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动圈优点耳机和普通耳机的区别在哪里?

您好&,&,欢迎来到华强北商城!|&
发布时间:
耳机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那么对于动铁耳机和动圈耳机,有什么区别呢?想要购买耳机的用户,对于动铁耳机和动圈耳机那个好呢?
什么是动铁耳机
动铁式耳机是通过一个结构精密的连接棒传导到一个微型振膜的中心点,从而产生振动并发声的耳机。动铁式耳机由于单元体积小得多,所以可以轻易的放入耳道。这样的做法有效地降低了入耳部分的面积可以放入更深的耳道部分。耳道的几何结构要比耳廓简单的多,属于类圆形所以一个质地柔软的硅胶套相对传统耳塞已经能起到良好的隔音及防漏音效果。
什么是动圈耳机
动圈耳机按开放程度分为开放式、半开放式、封闭式耳机。目前绝大多数的耳机耳塞都属于动圈式耳机,原理类似于普通扬声器,处于永磁场中的线圈与振膜相连,线圈在信号电流驱动下带动振膜发声。
动铁耳机和动圈耳机的区别:价格差异
动圈耳机可以说是目前市面上绝对主流的耳机,我们平时使用的耳机基本都是动圈单元,无论是头戴式还是耳塞式。而且动圈耳机的价格普遍比较便宜,当然也有比较贵的,毕竟任何品牌的耳机都会做一些高端产品。
淘宝上那些十几元到几百元的耳机绝大多数都是动圈的,这也表明动圈单元的成本可以控制的很低,那些十元耳机的单元成本大概也就一两毛钱,这并不是跟大家开玩笑。商家们靠的是走量,卖的多当然就赚的多。而动铁单元相对来说成本明显要高一些,即便是买个入门级动铁耳机,也要至少两三百元。
动铁耳机和动圈耳机的区别:工作原理
我们平时使用的头戴式耳机都是动圈单元,包括市面上各种类型的音箱,所使用的也都是动圈单元。它也可以做的很小,耳塞式耳机一般都采用直径为9mm或13.5mm的动圈单元,以便塞到我们的耳廓里。
像铁三角ATH-CKN50这款入耳式耳机则采用了直径仅5.7mm的微动圈单元,让耳机变得更加小巧轻便,佩戴更舒适。而动铁单元的尺寸只比米粒大一些,套上一个硅胶耳塞,可以很轻松的塞进我们的耳道深处。因此,动铁单元的体积特性决定了动铁耳机基本都是入耳式的,这样能为用户带来优质的声音体验。
华强北商城旗下
精品数码导购APP
客服热线:8
节假日:9:00-18:00
工作日:9:00-21:30
Copyright (C)
深圳市华强北在线商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请输入您对我们网站有什么意见或建议,您的反馈将帮助我们更好的为您服务!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小白入门:动圈和动铁耳机的区别
来源:作者:张彬ZOL责编:远洋
现如今,耳机已经成为了我们出街时必不可少的随身设备,无论是头戴式耳机、入耳式还是手机耳塞,我们平时走在街上或地铁里随处都可以看到,说它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也不为过。对于小白用户来说,买耳机主要看两点――外观和价格,因为这两点是最直观可见的;如果再进一步从单元结构、声音、解析等方面参考的话,小白用户们估计就该觉得有点深奥了。在平时,小白用户们可能会经常听到身边的人在谈论耳机时提到动圈和动铁这两个词,虽然不知道这两个词的具体含义,但从那些人的谈话中也能略知一二;例如动圈耳机的低频饱满、声音偏暖、声场大;动铁耳机的解析力好、声音比较干(偏冷)、价格贵等等,让小白用户们听的一头雾水,“我K,买个耳机还有这么多讲究呢?”其实对于一款耳机来说,几乎所有的奥秘都在耳机的单元里,虽然只有巴掌(手指肚)般大小,但这里面的学问还真是不少呢;而动圈和动铁所指的正是耳机的单元,也是耳机发声的关键部件;它直接决定了耳机的声音特点,适合听流行还是爵士、人声还是摇滚等等;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动圈和动铁单元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就不会盲目的选购耳机,同时也会更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耳机;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动圈和动铁的吧。初步了解动圈和动铁单元成本差异:动圈耳机可以说是目前市面上绝对主流的耳机,我们平时使用的耳机基本都是动圈单元,无论是头戴式还是耳塞式;而且动圈耳机的价格普遍比较便宜(当然也有贵的),淘宝上那些十几元到几百元的耳机绝大多数都是动圈的,这也表明动圈单元的成本可以控制的很低,那些十元耳机的单元成本大概也就一两毛钱(没开玩笑哦),商家们靠的是走量,卖的多当然就有的赚喽;而动铁单元相对来说成本明显要高一些,即便是买个入门级动铁耳机,也要至少两三百元。动圈耳机动圈单元结构体积差异:我们平时使用的头戴式耳机都是动圈单元,包括市面上各种类型的音箱,所使用的也都是动圈单元;它也可以做的很小,耳塞式耳机一般都采用直径为9mm或13.5mm的动圈单元,以便塞到我们的耳廓里;像铁三角ATH-CKN50这款入耳式耳机则采用了直径仅5.7mm的微动圈单元,让耳机变得更加小巧轻便,佩戴更舒适。而动铁单元的尺寸只比米粒大一些,套上一个硅胶耳塞,可以很轻松的塞进我们的耳道深处;因此,动铁单元的体积特性决定了动铁耳机基本都是入耳式的。动铁耳机体积微小的动铁单元工作原理:我们都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要产生声音,就必须要有振动源的(物体)存在,耳机内部的薄膜就是振动源,薄膜上附有导线圈,利用电流流过导线圈产生磁场,磁场和永磁材料相互作用,推动薄膜振动产生声音,这是动圈单元的工作原理;而动铁单元是通过一个结构精密的连接棒传导到一个微型振膜的中心点,从而产生振动并发声的;二者在工作原理上会有一些区别。进一步了解动圈/动铁耳机的区别动圈单元特点:动圈耳机的形式比较多样,它主要分为开放式、半开放式和封闭式三种,对于开放式耳机来说,由于动圈单元的面积较大,并且在发声的过程中需要较多的空间和空气参与振动,因此无法有效控制漏音现象,没有了与外界的隔绝感,如果耳机开放的程度很高,可以听到另一边单元发出的声音,形成一定的互馈,使得听感自然;但它的低频损失较大,对于一些节奏感和低频比较强烈的音乐来说,听起来可能会让人觉得不过瘾。不过开放式的耳机一般听感自然,声场大,佩带舒适,平时在家里品味音乐使用的头戴式耳机大多都以开放式或半开放式为主。开放式动圈耳机声场更大&三频衔接更顺滑动铁单元特点:而动铁耳机的单元体积非常小,可以很轻松的塞到我们的耳道深处,这种入耳式的构造也让动铁耳机只能做成封闭式;不过它还可以设计成多单元的耳机,现在市面上除了像音特美ER4这种超经典的单单元动铁耳塞,还有双单元、五单元、甚至是一边耳塞就能塞进十二个单元的定制级动铁耳塞(JH24单边耳塞内就有12个单元,售价14000元),这类耳机都拥有很高的灵敏度、瞬态表现和解析等特点,对音乐的动态、瞬间细节表现、声音密度上都远胜于动圈耳塞。不过由于体积的限制和密封式的设计,即便是比较昂贵的动铁耳塞在声场方面还是没有开放式动圈耳机(头戴式)大。动铁耳机的声音细节更清晰&层次感更强频响曲线:动圈耳机的单元的振动膜片一般都是通过胶水与导线圈相互粘合的,因此这里面受到的影响因素会比较多,每个单元也多多少少会存在一些个体上的差异,而且动圈单元会受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影响,频响曲线可能会出现一些人耳可听的变化,会对听感有影响。而动铁单元都是采用金属材料,并通过高精密的模具制造而成,其精密度和制造工艺都更复杂,再加上耳塞的密封性设计,使得动铁耳机的频响曲线和整体声音素质表现都更加稳定;在听感上也不会产生变化。而且体积小密封好的动铁耳机在隔音效果上也比单元面积相对较大的动圈耳机要好,在户外环境下听歌效果更好。动圈/动铁耳机的声音特点解析动圈/动铁单元对比:有人说耳机和音箱的声音特点与描述都是玄学,仁者见仁;这话看似有些道理,但是如果借助于音频参数来对比动圈和动铁耳机在声音上的不同特点,你会发现他们之间还是会存在很多差异的。首先,动铁单元的体积很小,且是个密闭的容器,因此仅需很小的电流就可以驱动它,所以它的灵密度会很高,即便是在很小的音量下也会有不错的声音素质,因此在嘈杂的环境中不用增加音量也可以听到纯净的声音。这也是为什么动铁单元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等领域(例如助听器)。而动圈耳机目前显然还做不到这些。封闭式动圈耳机二者的声音特点:低阻抗和高解析力也是动铁耳机的特点,对于声音细节的回放更出色,低、中、高三频的层次感也会更明显;而动圈耳机的三频衔接则表现的比较顺滑和自然,虽然声音密度会比较松散,没有动铁耳机紧凑,但是得益于大尺寸的动圈单元,它的音域很宽广,更适合听古典乐和大编制的音乐。而动铁耳机由于瞬态反应非常快,对音乐中突发信号的跟随能力有着出色的表现,绝不拖泥带水,更适合听节奏又快又紧凑的音乐(例如流行和摇滚)。多单元的动铁耳机声音出色&但价格较贵声场:动圈耳机有个非常明显的优势――声场,对于一款好的开放式耳机来说,它的声场很宽阔,对于营造音乐整体的氛围和包围感有非常出色的表现;而动铁耳机由于自身体积的限制和密封式结构,声场会显得很狭窄,没有那种恢弘大气的场面;虽然现在的多单元动铁耳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单元频响范围的不足,不过它需要分频器协调多单元的工作(因为单元越多失真越严重),而且价格也比较贵,动辄就要好几千元。写在最后: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动圈耳机和动铁耳机的区别与声音特点,不知能否对小白用户有所帮助;其实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技术的成熟,如今的动圈和动铁耳机在声音上的差异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大,尤其是自从双单元动铁和圈铁耳机诞生后,耳机便全面进入了多单元时代,整体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在不久的将来,小白用户们可能就不用再因为选择动圈还是动铁而纠结了。
大家都在买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鲁ICP备号更多公众号:gh_a5a6ce66d56d您好,感谢关注王者时代动铁耳机!
这里为您展示中国人自己的动铁,发烧级的音质! 在这里,我们一起感受聆听,感受美好!最新文章相关推荐搜狗:感谢您阅读教你如何区别动圈和动铁耳机,本文可能来自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QQ:J科普&|&微动圈耳机?没听说过你就out啦!
了解耳机的童鞋们近来是否发现,有一类外观、尺寸都类似动铁耳机,但驱动单元却是动圈的耳机,正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市场上。而这类入耳式动圈耳机,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主角-微动圈耳机。
<img ALT="微动圈耳机"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large/f52m6r8itij20mc0ett9a.jpg"
TITLE="J科普&|&微动圈耳机?没听说过你就out啦!" />
入耳式微动圈耳机顾名思义就是采用比普通9mm或以上还要小的,介于3~8mm直径动圈驱动单元的入耳式耳机。且它们大多一反以往的,取消入耳导管和前声学腔体的驱动单元前置设计。
<img ALT="微动圈耳机和普通耳机的区别示意图"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large/f52m81rckdj20ji09i0t6.jpg"
TITLE="J科普&|&微动圈耳机?没听说过你就out啦!" />
得益于小巧的驱动单元和前置的单元设计,入耳式微动圈耳机在具备优秀的佩戴舒适度及声学隔音效果外。还在动圈式耳机的基础上,同时兼具动铁式耳机解析度高、瞬态响应快等特色音质表现。
<img ALT="JVC 微动圈耳机"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large/f52m8opr86j20fa0a7aaj.jpg"
TITLE="J科普&|&微动圈耳机?没听说过你就out啦!" />
这里又要说到我们家,其实JVC早在2008年,就领先业内推出了采用5.8mm微动圈、双圆筒结构、前置单元设计的、HP-FXC70/50两款耳式微动圈耳机。
<img ALT="JVC 微动圈耳机发展史"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large/f52m9o2hm4j20ku0ku772.jpg"
TITLE="J科普&|&微动圈耳机?没听说过你就out啦!" />
此后,我们家便不断在之前的入耳式微动圈耳机上,陆续推出了应用碳素振膜、铜抑制环、双缸体结构等,新设计、材质、工艺和结构的13款入耳式微动圈耳机。
<img ALT="JVC HA-FXH30"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large/f52mdsd7nyj20im0ak3zq.jpg"
TITLE="J科普&|&微动圈耳机?没听说过你就out啦!" />
其中,像我们家第5代入耳式微动圈耳机HA-FXH30,就应用了JVC独创的5.8mm微高清镀钛振膜(Micro HD Tit
Units)微动圈驱动单元、极速(Hi-SPEED)双重磁体构造、三明治(Triple Cylinder)缸体和Fit
Support支撑结构。
<img ALT="微动圈耳机结构分解图"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large/f52mezrjioj20jj09jt92.jpg"
TITLE="J科普&|&微动圈耳机?没听说过你就out啦!" />
再加上前置直接封装(Direct Top
Mount)设计,可使HA-FXH30能有效抑制共响失真,令到解析度及隔音效果进一步提升。此外,为了改善入耳式微动圈耳机高中低频表现相对不够均衡的不足。
<img ALT="JVC HA-FXT200"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large/f52mfpyaklj20im0akmyv.jpg"
TITLE="J科普&|&微动圈耳机?没听说过你就out啦!" />
我们家的第5代入耳式微动圈耳机HA-FXT200,就在HA-FXH30的基础上,业界独创一体并列式极速双5.8mm微动圈驱动单元结构。其中上方负责中高频的单元采用镀钛振膜,下方负责中低频的单元则采用了碳素振膜。
<img ALT="耳机结构示意图"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large/f52mgu29msj20jk075wer.jpg"
TITLE="J科普&|&微动圈耳机?没听说过你就out啦!" />
两个采用不同特性材质振膜的微动圈驱动单元,加上混合加固腔体(Plus Unit
Base)、双低音导声管和双低音导声板结构,使得HA-FXT200具备了明显更胜一筹的平滑高线性度全方位一直表现哦。
更多资讯可微信关注“JVC中国FANS圈”哦!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十分钟了解各种耳机优缺点_耳机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020,046贴子:
十分钟了解各种耳机优缺点收藏
首先,关于耳机的一些基本知识还是要具备的,所以我准备先普及一下基本知识,一方面网上面很多这方面的介绍过于专业或者过于忽悠,大家可能会看不懂,另一方面很多耳机方面的测评都会用到这些专业名词,要是大家都看不懂那就会越看越含糊,很容易就被忽悠了,最后就是一些常见的误区和认知错误我特别会指出来,以免大家被忽悠。在此,我尽量用最简单的文字来介绍这些专业的名词。一、耳机的类型点击打开原图1、耳机点击打开原图2、耳麦:带麦克风的耳机,一般用于手机或者网络游戏。3、耳塞一般来说,同价位的音质:耳机》耳塞》耳麦。二、耳机的主要佩戴方式点击打开原图1、头戴式:封闭式隔音比较好,但容易有桶音(嘴巴对着木桶说话,有压抑和回声的感觉就是桶音);开放式声场比较自然和大气,但隔音不好;半封闭式(半开放式)就是前两者比较中庸的选择。2、耳塞式:平头式耳塞,佩戴一般比较舒适,隔音一般。3、入耳式:入耳式耳塞,隔音比较好到非常好,佩戴容易产生不适,卫生处理不好容易引起耳道感染。点击打开原图4、耳挂式:挂在耳朵上的耳机,有耳塞式的也有耳机式的,佩戴比较牢固,但隔音比较差。5、后挂式:一般运动型的耳机都是后挂式为主,佩戴比较牢固,音质通常比较一般。6、定制式:根据每个人耳道的形状,定做耳机外壳的耳机。定制耳机是从助听器发展而来,最早是用于歌手和乐手们进行现场表演的时候能获得准确的音乐节奏和拍子,最近十年开始民用化,一般人只要愿意花钱也可以做自己的定制耳机了。定制耳机的优点:隔音非常出色,佩戴舒适,几乎达到隔音的极限。(隔音好的定制即使在飞机引擎旁边都听不到噪声)缺点:价格非常高,佩戴的舒适感见仁见智,一般油耳人士无法使用。近几年国产定制耳机开始发展,把定制耳机的价格降低了很多,但音质水平参差不齐,关于定制耳机的选购我会在第二部分详细说明。三、耳机的主要功能分类点击打开原图1、监听式:以听清楚声音里面的各种细节为设计重点。优点:声音一般都比较清晰,音质比较好,听什么都不错;缺点:人声缺乏感情,似乎听什么都到不了最佳的效果。2、HIFI式:以欣赏音乐为设计重点。优点:声音比较有特点,对口的音乐表现会非常迷人,可以达到最佳的效果;缺点:一般都是针对性的设计,例如特别适合人声的,就不太适合乐器演奏,特别适合乐器演奏的,就不太适合人声,可谓针无两头尖。3、游戏电影式:以模拟多声道为设计重点。优点:看电影和玩游戏都很有震撼的效果,声音定位清晰;缺点:回放音乐的效果不佳。4、降噪式:以减少环境噪声为设计重点。优点:就算在很嘈杂的环境也能清晰的听到音乐;缺点:降噪算法会降低音质,价格比较高。点击打开原图5、便携式:以出门方便携带出门为设计重点。优点:比较轻便,隔音一般也比较好;缺点:音质通常比较一般,佩戴舒适度也比较一般。点击打开原图6、运动式:以佩戴牢固为设计重点。优点:佩戴结实不容易掉落,适合运动使用;缺点:音质一般比较差,佩戴舒适感也较差。从欣赏音乐的角度来说,一般来说,同价位的音质表现:HIFI式》监听式》便携式》降噪式》游戏电影式》运动式。四、耳机的主要单元种类1、动圈式:大部分的耳机和耳塞都是这种单元,驱动单元一般就是小型的扬声器单元,和音箱的单元非常相似的。优点是发声原理接近人类耳膜,因此声音自然耐听,低频宽松舒服;缺点是单元体积越大,需要的功率越大,越高级的动圈耳机对前端的要求也越高。现今已经研制出了微动圈单元,体积比传统动圈单元小很多,越来越接近动铁单元。2、动铁式:近二十年开始风靡世界的新单元技术,驱动单元可以做得很小,动铁单元一般大约只有米粒般大小。优点是单元特别小,普遍用来做成入耳式耳塞,驱动所需的功率非常小,隔音效果一般都非常好,音色通透明亮,另外由于是金属微型振膜,因此一般高频都比较优秀;缺点是动铁单元的发声原理和人类耳膜比较不同,因此动铁单元的频率响应一般比较窄,声音比较不自然,特别是低频方面一般表现都比较差。现今多采用多单元分频技术来解决动铁声音不自然的问题,即不同频段采用不同的动铁单元来进行互补。点击打开原图3、圈铁式:近几年开始兴起的技术,耳塞里采用动圈单元+动铁单元的组合。优点是优势互补,动圈单元的低频自然宽松,动铁单元的高频亮丽和高解析力,相得益彰;缺点是分频点选择非常难,简单来说就是把两个好声音组合起来变成一个好声音的技术非常困难,难以出现优秀的产品。点击打开原图4、平板式:原理图看不懂其实没关系,了解这种耳机的优缺点也就够了。优点:音质失真小,信息量丰富,动态更好。缺点:耳机体积大,重量大,难以驱动,一般需要专用的前端才可以驱动好,另外售价比较贵,一般从2000元起步。点击打开原图5、静电式:静电耳机的原理其实和平板耳机差不多一样的,也不需要了解太深入啦,看看上图第一个是动圈的原理,第二个是动铁的原理,第三就是静电的原理,看看就好了。优点:失真更小,音质更细腻,更快的速度感,更佳的瞬态反应,更强的细节表现力。缺点:耳机体积大,重量大,难以驱动,需要专用的前端才可以使用(一般套装销售),而且每次开机都要预热一段时间,对防潮有比较高的要求(南方潮湿最好配备专业的防潮箱),保养比较麻烦,整套系统体积重量都很大,只能放在家里欣赏音乐了,另外售价也非常高,一般从10000元起步。五、前端前端是指提供声音,驱动耳机的设备,一般包括一下几种。点击打开原图1、手机2、MP3、MP4、便携播放器3、电脑和声卡4、台式设备和系统:CD机、DVD机等等再多的也就不说了,99%的用户无非就是用这些了。点击打开原图六、耳机的参数耳机的参数有很多,但其实需要关注的重点参数就一个。阻抗:代表耳机是否容易推动,一般32欧阻抗以内都是标准的低阻耳机,随便什么前端都可以驱动。32欧到100欧一般称为中高阻抗耳机,不是那么好驱动,但一般前端也能推出比较大的声音。超过100欧的都称为高阻耳机,一般对前端的输出功率有一定的要求。对于一般的用户,建议优先考虑购买低阻耳机。或许有人问我那灵敏度、最大功率、单元直径这些不重要么?坦白说吧,这些还真不是最重要的,而且现在低阻低灵敏度的耳机也真是稀有产物了,和恐龙差不多罕见,所以一般低阻的耳机都很好推,基本上不存在要考虑灵敏度的问题,接下来我会慢慢解释的。六、耳机的隐藏参数这些是一般会在测评里面出现的隐藏参数:1、解析力:就像高清电视和普通电视的区别,解析力越好的,每一个音符就越清晰。2、声场:必须说明,耳机的声场都是虚拟出来的,所以声场只有大小的区别,大的声场就像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效果,小的声场就像在房间里看电视,很好懂是吧。3、高中低三频:高频听小提琴和钢琴,中频听人声,低频听摇滚,这几种音乐类型都是比较容易体验高中低三频的效果。每个耳机的三频表现都是不一样的,而且每个人对高中低频的喜好也都不一样,所以不同耳机就具有不同的风格,也有不同的喜好人群。4、动态:就是象玩蹦极那样,声音从高往低一下子瞬间滑落,然后从低向高一下子提升的感觉,犹如坐过山车,大动态对于耳机的素质有比较高的要求。七、快速确认你要购买的耳机种类看到上面这么大篇幅的文字和图片,估计大家都吓坏了吧?买个耳机而已,难道要了解这么多的知识才可以吗?其实那些只是基本知识,可看可不看。最终选购耳机其实就三个步骤就够了:1、确定你的常用前端是哪种:手机、MP3、MP4、电脑请用低阻耳机,便携HIFI播放器选择范围可以扩展到中高阻耳机,台式设备和系统选择范围可以扩展到高阻耳机。2、确定你的耳机主要的功能是哪种。3、确定你对隔音的要求。举个例子,假如你是主要在家听音乐,有个人的小空间不怕打扰别人的,那么就买开放式的大耳机比较好。假如你是准备在上下班路上听歌的,那么一个隔音比较好的便携耳机,或者一个入耳式耳塞是你的首选。
支持扫盲贴~
这就求精品了
貌似不太可能
但还是顶一下
另外楼主你这贴哪转的 并没有图啊
除非吧务想整死我,否则我敢跟卤煮你赌一条命,你这贴绝对不会成精。
优点:好听
不看灵敏度,就看阻抗是吧,K701烂大街了吧,62Ω的阻抗,不高吧,你随便整整能出好声?灵敏度这么低,才94db/mw,非常难推得声音有力气,随身不是高级捆绑完全无力,就算高级捆绑也一般般。还有很多高阻抗耳机其实灵敏度也比较低,这就造成了某些人以为耳机越高阻越难推;一大反例:T90,阻抗250Ω,灵敏度101db/mw,实际所需驱动功率并不高,除了自身设计问题导致哨音问题明显较难控制以外,对所需电流要求并不高,相对的对压摆要求比较高,但该耳机并不是吃功率的耳机,大推力随身播放器的输出功率就差不多够用。
马一个------警告你们,千万不要手贱点我的小尾巴
哈哈我就是发现了一个好文章分享一下,这种文章怎么可能成精品
如果是自己写的,还有可能成为精品贴,转载的没啥希望了
不错至少不会盲目乱买,结合实际情况找出最好的搭配。才对得起手上的红票子。
我居然看完了
---------来自Lumia 1020,为1%的信仰而战。
耳机玄学.....做教室左边听比教室右边声场大火力发电冲的MP3比水力发电充电的MP3解析力更高西北风吹面颊比东北风吹 人声更饱满
哈哈看得懂,也不枉关注耳机这么久
看完好像学到了很多
不错,普及一下知识。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脑耳机插孔在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