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上有支持索尼ldac技术标准的蓝牙模块吗,我有索尼a25播放器,想把

蓝牙耳机的音质一直备受发烧友诟病,从市面上的产品看这是事实,但却也不是绝对,因为多少有那么一些声音不错的蓝牙耳机,其中论实力论黑科技,无疑是索尼首当其冲,索尼的蓝牙耳塞线组合是目前最强悍的。索尼蓝牙耳机之所以有出色的音质表现,一方面是耳机本身素质出众,另一方面则是黑科技LDAC的功劳。在本站评测过的索尼播放器、音箱与蓝牙耳机产品中,多少涉及到一些LDAC的内容或是简单听感。而这一次,通过索尼当前最热门的两款产品NW-A25播放器与MDR-100ABN蓝牙降噪耳机,来专门谈一谈LDAC技术的威力。最开始先来解释一下LDAC。LDAC是索尼开发的的高音质蓝牙音频技术,可以提供3倍于常规蓝牙的带宽,也就是将传输速率提高到了990kps。基本可以满足24bit/96KHz品质的音乐压缩传输与还原,最大的瓶颈带宽问题解决了,理论上蓝牙音质也会大幅提升。LDAC是索尼独有的蓝牙技术,已经在索尼近两年的主流播放器、耳机、音响产品中普及,而在索尼Xperia Z系列、Xperia X系列旗舰手机中也被采用。索尼目前支持LDAC的Walkman有索尼ZX1、ZX2、ZX100,以及索尼A10与索尼A20播放器,这次体验选择的播放器为黑色版索尼A25播放器。索尼首款支持LDAC的耳机是MDR-1ABT,而今年开卖的MDR-100ABN除去支持LDAC的蓝牙外,还同时整合了主动降噪功能,所以100ABN的价格是要高于1ABT的。本次体验所用到的耳机是炭黑色版索尼MDR-100ABN。索尼A25播放器与100ABN耳机除去具备蓝牙与LDAC技术外,同时还将便利功能NFC作为标配。两者只要轻轻一碰,既可以快速的完成蓝牙配对。在索尼A25播放器的蓝牙设置中,可以用户自定义使用LDAC,还是apt-x、sbc编码方式工作。当A25与100ABN蓝牙连接默认使用LDAC编码A25与100ABN蓝牙组合,可以开启音效,增加听感最后来谈谈声音表现。由于A25播放器本身有音频编码选择,所以理论上使用A25一个播放器,就可以对比apt-x与LADC的声音区别,不过为了体现区别,本次蓝牙体验也加入了魅族MX4手机以及飞傲X7音乐播放器。从结果上说MX4手机、飞傲X7与A25播放器的声音都不是很一样。其中MX4与X7是常规蓝牙连接,其中MX4只支持SBC编码,所以声音表现是三者中最差的,它的声音密度与力度相对与飞傲X7弱一些,但整体差别并不是很大。而支持LDAC的索尼A25与100ABN组合则很容易听出来不同,传输带宽充足了,信息量自然也上去了。A25+100ABN最大的优势在于信息量,在LDAC的加持下它们的声音非常丰满,有血有肉,低频的深度与各种细节都与耳机线连接时接近。说明LDAC的确可以大幅提高蓝牙传输的带宽,而且越是高品质的音乐音质改善应该越明显。另外索尼100ABN使用蓝牙时还可以开音效,音效虽然不能增加素质,但确是改变听感的一种有效手段。另外还想说的是,100ABN使用LDAC的音质表现虽然要稍弱于有线连接,但差距已经很小,而且更有价值的是,蓝牙模式下还有一定的音效加成,声音听起来相对舒缓与自然一些,从听感角度说,对于不少人来说也许蓝牙模式下会更好听。写在最后:索尼在新技术的研发与装备上一向不含糊,因此索尼也一直是黑科技的代名词,其中LDAC音频技术就是其中一项,它可以大幅度提升100ABN蓝牙耳机的音质表现,加之耳机本身品质不俗,强强组合的效果,打造出声音最好便携蓝牙头戴耳机。▼关注imp3net &回复数字查看【137】Hi-Res认证最易入手耳塞听评【136】又见日系黑科技 松下RP-HJX20【134】慎入!极低端! 小评松下平头塞【131】好听不贵平头塞 飞傲EM3体验【130】有线变无线?索尼耳机蓝牙模块【101】2015年耳机耳塞年终回顾与点评【69】大法好 说一下我所认识的索尼音【67】2015年最佳送测耳塞评选【62】2015最佳送测头戴耳机评选【5】入坑3年 肺腑之言imp3(imp3net)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从声音回放还原的严谨性上来说,BeoSound 1和传统的2.0音箱有很大不同。从听过的BOSE、B&O等无线降噪耳机效果来看,100ABN听感是最适合国人的设计在YouTube上看到Fiio平头塞EM3介绍,再看一下headfi上评论,归结为“物超所值”看外形,HD630VB绝非传统意义森海风格,更像BEATS的风格如果你是一名索粉,一定会清楚SONY的命名规则,名字以Z、数字1、ES为标识或者后缀,一般都有着很高的定位从7月开始,经过2个月煲机+出游试听,从佩戴体验和耳机磨损耐用程度来方面看,都能值回对达音科的信仰。M2声音有着韩砖产品类似的表现,用轻柔软萌来形容这个感觉我觉得较恰当MDR-100ABN价格相对便宜、听感通透、外观设计出众、降噪方面也是有很多使用环境,众多黑科技加持更是看点所在。建议拿Sound Blaster E5跟三千以下的其他机子去比比,什么都明白了,没事就偷着乐吧对于平时只玩元耳机,CD、解码一套系统也不会过W的我来说,试听这套价值11W的Focal乌托邦耳机+旷世黄金四件套也着实感觉非常过瘾AK70是一部不错的入门机型,不仅继承了AK 3系列的优点,还增添了USB DoP并能够使用自带流媒体音乐平台从7月开始,经过2个月煲机+出游试听,从佩戴体验和耳机磨损耐用程度来方面看,都能值回对达音科的信仰。本次索尼推出的新品还是比较震撼的,产品层级都比过去在中国大陆主力产品高一阶,颇有点重拾QUALIA品牌定位的味道...此次评测的不是宜家家具,而是同样来自瑞典,设计不俗的小东西——Nitro耳塞,所属品牌:sound by sweden,历史大概也就1年多的样子,算是新锐耳机品牌。M2声音有着韩砖产品类似的表现,用轻柔软萌来形容这个感觉我觉得较恰当大家好,我是ITZY小安,居住在杭州的设计师,也很喜欢拍照和各种数码产品,今天给大家分享下我的背包里的数码装备。MDR-100ABN价格相对便宜、听感通透、外观设计出众、降噪方面也是有很多使用环境,众多黑科技加持更是看点所在。Audioengine(声擎)品牌创建于2006年,主要生产专业录音室定制的监听音响设备。建议拿Sound Blaster E5跟三千以下的其他机子去比比,什么都明白了,没事就偷着乐吧虽然MSR7NC已经发布了很长一段时间,可是国内用户想要购买只能海淘难道这些天去太古汇试听金砖和黑砖还有Z1R的人们,失望的只有我吗……声音上无疑都可以算是同价位的优秀者,而且由于可换运放,还可以DIY,在一定程度上让声音变成自己的口味。参加了diva的线下试听会,在现场嘈杂的环境里面仍然可以获得超过预期的听音效果,工艺和配戴方面也具有超过预期的表现,于是决定参加这次众筹(团购期货)。8SH在硬素质上不逊色于JH Audio的Layla、Unique Melody的Mason这类定价定制之前看了很多媒体和个人的一些测试,不少人说C200属于三频皆出色,适合各种音乐类型的播放器……但是自己听了几周后,基本可以确定这种说法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有幸在百忙之中抽空参加了索尼中国和壹视听联合主办的 Walkman 2016 新品发布体验活动,由于举办时间和我常用的一些国砖相比,PM2的声音仍然是有些偏阴柔的非同价位产品对比确实不太妥当,但手上只有这三款,而且在听过之后我觉得写下这些文字是很必要的,至少可以给正在选购降噪耳机的朋友一个参考。有看文不仔细的可能看到“低音炮”三字就把Go+Play列入beats一流无脑轰行列了,不过我要说:此物的声音素质还挺好。发布会上,汪峰演讲的十分卖力,把新品重要特性挨个儿讲了一遍,听的在场吃瓜群众们都热血沸腾的。。。创新Aurvana In-Ear3 Plus在声音上是优点与缺点都很鲜明的一条耳塞Hidizs播放器有着不错的口碑,乘势推出了两百档位的耳机,这两者果不其然是初烧的选择之一。SR5以1000元出头的价格提供了不错的外观和对得起价格的音质,性价比还算可以它出自台湾最大最好的收音机厂商,也是世界顶级收音机厂商之一的山进之手,尽管山进精研收音机,但是做一款蓝牙音箱,看似“不务正业”,倒也信手拈来。声霸锣专业版整体上算不错的产品,功能强大,除音箱外,还具备录音和DAC功能。Cayin i5引入安卓系统,可玩性更高,支持网盘无损播放,也能蓝牙传输通过音箱播放EX750BT相比其它立体声蓝牙耳塞贵出的可不是一点半点,不过这完全无法抵挡其作为精品的存在。之所以称其为黑马,因为觉得它兼顾东西较多,和同价位的音频播放器比较更有优势。宜丽客作为以“新派设计”特点而闻名的PC周边厂商,不少产品都有不错的设计感。对于笔者这种“颜控”来说,大法MDR-100AAP自然是非常符合我的口味。在HiFi播放器竞争还比较激烈的现在,七彩虹C200可以看做是一种亲民的妥协Go Smart的WiFi功能优势体现在使用简单方便上,它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听歌和操作方式,非常适合给老人用。Edition S是一款很好驱动的耳机,用手机直推也能出不错的声音X7的耳放卡一共有四款,分别是AM1(配机默认)、AM2(中功率)、AM3(平衡卡)和AM5(大功率)。Aurvana In-Ear3 Plus的特色在于完整的声音,优秀的隔音和醉人的人声体验,当然整体的高解析和动铁表现也是非常亮眼的存在。AM5适合那些对声音刺激性有追求的玩家,而AM2适合对声音耐听程度有追求的玩家。1年多前我认为MSR7会火,这次我一样认为SR5也会火AM3模块2.5平衡口后对偶的冲击是非常巨大,其程度可跟当时的旷世QP1R相媲美。音质部分真的给到我惊喜了,其实买之前我对蓝牙耳机的声音一直不抱希望。imp3net随身数码行业资讯热门文章最新文章imp3net随身数码行业资讯当前位置: >
【组图】索尼音频新品万字简评——土豪篇时间: 18:11:52来源:iMP3mp
原标题:索尼音频新品万字简评——土豪篇
  SONY大法这次在IFA2016上发布了一系列的音频产品,在第二天就在国内开始了发布会,而且之前的消息一直处于保密状态,可知索法这次想不仅是看中大陆市场能力,而且还要一鸣惊人,当然这次惊人的点确实是有了。
  闲话少说,这次因为个人关系,可以在我所在的一个三线城市拿到这些设备,并用近大半天的时间去仔细品味这次的产品,确实很难得。
  因为产品太多,我打算分两篇去写,我也是本着一网打尽的态度,尽可能的去挨个试听和对比,本篇先说说这次最重磅的产品,也就是全新的Signature旗舰系列。
  在此需要事先说明,因为产品没有正式上市,目前所试听产品全部基于展示样机,展示机仍属于工程机阶段,所以不完全代表正式产品,只作为简单参考。
  作为一个普通的发烧友和玩了20多年的SONY音频产品的伪索粉来说,从我个人角度先来思考这一批产品(仅代表个人意见)。
  首先、
  值得高兴的是SONY一直想重现当年消费类音频产品的巅峰时代,提起SONY的音频产品的辉煌,很多人都会想到当年的R10套、Qualia 010乃至作为walkman的创始人和曾经一大批的代表产品。
  从英文的本意角度来说,Signature就是签名的意思,一般一些工程师在设计并制作出自己的得意产品时,会在产品表面签名,后来被很多厂家所引用,引申为顶级旗舰产品的代名词,诸如LG的Signature顶级家电系列等。
  SONY这次也将此定位为旗下音频产品的顶级系列,该系列会长久存在并不断填充和更新新的产品,代表目前SONY音频产品的最高工艺和技术,并与其他的音频产品有所区别。
  本次的Signature系列一共发表了三款产品,分别是便携播放器NW-WM1Z、耳机MDR-Z1R和台式解码耳放一体机TA-ZH1ES。
  如果你是一名索粉,一定会清楚SONY历来对旗下产品的命名规则,一般,以Z、数字1或者ES为标识或者后缀的产品名称,一般都有着很高的定位,这次的产品仍然履行了这样的名称规则。
  第二、
  作为顶级产品,堆料是一定的,这次的三款旗舰产品无论材质还是工艺,都达到了SONY的顶级水准,当之无愧。具体的我会在下面产品分解来说。
  第三、
  三款产品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含有新的4.4mm的平衡接口,这个接口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5级插头,多出的部分是将左右声道的接地端也分开,减少串扰提升音质,而且该接口作为日本JITTA在今年3月份制定的标准接口,以后会逐步推广到很多音频产品上。
  第四、
  从商业角度讲,这次的产品,尤其是随身播放器,从价格来看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瞄向目前在高端便携播放器做的火热的厂家-AK。
  AK家的产品每一次新款都不停的刷新着便携播放器价格的天花板,作为一名从玩磁带机开始我来说,我曾经也很难想象一款随身播放器能做到那个价格。
  当然AK带给我的就是习惯了随身播放器也能做到这个价格了,以至于这次SONY公布价格后,先是1秒钟惊奇然后瞬间心情平复,已经习惯了,剩下来就是这个价格有多大的水分或者值不值这个价格。
  AK在高端随身听或者说高价随身听打开了一个市场,让我们觉得几千元钱的随身听都不贵。
  反观索法,作为曾经随身听的领袖,在高端产品线上不能眼睁睁的看着AK自己在那赚钱,我也要加入高价随身播放器俱乐部,一来可以展示实力重现辉煌,二来也可以在这一阶段市场分一杯羹。
  至于全新的4.4mm平衡接口眼看着就是冲着2.5mm接口去的。
  2.5mm平衡口因为AK的推广,渐渐的有了普及之势,这对一直以来喜欢建立标准的SONY来说是不能接受,索性推出一个指标更高的插孔标准,通过JITTA作为统一标准,各家都来执行这个标准来普及推广,就像小金标一样,这样的算盘,索法还是有的。
  废话少说,先来分别说说这三款产品吧。
  ↑评测产品镇楼,这么一大桌子
  ↑本次发布的Signature系列三款产品
  一、随身播放器NW-WM1Z
  NW-WM1Z(以下简称1Z)终于刷新了Walkman系列产品的最高价格,22999元RMB的价格如果单纯从数字来讲,对于Walkman来说前无古人;
  如果从购买力的角度来说,能比拼的也就是当年的WM-D6C了,D6C在1984年发售的价格是64000日元,如果结合当时的收入和汇率肯定是一笔巨款,我不知道当年的汇率,如果知道的人可以算一算。
  1Z的外形与一同发表的1A基本一样,只是1Z穿了一层GOLD衣,外壳材质也有了变化。
  1Z使用整块纯度为99.96%的OFC无氧铜砖,通过工艺加工出外壳,然后涂上使用无磁材料的三层合金镀层,最后表面再度上一层金,据说是18K的金。
  如此下料只为降低电阻减少磁性干扰,同时可以给无氧铜带来防氧化的能力。
  不过我对这个镀金表面的抗划能力还是有些怀疑,毕竟我在试听的机器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划痕,这些划痕是经历过多大的冲击造成的并不清楚。
  其实早在一个月之前,我就已经通过相关的朋友了解到索法要造一个砖,当时我有一丝犹豫。
  因为按照一些厂商一贯的行为,当开始用贵重X属堆料的时候,说明它开始不好好做产品了,一个产品的价值被所谓金身占用了大部分,你说里面能有多少成本去研发,当然定制产品除外。
  所以最开始,我其实对1Z是很担心的,而实际的效果容我慢慢说来。
  ↑新开发的定制电容、线圈放大器、电阻、晶振等
  ↑新的S-MASTER HX数字放大器CXD-3778GF芯片
  ↑WM1Z主板正反面
  ↑耳机接口内连线全部采用KIMBER线材
  ↑Pentaconn品牌4.4mm平衡接口
  ↑可选购蓝牙遥控器
  此外索法为了追求极致,不仅继承了之前ZX1、ZX2的设计思想,在电器元件上下手。
  譬如内部插口的连接线一律使用合作的KIMBER线材、使用专门针对1Z定制的大容量低ESR的双层电气电容、针对开发的FT CAP电容、8mm直径线圈放大器、定制电阻和继电器、比ZX2更大的双时钟晶振等,还有同样采用OFC无氧铜材质并镀金的底盘、采用Corson铜合金并镀金的背板以及新开发的5线缆电池组等等。
  而在电路上最大的改变当属使用了全新的S-MASTER HX数字放大器,使用了新研发的CXD-3778GF芯片。
  同时在算法上增加了DC线性相位器,内置了6种声音曲线可以调控,还有传统的DSEE HX,使用了5种模式(标准/女声/男声/打击乐/弦乐)选择。
  至于其他的音效选择上,10段均衡器可以在31Hz-16000Hz之间调整、动态均衡器全都配备,但是传统的清晰重低音等功能消失了。
  在其他功能上,1Z内置256G内存并可扩展128G的TF卡,传输接口仍然是自己的22针WM-PORT。
  机身带有一个4寸854&480的显示屏,此外机器支持蓝牙、NFC等交互功能,蓝牙支持LDAC传输,此外可额外购买蓝牙无线遥控器RMT-NWS20遥控。
  支持格式上囊括了主流的音频格式并且这次索法首次在自己的walkman上支持硬解DSD,并支持到DSD 256。
  至于续航里程,在播放DSD 256下可以达到11小时,潜台词就是我这个比AK380厉害。简单的功能介绍是作为评测的一项基础内容,不写也不行,下面开始实际的体验了。
  在我没看到1Z之前,网上都说1Z很沉,虽然我已经做了心理准备,但是当我拿到1Z实机的时候,还是小触动了一把。
  这重量确实酸爽,1Z的重和那些国砖不一样,1Z是那种拿起来典型的坠手感,虽然诸如著名的PCM-D1要比他沉一点,但是D1体型大,我觉得重量会分散开。
  1斤的重量作用在1Z上,沉重感立马体现出来,尤其是当你拿过1Z之后再去拿1A,瞬间会觉得1A各种廉价玩具感。
  再加上1A的黄金圣衣表面和价格,我终于体会到“贵重”这个词的来由,真是又贵又重。
  得益于整款铜砖切割,你能明显体会到表面金属感与那些只用一层金属表皮做外壳的机器不一样的质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坚硬厚重感。
  1Z表面采用了磨砂的工艺,正面的大屏幕和背面与ZX2等一样的贴皮
  机身右侧也是一排操作按键
  在机身底部不仅是数据接口和TF卡槽,还有一个挂绳孔和皮套卡口
  机身顶部是4.4mm的平衡口和3.5mm的普通口。
  这里说几个细节,4.4mm接口来源于Pentaconn品牌,机器的按键区域的金属也是磨砂质感,这一点在1A那块是拉丝的。其次电源键后一个红色的指示灯,在TF卡槽里也有一个指示灯;
  此外,这次1Z的厚度在walkman里也是感人的,我个人手还算比较长的,所以除了重量拿起来没什么难度,两侧圆弧状的边缘也方便手拿,因为厚度增加,不再像之前ZX1/2那样后面底部有突起。
  不过话说回来,制约1Z便携的是还是重量,我们笑称把1Z放在裤兜里,容易吧裤子都坠下来。
  配件上,因为是工程机,所以目前看到的是包装盒还是ZX系列的那种墨蓝色包装盒,配件除了数据线还有一根挂绳和皮套。
  重点说说这个皮套,因为1A是不配备皮套的,皮套采用竖开的风格,整体比较合身,但是档次不大。
  这主要是AK哪怕是爱欧迪在旗舰级都使用了一个所谓大厂生产的高档皮套,而1Z这个皮套质感廉价还有异味,拉低了1Z的档次,建议厂商可以提高皮套档次。
  说说系统,虽然这次仍然使用触屏,但是并不是安卓系统,所以整体界面不是非常复杂,不过第一次使用还需要适应一下。
  大体来说按照十字排布,主页面可以显示歌曲封面以及电平表等,有进度条和控制按钮。
  不过进度条太细,往后拖拽的话有时候容易触摸不到;
  在主界面上下滑动为可以设置诸如音效等功能界面,左右滑动为列表等界面,这次新的UI界面在1Z、1A和A3X系列机器都开始使用。
  界面色彩为黑底白字,整体很素不花哨,因为不是智能系统不能安装软件。
  插上数据线会被电脑识别为大容量存储盘,可以直接拖拽歌曲,写入速度大概在15M/S。
  此外系统开机的速度稍稍有点慢,大概与ZX2速度差不多,远远不及ZX100的开机速度。
  以下为屏摄图片,会有不清晰和畸变存在,请谅解。
  此外该系统可以升级固件,原先的机器使用0.94版本固件,我在使用的时候官方发来1.0版固件,声称会有更好的音质。
  升级固件需要在vista以上系统,并且需要以管理员方式运行固件软件,进入后插上数据线点击下一步,会弹出请连接数据线的提醒,这个时侯需要稍等一会就会自动进入下一级菜单,直接点击升级即可,这个过程中机器会重启几次,直到电脑弹出完成即可。
  实际售卖的产品的版本未知,升级后界面大体变化不大,一些设置菜单有一些优化,此外,原先0.94版本会出现菜单速度慢甚至个别出现无响应假死的情况,而1.0版本改善很多。
  下面说一下重点的音质吧,歌曲全部采用无损、hi-res音乐和DSD格式,机器内音效全关,3.5mm采用我常听的黑黄鹂耳塞,而4.4mm由于条件限制,只能使用官方的Z1R。
  这次1Z首次可以硬解DSD文件,但是前提是必须使用4.4mm的平衡接口,而用3.5mm则变成DOP。
  此外1.0版本的固件会比0.94版本的有一些提升,但是提升幅度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下面音质以1.0版本为准。
  在3.5mm下,一耳朵下去较之前的ZX2、ZX1等有很高的改善。
  首先,推力明显变大了一些,耳塞的声音明显不会那么局促,但是又不像国砖甚至自家的D100那样充满力道;
  第二,整体的声音风格还是SONY一贯的风味,但是不像ZX2那么糊了,改善最大的就是结像和层次有了很明显的变化。
  以前听ZX2包括之前的机器,在面对多乐器大编制的时候,各个乐器包括人声等都扭在一块,分不出层次,而这次可以很明显的分出层次感,结像定位也都比以前清晰很多,不在糊成一团。
  此外整体声音的三频很匀称,没有某一频段拔高或者低洼的处理,整体下来不会有什么恶声;
  第三,因为结像和分离度的提高,会让人觉得解析力也顺带提高了,此外1Z还是带有一些泛音和音染加成,不过这并不妨碍机器的素质,反而会使聆听的人更容易接受。
  而且因为泛音的存在比如一些擦弦声音的凸出,会增加一些氛围或者抓耳度,也就是所谓的空气感。
  综上结论,这次1Z的声音整体是比较健康的,至少开声不会让人觉得厌烦,而且改善了之前产品的一些弊端。
  在音效上,我并没有玩的很多,简单说几句。
  DSEE HX打开之后推出了中高频,整体声音会更亮,但是会稍显带些毛刺;DC相位曲线打开后,最大的感觉会提高低频的力度以及平滑度。
  本来4.4mm端是最吸引人的部分,但是这次并没有发挥好
  首先是手头的耳塞没有针对这个插孔的线材;
  其次,为了使用4.4mm只能使用这次官方一并发布的Z1R,但是Z1R是大耳,尽管1Z在平衡端有150mw的推力但是面对Z1R还是显得不够从容,所以听来听去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出4.4mm的真实效果是个遗憾,没有办法用同一副耳塞去对比这两个插孔。
  不过一些细节就是无论你插在哪个插孔,屏幕上都会在插孔对应的位置显示出当前所使用的插孔的标识图标。
  如果对比其他的机器,因为并不是手头对比,所以只能靠印象去说明。
  与自家D100比,D100表现的更刚猛和冷静,尤其是在解DSD文件的情况下,明显D100更有力度声音更亮一些,相比1Z会显得染色多一些;
  与AK380比,380有那种精致感和冷静感,整体声音偏秀气和平滑,相比1Z声音更浑厚一些,带一些暖色色调,动态也比380要大一些。
  与金菊花比,声音不像金菊花那般声音的线条锋利,刻画的有棱有角,1Z会显得圆滑一些,低频量感要多很多。
  ↑机身抗划性未知,不过一个纯金的表面出现了这样的划痕肯定会痛心的
  整体来说,1Z的感受就是这些,怎么说呢,1Z可以说是目前walkman系列在产的机器里声音最好的,也确实属于高端的范围了,但是值不值得花2万多来买就需要看情况斟酌了。
  如果是站在AK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值,至少对于我个人喜欢1Z的声音多于AK380包括带放大器背夹和AK240,而在价格上彼此都差不多。
  如果是站在一些国砖角度上不太值,需要信仰加持才可以。如果站在屌丝索粉的角度来看,如果想挑性价比不考虑携带,D100还是相当有竞争力的。
  最后就是1Z和1A价格差距太大,最好有个中间档。
  二、耳机MDR-Z1R
  如果你看惯了一般耳机的造型,Z1R却是相当个性的,主要是耳罩凸出,手握的感觉会让你想起。。。有点污,
  厂家说设计灵感来自于北海道融化的雪水水滴造型,不过从这个造型也可以看出SONY使用了大量的工程设计和CAD建模,才能整出这么一个耳罩造型来,
  这个外罩网是金属的,不过因为过于突出,官方声称表面采用离子电镀处理涂覆了铬化合物,从而使表面硬度提高了七倍,实际是否抗滑不清楚。
  采用羊皮的真皮耳垫采用3D裁剪,触感仍然比较细腻柔软,只是夏天肯定也很热,皮质耳垫的缺点没办法。
  Z1R头梁比较宽大,据说内部使用的是钛合金骨架,Z1R整体真的很轻,戴起来头没什么压力,比之前的Z7要轻,
  耳垫要比Z7宽大,Z7虽然耳垫也很柔软,但是整体偏紧实,罩住耳朵的面积也不如Z1R,Z1R则明显觉得松软许多,罩耳面积也大不少,但是达不到HD800那种空旷的程度;
  Z1R的头梁不夹头,带起来比较舒适,再加上自身较轻,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Z1R使用了70mm大振膜,而且这个振膜是拼接的,边缘采用镀铝振膜,中央是镁质球顶,两种材质要想达到声音的统一,SONY却是下了不少功夫,
  其次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个硬树脂制作的斐波纳契格栅,这个格栅官方声称为了更好的达到120KHz高频的质量,实际效果不明觉厉
  此外外耳罩内还有一层声学纸质耳罩,官方声称使用源于加拿大针叶树的纸浆,并塑形作为材料。
  采用与日本和纸相同的造纸方法形成纤维状,此造纸方法是使用常年恒温的雪融地下水。通过使用高内损材料,可实现低声音着色和自然声音,
  实际上索法肯定是用了很多材料来对比最后选择了这个,但是实际的效果多大加成,玄学成分不少。
  Z1R仍然是可换线设计,插孔与之前的Z7一样,这也就意味着另售的KIMBER线材也可以使用.
  不过我对这个接线插头的设计位置不太认同,当你在拿起耳机的时候,你的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大部分一定是拿在耳机外罩的前后两侧的边上,而这个插孔刚好设计在后侧.
  这也就意味着拿起耳机的时候,你的大拇指正好按在这个插孔的外面上,而外立面是圆弧形的,拿来不仅硌手还增大了你要张开手掌的程度,总之这一块的手感一般。
  其余的部分诸如伸缩带等质感都很好,再加上日本制造加成(与目前的Z5、Z7同工厂),Z1R运用了目前SONY的很多顶尖技术.
  据说Z7研发时的好多技术因为成本没有加入,而在Z1R都加入了,Z1R不愧是目前的索法旗舰耳机。
  使用Z1R我一直使用官方配备的4.4mm线材,但是这是一根短线,官方是考虑使用1Z等播放器搭配的,但是用在耳放上就太短了,以下听感基于4.4mm线材,搭配1Z和ZH1ES上。
  首先要说的是,1Z显然不是Z1R的最佳搭配,虽然1Z的平衡口功率提高,但是推1Z还是捉襟见肘,明显声音推得不够开.
  不过Z1R却并没有恶声,这说明Z1R的包容性很好,而搭配在ZH1ES上就要好很多。
  Z1R还是典型的日本声,此外,Z1R也有典型封闭式耳机的特点.
  它的低频凝重带一些浑厚,容易有泛音出现,推不好的话会发沉,但是仍然要比Z7好很多,相比之下,Z7的低频过于发紧,而Z1R要舒展不少.
  此外Z1R的结像和声场明显要大Z7不少,虽然声场不像HD800那么没有边际,但是足以应付绝大多数的音乐,不过古典确实要差一些。
  Z1R的中高频还是典型的SONY风格.
  整体来说,Z1R不是那种清淡味道的耳机,但是也不是重口味的那种,Z1R听起来具有非常不错的舒适感。音色柔和不会觉得很累,对于一些细节表现也很到位,很容易给人一种带入感。
  我尝试使用3.5mm线插在我的xplay3s手机上,虽然这种搭配属于瞎搞,但是试验一下何尝不可.
  带来的效果我觉得还是那种感觉,Z1R的宽容度真的很高,即使使用手机,也不会有恶声,整体声音出来还是那种柔和绵软的感觉,因为稍许染色的美化,所以在听流行还是不错的。
  因为身边没有更好的耳放,我在使用6.3mm在HDVD800上随便一耳朵,怎么说呢,Z1R不搭HDVD800.
  声音给我的印象不深,不仅没有表现Z1R一如日系耳机的一些灵动性和精细力,而且出来的声音略感粗糙。
  综上,也就是说,Z1R适合大部分音乐的聆听,它不追求某一频段的优劣,而是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美化感,它的声音带点暖意而且比较从容舒适
  声场的表现也是目前SONY耳机比较靠前的,也就是说,它不再像Q010、SA5K那样追求高频的极致性.
  Z1R声音更整更耐听更有一些音乐味,包容度很有好感,甚至有一丝静电味的质感。
  当然它也不是没有缺点,在古典音乐的表现上很一般,声音速度稍显不够,声场和相应的结像在古典音乐上还不够好,从音乐来说,Z1R不太好表现出古典的味道。
  此外,虽然Z1R相比Z7有不少提升,但是目前官方12999元的价格来看,加上目前的优惠很容易显出Z7的高性价比。
  三、解码耳放一体机TA-ZH1ES
  TA-ZH1ES属于SONY少见的类型机器,之前的TA-A1ES更多的作为音箱功放存在,耳放只是它的一小部分功能。这次的ZH1ES则是专门针对耳机开发。
  简单说说这个机器,这个机器不算大,整体结构比较紧凑,也是典型的日系家电设计风格,重量上还是比较实沉的。
  索法声称,目前发布的产品中,ZH1ES的开发完成度是最低的,不过目前的工程机在做工上没有瑕疵,质感很好,重量也不轻.
  整体的界面简单,除了一个冷光的液晶显示屏和几个按钮之外就没有了,不会看起来太过于专业或者太繁琐。
  正面是典型的耳放模式,拥有很全的耳机接口.
  除了常见的非平衡3.5mm接口、6.3mm接口以外,还有平衡3.5双输出接口和目前索法力推的4.4mm平衡接口,还有一个XLR 4针接口.
  此外正面还有一些指示灯和一个音量旋钮,旋钮电位器不是模拟的。
  机身右侧有与自家的Walkman相连接的wm数据接口,与Walkman相接口不仅可以数据传输,还能给Walkman充电。
  机身背面是一些输入接口,包含常见的RCA、USB、同轴和光纤输入接口。
  机身顶部的按键比较简单,主要是输入输出的选择,菜单控制以及高低增益选择,主要的功能和菜单可以从正面的显示屏显示出来。
  虽然ZH1ES有多个耳机输出接口,但是实际工作中,这些耳机输出接口只能使用其中一个.
  通过顶部的输出按钮切换这几个耳机输出接口,选择某一个接口后,该接口上边会有一个白色的led指示灯指示。
  根据官方的说法,这次在ZH1ES的开发上也花了不少心思。
  采用了数字+模拟的混合放大
  数字放大得益于新研发的S-MASTER HX数字放大器,这块芯片的性能因为是台机,要比1Z的要强很多倍,在其周边也配备了DSD AD转换芯片、高品质电容等原件
  模拟部分则是使用了多个运放和低噪晶振,因为没有拆机,所以不清楚运放原件是什么。
  整个电源部分采用了一个R芯变压器供电,整体的主板元件做工比较工整,符合典型的数字电路元件排布。
  此外在机身材质和结构上,官方也有相关说明,这里就不再赘述。
  ↑机器配备的遥控器
  ↑新的S-MASTER HX数字放大部分
  ↑机身电路
  ZH1ES在功能上主要是两大块,
  首先是DSEE HX,这个熟悉索尼音频产品的人不会陌生,这次和1Z一样提供了标准/女声/男声/打击乐/弦乐5种模式,相应的DC相位线性器也有,
  其次是DSD RE,这次的DSD RE也很强悍,可以将普通pcm音源提升至DSD 256。
  选择DESS和DSD RE在前面板都有指示灯显示。
  此外ZH1ES基本支持常见音频格式,而且,最大支持DSD 22.4MHz、PCM 768kHz/32。基本的功能就是这些了,一些详细的功能在官网有详细讲解。
  至于音质表现,请原谅没有用其他耳机去试用,所以我并不知道这款耳放针对其他耳机的能力,
  因为试听环境的限制,电源、线材都比较一般,前端除了自家的1Z之外还有一台享声的A200,而主要使用的Z1R我已经在耳机那部分说的差不多了,所以详细的还需要正式上市后有机会详细试用一下。
  因为条件限制,所以这篇评测只能是简评,但是我已经尽量的说出自己的感受,诸如本篇文章得编写播放器部分就是一边使用1Z一边写的。
  总的来说,这次SONY给了不少惊喜,当然我与大家一样最“惊喜”的就是售价
  当然不是说SONY不应该出这么贵的机器,既然SONY大力气开发高端产品,看着一大票上万的耳机、播放器,你要不卖个过万的都不好意思.
  一方面说明索尼更重视这部分高端市场,另一方面也能看得出SONY在这部分的技术能力。
  可以说这次的产品从基本的音质表现来看,确实已经达到了高端水准,与自己产品相比都有了明显质的提升,但是,这并不代表没有缺点。
  首先,可能是诸如R10等上古神器过于光彩夺目的原因,这次SONY的旗舰音频产品所谓的旗舰范表现的并不是很到位,虽然1Z有金衣加身并且SONY声称这是对音质有益的部分,但是另一方面也会给一部分人贴上恶俗的标签;
  Z1R轻飘飘的体质在音质表现虽然很好,奇特外观冲击着人们传统印象中的耳机形象,尤其是日系耳机一向以所谓真皮木壳和不俗的做工为高端标志,
  Z1R固然也有黑科技,只是这些黑科技的提升能力有多大是个问号,固然Z1R音质很好,但是是否是这些黑科技诸如斐波纳契格栅所带来的,有一丝疑问,而且不如那些所谓真皮实木带来的豪华感来得容易;
  而ZH1ES机身相对小巧、功能丰富,从产品来看是个不错的机器,虽然操作简单,无论是性能和外观操作其实都没问题,但是缺少一些旗舰豪华范,相比来讲,不说传统的HIFI大厂,就是跟松下家的Technics的产品质感都要差一些。
  诚然,好的设计和堆料不代表会有好声机,但是好声机一定会有一个好的外形,这跟车的道理一样.
  SONY的工业设计向来造诣很高,但是这次我并没有看出SONY工业设计的超凡能力,也许这次工业设计可能更多地向着功能性妥协的缘故吧。
  总之,Signature旗舰系列的诞生代表着SONY不会放弃高端市场.
  这次一口气推出播放器、耳机、耳放解码一体机说明SONY雄厚的实力,从功能、音质和材料、设计上确实对得起旗舰身份,传说中的耳塞没有出现,让我对其也有一丝小期待。
  接下来,SONY需要提升细节上的东西,诸如软件操控等问题。
  此外,如果你问我对哪个更感兴趣,毫无疑问,就个人而言,Z1R我更感兴趣,不是说1Z和ZH1ES不好,而是1Z过高的价格和ZH1ES没有给我带来意想中的效果,相比Z1R更符合我的口味,当然这仅是个人而言。
  所以,像很多人所说的,如果1Z的价格能够放下一些身段可能会更好,不过现在都没有售卖,一切都是未知数,何况我们不缺土豪,加上大法信仰加成,热销也说不定的事情。
  下一篇,我将说说播放器1A、A35和耳塞N3AP和降噪耳机1000X
  本文来自imp3.net玩家流星格格
  ▼关注imp3net 回复数字查看
  【162】听了索尼的金砖、黑砖和Z1R 有点小失望
  【161】Walkman 2016新品体验
  【160】新款韩砖来袭 PLENUE M2简评
  【149】安卓化是国砖的风向标?Cayin i5量产版体验
  【147】历史将改写? 飞傲FIIO X7 AM3平衡模块简评
  【146】AK最新随身HiFi AK70评测
  【145】109万韩币值不值?AK300 VS 四大国砖
  【126】飞傲X7更换AM2模块听感
  【85】2015最佳送测播放器评选
  【87】2015年随身播放器回顾与展望
本文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声明:本网部分信息转载于其他网站,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 ldac 手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