& 四是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增强国土资源发展动力。主要是:开展城市批次用地审批制度、矿业权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继续改进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审批;稳妥推进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推进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制度改革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试点;深化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坚持和完善土地招拍挂出让制度,推进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开展采矿用地改革试点,建立健全土地和矿业权有形市场;促进地勘单位改革发展。&&&&&& 五是夯实工作基础,着力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水平。主要是:加快推进《土地管理法》和《矿产资源法》修改及其配套法规的制定;加强调查成果应用;加强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统筹,积极推进金土工程二期立项,深度开发和完善现有应用系统,丰富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数据上图入库,进一步完善综合信息监管平台;提升科技创新与对外合作水平;做好新闻宣传和信访工作。&&&&&& 六是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着力提升干部队伍执行力。 (来源:摘编自"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三部委印发通知规范电子政务平台收费管理
&&&&&& 近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通知,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和单位的电子政务平台应免费向企业、个人和社会开放,无偿提供政府公共信息和办理有关业务,不得收取技术维护费、服务费、电子介质成本费等名目的费用,不得利用电子政务平台从事任何商业经营活动。如需引入第三方电子认证服务的,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电子认证服务经营或收取费用,不得采取强制或变相强制的方式要求企业或个人购买第三方电子认证服务。通知要求应对本地区、本部门电子政务平台进行清理和规范,凡与本通知规定不符的应立即纠正。有关部门将对于违反通知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并追究行政责任。 (来源:摘编自"财政部网站")&&&&&&
重庆市政府立法推进全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
&&&&&& 《重庆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将于日起施行。据悉,这是国内首部规范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管理的政府规章。它的出台将将有效解决部门资源分割、重复建设、资源和资金浪费等问题,规范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运行、维护、应用和管理,最终实现"一个平台、一套标准、一套管理办法"的共享格局。 &&&&&& 《办法》涵盖了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的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维护更新、共享应用、安全保障等方面,规定了该市向社会提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及产品应用主要通过重庆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重庆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应用系统实现。其中,服务平台是全市唯一的、权威的公益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和发布载体,包括基础地理信息平台、政务地理信息平台、社会服务地理信息平台;应用系统是基于服务平台搭建的面向某一行业领域或区域的地理信息应用系统,如重庆市"应急平台"、"动监110指挥系统"、 "水上应急系统"、"三峡库区综合信息空间集成平台"等。&&&&&& 《办法》全文共26条,对地理信息交换和共享主体及内容进行了界定,明确了政府各部门职责分工,规范了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基准和标准,以及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的方式,规定了发布的地理信息实行"局部区域实时更新,全市区域年度更新"的操作原则。&&&&&& 对政府公共服务部门应用而言,首先向平台建设单位(重庆市规划局)提出共享接入申请,并在平台运维单位(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的技术支持下,通过电子政务网接入服务平台、搭建应用系统,从而使用技术标准统一、地理底图统一、数据现势性统一的基础地理信息服务。 &&&&&& 对社会单位和个人使用而言,服务平台和应用系统的建设单位应当在不违反国家相关保密法规的前提下,通过互联网,无偿向社会公众提供及时的数字地图、信息查询、位置服务等公共地理信息服务。 &&&&&& 《办法》还规定了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为政务管理和公众服务使用平台资源,实行无偿使用,社会单位和个人以营利为目的的应用实行有偿使用。 (来源:本刊综合消息)&&&&&&
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局着力提高规划审批效率
&&&&&& 日,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局制定下发了《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局审批改革创新提速服务方案》,明确提出实行"三项制度"、推进"两个工程"、强化"十项措施",切实解决行政审批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全力打造服务最优、门槛最低、审批最简、效率最高的发展环境。&&&&&& "三项制度":一是实行首席代表制。授权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规划窗口首席代表,负责调度、协调我局受理的行政许可办理事宜。二是实行便民办事制。大力推行"规划公园网站"网上城乡规划行政许可办理咨询、指导、受办理,创造更为方便的办事环境。三是实行承诺限时办结制。对受理的行政许可办理事项,承诺在规定的期限内高质高效完成,及时告知。&&&&&& "两个工程":一是推进"简缩提"工程。依法进一步简化城乡规划行政许可办理要件和办事流程;以超前服务不断缩短城乡规划行政许可办理时间;以优质高效服务不断提高城乡规划行政许可办理效能。二是推进"解困"工程。换位思考,充分理解办事单位的困难,积极提供规范有效的城乡规划服务支持。&&&&&& "十项措施":一是严格控制案件审批中止环节。建设项目进入局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流程后,如涉及信访案件,须局信访办及主管局长批准方可中止办理,除此以外项目不得中止。同时,强化一次性告知环节,建设项目方案审查意见须由办公系统一次性填写并核发。二是取消规划和建审专业局长办公会。专业局长办公会审查的建设项目改由相应的主管局长办公会审查。三是即时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在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时,不再上会研究,建设单位即时领取。四是超前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重点建设项目在要件齐全、总平面及一层平面图确定的前提下,可提前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在开工阶段把关,在基础平口前审定立面方案。五是固定控详规划调整提报责任主体。明确分工,由副总规划师牵头负责,各分局配合,组织规划编制部门完成调整报告及上会审查工作。六是全程跟踪服务重点项目。建设项目报件时,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规划窗口负责将亿元以上的建设项目在局办公系统上做重点标记,同时建立窗口代办制度,由窗口负责重点建设项目报件的分件和转件,确定分局代办人,分局代办人提前介入,全程跟踪服务。七是开通重点项目短信提醒功能。利用短信平台将建设项目在局办理的每个阶段实时通知报件人;为每个部门配备无线上网设备,对重点项目"全天候"实时办理。八是创新批前公示方式。将建设项目批前公示分为两个阶段,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公示在核发规划条件前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公示后置至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九是加强督导检查。成立督察组,监察室牵头,确定专人,实时对局办公系统中的建设项目审批质量和时限进行监督检查,定期通报、问责。十是健全政风建设反馈机制。完善政风建设反馈单(跟踪表),由建设单位对局规划服务工作满意度和政风建设进行打分,依靠服务对象监督强化政风建设,助推规划审批提速。(来源: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局网站)&&&&&&
南京市规划局推行交通市政数字报建
&&&&&& 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管理水平,南京市规划局在全面实施"建筑数字报建"基础上,经历一年多软件研发,于2011年推行"交通市政数字报建",实现交通市政项目的进件、审核、出图、发件、归档等规划管理全过程的数字化操作,做到数据流转电子化、数据核查自动化、审批操作规范化。&&&&&& 为做到数据标准科学,南京市规划局在多次专业管线单位调研、意见征询基础上,几易其稿,最终形成了《南京市交通市政数字报建数据标准》。《标准》涉及交通、市政两大部分10多个专业、70余种报建组合,对交通市政数字报建涉及的事项分类、图形对象、属性信息、检查原则、统计要求均做出了详尽、明确的规定。&&&&&& 建设的"交通市政数字报建"界面平台成熟,操作稳定,分为辅助设计系统、管理审批系统两大板块。其功能配置主要包括辅助设计、辅助检查、信息查询等,整个软件还提供菜单、绘图面板、工具条等多样化、简洁化操作,能够便捷地设置报建事项分类,便捷地创建标准图层、线型、符号,便捷设置对应分类的属性信息,自动导入各类指标,批量自动地进行各类标注,做到GIS与CAD数据无缝转换,实现整饰图框的自动生成,提供高效快速的超长图幅和标准A3图幅统一规范制图。(来源:南京市规划局网站)
天津市地下管线信息动态管理决策支持平台建设项目通过住建设部验收
&&&&&& 2月21日,由天津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信息中心承担的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项目"天津市地下管线信息动态管理决策支持平台建设"通过验收,住建部信息中心主持了验收会。&&&&&& 该项目从管理流程、信息共享、工程服务、动态跟踪、违法调查、信息更新等方面创新地下管线信息管理机制,对相关法规建设进行了研究,形成了地下管线信息数据标准,建立了地下管线信息数据库,初步实现了"水平无缝、垂直有序、内部关联、时空对应"的"地下管线一张图"管理,解决了地下管线信息管理方面存在的难点问题。项目在实现信息多层次服务与辅助城市规划及决策支持的同时,还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专家认为,项目成果在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综合管理的顶层设计、管理体制机制以及法规标准建设方面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模式创新,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和示范效应。 (来源:摘编自"天津市规划局网站")
宁波市规划局大力推进城市仿真技术服务城市建设和管理
&&&&&& "十一五"期间,宁波市规划局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决定以城市仿真技术应用为切入点加快转变测绘发展方式,推进测绘服务转型升级,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成立了"城市建模及数字仿真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宁波市测绘设计研究院为具体实施单位。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建成了覆盖宁波市中心城区的城市三维模型库,建立了一系列城市三维仿真应用系统。建成的数据库包括现实空间模型库、规划空间模型库和实景影像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开发建成仿真辅助审查系统,可对建设项目的建筑形态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规划控制指标的落实情况等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审查。&&&&&& 目前,城市仿真技术已成为宁波市科学发展与管理的"利器":城市轨道交通及地下管网分布有三维可视图,方便设计、查询和管理工作;道路方案与实时城市仿真环境结合可分析交通组织合理性,可辅助道路交通规划;在安监、城市管理、应急指挥等领域的应用,提升了城市管理。如海曙区城市三维安监管理系统,可直接观看到建筑物中的危险爆炸物、救援设备、应急逃生通道等,有利于帮助救援者快速实施救援。基于城市仿真数据库为基础研制开发的宁波市公益性电子地图服务网(www.86nb.com),每日点击量已超过300万次,真正成为便民服务的窗口。(来源:宁波市规划网)&&&&&&
北京市规划委搭建信息化协调交流平台 推进全委电子政务进程
&&&&&& 2月17日,叶大华委员在我委2011年第1次信息化工作协调推进例会上,听取了关于2011年信息化工作重点,以及内网系统升级、空间数据库、数字城市、土地利用项目、雕塑信息系统、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轨道交通沿线数据库等七个信息化项目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的汇报。&&&&&& 叶大华委员强调:要面向委机关各处室、区县各分局和委属各单位三个层面搭建全委信息化交流平台,建立委系统信息化工作协调推进例会制度,以信息化项目为单位每月召开一次各相关部门参加的例会,部署信息化工作,沟通各项目进展情况,及时了解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保证各项工作按进度稳步推进,并选取相关的信息化项目,借助市发改委、市科委、市经信委等渠道,开展研究应用工作,全面推动委系统信息化工作长远发展。 (来源: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网站)&&&&&&
3月1日起,常州市建设项目须公示《日照分析报告》
&&&&&& 自3月1日起,《常州市市区建设项目日照分析管理暂行规定》正式贯彻施行,并要求《日照分析报告》的结论将成为公示内容之一。至此,常州市民可以在建设项目现场、售楼处、项目所在街道公示栏、规划局网站等处查询到楼盘的日照情况。&&&&&& 该《规定》附有技术规范,对日照分析的方法、分析面、基准面、建模要求等进行了明确。据悉,该市日照分析业务市场完全放开,任何一家具备乙级以上规划编制或建筑设计资质的单位和相关研究机构都可以从事日照分析工作。一旦市民对公示的《日照分析报告》结论存有疑义,可以委托另外的具备乙级以上规划编制或建筑设计资质的单位和相关研究机构重新进行日照分析,进行比对复核。(来源:摘编自"常州市规划局网站")
南宁城市规划市民互动平台启用海量信息激发全民参与规划
&&&&&& 近日,南宁城市规划市民互动平台正式启用。目前已在南宁市政府、南宁航洋国际购物中心等16个重要公共场所完成了部署。&&&&&& 该平台通过视、听、触控等人机交互信息技术,将城市规划设计成果展示、规划审批业务在线查询、城市遥感定位、虚拟城市漫游等功能集成于一体。市民通过平台可便捷地查询南宁市最新、最权威、全面的城市设计方案图件、规划审批报建在办项目处理状态、最新城市卫星遥感地图、三维数字城市模型以及相关规划法律法规等信息。&&&&&& 南宁市规划管理局局长封宁表示,南宁市城市规划市民互动平台的创新建设,开创了国内多个"第一":第一个面向公众服务的城市规划海量信息发布平台;第一个实现规划审批在办项目状态实时查询平台;第一个提供城市设计与规划报建电子原图件浏览平台;第一个集"政务信息公开"、"城市规划宣传"、"阳光规划服务"及"规划知识普及"于一体的信息平台。(来源:摘编自"中国新闻网")
重庆市主城区现状数据库建成
&&&&&& 日前,由地理信息中心承担的《重庆市主城区现状数据库》建设项目通过市规划局组织的专家验收会。专家组在听取了项目工作和技术报告,观看了成果演示,审阅了相关文档,并进行了质询和讨论后,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并认为该项目整合了行政区划、自然资源、城市土地使用、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人口与经济、生态与环境、历史文化遗产、地质勘察与地震九大类综合现状信息,为城乡规划管理提供了系统的、全面的、可靠的现状信息支撑,有效解决了城乡规划编制、项目审批中现状数据收集时间长、难度大、重复收集等问题,并要求项目成果尽快应用于城乡规划事业,切实做好现状分析基础支撑,促进规划工作科学化发展。&&&&&& 日前,由市规划局组织的重庆市主城区1:500数据建库(二期)项目顺利通过专家验收。本次建设主要是一期工程的拓展和延续,涉及渝北、江北、南岸、沙坪坝、九龙坡、大渡口、巴南和北碚等主城八区约552平方公里,结合一期工程已经建成的450平方公里数据库,基本覆盖主城核心区,并实现了1:500海量地理空间数据的有效管理、在线浏览、查询、分发服务和动态更新,能够及时政府及部门的科学决策服务,同时有效增强了地理信息对城乡规划的服务保障能力。目前,主城区1:500地理空间数据以在主城区现状信息数据库、主城区重大基础设施数据库、两件新区总体规划、龙盛片区总体规划、两江四岸滨江地带城市设计等项目建设中发挥了明显作用。(来源:重庆市规划局网站)&&&&&&
1月20日,国家测绘局李维森副局长在湖北咸宁主持召开 "三峡库区综合信息空间集成平台"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该项目研究了多源数据集成方法,在全国率先编制了跨省的区域共享综合信息分类、编码、建库等系列技术规范和标准。首次在国内高险高雾地区(三峡库区)采用国产数码航空摄影测量、无地面控制的空中GPS辅助空三等技术,完成了大范围、全覆盖、跨省域低空航空摄影测量。基于国产服务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国内首次构建了跨区域、分布式覆盖库区5.67万平方公里大型应用和服务平台。项目跨省域、跨部门、难度大、集成度高、创新性强。鉴定专家认为,该项目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来源:重庆市规划局网站)
按照"数字重庆"建设目标要求,重庆市自2001年启动三维仿真系统建设,至2010年底基本实现主城区全覆盖。该系统将重庆市地理、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社情等城市基础信息进行数字化、网络化,并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虚拟仿真。在重庆市三维仿真系统建设中,重庆市规划局建立了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指导建立了三维模型数据库,目前除主城区以外,合川区、江津区、长寿区、垫江县也完成了三维仿真系统覆盖。通过该系统可以展现城市变迁历程,生动地展示城市风貌,还可以通过依法批准的规划,直观反映未来城市面貌。该系统目前已在城市规划、消防、市政、抢险救灾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通过"重庆印象"(www.cqmap.com)网站面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来源:重庆市规划局网站) &&&&&&
常州市规划局积极推进标准化工作。经过一年的规划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试运行和推广,常州市规划管理标准化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在规范内部管理、提高行政效能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据悉,该局下阶段标准化工作主要是建立标准化动态更新机制,建立信息化系统稳定运行的保障机制,以及拓展标准化管理的应用。(来源:常州市规划局网站)&&&&&&
近日,《北京市五线划定标准及综合规划研究》课题通过专家评审。该项研究主要为北京市五线规划管理和中心城控规动态维护提供技术支持,解决了五线划定及综合规划与现有规划编制和管理体系的衔接问题、五线划定的标准问题、五线综合规划的兼容性问题,使五线划定和管理成为现有规划编制和管理体系的有益补充。研究内容包括:北京市五线划定标准研究、五线综合规划研究、中心城五线划定及数据库、轨道交通黄线划定方法专题研究,并提出北京市五线规划管理的建议。(来源: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网站)
《北京市规划审批数据统计分析研究》课题通过专家评审。该课题通过对2004年以来全市规划审批情况的全面汇总,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规划审批数据库,对海量数据进行了校核,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建立了人口、经济与规划审批的联动分析方法,课题研究成果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等多项工作中得到了应用,为规划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对及时监测北京城乡规划实施情况,提高规划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网站)
常州九洲花园项目因引进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每一条横梁、每一块砖、每一根管线的位置都有了精确的定位。此前,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往往是由多个部门、单位、个人协作完成的,而且没有一个完整的记录备案,这直接导致了一旦出现工程质量问题,施工方、材料供应商、开发商三方扯皮。"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简称为3D&#8226;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BIM数字化施工系统,就是指在楼盘未开工建设前,就已经对整栋楼进行了三维模拟,用三维建模的方式把整栋楼每一条横梁、每一块砖、每一个管线的位置进行了精确定位。随后,把整栋楼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明确整栋楼施工的每一个步骤,每一步的要求。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相应的事故的责任人,使得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来源:摘编自《常州晚报》)&&&&&&
武汉市城乡规划综合监管系统建设&&&&&& 李宗华 黄 新 黄 河 刘 瞻
&&&&&& [摘 要]本文从贯彻《城乡规划法》、实施城乡规划的动态监管出发,介绍了在已有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整合先进技术,建立武汉市城乡规划综合监管系统的基本思路、总体框架、主要功能和关键技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对强化各级规划的编制和审批,规范规划用地和建筑行政许可行为,加强批后管理,有效遏制违法违规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实现城市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乡规划 监管 信息系统
&&&&&& 1 引言&&&&&& 加强对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修改的监督检查是《城乡规划法》赋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为更好地履行这一职责,全国各地都在思考如何引入新思路、新技术来开展城乡规划动态监管工作。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之后,提出了以1个平台(国土规划综合信息平台)、2项改革(模式改革、流程改革)、3项机制(决策机制、服务机制、人才机制)和4个体系(规划编制体系、空间管理体系、土地资产调控体系、执法监督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国土规划管理改革创新工作思路。其中,国土规划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是各项工作的基础,其核心是建立一套统一、集成、共享的数据库系统和电子化协同工作机制,根据功能和服务对象的不同,分为协同办公系统、综合"一张图"系统和综合监管系统3个部分。协同办公系统面向全局日常办公,综合"一张图"系统面向全局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利用与智能决策,综合监管系统则是面向全局各项工作的监督管理和动态分析。通过城乡规划综合监管系统建设,建立贯穿市区两级规划管理业务、覆盖管理各环节的综合监管体系,为城乡规划管理和实时监督提供准确、及时、动态的信息化技术手段,以此来强化各级规划的编制和审批,规范规划用地和建筑行政许可行为,加强批后管理,有效遏制违法违规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实现城市和谐、可持续发展。
&&&&&& 2 系统架构&&&&&& 2.1 总体目标&&&&&& 武汉市城乡规划综合监管系统建设的目标是: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时空数据库技术、3S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以协同办公系统和综合"一张图"系统的运行数据为基础,建立完善的城乡规划动态监管体系,对全市范围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审批、批后管理等3个领域的规划管理行为实施全面监管,通过动态、预警和联动等3个机制,实现监管手段现代化、监管对象空间可视化、监管方法智能化、监管行为常态化、监管结果公开化,促进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2.2 总体框架&&&&&& 城乡规划综合监管系统建设的总体框架是:以全市规划网络为平台,以规划信息化标准、制度和安全体系为保障,以城乡规划各类数据为中心,以规划编制、管理审批和批后管理等规划活动为导向,建立功能完善、数据丰富的城乡规划动态监管系统和与之相配套的城乡规划动态监管体系。城乡规划综合监管系统的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2.3 技术架构&&&&&& 城乡规划动态监管系统采用Oracle 10G和ArcSDE 9.2作为数据库管理软件,在MS.NET框架下进行开发,采用Visual C#做为开发语言,运用ArcGIS Server组件库,结合Adobe Flex SDK 3和ArcGIS API for Flex进行系统的研发工作。系统技术架构如图2所示。&&&&&&
&&&&&& 3 系统数据基础&&&&&& 城乡规划综合监管系统的数据来源于全局系统的综合一张图。综合一张图包括一个目录体系以及基础地理、城乡规划、国土资源、行政实施、综合信息五类数据库。各类数据库通过协同办公系统和综合"一张图"系统的运行进行更新,为综合监管系统提供数据支撑。&&&&&& 一个目录体系,即覆盖基础地理、城乡规划、国土资源、行政实施、综合信息等所有国土规划及相关信息的信息资源目录,提供信息资源目录服务。&&&&&& 基础地理库包括系列比例尺地形图、遥感影像、地下空间和地名地址等内容的、完整准确的、反映历史变化的、及时更新的基础地理信息。&&&&&& 城乡规划库包括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以及城市用地分类的各类规划信息。&&&&&& 国土资源库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矿产资源规划、地籍地政、土地交易、基准地价、采矿权等内容的土地和矿产资源信息。&&&&&& 行政实施库包括规划管理"一书三证"、新增建设用地报批、建设用地批准书、拆迁许可、土地供应、土地登记、规划土地验收、违法建设与用地查处等内容的管理审批和执法监察信息。&&&&&& 综合信息库包括涉及国土规划管理的经济、人口等相关综合性信息以及有关的政务信息图层。
&&&&&& 4 系统主要功能&&&&&& 城乡规划综合监管系统从城乡规划监督管理工作的需要出发,划分为业务浏览、效能监察、综合统计、动态分析、批后管理、网络监控等功能模块,采用图、文、表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规划管理各类要素的集成调用和综合展现。综合监管系统主界面如图3。&&&&&& 4.1 业务浏览&&&&&& 业务浏览模块用来调用全市规划管理审批项目的信息。在业务办理情况的表格里,能够按管理范围动态显示各类业务的数量。业务类别包括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规划设计条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市政工程规划许可及规划验收合格证等。能够显示本年、本月新增的项目,当前在办的项目及本年、本月办结的项目。点击各类统计数字,能够自动列出项目的列表,并在图形窗口中显示所有项目的空间分布情况。逐一点击单个项目,还能够自动放大定位到项目所在的位置。系统提供了基础地理、国土资源、规划设计、管理审批等各类信息的叠加调用功能,能够查看审批项目的地形地貌、规划控制等情况。系统还提供二维、三维联动显示功能,能够分窗口直观地展示同一位置的二维平面和三维立体信息。通过业务浏览功能模块,能够掌握全局系统各单位各部门业务的办理状况,查询项目的基本信息,为监管者提供方便直观的工具。&&&&&& 4.2 效能监察&&&&&& 2006年,武汉市开展了全市行政效能电子审批系统建设,我局成为首批接入武汉市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的4个审批部门之一。全局各项许可和审批事项从受理开始,就自动地接受全市效能监察系统的监控。综合监管平台的效能监察模块就是针对全市行政效能电子监察工作的要求,对各类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进行查询、监督、预警、纠错的可视化界面。效能监察模块分为今日业务动态、综合查询、绩效统计和消息预警等栏目。今日业务动态能够显示当日新增项目、办结项目、超时项目和剩余1天和已经到期的项目,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综合查询栏目分别按事项类别和办理部门显示项目的数量和类别。绩效统计栏目根据市效能监察的评分规则对各个部门每月的办件情况进行评分,以月报的形式在平台上发布。消息预警栏目则对即将达到或已经超过办理时限的项目,自动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办理人和监督责任人的手机上进行预警提示。&&&&&& 4.3 综合统计&&&&&& 综合统计模块对全市规划实施的情况进行综合统计。能够对全市的一书三证发放情况进行浏览。系统按年度、按管辖范围和事项类别,统计一书三证的发放数量。点击每个统计数字,能够显示项目明细并在地图窗口中显示项目的空间分布情况。点击单个项目,能够放大定位到项目的范围。系统还能够按管理范围、许可机关以及用地性质,以饼图、直方图与表格相结合的方式统计选址意见书、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以及规划验收合格证的发放情况。&&&&&& 4.4 动态分析&&&&&& 动态分析模块对城乡规划的管理实施情况进行综合比对和实时分析。系统能够以表格、直方图和折线图等方式,对规划一书三证的分析结果进行展示。系统可以以年度为分析依据,分析规划一书三证发放数量、面积的变化趋势。可以根据用地性质,分析各类用地的一书三证发放情况。可以根据行政区域,分析不同区域的一书三证发放情况。根据以上分析情况,能够为规划的编制、调整提供依据。&&&&&& 4.5 批后管理&&&&&& 批后管理模块动态显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发放后一直到规划验收的项目分布情况,及时调用批后巡查全过程的图件、文本、声像等各类资料,为及时发现、制止和处理违法建设提供工作平台。批后监管模块还将集成我局在线监控系统成果,实时调用安置在建工地的摄像头信息,对各个项目的建设情况进行监控。&&&&&& 4.6 网络监控&&&&&& 网络监控模块对全局系统的网络硬件资源的运行、利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能够实时查看网络机房的环境参数,及时了解网络上数据的传输情况,查看服务器的运行状态及负荷情况,掌握各个客户端的连接和运行状况。
&&&&&& 5 关键技术研究&&&&&& 5.1 依托数据中心的多维数据仓库建设&&&&&& 实施城乡规划监管的一项重要问题是如何从海量纷杂的常态化业务数据中提取、推演出真正有价值的监管信息和决策支持型信息。良好组织的数据仓库是规划监管的重要基础。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我局已建成国土规划数据中心,对各类资源数据进行有效存储、管理、运行和维护,也是信息共享交换服务中心,实现各类数据的交换、分发、共享和服务。依托数据中心,将各种异构数据源的数据集成在一起,充当监管、决策支持数据模型的物理实现。数据仓库不是应用数据的简单逻辑映射,而是同应用系统数据间实现物理分离。一是保证数据分析挖掘不受业务变化的影响,二是为了满足海量数据多维分析查询的性能要求。&&&&&& 在综合监管系统的建设中,我们采用了基于知识管理的多维数据集成来构建多维数据仓库。从管理层次上可分为以下三类:一是以知识核为国土规划信息管理的基本单元。将相关信息进行内聚,有利于数据组织和分类,避免信息粒度过细带来的负面影响,降低性能开销。二是以知识树来加强信息关联。知识树是利用数据关联,将多个数据核按照业务逻辑进行关联组织,提高信息耦合度,方便对信息进行回溯、枚举。三是以多维数据立方来组织数据仓库。国土规划多维数据立方以空间、时间为基本维度,融合其他业务维度,以知识核为粒度,构成多维抽象模型。数据立方允许以多维形式对数据建模和观察分析,在面向不同的监管需求时,可在抽象模型上进行切分,构建具体的面向不同商业智能的子立方。&&&&&& 多维数据仓库模型如下图:
&&&&&& 5.2 基于BI的数据分析处理&&&&&& BI(商业智能)通常被理解为将企业中现有的数据转化为知识,帮助企业做出智能的业务经营决策的工具。为了将数据转化为知识,商业智能需要利用数据仓库、OLAP(联机分析处理)工具和数据挖掘、数据展现等技术,在数据仓库上快速构建面向监管分析主题、集成的、时变的、非易失性的数据模型,充当决策支持模型的物理实现。在数据立方上,可进行各种数据挖掘。BI的应用正是为了在集成的数据仓库上提供多维、深度、动态的数据分析,可对监管数据模型进行各种上卷、下钻、旋转、过滤、切块、切片等操作,从而快速获取各种口径的分析监管结果,而不用频繁更改数据模型和应用规则。BI应用技术架构如图5。
&&&&&& 监管平台通过商业智能的手段,分析和挖掘业务管理中的内在关系,找出土地资源和城市建设的科学规律,更好的支持城市规划和决策。因此应用的重点在于通过各种方法对信息资源进行分析挖掘的再加工。主要有以下几种分析处理方法。&&&&&& 比对分析。比对分析是对不同区域,将规划依据、规划计划同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比对,从中发现规划实施规律,制定未来年度计划和分区域指标。比如土地转用年度计划同土地征用年度实施情况进行比对,规划用地强度控制指标同区域内审批通过的建筑情况进行比对等等。比对分析的结果可用作评价规划实施效果,辅助制定规划依据。&&&&&& 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是根据选定目标最大化类内相似性、最小化类间相似性进行聚类或分组。聚类分析并不设置特定规则,因而根据数据模型可产生不同聚类类别。如根据用地强度、建筑密度进行聚类分析,进而找出共性和特性,总结出规律和规则,可进行土地和区域性聚类,用作土地定价和城市发展区域研究等。&&&&&& 空间分布分析。空间分布分析是对目标在地理空间中垂直向、水平向以及垂直与水平联合的分布规律,特别是用作对公共基础设施进行分析。通过对市政审批空间数据进行分布分析,可发现各类公共基础设施的分布情况、有效覆盖范围,辅助规划选址。&&&&&& 演变分析。演化分析是通过数据挖掘发现空间目标的几何、属性特征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发现必须基于时空数据库或同一区域的多个时相的数据,通过数据建模实现场景模拟,进而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推演,辅助规划决策。&&&&&& 综合监管平台中"一书三证"综合分析如图6所示。&&&&&& 5.3 Web端多维同步展现 &&&&&& 综合监管的内容繁多、分析结果复杂,同时要能满足桌面、多屏、超大屏和移动等终端的多种展现,因此采用多维同步视图技术,将监管涉及的图表、文字、报表、二维地理信息、三维模型信息进行联动展现,提高系统应用效果。多维同步视图如图7所示。&&&&&& 报表采用SQL Server Report Service和第三方工具,以Web Service提供综合报表服务。同时报表也是多视图的统一数据源。&&&&&& 二维地理信息采用ArcGIS Flex来构建Web GIS应用。使用Flex GIS,具有Web端轻量化、快速响应、用户体验好等特点,可实现常用的查询、浏览、叠加显示和空间分析等功能,客户端开销在可控范围内,易于集成。&&&&&& 三维模型信息使用定制的Skyline TerraExplorer来展现大范围的三维模型,使用了高效的数据流传输和编码机制,有效地实现海量三维数据的快速显示。&&&&&& 多维同步视图采用了MVC(模型、视图、控制)机制,实现报表、二维Flex GIS和三维TerraExplorer的联动。在底层构建统一的数据模型,为多个视图提供统一数据源和空间定位参数;控制模块实现核心的同步功能,其中内嵌了空间定位转换功能,实现二维、三维坐标转换,同时接收视图返回的参数,控制数据流在各个视图间的传输和转换。视图模块接收源数据进行显示,采用AJAX技术来实现异步或同步刷新。视图可定制展现方式,以各种形式单独或组合展示数据,适应大屏或多屏监管需要。三层模块协同实现同步视图展现,保证了各种展现形式间的数据一致性,适合多口径、多维度、多层次的数据切片分析展现,极大改善用户体验和使用效果。
&&&&&& 6 结束语&&&&&& 城乡规划综合监管系统是对城乡规划信息化的进一步梳理、整合与提高。系统将构建"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规划动态监管机制和技术体系,为远程、实时监控城乡规划、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个高效便捷的管理平台。下一步,将继续结合城乡规划的工作需要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扩充和整合系统的功能,完善动态监管的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完善信息化的规划监督管理工作体系。
&&&&&& 参考文献&&&&&& [1]李德仁,关泽群. 空间信息系统集成与实现.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 [2]李宗华,彭明军,姚春辉. 数字武汉&#8226;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 数字城市技术应用与发展, 第二届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29-36&&&&&& [3]骆进. 运用系统论原理构建城乡规划监管体系. 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2007
作者简介&&&&&& 李宗华,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黄 新,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黄 河,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系统开发部主任,高级工程师&&&&&& 刘 瞻,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系统开发部,工程师&&&&&&
深圳市规划审批信息一张图建设黄永胜 荣 芳 成建国 彭子凤
&&&&&& [摘 要]规划管理工作亟需以技术创新带动管理创新,采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实现对城市空间资源的有效配制与合理安排,因此全面完整、准确、及时更新的规划审批信息成为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空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深圳市规划审批信息一张图的建设为实例,介绍了规划审批信息一张图的概念和信息整合关键技术。&&&&&& [关键词]深圳 规划审批信息一张图 信息整合
&&&&&& 1 概述&&&&&& 1.1 背景&&&&&& 深圳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同时也出现了土地、资源、人口和环境的四个"难以为继",空间资源短缺成为深圳发展转型的突出矛盾。另一方面,深圳也面临着规划管理模式从粗放式向精细化的转变要求,规划管理工作亟需以技术创新带动管理创新,采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实现对城市空间资源的有效配制与合理安排,因此全面完整、准确、及时更新的规划审批信息成为实现精细化管理,破解空间资源难以为继难题的重要基础。&&&&&& 规划审批信息指从规划选址、用地批准、建筑方案设计到规划验收的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积累的大量审批、决策分析信息。深圳市规划审批信息资源丰富,但信息可利用程度较低,主要体现在信息与业务之间整体关联性不强、数据成果不统一、数据不完整、数据重复及各单位自行维护等几个方面。对数据的强烈要求和已有数据难以利用的矛盾,是深圳规划数据建设的结症所在。为提高规划审批信息的利用效果,深圳市专题开展规划审批一张图的建设。&&&&&& 1.2 规划审批一张图的概念分析&&&&&& 规划审批一张图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规范,整合规划审批从规划选址、用地批准、建筑方案设计到规划验收的全生命周期中所有与之相关的电子档案、空间位置、审批过程和规划依据等信息,实现建设项目实体对象的事件(决策分析过程演化)和空间(空间分布和形态演化)的二维动态管理,为规划审批决策提供全面、准确的基础信息。
&&&&&& 2 规划审批一张图的信息整合&&&&&& 2.1 全生命周期整合&&&&&& 规划审批信息间存在较强的上下文关系。规划审批活动中,以规划选址为起点,经过用地审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审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到规划验收为止,涉及多项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虽然审批事项较多,但可以理解为建设项目生命周期的的不同审批阶段。据此以建设项目生命周期为核心,将不同的审批环节贯穿起来,即一个建设项目包含多个审批阶段,一个审批阶段包含多个办理过程。另外,建设项目也可以指向到具体的空间位置,当城市建设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整理、改造时,该空间位置又将经历规划选址到规划验收的生命周期循环。&&&&&& 规划审批一张图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将以往以文、单项业务为核心的信息组织的方式改为以项目为核心进行组织,使得一个业务流程从申请材料、审批过程到审批结果所有相关的数据关联起来,从而克服了业务划分对资源共建共享的影响,建立了完整的信息建设、关联链条,消除了信息孤岛。&&&&&& 2.2 实体对象―空间信息一体化整合&&&&&& 全面的信息关联是规划审批一张图的必须条件。规划审批信息包含多种类型、多种来源的数据,如审批系统的数据库表单、申报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GIS图形、档案部门的归档材料等等,对以上多源异构数据的整合是规划审批一张图的关键。&&&&&& 规划审批一张图具有实体和空间两个维度。实体是规划审批面向的客体,一般指建设项目;空间信息是规划审批对象在特定时期所处的空间位置和范围,空间信息可能会随规划审批不同阶段发生变化(如选址阶段的空间信息与建设工程方案设计阶段的空间信息会发生变化)。&&&&&& 规划审批一张图实体对象――空间信息的内在关系如下:&&&&&& (1)同一实体对象(建设项目)的信息应相互关联、无缝查询;&&&&&& (2)各类信息应按照实体对象的审批阶段进行组织;&&&&&& (3)实体对象信息应与空间位置对应;&&&&&& (4)实体对象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空间位置变化可被反演。&&&&&& 规划审批信息的实体对象―空间信息一体化关联分为建设项目、材料、空间位置三个核心要素:&&&&&& (1)建设项目 &&&&&& 建设项目是指规划审批一张图管理的一个管理纬度,通过项目将规划审批一张图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的办文关联起来,进行统一管理。项目主要有建筑项目、市政项目两大类。&&&&&& 一个项目一定是某种项目类型的项目,多个项目可以是同一项目类型。&&&&&& 一个项目的具体信息根据项目类型的不同,存储在不同类型的项目表中。目前系统有建筑项目和市政项目两种项目表。&&&&&& 一个项目可以对应多个办文,一个办文可以处理多个项目。&&&&&& 一个项目可以拥有多个空间信息,一个空间信息也可以对应多个项目。&&&&&& 一个项目通过项目关联同所有相关材料进行关联。&&&&&& 项目通过多对多的自指向,存储项目之间的拆分合并的关联历史。&&&&&& (2)空间信息&&&&&& 空间是指规划审批一张图管理的一个管理纬度,通过空间将所有办文材料与空间基础信息关联起来,建立办文材料的空间模型,进行统一管理。&&&&&& 目前规划审批一张图的空间信息主要有三大类:宗地、用地方案、坐标。&&&&&& 一个空间一定以某种空间类型的空间信息为主,一个空间可以同时拥有多个空间信息,但只可以以一个为主。&&&&&& 一个空间可以对应多个办文,一个办文可以处理多个空间。&&&&&& 一个空间信息可以对应多个项目,一个项目也可以对应多个空间信息。&&&&&& 一个空间通过空间关联同所有相关材料和办文材料进行关联。&&&&&& (3)材料&&&&&& 材料是规划审批一张图在具体办理业务事项时接收、处理和发出的各种文件、数据和空间信息。主要材料有:&&&&&& 个性化材料:需要个别记录、单独显示界面并且需要进行统计分析的办文和项目数据,进行个性化定义:数据表、显示界面和统计分析处理。&&&&&& 通用材料:可统一定义、统一处理的数据,主要是一些通用电子文件的元数据和一些不需要进行统计分析的办文和项目数据。&&&&&& 关联材料:这部分数据仅将关联关系接入整合成果库,实际数据并不导入整合成果库,通过链接,由原应用系统进行展示。对于这类材料,仅进行显示,而无需进行修改和编辑。&&&&&& 一份材料可以对应多个项目,一个项目也可以对应多份材料,这些对应关系通过项目关联定义,同时可以定义项目关联所处的项目阶段。&&&&&& 一份材料可以对应多个空间,一个空间也可以对应多份材料,这些对应关系通过空间关联定义。&&&&&& 一份材料可以对应多个办文,一个办文可以对应多份材料。&&&&&& 3 深圳市规划审批信息一张图构建&&&&&& 2008年,原深圳市规划局开展规划审批信息一张图建设工作,经过2年多的建设已基本完成规划审批一张图信息组织研究、数据整合和系统开发工作。通过规划审批信息一张图系统实现了规划审批中电子档案、办文信息、业务审批信息、空间图形、会议纪要等多种来源、多种类型的信息整合与集中展示,有力提升了规划审批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来源:数字城市规划论坛)
&&&&&& 参考文献&&&&&& [1] 规划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与公共服务工程项目建议书,深圳市规划局,2008&&&&&& [2] 规划数字政务资源管理系统整合成果库模型设计,深圳市规划国土房产信息中心,2009&&&&&& [3] 规划审批一张图系统用户手册,深圳市规划国土房产信息中心,2010
&&&&&& 作者简介&&&&&& 黄永胜,深圳市规划国土房产信息中心,工程师&&&&&& 荣 芳,深圳市规划国土房产信息中心&&&&&& 成建国,深圳市规划国土房产信息中心&&&&&& 彭子凤,深圳市规划国土房产信息中心&&&&&&
基于顶层设计的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研究&&&&&& 王 超 李 伟 刘光媛
&&&&&& [摘 要]地下管线信息管理工作是一项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基于系统整体论的观点,按照顶层设计的方式,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实现地下管线相关工作的良性发展。本文借助顶层设计的理念,结合天津市地下管线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对地下管线信息动态管理顶层设计的总体目标、框架设计、建设思路进行探讨。以地下管线信息管理体系和安全体系为支撑,通过制定统一的地下管线信息管理办法、建立统一的地下管线信息标准体系、构建统一的地下管线信息动态管理决策支持和信息共享平台,将地下管线信息更好地辅助城市规划管理和城市建设,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支持,为社会提供多元化服务,以实现"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的管理目标。&&&&&& [关键词]顶层设计 地下管线 信息管理
&&&&&& 1 引言&&&&&& 城市地下管线信息是城市空间基础地理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基础信息。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既要为城市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政府部门提供现状地下管线信息服务,又要为各管线权属单位的地下管线运行和维护管理提供相关地下管线信息服务,更要为城市应急指挥和抢险的政府部门提供完整、准确和现势的地下管线信息,是城市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 2 顶层设计的研究进展&&&&&& 2.1 概念&&&&&& 顶层设计源于软件工程领域的"自顶向下的设计",是指将信息系统自顶向下分解为所包含的各个子系统。该概念被扩大到科学、工程和人文领域后,意指自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是实现远景目标的基本蓝图。其思想内涵主要是,用系统论的方法,以全局视角,对项目建设的各方面、各层次、各种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和谐各种关系,确定目标,选择实现目标的具体路径,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并适时调整,规避可能导致失败的风险,提高效益降低成本。&&&&&& 2.2 国内外研究状况&&&&&& 国际上最具代表性的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法,是美、英、德三国的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方法体系。三个国家在电子政务顶层体系架构(体系结构)的构建理论和方法等方面各具特色,分别形成了三种典型的体系结构风格。&&&&&& 美国的FEA("联邦企业体系架构(Federal Enterprise Architecture)",简称为FEA)是"自上而下"的模式。采用这样的设计模式,需要一开始就要从全局考虑。其顶层设计的基本目标就是数据与处理的高度集中。&&&&&& 英国的e-G1F(电子政府交互框架e-Government Interoperability Framework),e-GIF1是典型的"自下而上"模式。采用这种模式优先考虑的是底层数据交换能力和系统的互操作能力,增强政府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快速决策功能。其顶层设计的基本目标是最大限度去保障各类资源至下而上的共享。&&&&&& 德国的顶层设计模式介于美、英之间。主要是针对电子政务应用软件的技术标准、规范、开发过程、数据结构等进行系统化规定,从软件工程角度对电子政务的软件系统开发和应用进行规范。其顶层设计的目标是通过规范数据和应用系统来实现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 在国内,信息化领域的不同专家在杂志、报刊、论坛等不同领域对信息化顶层设计特别是电子政务顶层设计进行了探讨。一些省市及部委已经开始了信息化顶层设计工作。上海市以顶层设计理念为基础。基于整体和全局的理念,对核心业务和流程进行了优化,设计了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政务系统。国土资源部开展了国土资源信息化顶层设计工作,并形成了《国土资源信息化顶层设计》。&&&&&& 2009年4月中旬,中国和欧盟信息社会项目办公室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研讨会,国内外专家就信息化顶层设计进行了交流和探讨。总体上,不少发达国家都开展了信息化特别是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国内各大城市一方面继续对信息化顶层设计的理论、技术、方法等进行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田水利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